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终稿]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两个慕容氏牛人

[终稿]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两个慕容氏牛人

2017-09-25 5页 doc 16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终稿]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两个慕容氏牛人[终稿]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两个慕容氏牛人 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两个慕容氏牛人 南慕容、北乔峰,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武林人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书中的南慕容,又称姑苏慕容氏,也就是居住在今天的苏州。他们的祖上,便是五胡乱华时兴起于辽东,后又问鼎中原的鲜卑慕容氏。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二人,毕生都在为光复祖业而奔波,他们的这种祖上情结是可以理解的,慕容氏是鲜卑族中最先崛起的一支,也的确在历史中显赫一时。慕容氏当时在中原先后建立了两个政权,即前燕和后燕(后燕后来分割成北燕和南燕),二者虽间隔14年,却是慕容氏大燕政权的一脉相承,而慕...
[终稿]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两个慕容氏牛人
[终稿]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两个慕容氏牛人 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两个慕容氏牛人 南慕容、北乔峰,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武林人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书中的南慕容,又称姑苏慕容氏,也就是居住在今天的苏州。他们的祖上,便是五胡乱华时兴起于辽东,后又问鼎中原的鲜卑慕容氏。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二人,毕生都在为光复祖业而奔波,他们的这种祖上情结是可以理解的,慕容氏是鲜卑族中最先崛起的一支,也的确在历史中显赫一时。慕容氏当时在中原先后建立了两个政权,即前燕和后燕(后燕后来分割成北燕和南燕),二者虽间隔14年,却是慕容氏大燕政权的一脉相承,而慕容复父子要光复的,便是这个令他们为之骄傲大燕政权。他们念念不忘的先祖,也是他们复国的楷模和源动力,是慕容氏家族中两个最为杰出的人物:慕容恪和慕容垂。 这两个人,一个一度在前燕总摄朝政,完成了慕容氏由弱到强的原始积累;一个是后燕的开国皇帝,在慕容氏最屈辱之时实现了强势复兴,让慕容氏再次成为中原的新宠。慕容氏得以顺利的入主中原,并开创前燕帝国的盛世伟业,这两个人居功至伟,他们的确是慕容氏家族的骄傲。前燕帝国的兴盛和衰败,这两个人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随着这两个人的过世和叛离,前燕的帝国大厦有如失去了根基,很快轰然倒塌。 慕容氏入据中原是从慕容儁开始的,慕容儁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的第二子,也是进入中原后的第一任帝王。他能够成为中原的新贵,尽情演绎傲视群雄的威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两个弟弟,也就是慕容恪和慕容垂。如果没有他们,慕容儁中原帝王之梦实现的不会这么快。 慕容恪是慕容皝的第三子,因为其生母不得父皇恩宠,所以慕容恪一开始并没引起慕容皝的过多注意。然而,人才是不会被埋没的,特别是在强者为王的乱世。慕容恪长到15岁,已经出脱的一人才,不但“容貌魁杰,雄毅严重”,而且谈吐不凡,“每所言及,辄经纶世务”,这很快便引起了父皇的关注,并开始对他委以重任。而慕容恪也确实没有让父皇失望,他“临机多奇策”(《晋书》)的军事才能,开始在辽东的战场上得以尽显。 说起慕容氏的兴起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辽东的慕容氏,不过是当时东北地区一个实力并不强大的小国政权。与它同一时期兴起的,还有鲜卑的另外两部,也是慕容氏的近邻,居于辽西的段部和宇文部。慕容氏的北面,则是更早兴起的高句丽和夫余。而此时的中原地 区,正值后赵政权最为强盛之时。慕容氏能在夹缝中生存,并最终脱颖而出,慕容恪是立了大功的。他辉煌的战绩,几乎创造了当时东北地区的战争神话。 先是后赵皇帝石虎发兵10万征燕,围困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慕容恪出奇兵,只带2千人,便“斩获三万余级”(《通鉴》),颇有当年霍去病北逐匈奴的风采。慕容恪镇守辽东,屡败高句丽,以至于“高句丽惮之,不敢为寇”。慕容恪打仗非常勇敢,在征伐夫余时,他“身当矢石,推锋而进,所向辄溃”,打出了慕容氏的威风,彻底解决了慕容氏的北部边防问,从而让慕容氏有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慕容恪吞并宇文部,让慕容氏最终成为了东北霸主,而强大的段部,后来也在慕容恪的强势追剿下,宣告了历史的终结。 慕容皝曾经盛赞慕容恪是“智勇俱济”(《晋书》)的虎将,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也正是慕容恪的南征北战、无往不胜,才让慕容氏迅速成为东北霸主,完成了进取中原的原始储备。进军中原最关键一仗,便是和以勇猛善战著称的战神冉闵之间展开的,此役成为五胡时期,中原纷争的一个军事转折点,也为慕容氏的中原霸业奠定了基础,而它的导演者便是慕容恪。面对来势汹汹的冉闵,慕容恪从容应对,“分军为三部,掎角以待之”,又挑选“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其马”(《通鉴》),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连环马了。慕容恪最终以弱胜强,擒杀冉闵,从而让中原的战局彻底发生逆转。 慕容恪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军事上的公众人物,其威名远震,就连南方的东晋都忌惮三分。慕容儁死后,东晋朝中有人便想趁机光复中原,当时的大将桓温劝阻说,“慕容恪尚存,所忧方为大耳”,就是说慕容儁死了不算什么,只要慕容恪还活着我们就没戏。能让同样以神武著称的桓温折服,足见慕容恪威名之盛。不光是东晋,就连当时强势兴起的前秦帝国,也对慕容恪颇为畏惧。慕容恪攻取洛阳后,大军西指,直接威胁关中,导致“秦中大震”(《晋书》),秦王苻坚亲自备战潼关,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直等到慕容恪撤军。 慕容恪无往不胜,得益于他的治兵韬略。他“不尚威严,专以恩信御物,务于大略,不以小令劳众”,是个善于动脑讲究工作方法的统帅。所以,慕容恪治理下的军队,“防御甚严,终无丧败”,成为打不垮的铁军。也正因如此,慕容皝临终前交待慕容儁,要多多仰仗慕容恪,而慕容儁死后,由于其子慕容暐幼小,又让慕容恪辅政,于是慕容恪“总摄朝权”,成为前燕实际意义上的主人。 慕容恪并不是没有当皇帝的机会,慕容儁死后,“群臣欲立慕容恪”(《晋书》),但是他没有答应,“国有储君,非吾节也”,忠心耿耿的气节,也正是慕容恪光明磊落的真实写照。慕容恪辅政的这段岁月,也是前燕由弱渐强的一个关键时期。而前燕的衰败,也是从慕 容恪死后开始的。慕容恪死后,帝国政权内部出现分裂。慕容垂最终叛降前秦,让前燕与前秦势均力敌的对峙,变成了秦强燕弱的一边倒。前燕被前秦灭国,书写了慕容氏家族历史上最大的遗憾和屈辱。 慕容垂是慕容皝的第五子,原名慕容霸,名字的由来很有意思,慕容皝见其“阔达好奇”,说此儿“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晋书》)。就是说这孩子将来不是破败我慕容氏,就是兴盛我慕容氏,命硬,东北人讲话:很霸道。慕容皝的话也得到了应验:慕容垂叛离前燕,让帝国很快便遭受亡国的厄运;而前秦衰败后,慕容垂又趁机复国,再次续演了慕容氏的辉煌。当年成家败家的玩笑话,也用血的事实进行了验证。 其实,慕容垂“败家”的危机,早就在辽东之时便已种下祸根。慕容垂也堪称军事史上的奇才,在征伐高句丽和宇文部时屡立奇功。入据中原后,就是他跟随慕容恪攻取的洛阳,让苻坚大惧。也许正是慕容垂出众的才能,让慕容皝很是喜欢,对他“恩遇逾于世子儁”,比对待法定继承人慕容儁还好,而“儁不能平之”(《晋书》),心里自然很不服气,这就造成了慕容儁和慕容垂之间的矛盾,种下了慕容氏日后的祸根。 就军事才能而言,慕容垂与他的哥哥慕容恪相比毫不逊色。当时如果在慕容家族选一个人接替慕容恪的话,则非慕容垂莫属。事实上,慕容恪也曾多次举荐慕容垂,说“吴王(慕容垂当时的封号)将相之才十倍于臣”,这其中当然有慕容恪自谦的成分,但也足见其对慕容垂的认可。可惜的是,慕容垂的显赫战功却给他带来了祸端。慕容恪死后,太傅慕容评辅政,慕容垂功高盖主,其威名直接威胁到了慕容评的权威。慕容垂在枋头(今河南浚县东南)之战中大败桓温,“威名益振”的同时,也使他们之间的这种矛盾达到了白热化,慕容评“愈忌之”,心里极不舒服。而慕容儁的老婆,也就是当时的太后可足浑氏,也是“素恶垂,毁其战功”,在路卫兵看来,估计这和慕容儁的影响熏陶有关,不愧是两口子。二人联合起来“密谋诛之”(《通鉴》),想对慕容垂下黑手,慕容垂没,只得远走前秦投靠了苻坚。 慕容垂的叛离,让秦燕的对峙彻底发生逆转。本来慕容恪死后,苻坚忌惮的只有慕容垂,他多次想出兵,都因“惮垂威名而未发”,这下慕容垂主动来投,对于前秦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翅,而对于前燕,则犹如断折一翼,军事格局由此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无怪乎当时苻坚“郊迎执手,礼之甚重”(《通鉴》),亲自跑到郊外迎接慕容垂,美得屁颠屁颠的。就在慕容垂叛离前燕的第二年,亦即公元370年,前秦大军便以势不可挡之势,一举灭掉了前燕。当苻坚“徙暐(慕容暐)及其王公已下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晋书》)时,包括慕容氏皇子皇孙在内的浩浩荡荡的押解队伍,留下的也许只有慕容氏无尽的遗憾。
/
本文档为【[终稿]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两个慕容氏牛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