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热点问题分析

2017-10-21 13页 doc 30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热点问题分析热点问题分析 专题 热点问题分析 专题 16 ? 专题备考引擎 【考情报告】 专题 16 ?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 16 ? 专题备考引擎 【复习策略】 关注热点,侧重的是分析评价;以现实生活的素材为情境, 侧重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只是借助于热点的外壳,将学科知 识逐一体现。对热点问题的复习,切忌一味追求广泛、新颖,而 陷入众多的资料和阅览纷繁的新闻中,淡化了热点问题和地理科 学的联系,至于将热点问题搞得沸沸扬扬、草木皆兵,就更没有 什么必要。在复习中,应立足地理学科分析热点问题,学会整理、 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
热点问题分析
热点问题分析 专题 热点问题分析 专题 16 ? 专题备考引擎 【考情报告】 专题 16 ?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 16 ? 专题备考引擎 【复习策略】 关注热点,侧重的是分析;以现实生活的素材为情境, 侧重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是借助于热点的外壳,将学科知 识逐一体现。对热点问题的复习,切忌一味追求广泛、新颖,而 陷入众多的资料和阅览纷繁的新闻中,淡化了热点问题和地理科 学的联系,至于将热点问题搞得沸沸扬扬、草木皆兵,就更没有 什么必要。在复习中,应立足地理学科分析热点问题,学会整理、 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问 题的思路,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专题 16 ? 专题备考引擎 【考向预测】 文科试题侧重于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的 考查,命题不回避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的现实,体现国家意志。 分析近年来的高的走向,可以看出地理学科的热点问题 是能够与课本相关知识建立联系的问题,是能够运用地理知识 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的问题,是具有相对重大影响的问题。近 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在关注社会重大热点事件方面似乎不够, 试题情境的设置也大多较为平淡,没有太大的惊奇,对热点、 焦点问题,大多采取隐性体现的方式,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 觉。正是这种对热点的“冷处理”,与时政划清了界限,使考 生感到试题平实无华,似曾相识,入题较容易。2011年的新课 标地理高考仍将保持这一风格。 专题 16 ? 专题网络构建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森林的破坏、 氟氯烃化合物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等人为原因造成;同时和太 阳活动、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气候 变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带被淹,改变水循环和改变热量带、 干湿地区的分布,使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变化,加剧自然灾害,改 变原有生态系统,影响农业、工业生产和聚落的分布,危害人体 健康等。(全球变暖的好处)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2(低碳经济及其意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 技术创新、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 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 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 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 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 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 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 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例1 [2011?全品预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根据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 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率)的高低,对各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如下: 能耗区域 具体省区 低能耗 区域 中能耗 区域 高能耗 区域 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海南、江苏、福建和江西,共8 个省市 天津、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重庆、黑龙 江、湖北、四川和吉林,共12个省市区 云南、辽宁、河北、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青海、贵 州和宁夏,共10个省区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材料二 低碳经济旨在通过不断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使经济发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 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 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问题。 (1)请描述能源强度区域的分布特点。 (2)说明能源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3)山西省碳排放系数位居全国首位,试分析原因。 (4)试分析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联系和区别。 (5)谈谈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措施。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答案】(1)低能耗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 沿海地区;中能耗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地区;高能 耗区主要集中于我国西部地区。 (2)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强度呈下降 趋势。 (3)?煤炭在该省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种结构导致CO2排放量增加;?由于是产煤大省,对 能源的使用效率低,也导致能耗增加。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4)在最终目标上,都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但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经济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三位一 体的三赢模式,而低碳经济是聚焦于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双赢 上;在实现的途径上,二者都强调提高效率和减少排放,但低碳 经济强调的是通过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而循环经济强调的是提高所有的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 少所有废弃物的排放;循环经济关注的是提高生产、流通、消费 领域所有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所有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这其 中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小化,低碳经济的关注点和重点领域在 低碳能源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上,聚焦在气候变化上。 (5)?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发 展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等等。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点评】 “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 环保”,新能源概念成为近年炙手可热的话题。 热点问题与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地 理的有用性”特点,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地理能 力的具体体现。材料新、重基础、考能力是本题 的重要特点。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我国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 1(我国耕地面临的压力与合理利用、保护 (1) 我国耕地面临的压力主要表现在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耕地的地理分布不均;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低产田所占比重大。 (2)合理利用与保护 我国耕地不足的形势严峻,要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 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措施有:第一,实行耕 地总量不减少措施;第二,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方面非农业建设必 须节约用地,另一方面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第三, 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2(我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粮食产 量 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低;同时,我国人口增 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因此, 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 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有:?珍惜和合理利用 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 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在确保粮食供 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 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 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 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 产量,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等。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例 2 下图表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图中人均粮食产量 围绕着趋势线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边沿的宽度, 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线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 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1),(2) 题。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1)1955年至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性表现为( ) A(稳定性越来越高 B(稳定性越来越低 C(稳定性先变低再变高 D(出现过两个明显不稳定期 (2)图示最后一个粮食产量不稳定期,其出现的主要原 因可能是________。( )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自然灾害频繁 C(粮食播种面积扩大 D(农业结构调整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答案】(1)D (2)D 【解析】 第(1)题,通过读图即可得出答案。 第(2)题,最后一个粮食产量不稳定期主要与本 世纪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粮食播种面积缩小 有关。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台湾主要地理特征与海峡两岸关系改善 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它位于我国东南部海洋 上,与福建省隔海相望,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 南海。台湾海峡是东海、南海的航运要冲,有我国“海 上走廊”之称;扼东亚的交通要冲;犹如一艘不沉的航 空母舰。台湾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玉山是岛内第一高 峰,也是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峰。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 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全岛大部分地区属湿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属 热带季风气候,东北部迎风坡降水多、雨日长,如基隆 是著名的“雨港”,而火烧寮则有“中国雨极”之称。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高温多雨的气候,一方面使河流水量增多,形成丰富的水 力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河流受地 形、地势的影响,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四周分流入海,加上 这里降水丰沛,形成河流短急、水力资源丰富的特点。最长河 流浊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建有台湾最大的日月潭水电站。 台湾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广阔的浅海多水产资源, 是我国优良的渔场,西海岸沙滩广布,有著名的布袋盐场。山 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 的天然植物园,其中樟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岛上 多火山、地震,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地壳活跃。夏秋季节多台风。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由于地形的限制,耕地多集中在西部平原。这 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稻种植普遍,因而 被称为“米仓”。并有 “糖岛”、 “水果之乡”及 “茶叶之乡”的美名。山地森林资源丰富。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进口原料和原配件,加工出口经济发展迅速,形成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 成品为主,其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石油化 工四大部门已成为台湾省的经济支柱,其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使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 一。近年来,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半导 体硅片的出口量居世界领先地位。旅游业是台湾重要 的经济来源。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 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城市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 是最大的海港和第二大城市,基隆、台北、台中、台南、 高雄、台东都在环岛铁路沿线上(环岛铁路分布主要是受地 形影响)。 近年来,许多台商到大陆投资。目前,福建省是台资 企业最多的地区。台湾对外贸易发达,祖国大陆现在是台 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10年6月29日, 海峡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为两岸 和平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例 3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1)图中长矢线表示( ) A(墨西哥湾暖流 B(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2)图M、图N分别表示( ) A(M—7月;N—1月 B(M—1月;N—7月 C(M—4月;N—10月 D(M—10月;N—4月 (3)关于T岛东西两岸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B(N—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C(M—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D(N—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答案】(1)C (2)A (3)B 【解析】 根据台湾海峡洋流的流向,可以判断 季节,图M中台湾海峡洋流向高纬流动,应为暖流, 图N则为寒流,洋流对该岛两侧气候的影响从图中可 看出来。 【点评】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 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本题主要考查台湾附 近洋流的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时高考题往 往围绕某一重点知识,设计若干相关联的问题,层层 深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能力。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金砖四国与基础四国 “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一词,是指巴西 (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 四国。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 “BRIC”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一 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其中,巴西被 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 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 界工厂”。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基础四国”来源于英文BASIC一词,是指巴西 (Brazil)、南非(South Africa)、印度(India)、中国 (China)四国。取各国首字母刚好组成英文单词: BASIC。BASIC——基础之意。2009年11月,面对气候 变化这个全球议题,中国、印度、巴西与南非四个国家 走到了一起,首度携手“崭新亮相”。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例 4 读非洲南部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1)描述图中回归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 阐释其形成原因。 (2)指出图中回归线附近沿海和内陆、东岸和西岸年 均温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图示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 的_______(国家)。其主要矿产资源有哪些,其资源 开发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答案】(1)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东岸地区因受来自海洋 的东南信风(含水汽量多)以及流经沿岸海域的暖流的影响,降水 比较多;向西湿润东南信风的影响逐渐减小,至大陆西岸地区, 东南信风来自大陆(含水汽量少)以及受流经沿岸海域寒流的影响, 降水比较少。 (2)内陆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沿海地区的气温高,主要是海陆 热力性质的影响。东岸的气温比同纬度西岸的气温高,主要是因 为东岸海域有暖流流经,起增温作用;西岸海域有寒流流经,起 降温作用。 (3)南非 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和铝硅酸盐的储 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有利条件:靠近世界重要航海线,交通方便; 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不利条件:技术落后。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在回归线 地区降水量的分布特点,这是受大气环流和洋流综 合影响的结果。第(2)题,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知此 时南半球为夏季,大陆内部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 而东西两岸由于洋流性质的差异温度也不相同。第 (3)题,结合所学知识知南非的矿产资源类型和开发 条件。 专题 16 ? 重点要点探究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南部非洲的自然地理特 点,解答本题的关键一要从图示中准确获取信息, 例如解答第(1)(2)题时就必须结合图示才能知道降水 量的分布规律,结合图示中25?年平均等温线的弯 曲特点知道该区域同纬度陆地比海洋暖,为南半球 夏季等;二要充分调运所学知识,例如解答第(3)题 时,只有在识记的基础上才可能完成该问题。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教师备用题 【备选理由】本专题关注的都是长效热点问题。第1 题以粮食问题为材料背景,考查粮食问题生产及应对措 施,就该题本身而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粮食生产的 区位因素,就能力要求看,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获取信息、 调运知识及描述和论证事物的能力;通过解答该题,应 该引起对粮食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第2题以中国科学院构 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为切入点,材料新颖, 内容丰富,既有文字信息又有图表呈现,既考查读图获 取信息又考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1(世界上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至2009年全球饥荒人口 已超过10亿。读下图回答问题。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 洲,说明这两大洲缺粮的主要原因。 (2)按农业地域类型划分,图中A处以______________为主。A处发展 粮食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3)图中B处沿岸地区气候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些地 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及该地区属于地方性粮食不安全区域 的原因。 (4)近20年来,人为灾害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次数的变化是呈 ____________趋势。 (5)我国属于地方性粮食不安全国家,粮食安全不容乐观,为保障粮 食安全,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答三点)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答案】(1)亚 非 人口增长快,需求量大;粮食 生产水平低,产量少;自然、人为等 灾害较多。 (2)游牧畜牧业 水资源 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 少。 (3)热带雨林气候 优势:水热充沛,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原因:大量生产和出口热带经济作物,粮食 供不应求。 (4)上升 (5)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增加粮食储备等。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不难得出答案, 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命题;第(2)(3)两题结合农 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及其形成条件,也是可以找到答 案的,侧重于对学生读图和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第(5)题具有开放性质,学生在对粮食问题有了一定 认识基础上,能够得出相关答案。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2([2010? 浙江卷]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 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 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 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1995—2007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2007年中国东、中、 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地区 东部地 区 中部地 区 西部地 区 发展支持 系统 121.2 113.2 110.2 注:1995年全国为100.0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 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 简析其原因。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 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答案】 (1)呈上升态势 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后较快上升,2003年后平稳发 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 成效。 (3)变化缓慢,近几百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 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发展正在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 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 (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为主和第三产业相对 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机构:东部以轻型和轻 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 专题 16 ? 教师备用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过程,符合新课程 理念。本题属于一道偏难题,新材料的学习与答案组织的要求比较 高。第(1)题先读懂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 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折线分布趋势,再回答有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 来驱动。第(2)题前半题先看清图例,找到折线,读懂趋势,再回 答生存支持系统变化特点。后半题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农业发 展依靠什么,从材料中得出“生存资源禀赋、农业投入、资源转化 效益”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第(3)题主要是分析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切合当今世界发展主题: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第(4) 题设问比较明确,题干中也有提示:“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性发展 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成本”有关。我国东、中、西部的 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各不相同,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对本地区 发展支持系统的贡献也不相 同。
/
本文档为【热点问题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