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国歌发展史 中国国歌的百年发展

2018-04-11 15页 doc 32KB 1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3143

暂无简介

举报
国歌发展史 中国国歌的百年发展国歌发展史 中国国歌的百年发展 中国国歌从诞生到今天,整整横跨了100个年头,真正意义的中国国歌,是从辛亥革命之后开始创建的,这之后,中国国歌频频更迭,不断被创制、修改、废止,始终没有定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歌才最终走向成熟。中国国歌的百年发展史,折射出了立国精神的百年嬗变。 中国国歌的诞生 ――现代国家意识与皇权思想的搏斗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古国,历来重视礼乐,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可是,在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国竟然没有国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现代国家的意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国歌发展史 中国国歌的百年发展
国歌发展史 中国国歌的百年发展 中国国歌从诞生到今天,整整横跨了100个年头,真正意义的中国国歌,是从辛亥革命之后开始创建的,这之后,中国国歌频频更迭,不断被创制、修改、废止,始终没有定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歌才最终走向成熟。中国国歌的百年发展史,折射出了立国精神的百年嬗变。 中国国歌的诞生 ――现代国家意识与皇权思想的搏斗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古国,历来重视礼乐,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可是,在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国竟然没有国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现代国家的意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国家不过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自家“江山”。自唐虞以来,中国“几至于无国号、无国徽、无国旗、无国歌”。 1 而在现代国家意识中,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徽、国旗、国歌是国家的神圣象征。在重要的外事活动中演奏国歌,是欧美国家的惯例。 鸦片战争后,被迫打开国门的清政府,由于没有国歌,给外事活动造成了诸多不便。1896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赴西欧和俄罗斯访问。在欢迎仪式上,各国要演奏中国国歌。清政府外交人员为了应景,临时把王建的一首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茉莉花》曲谱,充当国歌。后来,它竟然成为清朝对外场合之代国歌。这首“代国歌”由李鸿章而起,因李鸿章而兴,被称为《李中堂乐》。其歌词是: 金殿当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 五色云车驾六龙。 这首所谓的代国歌,只不过为皇家“威严”涂脂抹粉,根本就没有国歌味。李鸿章去世后,它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产生国歌意识,不断呼吁创制国歌。而在清政府统治者看来,只有皇家之“家歌”,无需国歌,蛮横地拒绝创制国歌的建议。但这并没有压制住国歌意识的发展,不断有人尝试创制国歌。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取代国歌。其歌词是: 2 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 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 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 唱我帝国歌! 这首“代国歌”虽然仍在为封建统治歌功颂德,但开始试图描绘国家形象,传达国家声音,在创制中国国歌的方向上,走出了一小步。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扬现代国家理论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中国人民的现代国家意识开始觉醒,国歌意识也开始觉醒。资产阶级上层以及清政府内部的开明派,都要求清政府改革所谓的祖宗成法,制定宪法,创制国歌。 处于内外交困之中的清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开始推行新政,制定宪法,而尊崇国歌是行宪的一项基本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清政府开始组织人员创制国歌。由海军部参谋官、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作词,禁卫军军官、皇室成员傅侗作曲,创作了《巩金瓯》,上报朝廷。1911年10月4日,朝廷批谕内阁:“典礼院会奏,遵旨编制国乐专章一折;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前因国乐未有专章,谕令礼部各衙门妥慎编制。兹据典礼院会同各该衙门将编制专章缮单呈览,声词尚属壮美,节奏颇为缓和,着 3 即定为国乐,一体遵行。”这就宣告了中国国歌的诞生。其歌词是: 巩金瓯,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清时幸遭。 真熙,,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海滔滔。 巩,巩固也;金瓯,喻指国土也;巩金瓯,就是巩固大清帝国的疆土完整。这首国歌表达了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愿望,反映了朦胧的现代国家意识,但本质上依旧宣扬的是封建皇权思想,是皇家颂歌,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歌。这首国歌在历史上影响不大,因为,6天之后,武昌起义就爆发了,清政府很快寿终正寝,这首国歌也就被弃而不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不承认《巩金瓯》是国歌,而另行创制新国歌。但不能否认的是,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正式的国歌。 民国初期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歌 ――立国精神的纷争 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4 国,把中国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辛亥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观念,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进一步觉醒,国民意识也进一步觉醒。一向匍匐于统治者脚下的中国人民,获得了公民的身份,国家不再被看作是统治者的“家天下”,而是被看作人民的国家。作为象征国家符号的神圣国歌,受到了人民极大的尊崇。辛亥革命之后,占据中央政权的各派军阀,都不敢漠视人民的这种意志,不得不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尊崇国歌。这期间,国歌虽然不断变换,但始终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清廷覆灭。民国肇造,就着手创制国歌,民主立国的精神在创制国歌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2月5日,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在《临时政府公报》第八号上刊出了一份征集国歌的广告:国歌所以代表国家之性质,发扬人民之精神,其关系至大。今者民国成立,尚未有美善之国歌以供国民讽咏,良用恧焉。本部现拟征集歌谱。2月25日,教育部在公报上刊登了一首歌词拟稿,歌名为《五旗共和歌》,由沈恩孕作词,沈彭年作曲。歌词是: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吾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7月25日,教育部第二次刊出应征的作品《国歌拟稿》,由邹华民填谱,沈庆鸿作歌。歌词为: 5 伟哉!吾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奋精神,共出气力,共捐血肉;消除四千余年专制政府之毒,建立亿千万年民主共和之国。而今而后,凡我华人,如手如足;勤勤恳恳,整整齐齐,和和睦睦。兴我实业,修我武备,昌我教育;立愿与全世界共享和平之福。 这两首拟稿歌均表达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立国、复兴中华的理念,然而,民国政府对这两首拟稿并不满意,没有采纳。9月初,教育部颁布《学校仪式规程》,其中第二条“祝贺式”规定:“立国旗于礼堂,职员、学生以次向国旗正立,奏乐唱国歌,职员、学生行三鞠躬礼,校长致训词,复奏乐唱国歌毕退。”由于国歌尚未确定,20日,教育部再次征集国歌。数月之间,应征作品达300余篇,然而,这些作品都不理想。1913年2月,教育部第三次征集国歌歌词,“易广征为专恳”,向当时的博学之士征集国歌歌词。章炳麟、张謇、钱恂、汪荣宝4人分别向教育部推荐了国歌歌词。 前三人的歌词均为作者新创。章炳麟的歌词是: 高高上苍,华岳挺中央;夏水千里,南流下汉阳。四千年文物化被蛮荒,荡除帝制从民望。兵不血刃,楼船不震,青烟不扬,以复我土宇版章,复我土宇版章。吾知所乐,乐有法常。休矣王族,无有此界尔疆。万寿千秋,与天地久长。 张謇的歌词是: 仰配天之高高兮,首昆仑祖峰。俯江河以经纬地舆兮,环四海 6 而会同。前万国而开化兮,帝庖牺于黄农。巍巍兮尧舜,天下兮为公。贵胄兮君位,揖让兮民从。呜呼尧舜兮,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兮,有而不与。尧唯舜求兮,舜唯禹。顾莫或迫之兮,亦莫有恶。孔述所祖兮,孟称尤著。重民兮轻君,世进兮民主。民今合兮族五,合五族兮固吾圉。吾有圉兮国谁侮?呜呼,合五族兮固吾圉。 吾圉固,吾国昌,民气大合兮敦农桑。民生厚兮劝工通商。尧勋舜华兮,民变德章。牖民兮在昔,孔孟兮无忘。民庶几兮有方。昆仑有荣兮,江河有光。呜呼,昆仑其有荣兮,江河其有光。 钱恂的歌词是: 我轩辕之苗裔兮,宅中土而跨黄河。唐虞揖让兮,周召共和。史乘四千年,圆周九万里,孰外我往复与平颇。迨孔圣出而师表万世兮,玉振金声成乃集大。祖尧舜,宪文武,律天时,袭水土,余事且分教于四科。磨不磷,涅不淄,圣矣哉无可无不可。道统传奕祀,私淑有孟轲。汉唐崇儒术,宋后亦靡佗。社稷可变置,吾道终不磨。社稷可变置,吾道终不磨。 众议院议员汪荣宝则以“述而不作”为原则,推荐了《尚? 7 大传》中帝舜的《卿云歌》,理由是:《卿云歌》“气象高泽,超越万流,而卿云兼象国旗,光华隐寓国号,播诸弦管,尤足动人爱国之思。且帝舜始于侧陋,终以揖让,为平民政治之极则,遗制流传,仰吾人永远诵习,籍以兴起其景行慨慕之心,似于国民教育,大有裨益。”《卿云歌》是虞帝舜大宴群臣百工时的集体唱和之作。《尚书大传?虞夏传》说,舜登位的第十五年,“卿云聚,俊义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思是:祥云灿烂,延绵不绝,日月光辉,永驻人间。据说,舜唱完《卿云歌》叹息道:“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尧舜禅让就是中国古代民主制的典范。汪荣宝据此修改而成的歌词是: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4月8日,国会举行开院典礼,将《卿云歌》作为临时国歌。29日,教育部将4家作品提交国会公议,国会经过讨论,最终选择了张謇的作品。 袁世凯没有批准国会的这项决议,国歌仍未确定。1915年5月23,袁世凯颁发总统令,采用王露作曲、荫昌作词的《中国雄立宇宙间》作为国歌。歌词是: 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民国初期,国歌创制的方式、过程及歌词,处处体现了民主立 8 国的精神。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总统宝位后,竟然复辟称帝,企图把国歌变为他复辟的工具。1915年12月19日,袁世凯指令把原歌词中的民主共和内容改成帝王禅让。这是创制国歌的一次倒退,也是立国精神的一次倒退。袁氏国歌歌词是: 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 袁世凯复辟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一命呜呼,他所颁定的所谓的国歌也遭到世人的唾弃。此后,由于政局动荡,国歌问题一直未能解决。1919年11月24日,教育部专门组织了国歌研究会来解决国歌问题。1920年4月,国歌研究会最终决定“撰拟新词,不如仍用《尚书?大传》所载虞舜《卿云歌》一章”。经过国务会议的决议和总统的批准,由萧友梅作曲的《卿云歌》最终被确定为国歌,把结尾两句删除,只保留前四句。由于当时中国处在分裂动乱状态之中,这首国歌没有在全国得到推广,影响有限。 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国歌 ――立国精神的迷离 北洋军阀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推行封建专制。孙中山为巩固民主革命的成果,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与北洋军阀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正如从来就不承认北洋军阀 9 政府为合法政府一样,孙中山从来就不承认《卿云歌》为合法的国歌。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开始北伐时就正式决定废除这首国歌,以《国民革命歌》作为临时国歌。该歌由廖干五作词,歌词是: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这首歌充满了革命的、战斗的精神,创制者试图把孙中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奉为立国精神,对于激励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蒋介石掌握最高权力后,对内实行一党专制,搞个人独裁;对外,对英美妥协。这个政权不可能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精神立国,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国歌。由于立国精神的迷离,国民党一直无法解决国歌问题,最后不得不用国民党党歌作为国歌。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孙中山以国民党总理兼黄埔军校总理的身份,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以黄埔军校训词作为军校的办学方针。训词为: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 10 终。 这段训词并非孙中山所作,而是由中国国民党党员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合作创作。1928年10月,在国民党的一次中常委会上,戴季陶提议以孙中山给黄埔军校的训词,作为中国国民党的党歌歌词,被中常委会接受。 1929年1月10日,国民党第109次中常委会正式决定以这首歌为党歌,定名为《三民主义歌》。此歌词被配以江苏作曲家程懋筠的曲谱正式颁布后,不仅国民党各级党部在集会时演唱它,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甚至一些社会团体,在重要场合也演唱它。1930年3月13日,国民党中常委会通过议案,决定在中华民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暂以国民党党歌代之。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就合作抗日问题进行谈判。1937年6月,在抗日战争即将开始之际,国民党中常委会遂决定将国民党党歌作为正式国歌,以凝聚民意,激励士气。可是,1940年,汪精卫在日本人扶持下成立傀儡政权,谮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名义,宣布用萧友梅作曲的《卿云歌》作为其“国歌”,企图以此举表明汪氏伪政权乃中华民国之正统。为正视听,1943年,国民政府颁布命令,正式宣布中国国民党党歌为中华民国国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国民政府此举具有积极意义。 新中国的国歌 11 ――民族精神的重构与弘扬 新中国的国歌源于《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原是田汉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由聂耳谱曲,是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之一。 最早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并非在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而是发生在1949年春天。当时,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都要奏、唱本国国歌。新中国尚未成立,代表新中国的国歌尚未确定。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呢?有人提议,以《义勇军进行曲》暂代新中国的国歌。当时,有人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提出异议,说“现在北平已经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怎么能这样唱呢”?最后,代表团团长郭沫若决定把这句词改成“中国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时候”。代表团出席开幕式时,就演唱了这首“代国歌”。代表团回国之后,向中央汇报了这一情况,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1949年6月,第一届政协筹备会筹备成立新中国,制定一首新中国的国歌迫在眉睫,会议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 由于没有征集到合适的新中国国歌,著名画家徐悲鸿建议, 12 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六小组经过反复讨论,没有形成结论。9月2日,政协筹备组第六小组就制定国歌问题再次举行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出席会议,聆听代表们的意见。张奚若、郭沫若、刘良模、梁思成等都同意徐悲鸿的意见。刘良模说:“《义勇军进行曲》经受了斗争的考验,足以与法国国歌《马赛曲》媲美,完全可以选作新中国国歌。”而李立三和郭沫若对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词有看法,认为需要改词,郭沫若还拟就了三段。词作者田汉也说:“该曲好是好,我写的词在过去有它的历史意义,但现在应该让位给新的歌词。”但大多数人却不同意改。周恩来说:“我们前面还有着帝国主义敌人,我们建设越进展,帝国主义将越加嫉恨我们,破坏我们,进攻我们,你能说我们就不危险了吗?还不如留下这句话,经常保持警惕的好!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毛泽东表示赞同,说:我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全中国也快解放了,但还受帝国主义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的压迫,要争取完全的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留原歌词好。最后,大家对国歌的意见取得了一致。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周恩来和大家一起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后来在一份有关国歌的文件上批示:拟用,居安思危。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 13 曲》为国歌”的决议。其歌词是: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首代国歌响彻云霄,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文化大革命”中,《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遭到错误的批判,还被扣上“叛徒”的帽子,予以批斗、游街、关押,1968年12月含冤惨死狱中。田汉的全部作品都遭到禁止。此时,虽然没有废除国歌,在外交场合仍演奏《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但歌词遭到禁唱,国歌就逐渐成了有曲而无词、只能奏而不能唱的纯演奏曲。“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东方红》逐步取 14 代《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实际的国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央决定修改宪法,有人提议,国歌歌词与现实不符,应进行修改。中央接受了这个意见,成立了国歌征集小组。新国歌的创作按两种进行,第一种方案是根据原国歌曲调重新填词,第二种方案是创作新的国歌(包括词与曲)。从1977年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全国69个单位,从大量应征作品中选出了318首推荐到国歌征集小组,其中按原国歌曲调填词的130首,新创作的歌曲188首。在讨论时,绝大多数人都希望采用原国歌曲调填词方案,认为:原国歌曲调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它有深厚的感情,它一直鼓舞着我们的革命斗志,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原国歌曲调短小、精悍、易唱、易记,在国内国际有广泛影响,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它的音调,马上就会感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形象,产生一种崇高的民族自豪感。经过讨论,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最后决定将李焕之配的词提交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在讨论时,对新词存在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新歌词气势雄伟,高度概括,政治性强,有高举毛泽东的旗帜、党的领导、“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等鼓舞人心的内容。另一种意见认为,新歌词的内容、文字韵律都推敲不够,从文字上看歌词太平,缺乏激情,缺乏形象性,只是把几个口号凑在一 15 起。从韵律上看,新歌词平仄、音韵都不如原歌词,有拼凑的感觉。歌词从头到尾没有提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国歌征集小组没有采纳不同意见,建议将新国歌歌词提交大会讨论通过。同时决定,为保持国歌的稳定性,注明“聂耳曲、集体填词”。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新的国歌。歌词是: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 修改后的歌词,明显深受“两个凡是”的影响,搞个人崇拜,没有摆脱“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没有很好地反映民族精神,在历史上影响不大。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弘扬了爱国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这种立国精神的驱使下,人们重新思考国歌,国歌意识不断得到升华。 1979年4月,田汉的冤案得到昭雪平反。1979年6月, 著名作家陈登科出席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提出议案,要求大会讨论通过恢复原国歌的歌词,理由有3条:一是,原国歌的词是经 16 历届人大通过决定的,具有权威性;二是,现行的新歌词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很粗糙,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对这个词反映冷漠,缺乏激情,且不易上口;三是,原词作者田汉已经平反,并有了明确结论。人平反,作品也应平反并受到充分的尊重。现在抽掉原词,以集体填词充数,这对国家的尊严、艺术的完整都是不严肃的,甚至使人感到有些不伦不类。陈登科的议案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在五届人大三次、四次会议上,陈登科一再提出议案,坚持自己的意见。随着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深入,人民的国歌意识普遍增强,要求恢复国歌原歌词的呼声日渐强烈。从1980年到1982年,宪法修改委员会收到了各个方面提出的大量意见,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激励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多年来已经深入人心;建议废除1978年通过的国歌歌词,恢复1949年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决定的《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建议像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那样,作一个决议把国歌确定下来。宪法修改委员会经过讨论研究,一致同意恢复1949年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的决定。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在庄严通过现行宪法的同时,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销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78年3月5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 17 决定。 这之后,围绕国歌歌词的争论并没有结束。仍然不时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歌词与现实反差太大,需要修改。虽然这没有成为主流意见,但也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2003年4月和8月,中共中央两次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人民团体党组发出通知,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意见。安徽、山东、海南、江苏、陕西等省市及解放军总政治部都提出,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建议在宪法中做出明确规定。党中央采纳了将国歌写进宪法的建议。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决定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写进宪法,作为一条修改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体代表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样一来,已经传唱近70年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地位,被宪法正式确认。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90周年,修改国歌歌词的意见再次浮上台面,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在奥运会领奖台、在和平友好外交仪式等场合反复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等歌词已不合时宜,国歌歌词未能 18 传承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不能适应中国现实国情、服务中国的未来,也没有面向世界等。因特网上议论如潮,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但绝大多数网民不赞成修改。同年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梅葆玖、于海、倪萍等委员则一致认为,国歌承载着民族的士气,背负着不可忘记的历史,现行版应该保留,即便需要改词也要慎重而行。同日,会议通过了李素华委员“在政协开幕式上将奏国歌改为唱国歌”的提案。此举得到了委员们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绝大多数民众的认可。全国人民一致坚持国歌歌词,从深层次来看,国歌表达出来的那种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不屈不挠的坚强斗志,以及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得到了亿万人民的认可。这种精神,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永远是我们的立国精神,永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时代最强音,永远不会过时。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19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20
/
本文档为【国歌发展史 中国国歌的百年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