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桃花源”里的问询——王春鸣散文论

2017-11-30 6页 doc 19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8870

暂无简介

举报
【doc】“桃花源”里的问询——王春鸣散文论【doc】“桃花源”里的问询——王春鸣散文论 “桃花源”里的问询——王春鸣散文论 "在这个世界上,在生活 中,人最不能善待的就是自己 的心了„„."这是王春鸣散 文集《桃花也许知道》的题记. 心,是什么?这是一个距我们 最近也最远的"永恒之问".然 而,我们读到作者那玲珑剔透 I的散文短章,正如席慕容所推 l荐的那样,她"常常能用非常 圭口精确的文字为我们把握那些 — 李原先只能是一瞬即逝的飘忽翌橥的触动.有时候,那文字的质 感与密度已经不能说是散文 耠而应说是诗了."(席慕容《她 的选择》,《...
【doc】“桃花源”里的问询——王春鸣散文论
【doc】“桃花源”里的问询——王春鸣散文论 “桃花源”里的问询——王春鸣散文论 "在这个世界上,在生活 中,人最不能善待的就是自己 的心了„„."这是王春鸣散 文集《桃花也许知道》的题记. 心,是什么?这是一个距我们 最近也最远的"永恒之问".然 而,我们读到作者那玲珑剔透 I的散文短章,正如席慕容所推 l荐的那样,她"常常能用非常 圭口精确的文字为我们把握那些 — 李原先只能是一瞬即逝的飘忽翌橥的触动.有时候,那文字的质 感与密度已经不能说是散文 耠而应说是诗了."(席慕容《她 的选择》,《桃花也许知道? 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版2页)也只有"诗",才能将 那广袤无边的永恒之问腾升 为可资言说的翠光羽片,在混 沌中寓本真,在澹定里见峻 急,在花荫下听啸吟. 诗性的散文,毕竟是散文.散文重在其"散",从容与 闲适: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如家人随意而谈,似朋友围 炉夜话;或品茗,或小酌,东拉西扯,只听得声音忽高忽 低,时断时续,如炉边火星,乍明乍暗.(王先霈,王耀辉 主编《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11 页)有些散文又被称为"娓语体","家常体",正是如此. (陈叔华《娓语体小品文释例》,《小品文艺术谈》,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271页)当然,散文也不能"散" 到如饮凉水,索然无味.我们所说的日常化,绝不是指 "日常"到了不给以任何的提炼,任何审美化的构思,那 就真成了"泛"到无边的"泛文学"了.擅长以小见大,以 平凡见奇崛,并蕴蓄生{舌J隋趣,生活智慧的丰子恺,颇得 散文妙悟:"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 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丰子恺《丰子恺画集?代 自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让我们来看王 春鸣的小中见大,自有她的不凡处. 她化做"桃子","在玻璃的照耀中日渐成熟,日子一 年一年,我坠在枝头检视自己,过着自己的生日,也过着 自己的忌日.""关键是在悲喜爱恨的交替中,我提前知 道了那个确切的日子,它不动声色地藏在春深处,每到 这一天,我就像一颗埋进土地的种子,在黑暗中完全安 宁下来."(《生与死》)活着还是死亡,确实是一个重要的 问题.只须想到这一点,敬畏之感,方能使任何一颗浮躁 的心,"在黑暗中安宁下来".她常常感叹苏格拉底站在 大市场前说的一句话:"天哪,这世界竟然有那么多我不 需要的东西!"正是由于"过度的虚荣,那些现实的东西, 开始变得多余."因此,"我不再羡慕那些人,可以将一块 木头制成我的桌,可以将粮食和水酿成美酒,还有月 亮会发光,花朵会盛放."(《虚荣与现实》)这多么像苏东 坡在《前赤壁赋》里所高吟的辞句:"唯江上之清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 不竭."这是繁华后的朴素,奇崛下的平淡.她歌咏"梦": "睡眼是一朵无色无香的莲花,降临在黑夜的水上面,起 初是完全的舒展,完全的随波逐流,风一下一下,梳拢花 瓣,将花朵推向鸟鸣嘤嘤的岸边,轻轻一磕,万籁无声, 花儿收拢,甜梦像烟一样罩上来."但她没有沉醉于"梦" 中,"重要的是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醒着.我看着这个 世界,像第一天到来那样„„"(《梦与醒》)这一些不无 思辨的"心灵史",又恰恰是通过轻盈灵动的诗一般的语 言所构筑的意象世界,在柔美中而又显得沉重. 优秀的散文家似乎都有这样高超的能力:"他从地 上拾起一块石子,他珍藏这块石子,较之任何宝石,都更 小心.就是村舍门上的一只铁钉,他也会因之思潮怒放, 而写出一篇锦绣文章.他从最破最旧最平凡的住所,走 进极乐世界."(【英】斯密茨((/J,品文作法》,引佘树森《散 文创作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34页)王春鸣 把生活的林林总总,悲欣离合这粒粒"石子"视若"宝 石",她一路拾来,一路把玩,然后诉诸灵动鲜活的文字, 其乐无穷. 人生有憧憬,也有怅惘,当然也有隐秘.圆悟克勤禅 师说得好:"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普济 《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1254页)是的,有些隐 秘,靠"参",靠"悟",有分量的散文,就要这种"参"和 "悟",去解析人生之"惑",来祛除人生之"魅".王春鸣是 一 位长于思辨的散文家,她的艺术美学的学位,影响了 她擅于将日常俗事,俗物上升到文化审美与历史反思的 层面.她讲"吃素",在这个"红尘翻飞"的世界上,是多么 的贵重和稀有.因为吃素之后,"口味越益清淡",并且会 习惯于"欣赏简单淳朴的事物"(《茹素》).由此而怀念 "遥远"的"唐朝",那是诗雨江南的唐朝,是"日暮乡关何 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唐朝,是"断鸿声里,立尽斜 阳"的唐朝.当"失去了'一声画角日西曛'的日子,那么 多唐朝的幽思和愁绪去何处安放?"也许正因此,作者带 江海纵横2009年第4期51 一桃花源,里的问询 着挥斥不去的忧愁与怅惘,"我的享受着人造太阳的后 人,也许还会像我—样伤感,也许不会,因为那时,离唐朝已 经更加遥远,线装书,甚至纸质的阅读都不复存在,谁还会 有'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的惆怅和期待."(朝遥 远》).这一种对于"往昔"的记忆和缅怀,是一种化解不开的 "童午隋结".这里的"童年",既包括作者自身的童年记, 也包括对于人类童年——过往岁月的深情回眸与深深留 恋.正如荣格所说:"人多多少少都固执那孩童般的意识境 界不放——现出对生命之神的反叛,x,-JN围一切想要吞 灭我们的力量的反叛."(荣格《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工人 出版社1987年版158页)她和大多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 一 样,叹春,惜春和怀春."春天,会越来越少.忧伤,会越来 越多,感慨万分想到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说的那句 话,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深切的妒忌,恶狠狠的失落感." (((_—个远方》)因此,怀着忧虑,怀着惆怅,怀着一腔隋思,她 "要做—个桃花源里的农民.过陶渊明那样'我醉欲眼君且 去'的Et子.看月亮,听狼嚎,吃南瓜藤,等朋友„„"(《杨梅 酒,梦里人》) 然而,美丽的"桃花源",只是她的一个梦,一场酒后 的"梦",一椿"风花雪月"而又"一了无痕"的春梦.梦醒 之后的现实,仍旧是一个"轻轻"的"破碎",就像"小鸡在 蛋壳里影影绰绰的,破碎也有悲有喜啊!那轻轻的剥啄 之声,轻的,却也勾起了你薄薄的悲凉,仿佛一点儿,又 仿佛一生一世."因此: 我喜欢史铁生,他惯于书写残缺和破碎的主题.比 如《命若琴弦》,那老瞎子之所以能奏出如梦如诗的曲 调,为的是一个虚假的承诺——他的琴槽中封着一张据 说能使他重见天日的药引,药引是一千根弹断的琴弦. 但那张保存了五十年的方子,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吸 引他活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顷刻间瓦解.在一千根断弦 之后,他年迈的生命,即成为一把空的三弦,颓丧苍老, 无梦无诗.(《轻轻破碎》) 个"干净"的世界.它"是一张新洗 "无梦无诗",就是— 的旧床单,洗到发白,浸满了干燥芬芳的阳光",是"明月清 净映千江,梵网庄严吐万象"后面的就青灯,执黄卷,有着 "宁静的心和平静的脸"的"僧人"„„于是"一瞬间万籁俱 寂,我呆立着,眼泪不自觉地滚滚而下." 当年在《红楼梦》中,当宝玉写下禅语"你证我证,心证 意证,是无有证,斯可方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时,先知先 觉的黛玉立即点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立足之地都没 有了,没有了选择余地,那才是最干净的.放下你的欲望,不 去追求功名利禄,自然就不会陷入混浊世界之中.这是黛玉 52江海纵横2009年第4期 对宝玉的禅意提示.男人的胸怀似乎更容易被占有的欲望 和野充斥,贾宝玉在黛玉的指引下不断地放下欲望,终于 到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境界.(《干净》) 散文是一种最见性情的文本样式.我们读散文,仿 佛与作者对坐,犹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从中见 出作者的个性,趣味,爱好,看到他的谈吐,风度乃至他 的学识,修养.正如余光中所言:"诗人和小说家用力的 方式比较间接,所以实力几何,不易一目了然.诗要讲节 奏,意象,分行等等技巧,小说也要讲观点,象征,意识流 等等手法,高明的作家固然可以运用这些来发挥所长, 但是不高明的作家往往也可以假借这些来掩饰所短.散 文是一切文学类别里对于技巧和形式要求最少一类:譬 如选美,散文所穿的是泳装.散文无所依凭,只凭自己的 本色."(余光中《余光中散文?序》,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年版)这一点,当与赋予强烈感情色彩的诗歌有很大不 同."恐怖是诗,希望是诗,爱是诗,恨是诗;轻视,嫉妒, 懊悔,爱慕,奇迹,怜悯,绝望或疯狂全是诗."(【英】赫士 列特《泛论诗歌》,《古典文艺理论译丛》(1),人民文学出 版社1961年版59页)而散文则不是这样,它清风朗月 般的语言,是凡人,凡心,凡事的最好写照. 文品即人品.尽管"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 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但由于散文的格调和气势依傍 的是作者的精神,是作者精神个性的外化,因而也是无 法彻底饰伪的,以至于"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 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 变为谨严."(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版498— 499页)以真性情面对生活的王春鸣,在她的散文中,也 以朴素的本色,真情相对.想起泰戈尔的一段名句,"艺 术不是坐落在永恒之上的已逝岁月的孤寂静止的坟墓, 而是生活旅程的女伴.它不断从惊喜中建立和谐,发现 自己未来旅途上真正的陌生陆地.这个未来与往昔,犹 如大树和种子那般的迥然不同."(引克?克里巴拉尼《恒 河边的诗哲》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57页)"桃花源"是 美丽的,又是虚幻的,但它以精神家园的姿态,时刻召唤 着迷途的旅人.年轻的王春鸣正满怀着灿烂的诗情和对 未来的憧憬,走着自己的路.她博学却不固滞,自信而不 骄矜,文风大气又漾溢着不乏"女人味"的细腻,灵秀与 柔情.在物欲滔滔,红尘万丈的今天,她仍秉持着"桃花 源"一般的情怀,在低吟浅唱中给当下既闹热又寂寥的 文场吹来一缕缕澄澈而清凉的风.囹 口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口责任编辑:吴广正
/
本文档为【【doc】“桃花源”里的问询——王春鸣散文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