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

2020-03-08 12页 doc 26KB 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组织行为学》课程学习重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组织行为的定义与特征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 所谓组织就是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特定目标和一定资源,并保持某种权责结构的人群集合体。 组织行为学探讨的是各种类型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行政组织、教育组织、医院组织、志愿者组织等。 1、组织是由人组成的。 2、明确的目标。 3、一定的权责结构。 (二)组织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有目的的活动。行为具有目的性、意识的调节性、适应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二、组织行为学的内涵 组织行为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
《组织行为学》课程学习重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组织行为的定义与特征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 所谓组织就是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特定目标和一定资源,并保持某种权责结构的人群集合体。 组织行为学探讨的是各种类型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行政组织、教育组织、医院组织、志愿者组织等。 1、组织是由人组成的。 2、明确的目标。 3、一定的权责结构。 (二)组织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有目的的活动。行为具有目的性、意识的调节性、适应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二、组织行为学的内涵 组织行为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系统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对本组织及其成员的预测、解释和控制能力,以便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深入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内涵。 1、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的规律性。虽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规律,但是也离不开对人的心理规律的研究。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根据,而行为是人的心理的外在表现。因此,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密不可分的。 2、研究范围。 3、研究方法。 4、研究目的。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科学即组织行为学,则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 组织行为学的探索期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组织行为学的初创期为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标志为以“霍桑实验”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梅奥(E.Mayo)根据霍桑实验结果,于1933年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影响人的组织行为学的形成期为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标志为系统化的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组织行为学学科的确立。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期为20世纪60年代至今。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术语 (一)变量 1、自变量。 2、因变量。 3、中介变量。 (二)因果关系 (三)相关性与相关系数 相关性是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在量变上是否有稳定的关系,表示为相关系数r。 (四)效度 效度指测量对象的真实特征的准确反映程度。 (五)信度 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第三节  新时期管理面临的挑战 四、组织伦理的挑战 (一)组织伦理问题 组织所面对的伦理问题表现为:一是员工权利保护问题,二是组织的社会责任问题。 (二)道德行为管理 1、制定组织的道德 2制定组织政策。 3、建立处理不道德行为的程序。 4、道德规范的培训。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与行政管理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 行政组织是指政府机关中的机构及工作人员,为了执行公务,在共同的认识与感情的支配下,经由权责的分配而结成的分工结构的一个功能完整的并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系统。 1.从静态的角度。 2.从动态的角度。 3.从生态的角度。 4.从心理的角度。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活动。 (一)行政行为的依据 (二)1.从主体上看,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主体要素。 2.从根据上看。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权力要素。 (三)行政行为的特征 1.公益性。 2.执行性。 3.主动性。 4.程序性。 思考题 1.组织行为学的内涵是什么?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现代组织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是管理的中心,因此管理的核心是把握和了解个体心理及个体行为的差异。 第一节  个性与行为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个性就是表征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独一无二性的概念。 一、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内涵 个性简单地定义为决定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共性与差异的一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 (二)人性的特点 1.独特性。 2.稳定性。 3.整体性。 (三)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具体而言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四)个性的管理意义 二、气质与行政管理 (一)气质的含义 “气质”一词同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脾气”、“秉性”相近,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如感觉与知觉的速度、思维的快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过程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度、意志努力的强度等;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有人倾向于外部世界,有人倾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 体液说是由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7)提出的。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血液、黄胆汁、黏液和黑胆汁。四种体液的含量决定了人的气质类型。 多血质,神经类型为活泼型,活泼好动,反应敏捷灵活,乐观,善交际,运动性强,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易变,具有外倾性。 胆汁质,神经类型为兴奋型。 黏液质,神经类型为安静型。 抑郁质,神经类型为抑制型。 (三)气质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气质只是表征着人与人之间在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上的不同,并没有好坏之分。在对气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管理者在行政管理实践中要根据气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管理绩效。 1.根据公务员个体的气质特点来进行人员选择和安置。 2.根据公务员个体的气质特点进行群体人员结构的配置,尤其是领导班子的成员配置。 3.根据公务员个体的气质特点进行管理教育。 三、能力的含义 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第一,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且是主观条件中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 第二,能力是与活动相联系的。 第三,能力是与素质、知识和技能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二)能力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能力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能力的适用范围,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根据能力指向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能力和操作能力。 3.根据能力的创造性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三)能力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1.人员选拔时应做好能力与工作的匹配。 即个人的激励水平和个人能力。 P=F(M×A) 其中p为工作绩效,m为工作动力水平(工作积极性),a为工作能力。 2.人员使用时应知人善任、合理配置。 3.要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和开发公务员的能力。 4.注重情绪智力的作用。 四、性格与行政管理 性格是指人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的态度特征,如助人为乐、正直、诚实、公正、富有同情心或自私自利、虚伪、狡诈、残酷等;对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如勤劳、认真、细心、首创精神或懒惰、马虎、粗心、墨守成规等;对自己的态度特征,如谦虚、自信、自尊或骄傲、自卑、虚荣等。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认识的精细性与粗略性、主动性与被动性、深刻性与肤浅性、深谋远虑与人云、严谨性与轻率性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如热情与恬静,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坚定性、恒心、勇敢、纪律性以及与之相反的依赖性、被动性、优柔寡断、怯懦、散漫等。 1.内倾外倾说。这是比较普通的性格分类方法,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G.荣格提出。 2.独立-顺从说。 3.A型B型说。 第二节  知觉与行为 在行政组织中,知觉在决定公务员个体的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行政组织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期望成员做什么、如何做等信息传递给成员,无论这些信息怎样清晰,但组织成员在感知这些信息时仍然会产生偏差与歪曲,而这将导致不恰当的行为和低绩效。 一、知觉概述 (一)知觉及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S.布鲁纳(Bruner)于1947年提出,主要是指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知觉。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1.知觉对象。 当知觉对象变得越抽象时,人的知觉对象本身特点的影响越小,而受知觉者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大。 2.知觉者。 3.情境。 二、社会知觉障碍 (一)选择性知觉 选择性知觉是指知觉者挑选对象中与自己的需求、态度、价值观相一致的特质,而忽略那些与自己的需求等不一致的特质的倾向。 (二)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是指在与陌生人初次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又称初次印象。在与人交往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三)晕轮效应 知觉者利用一种已知的突出的特性作为评价一个人其他方面的特性的根据,从而影响了对其整体印象或评价的形成,这种现象就是晕轮效应。俗语“一俊遮百丑”、“爱屋及乌”、“一好百好一坏百坏”所反映的就是这种晕轮效应的作用。 (四)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又被称为定型,是指人们对某类人或物的固定印象或看法。如“奸商”就是我国普遍存在的对商人的刻板印象。 (五)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一种以已度人的知觉倾向,就是一个人将自己的观点和感觉强加给他人的趋势。 (六)定势效应 第三节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概述 态度是指个体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具有三种构成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 二、工作态度 (一)工作态度的含义 工作态度就是一个人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持有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工作态度也可以称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对工作的总体态度,而不是指对工作某一个侧面的态度。 (二)影响工作态度的因素 1.报酬。报酬在决定个体的工作满意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报酬能满足个体的各种需要,如生存需要,发展需要、成就需要等。 2.工作本身。工作本身的内容在决定个体的工作满意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工作本身的内容包括工作活动的多样化、工作方法和工作速度的决定权、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成功机会及学习机会。一般而言,工作的适度变化能导致最大的工作满意度,当然这里存在个体的差异。 3.晋升机会。工作中的晋升机会包含着许多关于个体自我价值的信息,如工资和福利的增长、良好的工作条件、组织的承认、社会地位和声望的提高等。 4、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友谊、爱、归属的需要,这些需要只有在良好的交往中才能获得满足。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个体与同事间能否相互帮助、合作、友好相处以及与上级领导间能否相互支持等。 5.工作条件。工作条件包括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线、噪音、清洁度、通风情况、空间的宽敞度,设备状况、工作时间安排、休息时间长短等。 6.个人特点。个人的价值观、性格、工作技巧、工作经验和能力等也是影响个人的工作态度的因素。 上述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一个人对工作的期望和工作的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的函数。 三、态度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一)充分认识态度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工作态度的重要作用 第一态度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判断。第二,态度影响一个人的忍耐力。第三,态度影响相容性。在行政管理中,管理必须对下属的态度保持敏感性,更应关注下属的工作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会对个人和组织产生一些重要结果。工作满意与否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那些对工作不满意的人容易出现不良症状,如头痛、心脏病等,也会出现一些心理不良反应,如心理失调等。个体的身心健康问题不仅对个体自身产生影响,也会对组织产生不利的影响,如绩效降低、成本提高、组织形象受损等。工作态度对组织的缺勤率、离职率有重大影响。因此,管理者必须关注下属的工作态度。
/
本文档为【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