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生儿氧疗方法的探讨

2017-12-06 3页 doc 14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生儿氧疗方法的探讨新生儿氧疗方法的探讨 几种新生儿氧疗方法的探讨 目前国内外儿科常用的氧疗方案,因儿科资料的缺乏,大多参照成人经验制订。随着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及氧自由基损伤认识的深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吸氧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1]。新生儿氧疗的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一侧鼻塞吸氧、氧气头罩、双侧鼻塞吸氧[2]、暖箱内吸氧、改良鼻导管吸氧等。由于儿童及新生儿在病理生理方面与成人差异较大,简单应用成人经验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且计算FiO2(吸入氧浓度)的公式主要适用于鼻导管或鼻塞吸氧者[3]。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氧流量时患儿的实际吸入氧浓度,...
新生儿氧疗方法的探讨
新生儿氧疗方法的探讨 几种新生儿氧疗方法的探讨 目前国内外儿科常用的氧疗,因儿科资料的缺乏,大多参照成人经验制订。随着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及氧自由基损伤认识的深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吸氧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1]。新生儿氧疗的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一侧鼻塞吸氧、氧气头罩、双侧鼻塞吸氧[2]、暖箱内吸氧、改良鼻导管吸氧等。由于儿童及新生儿在病理生理方面与成人差异较大,简单应用成人经验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且计算FiO2(吸入氧浓度)的公式主要适用于鼻导管或鼻塞吸氧者[3]。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氧流量时患儿的实际吸入氧浓度,探讨了鼻导管吸氧、改良鼻导管吸氧和暖箱内供氧3种新生儿常用的吸氧方式的临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5年1-10月收入我院NICU需要供氧的新生儿共31例,其中男16例,女15例,平均体重(3000?30)g,孕周36周?4d。考虑到可能出现副作用,体重<1500g的极低体重儿,孕周<34周的早产儿及不明类型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未纳入研究对象。 2.方法。将以上对象随机分为3组,改良鼻导管组11例;鼻导管组10例;暖箱组10例。鼻导管组选用直径2mm的塑料软管吸氧,将导管置入鼻后孔通畅的鼻前庭,分别设定1,2L2个不同流量组,并于吸氧后1,2,3h,以测氧仪测定患儿咽下部氧浓度[4]。改良鼻导管组选用直径4mm改良鼻导管,置于患儿人中部位,距鼻孔2,4mm,设定1,2,3L3个不同流量组,各于吸氧后1,2,3h,以测氧仪测定患儿咽下部氧浓度[4]。暖箱选用OhmedaCarePlus4000Incubator,设定1,2,3L3个流量供氧,各于供氧后1,12,24h测定箱内氧浓度。 3.统计学方法。各组数据以x?s示。同一流量不同时间点氧浓度行t检验,若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取平均数后作组间比较,行方差F检验。 结果 各组相同流量下不同时间点所测氧浓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1h后氧浓度基本稳定,故可取平均数做组间比较(表1)。 不同氧流量下,改良鼻导管组的实际吸入氧浓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氧流量增加实际吸入氧浓度有逐渐增加趋势。氧流量设定为1,2L时,鼻导管吸氧氧浓度未因流量不同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氧流量设定于1,3L时,暖箱内氧浓度未因流量不同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3种吸氧方式下的实际吸入氧浓度,以鼻导管吸氧组的总变异系数最大,改良鼻导管组最小。 讨论 1.鼻导管吸氧、改良鼻导管吸氧和暖箱内供氧是新生儿常用的3种低流量吸氧方式,因其成本低、操作简便且无创,在各级医院均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发现不适当氧疗可能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近年来对氧自由基损伤和新生儿慢性肺疾病(CLD)的认识也逐渐深入[5,7],新生儿用氧的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 2.在儿童或新生儿氧疗时,往往以成人的氧疗经验估计患儿的实际吸入氧浓度,缺乏儿科临床资料,而儿科患者尤其是新生儿在呼吸频率、呼吸方式、吸气时间、潮气量、呼吸系统结构、体重等许多方面与成人显著不同,这些因素将导致相同氧流量下实际吸入氧浓度与成人产生明显差异,对成人安全的氧流量如果简单地应用于儿童或新生儿,可能造成高浓度吸氧,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3.鼻导管吸氧,它对新生儿刺激较大,易被患儿鼻腔分泌物堵塞。本研究因新生儿鼻导管吸氧只能小流量吸氧,因此只测氧流量为1,2L的吸入氧浓度值,经统计学处理可以看出小流量鼻导管吸氧与吸入氧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外有研究表明,鼻导管吸氧下实际吸入氧浓度与患儿体重呈负相关[8],且鼻导管吸氧的指导流量为0.3,0.6L[9],在实际工作中,我国普遍使用的氧流量表并不具备0.1L的精细调节能力,实际调节精度最多能达到0.5,1.0L,且实际输出流量常随气源压力波动,往往不能在临床实现。参照此结果,鼻导管吸氧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是否安全,有待进一步研究。 4.改良鼻导管吸氧相对于鼻塞和鼻导管吸氧,它对新生儿刺激较小,不占据气道,不易被患儿鼻腔分泌物堵塞,在国内外得到一定程度应用,但目前既无详尽资料,也无公式可循,国内对新生儿的指导氧流量为0.5,1.0L[9]。本研究分别测定了1,2,3L氧流量时患儿的咽下部氧浓度,发现实际吸入氧浓度随氧流量增加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低流量下可得到低浓度,但由于新生儿的呼吸生理特点,如上呼吸道相对狭窄,鼻腔易充血,受分泌物堵塞,潮气量小,吸气时间短等因素,不能通过本研究结果简单地认为新生儿改良鼻导管吸氧不易导致高浓度氧环境,环境气流影响、患儿哭闹、改良鼻导管的口径、开口大小,尤其是导管口距鼻孔的距离和氧流量等都是影响实际吸入氧浓度的重要因素;此外,患儿的病理生理状况的变化也会对呼吸生理如呼吸频率、吸气时间、潮气量等产生显著影响,同样可造成同一氧流量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实际吸入氧浓度的差异,故密切监测氧浓度仍为必要。 5.当供氧流量为1,3L时,暖箱内氧浓度变异程度较大,并未因氧流量的增加而出现显著差异,低流量下基本为低浓度,这可能与箱内容积大,开关箱等操作影响,以及箱内湿度不同等因素有关。但因高流量下所能达到的氧浓度尚不明确,流量加大可能对暖箱的温度、湿度控制造成影响,且增加箱内病原菌繁殖的可能性,所以WHO不推荐将其作为常规新生儿用氧方式[10]。 参考文献 [2]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2-313. [3]许业珍,江朝光.重症加强护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56. [9]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7-470.
/
本文档为【新生儿氧疗方法的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