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谭姓的来由

2017-11-29 22页 doc 59KB 30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1137

暂无简介

举报
谭姓的来由谭姓的来由 谭 姓 的 由 来 谭 姓 的 由 来 谭 姓 的 由 来 谭氏自春秋立姓开族,在2700年的历史变革中,迁徙分布,已遍全国各地。现为当代第65位大姓。早在先秦时期,谭姓主要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到了唐、宋时期,谭姓的第一大省为湖南。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59%,占湖南省总人口3.1%。其次分布于广东(16%)、江西(7.1%)、四川(3.9%)、山东(3.6%)、河北(3.5%)、湖北(3.2%)。明、清以来,谭姓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鄂谭姓大聚集区。在北方则形成了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中心的谭...
谭姓的来由
谭姓的来由 谭 姓 的 由 来 谭 姓 的 由 来 谭 姓 的 由 来 谭氏自春秋立姓开族,在2700年的历史变革中,迁徙分布,已遍全国各地。现为当代第65位大姓。早在先秦时期,谭姓主要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到了唐、宋时期,谭姓的第一大省为湖南。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59%,占湖南省总人口3.1%。其次分布于广东(16%)、江西(7.1%)、四川(3.9%)、山东(3.6%)、河北(3.5%)、湖北(3.2%)。明、清以来,谭姓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鄂谭姓大聚集区。在北方则形成了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中心的谭姓群。当代,谭姓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37.8%),四川(重庆)(14%),广东(8.7%),湖北(6%),山东(4.8%),辽宁(4.7%),流动方向较之明清时期有了很大变化。向东部的沿海地区迁徙成为主流。在国外,则由东南亚转向为美州、欧州和大洋州。 湖南谭氏:以茶陵最盛,占茶陵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其次为攸县,湘乡、长沙、炎陵、衡阳、衡山、湘潭、浏阳、澧县、益阳、汝城等市县。唐有可奕公。咸通十四年徙居茶陵,裔孙端洁公进峰、司马大夫进鸿、金吾左卫镇国大将军进颇。三进之后,析为一十八宏,子孙遍于三湘,构成了今天湖南谭氏的主体。浏阳谭氏,乃明崇安候谭渊之后,由福建清流宦居湖南长沙,再迁浏阳。清末政治家谭嗣同即其裔。又有广东仁化派宏帙裔朝政房八世孙在宋代分迁湖南。子孙流布桂阳,汝城等县。 1 四川谭氏:一是三国时期,随蜀军入蜀。二是唐朝安史之乱,河南、关中一带的谭姓人,为避兵燹进入蜀郡,定居于川北和川东一带。三是明清之际“湖广填四川”时,湖南、湖北、江西的谭姓人大量涌入巴蜀。多居于川东和今重庆地区。他们进入天府之国后,人口急剧繁衍,从而使四川(重庆)成为中国谭姓的第二大省。 广东谭氏:始兴派以南朝陈云旗将军谭 为始祖。陈天禧年间自金陵宦居广东,子孙多居始兴及其邻县。从化派谭氏以宋初进士谭桓为始祖,主要居于从化、佛岗一带。龙门派谭氏,以宋绍兴进士谭瑞奇为始祖,系由江西戈阳迁来。仁化派谭氏则以谭宏帙为始祖,唐末宋初自江西宁都迁来。为今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韶关地区谭氏开基祖。也是今天广东谭氏的主体,后裔多达数十万众。吴川派谭氏始迁祖芝轩公于南宋绍定六年航海经商,自福建蒲田迁吴川吴阳定居,今历700余年,子孙分徙于电白、湛江、廉州、高州、钦州等地,为今粤南望族。 湖北谭氏:以长江流域为最多。恩施谭氏为宋代鄂西望族,自北宋元至南宋的宝祐一百余年中,谭氏一族 就走出了十一位进士。秭归谭氏始祖谭金,“湖广填四川”时自江西抚州府临川县迁来,子孙散居秭归、宜昌等市县。巴东谭氏,明洪武年间迁自宜都,子孙遍迹巴东、长阳,是为土家谭氏。天门谭氏以文学家谭元春最为知名。明末,钟谭之名满天下。宣恩谭氏则以龙潭河谭氏为主体,祖居江西洪州府,北宋元丰三年,始迁祖谭忠以平蛮功迁居宣恩,子孙散居宣恩、荆门、宜昌、安徽阜阳等地。湖北谭氏望族尚有江陵、武汉、京山谭 2 氏等。 山东谭氏:以山东半岛地区最为密集。监朐谭氏明初有伯淳公自山西洪洞迁居朐西谭马庄。今历22世。有族众8000余人。至三世谭旺迁莒县东莞乡。是为莒县谭氏始迁祖。聊城谭氏系明洪武六年迁民于此,已有26代,1500余人。多聚东昌府区。昌邑谭氏祖居“山东小云南”,明永乐间一世祖谭义迁居昌邑,后裔达两万余众。散居、潍坊、济南、烟台、青岛、辽阳、沈阳、吉林、哈尔滨、五大莲池等地。潍坊谭氏,祖居“小云南”以谭子实为始迁祖。高密、莱阳谭氏皆为明洪武间自云南或小云南迁来。为今鲁东望族。平度谭氏,“明洪武间从四川迁徙到此”一世祖兄弟三人分居潍坊、平度、莱西。莱州谭氏则为平度谭氏分支,世称谓土山谭家。即墨谭氏系明永乐二年自河南漳德府万柳村,迁居墨邑。今历20余代,4200余人。枣庄谭氏,祖居河南阳武,后迁江苏邳州加口,自加口分迁枣庄涛沟桥,费县谭家庄、安徽灵壁谭楼村、族众达四万余人。乐陵谭氏,系明永乐二年自潍县迁来,分居乐陵花楼镇和杨桥镇,今已传26世,为鲁北望族。 辽宁谭氏:以辽东半岛最为密集。普兰店谭氏,清康熙间始迁祖祥公自登州府宁海县谭家泊垮海来到金州大谭镇。现有族众千人,分居大连、沈阳、瓦房店、吉林农安等地。辽阳谭氏,祖居山东登州府蓬莱县,清顺至十三年迁居辽阳谭家堡子,入汉军镶红旗。本溪谭氏则为辽阳谭氏分支。鞍山谭氏,始迁祖讳云。青州诸城人。明初世职昭信校尉,协防山海,支迁辽左。清朝初年再迁辽阳立山,子孙析 3 居辽阳、鞍山、大连、绥中等地。开源谭氏多居庆云堡镇,清代自山东乐陵迁来,分居开源、铁岭、沈阳等地。东港谭氏,祖籍“小云南”后迁登州府文登县,清乾隆四年迁今庄河县谭家屯。以大富、大贵二公为始迁祖。清道光间有瑞公再迁东港前阳镇谭家堡子定居至今。凤城谭氏,清初有魁安公自山东掖县朱王庄迁来,定居凤城大堡,至金元公,再迁四门子乡小荒村。子孙分居辽阳、沈阳和陕西、黑龙江等地。 吉林谭氏:多迁自山东,河北、山西。舒兰谭氏,始迁祖谭忠臣清乾十四年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迁来,今已历23世,后裔达3600余人。子孙分居吉林、九台、榆树、哈尔滨、五大莲池、鹤岗、沈阳、天津、北京、上海、台北等地。九台谭氏,榆树谭氏,则分别是清代迁自山东昌邑和潍坊两地。农安谭氏祖籍山东登州府宁海县谭家泊。与今辽宁省普兰店谭氏,同宗共祖。长春二道河子谭氏,祖籍河北昌黎,清代迁居吉林双阳,至文清公于民国再迁长春。吉林市七家子谭氏,祖籍山东莱阳。桦甸谭氏来自山东阳谷。临江谭氏来自山东栖霞。永吉谭氏来自山东文登。 黑龙江谭氏: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双城、阿城、五大莲池、依兰、肇州、鹤岗、克山等市县。以及北部的黑龙江、嫩江流域。其中阿城、依兰、五大莲池谭氏祖籍均为山东昌邑。 河北谭氏:主要分布在大名、东光、献县、清苑、怀来、三河、大厂、昌黎、保定等市县,尤以大名谭氏、怀来谭氏最为著名。 江苏谭氏:望族分布于苏南地区。丹阳谭氏祖元介公于唐代由河 4 北冀州迁来,宗支遍于丹阳、镇江、金坛、武进、句容等市县。常熟谭氏,明初世居虞城,耕读传家。明正德间,有谭晓公慨然以万金捐修常熟城池、防倭保民。明清两朝,常熟谭氏以书画见长于世。高邮谭氏有谭辅烈,民国少将。海安谭氏,明代迁自江西浮梁。入苏后定居海安县城,文风至盛。谭祖云、谭少云、谭小云、谭学亮、谭政民等著名书画家、皆出其族。邳州谭氏,则迁自河南原武(阳武),入苏后定居加口。 江西谭氏:都昌派谭氏,唐玄宗年间有云章公世居润州,官大理寺丞,因直言安史之奸忤上,谪饶州之鄱阳、四传讳掌迁都昌之杨岭。今九江、抚州、景德镇。几百数十族 皆于杨岭之基。都昌谭氏自唐至今已历45世。全县1400余户,近8000人。宜黄派系谭氏,有衍昌公、宋武帝朝,官骑都尉。谪守江右抚州路。再迁湖南潭州(今长沙)于宋孝武帝年间徙江右宜黄观上刺桑,即今宜黄县谭坊镇,此为“刺桑谭氏”开基祖。至二世宏达,徙居饶州余干县,为饶州谭氏开基祖。十四世全珍、全宝、全辟具迁袁州是为宜春谭氏。十五世,公致迁南丰,为今南丰谭氏祖,蔚为巨族。公绍迁福州。公纲迁湖北荆州。楚京、楚瑛、楚象、楚理具迁吉州。楚璆北迁安徽大平之望仙。为今安徽旌德、黄山市黄山区、谭氏开基祖。楚彰、楚殷徙居崇仁县。十八世重修宦居池州。二十三世垂莫迁乐安,为乐安谭氏祖。永新派谭氏,属唐幽州大将谭忠之裔。忠公子资庆,其裔世绩为南唐户部左侍郎,安抚江右,迁泰和。绩子泳鉴,孙孟父居泰和。仲父迁茶陵,为茶陵谭氏祖。季父迁永新,则为永新谭氏开基祖。 5 浙江谭氏:主要分布在嘉兴、绍兴、杭州、余姚、上虞、箫山、湖州、慈溪等市县。绍兴谭氏一世祖谭诠,河南开封人。宋绍兴初历官两浙盐运使,分署绍兴(旧称山阳)钱清镇。季子庆七留绍兴。至四世德成,明洪武二十四年以赋役例戌辽东广宁前卫,其后分居辽东。绍兴谭氏传七世至明代有仲斌公始迁嘉兴,为嘉兴谭氏一世祖。万历进士谭昌言,中国地理历史学家谭其骧皆其裔。 福建谭氏:以泉州、蒲田、临海最为知名。唐国子司业谭洙,泉州人,先世山东北海郡人。僖宗时为浙江临海郡太守,子谭峭,著名道家。著有《谭子化书》。宋代蒲田谭氏,有芝轩公迁广东吴川,正德公迁海南儋州。蔚为大族。 海南谭氏:唐天宝年间有谭正德自福建莆田迁海南儋州,以制盐为业。子孙流布于儋州,临高、琼迈、海口等市县。明代有广东顺德举人谭鸿渐,入仕海南会同训导。后裔播布于琼海、文昌、屯昌、万宁等市县。 河南谭氏:以今开封、洛阳、洛宁、偃师、西平、最盛。先祖多为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至此。西平谭氏,主要居于西平县谭店镇,人丁在千人以上。洛宁谭氏,偃师谭氏,明代迁自洪洞。后裔分居温县、嵩县、武阳、邓州、洛宁、蒲州、登封、西华、卢氏、泌阳等市县。新县谭氏多居于卡房乡、徒山河乡,共和国将军谭友夫、谭知耕皆出其族。 开封谭氏,多集居于朱仙镇,明洪武十三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今历二十余代,630余年,分居开封古城,慰氏等地。信阳谭 6 氏,多居于信阳谭家河。 陕西谭氏:以安康地区最多,宝鸡谭氏,明初大槐树迁民,西迁宝鸡,占籍渭滨区谭家村和宝鸡县幕仪乡谭家堡。延长谭氏亦系明初自洪洞迁来。 甘肃谭氏:清有叙江知县谭咏昭,武威人。同光间称关陇第一文人,制行坚洁。 安徽谭氏:以望仙(今黄山市黄山区)派最盛。祖谭椿,官大理寺丞。解组后迁于望仙定居,即今黄山区三口乡古洋里。至二十二世有谭智公迁旌德县下洋庄定居,为今旌德谭氏始迁祖。革命烈士谭梓生,谭铁肩皆其裔。灵壁谭氏,祖居河南阳武,迁居江苏邳州加口,再迁灵壁。太和谭氏,谭玉先,阜阳市安全生产局局长。 广西谭氏:有宏帙公十四世孙谭寿海,其子谭知庆,明永乐间任玉林州舍人,始迁贵港,为今贵港谭氏祖。后裔散居武宣、桂平、横县、宾阳等市县,丁口已逾五万。灵山谭氏以二贤公为始祖。明代由广东高明县迁来。后裔分居武鸣、南宁、黎塘、桂林、钦州、防城、崇左、合浦、东兴等市县,吴阳派谭氏迁自广东吴川,入桂后分居于玉林、北海、合浦、钦州等地。山东派系则以谭三耀(一名覃怀满)为始迁祖。明初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世袭武官,留戌东兰州。后裔极为兴旺发达,蕃衍黔,桂、滇三省二十八县及越南同登,谅山、高平等地。构成桂西谭氏主力。今三耀公后裔亦谭亦覃,两姓同宗。湖南派系则以谭三孝为始迁祖。祖居常德府武陵县。明嘉靖元年移居广西环江毛南地方,至第三代兴伯,生有八子,分居上南、中南、下 7 南地区,与土苗杂居,互通婚姻,是为“八疆”。已二十余世,人丁达6万之众。柳州谭氏亦多为三孝公之弟三贵公之裔。河南派系,则是宋代随大将狄青征南、定居广西。 山西谭氏:主要分布在晋南的运城、平陆、坦曲、河津、阳城、绛县等地和晋北地区的朔州、灵丘、平鲁、广灵、左云、右玉、大同等市县。考其先祖多为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迁民至此。 贵州谭氏:清有云贵总督谭钧培、镇远人。威宁谭氏,谭承标,广东人,宦居威宁,子孙流布威宁、毕节地区。 云南谭氏:多居镇雄、威信、永北、昆明等地。又以永北谭氏最为知名,谭精品,清道光进士。谭冕南,清举人,连捷进士,皆出一族。 北京谭氏:以北京、平谷、昌平、门头沟最多。平谷谭氏多居于黄松峪乡,黑豆峪村。门头沟谭氏则多居于军响乡灵水村。两地宗人,多为明初自山西迁来。 天津谭氏:民国有谭海,张学良副官,祖籍辽宁凌海市班吉塔镇谭家沟。西安事变后,定居天津。谭雪,津门剑客,天津市郭庄子乡人。 此外,还有内蒙、宁夏、青海、新疆、西藏、香港、澳门、台湾、上海,亦多谭氏,尤其港澳谭氏最盛,两区宗人,随处可见。更兼人文蔚起,分布广播、不少宦游所至,即择地迁居,而为是地之始迁祖。 8 中国姓氏研究有新知 据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这三大姓氏的总人口数是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而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已高达22000个。 经过专家的长期研究,发现了我国姓氏的三大特点:第一,历史悠久;第二,传递稳定;第三,传递有规律。此外,我国的姓氏分布有一定的地区性规律。比如谭姓在全国并不算大姓,但在湖南却进入了前十名,而湖南省也是我国谭姓人口最多的省份。台湾的蔡姓、山东的孔姓也有这样的特点。这是因为几千年来,我国基本村落的人口组成始终是相对稳定的,而宗族聚居的关系又使人们能长期固定地生活在一起。 在浙江省有一个特别偏的姓——陆费。这个姓的来由是这样的:当地一个陆氏家族中从来没有人做过官,家族中有人能在仕途上大有作为一直是这个家族的心愿。后来,这个家族的孩子被过继到了费家。不久之后,这群孩子里果真出了一个入仕的。为了告慰先辈,他们就在费姓的前面加上了陆姓,从而改姓“陆费”了。在浙江绍兴有一个村子大都姓“姒”,这是传说中大禹的姓,因为传说大禹葬于会稽。山东德州有许多安姓居民,这是因为明朝永乐年间,有位苏禄国王来 9 华,在回国途中病逝于当地,有两位王子留下为父王守灵,其中一个王子姓安,他的后代就世代延续下来姓安了。” 我国的这些大姓传承至今是很不容易的。比如说元朝的时候,为了维护元朝的统治,就曾有人向元顺帝建议,把排在前面的五大姓氏的人全部杀光。好在元顺帝犹豫再三,没有付诸行动,使当时这些姓氏的人们逃过一大劫难,从而也使这些姓氏得以传承至今。 10 谭姓的来由:一、 姓氏源流 谭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 二、 迁徙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 11 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12 四、 家乘谱牒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宁乡谭氏族谱十卷、宁乡谭氏家谱二十五卷、攸县泽田谭氏七修族谱二十二部、茶陵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湘西谭氏六升堂支谱十六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五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谭氏家谱十六卷、湘潭涧子塘谭氏七修族谱十六卷、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七卷、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七卷首四卷、湘潭湘西谭氏四修族谱十卷、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卷数不清) 地区不明:望仙谭氏宗谱(卷数不清)、谭氏族谱不分卷、仁源谭氏续修支谱不分卷、富溪谭氏族谱残不分卷、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不分卷 五、 历史名人 谭嗣同(1865-1898):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其父为巡抚。他曾游历西北、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 13 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鑫培(1847—1917)原名金福,原籍湖北江夏入.其父志道,演京剧老旦,有"叫天"之称.他被世人称作"小叫天".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谭浩强:中国计算机基础教育与计算机普及的先驱者。 14 谭姓名人 谭子:古谭国国君,谭氏开姓祖先。 谭拾子:齐师围谭后第16代谭子。与战国四公子齐名。 谭忠:唐敬宗时幽州大将军。 谭全播:宋太祖时防御使。 谭溥:明宣德壬子(1432年)举人,仕至南京户部侍郎。 谭元春:文学家,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与戚继光齐名,世称“谭戚”。 谭希思:明中宪大夫。著有《大明纂要》、《四川土夷考》,均入《四库全书》。 谭嗣同: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维新运动领袖。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 谭延凯:北伐时期国民政府主席、复任行政院长。世代书香,为湖南谭氏望族。 15 谭姓来源 谭姓源于嬴姓(也有些写为姒姓,姬姓。谭雨明考证是“嬴”,网上许多资料说是“姒”,《谭知庆公族志》说是“姬”,到底那个说法对,望各位历史知识高手发表高见。)。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嬴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嬴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此外,古代居住在巴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盘瓠(盘古氏)之后,也称谭氏。望族居弘农郡(今河南灵宝县南),《百家姓》注居齐郡(今山东临淄县)。谭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天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繁延发展遍及全球。 据图书馆资料记载,谭姓第48代谭宏帙从江西虔州迁广东,被许多海内外谭姓人尊为入粤始祖。宏帙的后裔是较大的一支。宏帙的孙,第50代伯仓为大官,生了儿子朝政,朝端,朝用,朝贵,朝静,朝安,朝佐,朝圣八个儿子。这八个“朝”就更是枝叶茂盛发展壮大了。站长祖先为朝端二房。朝端后裔第63代寿海为罗定大官。寿海儿子64代知庆到广西玉林当官,后到贵港市创家立业。有据可查站长为知庆公后第21代。关于辈份,各地大多以地方始祖为第一代。如知庆即被尊为广西贵港市第一代。我认为从中华大一统的研究角度出 16 发,狭窄的地方的视野应转换为开放的全国视野。据资料记载,宏帙为48代,那知庆即为64代,那站长本人就应排到远祖谭公开姓后的84代了。希望大家也应转换为远古开姓后的辈份。大约从清代开始,沿海谭氏部分人迁徙到东南亚、近代,当代就更是遍及全球。 17 左 据《吕览》载,黄帝时有小臣左彻,为左姓之始。 姓 出自姜姓,为春秋时齐国公族之后。齐国君主的儿子有左公子和右公子之分。左公子的氏 后代便以左字为姓,形成左氏。 起 以职官为姓,春秋时,各诸侯国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后便以左为氏。如楚威王有左史官源 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他们皆为左氏之祖。 : 堂号 "传经堂":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为了传《春秋》作了《左传》,详细解释了《春聚 秋》的内容。 "高义堂":春秋时候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到楚国去谋事,途遇大雪,天寒食绝。伯桃把集 自己的衣服、粮食都给了羊角哀,让他一人到楚国去,免得二人都冻饿而死。伯桃自己则钻地 到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冻饿而死。羊角哀在楚国得官后,回到那棵柳树下劈开树干,重新礼葬: 了左伯桃。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后人因其目盲,称之为盲左。相传他曾任鲁太史,为《春秋》 作传,成《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作《国语》。先儒以为左丘明好恶同于圣人, 故孔子作春秋为素王,丘明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传,是为左氏春秋。 左思:字太冲,西晋临淄(今淄博市)人,官秘书郎,貌陋口讷而博学能文。司空张华 辟为祭酒,贾谧举为秘书。谧诛,归乡里专事著述,曾作《三都赋》,十年始成,豪贵之家, 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其诗至今仅存14篇,以《咏史》八首最为著名。南朝梁钟嵘诗 品说他"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左良玉:字崑山,明末临清人,早年在辽东与清军作战,以骁勇善左右射,为侯恂所识拔。历 后拥兵多至80万,驻武昌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作战多年,为明王朝镇压农民起史 义的主要部队之一。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李自成大败于朱仙镇。崇祯十七年封宁南伯。 福王立于南京,又进封宁南候。后起兵讨马士英,清顺治二年(1645年),军至九江,病死,名 终年46岁。 人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寸,湖南湘阴人,清末湘军军阀,洋务派代表人物。清咸丰十: 年(1860年),由曾国藩推荐,率湘军五千人赴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初任浙江巡抚。 勾结法国军队镇压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年)升任闽浙总督,同治五年在福州创立福建船 政局,成为当时最大的造船厂。同年调任陕甘总督,先后镇压了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光绪 元年(1875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大军入疆,先后收复天山北路、 南路,并准备收复伊犁地区,遏止了英、俄对新疆的侵略。光绪三年在兰州筹设织呢局。光 绪七年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力主出兵抗法。光绪十一年(1885 年)病逝,终年73岁。著有《左文襄公全集》。 18 【寻根之旅】谭姓寻根龙山行 2004年08月24日 15:36 深圳新闻网 谭姓源自嬴姓。黄帝之后皋陶有子伯益,为嬴姓。周朝时,伯益之后被封于谭国。公元前684年,谭为齐国所灭,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是为谭氏。又有出自姒姓之说,即上古圣君夏禹的后裔。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见灭于齐桓公,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此两种说法皆认同谭姓出自谭国,而古谭国遗址就在今山东省章丘市西之龙山镇。 文/图 谭雨明 谭鸿策 马菱 4月的泉城干燥多风,并不是踏青的好时节,但我们却怀揣盎然春意踏上了这片土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曾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春天济南泉水暴涨,正值游泉之时,我们却无暇顾及欣赏美泉,而是径直乘车赶往此行的目的地——龙山镇。 龙山镇 说起龙山镇,知道的人可能寥寥,但言及龙山文化,便知之者甚众了。龙山古镇正 19 是著名的龙山文化的命名地。1928年,我国第一代考古学者吴金鼎先生,在龙山镇城子崖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并于1930年、1931年进行了首次发掘,将其定名为“龙山文化”。 车沿济青公路东行四十分钟,便进入了龙山镇。朝公路北侧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高出地面三到五米的台地,其外观状如城坦,这就是2600多年前的古谭国故城——城子崖。汽车驶进离城子崖遗址不过几百米远的龙山镇政府大院,镇党委的闵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曾多次与我电话交流,这次更是放下手头繁忙的公务陪同我们踏访故地。 据闵书记介绍,因城子崖位于武原河畔的高台上,地势隆起,远远望去,宛若城墙,当地称“鹅鸭城”,故名“城子崖”。整个遗址南北长530米,东西宽430米,总面积22,3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一般为4米左右。遗址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薄沙、黄土之上一米左右的文化层,即为谭国故城遗存,史称灰陶文化。出土的豆鬲等灰陶器物,是典型的谭文化代表。下层文化堆积,厚3米左右,为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时器时代遗存,她代表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初称为黑陶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 据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先生考证:“城子崖,即古谭国之城,谭建国在殷之末叶。”徐北文在《平陵城上雨丝丝》中也认为,城子崖到了商代,即建立了国家——谭,并由原始社会的居民点发展成为一座城堡,修筑了城池。 闵书记告诉我们,谭国故城的文化堆积,体现出当时城内已集居了相当可观的人口,目前国内学者多认为龙山时代居民数量为5000至10000人,到了谭国时期已不少于15000人。遗址中井的发现印证了古史传说中“伯益作井”的记载。井的发明与使用,进一步说明了谭国故城人口的高度密集,生产的日益扩大和经济之繁荣。 谭城周围20余公里的范围内,远近不同地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同时代遗址。他们如灿烂的群星映托着谭国都城。这更说明谭国时期,已形成了由中心城市和乡邑、村落分级构成的政治地理结构和谭国政权严密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彼时的谭城处于大周王朝通往东方各国的周道上,不难想象,在遥远的古代,这里曾放射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光。 然而古谭国最终也没能躲过历史的嬗变,在前进的车轮中灰飞烟灭了。关于谭国的 20 灭亡,说法竟是极富戏剧性的。谭国地处齐、鲁、燕、卫等大国之间,以与大国的政治联姻为一贯国策。齐襄公即位后,齐国内乱一触即发,公子小白流亡路经谭国,谭国国君礼貌不周。十余年后,公子小白战胜公子纠,回国登基,是为齐桓公。当时诸侯皆遣使道贺,惟独谭国毫无表示。桓公二年(前684年)夏,桓公整军伐宋,于乘丘(今兖州境)大败宋军。冬,桓公班师回国,途经谭国,即以当初谭君无礼貌、不朝贺为罪名,趁势占据谭国,谭君逃奔莒国。自此,有近千年历史的古谭国遂告灭亡。 谭国作为历史上的文明古国,自伯益皇覃氏始,历唐虞以迨夏商,自周初再分封于谭后,又历三百八十余年,历史延续时间较长。灿烂的谭文化是谭子的祖先和后裔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东夷文化渊源主干的延续,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丰富、充实了龙山文化的宝库,使之似喷发不息的源头,注入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独具丰姿而又卓立不群。 一行人来到城子崖遗址的东北角,这里坐落着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章丘市博物馆馆长宁阴堂先生已在此等候我们。宁馆长介绍说,博物馆是1994年投资600万元在谭国故城址建起来的,主体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由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教授精心。一瞥间,博物馆的外形好似谭国先民崇拜的图腾凤鸟。远远望去,又如同2700多年前的古谭城再度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既以雄浑苍茫的历史风貌引发今人凭吊古人的幽情,又足可领略龙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动人风彩。 博物馆第二展厅内陈列着城子崖遗址出土的文物及照片。“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壳,掂之飘忽若无,敲之铮铮有声”的黑陶制品尤为瞩目。在“第一期城子崖发掘”的展橱中,有第一期发掘时的现场照片和城子崖遗址发现者——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的巨幅照片,以及由吴先生撰写的我国第一部考古专集《城子崖》影印本。正是金先生的一双慧眼,揭开了尘封已久的龙山文化,使我们得以拜读谭文化的风采。 在博物馆的城子崖遗址西城墙、南城墙发掘保护现场,我们见到了一幅“三城叠压”的壮丽景观。龙山、岳石、谭国三个历史时期长方形版筑夯土城墙叠压的遗迹呈现在眼前。最下层是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城,中层是夏代的岳石文化城,最上层则是周代的谭文化城。这种城圈重叠的事实说明,城子崖在古代一直是筑城立国的理想之地。 21 据了解,自战国以来一直在龙山本地世代相传的谭姓人基本已寻觅不到,现居此处的谭姓人家多是从山东别处迁来的。我们顺道去了城子崖南城墙根下的三城村,拜访了村里的谭鸿福老人。在一户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前停下脚步,一股质朴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谭鸿福老两口听说我们是特地从吉林到龙山来寻根的,热情地将我们让进屋,端茶倒水,不亦乐乎。闲聊间,我们得知谭鸿福老人一家是从山东潍坊迁来的,子女多在外地打工,年过花甲身体尚佳的二老在家务农,不愁吃不愁穿,过着让我们羡慕的恬淡日子。天色已晚,主人留我们吃饭,香稠的小米粥就着大饼卷大葱、韭菜合、豆腐卷,平凡的农家菜在我们看来却是地道的美味,空气中弥漫着幸福与祥和。 第二天,我们由宁馆长陪同驱车前往城子崖遗址博物馆以西一里之遥的武源河畔,参观那里正在建设中的龙山谭氏宗祠。 尚在建设中的宗祠以一座蓝顶红柱的仿古牌楼作为标志。据宁馆长介绍,谭氏宗祠总造价360万元,资金分别由龙山镇政府、香港谭氏宗亲会和海内外谭氏宗亲、仁人志士捐助,其建造得到了龙山镇党委闵书记的大力支持。宗祠由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教授精心设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我们到访时,庭院围墙,正殿、配殿房基等一期均已完成。从设计图上看,该祠为仿西周帮君宗庙建筑,古朴典雅。步入正中大殿,欣喜地抚摸着一扇扇木制古式门窗,仿古的大青砖墙体,心中涌起无数感慨。这里将来会供奉谭氏始祖谭子、谭氏西宗之祖谭伯和东宗之祖谭拾子之神位,供海内外谭子后裔祭拜。 建成后的谭氏宗祠将会是一组集现代科技与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大型仿古建筑群体,“武源献瑞,万派朝宗说一脉;龙山有灵,传神写意话同根”。它将为海内外谭姓人的寻根溯源绘上重要的一笔。 从宗祠出来,宁馆长提议说:“附近还有东平陵故城和西河遗址,要不要去看看,”我们一听都来了劲,当即说好,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选择了前往位于城子崖遗址东北约2公里处的东平陵遗址。东平陵城,始自春秋,兴于两汉。汉代为济南郡,济南国治所。曹操在184年曾任济南相,而济南历史上惟一的皇帝王莽,也出生在东平陵城。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洗刷,我们眼前的遗址仅余下了一段甚不起眼的城墙模样的黄土堆,仅仅是在劲风的吹拂下,那些摇摆着的不甚挺拔的树木才让我们隐隐碰触到这里曾经的 22 生机。 龙山镇南边20多公里处的垛庄镇,是古谭、鲁两国的交界处。该镇的朱家峪村据说保留有一条谭鲁故道。朱家峪村自明代以来,虽经六百年的风吹雨打,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祠庙、楼阁、石桥、故道和古泉,被专家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我们用去了一天的时间来感受这里独特的历史风貌。村子为梯形聚落,上下盘道高低参差,三面环山,北依平原,南达胡山与圣水灵泉,东依长流泉,西连半井龙泉与胡山森林公园。谭鲁故道就蜿蜒在平凡的农舍与田畴之间,没有任何醒目的标志。灰白的石块平静地躺在我们脚底,那种踩在历史上的感觉真真难以言喻。 我处心多年,寻觅着先祖的来龙去脉,试图探索谭氏5000年深邃之根基,以昭列祖浩荡之德业,述先泽传世之源远……这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酝酿多年的寻根梦终于得以实现。 资讯链接: 山东章丘地处齐鲁腹地,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市域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和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市内水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小泉城”之称。市政府驻地明水镇有济南东部最大的泉群百脉泉泉群。 龙山镇位于章丘市最西部。面积43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人口 276万人。该镇西距济南市区35公里,东距章丘市驻地明水12公里,距济南机场25公里,北靠济青高速公路,南邻济王公路,胶济铁路横贯龙山镇腹地,交通便利。龙山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龙山黑陶、龙山小米、龙山豆腐名誉华夏。 谭 姓 渊 源 寻根溯祖 一、 主要来源 1(出自嬴姓。黄帝之后皋陶有子伯益,为嬴姓。周朝时,伯益之后被封于谭国。 23 公元前684年,谭为齐国所灭,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此说最为普遍,已为古史和民间谭氏家谱所佐证。 2(出自姒姓,即上古圣君夏禹的后裔。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见灭于齐桓公,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 二、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三、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于今广西大部分地区。 迁徙流布 先秦时期,谭姓主要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唐、宋时期,谭姓第一大省为湖南。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西、四川、山东、河北、湖北。明、清以来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鄂谭姓大聚集区。北方则形成了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中心的谭姓群。当代,谭姓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37.8%),四川(重庆)(14%),广东(8.7%),湖北(6%),山东(4.8%),辽宁(4.7%)。在国外,则由东南转向为美洲、欧洲和大洋州。谭氏自春秋立姓开族,在2700年的历史变革中,已遍全国各地,现为当代第65位大姓。 24
/
本文档为【谭姓的来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