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5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7-09-20 4页 doc 28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2015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5年修订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DR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2)...
2015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 (2015年修订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DR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2)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注意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3)DR检查,了解骨折类型。 (4)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干骺端的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摄片,还可行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和程度。 (二)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局部瘀血肿胀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凝滞证:伤后2周—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连。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分型 1、横断骨折:直接暴力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碾砸伤、压砸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前外、内侧,胫排两骨骨折线多在同一水平,骨折多呈横断,软组织常挫伤严重,甚至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 2、斜形骨折:间接暴力多为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跌倒等由传达暴力所转骨折,骨折多呈斜形或螺旋形,常有不同程度的断端向内、后成角,远端外旋、重叠移位。 3、粉碎型骨折: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型骨折。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适用于骨折较稳定的横断骨折,麻醉成功后(疼痛较轻者可以不麻醉),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复位后可以感觉骨嵴平整,骨折端稳定,表明复位成功。 (二)、外固定 1、骨牵引: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骨折。 2、皮牵引:主要用于12岁以下骨折儿童。 3、闭合复位弹性钉固定:适用于小儿骨折,闭合复合成功后,在透视下从胫骨结节内外侧插入弹性钉进行固定。 4、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适用于胫腓骨中段横断或斜形骨折,经闭合复位后不稳定者,夹板和石膏等外固定困难,先采用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 5、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对于粉碎性型骨折,闭合复位成功后,为维持胫骨的长度,可以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 (三)、辩证治疗 1.血瘀气滞证     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     推荐方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血竭、丹参、川断、牛膝、补骨脂、延胡索、甘草。     中成药:活血止痛胶囊   2.瘀血凝滞证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推荐方药:当归、赤芍、丹参、川芎、枳壳、川断、牛膝。 中成药:接骨七厘片   3.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方剂:十全大补汤加减   推荐方药:黄芪、人参、茯苓、白术、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四)、其他治疗 1、骨折固定稳定后可选择电脑骨折愈合仪等,以促进骨折愈合,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2、后期膝或踝关节粘连可以选用CPM等康复设备进行康复治疗,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3、敷药治疗:常用药物:马钱子、雪上一支蒿、羌活、防风、秦艽、透骨草、伸筋草、桑枝、黄柏、黄芪、薏苡仁、忍冬藤、栀子、苍术、虎杖、威灵仙、当归、赤芍、乳香、粉葛、防己、泽泻、山海棠、冰片。 4、湿敷治疗: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 5、练功疗法 整复固定后即作跖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伸缩活动。骨折愈合后可逐渐负重步行锻炼。 (五)、护理调摄 1、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淋巴液回流,减轻或预防肢体肿胀。 2、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足趾感觉情况,注意有无疼痛、肿胀、肢体麻木等。 3、注意检查腓总神经的功能,观察足和足趾的背伸、跖屈活动,以及小腿的皮肤颜色、温度和足的感觉,特别是第1—2趾间背侧的皮肤感觉。 4、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明显肿胀及疼痛、足趾感觉活动受限、被动牵拉痛、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的出现,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5、麻醉恢复即开始指导患肢踝背伸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每日多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做100次左右肌肉收缩。 6、术后3周—4周,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挺直、抬腿练习,患肢由伸直位,逐渐屈曲90°,以防止关节强直。 7、骨折术后4周视骨折愈合情况可开始扶双拐不负重步行锻炼。教会患者正确扶拐,患肢不能悬空,脚底要放平,切忌用脚尖着地。 8、经锻炼后骨折部若无疼痛不适,自觉有力,可改用单拐逐渐负重锻炼。胫腓骨干骨折不宜过早下地行走。提早下地可能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 三、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分析: 1、本病在临床上具多发性和复杂性,在临床诊断时又由于检查不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漏诊情况 :( 1 ) 漏诊血管损伤  ;( 2 )漏诊腓总神经损伤。 2、小腿肌筋膜室综合症的观察和预防。   具体解决措施: 1、患者入院时应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切防漏诊。     2、对于胫腓骨骨折,入院后首先要观察有无肌筋膜室综合症的倾向,如有,尽早采取措施,我们一般采取的是,先药物治疗,“止血与扩管”同用,密切观察,必要时立即“开窗减压”。 早期减压是唯一正确有效方法。一般需在临床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手术,否则将会造成肌肉、神经不可逆的损伤。手术应彻底切开受累骨筋膜室的全部皮肤及筋膜。单纯作腓骨段截除不仅不可靠,而且会影响功能。经皮肤小切口行皮下筋膜松解也不足以消除皮肤的限制作用。切开的伤口行无菌敷料松散包裹,留待二期植皮。 四、疗效 评价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显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骨折处已骨折性愈合,部分无压痛、叩痛,伤肢无明显短缩,骨折成角小于5°,膝关节屈伸功用受限在15°内,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5°以内。 有效:骨折对线对位尚可,骨折线模糊,伤肢短减少于2cm,成角在5°—10°,膝关节活动受限在30°—45°以内。踝关节屈伸受限在10°—15°以内。 无效:骨折对位对线差或不愈合,患肢短缩3cm以上,成角大于10°,膝关节活动受限在45°以上。踝关节屈伸受限在15°以上,伤肢不能负重。                                                                                                        凤庆县中医医院骨伤科                                   2015年1月28日
/
本文档为【2015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