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镇江外域文化

镇江外域文化

2018-01-15 13页 doc 41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镇江外域文化镇江外域文化 ————外域诗作透露的镇江文化特质 地域文化也称区域文化 ,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相对一致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明显的 区域性特征 ,与周围地区的文化有较大差异。镇江地域文化是长江流 域文化(长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久远、南北兼容、东西 并蓄、宗教多元、文武兼备、隐士文化等特点。它与南京的“金陵文 化”,苏锡常的“吴文化 ”,扬州的“维扬文化 ”,徐州的“楚汉文化 ”,淮安、连云港的“淮海文化 ”有一定差异。镇江的地域文化 可称为“京口文化”或“京江文化”。 镇...
镇江外域文化
镇江外域文化 ————外域诗作透露的镇江文化特质 地域文化也称区域文化 ,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相对一致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明显的 区域性特征 ,与周围地区的文化有较大差异。镇江地域文化是长江流 域文化(长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久远、南北兼容、东西 并蓄、宗教多元、文武兼备、隐士文化等特点。它与南京的“金陵文 化”,苏锡常的“吴文化 ”,扬州的“维扬文化 ”,徐州的“楚汉文化 ”,淮安、连云港的“淮海文化 ”有一定差异。镇江的地域文化 可称为“京口文化”或“京江文化”。 镇江是一座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是吴文化的发 源地,它的文化命脉源远流长,它的文化底蕴浓郁厚重,它的文化价 值举足轻重,它的文化魅力经久不衰,它的文化影响代代相传。据《史 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太伯奔吴,自号句吴”,句吴是历史上吴国的前身。3000年前,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仲雍由陕西周原南下,渡 江进入宁镇地区。他们入乡随俗,与土著荆蛮人结合在一起。于是“荆 蛮人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可见,宁镇地区是商末太伯、仲雍奔荆蛮的最早立国之处。太伯第19代孙,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少子季札,被封于丹阳延陵。考古发现,在宁镇地区出土的西周和春秋 早期的青铜器远远多于无锡、苏州一带和太湖周围,证明了太伯、仲雍等周贵族奔吴先是在宁镇地区居住的,春秋中晚期,循宁镇山脉逐渐向东发展,直至太湖流域。大量事实证明了宁镇地区是吴文化的重 要发源地,是吴国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镇江地域文化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从镇江地域文化特征来看,镇江高专的高曾伟教授曾将镇江的地 域文化概括为六点,笼统说来,即为:一、历史久远,二、南北兼容, 三、东西并蓄,四、宗教多元,五、文武兼备,六、隐士文化。镇江 是一座天然山水城市,地理区位独特而优越。镇江也是一座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经济繁荣、交通便捷、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这些对镇江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的有机 结合,造就了镇江文气的充盈。 镇江特有的临江近海、江河交汇的地理区位 ,有利于南北、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使镇江地域文化不仅吸纳了北方的中原文化 ,而且也 兼容了外来文化。镇江不仅在国内的交流史上有过华彩的篇章,大规 模的对外交流也频繁出现。随着商业交流的日益兴盛,文化交流也一 度大规模地出现。有了上述几大特征,仰慕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们在 镇江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自然能够怡然自乐。在镇江对外交流史 上,涌现过不少外域的文人雅士,或者寄情山水,或者讲经说法,或 者留学游历或者偶然经过,由于倾慕镇江的秀丽山水与厚重底蕴,常 常文思泉涌。留下了不少优秀的诗作。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一些历史 或人为缘故,使得一些近代以前的外域文人中所作的很有价值的诗作 一度时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笔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与整理,从各种史料,文选中整理出 以下一些外域文人的诗作,虽然不能穷尽所有,但这些有代表性的诗 作对镇江文化界以及文化人对镇江气象风貌的解读,会有一定帮助, 现将部分整理成果摘录如下: 上述外国友人的一些诗作中,涵盖了吟赏山川、怀古揽胜、民间传说、闲情偶记等诸多,范围广,兼容并蓄,除此之外,还 有日本来唐代太学学习、并中进士的阿倍仲麻吕(晁衡)回国路过镇 江北固山时作《望月望乡》诗;日本僧人古源邵,元日本画家雪舟; 唐代至明代朝鲜诗人崔致远等游历镇江山水,作诗抒怀不一而足。无 论就镇江外域诗人诗作的数量还是质量来说,都是相当可观的,也是 很有研究价值的。 归根结底,镇江的山水人文为何能够吸引外域文化人?这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前文已经涉及了镇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然 而要具体镇江的文化特质,还必须回归到作品本身。现今,在打 造镇江文化品牌的形势推动下,对这些诗文的再认识,不仅有助于镇 江文化的开发与创造,更能够从一个客观的第三方记载资料去认识镇 江的地域文化与城市品格。 从上述九首诗作的作者来看,日本的策颜周良、森槐南以及提到的雪舟等都是僧人,而朝鲜诗人李齐贤的《鹧鸪天〃鹤林寺》、《金山 寺》等诗作都透露除了浓浓的禅意,单单这些,历代镇江佛教对外交 流的兴盛便可见一斑。历史上,有不少海外僧人远渡重洋来到镇江参 加佛会,研讨佛学。尤其是日本佛教界,与镇江佛教的联系更加紧密, 由于唐代高僧鉴真在日本的影响,常有日本僧人来镇江佛寺受戒、参 禅。唐代诗人徐道晖在《题金山寺》中云:“ ”。一个寺庙中僧人多为外国人,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不多见的。 可以料想到当时镇江佛教的兴盛是何种程度,其辐射力有多么的强。 宋代有日本僧人荣西、觉心等法师来金山寺传承。有天竺僧人法喜华 讲华严经于鹤林寺的僧舍圆音室。元初日本僧人古源邵元,明代日本 僧人雪舟擅长绘画,他在金山寺时仔细观察景观,回国后,绘制了《大 唐扬子江心龙游禅寺之图》,现为日本国宝。到了近现代,也有日本 僧人友松圆谛、岸文贞等法师来焦山讲学,匈牙利人照空,在上海与 太虚大师结下佛缘,皈依佛门后,也专门入宝华山隆昌寺学习佛教。 之所以镇江佛教的对外交流场面能够如此恢宏,其透露出的文化 信息就是镇江佛教本身发展就比较兴盛,所以连外国有人都能前来拜 谒,并且留下诗文,正如《论语》上所谓:“众星居其所而拱之”。 之所以外国友人的文字能够一定程度上涉及镇江佛教文化,这与 历史上佛教与镇江的关系非常的密切。《至顺镇江志》卷九记载到: “”其 实早在汉朝佛教就传入了镇江。先在焦山建普济寺,随后三国吴时建 甘露寺,西晋中建昌国寺、竹林寺、鹤林寺等。南朝刘宋起,历朝统 治者都信奉佛教,镇江的寺庙逐渐增多,经过长期的发展,一度颇为 壮观。据统计资料显示,民国初期,丹阳寺庙有105座,建国前期又 发展为309座,丹徒地区也有寺庙200多处。 由此看来,镇江佛教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中外佛教交流兴 盛也就不足为其,加以镇江佛教山川风景秀丽。通常为世人所熟悉与称道的“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都是佛教胜地,从历代本土文人的诗作中寻找“三山”的踪迹,可谓不胜枚举。唐代“开元大家”代表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的《焦山望松寥山》、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都是蜚声海内外。佛教名山与经典文化相得益彰、水乳交融,充分体现着镇江佛教事业的兴盛。满腹汉学的外域友人触景生情,所谓“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需文字留。”文章的价值正在于其能够再现历史文化风貌。无论是李齐贤的“忘机鹭宿钟声里,听法龙蟠塔影间”还是日下部鸣鹤的“江南第一碑,屹然江中立”都直接写出了镇江著名的金焦二山的某些文化内核。金山寺的古刹森严,肃穆安详,钟声阵阵,佛意浓浓。焦山作为佛教名山不仅佛名远扬,而前还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瘗鹤铭》深藏其中。从另一侧面也体现了镇江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文化艺术领域可以融会贯通,吐故纳新。更可以消解异样文化样式的“边缘化界限”。这些外国友人的诗句中记载的文化符号与我们在正史上获取的诸多信息与基本吻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充分证明镇江历史上佛教文化影响力之广,佛教圣地吸引力之强。从文化阐释意义上来说,外国友人的文化阐释文本也印证了镇江本土阐释文本的真实可靠性。随着镇江文化的进一步发掘,以及这些 才华横溢的外国友人在各自国内的文化影响力,镇江佛教文化的魅力 更加为世界所重视,镇江的对外佛教交流更加的兴盛。改革开放之后, 日本的鉴真大师第81代传人森本孝顺长老来金山、焦山二佛寺朝拜。 旅居新加坡的中国佛教徒还向江天禅寺赠送了六千多斤重的汉白玉 佛像一尊〃〃〃〃〃〃镇江佛教对外交流的历史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续写。 当然,关于佛教的对外交流,并不是外域友人的诗作中折射的全部镇江文化特质。深度剖析,这些优秀的篇章展示的,是一个关于镇 江更宏伟,更壮丽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底蕴。 单单从上述的诗文的内容来看,写景抒怀、感悟文化的几乎是全部。镇江不是政治文明的城市,因此,抒写镇江的文章也必然远离许 多帝王气息、官场气息。所以,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文人,吟诵起镇 江的时候,都免不了带有一种陶醉于秀美山川,沉浸于深邃文化的世 俗般的精致。朝鲜人李齐贤的几首诗词,行文流畅,风格清丽,羚羊 挂角,无迹可求,融入了唐诗的典雅大气与宋诗恬淡理性。他高度赞 扬镇江,称其为“江南第一州”,这与镇江北固山门前梁武帝萧衍所 提“天下第一江山”有着同样恢宏的气势。此典出自于陈寿的《三国 志〃吴主转》,刘备来甘露寺招亲时,见江天开阔、气势雄浑,赞叹 道:“此乃镇江第一江山也”又其“不携西子亦风流。”一句深得诗家 神韵。方家一眼便知,此句巧妙融化了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 浓抹总相宜”的真意。可以见得诗人厚实的汉学底蕴。从诗歌的表现 手法上来看也体现了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用典不隔”。再如其《焦 山》中颔联和颈联“海吞吴地尽,山控楚天摇。唇气窗间日,鸥声砌 下潮。”明显就有太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之笔力与气度。 而《鹧鸪天〃鹤林寺》中“僧窗半日闲中味,只有诗人得秘传。”二 句又暗合宋诗中的“理趣”要求。。李齐贤作为朝鲜诗人,不仅对镇 江的典故文化熟知,而且深得汉学精义,字里行间都逼透着镇江文化 内在的筋骨与底蕴。而其他诗人或是感慨与生动的民间传说,或是惊 叹与优秀的书法作品,或是闲情偶得、信手拈来。以“第三方佐证” 的角色印证的镇江秀美雄奇的自然环境与深邃博大的文化底蕴。历史 的厚重底蕴, 长期拥有厚重文化的润泽,也使镇江的文化显露出江南文明的若 干特质,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样式。因此,在外国友人的笔下,出 现了“酒杯倾天地忘怀”的壮丽金山。“江汉滔滔向此归”的秀美焦 山。还有“山水有清音”的清幽南山。以及扬子潮头,古运河畔。镇 江城处处体现着诗人们“高峰体验”的成果。不仅如此,镇江的很多 民间文学也被不少外国友人所重视,诸如上述提到的《华山畿》。关 于“华山畿”所在地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或为“华山为高淳境内的 花山”(胡适《白话文学史》)或为“江苏句容宝华山”;(1979年版 《辞海》)或为“丹徒华山村”。(《丹徒县志》)经过有关专家实地考 察与查证有关资料,确认在镇江丹徒县石桥华山村。(参见康新民《〈华 山畿〉发生在何地》刊于1992年8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副 刊”。)明代朝鲜诗人金宗直来镇江丹徒华山村考察《华山畿》故事并 作《华山畿》七绝一首:“冢上青青连理枝,行人争唱《华山畿》。野 棠花发当寒食,几度春魂化蝶飞”。可见,民歌已深入人心矣。20年 代学术界即有人认为《华山畿》是《梁祝》的雏形,故有“小梁祝” 之称。关于《梁祝》的事故,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 记叙了梁祝二人“同学”、“同冢”的故事,而《华山畿》故事远远早 于《梁祝》故事,最早表现了“同冢”,“阴配”的悲剧婚姻心态。“生 不能共罗帐,死也要同坟台”。即使并不能肯定得下结论说《华山畿》 是《梁祝》的雏形,但这种优秀的原生态民间文化为外国友人所称道, 不仅是让镇江文化界欣喜的资本,更是应该引起学术界重视的资料。 按照余秋雨先生对江南小镇的解读,镇江这座城市“少了那些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虽然历史悠久却谈不上什么气势,但 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 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 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 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 悠长,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因此,不管是上述的一些外域诗人,还是其他一些外域诗人,真正非常熟悉镇江,能够理性地分析镇江的诗人并不多。根据史料考证, 上述五位外域诗人,没有在镇江为官多年的,也没有像中国文人萧统、 米芾一样在镇江生活多年的。这些诗人描写镇江,多半是妙手偶得之, 体验式的心灵感悟。诗人行走阅读历史文化、自然山川,读得质感又 读得粗糙。此间似乎有点象征,这种行为方式非常符合多数游人不喜 欢粘滞历史却喜欢浏览历史的中学生心理。 如果从这一点引申开来,仔细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码头文化” 是镇江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探讨镇江的深层次码头文化内涵, 我们发现这是我们城市文化多么灿烂辉煌的一笔重彩。虽然码头文化 和外域诗人并没有多少直接联系,然而分析镇江文化特质,就不能绕 过这一页。 日本诗人森槐南的《夜过镇江》很能说明这一点,从诗中我们不 难发现“扬州风物最相思”不是直接写镇江,只是诗人路过镇江而已。 而诗人又陶醉于镇江美丽的景色,说“好赊京口斜阳酒,流水寒鸦万 柳丝。”似乎对镇江很熟悉,酒可以“赊”。其实不然,诗人和镇江的 渊源并不深,从心理学上来说,可能是因为镇江秀美的山川、充盈的 历史文化底气,满足了诗人所谓的“期待”,使得诗人感觉到一种“诗 意的栖息”,因此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诗人可以尽情吟赏山水, 感悟人生,如创作散文一般,避免许多程式的束缚。由此也可以看出 镇江区域文化精神的某些端倪,因为地理位臵的缘故,镇江是全国的 交通要塞。政治上没有掀起过太大波澜,可是南来北往的行人,形形 色色。自然也免不了外国友人。随着全国经济中心南移、人口增长及 大运河开凿,自隋唐起,镇江就逐渐发展成为运河线上的以商业、手工 业、运输业著称,“商贾并凑”的民居城市。 据有关资料,镇江自古就是联系江南、江北的渡口、码头。北方 士民“南渡”,多经淮而由此渡江居于宁镇常一带。随着全国经济中 心南移、人口增长及大运河开凿,自隋唐起,镇江就逐渐发展成为运河线上的以商业、手工业、运输业著称,“商贾并凑”的民居城市。杜牧诗《润州二首》反映了市井的繁华,李白《丁都护歌》也描绘了丹 阳至京口一段运河两岸商业兴旺的景象。苏东坡诗《金山梦中作》云:“东来贾客木棉裘,饮散金山月满楼”,也形象地描绘了在金山会饮的 富商大贾。“宋代镇江府商税额占全国第十一位”,“明代镇江是全国三十三个商业发达的城市之一”,“在江南商业区中位在常州、芜湖、 九江之上”,进入清代商业空前繁荣,有“银码头”之称,出现“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十万家”的盛况,是重要的物资中转站和销售市 场。由于客聚四方、信息流通、习俗交融,除了所在地独特的语言、 衣着、饮食、小戏、杂耍以及生活习惯仍保留一席之地外,逐步混合趋同。南腔北调、三教九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虽有糟粕,但存有明显的主导意识和文化主线。就主导意识而言,如开放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机遇意识、拼搏意识、效率意识、 效益意识、创业意识、超越意识等等。就文化主线而言,从因“开放”而“开拓”,到因“竞争”而“协作”,以至因“追逐利润”而“敬业 乐群”。无论是开商埠的富商大贾还是跑码头的小商小贩,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求生、求利、求富、求强、求新、求幸福,对未来充满希望。 码头文化的影响力已不局限于一种对外文化交流的范畴,第二次 鸦片战争失败后,1861年5月镇江正式对外开埠,成为长江下游最早开辟的通商口岸。镇江先后有英、美、德、日等几十家洋行和轮船公 司,他们经营江海航运,开设工厂,设立商栈。镇江人也吸取了西方的 近代文明,增强了开放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协作 意识,促进了镇江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90年代,镇 江出现了机器生产为代表的近代工业。这又是外国友人在吟赏镇江山 水是所没有预期到的客观效果。 然而纵使透彻分析外国友人的诗作,也可能概括镇江码头文化发 展的全貌,也不可能体现镇江作为重要商埠城市的全部地域特征,甚 至都没有直接涉及镇江码头文化的一些方面。可是通过对诗人群体的 宏观研究,我们也不难发现镇江作为码头城市的重要特质,从东西方 文明交流碰撞的很多次余响中可以依稀辨别历史上镇江码头文明兴 盛的若干风貌。倘若不是交融南北、贯通东西,不是江河要津,远在 别国的有人又何以大规模地在镇江驻足,并留下优秀的作品?这也是 诗歌“风格论”与“气象论”的客观要求。 从上述对镇江外域友人的诗作分析以及文化内涵的拓展进行总 结,又可以得出镇江地域文化精神的四大特性。一是开放性,二是兼 容性,三是复合性,四是变异性。。已有专家学者充分论证了“吴越 文化”和“移民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巨大的开放性和强烈的开拓进取 精神。如前所述,外域诗作属于外来文化,且受“吴越文化”以及镇 江独特的“山水文化”的影响,因此,自然就具有“开放”的特性。由这“开放性”,也孕育了镇江区域士人的“开放意识”,使镇江区域的 士人不局限于一地之见,不满足于眼前之利,而能“淡泊明志”,“宁 静致远”, 胸怀世界,放眼世界。外域诗作的成就是“海纳百川、兼 容并包”,是对世界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的集聚吸纳“融合”而成。 正因为这种兼天下文化精髓而容之,“镇江区域文化”在长期的发育过程中,不断吐故纳新,消解中外文化的二元对立界限,形成拥有气 魄的“大文化系统”。由于“镇江区域文化”具有融合性,因此, 必然具有较强的集聚吸纳功能。各种中外精神文化、思想观念相互碰撞、 激发的结果, 必然产生转化、变异。 总之,外域诗人对镇江的咏叹蕴含着太多的欣慰与感叹,随着城 市化步伐的加快,塑造独特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 新领域。没有鲜明独特整体文化形象的城市,很难在日益激烈的竞争 中取胜。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发达的现代经济产业的支撑,更需要有 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为更好地塑造和提升镇江文化形象, 镇江文化界必须对镇江历史上的外域诗人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性 研究,这不仅为镇江开发新的文化资源提供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 能够增进与这些外域诗人所在国家或城市的友谊,提升镇江的国际形 象,加强与国外的多方面合作,扩大“外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如此, 更能够保证镇江新时期发展的后劲。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城市文化形象在传承创 造和累积的过程中形成并内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动力。文脉 是一个地域的背景,包括自然地理条件、文化氛围和文化脉承,以及社会人文背景。准确地把握和分析一个地域文脉的旅游吸引力,从而确定开发主题,再对主题进行深化,挑选适当的项目加以组装,是文化开发的一条重要思路。其核心就是 “因地制宜” ,强化地方独有的特色。每个城市都有各自最具特色的文脉,如北京突出的明清文化,西安突出秦唐文化,开封突出宋文化,洛阳突出魏石窟艺术文化,曲阜突出 儒教文化等,这就是城市原本的文脉特色。镇江历史文化雅俗兼备,异彩纷呈,其积淀之厚、成果之丰、品位之高,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之大,在密集的江南城市群中是名列前茅的。因此,依据镇江地域文 化自身的品位与内涵,对镇江外域诗作文化进行开发利用,使城市文 化在一定程度上向四周辐射。城市文化资源又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 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泉,也是发展城市旅游业的灵魂。挖掘 文化资源、融入文化背景、表现文化特质,创新城市旅游产品,是城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而镇江更应借助外域诗作文化打出 自己的丰富文化品牌,这对提升镇江城市的发展内涵,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发展城市旅游都有现实的意义。 下图是江苏科技大学的梅亮先生列出的城市旅游文化资源体系 示意图: 其具体表现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修养日渐提高,旅游者已开始追求从表象性的体验转向深入性的体验,即从单纯的山水欣赏 和园林观光,转向对文化的体验和对文化底蕴的探究。因此,适时对 镇江外域诗作文化进行深度发掘,不仅是对大众旅游心理的一致性调 整,也是开发镇江文化资源,提升镇江城市文化形象的重大举措。 镇江整体城市形象的确立并不能只是建立在几句亮眼的口 号或者一两次轰轰烈烈的申遗活动上,应重新梳理历史文脉,确证自 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将鲜明的文化自信作为提升镇江综合竞争力的源 泉。 但目前镇江大量外域诗作文化资源“藏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孤立而分散的文化片段的吸引力是有限的,镇江可以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开辟外域诗作文化体验旅游线,形成外域友人循迹之类型的旅游品牌。整理李齐贤等外域友人文艺作 品。开设纪念馆、树立碑刻之外,镇江的许多景点也可以进行整合、 对于外域友人留给镇江的文化资源进行统一的包装与宣传,将其中涉及的历史典故、人文景观及著名建筑,合理布局,形成文化旅游长廊,弥补个别景点实力稍弱的劣势,从而极大地提高镇江的城市品位和旅 游市场竞争力。 再试图深入挖掘一些外域诗作中深厚的饮食文化、宗教文化、运 河文化等旅游文化资源,重点开发宗教旅游、美食旅游、休闲旅游、 亲水旅游、度假康体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游、文学、艺术修学旅游等 专项旅游产品,突出镇江城市旅游自然山水和文化特色的有机融合。 同时加强与部分外域友人所在国、所在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形成优 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镇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发达的现代经济产业的支撑,更需要有文化的积 淀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为更好地塑造和提升镇江文化形象,进一步发 掘自己的历史文化内涵,镇江应通过城市外域诗作文化中一些待开发 资源的深度发掘,凸显城市形象和精神魅力,不断提升镇江在国内外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提升镇江城市综合竞争力。
/
本文档为【镇江外域文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