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试考核大纲

2019-04-10 32页 doc 48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试考核大纲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试行) (一)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1、出师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2、确有专长考核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大纲 (二)综合笔试考核大纲 1、中医基础理论 2、中医诊断学 3、中药学 4、方剂学 5、中医内科学 6、中医外科学 7、中医妇科学 8、中医儿科学 9、针灸学 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技能一、出师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一)基本操作 1、中医望诊、问诊、闻诊、切诊、推拿、拔罐等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2、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3、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试考核大纲
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试行) (一)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1、出师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2、确有专长考核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大纲 (二)综合笔试考核大纲 1、中医基础理论 2、中医诊断学 3、中药学 4、方剂学 5、中医内科学 6、中医外科学 7、中医妇科学 8、中医儿科学 9、针灸学 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技能一、出师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一)基本操作 1、中医望诊、问诊、闻诊、切诊、推拿、拔罐等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2、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3、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晕厥、虚脱、抽搐、痛经、内脏绞痛、牙痛、高热等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 4、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二)临床答辩 1、中医基础知识 (1)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 (2)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3)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2、临床辨证能力 (1)结合指导老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进行答辩; (2)中医病证测试范围(本大纲未涵盖的中医病证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考生实际情况补充) 列缺犊鼻肾俞翳风神庭 少商足三里委中角孙水沟 商阳三阴交秩边风池中极 合谷阴陵泉承山环跳关元 曲池血海昆仑阳陵泉气海 肩髃通里至阴悬钟神阙 迎香神门涌泉太冲中脘 四白后溪太溪腰阳关太阳 地仓听宫内关命门印堂 下关风门外关大椎十宣 天枢胃俞支沟百会 技能二、确有专长考核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大纲 (一)基本操作 1、中医望诊、问诊、闻诊、切诊、针灸、推拿、拔罐等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2、专长技术演示 (二)临床答辩 1、中医基础知识 (1)与专长有关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 (2)与专长有关的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3)与专长有关的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2、临床辨证能力 (1)结合技术专长进行答辩; (2)中医病证测试范围(本大纲未涵盖的中医病证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考生实际情况补充)。 感冒泄泻消渴有机磷农药中毒 咳嗽痢疾眩晕肠痈 喘证腹痛头痛颈椎病 肺胀胁痛中风痄腮 肺痨黄疸痹证急惊风 胸痹(真心痛)积聚不寐小儿泄泻 心悸水肿血证崩漏 胃痛淋证虚劳绝经前后诸证 综合笔试考核大纲 一、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病、证、症的概念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要点: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对立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交感互藏 4.阴阳消长 5.阴阳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四单位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 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 2.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 3.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 4.五行的母子相及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肺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5.肺与脾的关系 6.肺与肝的关系 7.肺与肾的关系 8.肝与脾的关系 9.肝与肾的关系 10.脾与肾的关系 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 要点: 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 2.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 3.五脏与五志的关系 4.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5.五脏的外华 6.五脏与五时的关系 第六单位六腑 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点: 1.胆的生理功能 2.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小肠的生理功能 4.大肠的生理功能 5.膀胱的生理功能 6.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小肠的关系 2.肺与大肠的关系 3.脾与胃的关系 4.肝与胆的关系 5.肾与膀胱的关系 第七单位奇恒之腑 细目一:脑 要点: 1.脑与生理功能 2.脑与五脏的关系 细目二:女子胞 要点: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第八单元气、血、津液 细目一:气 要点: 1.人体之气的概念 2.人体之气的生成 3.人体之气的运动 4.人体之气的功能 5.人体之气的分类 细目二:血 要点: 1.血和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功能 4.血的运行 细目三:津液 要点: 1.津液的基本概念 2.津液的代谢 3.津液的功能 细目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要点: 1.气与血的关系 2.气与津液的关系 3.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九单元经络 细目一:经络学说 要点: 1.经络的基本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要点: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三:奇经八脉 要点: 1.奇经八脉的特点 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基本功能 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要点: 1.经别的概念 2.别络的概念 3.经筋的概念 4.皮部的概念 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要点: 1.经络的生理功能 2.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十单元病因 细目一:六淫 要点: 1.六淫的概念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3.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4.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5.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6.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7.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8.火(热)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细目二:疠气 要点: 1.疠气的概念 2.疠气的致病特点 细目三:七情内伤 要点: 1.七情的基本概念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细目四:饮食失宜 要点: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细目五:劳逸失度 要点: 1.过度劳累 2.过度安逸 细目六:痰饮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致病特点 细目七:瘀血 要点: 1.瘀血的概念 2.瘀血的形成 3.瘀血的致病特点 细目八:结石 要点: 1.结石的概念 2.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十一单元发病 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要点: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要点: 1.环境与发病 2.体质与发病 3.精神状态与发病 细目三、:发病类型 要点: 1.感邪即发 2.徐发 3.伏而后发 4.继发 5.合病与并病 6.复发 第十二单元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衰 要点: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细目二:阴阳失调 要点: 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 4.阴阳格拒 5.阴阳亡失 细目三:气血失常 要点: 1.气的失常 2.血的失常 3.气血关系失调 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 要点: 1.津液不足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细目五:内生“五邪” 要点: 1.风气内动 2.寒从中生 3.湿浊内生 4.津伤化燥 5.火热内生 细目六:疾病传变 要点: 1.疾病传变的形成 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第十二单元防治原则 细目一:预防 要点: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 细目二:治则 要点: 1.正治与反治 2.治标与治本 3.扶正与祛邪 4.调整阴阳 5.调理气血 6.三因制宜 2、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 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 第二单元问诊 细目一: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 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问汗 要点: 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意义 细目三:问疼痛 要点: 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四:问头身胸腹 要点: 头晕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问耳目 要点: 1.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目眩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问睡眠 要点: 1.失眼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 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意义 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 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意义 细目八:问二便 要点: 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第三单元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 得神、失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区别 2.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 细目三:望形态 要点: 1.望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 2.望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望头面五官 要点: 1.望头形、囟门、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2.目部的脏腑相关部位,望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3.望齿、龈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4.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望皮肤 要点: 1.望斑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望疮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要点: 观察痰、涕的临床意义 细目七:望小儿指纹 要点: 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望舌 细目一:舌诊原理 要点: 舌与脏腑的关系 细目二:望舌质 要点: 1.舌色变化(淡白、红、绛、紫)的临床意义 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裂纹、齿痕、舌下络脉)的临床意义 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临床意义 细目三:望舌苔 要点: 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临床意义 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临床意义 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第五单元闻诊 细目一:听声音 要点: 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咳嗽、喘、哮、短气、少气的概念及临床意 义 4.呕吐、呃逆、嗳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细目二:嗅气味 要点: 口气、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六单元脉诊 细目一:脉诊概说 要点: 1.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 2.切脉指法 3.寸口“三部九候”概念 细目二:正常脉象 要点: 1.正常脉象的特点 2.正常脉象胃、神、根的含义 细目三:常见病脉 要点: 常见病脉(浮、沉、迟、数、滑、涩、洪、紧、弦、细、微、濡、结、促、代) 的脉象特征及主病 第七单元按诊 要点: 1.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3.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八单元八纲 细目一:概述 要点: 八纳辨证的概念 细目二:表里 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 2.表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寒热 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 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虚实 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 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五:阴阳 要点: 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 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 1.证候相兼与错杂 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 第九单元病性辨证 细目一:辨阴阳虚损证候 要点: 1.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 细目二:气虚类证辨证 要点: 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三:血虚类证辨证 要点: 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四:气滞类证辨证 要点: 1.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五:血病其他证辨证 要点: 1.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辩证要点 3.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辩证要点 细目六:气血同病类证辨证 要点: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七:津液类证辨证 要点: 痰证的临床表现 第十单元脏腑辨证 细目一:心病辨证 要点: 1.心气虚的临床表现 2.心血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脉痹阻证痰、瘀、寒、气四因的比较 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比较 细目二:肺病辨证 要点: 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证的比较 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燥邪犯肺证的辨证要点 细目三:脾病辨证 要点: 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四:肝病辨证 要点: 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五:肾病辨证 要点: 1.肾阳虚、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2.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 3.肾病五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六:腑病辨证 要点: 1.胃热炽盛证的临床表现 2.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证的临床表现 3.肠热腑实、肠道津亏证的临床表现
/
本文档为【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试考核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