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2017-09-26 4页 doc 15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7352

暂无简介

举报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忆黄质夫在栖霞的教育实践 有着近九十年校史的南京栖霞中学它的前身是一所乡村师范学校,89年漫长岁月虽已流逝,但栖霞乡师以它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成就,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作为创始人黄质夫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已被历史证明仍有许多值得总结、继承和发扬的地方。近20多年来,有许多同志在撰写回忆栖霞乡师的文章,从历史和理论的高度发掘、认识、探究其成功或失败。栖霞乡师,它是一所打破保守,勇于创新,在艰苦环境中,以苦干实干精神,把学校办得虎虎有生气,而闻名中国。栖霞乡师毕业的学生,在乡村...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忆黄质夫在栖霞的教育实践 有着近九十年校史的南京栖霞中学它的前身是一所乡村师范学校,89年漫长岁月虽已流逝,但栖霞乡师以它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成就,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作为创始人黄质夫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已被历史证明仍有许多值得总结、继承和发扬的地方。近20多年来,有许多同志在撰写回忆栖霞乡师的文章,从历史和理论的高度发掘、认识、探究其成功或失败。栖霞乡师,它是一所打破保守,勇于创新,在艰苦环境中,以苦干实干精神,把学校办得虎虎有生气,而闻名中国。栖霞乡师毕业的学生,在乡村教育、科研文化、工农建设、卫国从政等事业中,绝大多数都成为优秀人才,为祖國人民作出了贡献。 栖霞乡师提倡“树人树木、且耕且读”。其中“耕”字,体现了劳动、锻炼之意,并包含着“勤朴”的作风、刻苦耐劳的精神,极力反对“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陋习,使教育者必须“耐得千锤百炼,才能任重致远”提出“专业训练,生产劳动训练并重”,实施“管教养卫我们同学都能担”,就是同学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养活自己,自己爱护自己,这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人格的完善,以及自尊、自重和自觉性的提高,都收到良好的实效。当年报考栖霞乡师,考生必须经过“劳动考试”,也就是挖地、锄草等劳动,经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参加笔试、口试。生产劳动为必修课,通过劳动,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劳心与劳力并用,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要求师范生成为能农、能工、 1 能教学、能适应农村艰苦环境的乡村文化传播人。劳动建校也是栖霞乡师的一大特色,学校创办初期经费缺乏,生活艰苦,学校提出要发扬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美德,“半耕半读,自给自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师生们一起参加劳动建校,盖房、筑路、种树、栽花、油漆、粉刷。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界人士和社会名流络绎不绝,他们将学校称为“栖霞公园”,赞扬“该校设施之整洁,工作之紧张,教学之认真,学风之纯朴,教职员精神之团结,有非他校所可及者”。认为“栖霞乡师在乡村教育上独树一帜,它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成果,是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 栖霞乡师提倡“以教人者教己,以育己者育人”。办教育的关键是有一个好的校长、一批优秀的教师。栖霞乡师提出“聘第一流的人当导师,创第一流的乡村师范,培养出一流的乡村教师和献身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选择教师的,除具优良的学识外,还应有“许身乡教的宏愿,改造乡村的决心;厉行俭朴,重视劳作为学生倡;遵守学校纪律,为学生表率;努力进修,力求深造;师生共同生活,不自居于例外;精选恳切指导,务使学生学有所用;有劳而不怨,诲人不倦的精神;爱护公务,共体时艰;见利思义,见危受命,示学生以楷模;爱学生如子弟,视学校为家庭,认乡教为终身职业”。要求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教之以方”。“德以感人,识以教人,品以育人,教学相长”。当年农村生活艰苦,教师待遇菲薄,但仍有许多老师投身于乡教工作,如:任中敏(著名词曲家、扬州师范大学教授)、何棣先(贵州大学教授)、鲍勤士(著名学者)、高直候 2 (浙江大学教授)、汪静之(著名诗人),以及胡宏模、厉燕谋,姚虚谷、庄叔何、甘逸杰、李西涛、陈邦贤等,他们教书育人,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栖霞乡师的学习风气、师生关系和集体观念都非常好,出现了许多感人事迹。至今栖师的校友对当年的旧情旧景仍历历在目,对老师的教导无限敬佩,似有说不完的怀念之情。 栖霞乡师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提出乡村师范的培养目标 :1.不仅是坐而言的人,还要是起而行的人。2.对于各种基本知识应有充分的修养。3.体格健全,能耐劳苦;品格高尚,堪做乡民的表率。4.有各种应用的常识,且明白教育原理及近代社会的趋势。5.对于本身职业,有浓厚的兴趣,肯认定他的职业是终身的职业。6.长于社交,能得各方的助力。7.了解乡村社会,熟知农民习性,安于乡村生活,视改造乡村为最有乐趣的事业。在民族危机形势下,又提出全面进行精神、体格、生产、特殊技能、社会服务训练的主张,指出“非有精神训练,不足以激发民族意识,非有体格训练,不足以担任大任;非有生产训练,不足以建设国家;非有特殊技能的训练,不足以应付垂危的时局;非有社会服务的训练,不足以领导民众”。引导学生关心国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从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这就是:“做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学以致用,教以致用”。组织学生到田间、林间、工场去进行现场教学,在干中学,学中干,把书教活,把书读活,培养学生成为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人才。 还将课外活动视作第二课堂,组织各种科目的研究小组,举行多项的比赛,在丰 3 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发展才能。正如《我是师范生》之歌中所唱的“我是师范生,热血满腔,做人做事,至大至刚,丝毫无愧俯仰。学有专长,当仁不让,献身教育,造福乡村”„„ 栖霞乡师提倡严格管理、从严治校。指出“学校之有行政组织,所以负有使命,而求其事功,号令之所由去,工作之所由成,务使名实相符合,轻重适宜,事有所归,人有所职,则气象严整,精神振发”。学校实行“校长-主任-导师-学生干部”四级管理体系,做到职责明确,各司其事,各尽所能,学校管理工作师生一起抓。学生轮流担任风纪值日,卫生值日,厨房值日,参加农场、工场管理,不仅推动管理民主化,也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才干,并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从严治校是栖霞乡师的一大特色。表现在,一是严于:学校的所有管理工作,均按规章制度实施,很少发生主事人心血来潮,临时动议,朝令夕改的情况。二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业、品德以及穿着、举止、礼貌、清洁卫生等均要明文,并订出考核,违反校规的不论任何人均按章处理,不徇私情。三是严于律己:从严治校,不单纯依赖纪律的约束,更注重积极的引导,人格的感化。学校强调,所有教师均应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倡导优良的学风、校风。有人说当年栖霞乡师治校过严,要求过高,学校生活太苦太累。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受学校和老师的影响,至深至切。严格要求对培养人才至关重要。严格要求在学业上,打下了牢固的学识基础;在生活上,养成了俭朴的生活习惯;在工作上,树立了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受益终生。直至今天,许多栖师校友仍亲切地怀念他们青少年 4 时代的老师和母校,深深地感激老师以自己的人品和学问谆谆教导的恩情。 由南京市栖霞区文史 办 编辑的《师之范一黄质夫在南京栖霞》一书,于今年春天出版,充分肯定了黄质夫先生对创立和丰富乡村教育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黄质夫先生更是一位实干家,他先后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乡村师范学校之一的江苏省界首乡师、著名的栖霞乡师、闻名于 黔、湘、桂三省的国立贵州师范,主持过浙江省湘湖乡师的工作。他勇于开拓创新,坚持苦干实干。倡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主张,为培养农村师资,开发乡村奋斗不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真发掘、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经验,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把栖霞中学办得更加出色,培养出许许多多的优秀学子,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 5
/
本文档为【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