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香港会展历史

2018-04-11 11页 doc 27KB 3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香港会展历史香港会展历史 会展业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近20多年来,香港利用自身良好的地缘条件和经济基础设施,通过建立会展场馆设施,培训会展专业人才,建立会展行业协会和发展综合性、国际化大型会展等途径,使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和亚太地区的“会展之都”。“会展经济”带动了香港交通、运输、旅游、商业、餐饮、住宿、广告等多方面的发展,使其国际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一、亚太地区的“会展之都” 1、发展历程 香港是国际服务业枢纽,服务业占了GDP的90,以上,是全世界服务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可以全方位协助内地经营者提升竞争...
香港会展历史
香港会展历史 会展业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近20多年来,香港利用自身良好的地缘条件和经济基础设施,通过建立会展场馆设施,培训会展专业人才,建立会展行业协会和发展综合性、国际化大型会展等途径,使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和亚太地区的“会展之都”。“会展经济”带动了香港交通、运输、旅游、商业、餐饮、住宿、广告等多方面的发展,使其国际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一、亚太地区的“会展之都” 1、发展历程 香港是国际服务业枢纽,服务业占了GDP的90,以上,是全世界服务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可以全方位协助内地经营者提升竞争力。香港是东亚地区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商贸展览会的首选城市,是享负盛誉的“国际会展之都”。 作为香港经济新兴产业的香港会展业发端于20世纪 50年代,严格意义上的香港会展业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其大发展则是在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香港成为中国外贸窗口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上世纪50年代前,香港凭借转口贸易的发展和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的主要门户地位,从欧美来的货品和从内地来的原材料都集中在香港以待中转,吸引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华商和大陆商家来港参展交易,但以此为依托的早期会展主要集中在为方便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需要而自发进行的商贸展销,场地简陋、规模很小、缺乏组织,主要是通过实物展示来促进交易,还带有浓厚的贸易展销集市的特征。 1966年,香港成立以贸易推广和促销为主要职能的贸发局。1970年,贸发局主办第一届香港时装节,真正意义上的香港展览业也由此正式诞生。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内地经济特别是邻近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香港成为中国外贸的窗口,香港厂家的数目大量增加,香港对外贸易尤其是香港转口贸易迅猛发展。 现代商业展览已经摒弃单纯的商品展销模式,把展览与城市经济发展,与商品市场开拓、与产品技术研讨、与市场公关宣传等融为一体,对促进经济发展,树立企业 形象、打造产品品牌、拓展商品销售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会展经济就象一块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巨大磁石,给香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1979-2003年,香港对外贸易总额从1617.71 亿港元剧增至30710.40亿港元,24年间剧增近30倍,其中香港转口贸易金额从200.20亿港元增至16207亿港元, 增长80.95倍,转口贸易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 12.37%增至52.77%。 香港会展业发展蓬勃,每年都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展览,为本土经济带来逾300亿港元的进账,潜在的经济价值更是无法估计。据香港展览会议协会于2002年所作的调查,每年展览会直接收益为18.8亿港元,间接带来的消费收益为54亿港元。即是说,展览业每赚1 元,其他行业便可赚2.8元,这还不包括参展商接订单方面的收益计算在内。 另据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提供的资料,访港旅客于展览业消费1美元,即可为其他相关行业带来额外4.2美元的收益,来香港参观展览人士平均在港逗留5天,他们平均每天在零售及娱乐方面的消费,分别是普通游客及本港市民的约10倍。 可以说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是香港会展业的晴雨,在香港会展业加强与内地合作的今天,其业绩更显特殊意义。香港展览业对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肩负重要角色,而香港与内地的紧密合作能更带动此发展。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的显示,在2008年业界为香港经济带来约302亿港元进帐 (约38亿7千万美元),创造61000个全职职位,而特区政府从中获得接近10亿港元税收,与2006年比较,展览业对经济的贡献增长约14% (复合年增长6.7%),发展趋势良好。 2、展会概况 香港会展业自1989开始起飞,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程。通过展览会、网上商贸平台以及产品杂志等香港贸发局提供的服务,不仅促进香港与内地的发展合作,而且促进内地与世界各地的发展合作。 香港会展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之初意在建立展示香港产品的窗口,展览内容也多涉及电子、玩具、时装等主要出口行业。没有展览中心,就在酒店里办展览,把床搬出房间改成摊位,在里面摆产品。进入90年代,随着会展中心一期竣工,“大本营”成立,香港会展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年来,每年在香港举行的大型会议超过90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多达几十万人。2002年,香港举办了规模超过2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特大型展览67个,吸引了280万买家和参观者,其中35万来自海外,会展业营业额逾73亿港元。 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在该中心举办的活动共有1185个,比上一个年度增长10%。 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最新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共有118个主要展览在香港举办,当中94个是商贸展。这些商贸展获超过648000名来自香港以外的地方的访客参加,较2009年增加逾13%。而展览业在2010年为香港本土经济带来358亿港元进账,相等于香港本土生产总值的2.1%,同时创造了约6.9万个全职职位,为特区政府贡献了11亿港元的税收。 仅以贸发局举办展览为例,2011年展会参展商超过3万家,买家数目在70万左右。与1997年相比,两者均增长约,倍。统计显示,2011年香港展会的内地参展商已超过,万家,比1997年大增13倍,占全部参展商的30,;内地买家人数已逾15万,15年间增加20倍,占买家总量的20,。 由于香港与内地合作紧密,来自中国内地的商贸展览参展商及到访人次也倍受带动,2009年较前年分别上升16%及47%。 2012年香港大的会展,从年初一直排到年底。从灯展到珠宝展,从影视展到婚纱展,将近40场展会,4月的全球最大型的手表及时钟展览——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香港钟表展、全球最大型的礼品展览——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香港礼品及赠品展、亚洲最大型的家品展览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香港家庭用品展; 5月的亚洲最大型的美酒博览——Vinexpo Overseas SAS主办的亚太区国际美酒博览(每两年一次); 9月的全球最大型的珠宝展览——亚洲博闻有限公司主办的9月香港珠宝首饰展览会;全球最大型的电子产品展览——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香港电子产品展; 10月的亚洲最大型的灯饰展览——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香港国际秋季灯饰展; 11月的亚洲最大型的美容展览——亚洲博闻有限公司主办的亚太区美容展。 在各方助力之下,香港会展业发展至今,展览种类也更加多元化,书展、茶叶展、美酒展、艺术展、影视展等均出现在“日程表”上,9月和10月是香港会展业的旺季。香港会 展业的主舞台——香港会议展览中心9月业务量呈上升趋势。 二、香港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雄厚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地缘位置是香港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香港展览业能聚焦世界目光,很大部分原因是背靠内地,但其自身的优势也是不可忽视。 优越的地缘区位条件,为香港打造会展中心城市提供重要契机。香港位处国际海空航运要冲和世界时区中心,在亚洲各个主要商业城市乘坐飞机来港,其航程都不超过5个小时,差不多全球50%的人口都可在5小时内抵港,地处世界时区中心的香港还与伦敦、纽约构成全球24小时全天候运作的国际金融市场,为全球买家和参展商以香港为中点进行全时域运作创造了良好的时空条件。 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城市设施如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则是香港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基础性条件,作为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和亚太地区航空、航海运输枢纽的香港,经济实力雄厚,航空、港口等基础设施发达,拥有全世界最繁忙的空运港和全球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2001年香港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2.4万美元,高于英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2001年香港的进出口贸易额达3900亿美元,居世界第9位;货柜处理量达到1800万个箱,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位;香港机场出入境旅客达3200万人次,空运量达207万吨。 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香港市场高度开放并实行低税制,展品的进出都不需要上税,也不需要预付押金, 而香港的报关手续也特别简便快行,它方便了人员和货物的进出,给商家带来诸多便利。 香港会展服务十分严谨。一个参展商在香港参加展览,产品被同行抄袭的几率很小。在香港,任何人士未经允许不得在展览中摄影。另外,香港贸发局还有一套严密的处理展览现场侵权投诉的程序,在世界上首先聘请律师在展览会驻场,保护参展商及其产品的知识产权,接受及处理侵权投诉。知识产权在香港受到严格保护,英语在香港得到广泛使用,这也有利于吸引海外买家。 香港还是海外商家进军中国市场的中介和桥梁,是国际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设立地区总部 或办事处的首选城市。单在香港开业的贸易公司就有10多万家,跨国公司不少于5000家,这些公司都是在香港从事商贸采购然后供给海外市场。 由于香港是个面向中国的门户,邻近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就是全球重要的加工制造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所以在香港本土就聚集了很多的买家,香港也因此不但是国内商家向世界买家展示自己产品的一个橱窗,同时也有许多外国的国际供应商为了打入中国内地市场,而希望通过香港的展会推销自己的产品。 2、“贸发局”在香港会展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办展机构是展会的组织和管理者,办展机构组织能 力的高低、服务水平的好坏决定了展会的质量和影响力。香港会展业的发展,作为主要办展机构的香港贸发局功不可没。 在香港,于1966年成立的半官方公营机构——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法定职能是推广香港的外贸,展览会是最有效的推广工具,而贸易发局展览部则是香港许多大型国际性展览的官方主办单位。 2003年,由香港贸发局举办的大型国际性展览会有20 多个,参展公司达 14474家,入场买家总数为 32.16万人次, 其中海外参展商达5810家,海外买家达 14.76万人次,来自内地的买家为43395人次。海外买家平均在港消费为 15870港元,海外参展商平均消费为20040港元。 香港贸发局不但每年主办许多大型国际性会展活动,贸发局本身还是一个全球性商务信息和商贸网络中心。 贸发局建有一个纪录全球60万家商贸企业资料的庞大资料库,依托该数据的庞大信息,贸发局在举办展览时便能有针对性地发出邀请和促销,并提供良好的商贸咨询服务。 贸发局还在包括国内 11 个办事处在内的全球设有42个办事处,这些办事处通过跟海外商会联系,每年大概要处理 240万宗贸易咨询,并组织大批买家团来参加香港的展览会,如在2002年10月亚洲最大的电子展上,贸发局的所有海外办事处就组织了348个贸易团来香港参观、洽谈,帮助内地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联系沟通。 3、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会展场馆设施。 对会展业来说,没有好的展览馆就没有好的展览会,展览馆就像火车头,是展览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展览场馆条件的好坏对展览业的发展影响至关重大。 香港会展业的发展,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是专用的主要设施,相当大部分的国际会议和大型展览都在会展中心举行。会展中心由香港贸发局拥有,是亚洲首个专为展览会议而兴建的大型专用设施。由于香港会展中心的优良设施、高效运作和完善服务,它连续8年被西方权威刊物评为“全球最佳会议中心”,连续两届被推举为“世界十大最佳会议及展览中心”,并获《亚太会议》杂志颁发的“最佳会议中心”奖牌等殊荣。 1986年,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期工程奠基,刚起步的会展业有了自己的“家”;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会展中心二期“飞鸟”大楼启用,不仅将中心展览总面积从2.5万平方米扩大到4.6万平方米,更见证过去16年在内地经济依托下香港会展业振翅高飞的岁月。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规模庞大。它坐落在面积为6.5公顷的填海人工岛上。有3个大型展览馆,提供2.8万多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容纳2211个标准展台;又有大小不同的会议厅房共占地3000平方米,以及一个面积4300平方米的会议大堂。 由于香港会展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香港会展中心在2009年4月完成了扩建工程,投入14亿港币,增加展览馆面积19400平方米。 扩建后的会展中心总租用面积达91500平方米,当中有66000平方米的展览场地。 这项扩建工程,及时满足了不断增加的会展业的需求。在2009-2010财政年度,会展中心举办了1185项活动,较前一年上升10%。 除了会展中心外,在香港可供举办大型展览及会议的地方,还有香港国际中心、文化中心、艺术中心和维多利亚公园等。 4、具有大量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和提供配套完善的服务是香港会展业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因。 香港会展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组织,一流的设施,服务也备受国际同行的称赞。香港会展从业人士认为,办展览是个系统工程,香港的成功得益于公开、公平、公正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序,规范化的管理和操作,以及有创意的构思和一流的服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立之初,贸发局经常带领员工到展会名城“取经”,不只要“看”主办方怎样规划布展,更要“看”他们如何费尽“心机”留住买家。用心“看”过后,贸发局设计出了一系列自己的“小动作”:网上登记、提供休息场所、安排接送巴士„„周到的细节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到尊重与贴心,也最大程度留住买家。 时至今日,香港展会早已突破“出口展销会”概念,服务水平也有质的飞跃。具有一大批很有经验的会议、展览承办机构和承办人才,这些承办机构具有丰富的招展办展经验,如如何使展览会更有创意,在什么季节举办哪类展览最适宜,什么时候预订场馆,何时通过什么途径向海外发布招展信息,什么时候在机场、火车、 马路、展馆等地设立广告,怎样更多地吸引买家和客商等,都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规程和巧妙的做法。 在参展商方面,贸发局也注意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基本保证每年有10,的“新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我们不会要求同一类产品越多越好,这只会造成恶性竞争,‘新面孔’的出现有助于保证展会的生命力。” 香港会展主办者不但善于招展、布展、而且还与酒店、旅馆机构密切合作,为会展参加者提供完善周到的服务。香港会展主办者与国泰航空公司、20家酒店、40家餐厅及11家大型百货公司合作,为来港买家和参展商提供多项极具吸引力的机票、住宿、餐饮及购物特惠,出席展览的业界可到展览会场登记处领取优惠卡,凭卡惠顾香港多家餐厅及商店可享受特别折扣。 另外香港贸易局等一些办展机构还为参展商提供度身订造的商贸配对服务,为海外买家寻找合适的香港代理商代为采购。买家可于此前在展览会网址上,按产品、国家/地区及公司名,迅速物色合适的参展商,并可在网上与目标公司预约洽谈。 5坚持“立足香港,背靠内地,面向全球”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全世界客商乐意到港参展的原因各有不同,最多的展商是看中香港背后的内地市场。参加亚太区建筑设计业界顶尖展会Build 4 Asia的黄先生表示,希望透过香港的展览,将澳洲 最新的设计工艺带进内地;参加第19届香港眼镜展的台湾眼镜厂商铨曜公司经理陈先生也说,来香港参展的目的在于内地市场,他惊叹内地市场“数量很大,大到无法预测,是一个可怕的市场”。 也有展商是先在香港“试水”,然后眺望国际市场。在香港国际医疗器材及用品展上,生产家用浣肠机的广东东莞的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蒋斌说,“香港人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我们正积极筹备进入香港市场,相信前景看好。” 而大部分买家则是看中了香港这个中西汇集之地,省去了东奔西跑的辛劳。为内地大型医院进行采购的采购商王先生表示,香港医疗展汇聚了世界各地近170家参展商,展出的医疗器械比较齐全,较多高科技产品,而且汇集了不同国家的产品,在价格上有更多的议价空间。 香港会展业的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内地为香港提供了充足的产品供应与庞大市场。内地厂商需要拓展海外市场机会,而海外企业也需渠道把产品销往内地,香港国际化的展览平台就是理想跳板。 早年内地买家参加展会,采购的少,学习的多;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两地经贸往来日益紧密,内地参展商与买家人数都有上升,各类展会上常能听到普通话。 香港的毗邻有“世界工厂”之称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各种产品的厂家在香港云集。正是香港具有沟通内外,联结东西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作为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良好经济基础条件,使香港会展业发展始终坚持“立足香港,背靠内地,面向全球”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香港展会的定位以消费品商展为主,展商以港商为主体,加上台商,内地企业组成庞大的展商群。展品中相当大部分是内地生产的档次较高消费品。由于香港的展览会主要针对全世界的客户,全世界的厂商都是香港展览会的买家,在香港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展览会,都成为全球有数的展览盛会,全球买家除了采购香港供应商的产品外,也能在同一个展览会中,采购到中国、东南亚国家甚至欧美国家的产品。特别是在近年来全球经济放缓,采购商为了节省成本,都喜欢到一些有规模又具国际性的展览会采购,而这种情况对高度国际性的香港展览业特别有利。 香港展览业的国际性,从2004年7月传统采购淡季举办的礼品、家庭用品及玩具展便充分展现了这一特点。在这为期四天的展览活动中,有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个参 展商,而买家数目则高达33288个,其中海外买家达10450个,占总数1/3,其中五大海(境)外买家为,中国内地2774个, 日本1308个,台湾906个,美国625个,泰国566个。 可见,香港展览业的国际化程度是相当高的。进行国际化经营是香港展览业的突出优势也是它的成功之道。 三、劣势与挑战 虽然世界各地的客商都热衷于来港参展,不过,香港会展业也面对许多挑战。研究会展业的专家认为,香港展览总面积加起来不到15万平方米,与其他城市相比仍十分有限;内地、澳门及台湾的会展硬体设施发展迅速,内地场地租金有的只需香港的1/4,场地面积大;而澳门的消闲娱乐配套充足,场税和运费成本比香港便宜三成。另外,酒店数量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香港会展业。 虽然香港展览及会议业在区内仍属领导地位,但同时香港必须对区内的竞争保持警觉。要充分利用市场趋势,香港的展览业必须采取主动、继续投资,令设施和服务水准持续傲视同侪,巩固“亚洲展览之都”的领导地位。 香港的地点邻近中国内地及其他亚洲城市,但他们的会展业发展对香港业界并无带来明显的影响,这主要由于彼此市场采取不同的定位和策略,所以属良性竞争。中国内地的场馆可多参与国际性会展业的活动、参考国际业界标准和管理模式。整体来说更多专业展会场地能将更多大型展览及国际盛事带来亚洲。 国际化与专业化是香港的优势,也是未来要坚持的发展方向。过去的参展商主要来自亚洲,未来希望能让更多欧美企业加入,让他们从买家变成参展商,这也是亚洲发展的体现。未来的展会将有很大变化,除轻工类型产品外,还会有更多文化、生活、时尚和服务业的展览,要把亚洲变成市场,把香港变成亚洲的时尚中心。
/
本文档为【香港会展历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