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

2017-11-11 5页 doc 17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 1970年,肺动脉漂浮导管(PAC)首次引入临床,随后在70年代晚期,PAC监测迅速推广,并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截至1996年,估计每年全世界使用的导管数量为200万根。 PAC也具有许多不良反应,导管置入会导致动脉损伤,气胸和心律失常,另外也具有潜在致命性肺动脉出血,血栓性栓塞,败血症以及心内膜损害的危险。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对初学者进行技术监督、理论考核以及独立进行PAC操作和使用的认证,对于已经通过PAC操作认证的麻醉医生,每年需一定数量PAC操作,以减少技术生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 1970年,肺动脉漂浮导管(PAC)首次引入临床,随后在70年代晚期,PAC监测迅速推广,并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截至1996年,估计每年全世界使用的导管数量为200万根。 PAC也具有许多不良反应,导管置入会导致动脉损伤,气胸和心律失常,另外也具有潜在致命性肺动脉出血,血栓性栓塞,败血症以及心内膜损害的危险。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对初学者进行技术监督、理论考核以及独立进行PAC操作和使用的认证,对于已经通过PAC操作认证的麻醉医生,每年需一定数量PAC操作,以减少技术生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适应症 (一) 术前PAC检查 术前PAC的应用,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取消手术,或者提出手术的改良方案以及改变血流动力学的管理方法,多数调查研究认为,术前PAC检查所获得的数据,会由此降低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另外,部分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术前PAC监测比术后早期监测,患者的死亡率较低,同样在血管外科的应用表明,术前应用可降低周围血管外科病人的术中并发症和移植血管血栓形成,但这些试验均未能排除混淆因素的影响。 相反,择期血管外科手术前常规PAC检查,并未显示出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或并发症的优势,但样本量偏少以及高危病人被排除在外限制了其结果的有效性。 总之,仍然缺乏高质量的证据,以推断出常规、甚至择期术前PAC检查能够改善病人的转归。 (二) 围术期PAC应用 1( PAC用于目标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therapy) 目标为导向治疗,即使用能够进行心输出量(CO)监测的PAC,使氧供(DO=CO,CaCO,10)达到超常值,以改善危重病人的术后转22 归。部分对照临床试验表明,PAC应用的目标导向治疗可缩短ICU的驻留时间、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而另外一些研究仅表明目标导向治疗能够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病人出院时的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等益处。这些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病例的选择偏差有关,要得出肯定的结论仍许继续研究,以证实目标导向治疗的益处。 PAC所带来的益处,不论PAC插管本身,或是对PAC监测相关参数的正确解释能够改善病人的预后;除非把PAC作为一项具体议定书方案的构成用于病人的治疗,才能发挥PAC的真正益处。 2( PAC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 (1) PAC在心脏外科手术的应用 PAC常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特别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PA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联合连续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监测,还可以对全身的氧供需平衡状态进行监测,2 当出现全身氧合状态失衡时,提醒麻醉医生进行积极处理,防止由于全身失氧合所引起的并发症发生。 对于一些心功能较差的心脏外科病人,放置PAC,对于判断患者 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状态、指导药物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这类心脏外科手术病人包括: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病人(EF<0.3);右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病人;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的病人;急性室间隔缺损的病人和有左室辅助装置的病人。 虽然如此,截至目前所进行的对照或非对照的临床试验,均未提示放置PAC具有改善病人预后、降低死亡率等方面的优势。临床选择应用时,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病人的临床获益最大化。 (2) PAC在外周血管外科的应用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如果术前放置PAC,外周血管外科病人术中发生心动过速、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而且术后总并发症率,如肾脏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移植血管血栓形成以及死亡均较低,特别是未放置PAC的对照组病人,术后移植血管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低的心输出量(CO)有关。但在外周血管外科病人放置PAC并未显著降低术后总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3) PAC在腹主动脉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以前所进行的对照研究,提示以PAC监测为核心的积极体液管理议定书,能够降低死亡率、围术期低血压以及肾衰的发生。但近期进行的研究表明,PAC并未显示出这方面的益处。PAC监测并不优于中心静脉压力监测。 (4) PAC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虽然非对照的临床试验提示其可降低颅脑外伤病人的死亡率, 但缺乏对照以及PAC只是多重干预的其中之一,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5) PAC在创伤外科的应用 一项回顾性PAC监测研究,用于重度烧伤病人,基于高动力学终点为导向的管理策略,能够降低此类病人的死亡率。另外一项PAC在重度创伤病人应用的观察性研究,也显示出可降低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但回顾性偏倚以及对混淆参数调整的缺乏,影响了该研究结果的推广。 对多重创伤病人,基于PAC监测的目标导向治疗方案,可以降低器官衰竭的发生率,但研究的设计限制也制约了其应用价值。 3(PAC在高危、重症手术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对术前高危(合并至少一个以上脏器功能衰竭)并且进行中至大型手术病人,手术前放置PAC在准确判断病人血流动力学状态、指导输液输血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优化全身的氧供需平衡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合理、准确的管理方案,对于减少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4(PAC在ICU/CCU病人中的应用 (1) PAC在心衰病人中的应用 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或进行性低血压是ACC/AHA指南中使用PAC的I级适应症。但专家的认为,在该病人人群中没有使用PAC改善预后的结论性证据。推荐在经验性治疗无效的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使用PAC,或者按预期方式进行的传统治疗无效,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同时合并充血和低灌注的病人,建议使用PAC,通过置入PAC以确保心室满意的液体负荷、指导血管活性药和正性肌力药的使用。 (2) PAC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 PAC可能适用于早期复苏治疗无效的脓毒性休克病人,似乎能够更好地维持此类病人的正常的血流动力学,但对该类病人的预后效用仍有待研究。 (3) PAC在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中的应用 二、 肺动脉导管置管及留置期间并发症 已报道的PAC并发症发生率见表1。 PAC的并发症包括穿刺、导管置入及留置期间所出现的临床事件。穿刺期间的并发症包括定位错误、意外穿破邻近动脉(如颈内或锁骨下动脉)、出血、神经病变、气体栓塞和气胸。超声引导静脉穿刺技术当前可用,并可降低误穿的危险。 心律失常是导管置入期间的主要并发症。轻度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常常发生于导管置入或退出时,但在导管通过或退出右心室后,心律失常会自动消失。偶尔也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并且通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除颤,即可逆转为正常心律。推进导管会产生右束支传导阻滞,在那些已经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可能会导致完全心脏阻滞发生。导管置入到位后,17%留置导管时间内会发生轻度三尖瓣返流,但不会导致新的严重三尖瓣返流。 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包括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以及肺栓塞及肺梗死。尸检结果也提示置入PAC的病人附壁血栓、心内膜炎和瓣膜损伤的证据。导管诱发的静脉血栓可以通过给予肝素降低,但后者又会带来新的危险。PAC的严重并发症为肺动脉破裂,据估计发生率为0.03-0.2%,由该类并发症所导致的死亡率为41,70%,该发生率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年龄、肺高压、凝血病以及全身肝素化)。 脓毒血症为PAC留置期间的潜在并发症,但其准确发生率并不确定,常见于置入导管的尖端,原因为皮肤入口处的意外污染,但临床上常常同其它原因的感染难于鉴别。总体上,感染的发生率随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PAC留置超过72,96小时时,感染的危险会显著增加。尽管大部分并发症均发生在术后而非术中,但置入技术较差可诱发污染,皮肤入口为感染的常见来源。 由于PAC导管造成的医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并不确定,PAC监测病人的死亡率较高,但没有多少病例特意将其死亡原因归结于PAC。
/
本文档为【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