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18-03-18 5页 doc 16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2287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作为儒家哲学的一部重要的经典文本,虽仅有两千余字,却精炼的揭示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一体的道德思想。它是中国的先贤们向人类社会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是为人类整体的道德提升和和谐共生所作出的理论贡献,探讨它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核,无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由之路。《大学》阐述的是以修身为中心的一种思想,向内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向外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而消除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隔阂,达到“合内外”的精神境界。 一、《大学》 ...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作为儒家哲学的一部重要的经典文本,虽仅有两千余字,却精炼的揭示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一体的道德思想。它是中国的先贤们向人类社会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是为人类整体的道德提升和和谐共生所作出的理论贡献,探讨它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核,无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由之路。《大学》阐述的是以修身为中心的一种思想,向内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向外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而消除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隔阂,达到“合内外”的精神境界。 一、《大学》 《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构成所谓的八条目,而在这八项中,以“修身”为界,又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八条目的主体部分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则是对修身的补充、说明。徐复观先生曾说:“尤 1 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治而后天下平?一句之后,接着便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并未说„一是皆以格物为本?,或„一是皆以至知为本?;由此可知,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皆是修身的工夫。” 二、内求修身 理解《大学》核心的第一个层次是内求修身。前面说了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八目的重心就在修身。《大学》明确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不论你是皇上还是平民,做人的根本是一样的,都要修身。 中国古人的修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身指的是形体,修身是指修正自己的身体或言行;另一层是广义的,身指的是人本身,由于古人认为人不但有形体,而且含有气和精神,因此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形、气、神。在《大学》里,兼顾了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的修身。广义的修身包含了形、气、神三个内容,其中“神”是指人的意识活动。这在三者当中,古人认为意识活动是主宰,因此不论是狭义的修身还是广义的修身,都可以而且应该以修养意识活动为主。在《大学》里,修养意识活动的重要途径就是诚意和正心,因此也叫修心。通过修心来达到修正人的形体和言行,进而提高人的生命状态,是中华古典心身整体观在儒家《大学》里的体现。 2 由于修身的实质是修养人的意识活动以及它的源头,而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源在内不在外,因此使得中国古人的修身活动带有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内求。从《大学》以及先秦时期的各家经典论著来看,内求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的意识活动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即内求时的方向与平常相反,所以也叫“反求诸己”。二是人的意识活动是专一而不是散乱,儒家经典《尚》记有十六字心法,其中的“惟精惟一”就是要求精神专一。 前面说的《大学》修身实质和途径,是从心身关系这个角度来谈的,即通过诚意、正心来修身。按照古人的看法,修身还可以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来修身。前者是修小身,后者是修大身,前者的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由此可见,《大学》是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实质在于修心,而修心的主要特征是内求,因此可以说,内求修身是《大学》的核心所在。 三、修身方法 《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大学学习或者人生的最高理想莫过于通过修身、遏制人性之私、彰显人性仁义善良德行,从而使百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达到至善大同世界。这种理想虽然看似不现实,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却不断激励着读书之人克己奉公,在这种人生价值中,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和自己的私欲作斗争的过程,而人生最大的收获则 3 是“君子之得”:“上无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孝顺父母,尽忠君王,善待百姓。” 《大学》给出的学习和修身方法是“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人总结出来的“静以修身”就是对这一方法的提炼,要想修身或者学习大学之道,只有宁静的心灵方能有所得,这和今天社会的教育乃至学习都是大相径庭的,浮躁成为今之社会代名词,社会化大生产、快餐文化、标准化复制式生产等等改变了知识生产和学习的途径,人们距离真正的静心思考之路越来越远。 《大学》同时给出了具体修身的途径:“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思考,找出自然界存在的道理,懂得道理后真心诚意按照自然之道去归正自己的心灵。格物之方法,从而得到知识,也是今天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四、修身然后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强调修身是改造世界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一致的。《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 4 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最高领导人到一般老百姓都有一样的规则,都应该把修养身心看作自己处事的根本。但是现代社会出现很多不良的现象,比如“我爸是李刚”、“宁愿坐着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女,他们都是现代社会的反例,完全没有学好做人的根本,直接忽视了修身的重要性,那么更不要去谈论齐家治国平天下了。我认为只有每个人都用心去修身养性,升华自己的内在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整个民族修养才能得到提升,全民才会有教养,这个社会才会是一个文明知礼的社会。 五、对这门课程的感受 首先我为能够抢到汉风先生的《大学》课程感到很庆幸。每次上汉风先生的课程,我都能深切的感受到他对教师这个职称的尊敬,这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的。如果下次还能选到先生的课程的话,我希望能再多听到一些实例分析类的,很有意思。 有钱的人拿钱做善事,没钱的人用心做善事。汉风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会谨记在心的。 参考文献:李春尧:《大学?中庸》 5 李学勤:《郭店简与〈礼记〉》 郭 沂:《〈大学〉新论》 6
/
本文档为【《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