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闲话曹操与刘备

闲话曹操与刘备

2017-10-14 16页 doc 34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闲话曹操与刘备闲话曹操与刘备 一,曹操出仕公元175年(熹平4年) 这年,曹操20岁,刘备15岁。 曹操“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官级不高,但那是主管半个京城治安的要职。上任数月,就把当红太监蹇硕的叔叔给杀了。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足见其胆识和工作业绩。曹操的爷爷本就是宦官(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袁绍就曾骂他为“赘阉遗丑”。当时正值宦官当权,若想升官发财,曹操理应凭自己的身世投靠宦官。但曹操始终是反对宦官弄权的。 刘备“师事卢植”,估计没学几天,混个文凭而已。母亲“贩履织席”供他读书,而“先主不甚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闲话曹操与刘备
闲话曹操与刘备 一,曹操出仕公元175年(熹平4年) 这年,曹操20岁,刘备15岁。 曹操“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官级不高,但那是主管半个京城治安的要职。上任数月,就把当红太监蹇硕的叔叔给杀了。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足见其胆识和工作业绩。曹操的爷爷本就是宦官(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袁绍就曾骂他为“赘阉遗丑”。当时正值宦官当权,若想升官发财,曹操理应凭自己的身世投靠宦官。但曹操始终是反对宦官弄权的。 刘备“师事卢植”,估计没学几天,混个文凭而已。母亲“贩履织席”供他读书,而“先主不甚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实在是朽木不可雕也~看来他的老师卢植当时是不喜欢他的。东汉时期的士人出仕主要是举荐和征辟,卢植显然是没有举荐刘备。可能是举荐了他的同班同学公孙瓒吧。 在曹操因才学出从被举孝廉开创自己的事业时,刘备因“不甚读书”还在到处游荡。 二,黄巾起义前期公元176(熹平5年)至公元184年(中平元年) 曹操因治理京都治安成绩斐然,“于是共荐之,故迁为顿丘令”。后来妹夫出了点事,“从坐免官”。但因他“能明古学”,又被“征拜仪郎”。当时宦官当权。曹操多次上书,直斥时弊。宦官也好,外戚也好,曹操全不附会。行事光明正大。先天下之忧而忧。实在令人钦佩。曹操虽然不畏强权,敢说敢为,但他并没犯左派幼稚病。应该说还是比较讲斗争策略的。在连续上书后,曹操“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看来这时他对腐败无能的朝廷开始失望了。失望后的曹操,并没灰心丧气,而是转头做实际工作。百折不回的精神在他以后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尤为明显。 刘备大概继续游手好闲,这段时间,没有什么活动的记录。假如真做了些许好事,那一贯坚持蜀汉正统的史家还不吹得天花乱坠呀,史书常说刘备少年时,“好交结豪侠”,但我们并没见到一个比关,张还早的朋友。 到公元184年,刘备24岁;曹操29岁。(《三国演义》说当时刘备28岁,似有误) 这六年曹操在官场几经沉浮。既显示了自己才能,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我们仍然看不出刘备做了些什么。书,应该是没有再读了。因为卢植似乎早就到京城为官了。 三,黄巾起义时期公元184年(中平元年)至公元188年(中平5年) 由于东汉朝廷的腐败无能,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交替把持朝政。把整个国家搞得民不聊生。公元184年终于出现大规模的黄巾起义。“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我们姑且不谈黄巾起义正确与否,那是个很复杂的历史观问题) 曹操即“拜骑都尉”带5000正规部队讨“颖川贼”,“斩首万余级”。战功赫然。 刘备结识关,张。在两个商人的资助下,带500民兵投奔刘焉。《演义》虽然一再吹嘘刘备战功,但那时,他毕竟只是协助校尉邹靖作战,把正规部队的胜利归结到从旁协从的民兵头上,显然是有些牵强的。《三国志》说“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不合情理,他是带500乡勇投奔邹靖,并由邹靖介绍给刘焉。即便很得刘焉赏识,但邹靖是正式国家干部呀。刘备只是普通百姓,“白身”而已。倒是《演义》说了实话:“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 后来,刘备离开刘焉,找老师卢植,刚想凭老师的地位立功封赏,没料到老师被朝廷锁拿进京,按当时朝廷的黑暗,是很有可能被杀头的。但刘备在路途遇上被囚的老师,也没伸手搭救。先保住老师的命,再作计议,于国家,于私情都是合理的选择。不能说刘备胆小怕事,看来他骨子里是自私不讲道义的。对己不利的事,他不做。远不如张飞仗义。后来遇到董卓,若不是张飞吵着散伙,刘备恐怕要忍辱曲事董卓。 破黄巾后,曹操当上济南相,开始显露出治国才能。“国有十余县”,自他上任后“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后来要他去做东郡太守。也是一方长官。但曹操看清了现朝廷的腐败。“称疾归乡里”。看来曹操没什么官瘾。这时,翼州刺史王芬等想拉他“谋废灵帝”。曹操正言道:“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详也”他认为国家的问题不是废立皇帝所能解决的。废立只会加剧社会混乱。由此可见曹操的眼光和人格。后,韩遂等反叛。朝廷马上想到装病在家的曹操。征为“典军校尉”。我们看不出曹操依附过谁,但每被重任,说明他的才能得到朝野公认。 破黄巾后,刘备在京都到处“自陈功绩”终于得了个县尉。这离刘备的野心实在差得太远。兄弟三人估计喝了不少闷酒。结果“怒鞭督邮”挂印而去。躲到亲戚家去了。 到公元188年,刘备28岁;曹操33岁。 一个立功受赏反而“称疾归乡里”;一个到处钻营要官做。两相比较,很有点意思吧~, 四,董卓当权时期公元189年(初平元年)至公元190年(初平2年)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被基本平息后,统治集团内又开始互相撕杀起来,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和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之间斗来斗去,结果两败俱伤,斗出个残暴的董卓来。笔者以为:宦官,外戚无论任如何弄权,其权力基础还是皇权。到董卓进京,权力基础就成了单纯的军事实力。汉朝廷便真正名存实亡了。 在何进诛宦官,招董卓进京的过程中,曹操曾有很多好的建议。可惜没被何进采用。从曹操的进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见识的高明:“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之如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已,何必纷纷招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观其败也。” 董卓把持朝政后,很器重曹操。想拉拢他,“表太祖为骁骑校尉”。但曹操没有依附董卓。偷偷溜了。一说明曹操有洞悉时局的先见之能。知道董卓不会有所作为;一说明曹操是很有骨气的真英雄。坚持真理~宁可辞官,甚至冒生命危险。也不做无原则的事。《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很能说明曹操其人。既有荆柯的胆量,又有智能策略。不是逞匹夫之勇,行刺不成。便设法保护自己。 顺便说一下广泛流传的曹操杀吕伯奢的故事。这是所有关于曹操的故事中,最损曹操形象的。也是所谓曹操名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出处。《演义》中演的成分太大。既然《演义》能演出个百姓杀老婆来招待刘备的肉麻故事;当然也能演出个败坏曹操形象的故事。《三国志》中没有这个故事;《魏书》中是这样写的:“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世语》中写道:“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杂记》中写道:“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人。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笔者以为,在被追捕时,误杀人的事或许是有的。但不会象《演义》中写的那么戏剧化。 鞭督邮后,刘备先是躲到代州刘恢那里避风头,后来,又到处混了一段时间,实在没有什么出路,就投靠老同学公孙瓒。靠公孙瓒帮忙,得到个平原县令职务。 曹操逃出董卓的追捕回到老家陈留后,立即“散家财,合义兵”。虽曹操孤身逃回老家。但,他“登高一呼而云集者众”。很快就造成了全国讨伐董卓的局面。曹操以一逃犯的身份这么快就发起了一场全国性的运动。说明他所倡导的运动是代表了各方面的呼声;同时也说明他当时在社会上已颇具影响力。 便是从这时开始,曹操创建了自己的军队。讨董战争的各路诸侯勾心斗角,各打各的算盘。当然不能使曹操的讨董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在董卓迁都后,讨伐就不得不终止了。这时,社会进入到军阀混战的局面。在各诸侯中,曹操的军队当时应该是最少的。 据《演义》说,刘备此时是跟随公孙瓒参加了讨董之战。史书一般没有记载。 最有趣的是广泛流传的“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三个打一个,只能说明吕布英勇呀~不知怎么变成了颂扬刘,关,张。倘若在金庸笔下,那是很见不得人的事。 各路讨董诸侯散伙后,公孙瓒令刘备为平原相。 这一两年,国家几经战乱。是乱世出英雄的时代。曹操自己举动弃官,开创了讨伐残暴的董卓的局面。他自己也成了举足轻重的一路诸侯。而刘备还在同学的照护下享受着县处级待遇,无所作为。 此外,我们从曹操“称疾归乡里”和离器重自己的董卓而去的行为看,曹操做人做事很有原则。在他大智大勇的背后似乎还有一丝文人的惆怅与清高的混合气味(曹操本人就是大诗人,是著名的“建安风骨”的领头人)。而刘备更象一个职业政客。 五,曹操收编青州兵公元191年(初平3年) 讨董后,曹操为东郡太守。这年春天,曹操平“黑山贼于毒”解武阳之围:“又击匈奴于夫罗于内黄”。这时,青州黄巾百万之众又起事了。兖州,东平守将望风披靡。曹操应请“领兖州牧”。在寿张东,大破黄巾。然后,一直追到济北。黄巾军全军向曹操投降。“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收编“青州兵”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各路镇压黄巾起义的武装中,曹操是唯一大规模收编黄巾军的人。其他人的政策基本是不受降,全部剿杀,就是俘虏也全部格杀。理论是“若容其降,无以劝善”。曹操以战略家的眼光收编了青州黄巾。没收编的降兵,百姓等“令其归农”,也增加了地方的生产力(后来又让他们屯田)。同时,曹操的势力也因此而骤然大增。笔者认为,收编奠定了曹操日后统一北方的军事基础。 在兖州,曹操广泛招贤纳士。唯才是举。很多文臣武将纷纷投奔曹操。当时势力比曹操大的诸侯还有很多。但曹操能吸引那么多的文臣武将。怕不会是一个“奸雄”所能为。总有他人格魅力的地方吧。 刘备:这年刘备还是在小小的平原县。三兄弟大概又开始喝闷酒了。 六,李傕,郭汜把持朝政时期公元192年(初平4年)至公元195年(兴平2年) 董卓死后,全国各地打得一塌糊涂。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打败杀董的王允,吕布。把持朝政;西凉马腾又来了个“勤王举义”;曹操战袁术;曹操攻徐州;曹操战吕布;孙策渡江东等等。总之是一片昏天黑地,百姓流离失所。整个中国战火四起。特别是北方伤痕累累。 曹操占住兖州后,在割据的群雄中站有了一席之地。随即大破袁术。一直把袁术追到九江。兴平元年,曹操为报父仇,开始东征伐徐州。笔者认为,报杀父之仇只是东征的借口。其实,初平四年秋,曹操就进攻过一次徐州。那时曹操的兖州,大概是今天的河南省北部。北有强大的袁绍;南有久据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坚;西有张绣,张邈,马腾等,还有匈奴。曹操无论从生存或发展的角度都必须向东边扩展。一旦得到徐州,东临大海,就不会处在四周列强的包围之中了。所以从战略的角度讲,曹操必须东扩。“百善孝为先”,即使攻徐州没什么战略意义,在那个时代,曹操也是要表示表示的。更何况战略意义如此重大呢,也许是这个绝好的东扩口实来得早了点。西边的张邈,吕布乘虚而攻破兖州。曹操不得不回师“大战吕布”,几经鏖战,曹操险些战死沙场。吕布终因粮尽而退。 这年的中原,真是天灾人祸~除不间断的军阀混战外,又起蝗灾。真到了“人相食”的地步。“谷一斛五十余万钱”。 曹操攻徐州时,陶谦求救于北海孔融和青州田楷。刘备那时正协助公孙瓒的部下田楷拒袁绍,“东屯齐”。陶谦求救时,公孙瓒便派刘备去助。 这里有必要分析一下刘备与公孙瓒的关系。两人本是老同学,同时“师事卢植”,后来公孙瓒平步直上,到群雄割据时,已是独霸一方的诸侯。刘备自投靠公孙瓒后,似乎并非公孙瓒的直接下属,而只是依附于瓒。笔者以为,一方面可能是公孙瓒非常了解刘备的为人,并不想深交刘备。但毕竟是同学关系,该帮时,还是帮一下;另一方面,刘备也不愿完全归属于谁。即使势单力薄,他也总想自己干。他前后依附过很多人,但转头来,他能立马翻脸。这也是他日后成大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公孙瓒那里,刘备显然没有什么前途。无任如何,救徐州对刘备来说是次机会。 说是去救徐州,其实刘备只有“兵千余人”:“又略得饥民数千人”。这样的兵力,还不如说是来浑水摸鱼。好在没开打,曹操就因后方起火而退兵。按理,刘备应该回到待他不薄的急需用人的公孙瓒处。因为强大的袁绍一直威胁着公孙瓒。但陶谦这时给了四千兵刘备,又“表先主为豫州刺史”。显然他很快得到陶谦的器重和拉拢。于是“先主遂去楷归谦”,抛弃公孙瓒了。陶谦看来真是个老实人。被曹操吓了一下,就病倒了。于是刘备的机会就来了。陶谦死后,刘备顺理成章地拥有了徐州。虽有所谓“三让”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先说“一让”,陶谦再笨也不会在一见刘备的面就要让徐州。即便有此事,那也只是试试刘备的野心。刘备当然不会傻到真接受;二让是在陶谦临死前,不由让人想起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孔明也说过:“君才十倍曹丕,能安帮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显然,刘备说这话,是要孔明表个态。陶谦有二个儿子,恐怕不会比阿斗还差吧。刘备当时当然不能接受,哪怕心里想得发痒。陶谦死后,刘备不提陶谦的儿子,反而说把徐州让给袁术(《三国志》是这么写的)袁术几乎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徐州官民怎么会答应。于是在演足了戏后,刘备便不费一兵一卒占有了徐州。 软刀子夺朋友的基业是刘备的注册商标。虽然这时的注册资本小点。但自这时起便注册了。 兴平二年一开春,曹操为完全收复兖州,又向屯兵定陶的吕布进军。大败吕布。吕布走投无路,居然投奔新得徐州的刘备而去。到秋天,曹操已全部平定兖州。汉天子这时顺势“拜太祖兖州牧”。其实,东汉朝廷早已名存实亡。倘若是吕布打败曹操,也会拜吕布为兖州牧的。根基巩固后,曹操也消耗很大。加上中原严重缺粮,曹操放缓了战略东扩的步伐,暂时没攻徐州。而是东略陈地。陈地的汝南,颖川是黄巾余党。显然不是曹操的对手。很快“汝,颖悉平”。 这时,汉朝廷长安大乱。把持朝政的李傕和郭汜翻脸大打出手。杨奉等护着献帝又迁都洛阳。此时曹操在山东。献帝急招曹操“至洛阳,卫京都”。但此时的洛阳已非昔日之东都。连年的战火,饥荒。洛阳已是遍体鳞伤。曹操于是迁都许都。迁都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粮食。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除不间断的战火外,农业也是几年欠收。连曹操的二十万大军当时都要“就食汝南,颖川”。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这时开始实行著名的“屯田”制。当时的社会由于连年战火,天灾。土地荒芜,饥民便野。《魏书》十分形象地描叙道“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 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赢。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曹操以官府名义招募“盲流”的百姓屯田。“州郡例置田官”。实际上相当于官办农业。同时也有“军屯”,相当于现在的“建设兵团”。属曹操势力范围的兖,豫两州农业迅速恢复。不仅解决了军队的供给,同时也发展了经济,安定了社会。老百姓应该是拥护的。笔者认为“屯田”奠定了日后曹操统一北方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后来全国均效仿曹操逐步实行屯田制。 这三年的事也真多~从比较曹,刘的角度,我们能看出:曹操是南征北战,身先士卒。靠自己的实力终于占有了兖,豫两州。并取得“挟天子”政治优势;刘备靠他虚假的仁义外表和姓“刘”的优势,居然一夜成为暴发户,得了徐州。(当时全国也就十四个州) 曹操实行了以“屯田制”为代表的一系列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的政策,对恢复经济,安定社会起了很好的作用。是那种只做不说的领导。刘备没做什么对社会和百姓有利的事,但口碑却不错。估计是特别注重宣传工作。我们推断,在待人处世方面。刘备比曹操要平易近人些。 七,迁都许至官渡之战时期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至公元201年(建安6年) 到建安元年时,全国形势大致如下: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 刘备得徐州后,第一个不服气本应该是曹操。曹操两次大举进攻,反而被刘备捡了便宜。但曹操此时无暇东顾。淮南的袁术看到刘备一个小小知县,得了大郡。也勃然大怒,向徐州攻来。刘备“拒之于盱眙,淮阴”。双方相持不下。没想到,身后的吕布趁机取了徐州。待刘备引军回来时,只有屈住小沛的份了。在小沛,刘备马上又招兵买马。“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当然不高兴了,于是出兵攻刘备。刘备敌不过吕布。只好投奔曹操。 吕布虽然英勇,但却是投奔谁,谁也不敢收的“三姓家奴”。因为事实证明谁收容吕布谁就因他而败。刘备并非傻瓜,当初为什么敢收容吕布呢,无非是想借吕布之力对抗曹操。徐州毕竟是曹操垂涎多时的。结果戏剧性地反让吕布把他打得投降曹操了。 其实,刘备与吕布也很相似。试想想:收容过刘备的人谁又没有因此而吃亏呢,但刘备就比吕布聪明狡猾得多。同样不愿屈居人下的性格,同样背信弃义。吕布成了过街老鼠,刘备却成了仁义的化身。所不同的大概一个明火执仗动真刀子;一个是笑里藏刀使软刀子。 曹操对丧家犬般来投奔自己的刘备“厚遇之,以为豫州牧。”曹操本想乘机消灭吕布。取下徐州。但此时,西南的张绣“结连刘表,屯兵宛城”。曹操必须安西而后攻东。于是令刘备 与吕布和好。并给刘备兵,粮。让他还是据守小沛。曹操自领兵来战张绣。接着曹操又打败攻陈地的袁术。 没想到,吕布派部下高顺,就轻易打败刘备,刘备又使出另一拿手故技:“弃了妻小”“匹马逃难”。曹操先曾派大将夏侯惇来救刘备,结果丢了一只眼睛。于是曹操“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不管曹操出自什么目的,曹操对刘备都是有大恩的。至此,曹操终于得了徐州。 到建安四年,北方真正有实力的诸侯就只剩下曹操与袁绍。北方统一的大决战,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北方剑拔弩张,为免后顾之忧,曹操非常信任地派刘备阻击东南的袁术。此时刘备竟趁此机会,反叛了曹操。杀了曹操的守将车胄,占领了徐州。并且与北方的袁绍遥相互应。对曹操形成南北夹攻的势头。这是典型的刘备式的背信弃义的举动~ 刘备光面堂皇的理由是有汉献帝的“衣带诏”。其实,刘备自己心里也清楚。汉朝廷早在董卓时期就只剩下个招牌。就算曹操不“挟天子”。献帝也没丝毫能力控制朝政。曹操自己就毫不谦虚道出事物的本质“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孤败则国家倾危”这的确是当时国家的实情。 刘备即便真心想光复汉室,也绝对不是以献帝为核心的汉朝廷,而是他自己。他毕竟是姓刘。所以此时的刘备,无非是打着“衣带诏”的幌子又多做了件背信弃义的事罢了。而且似乎还做得太过急噪了些。他本来的算盘可能是以为曹操正在北方与袁绍僵持。无暇东顾。他便有时间开始经营徐州根据地。没想到曹操毫不犹豫地东征。“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刘备狼狈地投降袁绍了。《演义》有段刘备投降袁绍的精彩对白:“孤穷刘备,久欲投于门下,奈机缘未遇。今为曹操所攻,妻子俱陷,想将军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径来相投。望乞收录,誓当图报。”想必这些话在当初投降曹操时也说过一遍了。“图报”的结果是背后捅了曹操一刀。 借袁绍的收留刘备得到喘息的机会。重新集合部下。三兄弟也重聚了。于是刘备又开始“阴欲离绍”。这时曹袁战争已经开幕。刘备此时用计避开了曹袁战争的主战场,屯兵汝南,种自己的“自留地”去了。 建安五年冬,著名的官渡之战打响了。袁绍不仅在军事上压倒曹操;而且袁家“四世三公”,是当时最大的世族,曹操的手下中就有很多袁家的门生故吏。但曹操以其卓越的领导艺术和军事才能,写下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篇章。这是袁曹战争的转折点。北方的统一指日可待了。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马上南击刘备。刘备闻风而逃,又投降刘表了。 建安六年,曹操46岁,刘备41岁。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表现了自己的雄才伟略。而刘备从投降曹操到背叛,投奔袁绍又背叛。我们不难看出谁是真的英雄~ 八,曹操统一北方时期公元202年(建安7年)至公元207年(建安12年) 官渡之战第二年,即建安七年五月,袁绍病死。秋天,曹操“宜将胜勇追穷寇”开始征伐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统领的残部。到次年四月占领了邺城。后来又几经反复,加上袁谭与袁尚分裂互斗。直到建安十年初,曹操才彻底消灭袁氏军事集团。接着又收降黑山张燕。继而乘胜北上,吞并冀、青、并州,进击幽州。十二年,曹军受阻渤海滨,曹操佯称缓进,率军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带),攀崎岖小道直指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击败袁氏残余势力及与之勾结的乌桓王蹋顿,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 占领邺城后,曹操开始改革税制,实行“租调制”,大致内容,一是按田地亩数征田租;一是按户征“户调”。取消了以前实行的沉重的人头税。显然是对农民有好处。随着屯田制和租调制的实行,加上曹操推行限制豪强兼并,兴修水利,修整道路。鼓励贸易等一系列政策。北方社会秩序趋于稳定,生产逐渐恢复。 在政治上,因曹操不是士族出身。曹操格外度外用人。既重视士族,也特别注重在社会中,底层网罗人才,一再强调“为才是举”。但曹操选官的真正准则并不是“唯才是举”,而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曹操不但不曾笼统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强调的德行,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在其帷幄中有许多名士。官渡战前,徐州混乱,他曾派出名士陈群、何夔等人出宰诸县,以图稳定局势。曹操得邺城后,立即辟用袁绍原来辖区内的名士;后来的破荆州,也尽力搜罗本地的和北方逃来的士人。曹燥越到晚年,越是以慎德为念。 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倘若没有曹操的“挟天子”,我们很难想象靠腐败无能的汉朝廷能有所作为。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不仅是“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问题。国家和百姓不知还要在水深火热的战乱中煎熬多久~ 刘备弃袁绍而投奔刘表,“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看来刘备在人际关系上的确有自己的非凡本领。从史实看,他是毫无信义的人,当初抛弃一直庇护自己公孙瓒而投奔陶谦,结果得了陶谦的徐州,后来投奔曹操,结果趁曹操与袁绍抗衡时,再次背信抢占徐州。被曹操击败后,又投降刘表。但无任他投奔谁,谁都“以上宾待之”。我们不能不佩服刘备这方面的本事。 在新野刘备广罗人才,到处收买人心。“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看来即使曹操不南下,荆州怕也早晚落入刘备手中)。当然刘备最大的收获是请到了比自己小二十岁的诸葛亮。从此他心中就有了“先夺荆州,再占益州”的宏伟蓝图。既然战略方针早在隆中会议就以确定。那么后来所谓“不忍”得荆州,“不忍”攻刘璋,显然就只是做给别人看的。事实上,刘备是坚定地贯彻隆中战略的。以后的事实证明了这点。 九,赤壁之战到刘备得荆州公元208年(建13年)至公元207年(建安16年) 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后,开始“作玄武池以肄舟师”。同时改革朝廷体制。废除了“三公制”,置丞相,御史大夫。这次改革应该说是政治体制的进步。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当 年刘秀实行的是重皇权,轻朝廷的“三公制”。如果做皇帝的都象刘秀那么厉害,当然看不出“三公制”的弊病。但可惜他的子孙有点无能。搞成了宦官,外戚交替掌权的局面。这与重皇权,轻朝廷的三公制是很有关系的。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开始南征荆州。 显然曹操南下的准备工作没做充分。建安十三年正月,曹操才打败乌桓“还邺”。仅半年时间就挥师南下。这对长期在北方作战的曹军军来说,的确仓促了些。当然,若曹操安稳住孙权,仅仅只是想拿下荆州。倒的确是最好的时机,因为此时刘表病重。荆州内部不稳。待荆州彻底臣服,水军壮大后,再徐图江东。恐怕曹操真能一统江山。 事实上,曹操七月南下,八月刘表就一命呜呼。九月刘琮就投降曹操了。也许是荆州得来太顺利,曹操有点飘飘然,矛头直指孙权。的确有些操之过急。 在曹操南下时,刘备似乎也没做什么抵抗。在得知刘琮降曹即仓皇逃到夏口。《演义》中孔明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史书没有记载。如果真的有火烧新野的话,恐怕也是“坚壁清野”政策。因为刘备撤退时,曹操还离得很远。最能褒扬刘备仁爱的故事就是“携民渡江”。在史书中也多有记载。笔者分析,其一,刘备的确很注重民心,尤其是“隆中会议”后,占“人和”已成“基本国策”;其二,曹军那时离他也很远,他根本没想到“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可见当时曹军的确不在刘备附近。否则曹操何须派奇兵急行军呢,真在长坂坡被追上了,刘备不是也象在徐州时一样“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连妻儿都不要,别说是“携民”了。 刘备走夏口,曹操得荆州时,孙权拥军在柴桑观望局势。孙权当然知道一旦曹操坐稳了荆州,长江天堑就失去屏障作用。江东就危险了。加上曹操此时也的确把矛头指向自己。所以连刘抗曹是形势使然。当诸葛亮到柴桑后,立即一拍即合。曹操毕竟不善水战,又加上疾疫肆行曹军。惨败于赤壁~笔者以为,曹操的失败,主要还是战略的失败。刘琮投降得荆州后,曹操应该稳住孙权。不急于东进。待荆州稳固,水军大成,再考虑东进。结果因赤壁之败,坐看刘备壮大起来。在他有生之年,终没能统一中国。 刘备本没多少兵,赤壁之战的胜利当然主要是周瑜的功劳。“借东风”之类的故事也当然是鬼话。(正如鲁迅《演义》的“壮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结果趁周瑜大破曹操之际,刘备顺势占有了荆州。除必要的计谋外,我想,刘备得荆州主要有两条原因:一是,刘备早就在荆州收买人心了。而且刘表与东吴有历史仇恨。所以荆州的人心是向刘备的;二是,“挟公子”刘琦。在那个年代子承父业天经地义。所以当刘备用刘琦来搪塞东吴时,鲁肃也哑口无言。 我们又要说到刘备的虚伪了。若刘备果真象史家或《演义》吹嘘那么宽厚,忠良。那他就应该竭力扶持刘琦。名义上刘琦还是荆州刺史。但事实上刘琦只是他手中棋子。一会调到江临,一会调到襄阳。总之,当年收留他的刘表的基业还是被他夺去了。 得荆州后,刘备立即南征。 曹刘的人才战 “唯才是举”,这是曹操的发明。曹操能够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主要靠了他的这套不拘一格网罗人才的方针。 “求贤若渴”,则是刘备的专利,他的“三顾茅庐”已成为古今招贤的典范。 曹操对人才不拘一格,他网罗人才的方式也不拘一格,什么手段都使,只要能把人才搞到手就行。为了把关羽弄到手:先把关引出城,困在一座小山上,然后把城里刘备的两个老婆当人质,逼关羽投降。为了使关羽背叛刘备,晚上,曹操就只分给关云长和他的两个嫂嫂一间小屋住,好叫他们乱了关系。结果关云长扛着大刀在门外站了一夜,连眼皮都不眨,曹操很佩服,可见他也知道这样做有点下作。由于关羽义气深重,曹操用尽了一切办法也没能留住。还有那位徐庶,曹操想把他从刘备那儿挖来,知道他是个孝子,就先把他的母亲弄来当人质,再让老太太叫儿子来;老太太不干,他又让人模仿老太太的笔迹写信把徐骗来,结果,老太太一气之下上吊了。所以,徐庶认为是曹操害死了他的娘,发誓不为曹出一条计策。 刘备不同,他知道自己本钱不如曹操,两手空空,不能像曹操那样大撒网,封官许愿,他就靠一个情字,以情动人。如果说关羽没被曹操拉过去是因为磕头拜过把子,那赵云则完全是刘备抹眼泪抹过来的。赵云原来是投奔公孙瓒的,刘备出头去救徐州,兵力太少,就向公孙瓒借武艺高强的赵云;完成任务后,刘备拉着赵云的手一个劲地流泪,舍不得分手,感动得赵云也掉泪;后来公孙瓒败死了,赵云流浪江湖,就满世界找刘备,那时刘备穷得连个立足的地方都没有。徐庶当了刘备的军师,刘备一下活了,连打两次胜仗,可曹操却要来挖走徐庶,刘备一万个不愿意,但他除了抹眼泪,并没有听别人的意见死留徐庶不放,好让曹操把徐母杀了,叫徐庶死心帮他对付曹操;他还一路抹泪送徐庶,徐庶感动了,于是推荐了比自己强的诸葛亮给刘备。刘备请诸葛亮,也是一个情,也是一个泪,因为他当时不可能给人家解决任何问题,什么住房、职称、待遇,高官厚禄更别提,他连自己都是寄人篱下,暂住新野,一个小县城,可孔明先生就是冲他那份情才出山的。 两相比较,刘备的求才术比曹操高明。曹操虽然财大气粗,网罗了大批人才,打开了局面,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着他。徐庶虽然人来了,却“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有那个司马懿,才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他父子合伙,最后把曹家的江山都夺了,还把曹操的子孙几乎杀光。曹操征服了人才,却没有征服人才的心。刘备不同,一个诸葛亮,不但为他打天下呕心沥血,他死后又全心全意辅佐他儿子;诸葛亮临死前还精心选出了姜维接班继续为刘家赤胆忠心,这是曹操望尘莫及的。刘备高明就高在,他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士为知己者死”。
/
本文档为【闲话曹操与刘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