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皮肤病的种类及治疗

2017-09-02 44页 doc 82KB 1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皮肤病的种类及治疗皮肤病的种类及治疗 第一节 皮肤解剖学 皮肤位于人体表面,是机体最大的器官,本身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皮肤总面积约为21.6m, 4mm。 皮肤表面其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皮肤的厚度根据部位有所不同,通常约0.5, 由许多皮嵴和皮沟形成,皮嵴部位常见许多凹陷小孔,称为汗孔,是汗腺导管开口部位。皮沟深浅不一,将皮肤划分为许多三角形,菱形或多角形皮野。 皮肤颜色根据不同人种、性别、色调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人体的皮肤,在各种部位也深浅不一。 皮肤还附有毛发,皮脂腺、大小汗腺及指(趾)甲等附属器。 毛发,可分为毛球、毛根、和毛...
皮肤病的种类及治疗
皮肤病的种类及治疗 第一节 皮肤解剖学 皮肤位于人体面,是机体最大的器官,本身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皮肤总面积约为21.6m, 4mm。 皮肤表面其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皮肤的厚度根据部位有所不同,通常约0.5, 由许多皮嵴和皮沟形成,皮嵴部位常见许多凹陷小孔,称为汗孔,是汗腺导管开口部位。皮沟深浅不一,将皮肤划分为许多三角形,菱形或多角形皮野。 皮肤颜色根据不同人种、性别、色调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人体的皮肤,在各种部位也深浅不一。 皮肤还附有毛发,皮脂腺、大小汗腺及指(趾)甲等附属器。 毛发,可分为毛球、毛根、和毛干。毛发分布很广、通常可分为硬毛、毳毛两种。硬毛又分长毛与短毛两种。 皮脂腺: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附属于毛囊,开口于毛囊。?与毳毛有关,其导管直接开口于体表。?与毛发无关,称为独立皮脂腺。 汗腺:又分作大小汗腺两种、?小汗腺、几乎遍及全身。其导管多在表皮内呈螺旋状直行, 大汗腺,仅分布在腋窝、包皮、阴囊、小阴唇、会阴等处。多在皮脂腺开口于皮肤表面。? 开口的上方开口于毛囊。 指(趾)甲:是由致密而坚实的角质所组成,可分甲板、甲根。位于甲体下的基底组织部分称为甲床。位于甲根下的基底组织称为甲母质。 第二节 皮肤组织学 皮肤由三部分组成,由外往里依次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Epidermis) 表皮由两大类细胞组成。即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与树枝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1. 角朊细胞 可以产生角质蛋白、根据角朊细胞的不同分化过程及细胞形态分为四层,即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细胞层及角质层。 ?基底层:仅一层基底细胞,呈长柱状或立方形,核较大,卵圆形,细胞嗜碱性兰染。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于其下的基底膜上。它是生发细胞,代谢活跃,不断有丝状分裂,产生子细胞以更新表皮。基底细胞内尚含有多少不等的黑素,其含量多少与皮肤的颜色是一致的。 ? 棘层:由4,8层多角形细胞所组成由于胞浆有多个棘状突起故称为棘细胞、胞体比较透明、核染色质比基底细胞核染色质少。在棘细胞间可散有郎格罕细胞(Langerhanˊs cells )。 ? 颗粒层:由1,3层扁平或菱形细胞所组成,胞浆内充满粗大,深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其厚度与角质层厚度一般成正比。 ?角质层:为扁平、无核、嗜酸性染色的角质化细胞。角质层内有时呈网状与切片有关。 在掌跖皮肤角质层厚的部位,在HE染色切片中,角层下有时可见一均匀一致的嗜酸性带,称为透明带或透明层。 角朊细胞间依桥粒及细胞间粒合物质相互连接。基底细胞靠真皮侧的胞膜上只有半桥粒在连结表皮真皮上起着重要作用。 基底膜带:(Basementmembrane zone BMZ) 位于基底细胞层下方,起着连结表皮与真皮的作用、在PAS染色时可见一条均匀一致的紫红色带、呈现PAS反应阳性,含有相当多量的中性粘多糖。 2(树枝状细胞 ? 黑素细胞(melanocyte)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具有合成黑色素的作用。其胞浆透明,核较小深染。黑素细胞位于基底细胞层。约8,10个基底细胞间有一个黑素细胞。 ? 郎格罕细胞(langerhanˊs cell)大多位于棘层中上层、胞浆透明。细胞来源于骨髓,具有吞噬细胞功能,具有摄取、加工并递呈抗原作用。细胞表面具有HLA-DR抗原,IgG的FC段受体及Ia抗原等。近年来用OKT6或Leu6及免疫荧光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观察此种细胞最好的方法。是与免疫有关的一种细胞。在电镜检查核呈脑回状有切迹。胞浆内有一特征性的网球拍样颗粒(Bibeck颗粒)亦称郎格罕颗粒。 ? 未定型细胞(indeterminate cell):常位于表皮下层,其特点是没有黑素体及Langerhanˊs颗粒。此种细胞可能分化为Langerhans细胞。也可能是黑素细胞前身。 ? Merkel细胞:(merkel cell)、在光滑皮肤的基底细胞层及有毛皮肤的毛盘,数量很少,目前认为merkel细胞很可能是一个触觉感受器。 真皮(Dermis) 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及基质。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毛囊、皮脂腺及大小汗腺均位于真皮结缔组织内。 真皮厚度约为表皮的15,40倍,有少数细胞成份、如纤维母细胞、肥大细胞、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 真皮主要分为两层、即乳头层及网状层,但也有将乳头层再分为真皮乳头及乳头下层。网状层也可以分作真皮中部与真皮下部。两者无明确界限。 胶原纤维:在真皮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最为丰富。乳头层的胶原纤维纤细,排列紊乱。网状层的胶原纤维束粗厚,多与表皮平行走向。HE染色呈深红色。 网状纤维:是较幼稚的纤细胶原纤维。在HE染色时,此种纤维不易辩认,但其具有嗜银性,故可以用硝酸银浸染显示。网状纤维在真皮中数量很少,主要位于表皮下,毛细血管及皮肤附属器周围。 弹力纤维:纤细、呈波浪状,缠绕于胶原束之间,在乳头层它犹如树枝状伸向表皮方向终止于基底膜。需用弹力纤维染色显示。 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物质、由纤维母细胞所生、其主要成份为酸性粘多糖,特别是透明质酸及硫酸软骨素为多。其它成份有中性粘多糖、蛋白质及电解质等。HE染色基质看不到。用阿申兰(Alcian blue)及胶样铁(Colloidiron)等可使其显色。 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又称皮下脂肪层、由脂肪小叶及小叶间隔所组成。脂肪小叶中充满着脂肪细胞,细胞浆中含有脂肪,核被挤至一边。小叶间隔将脂肪细胞分为小叶、间隔的纤维结缔组织与真皮相连续,除胶原束外,还有大的血管网、淋巴管和神经。 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毛囊、汗腺、皮脂腺与指(趾)甲等。 1. 毛发与毛囊(Hair and Hair follicle) 毛发由角化的角朊细胞所构成,从内到外可分为三层:即髓质、皮质和毛小皮。全身皮肤 除掌跖、指(趾)末节伸侧,唇红、龟头、包皮内侧及阴蒂外均有毛发。根据有无髓和有无黑色素可分为毳毛、软毛、硬毛。毳毛无毛髓和黑色素,胎生期未期即脱落,软毛有黑色素但无髓。广泛地分布在皮肤各部。硬毛即含黑色素又有毛髓,只分布在头部,腋窝和阴部。 毛囊可分为三部分,最上部为毛囊漏斗部,中间为毛囊嵴部。自立毛肌附着点以下为毛囊下部。毛囊由内,外毛根鞘及结缔组织鞘所构成,前两者毛根鞘的细胞均起源于表皮而结缔组织鞘则起源于真皮。 所有毛囊的活动均呈周期性,即分为生长期(占头发85%),退行期(仅占头发的1%),休止期(占头发14%)。休止期时毛囊下部消失,被一波纹状纤维性结缔组织所代替。因此毛囊下部随不同生长周期而变化。毛囊漏斗和毛囊嵴部则基本上无变化。 毛母质:由表皮细胞的团块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多样。 毛乳头:相当于真皮乳头,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神经的结缔组织。 2.皮脂腺(sebaceous gland) 是一种全浆分泌腺,没有腺腔,整个细胞破裂即成为分泌物,皮脂腺与毛囊关系密切,皮脂腺导管大多数开口于毛囊漏斗部。少数皮脂腺与毛囊无关,直接开口于皮肤或粘膜的表面如唇红缘的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粘膜表面——Fordyce点。不论与毛囊有无关系,其结构基本相同。即为腺体及导管两部分。 皮脂腺是全分泌腺,皮脂腺细胞自身脂肪脂化之后形成脂质而分泌,脂质成分中最多的是三酸甘油酯,该成分经过皮脂腺导管向表皮排泄过程中分解成为二脂酸甘油酯,单酸甘油酯。在游离脂肪酸中持有C12——C16者发炎性最强,有C16——C18者形成粉刺的作用最明显。 皮脂腺的发育及分泌活动主要受雄激素的影响,它并不直接受神经的支配。 小汗腺(Eccrire gland) 除唇红缘、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阴蒂及甲床外,小汗腺遍布全身。小汗腺有盘曲的分泌腺,盘曲的真皮导管,垂直的真皮导管及螺旋形表皮内导管所组成。 腺体:由腺细胞、肌上皮细胞和基底膜带组成,中央有腺腔。腺细胞有两种,即暗细胞和透明细胞。主要依据染色特点而分的。肌上皮细胞呈梭形,排列成一层,位于腺细胞与基底膜带之间。基底膜带位于肌上皮细胞外围PAS反应为阳性。 大汗腺(Apocrine gland) 仅见于腋窝、乳晕、脐周、肛周和外阴部。 腺体:由腺细胞、肌上皮细胞,基底膜带所构成。腺细胞形态不一,随其分泌活动而改变,大致有圆柱形,立方形和扁平形等三种细胞的高度随分泌不同阶级而不同,越活跃细胞越高。分泌时细胞浆顶端脱落至管腔内,所以称为顶浆分泌或断头分泌。 导管:与小汗腺相同 甲(Nail) 包括甲板,甲根及包绕它的组织。甲板由角化的细胞组成。甲根是指甲母即甲母质细胞所在的区域。甲半月的远端是甲床与甲母的分界线。甲板与甲床粘着十分牢固,在甲板的腹侧与甲床间有许多纵行的沟及嵴,使甲床与其下方真皮结缔组织与甲板牢固地粘着。 皮肤的血管,神经与肌肉 血管系统 动脉和静脉分别在真皮和皮下组织境界处,乳头下层和乳头层之间形成两个血管网;从肌膜上形成血管网的动静上行至真皮深层的血管网,再向上行至乳头下层血管网,从这里变成终未细动脉再上行至乳头层,形成毛细血管襻(Capillary loop)之后变成毛细血管网静脉段 下进行乳头下层的静脉网,再下行经过甚皮深层的静脉性血管网到达下方的皮静脉。 淋巴系统 皮肤的淋巴管分别在乳头下层,真皮深层形成浅网和深网,淋巴管收集流动在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中所有细胞间,纤维间的淋巴液,并与所属淋巴结相联系。 神经系统 由知觉神经和植物神经所组成,知觉神经在真皮深层和乳头下层分别形成神经丛,再上行进入乳头。 (1)知觉神经:游离神经未稍分布在真皮上层,乳头层和毛囊周围,管痛觉。终未小体有?Merkel细胞,?Meissner小体(触觉、压觉),?vater pacini小体(振动感),?Krause小体(冷觉),?Raffini小体(温觉)。 (2)植物神经:皮肤的植物神经为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与知觉神经成为一个神经束而分布于汗腺、立毛肌、血管等。立毛肌、血管受肾上腺素作用的神经支配,小汗腺受胆硷(cholin)作用的神经支配。 皮肤的肌肉: 主要为平滑肌。 (1)立毛肌:始于真皮上层,斜行附着在毛囊的毛囊隆起部分,收缩时皮肤上起鸡皮疙瘩。 (2)肉样肌:阴囊、乳腺之平滑肌。 (3)颜面表情肌属于真皮内的横纹肌。 第三节 皮肤的生理 1. 屏障作用: 人体正常皮肤有两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保护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机械性刺激,如摩擦、牵拉、冲撞等有一定防护能力。物理性刺激,如对光吸收能力,对低电流有一定阻抗能力。角质层对化学性刺激有一定防护能力。对生物损伤有防护作用。另一方面防止组织内的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丧失。 2. 感觉作用: (1)瘙痒: 痒感由于对痛点施加轻微持续性刺激时经脊髓前侧索、视床传到大脑皮质而感到发痒;接受痒的纤维分布在表皮和真皮的境界处,痒点与纤维多的地方相一致。 引起痒感的化学物质有组织胺、氨基酸、多肽、乙酰胆硷、蛋白分解酶等,机械的刺激也可使皮肤发痒。上述物质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是几种物质同时起作用。 (2)触觉和压觉: 触、压觉由meissner小体(无毛部)和merkel细胞(有毛部)受理,由有髓神经纤维传导。 (3)运动感觉: 由pacini小体受理,如变形、振动的感觉。 (4)温觉和冷觉 温点和冷点点状存在于皮肤和粘膜,冷点多于温点,皮肤温度低于20?с或高于40?с时即发在温觉感。 (5)疼痛 疼痛有三种:刺痛、烧灼痛、疼痛。刺痛由Aδ神经纤维,烧灼痛由无髓的C纤维引起。 3. 调节体温作用: 皮肤是散发热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轴射可以散发热量的60%。?对流散热,散热多少和外界温度变化有关,外界温度升高时,对流散热增强。?蒸发散热和皮肤上水分蒸发有关系。?传导散热。大约可以散发热量的9%。等4种方式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4. 吸收作用: 皮肤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称为经皮吸收,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吸收外界物质即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和汗管口,皮肤吸收作用对维护身体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并且是现代皮肤科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 5. 分泌和排泄作用: 包括皮脂分泌,小汗腺发汗和大汗腺发汗;小汗腺发汗又分为感觉性发汗和非感觉性发汗,前者是由于温热,精神刺激引起的发汗,后者是意识不到的水份蒸使,一天约为600-700ml。大汗腺受肾上腺素能及胆硷神经支配,情绪激动时分泌含有多量的蛋白和脂质的乳白色,粘稠的分泌物。 6. 黑素的生成和代谢作用: 黑素是由黑素细胞产生的,成熟的黑素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的基层内。全身皮肤内约有400万个黑素细胞,黑素细胞属于表皮树枝状细胞体系,其胞浆内有黑素小体,它是形成黑素的主要地方。黑素可以分做?优黑素,是丙氨酸及酪氨酸氧化作用后的产物,主要分布于动物皮肤处。?脱黑素,是一种光感性色素。?异黑素是邻笨二酚被氧化作用后的产物。黑素代谢受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的影响,如下丘脑产生一种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MIF)有拮抗促黑素细胞激素的作用,使黑素减少。脑垂体中叶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MSH)可以黑素增多。其他性腺,甲状腺可使黑素增多,肾上腺可以使黑素减少。 7. 上皮角化作用: 角化是表皮细胞的最重要功能之一。角质细胞是由基底细胞逐渐移行到角质层时形成的由圆椎形细胞演变成扁平形细胞,没有细胞核,这个演变所需的时间为生长周期,约需3,4周,各层细胞转换时间是不同的,故又称为表皮换新率。角质细胞的胞浆呈网眼状,其中含有大量的角蛋白。角蛋白可以分为?硬角蛋白主要存在于毛发,指趾甲处。?软角蛋白主要存在于皮肤角层内。用X射线衍射仪检查,根据角蛋白的空间结构形式,可分为α角蛋白及β角蛋白。 影响角化的因素有环磷腺苷(cAMP),环鸟腺苷(cGMP),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表皮抑素,维生素A等都可以影响角朊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第二章 皮肤病理组织的基本变化 1.表皮常见的病理变化 ?角化过度:角质层异常增厚,可有网篮型、致密型、板层型。 ?角化不全:在角化过度的角层细胞内残留有固缩的核,临床上表现为鳞屑。 ?角化不良:过早成熟的角化细胞、核固缩深染、胞浆深染嗜酸性。可见于毛囊角化症的园体细胞及谷粒细胞。也可见于恶性肿瘤如鳞癌。 ? 棘层肥厚:棘层细胞数目增加,导致棘层增厚,表皮增生。常伴有表皮突的增宽或延长。 ?海绵水肿:棘细胞间水肿,使棘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桥拉长,严重者最终导致表皮内水疱形成。 ?气球变性:棘细胞内水细、细胞肿胀体积增大,严重者使细胞膜破裂,形成多房性表皮 内水疱,称网状变性。如疱疹病毒性水疱。 ?棘层松解:表皮细胞间的粘合丧失,导致出现表皮内裂隙,水泡或大疱。棘层松解发生在表皮内病变如天疱疮、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等。 ?空泡变性:发生在基底细胞层内或基底膜部位的空泡变性。最终导致表皮下水疱形成。 2(真皮常见的病理变化 细胞浸润 ? 单一形态细胞浸润: ?混合类型细胞浸润:指多于两种类型的细胞浸润; ?淋巴组织细胞浸润:指仅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 ?苔藓样:真皮乳头上部与表皮平行带状的炎症浸润,常使表皮真皮界面模糊不清如扁平苔藓。 ?结节性:细胞限局性聚集在一起呈结节状。 结缔组织改变: ?胶原变性:包括玻璃样变即胶原呈均一 明显嗜酸性红染,如硬斑病。和嗜碱性变即胶原纤维呈无定形或颗粒状灰兰色,如日光角化症。 ? 纤维素沉积:又称纤维蛋白样变性,HE染色下为鲜红嗜酸性染,不规则形成均一的物质,常见于小血管的管壁,也可见于血管周围及胶原素间,主要由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所致。 ?粘蛋白沉积:真皮的粘蛋白存在于胶原间的基质中,其中主要是透明质酸、酸性粘多糖,粘蛋白明显增多时、在HE染色下为轻度嗜碱性,颗粒状或纤维状的物质。 3(皮下组织的病理变化 ?脂膜炎: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皮下脂肪组织的炎症变化总称,多种原因引起皮下脂肪变性,坏死,其脂肪分解产物又可引起皮下组织的炎症反应。可表现为急性、慢性炎细胞浸润,脂肪肉芽肿形成及结缔组织增生。常伴有原发或继发血管炎病变及真皮深层的炎症病变。 ?增生性萎缩:皮下脂肪组织由于炎细胞浸润而使脂肪细胞变性、萎缩甚至消失,脂肪细胞大部被浸润及增生的结缔组织所代替,称增生性萎缩。 第三章 皮肤病的免疫学基础 一、皮肤构成成分可以有抗原性 角质物质的自己抗体(IgG)在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即有发现,但是健康人具有一种屏障使自己抗体不能侵入角层。而银屑病患者的这种屏障被破坏,抗角质自己抗体即侵入角层内,从而在此处即引起免疫反应,补体被活化,嗜中性白血球也移动过来。 表皮细胞间物质是表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质,患天疱疮时针对这种物质出现IgG型自己抗体。和这种自己抗体发生反应的抗原不仅存在于细胞间、细胞膜上,口腔、食道粘膜上皮细胞间也很多。广范围的药疹有时也一过性地发现这种抗原。 表皮下基底膜物质是从基底细胞分泌的物质和糖蛋白,类天疱疮、妊娠性疱疹时可产生针对这种物质的自己抗体。 有指出,胶原病,白癜风,恶性肿瘤时出现表皮细胞胞浆特别是对线粒体、微粒体(microsome)的自己抗体,但这种抗体缺乏疾病特异性。SLE、泛发性硬皮病及混合结缔组织病时出现针对细胞核成份的自己抗体,核抗原包括n-DNa单链DNA,RNA、ENA、RNP 等,这些核抗原也缺少脏器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 恶性黑色素瘤时可产生对黑色素细胞的抗体,肿瘤特异性抗原问题是今后的重要课题、临床上很有意义。 疱疹样皮炎患者已证实可以产生对真皮成分网硬蛋白(Reticulin)的抗体(IgG)。 上述的皮肤成份都具有自己抗原性也可以产生出自己抗体,但是这种自己抗原存在于细胞内时不能直接与抗体发生反应,这种抗体若和抗原发生反应必需细胞膜被损伤,内部的抗原成份露出到外面才能发生反应,紫外线照射、感染、外伤、炎症等往往为其诱因。 假如皮肤成份本身不能直接成为抗原的话,异种抗原物质侵入皮肤内时,在其侵入部位也能产生抗体而引起免疫反应,与外界的各种接触,感染、外伤、昆虫刺螫以及注射时把各种抗原物质(细菌、病毒、霉菌、异物、昆虫毒素等)带进皮肤即引起免疫反应。 二、皮肤也是运动抗体的场所 它可以把入侵的抗原性物质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后而除去。 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表面有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Fc)的受体,所发生免疫反应时,它们可以捕捉抗原抗体复合物。表皮内的郎格罕细胞也有同样的功能。肥大细胞的胞膜上有IgE的Fc受体(一个细胞上有4—9万个),所以非常容易和IgE抗体结合,当抗原侵入时即发生反应而脱颗粒,放出组织胺,五羟色胺,缓慢反应性物质,ECF—A—系列的生物活性物质。 三、免疫不全 先天性和后天性机体产生抗体的功能下降,对入侵的抗原不能有效地进行预防而引起的各种疾病称免疫不全症。 缺乏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或功能下降,白血球异物吞噬功能、杀菌功能下降时都会引起免疫应答不全;一般T淋巴细胞的功能下降容易罹患病毒和霉菌感染,B淋巴细胞功能下降时易患细菌感染症。 后天性免疫不全的原因有抗癌药,副肾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X线长期大量照射和抗原性物质长期入侵等。 四、补体异常和皮肤病的关系 和皮肤病有关系的补体缺乏症有C19缺乏引起的无r-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皮肤易感染性非常突出。一部分SLE患者缺乏C1s,C2,C4,C5,雷诺氏征缺乏C7。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HANE)缺乏C1不活性因子,症状为颜面、臀部、四肢明显浮肿,上呼吸道浮肿,声音嘶哑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五、免疫球蛋白血症 血中出现异常免疫蛋白或来源于特定株(Clone)的免疫球蛋白异常增加者称免疫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Cryoglobulin)是在37?以下发生沉淀的蛋白质,血中出现冷蛋白时称冷球蛋白血症。它在SLE、PSS、SjÖgren综合征、天疱疮、类肉瘤、麻风等都是阳性。尽管抗原抗体各不相同,但是冷球蛋白血症的共同的皮肤改变为四肢未端的发绀、紫癜、坏死雷诺氏现象。 六、变态反应的分类 机体受抗原(包括半抗原)刺激后,产生相应的抗体或致敏的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后在体内引起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性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机体生理机能障碍称为变态反应,又叫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可以分为六型,但目前临床仍普遍引用Gell和Coomb′s的建议,其分类为: (一)第?型变态反应,即速敏型。此类反应是由于抗原与IgGE为主的抗体相互作用所 引起。它可以导致肥大细胞内嗜碱性颗粒脱落,释放颗粒中化学介质,如组胺,缓慢反 应物质嗜酸性白细胞趋化因子等,这些物质作用于靶器官,引起局部平滑肌痉挛,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血,血浆外渗,水肿,腺分泌亢进及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 属于此型的常见皮肤病有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 (二)第?型变态反应,又称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是机体产生对细胞本身成分或固着于细胞的抗原(半抗原)的抗体,当与相应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由补体参与而发生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 属于此型的皮肤病有:药物过敏引起的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自身免疫病中的天疱疮、类天疱疮等。 (三)第?型变态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反应型。对某种抗原产生的沉降性抗体与该抗原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即称免疫复合物。其沉着于血管壁基底膜及其周围,发生以小血管壁为中心的变化,由此发生器官及组织损伤。 属此型变态反应皮肤病有:某些药物引起的血清病样综合征、血管炎、SLE肾小球肾炎等。 (四)第?型变态反应,即迟发型变态反应,是由致敏淋巴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与血清抗体无关。机体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大量分化、增殖,最后形成效应淋巴细胞,这种细胞再遇抗原时,常在1,2天后发生剧烈反应。可以使巨噬细胞向局部游走、聚集、并使巨噬细胞激活。因而迟发型变态反应部位的浸润细胞重要是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 属此型的皮肤疾患有:结核菌素型皮肤反应,接触性皮炎及湿疹类皮肤病等。 七、皮肤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实际上是指人体内主要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它不仅与器官移植有密切关系,且对某些疾病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HLA与皮肤病关系见表3-1 表3,1 HLA与皮肤病关系 第四章 皮肤病的症状及诊断 一、症状 (一)自觉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与皮肤病性质、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持异性有关。主要有痒、痛、烧灼、麻木等感觉。其它还有刺痛,异物感,对温度及接触异物的易感性增加或降低等。 (二)他觉症状:即皮肤损害,是指可以被他人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皮肤粘膜上所呈现的病变,亦称皮疹。皮疹可以分为原发疹及继发疹两种。 1. 原发疹 ? 红斑: 皮肤的细小血管炎症性充血所致,境界清楚,压之褪色,如果发生渗出或细胞浸润时可稍高出皮面,称为渗出性红斑。边缘高起并有浸润者称为环形红斑。 ?血管扩张 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发生持久性扩张延长并呈现蛇行状态,临床所见为斑状,树枝状或呈丘疹状。 ? 紫斑 真皮或皮下脂肪组织内的出血称紫斑,指压时不腿色,分点状出血和斑状出血两种:紫斑的颜色开始为鲜红色或紫红色,逐渐变成暗红、褐色、黄色而消退,发生紫斑的原因为血小板异常,血管壁炎症,血管周围支持组织的脆弱等。 ? 白斑(色素脱失) 由于黑色素细胞发生异常而皮肤颜色变白时称为色素脱失,局限性色素脱失称为白斑。 ? 色素斑(色素沉着) 表皮色素颗粒特别是黑色素颗粒增加及真皮内色素颗粒沉着时即发生色素斑,色素斑一般不高出皮面,但由于黑色素系细胞增生时也可高出皮面(恶性黑素瘤、痣细胞痣)。色素斑主要因内分泌的影响,局部的刺激(如炎症后的色素沉着)及先天性异常所引起。 ? 风团 皮肤表浅性局限性浮肿。大小、形状各有不同。 ? 丘疹 由于炎症或细胞成分增加所致的皮肤局限性小的隆起小米粒大到黄豆大。1厘米以上则称结节,丘疹可分为苔藓性丘斑,浆液性丘疹和毛囊性丘疹。 ? 结节、肿瘤 直径在1cm以上的皮肤局限性充实性隆起一般为豆大至胡桃大,再大者称肿瘤,有的是炎症性,有的是肿瘤。 ? 水疱 有透明水溶液的豆大或更大的局限性皮肤隆起。豆大以下的水疱称小水疱,由于发生的有表皮内水疱和表皮下水疱之分。 ? 脓疱 水疱内容中有多核白血球时,内容混浊即为脓疱,脓疱有三种类型:?角层下原发性地出现多核白血球(无菌脓疱,例如掌蹠脓疱病),?水疱里出现多核白血球(脓疱疹)?丘疹中央破溃而有多核白血球(血管炎)。囊肿:存在于真皮内的空洞,而表皮局限性隆起。 2. 续发疹 (1)萎缩 表皮和真皮发生退行性变而皮肤变薄的状态。 (2)糜烂 表皮局限性组织缺损,水疱、脓疱破溃后露出稍湿润的鲜红局面称糜烂,治愈后不留疤痕。表皮可以再生。 (3)溃疡 比糜烂深,达到真皮或皮下脂肪组织的组织缺损,溃疡被肉芽组织所代替,治愈后遗留疤痕,疤痕组织的纤维化。 (4)皲裂 角质增生,皮肤明显干燥或由于炎症的结果,皮肤发生线状裂缝称皲裂。 (5)鳞屑 明显角化的或者不全角化的角质层覆盖在皮肤上称鳞屑,鳞屑从皮肤上剥脱下来的现象称 脱屑。 (6)结痂 渗出液、血液、脓液,坏死组织干燥时即可结痂;从结痂的色调可推测出分泌物的性状。血清形成的血痂一般为透明黄白色,血液形成的结痂为褐色(血痂),脓液形成的结痂为黄褐色,坏死物形成的结痂呈灰黑色。 (7)苔藓化 为角朊细胞及角质层增殖和真皮炎症细胞浸润而形成的斑块状结构、表现为皮肤浸润肥厚,纹理增深,如皮革状。多系反复搔抓摩擦所致。 二、诊断 诊断皮肤病最重要的是正确掌握皮疹的性状,因此,视诊是很重要的再加上触诊、嗅诊(有时要用),同时问清既往史,自觉症状,病程及家族史,再加上各种辅助诊断最后才能下出正确的诊断。 1. 视诊、触诊 在自然光下进行诊察,不仅观察患者主诉的部位,尽可能观察全身皮肤和可视粘膜(结膜,口 腔粘膜等)部分;有的患者来看病时,赖以诊断的原发疹已经发生变化(搔抓或皮疹互相融合),每个原发疹的特点已经看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努力寻找原发疹才能下出诊断。 诊察皮肤病时一定注意观察下列情况。 (1)发疹的形态及大小 (2)数目及皮疹排列状态(单发、多发、播散状、线状排列或不规则排列) (3)皮疹的颜色 (4)皮疹的硬度 (5)表面的性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平滑、粗糙、凹陷、隆起、境界清楚与否等。 (6)部位:某些皮肤病有一定的多发(好发)部位,这对确诊一种病有一定帮助,此外要观察是对称性还是偏侧性,是四肢伸侧还是屈侧,是泛发还是局限性。 (7)皮疹的种类:斑疹、丘疹、水疱、脓疱、鳞屑、结痂、糜烂、溃疡等。 (8)病程:急性还是慢性,有无复发。 (9)自觉症状:痒、痛、知觉异常等。 (10)全身症状:皮肤病中不少合并全身症状,发热、全身困倦、关节痛、头痛、肌肉痛失眠等。 2. 辅助诊断 (1)玻片压迫法: 鉴别红斑和紫斑时,用一载物玻片轻轻压一下病灶,如为红斑即退色,如为紫斑则不退色,玻片法也用于观察狼疮结节。 (2)皮肤绘纹(皮肤描记)法 荨麻疹患者的皮肤上如给以机械性刺激(例如用一钝的玻棒在皮肤上划一下),很快就会发红和浮肿,称为皮肤绘纹症阳性。异位性皮炎,红皮病的皮肤给以机械刺激时出现贫血性反应—皮肤苍白。 (3)知觉试验 用装有热水或冰块的试管接触患者,测试其温度觉是否异常。或用大头针轻轻刺患部,观 察其痛觉是否正常。 (4)变态反应检查法 皮肤病中有不少由变态反应所引起的,为了检测抗原,有以下方法 ? 斑贴试验 用于检查接触性皮炎的抗原(过敏原),将被检材料混于基剂(凡士林、酒精、水)中涂在小片(1cm2)纱布上(3-4层),然后贴敷在背部或前臂屈侧皮肤上,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如果发生潮红,小水疱时为阳性反应:有的物质应要作系列性稀释,若与浓度无关,所有的浓度都呈阳性反应时,可定为属于变态反应性,假如在一定浓度以下呈阴性反应时,可考虑属于刺激性原因。 ? 皮内试验 用于检查即刻型变态反应,将被检液注射于皮内,15-20分钟以后发生荨麻或发生伪足时为阳性反应。对过敏性较强的患者用此法有一定的危险性,就可以将被检液一滴滴在皮肤表面上然后轻轻划破表皮,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例如结核菌素试验,麻风菌素试验,癣菌素试验,Kveim试验等。 (5)光过敏反应 患光线过敏性皮肤病时为了证实有无光感物质存在应作光线斑贴试验。特别对外因性光敏物质有用;方法和一般的斑贴试验一样,首先将被检物贴敷在患者背部或前臂屈侧, 同时照射UVB(280-320nm)和(320-400nm),测定其最小红斑量(MED)。24-48小时后以3/4MED的光线照射贴敷物的一半,再过48小时观察结果,如果仅在贴敷物+照射部位发红,浮肿或发生小丘疹(有时发生小水疱)时为阳性反应,被检物质即是光感物质。 (6)霉菌检查法(直接镜检) 取浅在性霉菌病的头发,鳞屑,小水疱疱膜,指(趾)甲细片放在载物玻片上,滴一滴20%KOH液,盖上盖玻片,加温,待角质溶解后镜检。观察疥虫、虱子等操作如上,但滴上酒精4,甘油6的混合液而不是20%KOH。 (7)吴氏灯(Vood′s灯)检查法 一种常氧化镍滤片的紫外线灯,透过滤片出来的紫外线波长为365nm,用来照射头癣及其它疾病(花斑癣,卟啉症等)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萤光。 第五章 皮肤病的治疗及预防 一、皮肤病的防治基本原则 皮肤病和其它各科疾病一样,是人体对病因的生物学反应。它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受着机体、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治疗方面必须从整体出发,考虑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同时应该作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治疗皮肤病时合理的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治疗皮肤病的有效途径。 二、皮肤病全身药物治疗 (一)抗组胺类 作用:组胺是参与炎症和过敏反应的化学物质,效应细胞上的组胺受体有H1和H2两种分别被H1和H2受体拮抗剂所抵抗。H1抗组胺药主要用于治疗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也适用于?-?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皮肤病。H2抗组胺药在皮肤科主要用于对H1拮剂无效的慢性荨麻疹,色素性荨麻病,皮肤瘙痒症等。 表5-1 皮肤科常用各种抗组胺剂(H1受体拮抗剂) 表5-2 H2受体拮抗剂 (二)抗细菌类 作用:主要用于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是皮肤病治疗中常用药物。一般都会获得良好效果,如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过敏反应,耐药性,二重感染等。 1、抗生素 (1)青霉素类(penicillins) 作用:对Gram阳性球菌、杆菌、及螺旋体均高度敏感、对某些Gram阴性杆菌及很多厌氧菌也有效果,在皮肤科领域中主要适用于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淋病、梅毒等。 ?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G钾盐和钠盐(potassiumand sodium penicillin G),肌肉注射 剂量40万-80万U/次。1日2-4次。 普鲁卡因青霉素G(procainepenicillin G,每日 40万-320万U分阶段1-2次;肌注或静滴。 苄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benzathinepenicillin G)60万-120U/次、肌肉注射,每月1-2次。 新型青霉素?(ooacillin)0.25/片,空腹口服,3-6g/每日。或0.5g/瓶,肌注或静滴,每日用量4-6g.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口服1-2g/日,分4 次。肌注或静滴2-6g/日。 ?链霉素(streptomycin) 作用:对结核杆菌,多数Gram阴性杆菌有抗菌作用。 剂量:成人0.5g每日1-2次(小儿每日15-25mg/公斤),肌肉注射。 ?庆大霉素(gentamycin) 作用:对Gram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疗效。 剂量:成人每次80mg,一日2-3次小儿一日2-5mg/公斤,分2-3次注射。 ?四环素族 作用:用于治疗Gram阳性球菌的皮肤感染。支原体性疾病,微量四环素可以抑制痤疮杆 菌生长用于治疗痤疮及洒渣鼻。 四环素(teracycline)成人每日口服1-2g,4次分服。治疗痤疮及酒渣鼻一般为0.25g每日一次。 强力霉素(doxycyclin):成人每日剂量为100mg,小儿为2mg/公斤,3岁以下小儿不宜应用。 二甲胺四环素(美满霉素minocyclin)成人每日剂量为100mg,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首选药,每日100mg连服10天。 ?红霉素(erythromycin) 作用:对Gram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对部分Gram阴性细菌亦敏感,对军团菌高度敏感,皮肤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各种感染。 剂量:成人每日口服1-1.6g,小儿每日为25-50mg/kg.静脉滴注时先用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再用5%葡萄糖稀释。 ?先锋霉素(头孢菌素类): 作用:先锋霉素类是一族广谱的半合成抗生素,其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相似,主要用于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所引起的感染,根据发现的先后将其分成为第一、二、三代。 头孢唑啉(cefazolin,又称先锋霉素V系第一代头孢菌素,成人每次剂量0.5g,每6-12小时一次,小儿每日20-40-100mg/kg,一般作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 头孢呋肟(cefuroxime,西力欣zinacef) 系第二代头孢菌素,成人750mg,一日3次,严重时可加倍,即3-6g/日,小儿每日30-100mg/kg,分成3-4次,作肌注或静脉点滴。 头孢三嗪噻肟(ceftriaxone,菌必治Rocephin) 系第三代头孢菌素,成人每日1次,每次1g,溶于1%利多卡因注射液3.5ml中,深部肌注。静脉点滴,一日2g溶于生理盐水,5-10%葡萄糖注射液或右旋糖酐注射液40ml中于10-15分钟内滴入。成人淋病125-250mg/日,肌注。 头孢氧哌唑(cefoperazone 先锋必素cefobid) 系第三代头孢菌素,成人0.5-1.0g一日2,肌注。静脉滴注1-2g,一日1次。小儿50mg/kg/日分次给予。 头孢噻甲羧肟(ceftazidine 复达新Forfum) 系第三代头孢菌素,成人1-2g,一日2-3次,肌注或静滴。 ?壮观霉素(specfinomycin,一针灵trobicin) 作用:耐青霉素酶,对产生β-内酰胺酶的抗青霉素的淋球菌菌株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注射迅速吸收。肌肉注射一周内对淋病有效率可达90-100%,用于治疗淋病。 剂量:每日1次。每次2g,共注射1-2次。 2.磺胺类 作用:磺胺类药物在治疗各种感染中仍有价值,对Gram阳性细菌和阴性杆菌皆有抗菌作用,对少数真菌(放线菌),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 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与磺胺增效剂(TMP)合用(每片 SMZ400mg,TMP80mg)称复方新诺明(SMZ co),成人500mg一日1-2次。小儿100mg,一日1次。 3.氟喹诺酮类 作用:系广谱抗菌药类,尤其是对Gram阴性菌,特别是绿脓杆菌,淋球菌感染有效,对尿路感染亦有良效。 氟哌酸(Norfloxacin),成人100-200mg一日3-4次。 其他尚有丙氟哌酸(ciprofloacin)和氟嗪酸(ofloxacin)本药为治疗淋病首选药物,剂量为男400mg,女600mg/日。 (三)抗病毒类 1(无环鸟苷(acyclovir) 作用:无环鸟苷是一种无环的嘌吟核苷酸类似物,其抗病毒活性依赖于在感染细胞内转化成的三磷衍生物。可以阻滞疱疹病毒DNA的复制。在实验动物证实本品具有高度抗疱疹病毒活性,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剂量:2.5-7.5mg/kg加于5,葡萄糖溶液内稀释到1,6mg/ml,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局部外用5,软膏,3,溶液眼科用。 2( 三氮唑核苷(virazole又称病毒唑) 作用:是一种广谱抗病毒的核苷化合物,在体内和试管内对DNA及RNA病毒均有作用。 剂量:口服每8小时1次,每次200mg ,肌注200-600mg一日一次。 3(干扰素(interferon) 干扰素能抑制多处病毒繁殖,其作用是非特异性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和扁平疣均获得良效。 (四)抗真菌类 作用:用于治疗浅部真菌和念珠菌感染。 克霉唑(clotrimazole) 剂量:口服,每日30-60mg/kg。一般疗程为10-14天,念珠菌感染服药2-3天后即开始见效,深部真菌感染如着色真菌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等,其疗程则需3个月以上。 酮康唑(ketoconazole) 剂量:口服,200mg,每日一次,小儿:1-4岁,每日50mg;5-12岁,每日100mg. 伊他康唑(Itraconzole,ICE) 剂量:口服,100mg每日一次,花斑癣200mg,每日一次,共5天。 灰黄霉素(Griseofuivin) 剂量:微粒100mg ,一日3次口服,妊娠、肝功不好对光敏感及有药物过敏史者应忌服本药。 二性霉素乙( amphotericin,B) 剂量:静滴,首次剂量1,2mg加于5,葡萄液内。以后剂量与浓度逐渐递增至治疗量15,50mg/日。最高单次量为1mg/kg/日。 制霉菌素(nystatin) 剂量:口服、50万,400万u,每日4次,小儿,1万u/kg/日。 (五)皮质类固醇激素类: 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由于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抗毒、抗休克作用等。主要用于过敏反应,结缔组织病、水疱性疾病等皮肤病。占有重要地位。 常见制剂见表5,3 表5,3 常用皮质类固醇剂量表 (六)免疫抑制剂类 作用: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抑制的一类药物。不同种类的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环节、均各不同。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免疫抑制剂既能抑制机体的异常免疫现象或有害的免疫反应。又能同时抑制机体的正常免疫现象或有益的免疫反应。长期应用能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且毒性较大,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应用时必须慎重。皮肤科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 剂量:静注4mg/kg/日,总量8-10g为一疗程。口服:3mg/kg/日,分次服用。 硫唑嘌呤(Azathioprin) 剂量:口服1-3mg/kg/日,分2-3次服用,维持量1-2mg/kg/日,3次分用。 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 剂量:口服1.5mg/kg/日,分2-3次服用。 长春新硷(vincristin) 剂量:成人静脉给药,静滴成人每周25µg/kg,小儿每周1-5µg/kg。 氨甲喋呤(methotrexat) 剂量:2.5mg-5mg,12小时,共三次/每周,小剂量间歇给药可减少副作用。 秋水仙硷(colchicin) 剂量:静滴1-2mg/次/日,20-40g为一疗程。 环孢素A(cyclosporinA CyA) 本药有选择的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其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对骨髓抑制非常小,作为第三代的免疫抑制药,而引起注目。 剂量:初次量为3-5mg/kg/日,逐渐加量至5-10mg/kg/日 三、皮肤病的外用疗法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在皮肤病治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不同剂型的有效药物可以发挥安抚、镇静、止痒、收敛、腐蚀、滑润等作用而使损害消退。因此正确,合理的选用外用药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手段。 (一) 外用药种类 1(止痒药:常用的止痒药有下列数种 (1)刺激止痒药:有挥发散热,清凉止痒作用。薄荷脑(menthol),樟脑(compher),石炭酸(phenol),水扬酸(salicyli acid),(不宜用于洗剂)止痒浓度均为1-2% (2)抑制末梢感觉神经药:5%苯唑卡因(Benzocain),1%达可罗宁(Dyclonine),3%奴夫卡因(Novocaine),30%乙醚(ether),30%水化氯醛(chlorlhydrate)(洗剂用2%,油膏15%) (3)抗组胺止痒药:1-3%苯海拉明(Benadry D3-5%派力苯乍明(pyribthzamine) (4)焦油类止痒药:煤焦油(coaltar)松馏油(pine tar),糠油(pifyrol), 黑豆油(Blackbean tar),以上药物止痒浓度均为3-5%。 止痒药物作用多短暂,有些具有不同的刺激性,故在充血,肿胀、渗液等急性炎症之病损禁用。 2(收敛药:主要用于以渗水为主及水肿病损的急性炎症过程,其作用 (1)使血管收缩。凝固、沉淀,组织蛋白、组织敛缩。 (2)使腺体分泌减弱 (3)有少许的防腐作用 常用药物:1.25%次醋酸铝Aluminlisubacetas)、3-5%醋酸铝(Aluminliacetas)、1%鞣酸(Tannic acid),3%硼酸(Borici acid),0.5%硫酸锌(zinc snlfute),25%三氯化铝(Aluminil Trichloriae) 3.角质松解剂: 本类药物可吸收皮肤表层水分,软化角质内角素,促使角质层剥离脱落。主要用于以鳞屑为主的慢性皮肤病。 常用药物:水扬酸(salicyli acid)雷锁辛(Recorcin),硫黄(sulfur),尿素(urea)以上药物外用浓度为5%。 4(角质促成剂:药理作用: ?使真皮内浸润细胞消散、促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缩 ?刺激基底细胞层增殖加速形成正常角质,促进皮肤角化机能正常,恢复表皮正常功能。 ?由于浸润细胞消散,减轻对末稍神经的压迫,因而有间接止痒作用。 ?浓度高时有刺激作用。 作用范围:主要用于慢性皮肤病。松馏油(pine tar),煤焦油(Coal tar),尿素(urea)硫黄(sulfur),水扬酸(salicylicacid),白降汞(Hydrargyrepraecipitate Albu)以上药物外用浓度均为10%。1?20000芥子气(Mustard gas)0.3%维生素甲酸(Retinoic acid) 5(抗菌剂 ?抗生素类 1?2000u青霉素(penicillin),1?1000-2000u庆大霉素(gentamycin),0.5-1%四环素(Tetracycline)0.5-1%红霉素(Erythromycin),125-1000u杆菌肽(bacitracin),0.1%多粘菌素E(polymyxin E) ?化学抗菌剂 0.2-0.5呋喃西林(Furacillin)。1.25-3%氯磺喹林(iodochlorohydroxyquinolin)又称慰欧仿(cioform)2.5-5%过氧化苯酰(benzoyl peroxide B.P.O),10%灭滴灵又称甲硝哒唑( metromidazole),2%磺胺嘧啶银( sulfadiazin Argentic SD-Ag) ?染料杀菌剂 1-2%龙胆紫(Genticn violet)1%雷夫奴儿(Rivanol) 6.抗真菌剂: 2-5%碘(Iodine),5%水扬酸(salicyli acid),6-12%苯甲酸(Benzoic acid),3-5%十一烯酸(undecylenic acid),3-5%水扬酸苯胺(salicycanilide),1-2%克霉唑 (clotrimazol)1-2%益康唑(Ecoozole),1%咪康唑(miconazole),1%发癣退(tolnaftat)1?10万u制霉菌素(Nycostatin)0.5mg/ml克念珠菌素(candicidin),125万u 曲古霉素(Trichomycin) 7.抗病毒剂 0.1%碘苷(疱疹净)ldoxuridin,0.1%无环鸟苷(Aciclovir),1,3%吗啉呱(moroxydine ABOB) 0.5%三氮唑核苷(病毒唑)(Ribavirin),20%足叶草脂(podophyllin) 8.脱色剂 3%氢醌(Hydroquinonc),20%壬二酸(azeluie acid AZA).20%单苯醚氢醌(monobenzone) 9.皮质激素剂 (二)外用药剂型 1(粉剂(powder) 粉剂是一种或多种植物性或矿物性粉为基质,再加上药物粉未均匀混合而成,供外用。 粉剂可以吸收皮肤表面上的汗及少量水分,促进水分蒸发使皮肤现面保持干燥,具有清凉,干燥、保护等作用。 表5-4 外有皮质激素的浓度 适用于轻度炎症潮红的皮面,不适用于湿润或有渗液的皮损。 附:基础方 氧化锌zinci oxydi 50.0 滑石粉 Talci 50.0 2.洗剂(lotion) 洗剂是指不溶于水的粉剂加入水中,呈混悬状存在于水中。 涂于皮肤上,水分蒸发散热后,皮肤表面有一层均匀的粉未,仍发挥粉剂的作用具有干燥、收敛、保护作用。 适用于较轻度潮红亚急性皮肤病损。 附:基础方 氧化锌 zinc oxydi 20.0 甘油 Glycerini 5,10.0 蒸馏水 Aquae Destillatae 加至100.0 3.乳剂(cream) 油脂类加水在乳化剂(主要用界面活性剂)作用下使之乳化。乳剂分为两种,一为水包油型乳剂(0/w)亦称香霜,另一种为油包水型乳剂(W/O)。乳剂皮肤渗透性强,特别是水包油型乳剂基质洁白,无味,细腻,易水洗,是很受患者欢迎的剂型。 适用于红斑:丘疹,浸润肥厚的病损。 附:基础方(水包油型乳剂) 硬脂醇Alcholisstearylii 白凡士林 vaseliniAlba 25.0 尼泊金 Nipagini 0.1 月桂醇硫酸钠 Natriilaurylis sulfutis 1.0 甘油 glycerini12.0 蒸馏水 Aguae Destillate 加至 100.0 附:基础方(油包水型乳剂) 白凡士林 vaselini Alba 40.0 硬脂酸 stearici acid 20.0 胆固醇 cholesterolis 5.0 蒸馏水 Aquae Destillatae 至100.0 4.糊剂(paste) 糊剂含有大量粉末20-50%和油脂混合而成一种疏松样泥状药膏. 有使皮肤干燥,起保护作用,兼有润滑皮肤的性能,其作用介于洗剂和软膏之间适用于红斑,丘疹等亚急性炎症及浸润肥厚性病损. 附 基础方 氧化锌 zincio xydi 25.0-50.0 苯甲酸 Benzoic acid 1.0 豚脂 Adeps suillus 至100.0 5.软膏(ointmont) 在油性基质内加入适量的有效药物,酌情加入少许粉剂,一般不超过10%。 油脂基剂:矿物性:凡士林(vaselin)流动石蜡(paraffin)硅酮(silicone) 动物性:豚脂(Adeps suillus)羊毛脂(Adeps lanae) 软化痂皮,促进上皮生长,保护肉芽面。阻碍渗出液排出,防止散热。适用于痂皮、脓疮、糜烂面,肉芽面之损害,也可用于干燥,粗糙,苔藓化损害。 附 基础方 含水羊毛脂 Adepslanae Hydrosi 50.0 凡士林vaselini 50.0 6.油剂(oil) 油剂系以植物油或液体石蜡为基质加入可溶性或不溶性粉末药物制剂。软化皮肤清除鳞屑、痂皮等作用,亦可滋润创面,促进上皮新生,加速创面愈合。用于急性或恶急性炎症病损。 附 基础方 氧化锌 zinci oxydi30-50.0 植物油 oleivegetabilis 50.0 7.凝胶剂(Gels) 透明固体,半固体胶质分散剂,在皮肤涂用成液状,干燥后形成薄膜在皮肤固着。也可以作为滑润剂,适用亚急性炎症病损,或慢性浸润性病损。 附 基础方 丙二醇Glycolispropylenici 50.0 12烷基硫酸钠 Natrillaurylis sulfatis 聚氧乙烯12烷基醚 polyoxyephylene (23) laurylether 6.0 羧甲基纤维素cellalosecarboxymethyei 1.5 蒸馏水 Aquae Destillatae 100.0 8(溶液solutio 是一种或多种药物的水溶液,供局部罨包,湿敷等外用。其作用可以溶解皮面上积留的盐类物质,使表皮膨胀。改善皮温及血液循环。其所含有效药物多为收敛剂,可以达到消炎和抑制渗出之目的。用于水肿,渗出病损。 附 基础方 硼酸 Boric acid3.0 蒸馏水 AquaeDestillatae 至100.0 9(二甲基亚砜Dimethylssulfoxidume(D.M.S.O) 是一种非油性有机溶剂,本品为多种溶媒,溶解性强,渗透性强,具有低毒,轻度刺激。10%浓度作为基剂外用。 附 基础方 达可罗宁 Dyclonini1.0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i0.5 二甲基亚砜Dimethylissulfoxidi 70.0 50%酒精 Alcohol 加至 100.0 10.酊剂(tinctura) 系药物的酒精溶液或不同浓度的酒精浸出液,具有消毒,杀菌,止痒等作用,如止痒酊,癣酊,蛇床子酊等。 (三)外用药基本原则 1(皮肤病的性质和病期是选用外用药的首要依据,同一皮肤病在不同病期,如急性期和慢性期,选方用药,有所不同。一般急性期不能用刺激性药物,否则会使症状加重。 2(选用外用药一般是依据皮肤病的症状,确定剂型。见表5-5,合理使用有效药物 表5,5 外用药剂型的相应症状范围 3(掌握药物浓度,有些外用药物常常因其浓度不同,而治疗作用则大有差别。例如水杨酸,其低浓度(1-2%)有止痒作用而5%则为角质松解剂。20%以上为腐蚀剂。因此在治疗时必须熟悉掌握外用药物的浓度。 4(正确用药方法如罨包,湿敷方法等必须向患者详细说明方法,必要时予以示教。 四、皮肤病的物理疗法 (一)光疗 1(红外线治疗:红外线波长范围由400nm到760nm,可分为长波红外线和短波红外线,在皮肤科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染,慢性溃疡等。 2(紫外线治疗: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90-320nm;短波紫外线(UVC)波长范围为200-290nm。紫外线治疗,用“红斑阈值”(MED)或生物剂量(BD)作为剂量单位。在紫外线照射时一般将照射强度分为?亚红斑量;?红斑量;?超红斑量。在皮肤科主要用于玫瑰糠疹、疖和疖病,慢性溃疡,带状疱疹等。 3(光化学疗法:口服或外用光敏剂8-甲氧基补骨脂素(8-methylpsoralen 8-MOP)口吸按0.5-0.6mg/kg,服药后2小时进行光疗,外用为0.1-0.3-0.5%酒精溶液局部外用,涂药后1-2小时进行光疗。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蕈样肉芽肿等。 (二)激光【治疗】 1(二氧化碳激光:其辐射波长为10600nm输出功率由数瓦到数十瓦。常用于病变组织的 烧灼,焦聚后用于切割,治疗需在无菌操作和局部麻醉下进行。皮肤科可用于治疗寻常疣,尖锐湿疣,疣状痣,汗管瘤,光线性角化病、Bowen′s病,基底细胞瘤等。 2(氩离子激光:波长主要为488nm(兰光)和514nm9(绿光),医疗用输出功率为数瓦为连续或脉冲输出。其波长主要在血红蛋白和黑色素吸收光谱曲线的峰值中,故对鲜红斑痣治疗效果理想。其他毛细血管痣,蜘蛛痣,角化血管瘤、酒渣鼻等亦有效。 3(氦氖激光:波长为632.8nm的红光,其输出功率很小,最大达50毫瓦。主要有于皮肤和粘膜溃疡的治疗。 (三)冷冻【治疗】 主要是利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之发生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致冷剂为液体氮(-196?C),用于治疗雀斑,寻常疣、掌跖疣、尖锐湿疣。光线性角化病,小的杨莓状血管瘤,Bowen′s病、基底细胞上皮瘤等。 (四)放射【治疗】 浅层X射线,超软X射线直线加速器(linear acce lerator)。放射性同位素β射线 3290照射源如磷,锶等。常用于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如神经皮炎。良性肿瘤如血管瘤及 皮肤恶性肿瘤。 皮肤病的种类及治疗 1.儿童皮肌炎 皮肌炎是属于皮肤科的病,国内好像没有专门治疗此病的专科医院,建议患者到就近的大医院治疗,如果住皮肤科病房,就需要经常请小儿科的医生会诊,因为他们对小儿的用药剂量比较熟悉。如果在小儿科住院,就要经常请皮肤科的医生会诊,因为他们对这种病比较熟悉。皮肌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自体免疫性疾病,治疗困难,预后也不太好。 2.毛囊炎 此病容易经常反复,特别是夏季。而且感染的细菌往往对常用的抗生素有抗药性。建议您口服美满霉素,新达罗,可乐必妥等新的抗生素,或许能有效。如果有条件,取脓液做细菌培养的药敏实验,选择比较敏感的抗生素,效果就更可靠。同时要外用一些含抗生素的药膏,洗剂等。近几年发现还有一种毛囊炎是由一种真菌--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所以治疗时可以加用一些抗真菌的外用药物,如咪康唑,特比奈芬,复方达克宁等。 3.寻常疣 对于寻常疣的治疗,除了激光,冷冻方法外,我向您推荐局部注射的疗法,简便,痛苦小,效果可靠,具体方法如下:聚肌胞注射液(抗病毒药物)适量加少量麻药(利多卡因),用注射器注射入疣体的根部,至皮肤表面呈现苍白色为度。然后观察十天左右,可见疣体渐渐消退,如果没有完全消失,可以重复注射,3 次左右可以消失,非常简单有效。寻常疣有一定传染性,但是很弱。每周注射一次,疣体可渐渐萎缩消失,一般注射3--4次后可痊愈。如果未愈,可以继续注射。也可以注射消痔灵,95%酒精,5%碘酊等,也有效 4.汗疱疹 多发生于手部多汗的人,其发病有季节性,多在相同的季节发病。手掌可发生红点或深在的小水疱,有痒感。可以外用硫柳膏(含有水杨酸,硫磺),咪康唑霜等治疗。 5.手癣 建议外用达克宁霜,咪康唑霜,特比奈芬等治疗,效果可靠。因为是慢性病,所以要坚持治疗。 6.扁平苔癣 治疗方法供您参考: 一,在医生的直接指导下服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如强地松等。 二,如果瘙痒重,可服用抗组织胺类的药物,如扑尔敏,仙特明等。 三,口服异烟肼,每日300-400毫克,分3--4次服。 四,肌肉注射青霉素。 五,口服维甲酸类药物。 六,还可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七,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肤轻松,艾洛松等。 八,另外还可做局部封闭,放射线,冷冻,外科切除等疗法。 7.毛细血管扩张性紫癜 毛细血管扩张性紫癜是一组比较难治的皮肤病,但是它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您也不要过分地担心。可以口服维生素C,路丁,钙剂等药物,服用活血化淤的中草药,如丹参当归等,或者有一定的疗效 8.疥疮 您可以外用10%硫磺软膏,(儿童用5%),每日二次,不洗澡,除面部外全身搽,连用三天,第四天洗澡,全部内衣烫洗消毒,包括被褥,枕巾等。另外,需要同室居住的人同时治疗。还可以外用30%丙体666乳剂,“疥宁”,“疥得治”,“优力肤霜”等,效果都很好。 9.痤疮 1.外用“达芙文”霜剂,每日一次,各大药店和医院有售。 2.外用复方氯霉素酊,可以请医生帮助配制:75%酒精100 毫升,加氯霉素2克,红霉素0.6克,复方丹参注射液6 支,甲硝唑10片,混匀后外用,每天3-5次。 3.口服美满霉素,或可乐必妥,每天2 次,每次0.1 克。 4.生活上要注意勿食辛辣,少食糖,少饮酒,注意充足的睡眠。 由于痤疮容易复发,所以要坚持长期治疗。 10.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一般是因为慢性刺激引起,是一种慢性病。可以外用艾乐松,皮炎平,肤轻松,肤疾宁等药物,尽量少刺激局部,可以治愈。 11.单纯糠疹 此病有时外观与癣症类似,但治疗原则不同。建议您给孩子外用皮炎平等药物,可以治愈。 12.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皮肤病,采乐洗发液对头皮瘙痒比较有效,但是对脱发效果不明显。您可以口服各种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如施尔康,养血生发胶囊,胱氨酸等药物,外用生发的药物如101生发液等,有一定效果,但是都不确切。 13.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慢性皮肤病,建议您口服维生素B类的药物,外用咪康唑药膏,或者硫磺软膏,2%氯霉素酊等。生活上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忌酒和辛辣的食物,可以慢慢治愈。 14.酒糟鼻 外用肤螨灵药膏,每天两次,外搽患处;另外,须口服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药物。生活方面注意禁忌饮酒,禁食辛辣,注意睡眠。一般都可以治愈。对于久治无效的病例,病情又比较严重,鼻部明显肥大红肿的情况,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酒渣鼻切割术,效果比较好。 15.足癣 外用达可宁,特比奈芬,癣药水等外用药物治疗。还有一种外用药---派瑞松,它含有治疗 癣和湿疹的两种药物成分,无论是足癣还是湿疹,都有效,您也可以使用。 16.荨麻疹 属于过敏反应性皮肤病,治疗荨麻疹总的方案是抗过敏治疗,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都可以,配合各种维生素等。 17.玫瑰糠疹 这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皮肤病,意思就是不治也会慢慢自己痊愈的,并且愈后不再复发。病因现在比较倾向于病毒感染,最近期间皮疹可能会增加,大约2 个月左右就可以逐渐痊愈。如果痒感比较重的话,可以口服扑尔敏等抗过敏类药,外用止痒的药物。 18.过敏性体质 治疗的原则是:首先停用一切可疑引起过敏的药物,并且以后也不能用。口服抗过敏的药物,如扑尔敏,仙特明,息斯敏等等,配合各种维生素。病情较重时,可以短期服 皮肤病是常见病,有的还是季节性多发病 ——真菌性皮肤病 手、足,甲癣、指(趾)间及掌、跖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称为手癣和足癣,侵犯指(趾)甲者称为甲癣。足癣在浅部真菌中发病率最高,而且是产生手癣,体癣,股癣的根源,应积极防治。 病因:手、足癣致真菌上要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为主要病源菌。掌跖皮肤角质层厚及足部多汗,无皮脂均有利于真菌感染。穿不透气的鞋和潮湿环境是发病和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足癣多为间接传染,公共浴池的拖鞋、浴巾,互穿鞋袜是主要传播媒介。 临床表现: 足癣:俗称”脚气”,多见于成年人,南方发病率高,冬轻夏重,经常穿胶鞋的人患病率较高。临床分四型: 角化过度型。皮损由于角化过度而致皮肤增厚,粗糙。冬天常发生殴裂和疼痛。 水泡型。水疱常位于足底,疱壁厚而不容易破,内容透明,成群分布。水泡周围皮肤正常,有瘙痒。 浸渍糜烂型。皮肤损伤处由于潮湿,浸软变白,擦去表皮后露出红色糜烂面,发生于第三、四趾间,常有剧烈瘙痒。 丘疹鳞屑型。皮损位于足底、足缘、足根、表现为红斑、丘疹。 鹅掌风(手癣):俗称“鹅掌风”,皮损与足癣大致相同,多从一侧手开始,皮损上要为水疱型和角化型,而浸渍糜烂型较少见。 甲癣:俗称“灰指甲”。一般以1,2个指(趾)甲开始发病,重者全部指(趾)甲均可罹患。患病甲板失去光泽,日久甲板增厚变形,呈灰白、污黄色。甲板变脆而破损脱落,有时甲板与甲床分离。 治疗: 手足癣:局部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类型而选不同的抗真菌药。 水疱型:可用配剂,复方苯甲酸酒精,复方士槿皮酊。 浸渍糜烂型:渗出液不多时用足粉,足爽粉;渗出液多用1:5000PP粉。 角化型:复方苯甲酸软膏。 甲癣:必须清除病甲,方法有外科手术拨甲;病甲清除后用碘酒清除真菌,直至新甲长出。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 病因: a、刺激物对皮肤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如强酸、强碱。 b、变态反应,刺激物无强烈的刺激性,大多数人在接触后并不发生反应,仅少数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后发生。 诱因刺激: 植物性、漆树、荨麻、银杏、皮革、化妆品、农药、外用药等等。 临床表现: 本病的损害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取决于接触物物理化学性质、浓度,接触方式,接触时间长短。轻者仅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和豆疹,重者发展到形成水疱,大疮,糜烂、溃疡、坏死。自觉搔痒、灼热、肿痛,严重者头痛、恶心、发热、畏寒。 诊断: 1(有明显的刺激物接触史。 2(有皮损。 3(药疹实验阳性。 4(再接触再发。 治疗: 1(寻找致病敏源。 2(口服抗组胺药,止静止痛。 3(局部用药: 单纯朴粉,炉甘石浇皮疹处。 有渗液时,1:5000 pp溶液。 干燥脱屑时用皮质激素乳剂外涂。 ——湿疹 定义: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表皮炎症,临床上具有明显的渗出倾向和多种形态的皮疹,在剧烈的搔痒,易向慢性转化,反复发作。 病因: 比较复杂,往往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发病与机体的过敏素质,神经精神因素,变态反应过敏等有关。 临床表现: 1(急性湿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耳后、乳房、四肢远端及阴部等处,常对称分布。先出现弥漫性潮红或密集的粟粒、大豆疹、豆疹疮、很快变成小水泡,泡破后形成糜烂面。自觉症状为剧烈瘙痒,有灼痛,常因搔抓或热水洗烫,造成糜烂面进一步向周围扩散,使皮损境界不清。若处理得 当,炎症减轻,出现脱屑,皮疹可在2—3周内消退,如处理不当,病程延长,易发展成为亚急性和慢性湿疹。 2(亚急性湿疹。介于急性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过渡状态,当急性湿疹的红渗出减轻后,皮疹表现为小豆疹,丘疹病,痒感比较明显,处理得当,数周内可痊愈,否则易发展成慢性湿疹或再次急性发作。 3(慢性湿疹。多由急性和亚急性湿疹转化而来。皮疹表现为暗红色,有浸润色素沉着,表面粗糙有脱屑、结痂,出现苔藓化和皮皲裂,瘙痒更加剧烈,病理可迁延数月或数年。 诊断: 1(多形性皮疹,对称性分布,皮疹边缘不清,易渗出。 2(有剧烈疫痒,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 防治: 1(一般防治 发生湿疹后,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再刺激,切勿搔抓,热水烫,肥皂洗及涂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2(全身治疗 可使用抗组胺和镇静剂。 3(局部治疗 急性期且无渗出:炉白石洗剂或皮质激素乳剂外涤, 3,日。 渗出明显,有糜烂:3,硼酸溶液,3一5,明矾溶液湿敷。 慢性期:首选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 皮肤病防治与紫外线治疗常识 为保障人民的健康,皮肤病防治是很重要的。 1、 认真学习卫生常识,做好皮肤保健,增强皮肤健康。 (1)避免皮肤损伤:一些皮肤小损伤也应及时处理,预防发生继发感染。 (2)经常保持皮肤清洁:使皮肤清洁的简单方法是用水与肥皂清洗。用水最好使用自来水、雨水、雪水,如用井水、河水最好煮沸或加一些小苏打后使用。直接用井水、河水,容易使皮肤干燥发生皲裂。用肥皂也应考虑,如皮肤皮脂排泄较多,可用硷性肥皂(洗衣用肥皂)。普通多用中性肥皂(多属香皂),老年人和儿童以及皮肤较干燥者,应使用多脂性肥皂(如小孩用肥皂)。 2、 加强体育锻炼 能提高抵抗力,锻炼皮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加强体育锻炼:能改善皮肤营养状况,对提高皮肤的抵抗力,有直接好处。 (2)适当进行日光浴:日光浴能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皮肤代谢过程,增加皮肤营养,并能对由日光引起的某些皮肤病防治,同时还可治疗银屑病。 紫外线治疗常识 一旦真的患上皮肤病,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皮肤病防治与治疗。人人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我们谁也不能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所以,找到一种安全`方便的皮肤病治疗的方法是大家所期盼的。 紫外线皮肤病治疗仪是采用高科技手段人工制造冷光源电子波(医学称作抗炎射线)的医疗器具,具有较强的消炎、杀菌、镇痛作用。对于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皮肤病,各类感染性炎症及创伤感染,术后消炎都可以达到少吃药或者不吃药便能解除病痛的效果,而且最可贵的是没有任何副作用。 光线性皮肤病的防治 日光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其中紫外线对人体表的伤害较大。紫外线分为短波紫外线(波长180-290nm)、中波紫外线(波长290-320nm)、长波紫外线(波长320-400nm)。不同波长的紫钱线,可被皮肤各层不同组织所吸收。波长愈长其穿透能力愈强。中波紫外线主要由表皮吸收,损伤表皮;长波紫外线可达真皮上部,能作用于血管和其他组织。在自然界中,大气层中的空气、云层、尘粒、水气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能过滤掉短波紫外线,使人体免受伤害,而长波紫外线仅对具有光感的个体发生作用,所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中波紫外线。 日晒伤 日晒伤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于日晒后数分钟到2-6小时开始出现弥漫性红斑,1--1.5天达到高峰,3-5天后逐渐消退。红斑开始为鲜红色(较重时可伴水肿),以后渐变为暗红色或红褐色,落屑,消退后遗留褐色斑。自觉有烧灼感或有刺痛,触之痛甚。严重者除红斑、肿胀外,可发生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不久干燥、结痂、落屑,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一般在日晒后的第二天病势达到顶点,经一周后方能恢复。自觉烧灼感、刺痒、刺痛。若遭日晒的皮肤面积广时,还可引起全身皮肤病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头痛、乏力等,甚至心悸。 光感性皮炎 光感性皮炎是由光感性物质引起的皮炎。本病由 光感性皮炎的临床表现是:在皮肤的暴露部位可出现程度不等的红斑、丘疹、水疱、风团、色素沉着,甚或紫癜、剥脱,严重者有 全身皮肤病症状如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甚或谵语、昏迷等。 光感性皮炎轻者,以皮肤症状为主者,可参照前日晒处理;重者,尤其是有严重全身症状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多形性日光疹 多形性日光疹为反复发作的光感性慢性皮肤炎症。其致病光谱主要是中波紫外线。发病与季节有明显关系,春夏症状加重,秋冬自行减轻或消退,来年又可复发。有持续多年不愈者。青年女性易发,与遗传因素有关。 上述3种光线性皮肤病,均较严重影响人的皮肤美。高低不平的丘疹、结节破坏了皮肤的光滑;红斑、紫癜、色素沉着、鳞屑影响了皮肤的色泽;糜烂、渗液破坏了皮肤的洁净;水肿则可导致面部轮廓的变形。对以上疾病,重点在预防
/
本文档为【皮肤病的种类及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