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家庭教育话题

2018-07-10 12页 doc 27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829858

暂无简介

举报
家庭教育话题家庭教育话题 篇一:家庭教育学话题讨论总结 话题一 同学们对;为什么父母会成为‘变态爹’、‘变态娘’;这一话题给予极大关注,积极发帖表达个人看法。大家分别从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1)其实,;变态爹,变态娘;们本身并不变态,所谓的变态行为都是现实环境下的无奈之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资源短缺让减负缺少了实现的土壤,同时也造就了如此庞大的变态爹、变态娘队伍。适当的压力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和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但是,压力过大,不仅不能发挥孩子特长,而且会抑制他们非智...
家庭教育话题
家庭教育话题 篇一:家庭教育学话题讨论总结 话题一 同学们对;为什么父母会成为‘变态爹’、‘变态娘’;这一话题给予极大关注,积极发帖达个人看法。大家分别从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1)其实,;变态爹,变态娘;们本身并不变态,所谓的变态行为都是现实环境下的无奈之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资源短缺让减负缺少了实现的土壤,同时也造就了如此庞大的变态爹、变态娘队伍。适当的压力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和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但是,压力过大,不仅不能发挥孩子特长,而且会抑制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2)在人口庞大、教育基础薄弱,政府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少,单一的社会评价机制难以改变的环境下,家长们 1 只能无助、无奈、焦虑。家长的迫切反应是应试教育在推波助澜,缺乏了理性。虽然,竞争的白热化,体制的弊端,作为个体的家长无力与之抗衡,但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可以平衡掉一些负面的东西。 (3)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注重认知因素,却忽视人的价值、情感在人生存中的作用。虽然新课改不断强调要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要给学生减负,但在中高考的指挥棒 下,应试教育的影响仍一定程度存在,致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较重。而当前教育资源的稀缺和不均衡分配乱象也让父母们很是焦急,他们的;贪心;也使孩子陷入了连轴转考的境况中,身心俱疲。所以,;变态爹;、;变态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受当前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所迫,使家庭教育与社会需要出现不协调的表现。 (4)当今我国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是造成变态爹娘出现的导火线。《义务教育法》已经明确小学升初中是不得考试录取的。可是,有哪个学校不想招到好的生源,所以广州的某些名校大张旗鼓地联考招生是意料之中的事。如果教育体制能够真正做到小升初不用靠成绩来决定入学,那么变态爹娘肯定会大大减少。 (5)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优势的教育资源过分向;名校;集中;每所;名校;就是当地教育界的宠儿,享有优先的 2 师资和教学设施的配备。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优势的教育资源,许多家长不得不按照;名校;录取给孩子设立目标;为了让孩子拿到那些;名校;录取要求的获奖证书,许多家长;被迫;把孩子送进了课外辅导班。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改变教育成果评价体系,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将对孩子的考评标准多元化,不仅依靠考试成绩、奥数证书,更多地参考课外活动、兴趣特长、志愿服务等,彻底改变;千校一律;比拼升学率、获奖率的状况。 (6)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教育的功利化直接影响很多学校。学校为了自己的声誉和升学率也不得不奔走于分数之间;为了筛选优秀学生,将入学的门槛设了一个又一个,使之热门。不少学校为了争 取好的生源而大张旗鼓地举行考试,让许多学生与家长卷入赶考的浪潮当中;法律法规执行的力度不强,以及学校的违规操作让许多小升初的学生提早承担了更大的压力。 (7)师资力量严重不均衡。优秀教师越来越向热点学校集中,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薄弱学校师资力量流失严重。这是导致众多家长被迫择校的最主要原因。择校,预示着父母要不断的砸钱砸精力上去,孩子也要被迫参加各种考试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 (8)父母对孩子学习生活的态度总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社会上流行的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 3 使得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孩子越早学习越好,知识、技能掌握越多越好。这是一种顺从大流的表现,也有可能是一种功利心理在作祟。 (9)当今社会,要找工作,首先得看你是不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毕业的,然后才看你的能力。在父母的眼中,孩子读好书才有出路,优秀的成绩、突出的才艺是孩子日后的砝码。为了让孩子有更强的竞争力去争取好的文凭,长大后能找到好的工作,也可让自己老来有所依靠, 父母宁可让孩子先苦后甜。于是,强迫孩子去学习,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做各种各样的练习册。 (10)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光宗耀祖;思想的影响,家长期望过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又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当他们看到别的家长逼迫孩子学习取得好成绩时,便会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过于严格。孩子的生活只有学习,就缺少了童年应有的快乐。 (11)如今社会,孩子拼爹妈,爹妈比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永远 是我们大多数人心中的痛。当有些家长在各种拼比之中知道自己的孩子各种不如别人后,会产生急功近利;;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于是,便会盲目跟风。父母殷殷期盼,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束缚住了,原本的天性也渐渐泯灭。 (12)有些父母可能小时候没有机会好好学习,年轻的时 4 候过的也很辛苦,他们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孩子的未来能过得顺畅些,所以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的旗号,硬逼孩子去完成父母未了的心愿。 (13)家长的观念中,上不了好的初中,就上不了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就上不了好的大学。升学、上名校的逻辑形成了一个紧密的;连环套;,套住了孩子本该幸福的童年,也套住了家长们的心。希望政府能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变单一的社会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缓解;变态;家长们无助、无奈的心病。 (14)因为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不够,需要监护人替他规划未来,为未来铺好路。而家长肩负着为孩子规划未来的重任,他们必须狠下心来做个变态爹娘。 孩子的课业负担的过重,不仅仅促使;变态爹娘;的诞生,更使得中小学生自杀的极端案例也屡屡出现。 (15)父母收入提高,有能力将孩子送往各类型的课外辅导机构;加上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让父母对课外教育有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补习班能大幅度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16)由于父辈的观念与子辈的观念存在差异,两代人缺乏很好的沟通交流,父母没能(转 载 于:wWW.xlTkWJ.Com 小 龙文 档 网:家庭教育话题)理解孩子的辛苦、不清楚孩子的兴趣。与其投 5 资大量金钱在孩子不喜欢的方面,不如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让孩子的兴趣得到充分发展,在此过程,孩子的潜能很可能被开发出来,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或许更为重要。 (17)家长希望子女通过教育能够获得更理想的社会地位、实现代际间的向上流动,教育就被当成一种工具,其工具价值空前被重视,功利性追求由此突显。由于家长没有端正衡量成功的心态,在他们看来,所谓优秀的孩子就是成绩好。但是孩子将来是否为社会作贡献,或者活得更精彩,他们却没有认真思考过。 (18)大部分父母是在自我感觉的驱使下教育孩子,并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因此对于孩子的过分要求他们是不会轻易察觉出来的。正是由于过于关注孩子,同时又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使得父母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渐渐走向偏离科学教育的方向。他們不知道要适可而止,要因材施教,要快乐教育。 (19)家长舍得把大把的钱用在孩子身上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无可厚非,可是这种心态容易扭曲。家长产生虚荣攀比的心理,内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好,看到别人好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慢慢地变得急躁、急进,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而忽略的孩子的感受,以至于孩子小小的年纪起就埋在书堆中,失去了本应有的快乐童年。 (20)好的父母在做好督促子女不偏离航道的同时不要过 6 于在意成绩,要多方面挖掘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提供更多可选择性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不是强迫。中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享受更多课余活动,而不是一味地学知识和技能。想教育好孩子,先更新家长的观念。无 篇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尤其是小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和教育。教师不能替代家长,学校教育也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 但是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问题是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的-----家长,在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家长的素质问题。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首先取决于父母。他们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孩子教育的成效。他们平时的言谈举止、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对子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带过的一名问题学生,平时不遵守学校纪律、无故旷课、顶撞老师、与同学打架。而他的家长也在单位和所住小区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教育,随便将垃圾从楼上扔下来。这就是家长给孩子树立坏榜样的典型例 7 子。还有一些家长复制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自己父辈的教育方法,根本无法解决现在孩子的困惑,不能有效指导孩子的问题。一些家长沉湎于打牌、搓麻将,无暇顾及孩子,孩子自然也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家庭,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很深、很大的,而负面影响则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问题时,父母的道德素质是否也存在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或者自觉不自觉地给孩子灌输了一种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金钱 观呢,在与不少家长的接触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思想上普遍重视,但他们有时也觉得力不从心,有的家长的文化水平只有初中甚至更低,自己没有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对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根本无从谈起。 二、重智育,轻德育。家庭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第一所学校,一些家长只注重考试分数,认为考试高分的就是好学生好孩子,忽视了对孩子道德方面的教育,忽略了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曾对357名家长做了调查,有78.4%的家长反映最关心的是如何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把关心他们心理人格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仅达21.5%。可见“应试教育”还深深地左右家长们的教育观。家长的家教观念的问题。家长的家教观念跟不上形势,知识更新缓慢。 8 三、家庭教育方法上的问题。 (一)置之不理型。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单亲离异家庭、与祖父祖母居住或超生的家庭。一些青少年在父母离异后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孩子本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差,经常逃学,在社会不良青年的唆使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简单粗暴型。这类家长往往是教育手段单一,与孩子缺乏沟通。孩子稍有错误,非打即骂。坦洲某学校学生,因为父母教育方法失当,与子女缺乏交流,整天打骂,该学生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我的一个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满意,竟用皮带抽打孩子,物极必反,这个孩子居然以死威胁。还有的家长担心当今社会的复杂 性,生怕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想方设法阻碍孩子接触社会。有些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反映,父母为了让自己多些时间看书,不准孩子上网,将家中的电脑锁起来,其实,这无疑给一些黑网吧有可乘之机。 (三)是过分宠爱型。据调查显示,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有“4+2+1”的家庭中,60,70%的父母祖辈过分地宠爱孩子,孩子稍有一些不如意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家长都一味地满足,导致孩子缺乏应有的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面对挫折的良好心态,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律性差。(四)是父母不能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夫妻两人各弹各的调,甚至明争暗斗,互相拆台,令孩子无所适从。 9 我们说家庭是一所学校,但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方式,它通过家庭环境氛围及父母的言论.行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与基本素质。搞好家庭教育,首先必须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篇三: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摘 要: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育过程,它影响着人的一生。孩子的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重要。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不免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本文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家庭教育、 教育问题 目前,家庭教育在我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广大家长特别是新入学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更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并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化为教育子女成人成才的实际努力,以期望子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但是,笔者在社会调查中却发现,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值得 10 探讨的问题: 一、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奔波劳累于金钱权势的需求,而忽视了自身道德的修养和家庭的维护,以及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里就出现了贫富家庭教育的两极分化。一些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家庭,如农民、农民工、未就业人员和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水平 低下,有的孩子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这些儿童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而另外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或从政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并且,有的父母婚姻异常,单亲、重组、隔代抚养和旁亲监护抚养孩子的数量加大;还有的父母因个性、收入等原因,吵架打闹不止,缺 11 乏互敬互爱。 因此,这些家庭的不和谐和生活的动荡让未成年人连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有的孩子对父母失去归属感、对家庭失去信心。一般来说,得不到家庭温暖和关爱的孩子,其人格特点表现出攻击性和反叛性,极易走入歧途。 二、期望值过高,盲目教育,不断给孩子施压 长期以来,小学中很多家长由于受社会大环境和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考虑为儿童发展的初级阶段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而一味地从成长的各种愿望需要出发,把家庭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孩子将来“有出息”上,进行功利性教育。因此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值过高,或 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学习,不少人基于把自己当年未实现的理想,把改变家庭社会地位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父母宁愿做出个人牺牲,也要换来子女“成龙成凤”。他们为子女一个条理想的成长之路。在这种错误观点的指导下,家长常常无视孩子其他方面优势,一部分孩子也因此找不到自己的特长,以此带上学习的枷锁,只能一心希望考个好分数,不注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一旦不良素质从小形成,将会形成儿童发展的障碍,个别人甚至走向歧途,损害其终身的发展。 当前许多专家认为学什么都要趁早,这样才学得快,因此许多父母盲目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曾经有一个小学生父母要 12 他学钢琴、奥数、作文辅导班、书法等等,大家试想一想,正值孩童的他本应是自由快乐地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却被父母交给他的一个个任务变得没有属于自己的周末、暑假、寒假了。原本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开始厌倦了学习。这又是谁的过错呢,父母没有根据孩子的实际而盲目的教育,不断给幼小的孩子施压,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家长自己以前学习不好,没能圆上大学的梦,所以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总认为现在自己有了钱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味地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辅导;还有一位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受到家长批评、指责后跳楼自杀等等。以上种种因素,造成了许多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态度,甚至对学习应付了事。 三、家庭教育中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不平衡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 习成绩,而在他们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一切,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象严重,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就算家长知道教育体制有问题,但是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孩子来赌。所以要求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的想法,从小学就 13 开始灌输这种思想。作为家长,他们认为孩子要的是成绩,总是以为以成绩好坏代表孩子好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父母心中总是把一些问题和结果简单地划上等号,比如说:成绩好,学习好,孩子好、成绩差,学习差,孩子差。 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的家庭教育,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有的家长甚至用暴力“逼”“压”孩子学习,更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还往往暗示孩子少参加集体活动,少承担班级集体工作,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这种“重智轻德”的后果十分严重的,一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没有把“学会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思想品德素质较差。少数孩子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农村小学生中盗窃、故意伤害、寻 衅滋事、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时有发。 四、过分溺爱,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由于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经商或务工,这些学生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他们过分 14 溺爱,听之任之,孩子要钱就给他钱,孩子的作业也没有督促完成。而这些学生他们自恃家里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如厌学、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也有的只有父母一方在家,要承担所有家务和田间劳作,也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以及健康成长。 五、呵护过度,培养无法独立、自私的人 当前许多家庭教育方式不够科学,陷入了过分溺爱和过分管制相交织的误区。生活上“包办代替”,包揽孩子的衣、食、住、行,却忽视孩子的精神和情感世界。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几乎不可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致使孩子懒惰、散慢,当他们独立生活时就表现极端的无能和明显的依赖性。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能自已独立吃饭还要父母喂;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不会叠被子,还要妈妈梳辫子,不会洗衣服,不会整理房间??中高年级的学生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的事全由大人代劳,更不要说帮忙大人做家务了,家长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这些事都是家长理所当然要做的,孩子 15
/
本文档为【家庭教育话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