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宝典]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宝典]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2018-03-20 50页 doc 99KB 8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宝典]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宝典]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历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 简述金字塔与太阳神庙所表现的古埃及建筑的设计思想 金字塔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代表类型。这时候,氏族公社的成员还是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反映着原始的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阔的。 太阳神庙是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代表,太阳神庙代表了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 表现出的古埃及建筑的设计思想(建筑成就与艺术特点): 1、金字塔尺度宏大,规模巨大,是奴隶主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下的建筑反映。 2.古埃及建筑掌握了纪念性建筑的基本构图原则:1)突出...
[宝典]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宝典]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历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 简述金字塔与太阳神庙所表现的古埃及建筑的设计思想 金字塔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代表类型。这时候,氏族公社的成员还是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反映着原始的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阔的。 太阳神庙是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代表,太阳神庙代表了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 表现出的古埃及建筑的设计思想(建筑成就与艺术特点): 1、金字塔尺度宏大,规模巨大,是奴隶主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下的建筑反映。 2.古埃及建筑掌握了纪念性建筑的基本构图原则:1)突出纪念性建筑规模宏大,超出平常;2)纪念性建筑形式简单,稳定,多为几何体; 3)轴线纵深排列,明确、对称 4)采用纵深构图,渲染气氛 5)气势雄伟、严肃、压抑、神秘。 3.利用大自然加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4.在建筑上充分利用雕刻、浮雕、石雕、圣像。 5.明确了建筑可以是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的力量。 6.产生柱式的雏形。 埃及神庙的空间序列是:牌楼门——围柱庭院——大柱厅——神堂 埃及太阳神庙的大殿用密集的、粗壮的柱子是有意为了创造(神秘的、压抑人的)的效果 吉萨金字塔群:公元前( 三千纪 )中叶,在尼罗河三角洲的( 孟斐斯)建造了三座相邻的大金字塔,形成一个完整的群体。他们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它们是:胡夫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 ?古埃及金字塔造型艺术(艺术构思) 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自然和社会特色。这时古埃及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时代的原始拜物教,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早期的皇帝崇拜利用了原始拜物教,皇帝被宣扬为自然神。于是,通过审美,就把高山、大漠、长河的形象的典型特征赋予皇权的纪念碑,在埃及的自然环境里这些特征就是宏大的单纯、稳定。这样的艺术思维就是知觉的,原始的金字塔就带着强烈的原始性,仿佛是人工堆砌的山岩,混沌未凿,他们因为和尼罗河三角洲的月光十分协调、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共同壮立 ?太阳神庙艺术重点 两个艺术重点:一个外部重点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面前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内部重点是大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2.古西亚 山岳台 在两河流域,古代居民崇拜山岳,并对集中式高嵩构图的纪念性加深了认识,形成了一种叫( 山岳台)的宗教建筑物。是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高台,一般为7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 大约在公元前三千纪,两河下游生产转的过程中发明了(琉璃),它防水性能好,色泽美丽,逐渐成为该地区重要的饰面材料。 ?空中花园: 建于公元前6世纪,位于新巴比伦城城门西侧,约275*183米,该建筑是建在梯形平台上的花园,为四层平台,退成阶状,25米高,每台层下以圆拱、拱廊下为房间,台层上覆盖绿化,顶部有喷水装置,远处看像森林覆盖的人造山,如悬于空中而得名。被誉为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古西亚建筑饰面技术的演变展: 第一时期是公元前四千纪,一些重要建筑物的重要部位,趁土坯还潮软的时候,楔进长约12厘米的圆锥形陶钉。陶钉紧密爱在一起,底面形同镶嵌,将底面涂成红、白、黑三种颜色,组成各种图案。 第二时期是公元前三千纪之后,由于当地盛产石油,多用沥青保护墙面,比陶钉更便于施工,更能防潮,因此陶钉渐渐被淘汰。为了防护沥青免受烈日的暴晒,又在它外面贴各色石片和贝壳,把用陶钉做大面积彩色饰面的传统保持下来。 第三时期是大约公元前二千纪,两河下游在生产砖的过程中发现了琉璃,它的防水性能好,色泽美丽,又无需像石片和贝壳那样全靠在自然界采集,因此,逐渐成了这地区最重要的饰面材料,并且传播到上游地区和伊朗高原。琉璃装饰的水平很高,形成了整套的做法。形成了两种构图方式,一种以整面墙为一幅画,上下分几段处理,材横向重复而上下各段不同,另一种是在大墙面上均匀的排列一两种动物像,简单的不断重复。 3. ?迈锡尼狮子门 爱琴文明时期迈锡尼卫城有3.5米宽、3.5米高的狮子门,门上的过梁中央厚约90厘米,两端渐薄,结构上很合理。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添了一块高3.5米、厚5.1厘米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对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根象征着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是爱琴海文化的建筑,具有极强的防御性。 4. 古希腊圣地建筑群(Sanctuaru of ancient Greece) 在平民取得胜利的共和制城邦里,平民将原为奴隶主聚居地的卫城改为公共聚集的场所,演变为圣地,在圣地最突出的地方,建造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守护神庙。建筑群的布局以自由的、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为主流。 雅典卫城 公元前5世纪,为了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把卫城建为希腊的宗教文化中心,并结合各行业工匠提供就业机会,在希腊,人民建造了雅典卫城。位于今雅典卫城西南,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冈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上一约东西280、南北130米的天然平台。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像,主要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和卫城山门。 陶立克柱式 产生于伯罗奔尼撒以农业为主的寡头制城邦,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性格强有力、粗壮、压抑。材料为粗糙石灰石,特征为没有柱础,拔地而起,收分卷煞明显,柱身有20个带尖角的凹槽,柱头为倒置的圆锥台。线脚少,高浮雕,强调体积,象征男性。 古希腊人文主义 古希腊人文主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人的作用,认为人体是最美丽的,将神拟人化,另一方面内容是强调格调,结构逻辑强,体量宜人。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对古希腊柱式与神庙的影响 古希腊人文主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强调人的作用,认为人体是最美丽的,将神拟人化,于是有了神庙的形成,神庙是“神居住的地方” 。希腊的多立克柱式是仿男体的,爱奥尼柱式是仿女体的,这种艺术追求贯彻在柱式风格的推敲中,多立克刚毅雄伟,而爱奥尼柔和端丽,反映出对人的美、对人的气质和品格的理解和尊重。 人文主义的另一方面内容是强调格调,结构逻辑强,体量宜人。对柱式的影响是结构严禁、条理清晰、水平构件水平划分,垂直构件垂直划分,承重与非承重部分划分明确。 有人说“古希腊建筑是放大的雕塑”,请谈谈你的看法 从建筑规模上看古希腊的建筑小而精,在空间处理上是以外部空间为主具有雕塑性,且不发达。结构也有限,在艺术处理上是以实体为主。风格为典雅主义雕塑。把建筑当作雕刻来对待。雕塑型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是围合的,而是以某个建筑为中心向周围发散,建筑立面上多雕刻是古希腊艺术重点,深入建筑内部的导向性不强。 在古希腊雅典卫城中,建筑师是如何突出帕提农神庙的, 1)把它放在卫城上最高处,距山门80m左右,一进山门,有很好的观赏距离。 2)它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庙宇,8×17柱。 3)它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形制最隆重。 4)它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全用白大理石砌成,帕提农是肃穆而又欢乐的,它定下了建筑群的基调。 雅典卫城中帕提农神庙与伊瑞克提翁神庙两者的对比处理及作用 帕提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形制最高,体量最大,装饰最华丽;伊瑞克提翁神庙与之相距很近,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与之相协调。 ?风格上:它用爱奥尼柱式同帕提农的多立克柱式的风格上对比, ?形体上:它用不对称的、复合的形体同帕提农的对称、单纯的长方体对比; ?气质上:它的活泼轻巧对比着帕提农的凝重端庄; ?装饰上:它的装饰虽然繁复,但色彩淡雅,正好对比出帕提浓的金碧辉煌; ?虚实对比:它以朝南的白大理石墙对比着帕提浓朝北的柱廊。 作用:这个对比的处理,不仅避免了重复的体形和样式,使建筑群丰富生动,而且,体积不大的伊瑞克提翁离高大的帕提农只有40米,如果不采取强烈的对比,它就会被压倒,显得像个侏儒。而在对比之下,它却起了十分重要的活跃的作用 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的主要入口是面向 东方 古希腊在一座建筑中同时采用多立克与爱奥尼两种柱式的实例有( D ) A.波斯顿神庙 B.帕提农神庙 C.阿丹密斯神庙 D.雅典卫城山门 希腊古风与古典建筑时期的建筑群与城市布局是 凌乱无秩序的 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的柱子采用的细高比大约是( 1:5 ) 多立克柱式极少有线脚,偶或有之,也是( 方 )线脚;爱奥尼柱式却使用多种复合的( 曲面)线脚 ?试述古希腊建筑特点。(古希腊建筑成就) 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建筑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把建筑当做雕塑一样来处理。 1) 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古希腊柱式,体现了科学技术的高度结合,即高度精细与美感相结合。 2)有视觉矫正行为 3 )单体平面简单,朝东多。 4)墙体用大块石磨平不用沙浆。施工技术先进。 5)装饰线脚细致。 6)对美的追求与理性精神的体现。 7)外部空间丰富,内部空间不发达。 8)把建筑当作雕刻来对待。建筑立面上多雕刻,是古希腊艺术重点,深入建筑内部的导向性不强。 9)石构的梁柱体系成熟。 10)拱券应用成熟,但不多用 卫城群体布局特点(建筑特征): 1 利用地形高低错落,顺从自然灵活布局 ?照顾到个人观赏角度的最佳效果 ?按祭祀路线方式组织空间,但是当时主要活动在室外,而室内空间单调,不发达 ?建筑雕刻交替成为构图中心 ?突破性采用两种柱式混用,并在内部采用叠柱式,避免了柱子过于高大粗壮,内部空间简单,外部空间丰富,单体建筑形体简单,群体建筑形体丰富 ?主次分明,对比和谐 ?步移景异体现了建筑设计的时空观,被誉为西方建筑史群众建筑艺术中最杰出的实例。 柱式 古希腊柱式源于木结构,建筑的改进集中于柱子、檐部与基座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后被古罗马人称为“柱式”,所谓柱式即决定古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是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美学观点在建筑上的典型反映。包括: 概述古希腊柱式 古希腊柱式源于木结构,建筑的改进集中于柱子、檐部与基座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后被古罗马人称为“柱式”,所谓柱式即决定古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是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美学观点在建筑上的典型反映。 1).种类:古风时期,产生了以民族命名的爱奥尼和多立克柱式。古典时期产生了以城邦命名的克林斯柱式。 2)组成:柱式由:檐部、柱子、台基三部分组成。檐部由檐口、檐壁、檐枋组成。柱子由柱础、柱身、柱头三部分组成。 3)模数用柱子下部的直径为量度单位,称为模度。 4)收分和卷杀,古希腊柱式从柱子的1/3处卷杀,形成向内弯曲的轮廓线,加强了柱子的稳定感。 5)结构逻辑性:结构严禁、条理清晰、水平构件水平划分,垂直构件垂直划分,承重与非承重部分划分明确。 6)柱式的适应性强,随规模大小有不同处理 帕提农神庙 是守护神雅典娜的庙,是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物。始建于公元前447年,不仅是宗教的圣地,也是雅典国家的财库和档案馆。主要设计人是伊克底努,为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而建。它位于卫城的最高处,是卫城唯一的周围廊是庙宇,形制最高,装饰最华丽,格调肃穆而乐观,为卫城定下了基调。同时使用了爱奥尼、多立克柱式。 作为建筑群的中心,从几个方面去突出它:(特点) 1).把它放在卫城的最高处,距山门80米左右,一进山门,有很好的观赏距离。 2).用最大体量,造型压抑沉重,使其他建筑处于陪衬地位。 3).前后双层柱廊,侧面单层柱廊。面积2100平方米,从面积上取得主体地位。 4).运用视觉校正取得较好视觉效果。 5).所有建筑都不是直线,柱子有侧角,向内倾斜,会交在建筑上方两公里灭点处。 6).建筑内部采用爱奥尼柱式。 7).采用华丽色彩,有节日气氛。 8).开窗在屋顶或侧高窗,为保证雕刻的完整性。这种形制只适合古希腊特定的时代,使用性差。 9).形体单纯,平面为长方形。 古希腊有哪两种不同形制的城邦,其反映的平民文化及贵族文化对古希腊的柱式有什么影响, 古希腊流行两种柱式,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爱奥尼式,因为那里主要住着爱奥尼人,而那里的共和政体的平民文化反映在柱式上,形成了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的爱奥尼式;另一种是意大利、西西里一带的寡头城邦里的多立克式,因为那里主要住着多立克人,那里寡头政治文化贵族艺术趣味反映在柱式上,形成了多立克柱式的沉重粗笨。 古希腊视觉矫正 (1) 水平线向上凸:额枋中央略微上凸,否则远看给人一种下塌的感觉。如山门额枋中间凸出4cm,帕提农神庙(下面)凸出4cm,侧面凸出7cm。 (2) 柱子有侧脚:两侧柱上部向中央倾斜,延长线交于约2英里的上空 (3) 尽间相对中间稍小 (4) 角柱扩大。 (5) 柱子有收分和卷煞 5.肋架栱 是产生于公元四世纪的古罗马的一种拱券结构,其基本原理是把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围护部分,从而大大减轻拱顶,并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以摆脱承重墙,这种结构也能节约模架,后被欧洲中世纪建筑大大发扬。 十字拱 为突破承重墙的限制,公元1世纪中叶,古罗马开始使用十字拱。它覆盖在方形的间上,仅需四角有支柱。不必要连续的承重墙,建筑内部空间得到解放,它促进了建筑平面的模数化。十字拱又便于开侧窗,大有利用大型建筑物内部的采光。 券柱式 产生于古罗马时期,即“券”加“柱”,是用柱子去装饰券,是一种非承重构件,也是装饰构件,目的在于装饰立面效果,其基本原理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券脚和券面都用柱式的线脚,以协调风格,柱子和檐部等保持原有的比例,开间放大,柱子突出墙面3/4柱径,产生虚实对比,光影变化丰富,但由于柱子只起装饰作用违反了结构逻辑。 巨柱式 (Giant Order) 产生于古罗马时期,为解决柱式间剁成建筑之间矛盾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就是一个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优点为能突破水平分划的限制,可使建筑闲得高大雄伟,缺点为尺度失真。巴尔贝克的太阳神庙内部使用了这种巨柱式。它在古罗马时期流行不广。 《建筑十书》 公元前一世纪由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所著,是一本流传至今的古罗马建筑巨作。书分十卷,主要有: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等,内容十分完备。 成就:一、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二、它十分系统的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 三、维特鲁威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即坚固、实用、美观,这也是建筑的三要素。 四、维特鲁威按照古希腊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中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局限性:第一、为迎合奥古斯都皇帝的复古政策,有意忽视共和国末期以来的拱券技术和天然火山灰混凝土的重大成就,贬低他们的质量; 第二、对柱式和一般的比例规则,做了过于苛刻的量的规定; 第三、文字有点晦涩,有些地方语言不详,以至后来的有些人钻空子随意加以解释。 图拉真广场 建于图拉真统一罗马全境时期,在奥古斯都广场旁边,规模最为宏大,广场形制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不仅轴线对称,而且多层纵深布局。在将近300米的深度里,布置了三进深院落。室内室外的空间交替;空间的纵横、大小、开阖、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筑物交替,酝酿建筑艺术高潮的到来,反映对皇帝崇拜的目的。在运动中展开和深入,不论是沿轴线的还是绕弯子的,像古希腊的圣地那样。 巴西利卡2 古罗马的巴西利卡用做法庭、商业贸易场所会议厅的大厅,平面长方形,一端或两端有半圆形龛。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成三个空间,或被四排柱子分成五个空间。强调中厅,中央 较宽的为中厅,侧廊窄,中厅比两侧高,入口通常在长边,这种建筑容量大,结构简单,拱券、穹顶结构,后来成为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代表有图拉真广场的乌尔比亚巴西利卡。 古罗马万神庙 公元前27年,阿格里巴主持,在罗马城内建造了一座庙,献给"所有的神",因而叫“万神庙”。公元80年被焚毁,阿德良皇帝把它重建。重建时,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新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万神庙平面是圆形的,穹顶象征天宇。中间开一个圆洞,从中射进来的柔和的漫射光,照亮空旷的内部,有一种宗教的静谧气息。 古罗马建筑在空间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在空间创造方面,罗马人重视空间的层次、形体、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富于纪念性的效果。在大空间塑造上贡献卓越。古罗马建筑的空间成就主要体现在浴场的内部空间组织上。浴场的内部空间组织的间接而又多变,流转贯通、变化丰富,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各种拱顶之间的平衡体系,摆脱了承重墙结构,新型的结构的产生使空间有变大的可能,从而产生了集中式的平面,例如万神庙、竞技场等;内部空间成为建筑的主角,纵横轴线的产生构成了明显的中心。 古罗马结构技术的主要成就 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的最大特色,最大成就。劵拱技术来源于伊特鲁里亚人和西亚人传人。 ?筒型拱 ?穹顶:使空间获得巨大的解放 ?十字拱:十字拱与柱墩解放了承重墙。它覆盖在方形的间上,仅需四角有支柱。 ?拱顶体系:单一空间——复合空间,摆脱了承重墙,采用了一系列架在四个角柱上的十字拱,互相平衡纵向的侧推力。而横向侧推力由几个同行筒型拱来抵抗,且筒型拱的纵轴与十字拱的纵轴相垂直,这样就形成了复杂的拱顶体系。 ?肋架拱,基本原理是把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围护部分,从而大大减轻拱顶,并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以摆脱承重墙,这种结构方法也能节约模架。 意义:适应了功能要求,解放了空间,使罗马的建筑成为真正的建筑,初步形成了有轴线的内部空间序列手法。 古罗马柱式的艺术特色 罗马柱式:继承发展了希腊柱式,创造了塔斯干柱式和复合柱式(组合柱式) 复合柱式为科林斯柱头+爱奥尼的涡卷,柱式华丽,体现皇帝气派。塔斯干是一种简单柱式。 券柱式:券+柱,用柱式来装饰券,券承重,柱退出承重体系,成为装饰构件,券柱式的目的是为了装饰立面构图。 叠柱式:把券柱式叠起来。下部多立克,二层爱奥尼,三层科林斯,每层柱式均完整。 巨柱式:强调了竖向划分,但尺寸失真。不是一层柱式,以高大的柱式贯穿二、三层,爱奥尼和科林斯混合。 连续券:券脚直接落在柱式柱子上,中间垫一小段檐部,只适用于很轻的结构。 古罗马柱式趋向华丽、细密,往往装饰过分,一般失去了希腊柱式的典雅和端庄。罗马柱式规范化程度很高。 罗马城的万神庙是单一空间、( 集中式构图 )的建筑物的代表 在古罗马,公元( 1 )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十字拱,十字拱覆盖在方形的(间上),只要四角有(支柱),而不必有连续的(承重墙), 其目的就是为了摆脱(承重墙)解放内部空间 ?.卡拉卡拉浴场: 公元前21年建于古罗马的卡拉卡拉浴场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建筑群。包括店铺、讲演厅、图书馆以及运动场等。设有地下使用与辅助杂物房间。主体建筑物很宏大,长216米,宽122米。浴场内部装饰十分富丽堂皇,对18世纪以后欧洲的大型的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组织有很大影响。它的主要成就是: 第一、结构十分出色。核心温水浴大厅是横向3间十字拱。十字拱重量集中在8个墩子上,墩子外面有一道横墙抵御侧推力,横墙之间跨上筒形拱,既增强了整体性,又扩大了大厅。后面的热水浴大厅,都作圆形,用穹顶。穹顶的直径35米,在罗马不多见。 第二,功能很完善。各种用途大厅联系紧密,所有重要大厅都有直接天然照明,且设供暖。 第三,内部空间组织的简洁而又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冷水、热水、温水浴三个大厅串联在中央轴线上,而以热水浴大厅的集中式去结束它。两侧更衣室等组成横轴线和次要的纵轴线,主要的纵横轴线相交在最大的温水浴大厅中,使它称为最开敞空间。轴线上空间大小、纵横、高矮、开阖交替变化。不同拱顶穹顶造成空间形状变化,从单一空间到复合空间,并且内部装饰华丽。 比较古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广场异同。 共和时期的广场无主题,无规则。继承了古希腊晚期的传统,是城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也用作角斗场。它们周围散布着庙宇、市政大厦、演讲台、商场、作坊和小店。他们零乱的建造起来,没有统一的规划,每栋建筑都是独立的,有自己的面貌。例如罗曼努 广场。稍晚一点的庞贝城广场,周围造了一圈两层的柱廊,使广场的面貌完整一些。柱廊上层就成了观众席。 帝国初期:1.中心出现,以庙宇为中心。2.有了个人崇拜凯萨本人的青铜骑马雕像。3.有了统一的规划。4.有了轴线对称,以庙宇为中心;如凯萨广场 帝国鼎盛时期:广场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特点,不仅轴线对称,而且多层纵深布局。在300米的纵深里,布置了集进建筑,室内室外的空间交替,空间的纵横、大小、开阖、明暗交替。即雕刻和建筑物交替。有意识的利用这一手法。在运动之中展开深入。结构是梁柱、行架、拱顶系列。如图拉真广场。 6.帆拱 拜占庭时期为解决在平面上盖穹顶的几何形状承接过渡问题的做法。其做法是在在4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4边(发券),在4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4 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圣索菲亚大教堂使用了帆拱。 成就:1.把顶的重量传递给四角,摆脱承重墙,空间不封闭,平面灵活多变。 2.方形平面做圆形穹顶 3.在穹顶的统帅下完成了集中式构图。 希腊十字 产生于拜占庭时期。主要用于教堂类建筑。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称为希腊十字。它内部空间的中心在穹顶之下,但东面有三间华丽的圣堂,要求成为建筑艺术的焦点。教堂的纪念性形制同宗教仪式的神秘性,不完全契合。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平面即为希腊十字型。 拉丁十字 2 西欧中世纪教堂的一种平面布置方式,在原有巴西利卡基础上横向穿插一相对小得多的巴西利卡形式,长轴东西向,有较高中厅和两边侧廊组成,中厅比侧廊高很多,可以利用高差在两侧开高窗,西端为主入口,东端为圣坛,短轴为横厅,象征十字架。天主教会一直把拉丁十字式当作最正统的教堂形制,流行于整个中世纪的西欧。代表有圣保罗教堂。 飞扶壁(Flying Buttress)2 哥特建筑所特有的一种飞券,利用从墙体上部向外挑出一个或多个券形构件,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空,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抵住侧推力,将墙体所承受的压力传到一定距离外的柱墩上,实际上起支撑作用,解决了水平推力的问题。缩小了中厅与侧厅之间的墩柱的断面,加强了两部分的联系。巴黎圣母院。 哥特教堂的结构体系 C ? A砖石承重墙体系B.帆拱和承重柱体系C层迭拱顶与刚性扶壁体系D交叉尖拱与近似框架的砖石体系 哥特式交通全部使用( 框架式 )的尖券和尖拱,它们的侧推力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 罗马风建筑产生于 B A5世纪 B8世纪 C12世纪 D15世纪 拜占庭建筑结构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A.穹顶 B.肋架拱 C.帆拱 D.飞扶壁)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圣马可教堂属于(拜占庭风格 ) ?圣索非亚建筑成就 ?结构成就:教堂正中的大穹顶,通过帆拱架在4个墩子上。由此获得了较大的空间,层层减小了侧推力,结构关系明确,层次井然。 ?空间成就:内部空间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东西两侧逐个缩小的半穹顶造成步步扩大的空间层次,但又有明确的向心性,空间层次感强,形成了集中统一的内部空间,气氛比万神庙零乱,层次多,形成漫无边际的幻觉,但内部零乱,条理不清。 ?灿烂夺目的内部色彩效果:色彩艳丽,光线混乱,衬出一种神秘、昏冥、恍惚迷离的宗教气氛。 比较圣索非亚和万神庙 ?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时期基督教文化的产物,万神庙是古罗马时期古典文化的产物。(基督教文化远不如古典文化理性的人文精神。) ?外部空间:万神庙比较简单。圣索非亚大教堂比较丰富。 ?内部空间: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多变的,有层次感,向心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有几种统一的内部空间。万神庙更高更宽阔。空间增大了纵深,比较适合宗教仪式的需要。万神庙是集中统一的。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延展的、复合的空间,比起古罗马万神庙单一的、封闭的空间来,是结构上重大的大进步,跟着便引发建筑空间组合的重大进步,对世界都有贡献。但万神庙内部的单纯完整、明确简练、庄严肃穆,都远胜过圣索非亚大教堂 4 空间气氛:万神庙是简练、朴素庄严。圣索非亚大教堂,则色彩艳丽、昏暗、神秘。 哥特式教堂结构特征: ?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其余的填充围护部分就减到很薄,材料省了拱顶大为减轻,侧推力减小,连带着垂直承重的墩子也就细了点。 ?骨架券把拱顶荷载集中到每间十字拱的4角,因而可以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的四角的起脚抵住它的侧推力。飞券落脚在侧廊外侧一片片横向的墙垛上。 ?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尖券和尖拱的侧推力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而且不同跨度的两圆心券和拱可以一样高,因此,十字拱顶的对角线骨架券不必高于4边的,成排连续的十字拱不致逐间隆起。内部空间整齐、单纯、统一。 7.意大利文艺复兴。 阿尔伯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理论代言人,著《论建筑》,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著作,在书中阿尔伯蒂指出建筑的任务即实用、经济、美观。指出美是客观的,美的规律就是数的规律,把推敲柱式当做建筑艺术构思的重要课题。他著书立说,制定原则和规范。代表作:佛罗伦萨的鲁兰府邸、罗马威尼斯府邸。 巴洛克建筑“赋予建筑实体和空间的动态”,谈谈具体手法 ?.平面:教堂规模变小,不适合使用拉丁十字,逐渐采用圆形、梅花、圆瓣、十字形、花瓣等追求曲线形平面。强调曲线动态,舒发新的寄托,表达骚乱的情绪。 ?.空间:由平面决定空间是凹凸不平的,空间曲面有强烈的动感。 ?.立面、外形:由于受平面和空间的影响,立面是曲面,采用波浪型的曲线和曲面加折断的山花,柱子排列不是等距,疏密相间,有起伏变化,富有动态效果。 4 运用光影变化与形体变化的结合来产生虚幻与动态的气氛 5 利用透视的幻觉增加层次等,来夸大距离的深度感。 6 打破界限,喜欢用各种装饰和大面积的壁画与雕像来制造脱离现实的感觉。 简述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结构特征 1)双圆心穹顶(哥特式) 2)采用骨架券结构(哥特式) 3)穹顶做内外壳,中空(独创) 4)穹顶正中压一个采光亭。 5)在穹顶下做一圈铁链加固,在将近1/3高度的地方有一道木箍,都是为了抵抗穹顶的侧推力(独创) 6)为突出穹顶,加了一个鼓座(拜占庭) 7)穹顶技术(古罗马) 圆厅别墅立面构图特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圆厅别墅是帕拉帝奥设计的庄园府邸中最为著名的一座。是文艺复兴府邸的晚期代表。别墅的外型有明确而单纯的几何体组成,显得十分凝练。方方的主体、鼓座、圆锥形顶子、三角形山花、圆柱等等多种几何形体相互对照着,变化很丰富。同时,主次十分清楚,垂直轴线相当显著,各部分构图联系紧密,位置肯定,所以形体统一、完整。四面柱廊进深很大,整栋建筑比例和谐,构图严谨。 《论建筑》 1485年出版,作者阿尔伯蒂。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理论著作,出版早,体系完备,成就相当高,因而影响很大。分10章,书里有研究建筑材料、施工、结构、构造、经济、规划、水文等的章节,也专门研究过园林和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论建筑》代表盛期建筑思想,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着重讨论基本理论及造型美的客观规律,没有超出维特鲁威的建筑体系。重视实际经验,建筑创作的基本任务是实用、经济、美观。建筑的美是客观的,存在于建筑本身,美的规律是数的规律,建筑中最完善的体现是柱式,把推敲柱式当作建筑艺术构思的主要课题。 坦比哀多 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典型代表,建于罗马,设计人伯拉孟特。这是一座集中圆形建筑,周围16颗多立克柱子,高3.6米,连穹顶上的十字架在内,总高度14.70米,有地下墓室。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神堂和鼓座,外加一圈柱廊,使它的体积感很强。建筑物体积虽小,但有层次,但有层次,有几种几何体的变化,有虚实的映衬,形体端庄,手法娴熟,构图很丰富。它的体积感、完整性和它的多立克柱式,使它显得十分雄健刚劲。 12.《论建筑》一书的作者是( C ) A.帕拉第奥 B.维尼奥拉 C.阿尔伯蒂 D.米开朗基罗 16手法主义最初产生于 C A.古罗马时期 B罗马风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巴洛克时期 26.《五种柱式规范》的作者是( A ) A.帕拉第奥 B.伯拉孟特 C.阿尔伯蒂 D.维尼奥拉 ?圣彼得大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建筑代表,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梵帝冈的教廷教堂。许多著名建筑师和艺术家曾参与设计与施工,历时120年建成。主要参与人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大穹隆内径41.9米,从上面采光塔顶上十字架顶端到地面为137.7米,是原罗马城的最高点。教堂内部富丽堂皇,外墙面以大柱式做装饰,前面的广场是巴洛克式广场的代表。 帕拉帝奥母题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帕拉帝奥大胆创造的一种券柱式。具体做法是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个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开间里有3个小间。构图特点:虚实互生、有无相成;方的、圆的对比丰富;小柱子与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对比,映照着立面的雄伟。后常常被引用,不过适应性较小。代表:圣马可图书馆二楼立面、巴齐礼拜堂内部侧墙。 巴洛克建筑风格 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原意畸形的珍珠,引申为不整齐、扭曲、怪诞的建筑,源于晚期文艺复兴手法主义,古典主义者用巴洛克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径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挥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代表:耶稣会教堂。 其特点: 1、炫耀财富,光珠宝气2、追求新奇A追求动态效果B打破雕刻建筑绘画的界限C非理性,不顾结构逻辑。3、趋向自然。4、城市和建筑有一庄重有充满欢乐的气氛。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内容。 人文主义是人的需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它从资产阶级利益出发, 具体观点是:标榜世俗,反对天国,标榜自由情感,反对禁欲主义。标榜理性,反对神奇,标榜创造精神,反对泯灭人性。 思想核心:肯定人生,焕发对生活的热情,争取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全面发展,被后人称为人文主义。 基本思想:?提倡一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个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主要内容:?针对中世纪的宗教压迫,指出美是客观的美,是可以被感知的 ?认为美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即是几何与数的和谐。 ?认为美存在于和谐完整之中,美与比例和尺度有关 4 认为人体是“匀称”的完美典范 5 承认没得规律的普遍性,具有积极意义。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的建筑特点 1)、平面都是采用内院式布局。大多四合院,平面趋向紧凑、整齐。无防御性。 2)、临街立面为主立面。正立面是矩形的,上下左右斩截干净,冠戴檐口挑出深远,同整个立面的高度大致成柱式的比例,不再像中世纪的那样自由活泼。窗子也是大小一律,排列整齐。 3)、内院四周一律,不分主次,平面没有明确的强轴线。 4)、立面分三层做法,强调水平划分,立面规矩,轮廓线整齐。底层的大石块只略经粗凿,二层的石块虽然平整,但砖缝仍有8cm宽,三层光滑而不留砖缝。 早期代表:美狄奇府邸。盛起代表:法尔尼斯府邸。晚期代表:圆厅别墅。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特征: 文艺复兴建筑是在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来传到其它地区,形成了带有各自特征的文艺复兴建筑,其中以意大利的成就最高,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建筑实在反封建、倡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提倡复兴古罗马建筑风格以取代哥特式的象征神权的建筑风格。 ?.世俗建筑成为建筑主体,建筑形式丰富。出现工人阶级、市民、教堂、广场、府邸、成为主要对象 ?.扬弃了中世纪建筑哥特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罗马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式构图。 (和谐、理性、人文主义观,古希腊古罗马的集中式构图再次出现) ?采用其他的结构与哥特建筑相抗衡。 ?在建筑轮廓上强调整齐统一。(有条理的规则的构图方式代替了哥特式的自发随意) ?.广场建筑活跃。 ?建筑理论得到系统理论提高。 ?.建筑结构没有太大创新,但施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8 人才辈出,提倡世俗文化,强调理性。 代表:坦比哀多、圆厅别墅、圣彼得大教堂。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设计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建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是一个由三个梯形平面的空间组成的复合广场。包括大广场和小广场两部分,大广场东西向,位置偏北,小广场南北向,连接大广场和大运河口。广场的中心是圣马可教堂,建在大广场的东段。大广场的北侧是旧市政大厦,南侧是新市政大厦。 1).风格多样统一。多样性: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并存。圣马可大教堂是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而总统府和钟楼则是哥特式的,图书馆和市政大厦是文艺复兴风格的。 统一:A、用完整的的空间加以统一,广场都是封闭的,用两根柱子加以限定。 B、立面的各个节点的统一是用发圆券连接起来的,立面以横向水平划分。都有相近的天际线。以长的水平线展开。 C、广场是横向的,而钟楼则在纵向上控制构图点。一横一竖构成对比。 ).空间意匠: 2 A、空间对比:空间变化十分丰富,进入广场从小巷进入,进入后视觉开阔。以城市狭窄的水道空间与广场的博大开阔的空间对比。 B、梯形广场:加深纵深感,从东到西,利用视觉误差。从西向东,空间上把圣马可广场向前提。 C、空间完整:用两个柱子采用了虚界定的手法。 D、借景:中国传统手法。距海边400m又一个岛,岛上又一个修道院,成为它的对景点。 佛罗仑萨主教堂的建筑成就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端,是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建造的,设计人伯鲁乃列斯基。 ?结构上融合古罗马的集中式型制,突出穹顶,12米高的鼓座与双圆心的穹顶融为一体 解决方式:(1)双圆心穹顶(哥特式) (2)采用骨架券构图 (3)穹顶做内外壳,中空(独创)(4)在穹顶下边做一圈铁链加固(独创) (5)穹顶技术(古罗马) ?在拉丁十字平面上做集中式穹顶,创造了宗教建筑空间的新概念 ?外部形体上,一反古罗马和拜占庭的做法,在穹顶下加一个12米的鼓座,把穹顶完全露出来,还加了个采光亭,创造了全新的建筑成就。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建筑成就 结构上,第一,穹顶轮廓采用矢形的,大致是双圆心的,第二,用骨架券结构,穹顶分为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这个穹顶借鉴了哥特式的结构经验,甚至是阿拉伯的结构经验,而较少古罗马色彩。是全新的创造。 施工上,虽然是高空作业,但脚手架搭的十分简洁。很省木材,然而又很适用。另外,据说穹顶下部高17.5m的一段没有模架,而上面的一半也很简单,可能是悬挂式的,伯鲁乃列斯基创造了一种垂直运输机械,利用了平衡锤和滑轮组,以致用1头牛就可以做一般要6头牛才能做的功。 8.法国古典主义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理论 ?讲究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的建筑艺术规则,认为美存在于正确的整数比例关系中,以理性的态度来度量美。 ?由于崇拜古罗马建筑,古典主义对柱式推戴倍至。 ?古典主义者根据帕拉帝奥的理论,强调构图中的主次关系,突出轴线,讲究配称,完美的反映了国王正在竭力强化的封建等级制度的政治观念。 ?古典主义者倡导理性,主张建筑的真实,反映表现情绪和感情的真实,因而也就放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师的创作个性以及他们在建筑中鲜明地表现出来的热情和理想。 ?提倡富有同意性和稳定感的“横三竖五”的构图法则。 法国古典主义的演化过程 1.第一阶段:15世纪中叶——16世纪上半叶。法国早期文艺复兴。中央集权建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被接受乡间别墅型建筑,带有浓重的民族形式,代表作“商堡”,王室的第一个宫殿,民族国家的第一座建筑纪念物。 2.第二阶段:16世纪——17世纪上半叶。早期古典主义时期。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对法国建筑的影响逐渐加强,创作由乡间转到城市。代表建筑:卢浮宫西部。 3.第三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时期,绝对君权盛期。代表建筑卢浮宫东立面。完全按照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理论进行设计,立面左右共分五段,上下分三段,以中央为主,成功运用了对立统一法则,法国传统的坡屋顶被意大利的平屋顶取代,加强了几何性。 法国古典主义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一、相信存在着客观的,可以认识的美的规律,并对它的某些方面,特别是比例作了深入的探讨,促进了对建筑形式美的研究。 二、提出了真实性、逻辑性、等一些理性原则,用简洁、和谐、合理等对抗当时声势很大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任意和堆砌。 三、用建筑形式的美的规律的客观性反对意大利建筑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 局限:一、它只从中央集权的宫廷建筑立论,它的研究对象只是古罗马帝国的纪念性建筑,因而十分片面,并且傲慢的否定了一切民间的和民族的建筑传统,忽视中世纪哥特建筑的伟大成就。 二、它对形式美的认识是形而上学的,一方面,没有看到形式内部包含这的固有的矛盾性,它的无穷变化;一方面,脱离了历史、功能、技术和其他的具体条件,没有看到审美的社会性,把抽象的教条看作超时代、超地狱、超民族的。 三、它反对创作中的个性、热情和表现,只着意于冷冰冰的数的和谐。而比例又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 洛可可建筑风格 18世纪20年代产生与法国,是在古典主义之后。又称路易十五式。主要表现在府邸的室内装饰上。特点1、轻松愉快幽雅的建筑风格。2、从自然中汲取曲线表现自然形象。3、格调底,没落,是没有力量的风格。4、建筑外部表现比较少,,主要表现内部装饰。5、表现出对世俗享受生活的最求这种风格放映着贵族们苍白无聊的生活和娇弱敏感的心情。代表建筑:巴黎苏俾士府邸的客厅。 9.折衷主义(Eclecticism) 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复古思潮。折中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折中主义没有固定的建筑风格,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沉醉于“纯形式”的美。折衷主义的两种形式:1.建筑模仿一种风格或主要模仿一种风格。代表:巴黎圣心教堂。2.建筑集各种风格于一体。代表:巴黎歌剧院 伦敦水晶宫建筑的意义, 博览会展览馆,1850年建于伦敦海德公园,外形为梯形长方体,征集要求一年内完成,因博览会结束时能搬走,园艺师J?帕克斯顿采用“植物温室”构造方式,完全采用铁和玻璃建造,不到半年装配完成,博览会后拆掉。 1).用新材料、新结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式,使技术与艺术高度统一,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标注了新建筑的出现。"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一座新建筑。 2).采用了金属结构与玻璃材料,显示了两种材料和结构的巨大作用。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3)."水晶宫"是装配式建筑的始祖。它完全采用现场组装。显示了装配构件在建筑中的优越性。规格尽量少,便于批量生产。 4).建筑的各个方面,各个立面,只展示铁框架和玻璃,没有装饰,完全表现机械生产的本能。 ).时间短,体现了建筑的高速度。 5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浪漫主义建筑又称 B A折中主义 B哥特复兴 C古典复兴 D古典主义复兴 十九世纪伟大的英国的社会活动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的( 霍华德),为了探索工业化条件下的城市与理想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城市与接触自然之间的矛盾,根据他自己的社会理想,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环境进行研究,于1817年提出了一个( 田园城市)的示意方案 伦敦水晶宫的建筑面积是( 约7.4万平方米 ) ?,,( 简述近现代建筑史发展历程。 近现代史的划分: 1640——1917年 近代史 1917—— 现代史 建筑史划分为五个阶段: 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建筑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3.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主义派及其代表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活动。 5.现代主义之后的思潮。 10.新艺术运动(L’Art Nouveau) 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发起了改变建筑形式的信号,主要目的是解决建筑与工艺品的风格问题,以装饰为中心,试图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适应工业化特征的装饰手法,与复古主义相抗衡。主张艺术要源于自然,学习自然,崇尚曲线,在材料上善于使用铁构件。代表人物为凡?德?费尔德。代表建筑奥太(Victor Horta)设计的都灵路12号住宅(欧洲第一个新风格建筑)。 简述新艺术运动建筑的成就和局限 表现:1)主张艺术要源于自然,学习自然,认为自然本身是美,是有生命力的,用自然界的花木等加以提炼装饰。 )崇尚曲线(故新艺术运动又称“曲线风格”),以自然纹样的母题形成波动的敏感的缠2 绕的曲线,“线条就是力量”,多用于阳台、楼梯间。 3)在材料上善于使用铁构件。 成就:1).对机器生产给予肯定,反对历史样式,讲究机械美,认可机器产品,采用钢铁、玻璃新材料,强调线的力度、运动。 2).宣告历史样式的绝迹,同时规模大,与传统的折衷主义抗衡,来势凶猛,影响面广。 3).提出了与新的工业时代相适应的新建筑,适应新的生产手段、材料的设计原则。为现代主义奠定基础 局限:1).把设计只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提出一种艺术家的情感表现, 2).只沉醉于曲线的波动之中,之后成为变态的装饰。 3).只在装饰形式上,反对传统,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建筑与形式的实质矛盾,寿命不长(从1887年~一战前后)。 红屋(Red House) 英国的艺术与工艺运动的代表建筑,设计人韦布,红屋是莫里斯的住宅,特点:1)平面根据功能需要布置成L型,非对称的平面布局,打破了传统住宅的面貌和手法,在居住建筑 设计的合理化迈出了一大步。2)它体现了建筑材料的自然属性,使用了当地产的红砖建造,不抹灰不加粉饰,大胆摒弃了传统的贴面装饰,体现了崇尚自然的思想。3)造型独特,是集功能、材料和艺术结合的范例,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产生影响。 由建筑师(韦布)设计的“红屋”是莫里斯的住宅,平面根据功能要求布置成( L型 ) 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革新主要在于( D ) A.摆脱古典柱式构图 B.采用新材料新结构 C.追求简洁,反对装饰 D.追求新颖的、富有生气的曲线曲面形式和风格 在下列建筑师中指出以为新艺术运动(L’Art Nouveau)(B ) A.William Morris(莫里斯) B.Victor Horta(霍塔) C.Peter Behrens(贝伦斯) D.Otto Wagner(华格纳) 提出“装饰就是罪恶”的建筑师是(阿 卢斯 ) 外国建筑历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8 ?工艺美术运动思想成就局限。 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是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的社会与文艺思想在建筑与日用品设计上的反映。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代表建筑红屋。 思想基础:1).反对机器制造的产品,认为机器是一切文化的敌人,机器生产都是粗制滥造的, 因此提倡艺术的手工业产品。 2).反对当时盛行的复古思潮,建筑上主张不抄袭历史样式。 3).崇尚自然,提倡用田园式的住宅来摆脱古典形式,主张建筑要表现材料的自然美。 成就:反对复古思潮,对摆脱古典形式有积极意义,注重使用功能,在突出材料特殊性上有积极意义。 局限:否定工业革命,把工业革命与工业美术对立。逆历史潮流反对传统,但对新时代新风格没有树立。 《装饰与罪恶》 这本书的作者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建筑师路斯,写于1906年,他反对装饰,把实用与美观相对立。主张建筑以实用与舒适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甚至把装饰和罪恶等同起来。本书的观点是对建筑艺术加以否定,凡是实用的东西都不必美观。建筑上只留下素壁窗口。 “装饰就是罪恶” 维也纳分离派代表人物路斯的一句名言,路斯反对装饰,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把实用与美观相对立。主张建筑以实用与舒适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甚至把装饰和罪恶等同起来,凡是实用的东西都不必美观,建筑上只留下素壁窗口。代表作品斯坦纳住宅。 11.简述美国十九世纪的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主要观点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功能的重要性,但不反对装饰,装饰表达功能(同结构、基本空间关系有关的功能)。它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在建筑造像上去想简洁与创造独特的风格,代表人物詹尼、沙利文。代表作品沙利文芝加哥C.P.S.百货公司大厦。第一赖特大厦。 成就:1)突出功能在建筑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形式的主从关系,为现代建筑摸索了道路。 2)探索新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使芝加哥成为高层建筑的故乡。 3)建筑艺术符合新的技术特点,里面简洁,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局限:建筑多位于城市中心,地价昂贵逼使建筑向高层发展,造成城市卫生与交通问题。 “形式追随功能”2 芝加哥学派的沙利文提出的,强调功能的重要性,但不排斥装饰,装饰要表达追随功能,它对建筑的结论是要给每个建筑物一个适合的和不错误的形式,这才是建筑创作的目的。 10. 莱特的“草原式住宅” 20世纪初期,赖特在美国西部建筑自由布局的基础上,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创造除了富有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它的特点是在建筑造型上力求新颖,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相结合,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草原”表示他的住宅设计与美国中部一望无际的草原结合之意。代表:罗伯茨住宅。 特点: 1)它的平面总是式自行,以壁炉为中心。窗户明亮与自然关系密切。(起居室、书房、餐厅都围绕着壁炉布置,卧室一般放在楼上。) 2)它的内部空间又分离又连续,以不同需要确定不同层高。 3)强调水平形体,体形构图的基本形式是水平线条,以竖直的火炉打破了水平线条的单调感。外形充分反映室内空间关系。(高较低,出檐又大,室内光线比较暗淡。) 4)外部材料多表现砖石本色,与自然很协调,内部也尽量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和结构特征。 (由于它以砖木结构为主,所用的木屋架有时就被作为一种室内装饰暴露于外。) 一战后出现的表现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 C A包豪斯校舍 B五德勒克住宅 C爱因斯坦天文台 D第三国际化纪念碑 得?贝伦斯是( A )的中坚人物 A.德意志制造联盟 B.维也纳分离派 C.新艺术运动 D.工艺美术运动 ?德意志制造联盟 19世纪末出现于德国,致力于把工业和艺术设计结合起来。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认为建筑是工业产品。代表作品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被认为是第一座真正的现 代建筑。作品中既有现代的设计手法,如大玻璃,反映结构的屋顶、简洁的造型,也保留了传统的要素,如结构上不需要的隅石。 12.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以格鲁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现代建筑”。发生于1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它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它因不论在何处,均以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的形式出现,而又被称为国际式,它有现代建筑的一切特点,并强调建筑师有改造社会的任务。代表人物:柯布、密斯、赖特、格鲁皮乌斯,代表作品:萨伏伊别墅、德国馆、流水别墅、法古斯工厂。 包豪斯校舍的建筑艺术特色 包豪斯校舍是格鲁皮乌斯为包豪斯新址设计的新校舍,是一个由许多功能部分组成的中型公共建筑,大体按功能分为三部分:1.包豪斯教学用房,主要是各科工艺车间,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面对主要街道。2.包豪斯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餐厅等,6层。3.职业学校,是一个四层小楼,同教学楼用过街天桥相连。特点: ).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形体和空间布局自由,按功能分区,又按1 使用的功能互相联结,构成了一个多平面、多立面、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 2).它按各部分不同的功能选择不同结构,赋予不同部分不同的形象。 3).采用灵活不规则的构图手法。造型上采用不对称构图和对立统一的手法,(大小,前后、高低、错落,靠体量组合,使其得当,垂直墙和水平的带形窗横竖对比,虚实对比,白粉墙与黑窗框对比。),形成没有装饰的立方体,由于体量组合得当,大小、长短、前后高低错落有致。 4)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其建筑形式和细部处理巧妙结合了材料、结构和构造的做法。 可见,包豪斯校舍是现代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走向新建筑 是一本宣言式的小册子,里面充满了激奋。是1923年柯布出版,狂热的言语观点比较复杂,甚至互相矛盾,但是中心思想是明确的,就是激烈否定19C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 衷主义的建筑观点,与建筑风格,极力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甚至把住宅比作机器,并且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是现代建筑经典之作。 机器美学(Machine Aesthetics)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美学观点。机器美学包括三方面内容:1)首先要适应居住要求,像机器那样符合实际功用。2)还要像飞机、汽车那样大批量生产,反映了工业化标准化。3)像机器成功的反应效能一样,反映自身效能。 “少就是多”(Less is more) 3 是密斯1928年提出的一种建筑处理原则。少:是指在艺术造型上净化建筑,使不附有任何多余,不具有结构和功能依据的东西,尽量简化结构体系,主张采用钢框架,在实体上采用玻璃和钢来体现工业时代大机器生产的简洁精神。多:揭示了在工业生产条件下,用新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可能创造出来的建筑上的简洁精神的一种丰富效果。代表建筑:巴塞罗那德国馆。 流动空间(Fluid Space)(流通空间) 密斯提出的一种空间理论。概念:建筑是放在空间中的。同时用封闭的空间,这就形成内外两种空间,流通空间可以使内外空间流通。三种方式:1.把内墙伸到外部。2.通过开口的墙体引回内部。3.房屋内部分割也是开敞的。建筑空间不应像以往习惯的那样是一个由墙面屋面和地面组成的像盒子似的绝然划分的房间,而应该是由些互不牵制的构件,可以独立行走的墙面、屋顶、地面分别组合起来,这样形成的空间即可封闭又可开敞式或半开敞式或互相贯通。代表作品:巴塞罗那德国馆。 全面空间 是密斯1928年提出的,也叫通用空间。概念:他认为建筑物的用途是经常变化的,但因此把它推倒重建划不来,所以我们把沙利文的口号形式追随功能颠倒过来。从而创造大的、没有阻碍的、可以供自由划分的、实用经济的空间,再使功能适应它,承重结构、非承重结构,明白它的结构逻辑关系,通过设计一个大空间,通过隔断的变化来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代表作品:范斯奥斯住宅。伊利诺工学院系管(克朗楼) 西格拉姆大厦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的作品,建筑有38层,用紫铜窗框、粉红灰色的玻璃幕墙使得大厦极为考究,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品质。西格拉姆大厦是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的典范作品。 西塔里埃森 赖特建造的一处居住和工作的总部。是赖特有机建筑的代表。西塔里埃森坐落在在沙漠中,这组建筑形象十分特别,粗粝的乱石墙、没有油饰的木料和白色的帆布板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有的地方像石头堆砌的地堡,有的地方像临时搭设的帐篷。在内部有些角落如洞天府地,有的地方开阔明亮,与沙漠荒野连通一气。是一组不拘形式、充满野趣的建筑群,好像是充那块土地长出的植物。 流水别墅 1936年赖特设计,是有机建筑理论的杰出代表。别墅建在瀑布上方。三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各层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能力,向各个方向远远悬伸出来。在水平和垂直的对比上又添上颜色和质感的对比,再加上光影的变化,使建筑体形变化生动。最成功的地方是与周围自然风景紧密结合。 特色:1)选址上体现了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2)平面布局上,别墅最高的地方三层,各层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能力,向各个方向远远悬伸出来。由石墙与玻璃围合的空间大小各异,或封闭,或开敞。3)体型、构图上动静结合,瀑布是动的因素,相对的水平舒展的阳台是静的因素,外型上最突出的是一道道横墙和几条竖向的石墙,组成横竖交错的构图。在水平和垂直的对比上又添上颜色和质感的对比,再加上光影的变化,使建筑体形变化生动。 A.M.阿尔托 人情化建筑理论倡导者,主要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风格分为第一白色时期、红色时期、第二白色时期。代表作品:维堡图书馆,芬兰珊纳特赛罗镇中心主楼、奥尔夫斯贝格文化中心。 形成体系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派是(A.维也纳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鹿特丹学派 D.包豪斯学派) 1950年由阿尔托(Alvar Aalto)设计的珊纳特赛罗镇中心建筑群表现了(A.新古典主义的倾向 B.典雅主义的倾向 C.“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D.后现代主义的倾向) 《走向新建筑》一书出版于 C C1923年 D1924年 A1921年 B1922年 法古斯工厂是较早采用 A 的建筑实例 A大面积轻质幕墙 B钢筋混凝土角柱 C平屋顶的大挑檐 D对称式构图 在法古斯工厂我们看到了( 非对称 )的构图,简洁整齐的墙面,没有挑檐的(平屋顶 ),大面积的玻璃窗,取消( 柱子 )的建筑转角 由贝伦斯设计的德国通用电器公司透平机间的设计年代是( 1909 )年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主厅有八根钢柱,上面顶着一块薄薄的、长(25)米左右,宽(14)米作于的屋顶板 密斯的“玻璃盒子”建筑体现了工业化社会的时代特征,以表现(简洁 )精神为其价值取向。 由( 皮阿诺(Reuzo Piano) )和( 罗杰斯(Richad Rogers) )两位建筑师设计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是典型的高技派作品 请谈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一生中建筑思想的变化 柯布--无法仿效的个人风格拥有者。自喻孤独的探密者。 他的设计风格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30年代功能主义,被称为功能主义者。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一书,否定了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他歌颂工业革命,倡导机器美学。1926年,柯布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新建筑5个特点。代表作品:萨伏伊别墅。 第二阶段:40---50年代,战后初期粗野主义。柯布一直在法国,战争时期在乡间。战后建筑风格突然改变。政府要求设计新型密集式住宅。解决战后住宅问题。尤其喜欢在钢筋混凝土拆模后,不做任何处理。露出毛糙混凝土面的本来面目,是水泥的野兽派。粗野主义的特点即是体态沉重、表面毛糙、构造粗鲁、构件之间碰状没有任何装饰。代表作品:马赛公寓。 第三阶段:60年代,柯布开始了全新的事业,他的建筑特征已经形成。他超出一般的设计手法。把人们带进了可塑性魔术般的形式。代表作品:朗香教堂。 论述郎香教堂的艺术特色。 是柯布西耶晚年神秘主义倾向的代表作品。教堂规模很小,且造型奇特,平面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完全挣脱了现代建筑的理性原则,立面各不相同,还有一面倾斜的墙体,上面开满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窗洞,有一个突出的大屋顶,有两层钢筋混凝土薄板构成,在边缘处合起来,向上翻起,西端伸出一个混净土管子,整座建筑为石砌,外表面为白色粗糙面层,屋顶保持混凝土本色,入口缩在倾斜墙体与一个塔体的折缝之间,整个教堂的体型和空间处理的都十分特别,曲折歪曲,处处闪耀着神秘色彩,狼想教堂是象征性的建筑,具有神秘主义成分,客观上反映了现代西方宗教的特点,是一种对时代的嘲讽。 设计手法: 1) 平面极不规则,有凹凸、有弧线、有尖角、没有一处是直线 2) 塔楼内祈祷堂的外形像粮仓上开有高侧窗,室外看造像很有特色 3) 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像大船的船底。 4) 前面既弯曲有倾斜,上面开着稀稀落落的大小不一的,外小内大的装有彩色玻璃的窗,阳光从窗口射入室内,形成一种非常神秘的气氛,用光线营造宗教气氛。 5) 墙面与屋顶只有几处支点,剩下的部分镂空,相互不连接,从室内能看到室外 6) 屋顶是棕色的,有意保留了钢筋混凝土模板的痕迹,极具张力感。 7) 墙面采用白色水泥平面。 象征手法 1) 弯曲的南墙东端挺拔上升,有如指向上天 2) 房屋沉重而封闭,暗示它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3) 东西长廊开场,意味着对广大朝圣者的欢迎 4) 墙体的倾斜、窗户的大小不一、室内光源的神秘感与光线的暗淡、墙面的弯曲与棚顶的下坠等,都容易使人失去衡量大小、方向、水平、垂直的判断 郎香教堂是现代建筑塑形的典型实例,像一个巨大实体雕塑出来的,线条流畅,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成是混凝土的雕塑。郎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经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恢复到局势时代的事前穴墓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CIAM 这是1928年,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和基甸等在瑞士建立了由8个国家的24个建筑师组成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他们交流与研究建筑工业化、低收入家庭住宅、有效使用土地与生活区的规划和城市建设等问题。 新建筑五点: 1926年由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提出新建筑的5个特点:1.底层设计独立支柱。房屋的主要使用部分放在二层以上,下面全部或部分腾空,留出独立的支柱。2.屋顶花园。把屋顶利用起来,处理成带有花园的平顶。3.自由平面。采用骨架结构,上、下层墙无需承重,内部空间安要求自由划分。4.横向长窗。采用柱子承重,墙不承重,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可以一定程度上脱离。5.自由立面。承重柱退到外墙后面,外墙可以自由处理。代表建筑:萨伏伊别墅。 有机建筑(Organic Aechitecture) 是赖特提出的是现代主义建筑中的一个派别。有机:主要指形式的创造。是内在的自然的、本质的。有机建筑:自然的,属于自然的,为自然而创作的建筑。有机建筑包括:1.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2.整体与局部的有机。3.实体与空间的有机。4.材料与建的筑有机。5.装饰与建筑的有机。代表流水别墅。 论述赖特的有机 是赖特理论及实践: 1902年提出的是现代主义中的一个派别。有机:主要指形式的创造。是内在的自然的、本质的。有机建筑:自然的,属于自然的,为自然而创作的建筑。 1).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对待环境,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从大自然生长出来一样,是优美环境中的一部分,与周边环境结合紧密,力图把空间向室外伸展。 2).整体与局部的有机: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从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实体与空间的有机:他认为建筑的实质在于内部空间,它倡导着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有生于无”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属于从属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点,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4).材料与建筑的有机:对待材料既要从工程角度出发,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的不同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 5).装饰与建筑的有机:认为装饰不应该作为外加于建筑的东西,而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像花从树上生长出来一样,他主张力求简洁,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样认为装饰就是罪恶。 13.战后建筑流派 典雅主义(Formalism)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又称形式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帕拉帝奥主义或新复古主义。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和典雅的庄严感。典雅主义讲求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代表人物:P约翰逊、斯通和雅玛萨奇等。代表作品:纽约的林肯文化中心。 粗野主义 2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主要流行于欧洲。名称最初由英国史密森夫妇1954年提出。其特点既:体态沉重、表面毛糙、构件粗鲁、构件之间的碰撞没有任何装饰。美学根源是战前现代建筑中功能、材料与结构在战后的夸张表现。代表人物:柯布西耶,英国、美国意大利与日本一些现代建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建筑师。代表作品:马赛公寓。 在下列建筑中指出一个粗野主义(Brutalism)的代表作品( B ) A.萨伏伊别墅 B.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C.珊纳特赛罗镇中心 D.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粗野主义建筑的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建和( 它们的粗鲁的结合) 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是由著名建筑师( 斯东 )设计,他在二战后的多元化建筑思潮中被认为是( 典雅 )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P.L.奈尔维)设计的,华盛顿杜勒斯1957年建造的罗马小体育馆,是由意大利工程师( 国际机场候机楼,是由建筑师( E?沙里宁 )设计的 黑川纪章和丹下健三同为当时日本的一个称为( 新陈代谢)派的成员 里特维尔德设计的在乌特勒支的施劳德住宅属于荷兰风格派代表作品 ?高技派 即技术含量很高的流派。二战后工业化时代,以美学为特征,并在90年代逐渐走向成熟,不同于原来的冷酷。变得倾向于情感的融合。在自然和社会和人权道路上发展。代表人物,是伦佐?皮阿诺和诺曼?福斯特。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开创更复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建筑甚至城市问题,而另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形式上新技术带来的新美学语言的热情表达。 14.后现代主义 它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当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在西方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时,它更多的描述为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元素,并运用到作品中的折衷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驳,也是一种延伸的畸变,是信息社会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人的精神的感受的变化。它有三个特点:“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代表人物:文丘里,代表作:母亲住宅 双重译码(Double Coding) 3 詹克斯解释的后现代的定义——双重译码,他认为建筑应具备两个层次的东西。一种是大众译码,它就像口头语言一样,变化缓慢,充满俗语=俚语,并根植于家庭生活,另一种是现代译码,它充满新词,及时反映技术,艺术,时间的改变。建筑应体现专业人员和大众都理解的双重语言。 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 由英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J.斯特林在1982年完成其扩建工程,建筑形式看上去古典,但在每一个片段又总是被诸如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这些非常规要素所削弱。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这个美术馆在既延续历史纪念性又创造开放的公共城市空间上做出了卓越的探索。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作者文丘里,是后现代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书中对正统现代建筑大胆挑战,抨击现代建筑所提倡的理性主义片面强调功能与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建筑在真实世界中所包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 :美国建筑评论家查理斯?詹克斯与1977年出版,这本书是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宣告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死去,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潮流引起,他把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观念和方法引入建筑学,将建筑当做一种语言来对待。 文丘里: 美国建筑师,后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代表作:栗树山母亲住宅,著有《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书中对正统现代建筑大胆挑战,抨击现代建筑所提倡的理性主义片面强调功能与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建筑在真实世界中所包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简述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理论与实践 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潮核心人物罗伯特?文丘里在其发表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是后现代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书中对正统现代建筑大胆挑战,抨击现代建筑所提倡的理性主义片面强调功能与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建筑在真实世界中所包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反对密斯的“少就是多”,提出“少是厌烦”。他主张用两个方面的元素来丰富建筑:1)历史建筑元素中所有古典主义元素 2)美国的通俗文化。 实践:1)重新确立历史传统价值,采用古典建筑元素 2)建筑形式有独立存在的联想及象征含义 3)采用装饰、追求隐喻与象征 4)走向多元、大众与通俗文化 5)具有开放性与折中性,主张二元论。 实例:老年人公寓、意大利广场、波特兰市政厅、栗树山住宅等。 填空题 美国建筑师R?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说“我喜欢有黑有白,有时呈现灰色的东西,不喜欢( 全黑或全白 )” 后现代主义建筑既可以被专业建筑师看懂,又可以通民众喜欢,这一特性被称为(双重译码). 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的设计者是( C ) A.矶崎新 B.福斯特 C.斯特林 D.埃里克森 美国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中的圣约瑟喷泉的作者是 A A查理斯?莫尔 B罗伯特?文丘里 C迈克尔?格雷夫斯 D罗伯特?斯特恩 要求建筑体现生活中的深层结构,是下列学派的主张( C ) A.现代主义 B.后现代主义 C.结构主义 D.后结构主义 西方当代先锋派建筑所反映的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美是和谐 B.标榜理性 C.多样统一 D.强调非和谐的形式美 15.解构主义 20世纪70年代由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解构主义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80年代末解构主义建筑兴起。解构主义不是房屋结构之构,实乃是建筑构图之构。彻底消解、拆解传得构图。解构主义作为特定的形式在西方一些国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建筑样式。敢于打破古典建筑的原则,创造一种相互冲突游移不定的几何秩序,而现代的解构主义也是试图向和谐稳定统一的观念大胆挑战。代表人物:艾森曼、屈米。 代表作品:古根汉姆博物馆、拉维莱特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 解构主义建筑师屈米的作品,解构主义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公园位于巴黎东北角。屈米通过一套不和谐的几何叠加系统,以点(小品)线(道路)面(广场等围合体)三个迥然不同的系统的叠合,每个系统自身完整有序,叠合在一起就相互作用。 彼得?埃森曼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不断发展自己充满哲理的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成了解构思潮中颇具有哲学意味的人物。理论来源解构主义哲学,提出解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取消体系、反体系、不相信先验价值等等。代表作品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哥伦布会议中心。 屈米 代表作: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解构主义代表人物 法国人。 盖里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60-70年代前期,他的作品与盛行的现代主义建筑无明显区别。70年代后期开始转向解构主义,标志:盖里自宅。他的作品新奇有刺激性,有一种使人振奋的视觉效果,代表作:西班牙古根汉姆博物馆, 韦克斯视觉艺术中心 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作品,建筑师彼得?艾曼森,艺术中心是若干套不同系统的相遇与叠合,他们之间看似相互冲突,实际上是在两套互成一定角度的平面网格中各自定位。 古根汉姆博物馆 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作品,建筑师弗兰克?盖里 ,建筑坐落于西班牙毕尔巴鄂,主要的建筑体量异常扭曲复杂,建筑内部是钢架,外部覆盖钛板,总建筑面积2.4万?,结构设计由som承担。 下列哪位建筑师被共认为解构主义建筑师( B ) A.罗伯特?文丘里 B.彼得?埃森曼 C.阿尔多?罗西 D.罗伯特?斯特恩 瑞士建筑师B?屈米设计的( 拉维莱特公园 )被认为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F?盖里由于在西班牙北部城市( 毕尔巴鄂)设计了古根汉姆博物馆而获得( 1989 )年度的建筑普利策奖。 外国建筑史部分画图题 1.画出欧洲中世纪教堂的 平面形式(集中希腊十字式、拉丁十字式)的简图,并说明其特点。 希腊十字特点: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 拉丁十字特点:在原有巴西利卡基础上横向穿插一相对小得多的巴西利卡形式,长轴东西向,有较高中厅和两边侧廊组成,中厅比侧廊高很多,可以利用高差在两侧开高窗,西端为主入口,东端为圣坛,短轴为横厅,象征十字架 2.画出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简图,并说明密斯凡德罗在该设计中所运用的手法特点。 特点1:由没有明显分界的隔墙分隔形成了既分隔又联通的半封闭半开敞空间。室内各个部分之间,室内和室外之间相互穿插,没有明显的分界,是现代建筑流动空间的一个典型。 特点2:形体简单,去掉了附加的装饰,所以突出了建筑材料本身固有的颜色、纹理和质感,充分体现了"少就是多"的建筑处理原则。 3.画出一个中世纪拉丁十字式教堂的平面图,并注明其各部名词 4.画图表示包豪斯校舍的一层平面简图和外观示意图 包豪斯校舍二层平面图 5.绘图表示赖特(F.L.Wright)一个作品的外观 6.试绘佛罗伦萨主教堂平面简图 7.绘一代表性作品的平面图表示“流动空间”(Fluid Space)的设计 8.栗树山住宅正立面图 9.古罗马万神庙平面图 10.帆拱(pendentive)示意图 11.典型哥特式教堂的剖面图 12.圆厅别墅立面图 13.波特兰市政大厦立面图 14.罗伯茨住宅平面图 15.圣马可广场平面图(标注主要建筑名称) 16.古罗马十字栱轴测图 17. 巴齐礼拜堂立面图 18.雅典卫城平面 19.马赛公寓剖面图 20.卢斯的斯坦纳住宅立面图 21. 萨伏伊别墅正立面图 22. 坦比艾多神堂立面图 23.图拉真广场平面 24.巴黎圣母院西立面图 25.帕提农神庙东立面图 26.耶稣会教堂正立面图 27.伊瑞克提翁庙平面图 28.悉尼歌剧院透视简图 29.圣马可广场平面图 30.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入口立面图 31.罗马万神庙平面图 32.美国环球航空公司(TWA)候机楼外观透视图 33.巴黎瑞士学生宿舍楼底层平面图 外国建筑史部分论述题及答案 1.什么是建筑中的理性主义(Rationalism),在西方建筑历史上有哪些表现, 理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以格鲁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现代建筑”。它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它因不论在何处,均以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的形式出现,而又被称为国际式,它有现代建筑的一切特点,并强调建筑师有改造社会的任务。 表现:(现代主义建筑特点、理论) 1. 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生产相结合,简洁净化建筑,净化装饰,采用玻璃和钢。 2. 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以实用功能为设计的出发点,用最少的人、财物来创造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3. 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 4. 坚决摆脱过时的样式的束缚,突破传统的建筑形式,通过传统的建筑造型去创新新的造型。 5. 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美学原则:(1)表现手法和建筑手段相统一。(2)保持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3)强调建筑形象的逻辑性(建筑形式是内部功能的反映)。(4)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性构图。(5)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立面要净化,墙面要光洁)。(6)在建筑艺术中要吸取其他艺术的新成功。 2.请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元论”建筑倾向(Pluralism)的一些表现 人情化与地域化的倾向1. 其设计方法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比较“偏情”的方面。是一些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特点的倾向。这些倾向的动机主要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主义”所鼓吹的无条件地采用与表现新技术以及形式上的雷同的反抗。代表:珊纳特塞罗镇中心,卡雷住宅 建筑特点: (1) 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心理的领域,重视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感情。 (2) 传统材料结合新结构、新材料 (3) 处理亲和、多样 (4) 空间有层次、变化丰富 (5) 建筑体量符合人体尺度 (6) 建筑化整为零 2.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其动机和“人情化”与地方性一样,反对“二战”之间“现代建筑”在风格上的千篇一律、客观共性。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常把建筑设计看作是个人的一次精彩表演,认为设计首先来自“灵感”,来自形式上的与众不同,使每个场所都有个性和特征,体现精神需要。手段多样,大致有三: (1) 运用几何形构图的:赖特(普莱斯大厦、古根汉姆博物馆),贝聿铭(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卢浮宫扩建工程) (2) 运用抽象的象征的:柯布西耶(郎香教堂),夏隆(柏林爱乐音乐厅)、尼迈耶(三权广场及巴西议会大厦) (3) 运用具体的象征的:伍重(悉尼歌剧院),小沙里宁(圣路易时杰佛逊纪念碑、耶鲁大学冰球馆) 主要是一种设计方法而不是一种格式,其基本精神是:建筑可以有多种目的和多种方法而不是一种方法,设计人不是预先把自己的思想固定在某些原则或某种格式上,而是按着对任务与环境特性的了解来产生能适应多种要求而又内在统一的建筑。 3.试对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作一比较 古希腊 古罗马 平面: 简单对称,多朝向东 组合,复杂,朝向广场 柱式: 3种 5种 艺术趣味:强调精神生活 强调物质生活 材料: 石材 混凝土 结构: 梁柱 拱券 规模: 小而精巧 大而粗糙 功能: 简单单一 复杂、多功能 细部处理:自由 程式化 风格: 典雅,更像雕塑 趋于华丽,是纯粹的建筑 劳动力: 自由民、奴隶 奴隶 空间: 外部为主,更具雕塑性, 内部空间完美 结构有限,内部空间不发达 艺术处理:以实体为主 实体与空间并用 4.试对二战后偏情的建筑发展作一简评 情即情感、经验。重形象思维,具有浪漫主义情调,强调变现个人的特点,建筑个性墙,不顾结构逻辑,强调有机性,想象力。 (1)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表现为偏 传统材料,追求柔和多样,造型上不局限于直线和直角,作品:珊纳特赛罗镇中心的主楼,卡雷住宅。 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特点的倾向。这些倾向的动机主要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主义”所鼓吹的无条件地采用与表现新技术以及在形式上雷同的反抗。 建筑特点:1.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心理的领域,重视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感情 2.传统材料结合新结构、新材料 3.处理亲和、多样 4.空间有层次、变化丰富 5(建筑体量符合人体尺度 6.建筑化整为零、重视细部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依次流行于北欧、日本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 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第三世界在政治与经济上的独立与兴起,第三世界的“地方性”战后闲得特别活跃,大多从规划、设计到形式都特别考虑到当地的气候与生活习惯。 近10年来地方性建筑的倾向越来越流行。它在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先进工业国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各国与各地均有来自地方与当地民族习惯的表现。 (2)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其动机和"人情化"与地方性一样,反对"二战"之间"现代建筑"再风格上的千篇一律、客观共性。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常把建筑设计看做是个人的一次精彩表演。认为设计首先来自"灵感",来自形式上的与众不同,是每个场所都有个性和特征,体现精神需求。 手段多样,大致有三: (1) 运用几何构图的:赖特(普莱斯大厦、古根海姆博物馆),贝聿铭(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卢浮宫扩建工程)。 (2) 运用抽象的象征的:柯布西耶(朗香教堂),夏隆(柏林爱乐音乐厅)、尼迈耶(三权广场及巴西议会大厦) (3) 运用具体的象征手法的:伍重(悉尼歌剧院),小沙里宁(什路易市杰弗逊纪念碑、耶鲁大学冰球馆、纽约肯尼迪机场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候机楼) 主要是一种设计方法而不是一种格式。其精神是:建筑可以有多种目的和多种方法而不是一种方法,设计人不是预先把自己的思想固定在某些原则或格式上,而是按着对任务与环境特征的了解来产生能适应多种要求而又内在统一的建筑。 5.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种“重理的”建筑设计倾向。 重理:理即理智、理性,尊重客观规律, a. 对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在坚持“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与提高,特别是在讲究功能和技术合理的同时注意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兴趣的需要,代表作品: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西水桥等 b.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这在战后初与处于主导地位。其特点是全部采用钢和玻璃来建造。构件与施工精确,内部没有或稍有柱子。外形纯净透明,充分反映材料、结构与内部空间,主张先结构后形式,先空间后功能,讲究条理性,以密斯代表,主要作品有西格拉姆大厦、伊利诺工学院等。 c. 粗野主义倾向,流行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一种设计倾向,特点是用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材料和他们的粗鲁组合,代表人物是柯布西耶及英国史密斯夫妇,作品有马赛公寓、亨斯特顿学校等 d. 典雅主义倾向,同粗野主义并进,但艺术效果相反,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事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庄严感,代表是P?约翰逊,斯通和亚马萨奇等,作品有新德里美国大使馆,谢尔顿艺术馆 e.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指五十年代末创造的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的标准化构件方面的倾向,作品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等 6.“房屋是居住的机器”一语反映了勒柯布西耶当时对建筑的哪些见解 从三个方面解释:居住要求、生产要求、美学要求。 1)首先要适应居住要求,像机器那样符合实际功用。强调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加装饰。 2)还要像飞机、汽车那样大批量生产,反映了工业化标准化。像机器那样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 3)像机器成功的反应效能一样,反映自身效能。强调建筑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反映了他的美学观点——机器美学。 以现代产品技术中获得灵感,并用于建筑上,机器美学就是一种标准化的形式,也是一种理性的手法,在建筑形式方面,他赞成简单的几何形体,简单的形式是最美的,主张设计要向前看,否定传统的装饰,他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器的时代,房屋应是卫生的,环境好的,可以接近人的精神的。 7.概述赖特一生的建筑理论和实践 (1)草原式住宅(19世纪末—20世纪10年代):即草原与住宅相结合。在住宅设计上,草原式住宅是来赖特有机建筑的先声。它的平面常做十字形,以水平线条为主,被垂直的大烟囱所统一,显得很有层次,也很丰富。与自然很协调,以砖木结构为主。草原式建筑追求表里如一性,建筑外形尽量反映出内部空间关系,注意建筑自身比例与材料运用,力图摆脱折中主义的常套,造型效果宛如植物覆盖于地面一样。伊利诺州的威立茨住宅是其代表。 (2)有机建筑论(20世纪30年代):有机——主要指形式的创造。是内在的自然的、本质的。有机建筑——自然的,属于自然的,为自然而创作的建筑。有机建筑包括:1.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2.整体与局部的有机。3.实体与空间的有机。4.材料与建的筑有机。5.装饰与建筑的有机。 流水别墅是其代表。 (3)几何手法抽象(20世纪40—50年代):例:古根汉姆博物馆,体形特殊,上大下小的螺旋型,美术作品沿坡道陈列,观众循着坡道边上边看,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雕塑性。一层流入一层,代替了通常那种呆板的楼层重叠,处处能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统一,但这些与博物馆的功能性质相违背。所以,它是赖特的纪念碑,而不是成功的博物馆建筑。 8.包豪斯校舍从那些方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基本观点 (1)包豪斯校舍是把建筑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包豪斯的设计体现了由内而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这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提高建筑的科学性,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便和效率。 (2).校舍采用灵活不规则的构图手法,校舍是一个多方向,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并充分运用了建筑构图中对比的手法,从而造成了生动活泼的建筑形象,这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主张创造建筑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 (3).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成就,这点也体现了现代建筑注意发挥新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和特点,并废弃表面外加的建筑装饰。 9.莱特的“草原式住宅” 赖特在美国西部建筑自由布局的基础上,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创造除了富有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它的特点是在建筑造型上力求新颖,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相结合,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草原”表示他的住宅设计与美国中部一望无际的草原结合之意。特点: 1) 它的平面总是式自行,以壁炉为中心 2) 它的内部空间又分离又连续,以不同需要确定不同层高。 3) 强调水平形体,体形构图的基本形式是水平线条,以竖直的火炉打破了水平线条的单调感。 4) 外部材料多表现砖石本色,与自然很协调,内部也尽量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和结构特征。 10.古罗马结构技术的主要成就 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的最大特色,最大成就。劵拱技术来源于伊特鲁里亚人和西亚人传人。 ?筒型拱 ?穹顶:使空间获得巨大的解放 ?十字拱:十字拱与柱墩解放了承重墙。它覆盖在方形的间上,仅需四角有支柱。 ?拱顶体系:单一空间——复合空间,摆脱了承重墙,采用了一系列架在四个角柱上的十字拱,互相平衡纵向的侧推力。而横向侧推力由几个同行筒型拱来抵抗,且筒型拱的纵轴与十字拱的纵轴相垂直,这样就形成了复杂的拱顶体系。 ?肋架拱,基本原理是把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围护部分,从而大大减轻拱顶,并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以摆脱承重墙,这种结构方法也能节约模架。 意义:适应了功能要求,解放了空间,使罗马的建筑成为真正的建筑。 11.以典雅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例,谈谈你对建筑设计中继承传统问题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和典雅的庄严感。典雅主义讲求钢筋砼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代表人物:P约翰逊、斯通和雅玛萨奇等。代表作品:纽约的林肯文化中心。 12柯布西埃称“设计不应是自外而内,而应是自内而外”,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柯布认为现代生活要求并期待着房屋有一种新的平面,而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对于整个建筑而言,柯布认为平面是整个设计的发动机,由平面的自由布局才能做到自由立面,由此柯布认为革新建筑的方法是由内而外,自平面而立面。 13.试比较分析北京天坛与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艺术特色上的异同。 不同点: 1)北京天坛超大规模占地,突出天坛环境的恢宏壮阔,雅典卫城建在雅典城中央的一个不大的孤立的山岗上。 2)天坛的圜丘坛、祈谷坛、两组有限的建筑体量,通过丹陛桥的连接,组成超长的主轴线。按祭祀的路线组织空间,采用周边式布局,没有固定的轴线。 3)天坛的所有建筑都南北向或东西向布局,而卫城的建筑要照顾到各个角度的最佳效果,没有统一的朝向。 4)天坛的高高凸起的圜丘坛、祈谷坛和丹陛桥,提升人的视点,拓展人看天的视野,出天穹的分外开阔,造就天的崇高、旷达、神圣的境界。而卫城的建筑群顺应地势高低错落。步移景异体现了建筑的时空观。 共同点: 1) 建筑群的功能都是以祭祀、纪念为主 2) 主次比较分明 天坛高高凸起的圜丘坛、祈谷坛和丹陛桥,提升人的视点,拓展人看天的视野,以突出 “崇天”的境界;卫城中将帕提农神庙至于卫城的最高处,体量最大,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突出其主要地位。 3) 对比和谐 天坛中凭矮壝墙强化高低对比,突出建筑的开腾态势,借高台基、重檐攒尖顶着力渲染高耸形象。卫城中帕提农位于最高点、体量最大,造型庄重,其他建筑则处于陪衬位置。 )超大规模占地,突出天坛环境的恢宏壮阔;2)大片满铺的茂密翠柏,天坛总体布局特色:1 渲染天坛坛区的肃穆宁静;3)圜丘坛、祈谷坛、两组有限的建筑体量,通过丹陛桥的连接, 组成超长的主轴线。4)高高凸起的圜丘坛、祈谷坛和丹陛桥,提升人的视点,拓展人看天的视野,出天穹的分外开阔,造就天的崇高、旷达、神圣的境界。5)通过一系列象征充分显现崇天的意识。 卫城的总体布局很有特色,1)建筑群顺应地势高低错落。2)照顾到各个角度的最佳效果3)按祭祀的路线组织空间,采用周边式布局。4)建筑与雕刻交替成为构图中心5)突破性采用多立克与爱奥尼柱式混用,并在内部采用叠柱式,避免了柱子过于高大粗壮,内部空间简单,外部空间丰富,单体建筑形体简单,群体建筑形体丰富。6)主次比较分明,对比和谐 7)步移景异体现了建筑的时空观,被誉为西方建筑史群众建筑艺术中最杰出实例。 14.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建筑与时代的紧密结合,请以建筑师密斯?凡?德?罗为例对此加以论述。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应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结合,密斯的“少就是多”理论中的“少”主张在艺术造型上净化建筑,使之不富有任何多余的,不具有结构和功能依据的东西,尽量简化结构体系,采用钢柱梁结构,在实体上采用玻璃和钢来体现工业时代大机器生产的简洁精神。 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特征。 密斯的“少就是多”中的“多”揭示了在工业生产条件下,用新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可能创造出来的建筑上的简洁精神的一种丰富效果。密斯对钢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的运用的探索也充分体现了他对新材料、新结构的探索精神。 3)现代主义建筑主张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素服,放手创造新风格。 密斯在实践中抓住了现代主义重要课题,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通用空间,把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哲学的介入是当代西方许多建筑思潮的一种重要现象,请就此现象谈个人观点。 15.试比较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两位建筑师作品在突出建筑的时代性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两位建筑师都强调建筑应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结合。 柯布以机器美学作为他的美学观点,从现代化产品和技术生产手段中获得灵感,并把他们应用到建筑设计,机器美学就是一种简单化、标准化的形式,也是一种理性的手法,在建筑形式方面,他赞成简单的几何形体,简单的形式是最美的。 密斯的“少就是多”理论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观点,他主张在艺术造型上净化建筑,使之不富有任何多余的,不具有结构和功能依据的东西,尽量简化结构体系,采用钢柱梁结构,在实体上采用玻璃和钢来体现工业时代大机器生产的简洁精神。 2)两位建筑师都主张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特征。 柯布提倡使用混凝土,在艺术造型上抛弃个人情感,净化装饰。 密斯对钢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的运用的探索也充分体现了他对新材料、新结构的探索精神。 3)两位建筑师主张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素服,放手创造新风格 柯布主张设计要向前看,否定传统的装饰,他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的世界基本上是机械的时代。 密斯密斯在实践中抓住了现代主义重要课题,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通用空间,把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不同点: 在创作中,柯布主张设计应是自内而外的,平面是设计的发动机。而密斯主张功能追随形式,创造大的没有阻碍的可以供自由划分的使用经济的空间,再使功能去实用它。 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素服,防守创造新风格
/
本文档为【[宝典]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