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

2017-11-29 10页 doc 26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 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 科学之友FnendofScienceAmateurs2010年02月 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 徐丽君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科学和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西方大部分的自然科学家都是宗教信仰者,在这 些科学家身上,宗教和科学彰显着和谐.这些科学家所信仰的上帝并非我们常人所理解的干 涉自然事件,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高神,而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世界秩序,这种信仰是一种 无神论的信仰,是一种强烈的宇宙宗教情感,这种情感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最高...
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
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 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 科学之友FnendofScienceAmateurs2010年02月 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 徐丽君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科学和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西方大部分的自然科学家都是宗教信仰者,在这 些科学家身上,宗教和科学彰显着和谐.这些科学家所信仰的上帝并非我们常人所理解的干 涉自然事件,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高神,而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世界秩序,这种信仰是一种 无神论的信仰,是一种强烈的宇宙宗教情感,这种情感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最高动力,激 励着他们去发现自然界的,一些最基拳,最深邃的奥秘.因为在他们看来,上帝伫立在科学无 限探索的尽头,研究科学的道路,就是通向上帝,逼近上帝之路. 关键词:科学;宗教;上帝;宇宙宗教情感 中图分类号:N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5—0121—03 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宗教的本质是以信仰超自 然力量为核心的信仰主义体系,它相信超自然的上帝或神灵主 宰世界,用超自然的原因去说明世界,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归结为神的意志和表现;而科学本质上则是反映客观世界的 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把一切研究对象都视为不依任 何人的精神或神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们的产生是基于 事物本质所决定的自然原因,它们的变化服从于客观规律,科学 不承认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及其对世界的作用,也反对用超自 然的力量和原因去说明世界的任何现象及其发展进程.在对事 物的说明和理解中,如果引进超自然的力量和范畴,那就不再是 真正的科学.宗教和科学的信仰方式和理解方式有着根本的区 别.宗教信仰是宗教的基石和指导思想,科学家是科学的坚定拥 护者和忠实实践者,从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对立而言,似乎科学家 应该无缘于宗教信仰.然而纵观科学史,我们却不难发现:许多 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坚定的宗教信仰者.那么,这些伟大科学 家的宗教信仰是怎样的一种信仰?这些信仰又是如何"引领"他 们在科学上取得建树? 1上帝——颠扑不破的宇宙规律,世界秩序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它的着作里留下了许多关于上 帝,宗教,圣经等方面的论述,他在76年的生涯中,曾多次坦率 地谈到过他的宗教信仰.1929年4月24日,纽约犹太教堂牧师 H?哥尔德从纽约发了一份电报到柏林,问爱因斯坦:"你信仰上 帝吗?"并要他用电报回答.爱因斯坦当日就发了回电,内容为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 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那么,所谓斯宾诺莎的上帝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在欧洲哲学 史上,斯宾诺莎的上帝就是有名的泛神论.泛神论的核心观念 是:大自然即上帝,上帝即大自然,上帝和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 体,上帝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唯一的无限实体,上帝和大自然 是同一回事.黑格尔曾指出,斯宾诺莎把自然当作现实的神,把 神当成自然,于是神就不见了,只有自然被肯定了下来;叔本华 认为"泛神论是一种客客气气的无神论",费尔巴哈对此也有过 类似的见解:"泛神论是站在神学立场上对神学的否定","无神 论是颠倒过来的泛神论".在西方近代科学文化思想史上,斯宾 诺莎的泛神论深深影响了西方整个文化——从哲学到文学,绘画 和音乐,再到自然科学,西方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优秀的艺术家 和杰出的科学家无不受惠于斯宾诺莎把上帝还原为大自然这一 光辉思想.泛神论成了他们共同的宗教信仰.泛神论者在宇宙中 看到了上帝和在上帝那里看到了宇宙,在对宇宙秩序的赞美,欣 赏中,他们的观念和情绪相混合,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发现了 宇宙间的许多本质现象,规律……他们心目中的上帝不是一个躲 在天宫中,能干涉自然界事件的人格化了的神,而是颠扑不破的 宇宙规律,世界秩序. 普朗克的宗教信仰也很突出.1947年,这位行将辞世的伟大 理论物理学家在一封书信中解释了他的宗教信仰,说他本人"一 向是一个具有深层宗教气质的人,但我不相信一个具有人格的上 帝,更谈不上相信一个基督教的上帝."作为一个具有深沉宗教气 质的人,普朗克心目中的上帝即世界秩序,他将自然科学的世界 秩序等同于宗教的上帝,在他看来,外在世界是一个独立于人而 存在的绝对的东西,适用于这个绝对东西的规律代表着,体现着 一 种神性,宇宙结构中显露出的秩序和美丽,就是上帝的化身. 牛顿对上帝也有类似的看法"上帝根本没有身体,也没有一 个体形,所以既不能看到,也不能听到或者摸到他,也不应以任何 有形物体作为他的代表而加以膜拜……我们只是通过上帝对万 物最聪明和最巧妙的安排,以及最终的原因,才对上帝有所认识 …… "显然,牛顿的上帝是宇宙和谐,绝妙的安排,上帝的本性不 是别的而是熔铸在他的物理学本身之中,熔铸在他关于绝对空 间,时间和重力等的概念之中. 此外,现代的许多科学巨匠,如莱布尼茨,康托尔,法拉第,玻 恩等等,都是具有深沉的宗教信仰.莱布尼茨认为,上帝按照数学 法则建造了整个宇宙,上帝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数学中集合概 念的创立者康托尔心中的上帝是熔铸和体现在数学的宏伟体系 中的;法拉第心中的上帝是世界的终极和谐;德国着名理论物理 学家M?玻恩心目中的上帝是在各种飞驰的现象中,那根巍然耸 立不变的规律之杆...…? 上述有关科学家心目中上帝的表述尽管不尽相同,但其隐含 的本质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信仰的上帝没有任何拟人化的 特征,不需要任何外表的形式,诸如直指蓝天白云的教学尖顶,还 有半明半暗的烛光以及其他仪式,与教会信奉的那个干涉自然事 一 121— 徐丽君: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 件的"上帝"有着天壤之别,更与尘世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祈求赐 予幸福的那个"神"没有任何关联;他们的上帝本质上是井然有序 的宇宙结构,世界秩序,不容颠扑的自然规律,他们的信仰实质上 是对实在——外部实在世界——理性本质的信赖,有着强烈的唯 物主义色彩. 2"朝上帝走去"——帝伫立在科学探索的尽头 什么样的志向和信仰,就产生什么样的成就.我国明代着名 思想家王阳明说:"学本立于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立志 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有之; 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 爱因斯坦信仰宇宙是完美的,简洁的和可以被理解的,并且 能够使追求知识的理性的努力有所感受,他的志向始终是思考一 些大问题,用其自身的努力去猜测上帝的方针,揭示大自然的普 遍原理,从而更好地理解上帝,接近上帝.在他看来"在我们之外 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 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能 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 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 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 标而有意无意的浮现在我的心目中."爱因斯坦这一最高目标,正 是他的志气和信仰所在!在漫长而多艰的科学旅程中,他的这种 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宗教信仰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激 发其志气,使其勇于求索宇宙之秘,析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的不 可穷竭的源泉. 普朗克,在大自然的规律性,对称性面前表现出了无比的敬 畏之心和激赏的情怀,认为这种规律性,对称性恰是宇宙结构中 显露出来的秩序和美丽,而这就是上帝,是绝对的东西.在《科学 自传》中他曾写道:"外在世界乃是一个独立于我们的绝对东西, 寻找那些适用于这个绝对东西的规律,这在我看来就是科学生涯 最美好的使命."在《宗教与自然科学》一文的末尾,喊出了一句意 味深长的口号:"朝上帝走去!"他对绝对东西(如物理学中的普适 常数)的追求和依赖,走近上帝的渴望,不仅构成了他从事科学研 究最深厚的动力,而且使他饱经忧患的一生充满着温暖,慰藉和 光明.最终他提出了量子假说,发现单个光子的能量E与其频率 之间有恒定的倍数关系:E=hv,h=6.62606896×10?S(为纪念 普朗克后人称之为普朗克常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量子力学及 相关科学的发展. 牛顿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同他对宇宙合理性的深挚信念,以及 热切地想了解它的愿望,也是分不开的.在重力这个司空见惯的 自然现象前,他竟怀着一种深深敬畏和赞叹的感情:"重力必然是 由一个按一定规律行事的主宰造成".这个规律牛顿最后找到了, 那就是万有引力定律,但宇宙最初的推动力又从何而来呢?这个 问题他苦苦追索之后归功于"上帝是第一推动力",是上帝推动了 宇宙各星体的运动,从而产生了万有引力.. 莱布尼茨也是一个渴望能看到宇宙中"预定和谐"的人,数学 在他眼里,全然不是别的,而是上帝的杰作,他一向把他渊博的知 识,认识和研究工作同上帝联系起来,对上帝的认识是他的工作 的最高目标,研究数学的道路,就是通向上帝,逼近上帝之路;康 托尔深信无穷数列是森严,和谐,永恒宇宙秩序的象征,它们都具 一 122_ 有神性,集合论中的(连续统)势是一种神圣的东西,在某种意义 上说,是通向无限的皇冠,通向上帝的皇冠的阶梯;对法拉第而 言,同样是与上帝近距离接触的渴望引导他走上了物理学研究的 道路,并且做了许多伟大的实验,揭示了大自然的一些基本奥秘; 玻恩在科学研究上的冲动也是源于他对上帝,美和真理的敬畏和 追求,他渴望在飞驰的现象中,急旋的万物中找到这些固定的,安 静的东西. 在这些具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看来,科学研究是通向"上帝" 之路.上帝在无限远方的召唤,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有了一个固定 不变的支撑点,于是他们的心灵在这个支撑点上找到了平衡,达 到了神有所归,虑有所定,心有所寄和灵有所托的安稳境界,这种 境界完全可以使他们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上打破物质界的种种诱 惑,心中无任何偏见,私意地投身科学,不考虑个人荣名,甚至为 扞卫科学真理可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为利夺,不为害怵. 众所周知的布鲁诺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为扞卫"日心说"他被教皇 处以火刑,至死都临危不惧……反之,如果他们世界只有科学而 没有上帝,那么他们的精神支撑点将会崩溃.上帝是他们献身科 学的精神因子和人格力量.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指引着,激励着他 们进行科学研究,探求科学真理.理解上帝,接近上帝的渴望,乃 是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强大动力.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些自然科学家的宗教信仰 具有强烈的唯物主义色彩,他们的宗教观是泛神论,他们信仰上 帝,实质上是信仰宇宙的和谐,完美和可以被理解的特征,是对实 在——外部实在世界——理性本质的信赖,是对宇宙合理结构和 井然有序的一种献身,崇敬和赞叹的感情和心理状态.但他们对 宇宙和谐,完美的虔诚和狂热,对宇宙合理结构和井然有序的崇 敬,赞叹甚至愿意为之献身的感情和心理状态却同宗教的精神如 出一辙.这种虔诚,狂热,崇敬,赞叹的感情和心理状态无时不在 激励着他们去发现自然界的一些最基本,最深邃的奥秘,对他们 而言,上帝伫立在科学无限探索的尽头,运用科学的理性去发现 宇宙的法则和秩序则是通向上帝的唯一正途.爱因斯坦生前常常 说"大自然是一位难以接近的女神",科学的探索困难重重,接近 上帝乃是他们克服困难,追求科学真理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 持!这是一种崇高,庄严的宇宙宗教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科学研 究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而且也是使科学研究最富有生气的 灵感源泉!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一个科学家可能信仰宗教,一个宗 教信徒也不妨碍从事科学研究,科学知识和宗教信仰在一个人身 上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科学是理性和逻辑的 象征,而宗教则是情感和直观的代表,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还是 情感的动物,人不会充当一部只按逻辑运算的计算机.科学取消 了作为第一因和目的因的上帝,却无法取消人类对于天地万物的 终极思考,尽管这种终极思考可能是非理性的,但这种非理性的 思考却给理性的科学指明了航向.难怪爱因斯坦在《科学和宗教》 一 文中指出:"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 物的人来创造.然而,这种情感的源泉却来自宗教领域.同样属于 这个源泉的是这样一种信仰:相信那些对于现存世界有效的规律 是合乎理性的,也是说可以由理性来理解的.我不能设想一位真 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种深挚的信仰.""科学没有宗教是盲目的, 宗教没有科学是跛足的.""真正的宗教已被科学知识提高了境 界,而且意义更加深远了." 科学之友FriendofScienceAmateurs2010年02月 浅析敦煌420窟隋代壁画的艺术风格 王东芳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隋代敦煌石窟艺术具有上承北朝,下启盛唐,包前孕后的过渡性质.在几天的 敦 煌艺术考察中,笔者认为420窟的隋代壁画很具有典型性.文章从壁画的内容,表现 方法, (密体的表现方法)空间构成,藻井图案几方面来分析和阐述420窟隋代壁画的风 格特点和她 所带来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敦煌石窟艺术;密体;疏体;空间构成 中图分类号:k879.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5—0123—02 带着对历史文明的久仰和中国古老文化的向往和渴望,我 们踏上了敦煌艺术考察之旅,映着深秋的晚霞,踏着古道大漠, ,叮当"的驼铃声,我们仿佛踏着先人的 耳畔传来了久远的"叮当 足迹,回到了当年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富庶,呼吸到了敦煌艺术的 神秘,深邃,博大,浑厚的艺术气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莫高窟就像旷漠中的一粒金子,灼灼发光……敦煌是世界四大 文化体系(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古代伊朗)交融之地,为中 国和世界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提供了认识中国中古 社会的一个标本.在它的全盛期,融汇了东西方各种异彩纷呈的 文化,显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雍容的气度,开阔的胸襟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敦煌,不仅展示出过去的一段气度恢宏,绚丽多彩的 历史,也昭示着我们民族光辉的未来.罗振玉,王国维于1909年 最早开始对敦煌文献的介绍和研究.陈寅恪最早提出"敦煌学" 的概念.王重民,向达等在中国处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战争时 期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收集流散海外的敦煌资料.李丁陇,张大 干,常书鸿等一批美术家从1938年开始,先后赴敦煌临摹研究 壁画.敦煌艺术灿烂辉煌,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 术宝库,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 地位,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m2,其内容 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科技等领 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这里笔者从420窟隋代壁画的内容,表现 方法,空间构成,藻井图案4方面人手对她的艺术风格以及她给 我们带来的审美感受进行分析和探讨.当然只是触及皮毛,也是 对前人之见的认识和理解. 1从内容上看 隋代敦煌石窟艺术具有上承北朝,下启盛唐,包前孕后的性 质.隋代壁画无论从篇幅还是内容来看,都大大超过了前代.其内 容除了前期已有的佛像画,本生故事画,佛教故事画等以外,还增 加了大量的经变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画Et益减少,到了 隋晚期,本生画已经消失,经变画日益增多且流行甚广.隋代经变 画除去图解抽象的教义,还包含着一些故事情节的描绘,画面结 构也适应新的内容创造出新的形式.这类经变画到唐代就发展衍 变为中国式的大型经变.隋代的经变画有"净土经变","法华经 变","维摩诘经变"等数种,但这些经变画大多在表现形式上还不 太完备,如420窟的法华经变,仍然沿用早期故事画的形式,在窟 顶以长卷形式绘出."维摩诘经变"在隋代石窟中经常出现,画面 均较小,构图亦较简单."问疾品"均以维摩诘与文殊师利为主体 人物,很自然地形成左右对称的结构,因而多数绘于正龛门的两 侧.420窟的"维摩诘经变"具有代表性,佛龛两侧上部画维摩经 变图,其中,北侧画维摩诘坐一座殿堂中央,手持麈尾,凭几而坐, 正和佛龛南侧的文殊菩萨辩经说法,文殊菩萨倚坐在殿堂的莲花 台上,举手论道,姿态从容,四众列座聆听,气氛肃然,殿堂之后有 苍翠的林木,前面有碧波荡漾的水池,池中红莲绽开,鸳鸯戏水, 孔雀展翅,还有萱草和忍冬点缀在这一优美的环境中.到了唐代, "维摩诘经变"在艺术上由隋代的基础上发展到了高峰. 2从表现手法看 仔细观察隋代壁画,可以看出表现手法存在着疏密二体,密 BriefAnalysisfortheReligiousBeliefoftheNatureScientists XuLijun Abstract:Religionandscienceareopposedtoeachotherfromthepointofessence. Mostofthewesternnaturescienfis~believedinreligion.Sci— enceandreligionappearedtobeharmoniousinthemindsofthesescientists.Tothem,theGOD wasnotthehighestsupernaturalbeingwhointe卜 venesinnature'SoccuITencesorhumanbeing'Sfates,butthenaturalrulesanduniversalordersintheuniverse.Thebeliefwasatheism.akindof fiercereligioussensationtotheuniverse,whichwasthemostimpo~antimpetusforthemtoresearchscienceandtofindoutthefundamentaland profoundsecretsofthenature.Forthem,theGODwasstandingtheendofthescientificresearch,doingscientificresearchwasapproachingthe GOD. Keywords:science;religion;GOD;religioussensationtotheuniverse 一 123-
/
本文档为【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