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青藏高原古代少数民族纺织的起源及发展述略[精品资料]

2017-10-19 9页 doc 24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青藏高原古代少数民族纺织的起源及发展述略[精品资料]青藏高原古代少数民族纺织的起源及发展述略[精品资料] 青藏高原古代少数民族纺织的起源及发展述略-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当地的少数民族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发明了纺织工具。尽管纺织业起步较晚,但在和中原、西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纺织业。 关键词:青藏高原;古代;纺织;起源与发展 K874 A 1005—5681(2013)03-0144-03...
青藏高原古代少数民族纺织的起源及发展述略[精品资料]
青藏高原古代少数民族纺织的起源及发展述略[精品资料] 青藏高原古代少数民族纺织的起源及发展述略-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 年终报告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当地的少数民族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发明了纺织工具。尽管纺织业起步较晚,但在和中原、西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纺织业。 关键词:青藏高原;古代;纺织;起源与发展 K874 A 1005—5681(2013)03-0144-03 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从史前的羌、戎、胡,到汉以后的鲜卑、吐蕃、蒙古、突厥等部族,他们依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青藏高原灿烂的文明。羌族是青藏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主要以牧业为生。在长期的劳动和生产实践中,发明了最原始的纺织工具,开始用纺轮捻线,用骨针缝制衣裙。骨针、纺轮的出现,意味着原始纺织业的悄然兴起。根据青藏地区目前的考古资料,发现最早的骨针出土于青海中石器时代拉乙亥遗址,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青藏地区的纺织一直落后于中原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当地的纺织得到发展,尤其藏毯一直居于领先水平。 一、青藏高原古代纺织的起源 纺轮是古代原始纺织最主要的工具,青藏高原纺轮的出现已到了新石器时代,远远晚于中原地区,但其发展趋势与中原地区极为相似,说明青藏高原的纺织业如同其他手工业一样,虽然姗姗来迟,但也孕育而生。 (一)骨针及纺轮的出现 考古资料明,青藏地区发现最早的骨针出土于青海中石器时代拉乙亥遗址(据今6745年),其制作技术较山顶洞人的骨针大为进步,但比新石器时代的骨针粗大,显得原始?。由此说明在6000多年前在青藏地区古代人类已在用骨针缝制衣服,衣服的材料可能是动物的毛皮。 新石器时代,青藏地区出土的骨针明显增多,并出现了纺轮。纺轮是古代纺纱工具纺坠的主体构件,其中以陶纺轮最为多见,一般直径3.5厘米、厚1厘米左右,中心有小圆孔,插上竹、木杆即可组成完整的纺坠。出土纺轮、骨针主要的遗址有: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中出土陶纺轮3件,骨针2件,针体细长,针孔呈枣核状,脱针润滑,使用方便。阳洼坡遗址属马家窑文化早期的石岭下类型,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800-3000年。青海公伯峡水电站库区马家窑文化早期的安达其哈遗址出土银针1件。西藏卡诺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40-2400年,卡诺遗址出土陶纺轮6件,骨针131件。青海柳湾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257座墓葬中出土石纺轮33件,陶纺轮69件,纺轮制作精致,有的纺轮正背面甚至侧面都饰有各种不同的几何形花纹;872座马厂类型墓葬中出土石纺轮29件、陶纺轮193件,骨针1件,孔径非常细小。青海民和马牌马厂类型六十二座墓葬中出土陶纺轮6件。青海民和阳山半山马厂墓地出土陶纺轮50件、石纺轮13件。青海民和核桃庄辛店文化墓葬中出土骨针4件。青海大通长宁齐家文化遗址出土骨针68件,陶纺轮24件。从出土的实物资料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作为缝制用的针已有明显进步,与现在所用的针比较接近,孔径细小说明使用的缝线也是很细的。纺轮出土的比较多,形制各异,这表明其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原始纺织已经兴起。纺轮是纺线用的工具,使用时,纺杆末端有倒钩用于定捻,纺轮则固定在纺杆中间或偏下一点。然后把纺杆固定在一个木制的槽里。纺坠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原始社会的纺织生产,对后世纺纱工具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它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 一直被沿用了几千年,即使在二十世纪,西藏地区一些游牧藏民,仍在用它纺纱。 青铜时代,青藏地区出土的纺轮和骨针又有所变化。青海刚察县卡约文化墓地出土陶纺轮3件,骨针较多,最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一件线纺器,以黑色石磨制而成,中间一圆孔,三个面上有磨下的凹槽。青海贵德山坪台卡约文化墓葬中出土骨纺轮1件、石纺轮4件,骨针2件。青海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葬中出土石纺轮5件、骨纺轮6件,骨针14件,磨制十分精细,针尖相当锐利。青海宗日遗址出土石纺轮1件,骨针87件,磨制精致。青海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中出土石纺轮1件、陶纺轮12件、木纺轮1件,骨针216件。自汉以后,出土的遗物中均不见纺轮、骨针之类的纺织工具,但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晋墓中出土了7枚顶针,宽环体,面有针眼2至3周,死口,和现在人们所用的顶针非常相似嗍。 从青藏地区出土的纺轮数量可以看出,马家窑文化早期纺轮数量较少,到中晚期数量增多,进入青铜时代以后数量又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这种发展趋势与中原地区的极为相似,纺轮的减少乃至消失意味着纺车的出现,但是青藏地区并没有出土原始纺车,是没有保存下来还是就从没有使用过,尚待以后的发掘资料加以证实。大量纺轮的出土足以说明青藏高原在五、六千年前纺织已经兴起,最原始的服装已经出现,尽管不知道其质地、形制,但从青藏地区的气候、生存环境,以及从遗址中出土有大量的牛、羊、马等来看,古人纺织所用的材料可能是羊毛、牛毛等,羊毛、牛毛纺成线后,无需织机也完全可以编成织物,手工编织技术至今还在青藏高原沿用。 (二)纺织织物的出现 青藏地区发现纺织品织物已到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西藏出土最早的纺织品是阿里日土县阿垄沟一号石丘墓的女尸脚上穿有一种酱红色的亚麻布织成的套袜:五号墓的女尸领部残留有一截用黑、红、白三色羊毛编织成的绳索残段,其眼部还残留着一段眼帘一样的织物——“瞑目”。该墓葬的年代属于 西藏早期金属时期。“瞑目”即用于遮盖眼目的物品,在中原地区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已有出土。 青海发现最早的纺织品是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中出土的毛布、毛布制品、毛带、毛绳、毛线。原料多用绵羊毛和牦牛毛,羊毛经过加工纺成线,用线织成毛布,有的还经过染色,颜色有黄、褐、红、蓝、灰、黑。毛布的织法,一般多用紧密的单线,少数用粗松单线,单线一般为230根左右,也有几十根的,纬线大多数与经线相同,少数较经线略粗,个别使用双线或粗松的单线。还有一些毛布,其织法为一上一下的平纹织法。毛布宽度一般为25厘米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标本0343的残毛布制品,由五块毛布拼接而成,残长37厘米,宽25厘米,在第二块布下部还缀有两层。从这块毛布制品可以看出其缝纫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一针上一针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跑针”法,针距一般为2厘米左右,这种方法用于两块毛布相叠处或补缀破洞:第二种是一针穿过去后,再回过针向原孔中穿去,即“回针”法,这种方法只用于两块毛布边缘的平接。在这一时期,西藏贡觉县香贝区石棺墓的陶器底部和器耳内也发现毛织物的印纹。 毛纺织物的出土,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纺织业在青藏地区的发展。当时的毛质编织物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以及死后的陪葬物中。多种色彩织物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已初具规模的染色手工艺技术。关于西藏地区出土的麻织物值得探讨,到目前为止青藏地区出土的棉麻织物并不多见,是否这一时期已经开始纺麻织布,亦或是从中原地区传人的,尚无法论证。还值得一提的是青海诺木洪出土的系有结扣的绳线,有些系着死结,有些系着活结,并且有的绳子上连打了许多个结,这些绳结,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结绳记事有关。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早已用文字取代了结绳记事,可是青藏高原地处偏远,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史书对这一地区的记载几乎为空白,因此这一时期在当地采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也不足为奇。诺木洪出土的毛布、结绳记事从另一方面也说 明当时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已熟练掌握了羊毛、牛毛加工捻制技术,已能用毛类纤维纺织成布,并能缝制简单的衣物,其纺织技术尚处于原始状态。 二、青藏地区纺织业的发展 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提高,青藏地区的纺织业也在蓬勃发展。尤其是织机的出现,使得当地的纺织技术展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一)汉代的纺织物 到了秦汉时期,青藏地区少数民族的纺织技术得以提高。据先秦时代古籍《尚书?禹贡》中记载:“„„织皮,西倾因桓是来”;“黑水,西河惟雍州,„„三危既宅、三苗丕叙„„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上文中的“黑水、西河、三危、析支”等皆为古代地名,其范围都在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一带。“织皮”是古人对毛纺织品的形象称谓。这是青藏地区少数民族的毛纺织物在史书中最早的记载。 这一时期,青藏地区出土的纺织品种类增多,有棉、麻、毛等。西宁彭家寨一号汉墓的两具人骨上覆盖丝绸之物,头部也覆盖丝绸面罩,出土时已腐朽风化,未能保存下来。青海平安县古城汉墓M7中一人骨发髻顶部戴有黄色巾帼,面部覆盖黄色方形面巾,外着右衽长单衣,长衣内着棉短衣;另一人骨圆髻下系有包巾,身盖短棉被,身着服饰不清?。青藏地区自古至今不产丝、棉,从出土纺织品的材料可以看到,中原地区的丝绸已进入百姓家,足见同中原地区的交往十分密切。 4世纪初,吐谷浑人迁入青海,和当地的汉羌人杂居相处,发展经济,繁殖人口,建立了吐谷浑国,开辟丝绸之路南线吐谷浑道,为沟通东西方交通作出了贡献。吐谷浑人善于做买卖,他们的商队经常出没于益州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据《魏书》卷101《吐谷浑传》记载:魏废帝553年,吐谷浑王夸吕遣使到黄河下游定都邺城的北齐,返回途中在凉州以西遭到北周凉州刺史史宁的袭击,吐谷浑高级将领和官员率领的商队被俘,数以万计的丝绢被没收,还有“商胡”240人,他们是伊 朗系商人;据《北史》卷96《吐谷浑传》载:“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另在青海西宁城隍庙挖出76枚波斯银币(457-483年),从这些资料足以说明在秦汉时期,吐谷浑人同东西方贸易往来密切,而且丝绸是他们经营的大宗买卖,因此在青藏地区的汉墓中有丝、棉织物出土也不足为奇。在《魏书?吐谷浑传》中对吐谷浑人的服饰就有如下记载:“丈夫衣服略同于华夏,多以罗幂为冠,亦以缮为帽,妇人皆贯珠贝,束发,以多为贵”。这一时期青藏地区由于同外界交流密切,其服饰已与汉族服装比较接近,中原地区较先进的纺织技术可能也传人青藏地区。青海地区在西宁彭家寨东汉晚期墓中发现了麻籽,由此说明该地区在汉时已开始种植麻了,至于什么时候开始种的,还无法考证。根据《晋令》记载:“上党及平阳输上麻二十二斤、下麻三十六斤当绢一匹,课应田者臬麻加半亩”。这些资料表明当时青海地区可以用麻布冲调,而且必须努力纺织才能交纳户调并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因此当地的毛、麻纺织水平在这一时期可能有了长足发展。 (二)唐宋时期纺织业的发展 到了隋唐时期,吐蕃统治青藏高原后,实行了强制的民族同化政策,其中包括服装的吐蕃化,因此推动了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畜牧经济占很大比重,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是“俗养牛羊,取乳酪供食。兼取毛褐而衣焉”。畜牧业生产的长足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毛纺织技术和编织工艺的普及和提高,大量毛织物和丝织物已广泛使用于人民生活、对外交往、商品交换和军事装备的方方面面。 《册府元龟》载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唐使刘元鼎入蕃与盟,见到赞普墀祖德赞身着“衣白褐”,“白褐”指未经染色的毛织物,由此可见赞普所着服装也是具有的隔潮御寒性能良好的毛织品。在都兰大墓中出土的毛织物残片中,除本色毛布外,还有染成深兰等色的毛布残片,其织法有罗纹和斜纹等,线皆细而均匀,毛布非常柔软匀称,反映出吐蕃人的纺织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都兰热水大墓中还出土“木纺织 构件,均残断,可识别的有织刀、架等器形,有的表面髹黑漆”,说明在吐蕃时期这里的居民已经在使用织机。这是青藏地区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纺织机构件。这种有机架的织机可能是汉朝时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的斜织机,也可能是立织机(也称竖机),主要由机架和机座两部分构成。至于织机的传人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文成公主进藏时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纺织技术传人了青藏地区,因此也有可能将先进的斜织机带了进来;另一种是从西方传人的竖机,古代埃及、罗马和希腊使用这种织机。立织机的经线是固定好的,织机上下两端的横轴不能旋转,其织物长度受机身长度的限制。这种立织机在国外文献中的记载多见于墓葬壁画或器物之上。在古希腊底比斯墓葬壁画中就有立织机的画像,其年代为公元前1330年。希腊保存的公元前550年的花瓶上,有用立织机纺羊毛的古代手纺图象。我国对立织机最早的记载是在敦煌遗书收录的契约文书里,其年代约在唐末五代之间,从文书中提及到“立机”、“好立机”等名称及数量来看,那时吐蕃所管辖的区域可能在使用立织机。立织机的经纱面与地面垂直,仰仗双手挑织,可以织出简单的斜纹织物,立织机上难于纵向排列多片综框,主要用于制造地毯等毛织物,因此这种织机更适合于吐蕃人使用。宋末元初,山西薛景石的《梓人遗制》中记载有立织机的具体形制。时至今日,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仍保存着倚膝立地竖式纺纱的古代工艺。 也许正是织机的引进,青藏地区的纺织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唐高宗永徽五年,吐蕃尝遣使献“大拂庐,高5尺,广袤各三十七步”,按唐尺一尺合今31.1厘米计算,其高不过155.5厘米,长宽却达18米多。《新唐书?吐蕃传》描述这种拂庐是“联毳帐”而成,当系用很多幅牛毛织成的粗毛布联接做成的帐篷,如此大的帐篷,在当今也可见一斑,可见当时的纺织技术的高超。 三、宋至清时期青藏地区纺织业的发展 两宋至明清时期,青藏地区畜牧经济比较发达,因此毛绒原料十分丰富,毛纺织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据史 载,宋神宗时,河湟商人拿到熙和市场上交易的商品中毛织品占较大比重,且种类繁多,有茸褐、驼褐、三雅褐、花蕊布等。虽然尚未发现有织机出土,但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昂仁县桑桑区发现的一件“佛女”石刻造像中,表现有用织机织布的场景。织机外观呈梯形,顶端架有两根综杆,每根杆上套有两枚综滚子,综杆下连有四批综,织机后侧下部嵌有一横杆,上饶线团,一穿着靴子的女子坐于织机前方,脚踏在织机底部的踏板上,双手正忙于织作,女子身旁置一卷已织成的织物,幅宽较窄,石刻的年代大约为11至14世纪末。从石刻造像中发现用织机织作的场景,说明青藏地区这一时期使用织机已经比较普遍。《丹噶尔厅志》中有关于织机的记载:“口袋,以牛毛捻线,线有机轮,一人可数人之工,织成粗线褐单,织成口袋,盛用粮面,不甚坚久”。织机的使用,加快了毛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毛布的用处也极为广泛,人们不仅仅纺织作为衣服、帐篷等御寒用的必需品,连口袋这样的日用品也用毛布来做,可见毛纺织业的普及性。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县诺木洪发现一具元代武将的干尸,外用羊毛毡包裹,身穿织锦缎面羊皮袍、护身软甲,头戴缎面羊皮帽咖。从这具干尸的衣着来看,织锦与皮毛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形成颇具特色的地方服饰。青藏地区毛纺织品在清代较有名气的是“苏织褐”,“褐衫贱者四五百钱,谓之‘苏织’,苏织,和州西地名,产此褐,故遂名之也”。苏只是今青海循化县的一个村。褐衫防风防雨的性能较好,胜似如今帆布雨衣。由于制作褐衫捻线费工,价格较贵,产品数量不多。明末清初,青海的湟源、湟中、玉树、贵德、循化等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均捻线织褐制成衣服。 也正是由于织机的使用,藏毯编织成为高原奇葩。藏文文献《年曲琼》(年楚河流域宗教源流)记载:元初,萨达法王八思巴去京都朝见忽必烈皇帝,所赠贡品中有江孜卡垫,江孜卡垫在京都颇受欢迎。江孜卡垫因此名声大振,当地也呈现出“家家有机梁,人人会织毯”的兴旺景象。清末到民国的百 年间,青海湟中县马场藏族乡的加牙村所产的藏毯是非常有名的,其产品花样新奇、精致,在湟中及甘肃武威等地年销量可达6000余条。 从青藏地区纺织的起源及发展不难看出,虽然青藏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处偏远,但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发明了原始的纺织工具,纺织出可以保暖的毛纺织物,随着同中西方的交流,将先进的纺织技术融入到自己的文化特色中,从而创造出颇具特色的纺织业——藏毯,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居于领先水平,这对于当今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阅读相关文档:青藏高原多民族聚居区民族交往的调查研究 西夏律法档案整理与研究 青藏高原藏族民间宗教信仰生态伦理意识的思考 青海河湟地区藏传佛教与道教互动 身份认同?面子?语境 少数民族社区发展与生育文化嬗变 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探析 试析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完善策略 论环境习惯法的环保效力 多维一体 关于宗教心理结构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造 民族餐馆从业人员消费方式研究 对初中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认识与把握 对中学男子篮球队的防守训练方法浅析 民族多样性对个体学习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迁移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城市穆斯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
本文档为【青藏高原古代少数民族纺织的起源及发展述略[精品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