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后现代语境下审视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

2017-11-18 10页 doc 25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后现代语境下审视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后现代语境下审视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 菇奄2007/8 后现代语境下审视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 谢婉若 摘要:当前影视界出现了一股改编"红色经典"的热潮, 为迎合消费者的娱乐口味,一些改编剧内容与原着出现了 巨大偏差,随意改动原着情节和人物性格形象,体现出一 些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倾向. 关键词:红色经典;后现代语境;后现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105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7)8—167—03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四川,成都, 6l0064 "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 ...
后现代语境下审视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
后现代语境下审视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 菇奄2007/8 后现代语境下审视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 谢婉若 摘要:当前影视界出现了一股改编"红色经典"的热潮, 为迎合消费者的娱乐口味,一些改编剧内容与原着出现了 巨大偏差,随意改动原着情节和人物性格形象,体现出一 些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倾向. 关键词:红色经典;后现代语境;后现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105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7)8—167—03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四川,成都, 6l0064 "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 "红色经典"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战争中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们先进事迹的艺术升华,是对无 数英勇献身的革命先辈们一种出自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敬重, 是我们通过这种文学艺术的形式来达我们对先烈的怀念和 崇高的敬意."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热的出现是一次主流 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合谋.首先国家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 周年,2001年中宣部,文化部重点推出了一批文艺作品,在各 地电视台和电影院热播一大批反映中国革命历史材的影片 和电视连续剧,如《长征》,《红岩》,《忠诚》,《日出东方》等,收 视率不错.还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国家也提倡重读 "红色经典",一些电视编剧作家和导演也纷纷投向主旋律的 "红色经典".其次"红色经典"有巨大的市场潜力,2000年万 科影视公司推出的中国版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炮走 红,既赢得很高的收视率,又得到官方与民间的一致赞赏. 《长征》和《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在市场上走红,形成了一种品 牌效应,制作者们也意识到"红色经典"所具有的商业卖点. "红色经典"是主旋律作品,制作者在政治可靠和市场潜力之 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再次,在当代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 大众娱乐形式非电视剧莫属,而"红色经典"大多已被成功改 编为电影或戏剧,难以再超越,于是乎影视界纷纷转向"红色 经典"的电视剧改编,形成一股改编热潮."据广电总局统计, 从2002年到2004年两年间,就有近40部约850集的'红色经 典'被批准立项,投入拍摄." 电视剧的改编首先必须遵循电视视听特点的各种艺术要 求,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视听符号,这主要是技 术层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内容(情节结构)上面的删,增,改 的技巧处理.改编应忠实原着而又不拘泥于原着这是任何改 编所遵守的基本原则,夏衍在上世纪50年代末提出两种改编 方法:一是改编经典着作,无论如何要保持原作思想,风格,不 得随意改动情节;二是改编神话,民间传说和稗官野史,改编 者有较大增删和改作的自由."红色经典"作为一种经典,一 种主流意识形态作品,其改编必须正确了解原着的核心精神, 理解原着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本质,充分展示作品所张 扬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奋斗意志和奉献精神等崇高主 题. 诚然,既然是改编就可能对原着进行增,删,改,这是改编 作品最棘手也是最能体现改编作成功与否之处.针对电视剧 的特征来看,情节跌宕,人物关系复杂,故事错综交叉是电视 连续剧得以延伸下去的关键.从商业角度分析,电视剧是电 视台吸引广告的主要渠道之一,电视剧的收视率及收视时长 为商家看重,好看而集数又较多的电视剧更为广告商青睐. 再说从制作方角度看,其生产的电视剧是按集为单位卖给电 视台,故制作者也希望尽量增加电视剧的容量.这就是观众 经常抱怨一些电视剧"又臭又长"的主要原因.所以,目前电 视剧的改编运用"增,改"的手段较多,增加人物和故事情节来 扩充内容."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也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但一些改编者没意识到"红色经典"的典型性:"红色经典"不 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它不仅仅具有文学史上的意义, 还承载着整整一代人的生命经验,包含着一种质朴的,丰厚的 道德情感.编导们纷纷跌人到"戏不够,感情凑"的误区中,给 主要人物都加大了谈情力度.《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有了个旧 情人槐花,是土匪老北风的老婆;杨子荣最后救情人的儿子而 牺牲.《红色娘子军》则更加打出"青春偶像剧"的,大大 咧咧地让剧中每个人谈起了恋爱,而这样的"凑感情"结局如 何?非但没有拉拢年轻观众,更让老观众感觉如吐血.严重 损伤了原着中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伤害了观众的民族英雄 情感,招来一片骂声.最终引起了国家广电总局的重视和发布 《》进行干预,规范对"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这是对我 国文学经典的保护,也是对近几年电视剧创作领域借"红色经 典"吸引眼球的颠覆改编风和借"红色经典"生财的庸俗改编 风的有利纠正,不仅关乎到"红色经典"本身,也关乎到社会思 想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培养,意义重大. 也有一些改编比较成功的电视剧,如《小兵张嘎》,该剧改 编总体上没有脱离原着的精神,突出了革命英雄主义和民族 主义,增加的人物(佟乐,刘燕,石垒等)没有违背原着的精神. 在小说和电影的基础上,对原着有所取舍,故事情节的重心总 体上转移到确保八路军急需的药品安全经过白洋淀上来.但 故事的叙事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这是《嘎》剧忠实原着而又 超越原着的亮点之处,运用了"叙事冲突的多样性,开放性,层 次性和喜剧性"?.总体上看,《嘎》剧的冲突主要围绕三个方 面展开:民族矛盾(抗日),阶级矛盾(除汉奸,争取小资产阶 级),内部矛盾(嘎子与区队,朋友,老百姓之间,日本鬼子之 间,汉奸之间,区队之间的矛盾).叙事节奏紧张而又有条不 紊,人物性格的塑造随情节的展开和深入逐渐鲜明起来.叙 事过程中也不时运用悬念,巧合,误解,隐喻等电视剧艺术修 辞手法营造出喜剧场景,使用少儿视觉也增加了喜剧效果. 《嘎》剧的成功在于编导们尊重原着,始终注意体现嘎子身上 那种原汁原昧的东西,又对一些情节做了改动,丰富了嘎子的 性格命运.展示了嘎子,胖墩,玉英,佟乐4个孩子,在抗日烽 火中的戏剧故事和富于传奇的童稚友谊,在紧张的战斗中体 现了孩子们的机智勇敢,而又生活化,深得观众的喜爱. 还有象《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 等部分电视剧改编也受到观众认可.但总的来说,"红色经 典"电视剧改编热潮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在观众与学界进行的 关注和讨论中,诟病者为众,随处可见指责和批评之声."红 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为何难如人意?这可不能简单地将原 因归咎于编导们,应分析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 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 后现代社会即后工业社会也就是信息社会,消费社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整个社会的急剧转型,在全球化 浪潮的推动下和各种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源于西方社会尤 其是战后美国社会中的消费主义文化渗透人中国普遍日常生 活领域."后现代性正活生生地包围着我们:不仅是在我们的 电影中,也在我们的建筑,政治和伦理中."?不可否认,当下 的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软事实力方面还尚未进入后工业社会, 但社会文化及人们的观念意识已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 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理论界一般认为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末60年代初的西方文化思潮,在各个领域中均有充分的反 映.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语境."后现 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 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 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 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与当代社会 的高度商品化和高度媒介化联系在一起的.当代美国最有影 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和文学批评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曾指 出:"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乌托邦式的设想,而后现代主义却是 和商品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主义丧失了人的主 体性,突出自我怀疑,个性和个人终结,反对自我中心,怀疑一 切,解构一切,消解权威和崇高.以零散化,边缘化,多元化来 取代整体性,力图消解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消解精英文化与 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其结果导致了文化上 的通俗化和随意性,使其趋于平面化和游戏化.大众传播媒 介的复制和快速传播功能也推动了这种后现代主义文化倾 向,如自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电影《无极》进行消 解的网络文化出现以来,网络上就不时传出某电影或电视或 某个明星人物被"恶搞"的消息.戏谑,搞笑,大众性,非严肃 性是后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特征. 在西方后工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后现代文化渗入 中国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影响巨大.上世纪80年代初《读》 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较早地引进了"后现代主义"一词,后来美 国杜克大学的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在北大开的专题课《后现 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此后,后现代主义红遍了整个中国,当 时还主要是一个文化代码,口头上嚷嚷的符号而已.但是80 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电视机以及DV的普 及,文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政府放松对文化影视部门的管 制,鼓励其走市场化的道路,使得以电影电视为主体的影像文 化与商业利益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促成了后现代 文化在中国的产生发展.中国的政治教化,启蒙主义,追求崇 高理想的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逐渐让位于无深度的,平 面化的,追求消费性的娱乐和消遣的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是 后现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自90年代以后,大众文 化日益成为主流文化,而精英文化边缘化,一些精英知识分子 也逐渐放弃了对高雅文化的追求,而趋向对普通大众趣味的 迎合.如王朔的"痞子文学",躲避崇高,在调侃中亵渎,在亵 渎中消解着神圣的规范,权利话语和削平历史深度感,甚至骂 出"狗日的文学"的语句来,却受到了读者的青睐,其改编成电 视剧的作品也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引起学界关注,其典型的 后现代转向现象被称为"王朔现象".还有周星驰的"无厘头" 电影,以游戏来消解崇高,解构经典,以荒诞来替代正说,通过 拼贴无由头的情节人物反叛传统,严肃的主题,崇高的精神在 观众们阵阵嬉笑声中丧失了.但在青少年中却引起了热烈反 响,其所谓的"经典台词"在这一群人中广泛传唱.如果说对 文学的消费不足为奇,那么影视界对历史的戏说则会有点让 人大跌眼镜,但是90年代中后期的荧屏上游戏历史,戏说帝 王等历史人物的电视剧却搞得热火朝天,收视率还普遍居高, 这就是中国当今所处的后现代社会文化现象. 寻求娱乐,新鲜奇异,多元化是当下人们普遍的文化消费 心理和精神状态.为了收视率,为了利润最大化,中国的影视 文化大多迅速放弃对艺术个性,美学品格的执着,去迎合大众 的趣味,整个影视界甚至可延伸到整个文化界处于一种躁动, 平面化,无深度的无序状态."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就是 在这种语境下出现的又一种后现代文化形式. "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的后现代体现 "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冠以'红色经典'并纳入市场消费 轨道,本身就隐藏着借这类特殊题材作品内蕴的政治权力资 源去实现权力资本的最大利润化.这切无小视.这就势必要 消解崇高,消解品质,消解革命精神和革命理论."仲先生的 这一论断似乎有些言重,其实将"红色经典"推向市场的确有 利润因素,但如果是原着或只是形式发生了改变(如画册,动 漫,光碟等形式),是有利于记忆和展现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 的,有助于发挥其教育的作用.但是一些"红色经典"的电视 剧改编却出现了巨大偏差,随意改动原着情节和人物性格形 象,体现出一些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倾向. 一 ,英雄人物平凡化."红色经典"原着大都宏扬集体英 雄主义,塑造典型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性格较单一.电 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则遭到消解,成了具有多重性格的平 凡的人.电视剧《林海雪原》中对杨子荣的改编就是此类典 型,原作中小分队是从各个部队中挑选具有特长的精兵强将 组成,杨子荣进入小分队时已经是侦察排的排长,具有革命军 人的较高素质和侦察英雄的称号,而电视剧中,杨子荣出场时 不是一个精干的侦察英雄,只是在牡丹江司令员身边的一个 "伙夫",而且毛病很多,不仅喜欢喝酒,还爱唱几句带点荤昧 的小曲,与市井里的三教九流也混得很熟,事故圆滑.司令员 的一次激将使他很偶然地加入了侦察小分队.而且剧中还给 杨子荣增加了一个旧情人槐花,杨子荣陷入"三角恋",与匪首 座山雕成为情敌,甚至还有了"私生子",一位智勇双全的剿匪 侦察英雄,在电视剧中成了一个"痞子"加"情种"式的人物. 严重违背了原创作者的初衷,作者曲波自己曾说过:"让杨子 荣等同志的事迹永垂不朽,传给劳动人民,传给子孙万代". 原着中杨子荣崇高,伟大的形象是那个特定时代的无数革命 战士的精神凝聚,是个理想人物.还有剧中少剑波与白茹的 情感戏被极度地扩大,增加了一个滑雪教练苏军少校萨沙,构 成一个三角关系.这样的改编似乎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多面 性,符合常人的本性,却消解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原着 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在电视剧中被消解为没有棱角的凡夫俗 子,从英雄视角转向了平民视角,从仰视转向了平视,"十七年 文学"的英雄崇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 "样板戏"被反复咏唱,而到新世纪"革命"被消费,"英雄"遭 到消解,这也正是后现代文化中躲避崇高,反权威,反个性,反 严肃的一个缩影. 二,反面人物人性化.这几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描写 人性的深度复杂性",引导许多作品在"人性化"的幌子下,表 现人性复杂性的时候发生偏差.中国的"十七年文学"尤其是 归为"红色经典"的一类作品,人物形象类型化,脸谱化,正面 人物完美无缺,反面人物则从外坏到里,人物的阶级性性格界 限分明.而在后现代以消费文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人物平 面化,人性化,反对绝对化的人物性格,认为人物的性格似乎 都是美丑,善恶的二重性格组合,成功的人物形象必须是善恶 兼备,美丑共处的.因此,大多作品塑造正面人物就要展示其 "人性弱点",写反面人物就要开掘其身上的"人情味"和"人 性美",认为只有这样的人物才是真实可信的,才是具有人性 深度的"圆形人物".在大众的这种文化消费旨趣的诱导下, 一 些"红色经典"电视剧开始抛开人物类型化的特征,换成"正 面人物"个性化和更加人性化,"反面人物"则无限制的人性 化,甚至有时观众反而会欣赏或同情起反面人物来.《林海雪 原》原着中的"座山雕不仅残忍,狂笑着杀人,连土匪都惧怕他 的笑声,而且老奸巨滑,具有顽固的反共立场,'最恨的是被共 军俘虏过的人',对小分队,对夹皮沟翻身的百姓恨之入骨. 座山雕无疑是一个集中了政治土匪,地方土匪于一身的阴险 狡诈的典型,而电视剧中却让座山雕收养了孤儿(槐花的儿 子),而且对这个孤儿关爱有加时常带在身边.更主要的是剧 中选择的孤儿无论是其形象,还是性格都缺少一种可理解性, 两相对比更加突出了座山雕的容忍和仁爱.当剧中的座山雕 希望这个孤儿叫自己爹而被孤儿无情拒绝的时候,观众甚至 会觉得孤儿无情"?.座山雕,一个老奸巨滑,凶残的土匪在 电视剧中成了具有人情昧的"慈父"形象,还表现出儒雅的意 味,咏涵经书,字字蝉联《百家姓》.如此具有"人性化"的反面 人物,让人难以视其为"阶级敌人".这种泛"人性化"不仅严 重违背了原作者塑造典型的反面人物以烘托正面人物的伟大 的目的,消解了阶级性,影响了原着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 性,而且也抹杀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不利于艺术创作的健康 发展. 三,时尚化."红色经典"无疑是时代的产物,是当时的一 种主流意识形态,反映革命精神和革命理想主义的革命文学 作品,讲述的是那个年代的故事,具有严肃性,政治性,革命性 和经典性.其英雄传奇故事和人物角色深入民间,为几代人 所传诵,尤其是"文革"期间的"样板戏",传遍中国的大江南 北,其对革命英雄和革命精神的传唱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们. 而"红色经典"电视剧中却搀杂了一些现代气息,一些时尚元 素.譬如,《红色娘子军》中有青春偶像剧的影子:吴琼花成为 时尚女性,青春靓丽有余,而革命野性不足,洪常青则透着帅 哥的浪漫情怀,剧中还出现了吴琼花与洪常青激情相吻的情 节,"娘子军"群像也都个个青春逼人.这与当下的都市偶像 剧是多么的相似!唯美的拍摄手法和镜头更是随处可见:一 位娘子军在一泓碧池中沐浴,而此时她已经知道敌军正在包 围她.而娘子军传奇性的战歌,是由一些被逼上梁山的苦大 仇深的山村女子谱写的,在电视剧中则有了一种娉娉婷婷的 做派和莺歌燕语般的情致.整部片子削减了革命性,削弱了 激荡人心的英雄主义情结,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是现代的生活 再现和浪漫的艺术情调.还如《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旧情未 了,不幸落入了'婚外情'的俗套,少剑波,白茹与萨沙之间的 "三角恋",就连《苦菜花》中"革命母亲"冯大娘也摆脱不了要 闹出一段"婚外情"的命运."三角恋","婚外情"是后现代的 "时髦"话语,也是大众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大众普遍的消费El 味,及其收视率的影响驱使"红色经典"电视剧出现了"黄色" 化的倾向,这是以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来对待"红色经典"的改 编,时尚元素的渗入,消解了经典的严肃性和革命性. "红色经典"是特定时代里反复锤炼出的文艺作品,并在 艺术形式上有了经典的格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审 美价值.后现代语境下,"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或多或少 受当下人们的审美趣味的影响,有其合理性,但必须在"忠实 原着"的基础上坚持"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进行改编,既 把握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内核,又要体现出当代人的价值 判断,历史思维和审美追求,并赋予它为"一个时代的新生 命". 注: ??杨锦鸿:《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的二三感想》,《文学研 究))2006年4期,第34,248页. ?彭文祥;《新维度和新尝试——电视剧(小兵张嘎)的叙事 特色》,《中国电视))2004年ll期,第25页. ?[美]约瑟夫?纳托利:《后现代性导论》,潘非等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6页.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l0月,第l页.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 安:山系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l7l页. ?仲呈祥,周月亮:《论经典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之道》,《晋阳 学刊))2005年3期. ?曲波:《林海雪原(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版. (责任编辑:群喜)
/
本文档为【后现代语境下审视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