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声音与环境

2017-12-26 8页 doc 61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声音与环境声音与环境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知识结构】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3、把声音显示出来 一(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4、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5、声音传播有多快, 6、人怎样听见声音, 1、声音的高低—音调 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用波形比较频率 声音与环境 1、声音的强弱—响度 三(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2、用波形比较振幅 3、声音的品质—音色 1、声音与音乐 2、声音与建筑 四(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3、听不见的声音 4、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中考双向细目表】 章 节 知 ...
声音与环境
声音与环境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知识结构】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3、把声音显示出来 一(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4、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5、声音传播有多快, 6、人怎样听见声音, 1、声音的高低—音调 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用波形比较频率 声音与环境 1、声音的强弱—响度 三(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2、用波形比较振幅 3、声音的品质—音色 1、声音与音乐 2、声音与建筑 四(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3、听不见的声音 4、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中考双向细目表】 章 节 知 识 点 要求 二、声 1.声音是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知道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 4.乐音的三要素 知道? 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知道?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 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1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的方法。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2 【教学过程】 第一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一、新课引入 妈妈的叮咛轻柔甜美 老师的话语庄重舒坦 闹市的喧哗嘈杂厌烦 千万个声音 高的 低的 强的 弱的 欢愉的 烦躁的 我牢牢记住一个声音 为中华腾飞学习 二、新课教学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据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发现,盘子被敲打后余音不断,但用手按住盘子后,声音立即就没了。你知道原因吗, 【活动1】:观察震动发声 (1)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p24图2-2),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手指放到正在播放音乐的收录机的扬声器上(p24图2-3),感受一下扬声器和机身的振动。 表明:声音(sound)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解释帕斯卡的发现,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音叉振动时,当叉股向左运动时,压缩了左侧的空气,这部分空气变密,而右侧的空气却变稀疏了;当叉股向右运动时,右侧空气变密,而左侧的空气却变稀疏了„„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形成声波(sound wave)。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活动2】:传声试验 A(真空能传声吗,(P26图2-6) 实验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3 B(听水中传出的声音(P26图2-7) C(隔墙听音(P26图2-8)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 3(把声音显示出来 声音是一种波,不仅能被听到,而且可以被“看到”。 (1)示波器 (2)计算机 4(声音传播的有多快, 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较大,在气体中的较小。 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也越大。 在15?的空气中,每秒传播距离大约340m 在25?的空气中,每秒传播距离大约346m 在25?的水中,每秒传播距离大约1500m 在冰中,每秒传播距离大约3230m 在铁中,每秒传播距离大约5200m 5(人怎样听见声音, P28图2-11 人耳的结构 练习:P29《自我评价与作业》 4 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一、新课引入 千万个声音 高的 低的 强的 弱的 欢愉的 烦躁的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高低—音调 声音的高低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什么关系, 【活动1】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P31图2-17钢尺的振动 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 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用波形比较频率 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少,频率低,音调低。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85-1100Hz. 人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 【活动2】怎样调节弦乐器的音调 P32图2-20 研究表明: 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 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得越紧音调越高; 当弦的张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 练习:P34《自我评价与作业》 5 第三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一、新课教学 1(声音的强弱—响度 声音不但有高低,还有强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俗称音量。 【活动1】探究响度跟那些因素有关 P35图2-25击鼓 P35图2-26弹琴 活动表明: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振幅(振动的幅度),指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2(用波形比较振幅 振幅小,响度小; 振幅大,响度大。 在声学上,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 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 越小。 3(声音的品质—音色 声音除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特征以外,还有第三个特征,音色,也叫音品。 音色是用来区别不同乐器的。 【活动2】辨别不同物体的声音 P37图2-29欣赏扬声器中的器乐合奏 P37图2-30观察音叉、单簧管、小提琴以相同音调发声的波形 活动表明: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 练习:P38《自我评价与作业》 6 第四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一、新课教学 1(声音与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是人类心灵的语言。 对声音的研究,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2(声音与建筑 我国不少古建筑,巧妙地应用了声学知识。其中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都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很高的声学要求。利用反射、吸声,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丰满。 “双耳效应”—判断音箱的方位 “立体声”----两个(或几个)音箱在不同方位和距离播放 3(听不见的声音 人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 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2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 应用:(1)介绍蝙蝠采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2)介绍声呐技术产生的背景以及现代声呐技术的应用方面 (3)介绍B超在医学上的应用 (4)超声波测出金属内部的伤痕 4(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从环保角度来说,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乐音的波形规则,使人愉悦;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使人厌烦。 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控制噪声,减少噪声的措施:消声、吸声、隔声。 练习:P44《自我评价与作业》 7
/
本文档为【声音与环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