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2017-10-21 8页 doc 21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第3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节课主要介绍CO的性质和用途。2 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CO的性质以及CO在生产生活22中的运用。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还可以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化学》九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第3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节课主要介绍CO的性质和用途。2 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CO的性质以及CO在生产生活22中的运用。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还可以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并且在前一节( 课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所以本节课的难度不会很高。 (2)由于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尤其是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因为接触化学的时间不长,所以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 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 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 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必须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实验演示法:演示实验“瓶吞蛋”,引起学生兴趣。 2.实验探究法+ 教师演示实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二氧化碳水溶性实验、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CO的性质,再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物化性质。 2 3.问题讨论法: 整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讨论完成探究实验,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4.讲解法 五、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设备:多媒体教室 外放音频设备。 :澄清石灰水、一矿泉水瓶(内充满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蒸馏用品 水、浸过石蕊试液的干燥小花每组三朵、每组三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鸡蛋、醋 酸等。 仪器:带导管的单孔塞、烧杯(250mL)、镊子、试管、喷壶等。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CO的性质及其应用。 2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CO的化学性质。 2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西游记中唐曾师徒四 人腾云驾雾的场景是如何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 拍摄的,真的是高空拍摄的学生讨论 望 吗? 提问:二氧化碳是我们非常 熟悉的一种物质,到目前为 学生讨论、总结已学过的二氧止你所认识的二氧化碳是 化碳的性质?????? 怎样的呢,可以结合我们 前面学到的空气这一节课的 内容和上节课学习的二氧化 碳的制备相关知识 . 取一瓶制好的二氧化碳,分析 其颜色、味道、密度等性质 演示实验1:二氧化碳是否支 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为什么 持燃烧 通过已有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有二氧 化碳的组成、性质、制取、结 构等等。我们今天重点来学习 下二氧化碳的性质。这里我们 主要研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 质和化学性质。 设问:刚才同学们也谈到了很 多二氧化碳的性质,那大家说 得是否全面了? 演示实验2:”瓶吞鸡蛋” 提问:一个比广口瓶瓶口稍 大的鸡蛋能完整地放入瓶 中吗? (先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 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为什么 中,等鸡蛋壳变软后,取出 鸡蛋,向广口瓶中加入足量 的Ca(OH)溶液,再倒入足2 量的CO,迅速将鸡蛋的小2通过学生对认知的反差,提起头堵住瓶口,振荡广口瓶, 学生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性鸡蛋很快被瓶吞入。) 质的兴趣。 讲述:看来同学们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呢还不是完全全面和正确,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不断发展的,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也是如此。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通过实验来探究下二氧化碳其他的一些性质。 演示实验3:(学生操作) 课本试验6-5: 1、向集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学生观察现象:矿泉水瓶的外 由现象入手,分析本质 瓶中倒入约1/2体积的水。 形变瘪 学生思考讨论其原因得出二2、立即旋紧瓶盖。 氧化碳能溶于水 3、振荡。 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设问: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 学生讨论、提出假设 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呢, 学生提出猜想: 演示实验4: ?:水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二氧化碳 紫色石蕊试液。2、向其中的 ?: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一支试管中加入塑料瓶中的通过探究性的教学让学生理解生成物 液体约2mL,对比观察液体的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色的 颜色。 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设计实验5进行验证: 1、向第一朵小花喷稀醋酸,提出探究问题:是什么物质使 观察 石蕊变红了呢, 2、向第二朵小花喷水,观察 引导学生设计验证猜想: 3、将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 药品: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 色的干燥小花、稀醋酸溶液、察。 蒸馏水、二氧化碳气体 4、将第四朵小花喷水后放入 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 分析:是什么使石蕊变色了,察。 变色的本质是什么, 讲述:通过刚才实验我们得出 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且还 能跟水反应。我们可以利用二 雪碧、可乐、芬达、汽水????? 氧化碳的水溶性制造饮料 , 我们喝的很多饮料里就溶解 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说说你喝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我们身的哪些饮料溶有二氧化碳边,关爱学生健康成长。 呢, 这一类饮料我们又称之为碳酸型饮料,但这种饮料对青少年身体发育不利,所以少饮或不饮为宜。 提问:如何证明饮料里有二氧 化碳呢, 讲述: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 变浑浊 , 讲解二氧化碳与石 灰水反应的本质。 解释演示实验1的原理:该题 是将物理学科中的压强与化 学原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蛋壳 学习反应的本质: 让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化学,激的主要成分是CaCO,能与醋3 发探究的兴趣 酸(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反 CO+Ca(OH)=CaCO?+HO 2232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使 蛋壳变软。瓶中的CO与NaOH2 溶液反应,使瓶内的压强低于 外界大气压强,鸡蛋就被“吞” 入瓶内。 观察现象:变浑浊 演示实验6: 分析原因:人呼出的气体中含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有二氧化碳 提问:为什么会变浑浊 ? 思考、讨论 思考: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能做 性质鉴定实验吗,应该如何 收集, 观察、思考 讲解:人呼吸会产生二氧化 碳,动植物呼吸也会产生二氧 化碳 ,观看视频试验7,注意 二氧化碳与植物之间密切的 关系。 二氧化碳既是绿色植物呼吸 的产物又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所以,绿色植物可减少大气中 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真正体会的二氧化碳含量 ,防止二氧 了解碳循环的过程 到化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化碳含量过高,促进自然界中 碳的循环 课堂练习:通过刚才的几个 探究实验,我们对二氧化碳有 了进一步的认识了,下面让我练习 们在练习中检验新的知识是 巩固新学的知识点 ,加深记 否已经掌握了 忆 总结:再来重新归纳总结下二学生重新思考、总结二氧化碳 氧化碳的性质 性质: 推测用途: 不支持燃烧———, 再次让学生构建对二氧化碳 溶于水———, 思考用途 性质的认识,并学会由性质初 植物光合作用——, 步推测其用途 提问:二氧化碳对社会有一定认识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危 的积极作用,是不是越多越好害 了, 介绍温室效应:产生原因、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危害和防护措施 总结: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 质与用途 ,对二氧化碳有 思考总结,动手操作 了基本的了解 ,可以说与 二氧化碳建立了友谊,作为 朋友,我想让他的名字叫的 更响亮,所以,请帮二氧化 碳做一份简历。 相关成果展示。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无色 气态 无味 大于空气 溶于水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能供给呼吸。 (3)与水反应:CO+HO==HCO 碳酸的不稳定性:HCO=CO?+HO 22232322 (4)与Ca(OH)的反应:CO+Ca(OH)=CaCO?+HO 22232 三、CO的主要用途: 2 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体肥料、制干冰等。 四、温室效应
/
本文档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