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七版针灸学 (针灸歌赋 针灸原理)附篇

2017-09-16 50页 doc 223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七版针灸学 (针灸歌赋 针灸原理)附篇第七版针灸学 (针灸歌赋 针灸原理)附篇 附篇 针灸文献 第一节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一、标幽赋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要识迎随,须明逆顺。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第七版针灸学 (针灸歌赋 针灸原理)附篇
第七版针灸学 (针灸歌赋 针灸原理)附篇 附篇 针灸文献 第一节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一、标幽赋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要识迎随,须明逆顺。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沉掐,坐卧平而没昏。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伏如横弩,应若发机。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阳维而下胎衣。痹厥偏枯,迎随俾经络接续;漏崩带下,温补使气血依归。静以久留,停针待之。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体重节痛而俞居,心下痞满而井主。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筋挛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魄户。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疼,泻光明与地五。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天枢而可取。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循扪弹弩,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慎之! 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避灸处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腧,二十有二。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后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复醒。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华佗刺躄 ? 本文是金元时代针灸名家窦汉卿所著,见于《针经指南》之卷首。 足而立行。秋夫针腰俞而鬼免沉疴,王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取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 之末;刺少阳与交别,俾聋夫听夏蚋之声。嗟夫! 去圣逾远,此道渐坠。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浅,难契于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 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 ? 二、百症赋 百症俞穴,再三用心。顖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目眩兮,支正、飞扬;目黄兮,阳纲、胆俞。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 ,急取养老、天柱。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廉泉、中冲,舌下肿疼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颊车、地仓穴,正口喎于片时。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转筋兮,金门、丘墟来医。阳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复溜祛舌干口燥之悲。哑门、关冲,舌缓不语而要紧;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太冲泻唇喎以速愈,承浆泻牙疼而即移。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容细寻。膈疼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髎宜征。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已试;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脊强兮,水道、筋缩;目瞤兮,颧髎、大迎。痓病非颅息而不愈,脐风须然谷而易醒。委阳、天池,腋肿针而速散;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反张悲哭,仗天冲、大横须精。癫疾必身柱、本神之令,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风痫常发,神道须还心俞宁。湿寒湿热下髎定,厥寒厥热涌泉清。寒栗恶寒,二间疏通阴郄暗;烦心呕吐,幽门开彻玉堂明。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痨瘵传尸,趋魄户、膏肓之路;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程。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小便赤涩,兑端独泻太阳经。刺长强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针三阴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且如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脾虚谷以不消,脾俞、膀胱俞觅;胃冷食而难化,魂门、胃俞堪责。鼻痔必取龈交,瘿气须求浮白。大敦、照海,患寒疝而善蠲;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至阴、屋翳,疗痒疾之疼多;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抑又论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女子少气漏血,不无交信、合阳。带下产崩,冲门、气冲宜审;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肩井乳痈而极效,商丘痔瘤而最良。脱肛趋百会、尾翳之所,无子搜阴交、石关之乡。中脘主乎积痢,外丘收乎大肠。寒疟兮商阳、太溪验,痃癖兮冲门、血海强。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为;针乃理之渊微,须至人之指教。先究其病源,后攻其穴道,随手见功,应针取效。方知玄理之玄,始达妙中之妙。此篇不尽,略举其要。 ?三、玉龙歌 „„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 ?本赋首载于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中,作者不详。?本篇为元代王国瑞所撰。 间稀。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痠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脚背痛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抓。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此穴元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疾顿轻。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狂,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常中寻。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乳蛾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来灸便轻,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邅迍。九般痔疾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斯穴禁针多着艾,二十一壮亦无妨。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更把三里频泻动,还光益血自无差。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 脉还浮。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七般疝气取大敦,穴法由来指侧间,诸经具载三毛处,不遇师传隔万山。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劳宫穴在掌中寻,满手生疮痛不禁,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鸠尾独治五般痫,此穴须当仔细观,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安然。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肾气冲几时,须用金针疾自除,若得关元并带脉,四海谁不仰明医。赤白妇人带下难,只因虚败不能安,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吼喘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样刺,气喘风痰渐渐磨。伤寒过经犹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 ?四、肘后歌 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痛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寻源流可调停,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风府可用针。更有手臂拘挛急,尺泽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须下病无踪,哮喘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深。狂言盗汗如见鬼,惺惺间使便下针。骨寒髓冷火来烧,灵道妙穴分明记。疟疾寒热真可畏,须知虚实可用意,间使宜透支沟中,大椎七壮合圣治,连日频频发不休,金门刺深七分是。疟疾三日得一发,先寒后热无他语,寒多热少取复溜,热多寒少用间使。或患伤寒热未收,牙关风壅药难投,项强反张目直视,金针用意列缺求。伤寒四肢厥逆冷,脉气无时仔细寻,神奇妙穴真有二,复溜半寸顺骨行。四肢回还脉气浮,须晓阴阳倒换求,寒则须补绝骨是,热则绝骨泻无忧,脉若浮洪当泻解,沉细之时补便瘳。百合伤寒最难医,妙法神针用意推,口禁眼合药不下,合谷一针效甚奇。狐惑伤寒满口疮,须下黄连犀角汤。虫在脏腑食肌肉,须要神针刺地仓。伤寒腹痛虫寻食,吐蛔乌梅可难攻,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还胃气通。伤寒痞气结胸中,两目昏黄汗不通,涌泉妙穴三分许,速使周身汗自通。伤寒痞结胁积痛,宜用期门见深功,当汗不汗合谷泻,自汗发黄复溜凭。飞虎一穴通痞气,祛风引气使安宁。刚柔二痉最乖张,口禁眼合面红妆,热血流入心肺腑,须要金针刺少商。中满如何去得根,阴包如刺效如神,不论老幼依法用,须教患者便抬身。打扑伤损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后向承山立作效,甄权留下意无穷。腰腿疼痛十年春,应针不了便惺惺,大都引气探根本,服药寻方枉费金。脚膝经年痛不休,内外踝边用意求,穴号昆仑并吕细,应时消散即时瘳。风痹痿厥如何治? 大杼曲泉真是妙,两足两胁满难伸,飞虎神针七分到,腰软如何去得根,神妙委中立见效。 ?五、 通玄指要赋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阳而倒阴。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岐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法捷而明,曰迎随而得用。且如 ?本篇引自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 ?本赋又名流注指要赋,是金元时代针灸学家窦汉卿所著。 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性之呆痴。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以推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脑昏目赤,写攒竹以便宜。但见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消除。牙齿痛,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太白宣通于气冲,阴陵开通于水道。腹膨而胀,夺内庭兮以休迟;筋转而疼,泻承山而在早。大抵脚腕痛,昆仑解愈;股膝疼,阴市能医。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臌而可已,劳宫退胃翻心痛亦何疑 ~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三里却五劳之羸瘦,华佗言斯。固知腕骨祛黄,然骨泻肾,行间治膝肿目疾,尺泽去肘疼筋紧。目昏不见,二间宜取;鼻窒无闻,迎香可引。肩井除两臂难任,丝竹疗头疼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目蔑冷泪,临泣尤准(头临泣穴)。髋骨将腿痛以祛残,肾俞把腰疼而泻尽。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陨。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分实与虚。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欤~故济母而裨其不足,夺子而平其有余。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据四百四之疾症,件件皆除。故得夭枉都无,跻斯民于寿域;几微已判,彰往古之玄书。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肘前之三里。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胁下肋边者,刺阳陵而即止。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腰背疼,在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而在乎捻指。 ?六、 金针赋 观夫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先分病之上下,次定穴之高低。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病而右取之。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用之必识其时。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上下,凭腰分之。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阴升阳降,出入之机。逆之者为泻、为迎,顺之者为补、为随。春夏刺浅者以瘦,秋冬刺深者以肥。更观元气厚薄,浅深之刺犹宜。 原夫补泻之法,妙在呼吸手指。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女子者,大指退后右转,吸之为补,进前呼之为泻,插针为热,提针为寒。左与右各异,胸与背不同,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是故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动而进之,催针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搓而去病,弹则补虚。肚腹盘旋,扪为穴闭。重沉豆许曰按,轻浮豆许曰提。一十四法,针要所备。补者一退三飞,真气自归;泻者一飞三退,邪气自避。补则补其不足,泻则泻其有余。有余者为肿为痛曰实,不足者为痒为麻曰虚。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且夫下针之先,须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一声,随咳下针。凡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至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此为极处,就当补之,再停良久,却须退针至人之分,待气沉紧,倒针朝病,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在其中矣。凡泻者吸气,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即须退针,复至于人,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法同前矣。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以针补之,口鼻气回,热汤与之,略停少顷,依前再施。 及夫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欲补先呼后吸,欲泻先吸后呼。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以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 ?本赋首载于徐凤《针灸大全》,为一位隐居西河号称泉石老人所著。 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 况夫出针之法,病势既退,针气微松,病未退者,针气如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拔其针,乃真气未至,不可出之;出之者其病即复,再须补泻,停以待之,直候微松,方可出针豆许,摇而停之。补者吸之去疾,其穴急扪;泻者呼之去徐,其穴不闭。欲令腠密,然后吸气,故曰: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已上总要,于斯尽矣。 考夫治病,其法有八: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三曰阳中隐阴,先寒后热,浅而深,以九六之法,则先补后泻也。四曰阴中隐阳,先热后寒,深而浅,以六九之方,则先泻后补也。补者直须热至,泻者务待寒侵,犹如搓线,慢慢转针,法浅则用浅,法深则用深,二者不可兼而紊之也。五曰子午捣臼,水蛊膈气,落穴之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之,十遭自平。六曰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下,亦可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七曰留气之诀,痃癖癥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八曰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应,反复再施。 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一曰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二曰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三曰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四曰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原,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 至夫久患偏枯,通经接气之法,有定息寸数。手足三阳,上九而下十四,过经四寸;手足三阴,上七而下十二,过经五寸,在乎摇动出纳,呼吸同法,驱运气血,顷刻周流,上下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痛者止而胀者消。若开渠之决水,立时见功,何倾危之不起哉? 虽然,病有三因,皆从气血,针分八法,不离阴阳。盖经脉昼夜之循环,呼吸往来之不息,和则身体康健,否则疾病竟生。譬如天下国家地方,山海田园,江河溪谷,值岁时风雨均调,则水道疏利,民安物阜。其或一方一所,风雨不均,遭以旱涝,使水道涌竭不通,灾忧遂至。人之气血,受病三因,亦犹方所之于旱涝也。盖针砭所以通经脉,均气血,蠲邪扶正,故曰捷法最奇者哉。„„ ?七、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胻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变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偏身风癣癞,针著即时瘳。 合谷在虎口,两指岐骨间。头疼并面肿,疟疾热还寒,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 委中曲瞅里,横纹脉中央。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痠疼筋莫展,风痹复无常,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 ?本篇为宋代针灸家马丹阳所撰。 承山名鱼腹,腨肠分肉间。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脚气并膝肿,辗转战疼痠,霍 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 太冲足大趾,节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医惊痫风,咽喉并心胀,两足不能行,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朦,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心,举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 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腿胯连腨痛,转侧重欷歔。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 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懊恼及怔忡。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虚则不能食,暴瘖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壅上,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拿。 注:本部分针灸歌赋原文均选自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编写的《针灸大成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1987年9月第1版。 第二节 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针灸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现将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机理研究概述如下。 一、经络研究概况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指导着我国针灸及其他各科临床实践。而经络实质究竟是什么?它是生物机体内尚未被发现的新结构?还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对此,国内外学者们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尝未获得肯定的结论。现代研究主要从循经感传现象、针刺作用传导途径、内脏与体表的相关、经络的形态学基础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不少的资料和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并阐明经络实质打下了基础。 ( “循经感传”是指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从被刺穴位出现的循古典经脉路线而扩散的感觉传导现象。这种现象一直被认为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以前对此曾有不同称谓,如“经络现象”、“经络敏感现象”、“经络感应现象”、“针刺感传现象”、“经络感觉现象”等,日本学者最初称之为“针响”。1979年5月中国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议规定、统一称为“循经感传现象”,简称循经感传。 从1972年至1978年,中国共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按照统一规定的普查方法和分型,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的健康人群进行了63000多人次的普查分析,结果发现感传出现率最高达45.2%,最低为5.6%,大多数在12%,24%之间,其中显著型最高达2.2%,多数在0.2%。学者们还对203例莫桑比克人进行了循经感传现象的调查。亦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基本上无种族、 1.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 ?循经感传的路线 感传的路线大多数与《灵枢?经脉》所载的经脉循行线基本一致, 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差异。如超过、不及或另出旁支,也有《灵枢》所无的路线。四肢较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变异较大;也有感传到表里经或其它经的“串经”现象。 ?循经感传的性质 循经感传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常与个体、刺激方式和强度有关。针刺和指压时多产生酸、麻、胀、抽动、冷、热等感觉传导;电脉冲刺激时除上述感觉外,尚有水流感、蚁行感、虫样蠕动感等;艾灸时则多产生热感或麻感;穴位注射后以酸、胀、沉重感居多,偶有热感、冷感等。感觉的性质,还和针刺的部位、深浅、手法等有关。这说明“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记载,以及古人关于“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勿过其道”等论述确有其科学依据。 ?循经感传的速度 循经感传速度有快、慢两种。快的如触电样放散,可立即走完全经;但多数为慢性传导,其速度比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为慢,从每秒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一般在0.10米/秒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似与刺激强度、频率、受试者的情绪及环境、温度等有关。且不同个体,不同经脉或同一经脉的不同部位感传速度也有差别:四肢部较躯干部快,而且有“间歇”现象和通过关节时的停顿现象,或越过某一部位的“跨越式”传导。从其慢性传导速度的范围似与《灵枢?五十营》篇中“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其速度合2.8,3.6厘米/秒)的气行速度接近。说明古人对循经感传的速度乃至经气运行速度的观测是何等精确、慎密了。 ?循经感传的宽度和深度 多数的感传宽度为线状、绳索状,粗细大约在2,5毫米之间,部分为横径1,3厘米的带状。感传的宽度与刺激的方法、强度、不同个体、不同经脉、不同部位有关。其中电脉冲刺激多呈一定宽度的带状,针刺或穴位注射呈线状、绳索状。一般四肢远端较窄,近端和躯干部较宽。所以对古代不同针具和不同针灸方法,以及针刺方法和手法的多样性仍有深入挖掘和探讨的必要。感传深浅也有一定规律性:一般四肢末端及头面部肌肉浅薄处感传似在皮下;肌肉丰厚处感传较深似在肌肉中。 ?循经感传的方向和回流 刺激四肢末端的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方向单向传导;而刺激躯体部任何一个经穴而出现从该穴向两个相反方向的感传。这说明感传的传导是双向性的。更有部分受试者引发的感传至终点后,尚可沿原路线返回传导至原刺激点,大多数受试者在停止刺激后,感传又能由原传导路线向刺激穴位回流,直至消失,这就是感传的回流特性。循经感传的双向性和回流特性乃是古人各种控制感传手法的作用基础,它证明关于“按之在上命气下行,按之在下令气上行”的操作手法确有科学依据。 ?循经感传的趋病性 所谓感传的趋病性,是指循经感传在传导过程中有“趋向病灶”的特性。即感传沿该经脉线循行到接近“病灶”的部位时,即偏离本经而趋向病所。如有单位观察到聋哑病人的感传均有入耳趋势,只要一经入耳,其他经亦可入耳。又有人发现一腰痛患者,十二经感传均由井穴起传至腰背志室穴而终。有的针灸医生还体会到,部分患者在发病期,其相关经脉的循经传导十分明显,一旦疾病缓解,其感传随之减弱或消失。这种趋病性充分证明古代医家所强调的针灸治疗中的“气至病所”是有其实践基础和生理学依据的。 ?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 在循经感传线上附加一个阻滞刺激,可使正在传导的感传不再向前传导。当阻滞因素撤除后,感传又可恢复并继续向前传导。这一特性就是感传的可阻滞性。如感传延伸的前方有手术切口、疤痕、肿瘤、肿胀等时,感传可被阻断。在感传线上或其前方施加机械压迫、注射液体、冷冻降温或皮肤刺激干扰(如软毛刷反复轻刷)等等常可阻断。有人对102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在郄门穴上施加压迫,可使针刺内关的针效显著降低。 ?循经感传的接力性 循经感传的接力是指对于某些短程感传,若在其终止部位施针刺、电针、电脉冲等刺激,常能使感传继续前进,这是提高感传率、延长感传距离的有效方法,也是促使“气至病所”的常用措施,古人的“接气通经法”就是对此特性的具体应用。 2.伴随感传出现的一些功能反应 伴随感传出现的一些功能反应,也叫可见的经络现象。循经感传作为一种主观感觉,从生理学的角度虽不能直接加以记录或显示,但某些循经感传显著者针刺时常可伴随感传而出现一些功能反应,如红线、白线、红疹、皮丘带等。其循经出现的长短不一,红线、白线的宽度约1,2厘米不等,红疹、皮丘疹宽度约1厘米。有偶尔出现一次的,有重复出现的,出现时持续时间为几十分钟至十几小时不等。也有研究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针刺时循经出现的发汗、立毛现象和沿经皮肤温度、肌电发放,以及血流图的变化,循经出现的这些功能变化,目前虽然还仅只是在部分受试者身上记录到,但它无可辨驳地说明循经感传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主观感觉,其循经部位还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反应,它的路线是有迹可寻的。 3.经络的隐性感传 “气至病所”能提高疗效,这已为针灸临床医家所公认。但事实上很多病人针刺时“得气”后,并未循经感传,也获得良好疗效。这种“传而未感”的情况,使学者考虑到可能存在一种“隐性感传”现象。1977年有人开始对隐性感传现象进行研究。方法:先在井穴行电脉冲刺激,受试者没有感觉到有循经感传现象,然后用小型叩诊锤从原穴以上各个不同穴位水平沿与经脉垂直线体表给以连续叩击。结果每个水平上都出现阳性点;叩击此点,受试者就会有一种特殊的麻胀感向井穴放散。如把这些阳性点以一条假想线连结起来,恰好和古典该经循行路线相吻合。由于在电脉冲刺激过程中如不附加叩击,受试者并不能觉察感传线的存在,故称此线为隐性循经感传线。对循经感传显著者用同样方法检查,结果表明隐性感传线就是显性感传线的继续,而且均能贯通全经。对于显性感传者,不给井穴电刺激,仅用叩击方法即可出现隐性循经感传线。对200例患者的调查中,有107例可查到隐性循经感传线,检出率为68.5%。隐性感传现象在正常人中也存在。有人对100个正常人用同样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观察到隐性循经感传阳性者94人,占94%;不稳定性者4例,占4%;没有隐性感传者2例,占2%。表明正常人较患者的隐性循经感传线更为显著,经络感传现象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属病理现象。经络感传还可用针刺手法、电钅是 针、循经加热、药物循经导入等方法进行激发。 4.循经感传与五官脏腑的关系 《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藏,外络于肢节”,网络联缀了人体各部组织,当经络功能发生变化时,可在相应脏器有反应。从经络敏感人的观察中得到了体现。 觉鼻内发痠;至唇部时,觉嘴唇“变厚”;至眼部时觉眼花或视觉明亮;至耳部时觉耳鸣;至咽喉部时觉得咽干、言语困难;至面部时,面肌抽跳,同时可记录到肌电发放等等。 5.250毫升增加到7.300毫升;刺激脾经腧穴感传到达腹部时,受试者腹内觉灼热感;当刺激心包经有关穴位时,感传沿心包经至心区时,一位冠心病的受试者,原来心区闷重不舒,即刻感到心区豁然开畅;然传到达肾区时则腰部感觉痠胀;感传到达外阴部时,受试者自觉有尿意等。 5.循经感传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循经感传与针灸临床之间关系十分密切。这不仅表现在循经感传调查中,受试者反映感传所到部位出现的痛阈、触觉阈、以及脏腑、五官机能的相应变化;而且还表现在针灸疗效和针刺镇痛及针麻效果等方面均与循经感传的有无、强弱和是否到达“病所”等有直接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指出“气至病所”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大量的临床观察资料证明感传越显著,疗效越好。有人对170例近期心电图ST段、T波有不同程度改变的冠心病患者,观察针刺内关穴时心脏收缩间期、心输出量等8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170例患者感传与针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3,P,0.01。说明了感传显著程度和针刺效应的优劣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还有人运用手法激发循经感传并使之到达病所,治 疗102例久治不愈的面肌痉挛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其中感传上达头面者效果更佳。大量的临床事实提示了循经感传与临床疗效是息息相关的。 当针刺穴位循经感传到痛症部位时,能提高镇痛疗效。例如:心绞痛患者,当针刺“内关”穴感传循经到胸前时,疼痛即可缓解或显著减轻;胆绞痛,针刺“阳陵泉”穴感传循经到达右胁部时,疼痛就减轻或消失;月经痛患者,针刺“太冲”穴感传循经到达小腹部时,痛经常获得缓解等等。这就是“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也。关于循经感传的客观指标,近年来不少学者也在积极探索,有用肌电图进行观察的,有用皮肤电阻测定的,有用血流图与血管容积脉波观察的,有用红外热象图、幅射场照相术进行观察的,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6.其他循经感传的经络现象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还发现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经络现象。它们是经强路线客观存在的又一重要证据。国外有人将其称之为“活的经络图”,也是我们研究经络生理、病理活动现象及其机理和探讨经络实质的重要线索和依据。 ?循经皮肤病 循经皮肤病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经络现象,由于它行程清楚,肉眼可见,直观地显示了经络的特殊循行路线,被人们誉为可见的经络现象。迄今为止,我国学者总计观察了25个病种、343名患者的478条皮肤病员中,分布于经络全程或接近全程的共137条,占总数的28.67%;循经皮肤病以其直观的形态学变化,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古人所描述的经络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的。 ?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 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是在病理情况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其分布路线既不同于神经血管的走行路线,也不同于某些神经痛、感觉障碍或内脏病变所致的皮肤过敏的Head氏带,而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相吻合,其宽度在0.3,3厘米左右。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癫痫和反射性癫痫双重性质的循经走行的感觉癫痫,并称之为“循经性感觉性癫痫”。 7.影响循经感传现象的因素 循经感传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前述部分因素外,尚有以下因素与感传出现率有关: ?时间因素 一般认为夏秋季感传出现率较冬季高,但上、下午差别不大;望日感传出现率较朔日为高。 ?温度 一般认为皮温、室温升高时感传出现率也相应提高。反之,当皮肤温度低于20?时感传即不再出现。天热时感传高,天冷时则降低;甚至同一受试者在室温低时其感传速度减慢,感觉传导距离短;若提高室温后,感传速度迅速加快,传导距离也延长。 ?刺激方式 不同的刺激方法出现的感传率有显著差异,一般以针刺或电刺激的感传率较高,而按压法较低,穴位药物注射的感传率高于电刺激法。艾灸也能引出循经感 传,但感传率更低。 ?刺激强度 同一刺激方法刺激强度大感传反应大。但刺激过大引起疼痛时则感传反而减弱。 ?穴位 在穴位方面,一般在刺激非穴位时其感传率均低于穴位刺激。测循经感传似以井穴、原穴为好。 ?受试者心理状态 一般是心情愉快、较平静状态下感传出现率较高;反之情绪不佳,波动起伏状态下感传出现率显著降低。 8.循经感传的激发 ?传统针刺手法导气 手法激发经气的传导,一直为针灸学家所重视。近年来,有人以小幅度捻转、震颤、循摄等方法,对45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了1641次的激发,其循经感传的出现率高达82.1%。另有人相继运用大体相同的手法对100例青少年受试者进行针刺激发,经30日的针刺激发,全部出现了感传。 ?电钅是 针短程接力 有人在对57例聋哑人的三焦经或大肠经采用电钅是 针在井穴上刺激,当出现短程感传时,则在其终止处再加刺激,如此多次短程接力,感传可由短变长,直至头部入耳。 ?入静诱发 入静诱发是指通过诱导入静改变人体的功能状态,结合穴位刺激以诱发感传。有人曾在118例战士和中生中入静诱发,其感传出现率达85.6%。 此外,尚有人用输血胶管,以40?热水灌流加温及循经加温与电钅是 针相结合的方法与激发感传。还有人利用药物离子透入或循经导入,发现口服利血平可使感传速度明显减慢,而用ATP和许多行气活血通络的药物则感传程度明显加快。 (二)体表循经线检测方法的研究 经络现象研究结果证明,人体体表确实存在着某种与古典医籍记载基本一致的轨迹,但只有以客观的方法将这些特殊的轨迹检测出来,才有可能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这项工作从1980年开始逐渐被重视,研究者们注意结合边缘学科,利用现代科学的新技术寻求一些客观的检测方法。1986年被列为国家“七五”攻关计划,为经络研究中的主攻方向之一。 1.皮肤电测量 自1958年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就开始对经穴电阻进行了测定。20世纪70年代至今不少人对经络路线的皮肤是否真正具有低阻抗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人用两电极法,以低频脉冲皮肤阻抗仪对隐性感传线的皮肤阻抗进行了研究。测试出大肠经、三焦经、胃经、心包经的隐性感传线具有低阻抗的特征,且在已截下的肢体上循经低阻抗线仍然存在。还有人采用测试电极逐步向前推进和电极连续扫描两种方式对心包经进行了检测,以微机进行取样和数据处理,也证实了皮肤低电阻点基本上是循经的。在经穴阻抗的研究中,还有人对其测试方法、测试电极、测试的电参量进行了多方位观察,尽管对于经穴的电学特性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者最后均认为皮肤低阻点的分布确有其循经特点。此外,也有人对经脉皮肤电位进行了测量,但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 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有人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经路线。至80年代中期有人将Te99过锝酸钠洗脱液注入健康受试者或患者的穴位(主要是腕踝部穴位),然后以大视野γ-闪烁照相机自动扫描,记录放射性同位素迁徙过程的图象,将示踪轨迹与古典经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轨迹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与古典经线基本一致,肘膝关节以上部分也大致吻合。但对身体其他部位经络路线的显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穴位声发射信号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人率先以弹簧压力计在穴位上施加恒定的压力(500,1000g)激发声信号,以声电换能器在预定的部位接收,发现在该穴所属经脉的循行线上可以记录到相应的声发射信号(低频机械振动波)。近年来有人用4个探头同时记录,对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进行检测,根据208经次观察的结果,本经穴位的声信号出现率均显著高于两侧旁开的对照点,显示了低频声信号循经传播的特点。此外,亦有人在羊体的“胃经”(模拟人的胃经循行路线和经穴位置)也可记录到循经声信号,其在“胃经”诸穴的出现率为80.05%,而在对照部位的出现率则为43.68%。但由于体内产生低频振动的声源较多,且传导这种信号的基质目前也尚不清楚,故这项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在体表循行线检测方法的研究中,还有人对皮肤经穴的超微发光进行了研究,测出14条与十四经脉路线基本一致的高发光线,其发光强度与循经感传有一定关系。另有人借助红外成象技术、液晶热象图和辐射场照相术等开展了一些研究,也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循经感传现象的客观指标 循经感传现象的有无、强弱、距离长短和显著程度的判定,往往要依赖于受试者的主观感觉和陈述,这对于准确进行客观定量和进一步深入探讨颇为不利。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 求一种能精确反映这一现象的客观指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有过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归纳其要大约有如下二大类: 1.间接指标 根据循经感传与脏腑器官机能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人尝试用感传所到之处 的器官效应为指标来间接指示感传的客观存在与其到达之部位,其结果与受试者主观感觉和陈述基本吻合。例如:心电图、脑电图、局部肌电、局部血流图、肠鸣音监听、胃肠蠕动的X线监视、肾功能测定等。近年来又有用局部血管容积、器官血流图、局部微循环或甲皱微循环等指标的变化来间接指示循经感传的到达。 但此类指标并非循经感传本身属性的客观显示,也不能直接显示感传路线的轨迹,更重要的是有些出现器官效应的受试者不一定均有感传,所以难以广泛应用。 2.直接指标 人们一直在期望找到一种可以直接指示循经感传的客观存在并显示其“感传路线的体表轨迹”的指标——直接指标,至今尚无满意结果。但所做的尝试中也有部分可供借鉴或参考之处。例如有人用瞬间肌电为指标、阻滞感传为手段,客观地测试出感传经过的体表轨迹;也有人通过皮肤电阻测量来显示感传的到达及路线;还有人用局部血流图多位点监视或循经线皮肤微循环变化、或穴位振动图、各部痛阈、耐痛阈的循经变化、或感传线上其他生物物理学特征的变化(如红外线热图像、辐射场摄影、超声波摄影、冷光测定、液晶热图像等),以及循经皮温、电泳漆技术等来显示经络感传的存在和到达。张维波等(1996)用高灵敏度CO呼出量测定仪证实,针间使穴后,心包经近心端经线上CO呼出量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经线22 外对照区,起针后经线上的回降又较对照区显著。似乎说明:此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得气”、“气至”或循经感传的到达。在国外也有人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如匈牙利的Eory(1987)用此法观察到针肺云门穴引起的肺经CO呼出量的值沿经线呈波动或传播,其速度为每秒几2 厘米。但未能进一步重复和深入探讨。由于此类指标技术设备要求高而且复杂,而其稳定性、特异性、重现性均较差,所以要使循经感传研究向纵深发展,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仍是感传路线的客观显示方法或指示标志。这一探索目前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四)循经感传形成机制的研究 对于循经感传现象的形成机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大体上可概括为两种观点。 1.“中枢兴奋扩散”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循经感传形成的根本环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是由于针刺穴位时产生的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内的定向扩散所致。也就是说感传循行于外周,实质则在中枢。其主要依据是,循经感传现象是以皮层感觉功能为基础,一旦大脑皮层感觉功能或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循经感传现象就不再发生。例如,有人发现脊髓完全横断者在损伤水平以下不能引出感传;腰麻后刺激麻醉水平以上穴位,25例感传显著者均有感传,且有半数以上的感传进入麻醉区直达足趾。但刺激麻醉水平以下的足趾井穴时,24例麻醉完全者有22例未感觉到刺激,也未出现感传。 在对55例截肢患者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残肢端的穴位,其中有34例(61.28%)出现患肢感传,并且也具有循经性、可阻滞性和传导速度较慢等特征。由于这些截肢者出现循经感传的部位已失去了“外周”的物质基础,说明了是“中枢”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气功诱导入静后能使感传率大大提高,而且练气功者易出现自发感传现象。 以上依据均为循经感传形成机制的“中枢兴奋扩散”假说提供了佐证,但“中枢兴奋扩散”说难以对足三阳经、任脉、督脉等跨越身体多个部位的循经感传路线作出合理的解释。 2.“外周动因激发”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循经感传现象形成的根本环节在体表,它可能是由于体表的神经感受装置被针刺时沿经传导的某种“动因”所依次兴奋,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 产生了主观感受到的感传。其主要依据是:?循经感传的路线与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分布不一致,感传的速度较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慢。?感传不仅是一种主观感觉上的变化,一部分人可继发产生循经的红线、白线、丘疹、水疱和皮下出血等,还可发生循经皮肤病。?循经线上的低阻抗、高发光等其他生物物理学特性的发现和实际运用,以及在感传线上施加压迫、局部冷冻或注射液体能直接阻断感传,而对周围神经动作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则无明显影响。?感传在肌肉、肌腱手术后改道行走,遇到创伤、关节或瘢痕时也会受阻或绕道。还有截瘫患者身上出现“跨越式”传导等,恰能说明在体表某些失去感觉的区域内,仍有某种依照某固定路线而进行的传递过程继续通过,当传导跨出感觉障碍区后,又再度被高级中枢感知。 但是,“外周动因激发”的理论又无法解释幻肢感传、自发感传、气功入静提高感传率,以及情绪变化能影响感传等事实,同时在形态结构、物质基础方面至今仍未发现循经线与其 根据近20多年我国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的大量资料,在考察了外部结构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一般关系后,有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以外周循经过程为主导的外周中枢统一论”的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在循经感传的形成过程中,外周和中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外周有循经的实质过程,中枢则有循经的功能联系,为探讨循经感传的机制提出了一个方向。 (五)经穴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的研究 祖国医学认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路径;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映点,又是针灸疏通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的刺激点,故而是人们研究经络和脏腑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结合动物实验,人们对穴位功能的特异性及经穴与脏腑相关的调整作用与联系途径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经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和双向的良性调整功能,说明经穴、脏腑之间确有相对的特异联系。从已有的实验资料来看,神经系统特别是自主神经系统是实现脏腑相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也有些研究结果提示,经络脏腑之间可能还有其他的联系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六)经络实质的几种主要观点与假说 大量的临床资料观察和实验研究,特别是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证实了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但经络的实质是什么?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各种假说。他们都从某一侧面涉及到了经络的实质,但尚需大量的、扎实的实验依据予以验证。 目前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大体上有以下3种观点:?“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但又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1.经络的形态学研究 《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有力地证明,古人对人体是进行过解剖研究的。有学者根据《内经》有关经络学说的记载,认为:第一,经脉循行路线,包括“目可视之”、“切可得之”、“刺可出血”、“行于脉内”的营血循行与“外可度之”、“刺可出气”、“行于脉外”的卫气循行两大体系。第二,营血循行体系,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范畴;卫气循行体系,是与现代神经系统有关的体内感传结构,是目前研究经脉实质的重要对象和主要途径;并提出理论研究应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向体内感传结构进军,特别要从感觉神经生理、病理,尤其是功能等方面深入探索。 ?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灵枢?经筋》篇说:“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从手太阳经筋之循行分布,尤其是用指弹之感应能到达小指来看,手太阳经筋与尺神经实际上是同一;又“足少阳经筋„„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这同运动神经“锥体交叉”的情况极相类似。又从经筋的病变表现来看,如“口僻”、“转筋”、“筋驰纵缓”等,与神经的关系颇为密切。不少学者认为刺激体表经穴能引起循经感传,并迅速地引起相应的脏腑器官功能的变化,只有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才可能完成。因此,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分不开的。有人根据尸解的结果指出十二经脉与外周神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手太阴 肺经循行线与肌皮神经的外侧束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走行几乎一致,手少阴心经的循行线与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走行相应,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线与正中神经的走行基本一致等。有人报道胸腹部的任脉、胃经循行部位与肋间神经及腰神经有一定的关系,背部膀胱经内侧线的循行部位与交感神经干在体表的投影有一定关系,强调了经络与神经节段分布有其相关性。 腧穴与经络的关系是密切不能分割的。有学者在尸体对腧穴进行形态的观察,发现324个腧穴0.5厘米针周范围内,有脑或脊神经分布者占323个穴位(99.6%),其中与浅层皮神经有关的304穴(93.8%),与深部神经有关的155穴(47.8%),与深浅神经均有关的137穴(42.3%)。说明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并且发现经穴与相关脏器的神经分布同属一脊髓节段,或在该脏器所属的神经节段范围内,表里两经也基本上隶属相同脊髓节段。也有人指出针刺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66个特定穴,其之所以能治全身疾患与神经节段分布有关,从而认为躯体—内脏神经节段联系,可能是经络实质之所在。 有学者运用组织化学方法对动物及在外科手术过程取到小块人的组织,包括躯体深浅部位的结缔组织、膝关节囊、骨胳肌、内脏浆膜、内脏器官取下的新鲜组织做成切片或恒冷箱切片,检查结果:不论人或动物,在上述各个器官的结缔组织中的小血管周围,用显微镜都可以看到有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终末分布。但它们只分布在阻力血管,并且是双重神经分布。在同一细小动脉双重分布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走行不仅有相同的,而且有相异的。研究者认为:“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小血管并行的卫气,是它们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交感两种节后纤维和阻力血管密不可分与古人从临床实践提出气血和经脉密不可分是一致的。因此研究者认为:交感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关节者也。”《灵枢?九针论》篇说:“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难经》更明确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从以上所举,古人已知经络与血管的密切关系。并且对动脉与静脉血亦有描写。如《灵枢?经水》篇就提到“血之清浊”;《灵枢?血络论》篇:“血气俱盛而阳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前者刺之则射,是刺中动脉,后者血黑以浊,不能射,是指静脉血。有学者对309个穴进行了观察,正当动脉干者为24穴(占7.26%),旁有动脉的262穴(占84.36%)。从腧穴部位来看,经络与血管是密切有关。有人发现穴区动脉的配布有一定的形式。如规则性的辐辏型与放射排列型以及不规则排列型。一般幅辏型排列者,穴点常位于其中央部。 ?经络与淋巴管的关系 《灵枢?寒热》篇说:“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此处所说瘰疬、鼠瘘,是颈及腋下淋巴结肿大,乃寒热之毒气留于脉所致。明确地指出了经脉与淋巴管的关系。有学者研究认为:可以看到人体的经脉与淋巴管收集丛或淋巴管和淋巴结有关。督脉、任脉和带脉与淋巴收集丛有关。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下肢的足太阴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几乎与分布在该处的深的或浅的淋巴管完全一致。有学者按中医经典理论,对12个胎儿尸体的下肢,在三条阴经的近趾端穴位,包括下肢的支脉分布终末处,注入绘图墨水,观察到显示的淋巴管循下肢阴经而走,在三阴交处有交会或靠拢,位置在胫骨后缘,内踝上3.11?0.10同身 寸,深度在1/4,1/3同身寸,与三阴交穴相一致。 此外,有学者在针麻手术中直接刺激一些组织,发现刺激神经多引起麻感;刺激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肌肉、肌腱或骨膜多引起酸胀感。 电量高的特点,故又称“良导点”。并在测定中发现:经穴导电量高,非经穴导电量低;气血旺盛者导电量高,气血虚弱者导电量低。认为经穴是人体导电的门户,经络是电子流动的路线。但是,用皮肤电现象来解释研究经络学说,还有学者持不同的看法,因为实际研究的结果,常因局部出汗、干湿度、温度、测定探头的压力,环境的安静、精神情绪等均会影响测定值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个人体,在不同的时间中,测定值的波动也很大。 2.针刺作用传导途径的研究 研究针刺作用的传导途径,也是研究经络的一个方面。 效应就相应的消失。如切断动物眶下神经,观察人中穴的传入途径,发现切断神经后,针刺该穴不再引起升高血压效应;封闭正中神经及阻断臂丛神经,或切断颈6、7、8脊髓后根,都能直接影响针刺内关效应的发生。因此,认为针刺人中发生的作用是眶下神经传入的,针刺内关的作用是正中神经传入的。进一步记录动物腧穴部位神经细束的生物电变化,人体针刺得气时的肌电变化以及定位损毁或切割脊髓的实验证明,针刺信号经外周神经传入脊髓,并在脊髓的腹外侧部传至高级中枢与痛、温觉的传导通路有密切关系,“得气”感觉的持续与深感觉传导通路关系较大,深部感受器是产生针感的主要感受装置。实验证明:“足三里”穴的主要传入途径有躯体神经和血管壁神经,单独切断坐骨神经的隐神经,或单独阻断股动、静脉管壁的传导,均不能使电针“足三里”对电刺激内脏神经引起的皮层诱发电位A1、A2波的抑制作用消失。如果两种措施合并,则在多数动物这种抑制作用消失,少数动物还存在轻微的抑制的作用。如果再切断大腿上部全部躯体神经(除上述神经外,又切断股背侧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并高位(鼠蹊部)阻断股动脉、股静脉和闭孔动脉血管壁的神经传导,电针“足三里”对皮层诱发电位的抑制作用完全消失,这表明穴位电针传入冲动,最后是通过躯体神经和血管壁神经丛两条道路传入的。有人研究认为:各经穴的主治症(尤其是四肢部),绝大部分同节段反射联系是一致的。穴位有相对的特异性:穴点就是内脏病理生理状态在体表的机能感应点。躯体内脏神经的节段性联系是其物质基础。 的。如切断动物颈交感神经和内脏大神经,或用药物阻滞植物神经的传递,针刺人中、足三里、公孙等穴的效应不再出现。当切断动物迷走神经或注射药物阻断副交感神经后,原先针刺不同穴位产生的各种效应:如足三里使心率加快,内庭增加小肠运动,素髎、人中升高血压等,都大为减弱或消失。因此认为,植物性神经可能是针刺效应的传出环节。 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从经脉循行来看,督脉循行“„„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足太阳经脉循行“从巅入络脑”,其病变有“脊强反折”,“狂、癫疾、头 项痛”等脑部疾患。说明经络与脑部的联系是密切的。科学工作者通过微电极技术观察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观察到强烈的痛刺激能使脑细胞产生放电现象,这时如果给猫的肢体上某穴施以电针,或者直接刺激神经干,就会发现这种非痛刺激可以减弱上述这种反应,说明针刺能明显地降低机体对痛刺激的反应,而这种针刺的效应是针感和痛感在脑内进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丘脑、脑干和脊髓水平上都可看到痛觉冲动和针刺传入冲动相互作用,针刺冲动对痛觉冲动产生抑制作用。 ?与神经— 体液成分的改变反映出来。通过狗的肢体灌流和猫的交叉循环实验,结果发现电针狗的肢体 “足三里”等穴,可使另一侧肢体的血管对某些伤口血徐缓激肽和组织按等致痛物质的舒血管反应受到抑制;通过甲乙两只猫的交叉循环实验,在21次实验中,电针甲猫能使乙猫内脏大神经皮层诱发电位被抑制的有七次,部分被抑制的有八次,没有变化的有六次,抑制率达71.4%。说明被针刺猫的体液因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未针刺之猫。 5-羟色胺的水平,能加强电针的镇痛效果;如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降低脑内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使间脑和低位脑干的5-羟色胺明显降低,同时电针和吗啡的镇痛作用也明显减弱。说明5-羟色胺在针刺镇痛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学者用密胆碱(CH)注射至动物脑室内,以降低脑内乙酰胆碱的3 生物合成,结果发现当脑内乙酰胆碱(ACh)含量明显降低,使针刺的镇痛效应也明显减弱。说明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作为中枢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针刺的作用与单胺类物质有关,与吗啡的作用类似。当用利血平耗竭脑内单胺类物质以后,吗啡或电针的镇痛作用均不能再出现。若用乙酰胆碱在脑室内注射,可以提高痛阈,乙酰胆碱加电针则痛阈显著上升,两者有协同作用。有学者用电针刺激大白鼠“水沟”“承浆”穴后,使其皮肤痛阈明显升高,同时丘脑内真性及假性胆碱酯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并认为电针后真性酶活性加强,可能代表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有所增加,而假性酶活性的加强,则有助于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调节。多数实验研究结果认为: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者数量的增减,直接影响到针刺的镇痛效果。镇痛效果好的,外周血5-羟色胺含量增加,5-羟色胺增加量与临床镇痛效果呈线状关系。例如针麻效果好的病人,血中儿茶酚胺显著下降。另有学者报道,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有加强电针镇痛的作用,临床应用氟哌啶或氟哌啶醇能显著提高针麻效果。脑室内注射单胺类递质可以出现痛阈明显提高,具有增强针刺镇痛的效果。有人认为:脑室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具有镇痛作用,但比5-羟色胺为弱;也有报道认为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痛阈明显升高;有的认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提高痛阈,但无统计学意义,若去甲肾上腺素加电针,则痛阈显著上升。科学家在近年发现,当针刺镇痛时,动物脑内内啡呔含量明显增加,而且与镇痛效应相关。延缓脑啡呔的降解可以大大延长针刺镇痛效应。在临床观察到,用针刺镇痛时,人脑脊液中内啡呔的含量显著增加。并在人体和动物实验中证明,针刺镇痛效应可部分地被吗啡拮抗剂纳洛酮所对抗。 对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针刺能加强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表现在针刺可使血液中的加氢皮质素和组织氨的含量升高,还可使肾上腺的类脂质、胆固醇和抗环血酸的含量明显减少,核糖核酸、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多,以及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针刺的效应是由于激活脑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影响肾上腺皮质的机能。 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影响:表现在针刺能使肾上腺髓质中的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数目增加,胞体增大,胞质反应加深等。针刺休克动物,能使其血糖上升,血液中乳酸、丙酮酸等含量显著增加,而肝内、肌内的糖元相应减少。如将动物腰部的交感神经链抽去,或用药物阻滞其针刺部位的神经传导,此时原肾上腺素的释放效应则完全消失。因此,初步结论是针刺使肌体释放肾上腺素的效应是通过整个神经反射弧而产生的。 对脑垂体—甲状腺系统的影响:临床上观察到针刺合谷、天突等穴可促进甲状腺素的功能活动,故针刺治疗对单纯性甲状腺肿有效。研究者还发现针刺或电针后,原血糖高者下降,低者上升。说明针刺对甲状腺机能有调节作用。 对脑垂体—性腺系统的影响:针刺能使生乳激素分泌增强。临床观察到针刺还可以治疗不孕症及继发性闭经,使患者排卵过程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动物实验表明,针刺后家兔卵巢的间质细胞普遍出现黄体化,还可以看到性器官形态学的改变。研究者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导下,通过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的作用所致。 对脑垂体后叶的影响:针刺兔的“素髎穴”使休克兔的血压回升,这是由于针刺该穴能 增强脑垂体后叶功能的缘故,如切断垂体柄,则血压升高的效应基本消失。针刺或电针还能引起脑垂体后叶抗尿激素的形成与释放。 3.内脏与体表相关的研究 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针刺体表穴位通过经络可以治疗内脏疾病;反之,内脏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影响体表。例如在体表(包括耳廓等局部)出现压痛点、敏感点、低电阻点等等。从研究内脏影响体表的途径着手,也是探讨经络的一个方面。这方面的工作多数是在临床进行观察的,详细资料见腧穴研究概况。 4(穴位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的研究 穴位是针刺“得气”产生感应的地方。研究穴位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亦是研究经络实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灵枢?经脉》篇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说明经脉循行多在深部组织内,只是少数经脉、络脉有在浅表者。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针刺“得气”的感应产生于穴位深部组织中,在针刺皮肤或皮下时,往往感到痛,而没有感应或极少遇到有痠、麻、胀感应者(头部及耳廓部例外)。实验也证明,用普鲁卡因封闭穴位深部组织后,原来所看到的针刺效应就不再出现,若封闭皮肤或皮下则不影响针刺效应或者影响不大。多数实验表明,腧穴“得气”后感应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腧穴深部的几种感受器。详细研究情况参见腧穴研究概况。 5.经络实质其它一些研究和设想 ?从发生学观点探讨经络实质 研究者认为人体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以体节为基础,人和高等动物在胚胎早期,体节均呈纵轴横向排列,很有规则,每个体节由三部分组成:躯体部,形成未来的四肢、躯体的皮肤、肌肉和骨胳;内脏部,形成未来的空腔和实质的内脏;神经节段,形成未来的神经系统。再逐渐变成超分节的高级中枢及保持节段或有节段痕迹的脊髓和脑干,每个体节内的神经节段分别发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通过这些神经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机能性的局部单位,以后不论机体如何变形、分化,其神经分布仍保持原节段所支配。研究者认为:躯体——神经节段——内脏的联系,是体表——穴位、经络——内脏联系的基础。因此,内脏的病变,往往能反应于相关的体表,而体表功能的变化也能影响相同节段的内脏。从经穴分布形式来看,很大程度上同节段支配的关系是一致的,尤其在躯干腹背侧更为典型。研究者认为:针灸腧穴所以能治疗相应内脏的疾病,正是机体在发生学上和结构上有其内在联系的缘故。腧穴可能是内脏病理、生理状态在体表上的机能感应点,而躯体、内脏神经的节段性联系,可能是经络传导的物质基础。但是临床还有不少现象,不是神经节段所能解释,如针灸“光明”、“太冲”可治眼病,针灸“内庭”可治鼻部疼痛等。因此以发生学解释经络,也存在局限性。 ?从生物控制论观点进行探讨 控制论是一门研究各种控制过程共同规律的,关于控制系统基本理论的新兴的一门边缘科学,它包括生物控制论、工程控制论等分支。生物控制论,把人体看成是一个自动控制的系统。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体已逐渐成为一个自行协调、自动平衡的多级控制系统。有研究者认为,经络是人体的控制系统,人体内部各种调节与控制过程,比如对体温、血压、血糖等生理参数的调节与稳定,都有一个自动调节的过程,而测定经络的平衡状态可以帮助疾病的诊断;调节经络的平衡状态,则有助于疾病的治疗,经络学说与控制论有许多类同之处。研究者认为,针麻与针灸治病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生物控制过程。但是,控制论只能从总体上解释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具体细节问题还缺乏实验的依据。因此,用控制论来阐明经络的本质还处于假说的阶段。 ?第三平衡系统假说 研究者认为,现代生理学已知的人体平衡机构大约有三: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前二者的反应较快,是以秒计的,后一种反应较慢,是以分计的。按反应速度计,似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还存在一个中间系统,它比神经慢,比内分泌快。因此人体有四种平衡系统,其速度与作用是:第一平衡系统骨胳神 经,速度100米/秒,作用,快速姿式平衡;第二平衡系统植物神经,速度1米/秒,作用,内脏活动平衡;第三平衡系统经络,速度0.1米/秒,作用,体表内脏间平衡;第四平衡系统内分泌,速度以分计,作用,全体慢平衡。研究者认为经络的活动很象神经,更象植物神经。但由于经络速度远比已知植物神经慢,因此考虑第三种结构,这种结构也许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许不是。即使是分支,也可自成系统。并认为第三平衡系统将是未来神经生理学者广扩开拓的新场所。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经络实质的研究,既是以针刺感传现象为目标,尤应以经脉循行路线为基础。临床方面:应该重新验证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以及十二经脉循行的真实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做为深入研究经脉的先决条件。理论研究方面:应广泛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向体内感传结构进军,特别要从感觉神经生理、病理,尤其是功能等方面做深入一步的探索。并认为如能对针刺“大椎”的针感直达腰骶,针刺“关元”、“中极”的针感直达阴部以及针感可随针尖方向移动放射等机理,从其与感觉传导有关的神经生理、病理,尤其是功能方面,在新的发现中得到突破,将对目前神经学说不易解决的针感放射机理,有所阐明,进而体内感传结构,也将随之得到证实。将此结果与临床重新验证出来的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以及十二经别等相关的经线,相互合参,则对经脉实质,可能得到相应的结果。 ?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 近年来又有人提出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通过神经丛(网)相互作用,一个局部短反射的效应成为另外一个局部反射的原因,依次相继激发,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 ?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 对针刺时,在循经出现的红线、皮丘带等经络现象与皮肤三联反应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有人提出了“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针刺穴位时,一个感觉神经元的轴索反射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索反射传到远方,从而引起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并推断接力联动的物质基础可能是相邻近皮节在皮肤中的轴突样联接。这一假说试图从组织生理学角度对循经皮肤反应等经络现象的产生机制和组织结构基础作出合理的解释。针对这一假说,目前正在开展深入的实验观察。 除此之外,尚有“经络电通路假说”和“经络波动假说”等,旨在从生物物理学的角度去探索和揭示经络实质的奥秘。 二、腧穴研究概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主于体表的部位。由于腧穴与经络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研究经络的同时,对腧穴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现将研究概况简述如下: (一)腧穴的形态结构研究 现代学者从经络学说或神经、神经体液学说等多种途径结合形态学、组织学和新的科学手段,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穴位的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穴位解剖学观察 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在尸体上对十二经脉309个穴位(以一侧计)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其中正当神经干者152穴,占49.18%;邻近神经干者157穴,占50.81%。还有人解剖了全身361个经穴,报道与神经有关者205穴,占56.8%,表明穴位与周围神经有密切关系。而且,腧穴具有表皮较薄,神经末梢丰富,粗纤维多,髓纤维多和?类纤维多等特点。另外,腧穴处的感受器有相对密集的趋势。Kellner根据1200张切片的观察发现,穴位神 2经末梢比周围组织丰富,穴区由感觉神经末梢支配的皮肤表面积为2.8毫米,非穴区为12.8 2毫米,并发现腧穴是效应器与感受器明显集中的部位(麦氏小体等)。 通过观察,人们还发现腧穴处的神经分布与相关脏器的神经支配同属于相同的脊髓节段,或在该内脏所属的神经支配节段的范围内。有人报道胸腹部的任脉、胃经循行部位与肋 间神经和腰神经的关系,以及背部膀胱经的内侧线分布的腧穴与交感干及交—脊联系点在体表投影的重合关系等,强调经络与神经节段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穴位结构与血管、淋巴管也有较密切的关系,有人观察十二经的309个穴位的结果表明,针下正当动脉干者24穴(占7.26%),针旁有动、静脉干者262穴(占84.36%);也有人在对361个经穴的观察中发现针刺点近动脉干者58穴(占16.1%),近浅静脉者87穴(占24.7%)。还有人用电泳法显示穴位,并对此观察了穴位处脉管的X线显微结构,认为某些穴位如缺盆、云门、极泉、冲门、维道、气冲、急脉、承扶、秩边等均与相应的淋巴部位相一致。 由此可见腧穴的形态学结构与神经关系最为密切,动、静脉次之,淋巴管次之。另外,有人统计,经穴中有62.5%的穴位在肌肉分界处,其余的穴位则位于肌肉、肌腱之中或起止点上,可见穴位与肌肉、肌腱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2.穴位组织学观察 研究者以人的需截肢的肢体为研究对象。用自行的活动同心电极“蓝点法”,作腧穴针感定位标记。共观察了足三里等14个腧穴的44个针感点的形态结构。见痠、麻、胀、痛(不包括刺皮肤时的痛)、痠胀、痠麻、痠痛、胀麻、胀痛、痠胀痛及无针感等11种性质不同的感应,分别定位于肌肉、肌间结缔组织、肌腱、骨膜、关节囊、关节囊内的结缔组织及皮下结缔组织中。发现一种结构可产生不同性质的针感;而同性质的针感又可分别出现于几种不同的结构中。从总体看,腧穴针感主要形成于深部组织中。并以穴次为单位,定性计数了血管、神经和各类感受器等微细结构;从分布、数量,出现频数的平行关系以及病理等几方面,分别评价了针感点中各种微细结构作为针感形态学基础的可能性。见到神经干、支、血管(管壁的神经装置,下同)和游离末梢在所有腧穴中普遍存在,数量最多。其中神经干、支和血管为100%;游离末梢在54%以上。在24个定位于肌肉的针感点中,它们的出现频数与肌肉的各种性质的针感频数呈平行关系。肌梭在肌肉丰厚的腧穴中,仅次于游离末梢,出现频数亦基本上与针感频数平行。其余的感受器,如腱梭、环层小体、克氏终球等为数较少,但在某些部位,并不完全排除它们作为针感结构的可能性。研究者认为:血管、神经干、支,游离末梢三者与腧穴所在部位为主的感受器,共同组成针感的形态学基础。有人在任脉、督脉及胸腹背腰等处腧穴观察到,这些腧穴的分布,与神经支分布间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腧穴的针感感受器以游离神经末梢为主。以痛为主的耳穴,其感受器也是浅部神经末梢。有人对头皮部位的腧穴进行形态学观察,例如百会、上星、印堂、丝竹空等穴,在尸体上做连续切片,没有发现带有包囊的感受器,也很难区别腧穴与非腧穴的不同,因此认为头皮部腧穴的针感,可能是刺激毛囊神经网或骨膜上的感受器所产生。有学者在需要截肢的肢体上,探讨穴位针感的组织结构。他们在术中分别刺激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骨膜等组织,引起多种类型的感觉,结果表明:针刺神经干多数引起“麻”的感觉,刺激肌腱、骨膜多数引起“酸”的感觉,刺激肌肉多数引起“酸”、“胀”的感觉,而刺激血管则往往引起“疼痛”感。 另有人用蓝点法研究足三里等35个穴位,见蓝点全部分布在深部组织。以蓝点为中心,在1.5毫米直径视野内,见到神经束的有4穴次,见到血管的则有26穴次,因而认为血管与针感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也有人用改良蓝点法、注射墨汁和留针等3种针感标记法,观察了合谷、内关、涌泉、三阴交等23个针感点,在针点周围1.5毫米范围内,可见到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小血管及其壁上的神经,以及环层小体和神经干等结构,从而认为针感是针感点周围多种神经结构综合性反应的结果。还有学者对人的合谷穴作了系统的观察,认为合谷穴区的针感感受器以肌梭为主,并提出针感感受器的“二重结构说”。如此等等,均试图采用先进的技术从微观上探索经穴的结构。 (二)腧穴功能特异性的研究 穴位的功能有一定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是与其所在经脉循行分布及与其所属络和联系的脏腑相关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如以X 线记录为指标,对足三里穴、非胃经穴(臂臑、侠白等)和非经非穴对照点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作了比较,结果证明,针刺对胃蠕动波的频度、幅度、胃的张力和胃排空时间确有影响,针足三里穴的效果比针刺非胃经穴或对照点更为明显,但不同穴位之间作用的差异只是相对的。还有人以正常人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胃泌素为指标,分别观察针刺足三里和膀胱经合阳穴后血清胃泌素的动态变化,并以试餐后血清胃泌素反应为对照。结果发现,针刺足三里后,正常人的血清胃泌素值显著升高;针合阳穴时胃泌素的波动则甚微,提示针刺足三里能相对特异性地刺激胃泌素的分泌和释放。又如对37例子宫收缩无力的临产妇进行观察,以子宫收缩描绘器记录子宫收缩波的高度、宽度和波间距。结果表明,针刺可增强子宫的收缩力,其中脾经三阴交的作用较胆经悬钟和胃经足三里更显著。再如对妇女月经周期变化的观察,发现排卵期三阴交等穴位的皮肤电阻骤然增高,但旁开的对照点则无明显变化。另有人观察了针刺内关等穴位对静脉滴注肾上腺素所致家兔心率减慢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内关效果最佳,列缺次之,下肢的非穴对照点则无明显的作用。睛明能治青少年的近视,但至阴就无此作用;至阴能纠正胎位,睛明则无此作用。四缝可治小儿疳疾,如果针刺八风,疗效就不及四缝。素髎可使休克患者血压上升,针刺曲池,其升压作用就无素髎为佳。这方面的例子,临床报道很多,均证实了经穴功能具有特异性,但这种特异性是相对的。 (三)腧穴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的中谷义雄率先报道“良导点”、“良导络”等特殊的皮肤导电量现象以来,我国学者在对经穴的生物物理特性,特别是经穴电特性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1.经穴与皮肤电现象 大量的资料报道,经穴具有特异的电学特性。当机体罹病时,有关穴位的电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两侧同名经穴电阻的失衡。有人观察了32例正常人心包经内关穴和内关穴上5寸(同身寸)心包经上非穴点,以及上述两点桡侧旁开1厘米的对照点,结果表明,心包经内关穴和经线非穴点的阻抗值均小于非经穴部位的阻抗值。在对1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周内未愈患者和15例无上呼吸道感染者,左右肺经井、原、合3个穴位的阻抗值的变化,用失衡度法比较,正常者与患病者3个穴位的阻抗值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还有人对40例正常人和40例胃病患者十二经原穴,以及30例眼病患者部分经脉原穴的阻抗值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胃病患者十二经原穴,以及30例眼病患者部分经脉原穴的阻抗值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胃病患者其胃经及其相表里的脾经原穴阻抗值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以胃经原穴冲阳更为明显(P,0.001);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肝经原穴太冲、肾经原穴太溪与正常人相应经穴阻抗值比较差异也明显(P,0.05),提示了经穴与脏腑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关联。另有人对25名成年妇女进行了电针刺激腧穴的观察,发现耳穴子宫、卵巢、内分泌3个穴位的电阻值与月经周期有关。也有人试图用电化学的方法,显示经穴皮肤低阻点,在31只家兔皮肤上共测744次,其中有676次显出低阻点,显出率90.8%,经统计学处理,得出显色强度与时间的关系,认为测定皮肤低电阻显色时值的变化,能用来鉴别穴位和非穴位的一个客观生理指标。近些年来,关于皮肤电位、电阻的检测仪器与方法不断改进,有人设计装配了多点自动检测装置,能一次巡检100,300点皮肤电位或电阻。由于皮肤电参量的测定,各家使用的方法和仪器均不一致,且影响电位、电阻变化的因素复杂,故所得结果不尽相同。尽管如此,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经穴具有低阻抗、高电位的电学特征,这种特征随着机体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和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2.经穴皮温与红外成象 有人采用DST—1型测温计,在恒定的室温下,以针刺的平补平泻手法,穴位注射10%当归液1ml刺激阳陵泉穴,观察阳陵泉穴下1寸(陵下)和丘墟穴针刺前后的皮温变化。发现针刺阳陵泉穴后,循经的陵下和丘墟穴皮温升高,对照经的太溪、中封两穴皮温无明显变化。 也有人用半导体皮温计对60例肝实热证患者双侧太冲和肝俞穴进行皮温测定,并以健康大学生20名作对照,结果发现,20例重症肝实热患者与健康组比较,太冲增温1.55?,肝俞增温0.70?,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穴位皮温可作为反映和探索脏腑疾病的客观指标之一。另有人通过对38例41人次的背俞触诊阳性穴位和红外显示与临床情况对照分析发现,阳性背俞穴与红外显示的符合率达92.68%,对临床已确诊的内脏癌症和溃疡病观察结果发现患者脏腑相应背俞红外显著率达95.12%,进一步证实了经穴与脏腑功能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除此以外,尚有人利用一些其他的物理方法对穴位的超微弱发光,以及运用超声、低频机械震动(声信息)、辐射场摄影、液晶热象、同位素示踪和各种离子活度的检测等新技术,对经络和腧穴进行了研究,均发现了一些苗头。 (四)经穴与脏腑相关及腧穴在临床诊断上的研究 由于经穴与脏腑间的有机联系,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往往在体表相应的腧穴上有所反应。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就曾记载:“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故人们在研究经穴与脏腑相关的同时,往往对腧穴的临床诊断也进行了研究。胆囊穴常在胆囊疾病时出现压痛过敏现象;阑尾穴在阑尾炎时出现压痛过敏现象;中府穴常在肺病时出现压痛过敏现象等。反应可分两类:一类是感觉过敏,有压痛、痠或麻;一类是形态改变,有松驰、凹陷或出现反应物(结节、条索)。如有人发现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其中脘、右梁门和右胃仓旁开2寸处均有明显压痛,观察109例,有107例与X线诊断相符。又如对100名肝炎患者,以压痛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肝俞、中都和肝炎穴(足内踝上1.8寸)阳性率最高。再如对105例胃病患者(包括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胃炎、胃癌等),观察了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脾俞、上脘、阴陵泉和地机8个穴位,并比较各穴与胃病的关系及其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足三里、胃俞的阳性例数最多;阳陵泉,中脘次之;其余4穴更少(P,0.01,。从反应的情况看,足三里、阳陵泉以出现条索状反应物为主;胃俞、脾俞以出现松驰、凹陷或酸痛为主。但发生胃癌时,胃俞出现结节状反应物,中脘则出现结节和压痛。还有报道,通过穴温探测进行了肿瘤病粗选性的普查研究。用DTC-1型探温仪,探测新大郄(承扶和委中连线中点外下方5分处)和新内郄(新大郄的内侧1寸处),左右两侧温差大于0.5?为阳性,准确率为77.4%。还有人报道,对66名受试者观测结果发现:耳廓、心、小肠和皮质下的温度值与冠心病疾病相关,其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与内关、外关、阳池、神门等体穴的温度信息相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参考。另动物实验发现胃与耳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胃部受刺激或胃有病变时,耳廓上低电阻点增加,研究者认为这一联系过程,是有耳廓的交感神经及胃的迷走神经参与。有实验研究发现头痛可影响耳穴导电量,在耳郭的头区额、枕、或颏穴反映出来。针刺这些部位可使导电量降低。导电量的数值不仅可反映头痛,并可作为预测及判断耳针治疗头痛的客观指标,有利于疗效的提高。 三、刺法灸法研究概况 刺法灸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在刺法、灸法、耳针、头针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分述如下。 (一)刺法的现代研究概况 1.针刺手法的实验研究 针刺手法不同,针刺的效应就有差异。例如针刺治疗休克就须持续运针、留针一小时左右或更长时间,才能收到较好疗效;针刺治疗急性菌痢须用“泻法”较强的针感,并留针30分钟,才能取得较满意疗效。如果上述二种疾病,针刺“得气”后较快即起针,就难取得较佳的疗效。对初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得气”后针感较轻者较佳,如果用强针感,或用电针强而持续时间较长的刺激,效果常不理想。针刺操作要注意浅深、补泻、留疾,辨证运针,这对提高针刺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针刺手法的效应研究 由于传统的补泻法,如烧山火可使针下产生热感,透天凉可产生凉感,故对针刺补泻效应的研究,最早是从体温的影响开始的,围绕体温变化的因素,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对体温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有学者用仪表测量针刺补泻前后人体温度的变化,大多数结果表明,施行补法后可使受试者体温升高,施行泻法后可使受试者体温下降。如有人以口腔温度为指标,观察到烧山火手法可使口温上升者占70%,最高可升0.5?;透天凉手法可使口温下降者占60%,最低可降0.8?。也有人观察到迎随补法可使针刺局部皮肤穴温上升0.2,1.2?,泻法则下降0.1,0.5?。徐疾补法可使局部皮肤穴温上升0.4,3.5?,泻法则下降0.3,1.5?。用红外线热象仪摄影的方法可将温度的变化摄影成象。有人观察了针刺左侧合谷穴时红外线成象的变化。结果表明:补法组手部图象变亮或有亮有暗者占85%,泻法组变暗者占65%,空白对照组无变化者占80%,与直接测量体温所得的结果一致。 对血管运动的影响:体温的变化与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关系密切,补泻手法可使体温发生变化是否与血管的收缩与舒张有关呢?有人以肢端血管容积脉搏波为指标,观察到行烧山火手法针下出现温热感时,肢体末梢血管呈舒张反应;透天凉针下出现寒凉感时,血管呈收缩反应。若在同一实验中转换补泻手法,即先施烧山火后施透天凉手法,则血管先舒张后收缩,反之则先收缩后舒张。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手无名指甲皱微循环血管,发现提插补法可使微循环输入枝扩张,泻法可使输出枝收缩;捻转补法使输出枝扩张,泻法使输入枝收缩。提插加捻转泻法使输入输出枝均收缩,补法使血流速增快,泻法使其减慢。有人用提插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右),记录同侧梁丘和下巨虚穴处血管容积脉搏波,结果显示,补法组203/297例次血管容积脉搏波幅增高(68.4%),94/297例次降低(31.6%);泻法组81/160例次波幅降低(50.6%),79/160例次增高(49.4%)。表明提插补法不仅可使针刺局部的血管容积波发生变化,而且使沿经血管舒张或收缩。 对某些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很复杂,总的来说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而能量主要来自糖代谢。有人报道:用烧山火手法可使血糖和血浆柠檬酸含量明显增高;透天凉手法可使血糖和血浆柠檬酸含量降低;若在同一患者身上施行这两种手法,也都有相反的影响。针刺对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表面电荷密度、造血器官的功能状态、白细胞总数与分类及吞噬功能、血小板与其他凝血因素和血浆cAMP(环—磷酸腺苷)、cGMP(环—磷酸鸟苷)含量均有调节作用。 对皮肤电位的影响:有人观察到,针刺可引起皮肤电位的变化,且电位的变化与针刺手法有关。烧山火组针后电位变化以下降为主,透天凉组针刺后电位即时变化以上升为主。也有人用自动搏记法记录涌泉、足三里两穴的电位差,看到泻法较补法产生的电位差要快而大。 对胃电、胃运动的影响:以健康家兔为实验对象,在胃中埋置探头后,观察在足三里穴处留针、提插、快捻转、慢捻转等不同的手法对胃运动和胃电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手法对胃运动频率均呈抑制作用,快捻转组使胃运动频率下降,其他组无统计学意义;只有慢捻转组使胃运动波幅下降,其他组无意义。可见,针刺对胃电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针中比针后抑制效应明显,以慢捻转手法的作用最明显;留针的特点是使胃运动节律规整,波幅整齐。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人用捻转和提插两种手法对比研究对人体T细胞数量的影响。受试者为21,37岁的健康者14名,男女各半,针刺左侧足三里穴,得气后持续施术5min,频率为90次/min,捻转角度为270,360?,提插幅度为0.5,0.8厘米。结果:捻转组针前30minT细胞检出率均数为77.64%,针后60min复测,T细胞12例升高,均数值为83.5%,与术前比较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插组于针前30minT细胞检出率均数76.74%,针后60min14例均升高,均数为83.36%,与术前相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捻转与提插两组对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日本黑野三曾测定患者针刺前后血中T细胞 和B细胞的数值,结果是T细胞和B细胞均较针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又有人对20名正常人和21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针刺上巨虚、漏谷穴,每天1次,连续3天,结果:淋巴细胞转化率或玫瑰花结形成,均分别比针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 其他:有人比较徐疾补泻手法针刺长强穴对大白鼠甩尾阈、嘶叫阈的影响。证明泻法能显著提高幅射热引起的甩尾潜伏期;补法能显著降低电刺激尾部引起的嘶叫阈。也有人观察针刺补泻百会穴,对小白鼠身长和体重等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迎随补泻法,每日1次,连续5日,休息2日,反复4周,结果:小白鼠体重和身长的增加以补法组最明显,泻法组略低于对照组;对胸腺和肝重量呈负性影响,补法组最明显;对脾脏和子宫、卵巢、睾丸重量呈正性影响,依然以补法为最,说明针刺可促进发育成长和提高防御功能。同时,又观察了针刺补泻百会对小白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分为补组、泻组、脑复康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补组效果最佳,脑复康组次之(但两组差异不明显);泻法与空白对照组效果接近,前两组与后两组的差异显著,说明针刺百会穴在一定条件下可提高记忆能力,以补法为好。 ?针刺手法的机制研究 为何不同的针刺手法引起的效应不同,其机制何在?有人研究了不同术式针刺针下反应的可比性指标:从24只家兔、34只肢体的6个穴点上共收集了104个序列计1040次针刺实验材料。运用捻转、提插、紧按慢提、慢按紧提、雀啄、摇针、刮针、弹针、叩针(七星针)和指针等10种技法,得到了针刺诱发冲动综合组成的电位图形,确随术式而互不相同、各具特征的结果。由此而推论:第一,对针刺起反应的感受器及其传入纤维类别可因术式而有差异;第二,同一感受器对不同术式针刺的反应特征各有出入;第三,诸类感受器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方式可随术式而改变。在其后继的研究中,则证实了上述第一推论,即针刺可兴奋皮神经中A、β、δ、C4类纤维,但随术式而有差异。2 诸类针法均可兴奋A、β、δ纤维,主要区别在于C类纤维能否参与针刺信息传导。叩针、2 指针和捻转针法通常均引起C类纤维活动;提插和弹针的部分机会使这类纤维产生诱发冲动;而摇针和刮针时C类纤维不会或偶尔参与针刺信息传导。 也有人研究了不同针刺手法对感受器放电的影响:采用在猫脊神经层背根分离神经纤维细束的方法,记录单位型关节深部感受器的传入放电。观察了提插并捻转、单纯提插和单纯捻转3种基本针刺手法对19个感受器的作用。结果表明:每次运针所引发的感受器放电平均数分别是6.98个、4.60个和1.83个,前两种手法之间无明显差异,前两种手法均明显高于后者。提示针刺手法和传入信息量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互关系。从放电的瞬间频率图初步分析了针刺引起的传入信息编码形式,提示不同针刺手法产生不同临床效果的初级机制。 2.关于“得气”的研究 针刺补泻手法的关键是“得气”和“气至病所”,这是取得针刺疗效的关键。 ?得气产生的机制 得气包括患者主观体验到的针感和施术者的手下感觉。针感主要是患者针刺部位有痠、麻、胀、重等感觉,手下感觉是指医者手下感到沉重或空松。针感或手下感可能与穴位深部各类感受装置有关。研究表明,穴位深部的感受装置主要有5种,即肌梭、腱器官、环层小体、关节感受器和游离神经末梢。不同穴位,其深部感受装置不完全相同。肌肉丰厚处穴位(如足三里、合谷、内关)以肌梭为主;肌与腱接头处的穴位(如承山)可能以腱器官为主;腱附近处穴位(如昆仑、曲泽)主要为环层小体;头皮处穴位(如印堂至百会,攒竹至丝竹空)可能以游离神经末梢为主;关节囊处穴位(如内外膝眼)则可能以类路芬尼氏小体为主。针刺不同穴位,或在同一穴位针刺,但刺激的深浅和方法不同,产生的针感也常有不同。针感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针刺兴奋了不同感受装置,也可能是各类感觉传入冲动组合构型不同所致。针感与穴位形态结构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刺激神经多引起麻感;刺激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骨膜多引起痠感;刺激肌肉多引起痠、胀感。同一神经干,手术器械的碰触或用手术刀分解其鞘膜时产生麻感,针刺时产生痠感,用手搓捻时则产生重感。关于针刺得气的“手下感觉”有可能与肌肉收缩有关。可能是由于梭内肌收缩所致。因为手 下感觉主要出现于肌肉丰厚处的穴位,这类穴位处的肌梭密集。结合穴位肌电观察发现手下感强弱与穴位肌电有密切关系,留针期间单位放电可维持1,5min或更长,且与主动运动所发放的干扰型肌电有所不同。其出现率与穴位肌梭的有无、多少和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与温度成正相关;与外周冷却可抑制梭内肌放电的报道也一致;与针感有一定的平等关系。即凡手下感觉强者,穴位肌电发放也增加。故推测针刺“得气”的手下感觉是梭内肌收缩造成的。 而各类针刺手法,都与循经感传有一定的关系。 针刺手法激发循经感传:循经感传现象可以通过针刺手法使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短到长,由隐性感传转为显性感传,说明针刺手法可以激发循经感传。如有人运用传统的针刺手法,小幅度捻转、震颤、循摄,结合治神、察气,对45例1641人次的循经感传激发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45例中有41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循经感传,感传超过3个关节者,达82.1%。有实验采用通气法、催气法、接力通气法、加温通气法等4种针刺手法,对1019例患者激发循经感传。结果:无感传者12.46%;感传超过1个关节者为22.37%;超过2个关节者为28.07%;超过3个关节者为23.94%;超过3个关节又循行1段者为6.58%;感传达整条经线者为6.58%;总感传率达87.54%。说明针刺手法对激发循经感传确有明显效果。 针刺手法控制循经感传:循经感传的控制就是对循经感传路线和针感性质的控制。有人通过对121条感传显著经络循行路线控制的观察,初步表明:当感传路线发生变异时,在适当的部位进行按压可以提高感传的循经率和气至病所率,而有变异感传的循经率和气至病所率则相对减少,在这121条感传显著经中,非控制组循经率为33.88%,而控制组循经率达83.47%,控制组显著地高于非控制组;非控制组气至病所率为71.9%,而控制组气至病 所率则为97.5%,也就是控制组显著地高于非控制组。这说明使用一定的针刺手法,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循经感传的路线和针感,变被动为主动,使针感在医者的控制下循经向病所传递,从而大大地提高临床疗效。控制针感和循经感传路线的针刺手法主要有:变换针尖方向,使针尖朝向病所;使用按压法;调整提插、捻转角度;在经络路线上行循、摄、切、按等辅助手法。只要操作得当,辨证而施,是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循经感传的。具体手法有揣、爪、搓、弹、摇、扪、循、捻等,压手是一个关键方面,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即指此言。压手用力轻,达不到有效地阻滞目的;用力重又往往构成了一个新的按压刺激。因为这种按压本身也可以引起感传,正确的压法是用力合适,用力的方向要朝向针根才能起到关闭作用,促使针感朝预期方向感传。 3.关于留针的研究 ?留针与不留针 留针与否要根据病情的虚实寒热、病程、脉象、体质等具体情况而定,留针与不留针效应不同。如有人以运动时值为指标,观察留针、不留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留针与不留针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同规律的变化。留针30min的患者有90%实验例出现运动从属时值增大;不留针的患者有50%实验例出现从属时值减小,30%实验例出现时值增大。分析29名健康人在针刺前后的运动从属时值动力学变化,发现在留针30min的实验例中,有90%实验例时值增大;不留针,引起时值减小者占20%,而引起时值增大者60%。有报道观察雀啄术、间歇术、留针阵动术、留针静止术4种针刺操作对脑电图的影响。结果显示:雀啄术使脑电图先有β波增加,继而α波增加,表明大脑皮层由兴奋转为抑制;留针静止术直接使脑电图α增加,表明直接产生抑制现象;间歇术和留针阵动术可使β波增加,间歇术更为明显,表明大脑皮层产生兴奋。 ?留针时间长短 病情不同,留针时间长短亦不同。如有人观察不同的留针时间对心气虚患者心搏血量的影响中发现,在留针5min、15min、30min3个时限的留针中,以间歇动留15min、30min较明显,而间歇动留5min的效果较差。但应注意的是,并不是留针时间越长,刺激强度就越强、针刺的效果就越好。如有人观察到针刺治疗阑尾炎时留针30min和留针 120min,在疗效上无任何差异。也有人观察了针刺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发现留针30min和60min变无明显差异。 (二)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开始了灸法原理的实验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可提高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机体防御抗病能力。直接灸“大椎”穴5次后,可显著增加小鼠血中环磷酰胺含量和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并显著促进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直接灸还可促进家兔凝集素和溶血素的产生,提高动物血清中IgG的含量和血清总补体含量。灸法对异常亢进的免疫反应也有抑制作用。用艾绒温灸接受皮片器官移植术小鼠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非经脉,对移植免疫反应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皮片排异存活时间显著延长。艾灸还可以显著提高硬皮病、哮喘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有研究者观察艾灸对实验动物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艾灸能促进家兔的凝集素和溶血素的产生,艾灸后动物血清中的IgG含量明显上升,艾灸后动物的溶血空斑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动物,认为艾灸对体液免疫的促进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产生细胞的活力有关,实验结果还提示以“大椎”灸2壮效果较好。 2.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研究发现,灸法可以促使血色素偏低者,特别是贫血患者加速恢复正常,能使白细胞数量增加,在化脓灸时,这种效果与化脓的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研究还发现,艾灸对白细胞的作用,并非是单向升高或降低,而是呈现良性的双向性调节,使其恢复正常范围。灸法还可使加速的血沉恢复正常,能使低血糖升高。对高血压合并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患者,艾灸足三里后,这些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提示艾灸足三里穴有降低血液凝集的作用。灸“人中穴”有似交感效应,能使被氟烷麻醉的狗的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压等均明显增加,能调节异常血压。艾灸还可以使实验动物因急性心肌缺血所造成的影响受到抑制,使心电图P-P间期较之对照组缩短。还有实验表明瘢痕灸有改善血粘度和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减少中风的发病率。研究者对54例高血压患者施用瘢痕灸,除血压显著下降外,并观察到灸前和灸后的血液粘度和脑血流有着显著差异,证明瘢痕灸对血液粘度能起到改善作用,对血管有一定的扩张作用,从而获得在降低血压的基础上达到减少暴发中风症的效果。 3.对呼吸、消化系统的影响 灸法治疗哮喘的报道较多,艾灸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虚寒型哮喘患者的自主神经平衡状态、肺功能的各项指标(除肺活量Vc外),升高血浆cAMP水平,使血浆cAMP/cGMP比值接近正常,这些指标变化与临床疗效显著相关。艾灸足三里穴能显著提高脾虚患者胃电波幅,影响健康家兔小肠消化间期综合肌电的不同时相,易化小肠分节运动。艾灸能对抗应激性大鼠胃粘膜损伤,其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有关。艾条灸健康小鼠神阙穴20min,能显著抑制小肠推进运动,在分别用吗啡、普萘洛尔、利血平、阿托品改变小肠运动状态后,这种抑制效应仍旧存在,推测此效应可能与儿茶酚胺的作用有关。有人用化脓灸治疗299例哮喘,均在夏季取大椎、肺俞等穴,隔日灸1次,3次为1疗程,每年治1个疗程,有效率为70.6%,显效率为29.1%。 4.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兴奋或抑制过度增强时,艾灸可使之恢复正常。艾灸的抗休克作用,可能是其能兴奋呼吸、循环中枢和肾上腺分泌系统,使血管张力和周围循环有所改善,从而中断因呼吸、循环衰竭而造成的恶性循环。摘除垂体引起间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时,艾灸可改善肾上腺功能的衰退。艾灸对绝大多数缺乳妇女血液中生乳素有增 加作用,表明垂体前叶的生乳素在针灸催乳中起重要作用。 5.解热抗炎作用 使用抗生素同时加灸患者的大椎、曲池穴30min,可使发热疾患的体温不同程度地下降,较单用抗生素组有显著差异。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观察一致。艾灸还具有抗炎作用。如有人采用大白鼠造成背部炎性“肉芽肿”模型,通过艾灸大白鼠足三里等穴,发现有明显的抗组织坏死作用,并能抗炎性渗出。大量的临床资料充分表明,艾灸对关节炎、阑尾炎、急性中耳炎等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6.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有报道艾灸“命门”穴可纠正羟基脲所致“阳虚”小鼠“类阳虚”的虚损。艾灸对氢可所致的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有改善作用。灸法对微量元素的代谢也有影响,有人认为艾灸可使由羟基脲造成的“阳虚”小鼠的肝脾DNA所含的锌由低转向正常,铜的含量降低。有人证实艾灸可使老年女性头发中的锌含量升高,铜含量降低,起到调节作用。艾灸对实验性“阴虚”型动物的耗氧量、心率、血象和肝脾组织化学变化等内容的观察结果,提示其物质代谢的调节和改善作用不明显,因此艾灸对改善某些阴虚症状,提高机体防御能力方面不理想。 7.镇痛作用 有人以家兔甩头作为疼痛反应指标,观察到艾灸家兔“足三里”穴后5min,痛阈立即上升(P,0.01),随着施灸时间的延长,痛阈逐渐升高,至施灸20min时,痛阈升高到最高点,达141.44%(把灸前基础痛阈的均值作为100%)。同时,还看到艾灸具有较长的镇痛后效应。又有以大鼠甩尾阈为指标,艾灸“天柱”穴10分钟,保持穴表面温度为44?,灸后甩尾阈平均值提高到7.57?0.30(P,0.01);切除肾上腺后,作用消失。但又有报道在用热或艾油处理“长强”穴对大鼠痛反应的影响实验中,未观察到灸法的镇痛作用。 8.其他 艾灸对带瘤生存机体有一定保护作用,能抑制瘤体生长。此外,艾灸亦可激发循经感传,提高感传出现率。灸至阴穴对转胎位有明显的效果。 9.关于“热证可灸”与灸法补泻的研究 ?“热证可灸” 临床灸法应用于热证的范围日趋扩大,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及传染病等多种,其中包括实热证和虚热证。但历来许多医家将热证列为灸法禁忌,针对这一情况,诸多医家就“热证可灸”进行了探讨。有人引述古今治验,认为“热证禁灸”之说是反映疾病本身自然发展而出现的症状,或用其他疗法引起的不良反应,责之于灸法是无理论依据的。灸法不仅适用于阴盛阳虚的寒证,也可用于阴虚阳盛的热证。因为实热证用灸法可以“以热引热”使热外出;虚热证可通过灸法助阳,从而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有报道应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总有效率达到97%;更有以艾条温和灸治疗154例有明确诊断的12种发热性疾病(体温均在38?以上)灸后体温可明显下降。用灸法治疗肺结核也为近代临床广泛应用,均收到可喜疗效。有人采用温灸器灸患处治疗外科急性感染,化脓性炎症38例,除1例外,其余均获效。用艾卷温和灸,取肩井、乳根及手、足三里穴,治疗急性乳腺炎和用艾柱隔蒜灸膻中、天宗穴均取得满意疗效。对于急性结膜炎、麦粒肿、中耳炎、急性扁桃体炎、小儿急惊风、口腔炎、小儿暑疖以多种灸法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近些年来,灸法的实验研究也为灸法治疗热证提供了一些客观依据。因此,对于热证忌灸之说,亦应从临床实际出发,不断扩大治疗范围,使灸法在防病治病中发挥更大作用。 ?灸法补泻 灸法是通过刺激体表腧穴而起作用的,对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灸法补泻,应从灸法的功能和操作两方面认识。一般讲灸法多为补法,但若灸法用于散瘀、活血、软坚、排脓则可视为泻法。从操作环节上两者应予区别。有人对32例高血压患者用“以火泻者,疾吹其火”的泻法,结果灸后28例血压下降,有效率为81.25%。而对26例低血压患者用“以火补者,毋吹其火”的补法,结果灸后26例全部血压上升。在临床应 用中,某些隔药物灸更能体现扶助正气的补法,各种药物的敷灸也可以达到驱除邪气的目的。 (三)耳针的现代研究概况 1.耳针与神经关系的研究 通过耳穴神经解剖和组织切片的研究,发现耳廓上不仅有上颈段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支配,而且有来自脑神经?、?、?、?的分支。人体内脏在耳廓上相应部位的反应点,恰恰都是在迷走神经耳支的分区内,不仅迷走神经支配的耳穴具有反应和治疗内脏疾病的特性,非迷走神经分布的某些耳穴亦具有类似功能。实验表明,当人体某处患病时,在相应耳穴上出现导电量增高的良导点。如注射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后,导电量则降低;如注入抑制副交感神经的药物后,交感神经相对兴奋,导电量又增高。对切断颈交感神经的家兔观察耳穴低电阻点的形成,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直接的效果。可见,针刺耳穴所产生的效应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是分不开的,并具有超节段性的特点。 有人观察猴子在实验前后病理反应点的变化,发现人为造成的腓骨折断,辣椒油棉球包围坐骨神经,所产生的压痛反应点大都集中在三角窝和对耳屏下的沟中。当切除猴子的大脑皮层后,其压痛反应仍存在,但反应程度有所减轻,这种刺激的冲动都汇集在三叉神经脊髓束核,由该核传递冲动至脑干的“网状结构”。可见,该结构是耳针作用的高级神经部位。 2.耳针与体液关系的研究 有人观察了耳针对家犬实验性软组织炎的影响,证明刺激耳穴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家犬接种菌液后形成炎症包块和脓肿后开始耳针治疗,结果针刺组炎症消退较对照组快。通过免疫测定,发现针刺后机体防御反应中各种免疫因素广泛地被调动,针刺耳穴后谷胱甘肽、粘蛋白含量降低,丙种球蛋白、T淋巴细胞含量增高,说明耳针的效应与体液密切相关。 有人损毁了家兔和猫额顶皮层和中脑中央囊后,证明耳针的传入冲动,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同时,一方面通过丘脑系统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另一方面可能通过丘脑—垂体系统,影响体液中激素的动态平衡,来激发机体内非特异防御反应。 3.耳针反射和德尔他反射 ?耳脉反射 也称耳心反射(以下简移A.C.R),由Noqier.P首先提出。是指对耳部进行物理刺激时,在脉搏上反射性地出现宽度、强度和节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明显程度取决于受刺激的耳穴特性,而与刺激的强度无关。当相应耳穴受到刺激后如感到脉搏洪、弦、浮、数时,可以认为耳脉反射增强了;当感到脉搏变细、濡、沉迟时,可以认为耳脉反射减弱了。他们将这一反射相当准确地用来进行疾病的定位诊断,并通过不同色光或不同脉冲频率闪光照射耳穴的情况下,检查出A.C.R,探知某部病证属功能性或器质性,甚至还可以判断出患者属交感或副交感偏亢等。目前,耳脉反射在国外临床医生中传播较广,值得研究。 ?德尔他反射 美籍朝鲜人M.H.cho通过人体实验后提出,躯体某部与其相应的耳穴间有着如钥匙和锁孔一样的关系,并从神经学观点推想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神经反射弧(见下图) 高位中枢 丘脑 延脑 血管扩张 躯体某部手、足、目等 低位中枢 耳廓相应区点或躯体相应刺激 刺 激 某部如鼻、手、足等 德尔他反射示意图 M.H.cho指出:这种躯体(按:内脏亦同) 中枢 耳廓(或其他躯体、内脏)间的双向反射径路,不仅是耳针法的基本反射径路,也是其他穴位刺激法的生理学基础,这一反射弧呈三角形,颇似尼罗河下游的德尔他三角洲,故称为德尔他反射。它不仅为耳穴的正确定位提供了生理学依据,而且对耳针作用原理研究也具有一定价值。 (四)头针的现代研究概况 从20世纪70年代起,关于头针的机制可归纳为两种学说:一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部的投影区,可直接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二是机体功能综合调节作用说,即刺激头穴,可以通过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等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采用透穴起到一经带多经、一穴带多穴的整合使用,可综合调节大脑的功能。 实验表明头穴对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使患者的脑血管扩张,周围阻力减小,脑血流量增加。刺激头穴可以改善脑电图α波和使电压上升,并改善其不对称性,提示对皮层功能具有调节作用。针刺头穴不仅能够控制癫痫的发作,并且能够改变颅内脑神经细胞群的异常放电,使不正常脑电图趋于改善。针刺头部腧穴对血液流变学也有一定的影响。针刺后有明显改善细胞聚集和血液粘度的作用,促进血浆纤溶系统活性,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对脑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和吸收有益。有人用放免分析技术实验观察针刺百会穴对92例育龄妇女卵泡早期血浆中血栓素和前列环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提示针刺百会穴不仅能有效地调节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代谢,并对宫内节育器导致的子宫出血有防治作用。 此外,针刺百会穴能加强对血浆中环核苷酸(cAMP和cGMP)的调节,有益于记忆力的提高,增强短时记忆,防止考场综合征。头针对正常人肌电有影响,使正常人肌电幅度明显升高,并且这种升高从捻针15min开始一直延续到针后35min。 四、针刺治疗作用与原理研究概况 针刺的治疗作用是复杂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镇痛、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增强机体的防御免疫。 (一)镇痛作用 针刺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已为国内外医学界所公认。目前,医学界将镇痛方法分为3大类,即药物镇痛、脑内刺激镇痛和针刺镇痛。3类镇痛方法均可激活内源性镇痛物质。针刺镇痛则以其安全简便,不会破坏机体的组织,也不致引起机体其他功能的紊乱而受到医学界的重视。针刺麻醉就是在针刺具有良好镇痛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医学认为,痛是由对机体组织有损伤性的,或有损伤性威胁的刺激引起的。痛包括痛觉和痛反应两种成分,无论是痛觉还是痛反应的产生,均与神经和神经递质密切相关。现代对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和神经递质作用方面。 1.外周神经的作用 研究工作提示,从针刺角度看,穴位是深部感受器密集的部位。针刺镇痛开始于穴位深部感受器的兴奋,针刺信号必然沿着一定的外周径路和中枢径路逐步传导到脑的高级部位,从而形成针感并产生镇痛和针刺镇痛效应。在具有明确针刺镇痛效应的家兔上,用交叉灌流、血管架桥、神经切断等多种处理方法证明,足三里穴的针刺信号主要经腓神经传导,而合谷、内关等穴的镇痛效应分别以桡神经和正中神经的完整性为先决条件。研究者认为,针刺信号主要沿着深部躯体神经中的?、?类纤维传导的,?类纤维也有参与针刺信号传入的可能。 电针直接刺激传导痛觉的神经,一方面可以使这类神经中痛觉纤维的传导发生阻滞,同时又可使脊髓背角细胞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受到抑制。外周神经电刺激可以作为一种镇痛手段(如经皮神经电刺激等),外周神经电刺激被认为是激活了粗纤维(A、B纤维)的结果,因为粗纤维的活动可以抑制负责痛信号传导的细纤维的活动。在作用机制上,针刺镇痛与外周神经电刺激有相似之处。 2.中枢神经的作用 现代生理学认为,任何一种感觉均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高级部位对感觉信号的识别,痛觉和针感亦是如此。针刺信号经外周神经系统传入中枢后,必然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被逐步传递。大量的电生理学研究结果已初步表明,中枢神经的各级水平,如脊髓、脑干、丘脑和皮层等均参与了针刺镇痛过程。 3.脊髓水平 脊髓背角对于来自皮肤和肌肉的各种感觉传入具有强大的整合使用。研究工作证明,针刺刺激可以使脊髓背角内发生突触后抑制。另有研究进一步证明,针刺信号由脊髓外侧索向上到延脑,激活内侧网状结构,再经脊髓外侧索下行,引起脊髓较细传入纤维末梢去极化而发生突触前抑制,部分阻断细纤维的传入冲动。有实验表明,强电流刺激内脑神经所致的脊髓性的内脏躯体反射可被针刺刺激所抑制,而这种抑制效应在脊髓横断后即被取消。 4.脑干水平 聚取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各种感觉、运动信息,是脑干网状结构的重要功能特点,针刺冲动和痛冲动都可经由脑干网状结构上传。研究工作证明,中脑网状结构痛敏神经元的活动可被电针抑制;电刺激中缝核不但提高动物的痛反应阈,还可增强针刺的镇痛效应;损毁蓝斑可以明显增强针刺的镇痛作用,而刺激蓝斑则可使电针的抑制效应减弱;电针穴位或直接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均能使痛阈显著提高,同时给予电针和PAG刺激呈协调作用,所导致的痛阈增值大于分别刺激时痛阈值之和,相反损毁PAG使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减弱。 5.丘脑水平 许多研究者认为,丘脑是主要的痛冲动接受中枢,甚至可能就在丘脑便引起痛觉。有研究表明,丘脑束旁核是痛觉信号传递的一个重要驿站。利用微电极技术,在丘脑束旁核和中央外侧核中找到对一些伤害性刺激敏感的神经元,它们表现为长期潜伏期,具有后发放、对重复刺激缺乏适应性和能被吗啡等镇痛剂所抑制的长串放电,针刺足三里、上巨虚穴,可以抑制这种放电。丘脑腹侧基底核群(包括腹后外侧核和腹后内侧核)神经元对痛刺激的反应,也可被针刺穴位所抑制。 6.大脑皮层水平 大脑皮层在痛觉过程中的地位问题虽尚无明确,但不少研究工作提示,针刺镇痛作用与大脑皮层功能有关。例如,分析皮层对C纤维传入的反应和电针效应,论证外周C纤维传入引起的皮层诱发电位(因痛信号引起)可明显地被电针A类纤维所抑制,从而证明针刺可在皮层水平抑制慢痛。用浸有阿托品溶液的滤纸置于皮层合谷穴代表区,可使刺激合谷引起的诱发电位明显增高,电针的镇痛效应也相应增强。实验研究结果,大脑皮层肯定参与了针刺镇痛过程,但其作用途径和作用方式如何,尚未定论。 7.中枢神经递质作用 研究者认为,中枢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中有重要作用。与针刺镇痛有关的中枢神经递质很多,如单胺类递质(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内源性阿片样肽、乙酰胆碱和氨基酸类递质等。了解得比较多的有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吗啡样物质和乙酰胆碱。动物实验表明:脑内5-羟色胺含量增加或减少,可相应地增强或减弱针刺的镇痛效果。可以认为,5-羟色胺是实现针刺镇痛的重要环节。儿茶酚胺参与了针刺镇痛过程,虽然其作用比较复杂,但主要是起到对抗针刺镇痛的作用。例如,用药物阻断儿茶酚胺递质的受体, 能增强针刺镇痛作用,而受体激动剂则使针刺镇痛作用减弱。脑内吗啡样物质在针刺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已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研究者认为,针刺可促使脑内吗啡样物质释放并作用于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脑啡肽、强啡肽、β-内啡肽均参与了电针镇痛。在针刺镇痛过程中,乙酰胆碱起了加强针刺镇痛效果的作用。阻断乙酰胆碱的降解或直接注射外源性乙酰胆碱,可提高痛阈,协助针刺镇痛;阻断脑内乙酰胆碱的合成或阻断胆碱能受体,都能降低针刺的镇痛效果。 总之,针刺镇痛是在针刺刺激的作用下,在机体内发生的一个从外周到中枢各级水平,涉及神经、体液等许多因素,包括致痛与抗痛这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复杂的动态过程。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是复杂的,虽然已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于深入地研究。 (二)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 针刺对人体各系统许多器官和组织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有些调整作用具有双向性,可使人体功能由不正常恢复正常。这方面的内容相当丰富,现简要叙述。 1.针刺可调整心血管系统功能 有报道对578例冠心病患者针刺前后的心电图进行观察对比,有效率为53.2%;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在心电图示波下连续观察,其中30例患者于针刺后1,2min心电图明显好转,说明针刺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100例冠心病患者针刺前后的超声心动图观察结果表明,针刺后左心室后壁振幅和心搏量较针前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针刺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功能;50例冠心病患者针刺后的脑血流图各项参数变化较之针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针刺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脑循环。研究者认为,针刺对正常人的心脏无明显影响,对心脏功能失调者作用明显。 2.针刺对血压的影响具有双向调整作用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对低血压患者有升压作用。有人综合统计针刺治疗51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例,选用风池、百会、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行间等穴并随证加减,其总有效率为72%,96%,显效率为35%,57%。某医院用针刺治疗休克160例,针刺素髎、内关等穴后,有升压作用的达87.5%。动物实验也表明,针灸对血压的调整作用呈双向性。 3.针刺治疗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有人报道治疗支气管哮喘116例,针刺大椎、肺俞、天突、膏肓、中府、气户等穴,治愈27例(3年内未发作),显著好转50例(次数减少,发作轻微),无效者39例。研究者认为,针刺可使迷走神经的紧张度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解除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粘膜的血管收缩,渗出减少,故使气道阻力减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 4.针刺对消化系统的调整作用 实验表明,针刺对胃的运动、胃液的分泌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故可治疗多种胃部疾病。多数学者认为,针刺具有促使肠运动功能正常化的作用,既可促使肠运动功能低下者增加运动,还可促使肠运动功能亢进者减缓运动。针刺对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有单位报道,针刺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212例,主穴取用太冲透涌泉、足三里,临床治愈177例,有效34例,无效1例。有研究者通过对大量的胆石症患者的临床实验观察后指出,针刺巨阙、不容(右)、阳陵泉、足三里等穴,对胆道口括约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且能促进胆总管的收缩。针刺还能促进胆汁分泌,且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均有利于胆道结石的排出。 5.针刺对肾与膀胱功能具有调整作用 针刺对遗尿、尿失禁、尿潴留、排尿困难等具有良好的作用。有人报道,针刺肾俞穴治疗肾炎,可使患者肾脏泌尿功能明显增强,酚红的排出量比针前也明显增多,患者尿中红、白细胞和蛋白减少甚至消失,血压降低,浮肿减轻。研究者认为,针刺对肾脏的泌尿功能的影响,一方面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影响肾小球的滤过率;另一方面可能通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针刺对膀胱的影响,主要通过调整膀胱的紧张度,使处于 高紧张状态的膀胱得以舒张。这是针刺既能治疗尿潴留,又能治疗遗尿症的基本原因。 6.针刺可调整子宫的功能 有人报道,针刺催产、引产219例,其中催产134例,有效率81.4%;引产85例,有效率65.8%,并认为针刺秩边等局部穴使宫缩反应迅速上升,起针后往往立即下降,具有明 7(针刺对神经功能的调整 如给狗皮下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等,使狗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分泌量减少,再进行电针,发现开始时唾液进一步减少,几乎趋于零,但以后逐渐恢复正常,甚至比原来还多。说明电针能对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如针刺癫痫患者的神门、阴郄、通里、百会、大陵等穴,可使大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趋向规律,或者使病理性的脑电波电位降低。上述结果说明针刺能影响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过程,具有使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恢复平衡的调整作用。 8.针刺对血液成分的调整 各种内外因素对机体的刺激,常可影响血液成分的改变,针刺具有调整血液成分的作用。 ?针刺对白细胞的影响 有报道针刺治疗放射反应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27例,结果治愈者12例,有明显疗效者9例,效果差者3例,无效或恶化者3例(皆有明显的肝功能不全),有效率达90%。据报道,针刺大椎、肝俞、足三里等穴治疗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针后嗜酸粒细胞逐渐下降,有效率达100%。 ?针刺对红细胞的影响 研究者通过针刺治疗缺铁性贫血,发现针治后外周血液内网状细胞数剧增。将家兔造成实验性贫血状态后,针刺膈俞、膏肓,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可提前纠正贫血状态,迅速恢复正常。有人针刺治疗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和红细胞过多症,均获得一定疗效,说明针刺对红细胞数目的增减也有调整作用。 ?针刺对血小板和血凝的影响 针刺健康人的合谷、内关,可见血小板数增加。对某些疾病而致血小板减少者,疗效更为明显,如针刺或艾灸结核病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合 99谷、足三里或曲池、太溪、肝俞和脾俞等穴,血小板由针前64?10/L增至204?10/L,并于停针后2个月内,仍维持正常水平。 ?针刺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有报道针刺治疗糖尿病30例,取列缺、气冲、太白等穴,并分别测定血糖含量和血管通透性,发现针后血糖明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学者测定在高血压状态时针刺与电针前后血内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水平,结果发现伴随血糖含量的下降,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因此,可以认为针刺使血糖水平趋向于平衡,可能是通过胰岛素分泌的神经反射作用而完成的。 ?针刺对血中离子的影响 电针或针刺时,血中离子根据不同病情亦有不同变化,如血钾、血钠、血钙、血铁、血磷等,有的针后上升,有的针后下降,或无变化,可能与原有水平和机体状态有关。 ?针刺对血中胆固醇等的作用 针刺对正常人血中胆固醇无明显影响,而对高血脂患者却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作用。针刺能降低肝炎患者 血中的转氨酶。针刺治疗阑尾炎每天可因增强血液胆碱脂酶的活性而使血内乙酰胆碱含量下降。针刺对血液中乳酸、丙酮酸、柠檬酸、组织胺均有调整作用。 总之,针刺对血液的各种有形成分、化学成分、血液酶系和各种电解质等,有使之趋向生理平衡的作用。针刺的这种调节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防御免疫作用 针刺通过调整机体各系统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既能治疗疾病,又可预防疾病。如针刺可预防感冒、疟疾、哮喘的复发;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腮腺炎、黄疸型或无黄疸型肝炎等疾病和对于细菌引起的痢疾、肠炎、破伤风等疾病,针刺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针刺抗 炎退热作用明显,可治疗多种急慢性炎症,如急慢性咽喉炎、阑尾炎、胃炎、结膜炎、中耳炎、乳腺炎等。针刺对发热者有明显的降温作用,这都是通过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实现的 临床和实验观察,针刺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或调整作用。有报道,针刺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654例,大便培养均为阳性,取气海、天枢、上巨虚、曲池、合谷等穴,用紧提慢按结合捻转的泻法,留针30,60min,每日1,3次,10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治愈者596例,治愈率为92.4%。某单位以13只兔子做实验,针刺一侧“足三里”,针刺后2,3h白细胞总数增加达60%,中性粒细胞增加和淋巴细胞减少者达63%,24h后基本恢复正常。有人以100名健康人为实验对象,针刺足三里、合谷穴,观察到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由48.16%上升至71.2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说明针刺后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也表现为一种防御性的调节作用,使之向正常生理方向发展,从而使疾病痊愈。有研究者对50例住院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了血清蛋白电泳、血清总补体含量、免疫球蛋白含量、血浆杀菌力、特异性抗体滴度、粪便中SIgA含量、血清中溶菌酶含量、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等8项免疫指标的实验研究表明,在针刺治疗过程中机体的免疫能力不断增强。针刺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其原理是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增强有关。 有研究者以松节油在兔耳造成炎症,针刺合谷等穴后,发现兔耳的炎症面积和厚度均比对照组小得多,说明针刺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当切断脊神经后根或颌上神经节,就不再发生这种作用,故认为针刺对兔耳炎症作用途径可能经由支配针刺局部皮肤、肌肉、血管的脊髓后根(C,T)传入脊髓,最后经由胸段侧角—颈上神经节—节后纤维以达到兔耳炎症灶,15 说明针刺效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完成的。动物实验发现,针刺组肾上腺皮质类脂质、胆固醇和维生素C含量均减少,而核糖核酸、碱性磷酸酶却较多,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因针刺而增强,但如阻断神经通路或切除双侧肾上腺,则针刺后就不能产生效应。 总之,针刺对防御免疫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活动增强,机体内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抗体的增加,对于增强机体防卫抗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功能的产生,都可能与神经—体液的作用因素有关。 第三节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运用干支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治疗方法,是我国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经》有天人相应、气血流注、候气逢时针刺的思想。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对人体气血运行有直接影响,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如果生病,也会因时空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病情变化。 子午流注针法,即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推算每天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时间,取用相应的值时开穴,进行针灸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素问?刺法论》已经有待时取穴的经验:“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当刺包络之荥„„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灵枢?本输》应用了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的五行刚柔原则。《难经》对“阴井木、阳井金”做了具体全面的阐述。再如,《灵枢?卫气行篇》认为,“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 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标幽赋》说,“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候气刺穴可以估计疾病的治愈时期,更能据气的虚实施以补泻手法,运用针灸达到治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针法,在金元时代创立应用,至明代已经盛行。现代仍然得到临床重视。 一、子午流注的含义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述年、月、日、时。子是地支的第一数,午是地支的第七数。子午合用具有时辰、阴阳、方位的含义。子午是日夜年份的两个起点。从时辰看,一天十二时辰,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一年中,子是农历十一月,为冬至节所在,午是农历五月,是夏至节所在。子时为阴之极,阴极生阳,故半夜子时后即一阳初生;午时是阳之极,午时后即一阴初生。流注意为流水输注,比喻人体气血运行输注经脉腧穴的时辰。这种流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与季节日月时辰变化紧密相关。《灵枢?卫气行》认为,“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因此,子午流注是指古代医家观察天地、日月、阴阳、四季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用人与天地相应观点,运用“择时选穴”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二、子午流注针法的组成 子午流注针法由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配合脏腑时辰两大部分组成。 (一)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 《灵枢?本输》记载五输穴的部位,并符合“阴井木,阳井金”的阴阳五行配合规律。《难经》、《千金要方》、《玉龙歌》都重视五输穴在针灸治疗的重要作用。五输穴与五行配合关系见表1。 表1 五输穴与脏腑阴阳五行配合表 阳 经 六 输 阴 经 五 输 五输穴 井 荥 输 经 合 五输穴 井 荥 输 经 合 原 脏腑 金 水 木 火 土 脏腑 木 火 土 金 水 胆(水) 窍阴 侠溪 临泣 丘墟 阳辅 阳陵泉 胆(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小海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冲阳 解溪 足三里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曲池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京骨 昆仑 委中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支沟 天井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附: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可及。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见。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经,大陵间使曲泽应。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绕。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二)天干地支 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等于1、2、3、4、5、6、7、8、9、10,10个数,又称十天干。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等于1、2、3、4、5、6、7、8、9、10、11、12 ,12个数,又称十二地支。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乙、子甲相合,命曰岁立。”甲与子配合,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依次排列,从第一个甲子,轮到下一个甲子, 须要60次。这就是60环周法,也称作60花甲子。它是古人计算年、月、日、时的必用符号。如甲子可表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等。参见表2与表3。 表2 天干地支配合表 代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表3 干支配合六十环周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十二地支可单独与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相配。见表4与表5。 表4 十二地支配十二月表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月份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5 十二地支配十二时辰表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时辰) 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在干支中,天干属阳,地支属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这是不变的。即天干中,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已、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我国统一标准时间为北京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度。在子午流注针法中要求当地时间,应计算两地的时差,成都(东经104度)为(126—104)?4分钟/度=48分钟。 (三)五行与天干、地支、脏腑的配合 在子午流注针法中,根据刚柔相济之理,干支脏腑按五行相生排列。五俞穴与天干、地支的配合见表6。 表6 五俞穴与天干地支的配合 五 俞 穴 井 荥 俞 经 合 阴经属行(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天 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天干与五行的 化生配合 阳经属行(五行) 金 水 木 火 土 天干配脏腑。十天干配合十二脏腑,是纳干法的基础,如甲配胆、乙配肝、丙配小肠与三焦,丁配心与心胞、戊配胃、己配脾、庚配大肠、辛配肺、壬配膀胱、癸配肾。十二脏腑归属相应的十二经脉。在逐日开穴时,按照井荥俞经合的流注次序、根据当日的天干时辰,依次取所属脏腑的腧穴。应熟记口诀: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阳府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阳干宜纳阳之府,脏配阴干理自当。 地支配脏腑。十二地支与脏腑相配,是纳支法的基础,以十二时辰代表十二经来取穴。这个流注,是从中焦开始,经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至肺。子配胆、丑配肝、寅配肺、卯配大肠、辰配胃、巳配脾、午配心、未配小肠、申配膀胱、酉配肾、戌配心包、亥配三焦。十二脏腑相应十二经脉。歌诀如下。五行与天干地支脏腑相配关系见表7。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午从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表7 五行与干支脏腑相配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丑 未 亥 午 戌 辰 巳 卯 寅 申 酉 脏腑 胆 肝 小肠 三焦 心 包络 胃 脾 大肠 肺 膀胱 肾 小肠经 经脉 胆经 肝经 心 包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肾经 三焦经 三、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子午流注针法以时间为基础,首先推算当时的年月日时的干支,再结合阴阳、五行、脏腑,按时选取五输穴进行针刺治疗。推算方法简述如下。 (一)年干支计算方法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年的干支始于甲子,年的干支天干从甲开始顺序排列,年的地支从子顺序向下排列。一般用六十环周表查出当年的干支。 计算年干支的方法,取当年的公元数减去3,得出的数值除以60,余数是该年的干支顺序数。如求2000年的年干支。 (2000-3)?60=„„余17 查六十环周表,顺序17位在庚辰,故2000年是庚辰年。 (二)月干支计算方法 计算月干支以农历计。一年有12月,配十二地支,固定不变。正月建寅,每年正月是 寅,2月是卯,3月是辰,4月是巳,5月是午,6月是未,7月是申,8月是酉,9月是戌,10月是亥,11月是子,12月是丑。可记住歌诀来推算。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年庚寅上, 丁壬壬寅顺行流,若言戊癸何方起,甲寅之上去寻求。 歌诀是说甲年、己年正月必是丙寅,乙年庚年正月必是戊寅,丙年辛年正月必是庚寅,丁年壬年正月必是壬寅,戊年癸年正月必是甲寅。现列表速查正月干支。见表8。 表8 2000年,2019年正月干支表 2000正月戊寅 2001正月庚寅 2002正月壬寅 2003正月甲寅 2004正月丙寅 2005正月戊寅 2006正月庚寅 2007正月壬寅 2008正月甲寅 2009正月丙寅 2010正月戊寅 2011正月庚寅 2012正月壬寅 2013正月甲寅 2014正月丙寅 2015正月戊寅 2016正月庚寅 2017正月壬寅 2018正月甲寅 2019正月丙寅 求2000年3月的干支。 2000年正月干支为戊寅,依六十环周表顺次推算,本年的2月干支为己卯,3月干支即为庚辰。 月天干公式(基数8+当年天干代表数)?10=„„余数。 求2000年正月的干支。查2000年为庚辰年,庚为7。 (8+7)?10=„„余5 5是戊的代表数。 2000年的正月天干为戊,正月干支必为戊寅(正月建寅)。其它各月的干支按六十环周表依次推算。如2000年各月干支如下: 月份 正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干支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三)日干支的计算方法 日干支用公历推算有化简方法。首先应知:当年元旦的干支代数;每月干支应加的基数;闰年自3月起都加1;当天的日数。有了这四点,便可推算当年任何一天的干支。 1(当年元旦干支 求当年元旦干支,先求出当年与2001年的年数差x(即当年年数-2001),然后用公式计算。注意,余数凡逢1次闰年后加1,逢3次闰年后加3,依次类推。 求元旦天干(365?x+1)?10=„„余数 如2002年元旦天干为(365?1+1)?10=„„余6,为己 求元旦地支(365?x+1)?12=„„余数 如2002年元旦地支为(365?1+1)?12=„„余6,为巳 2002年元旦干支为己巳。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所求余数应加1,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所求余数应加2,依次类推。现列表查速元旦干支,见表9。 表9 公元2000年,2023年元旦干支表 闰 年 平 年 年 份 元旦干支 年 份 元旦干支 年 份 元旦干支 年 份 元旦干支 2000 戊午 2001 甲子 2002 己巳 2003 甲戌 2004 己卯 2005 乙酉 2006 庚寅 2007 乙未 2008 庚子 2009 丙午 2010 辛亥 2011 丙辰 2012 辛酉 2013 丁卯 2014 壬申 2015 丁丑 2016 壬午 2017 戊子 2018 癸巳 2019 戊戌 2020 癸卯 2021 己酉 2022 甲寅 2023 已未 2(每月干支应加的基数 12个月干支应加的基数是根据日数与干支循环关系推算得出的,天干的基数从1月至12月顺次为0、0、8,9、9、0,0、1、2,2、3、3。地支的基数顺次为0、6、10,5、11、6,0、7、2,8、3、9。熟记便于应用。见表10。 表10 各月干支应加基数表 月份 年 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别 数 干 0 0 8 9 9 0 0 1 2 2 3 3 平 年 支 0 6 10 5 11 6 0 7 2 8 3 9 闰 年 3月以后余数加1 求日干:(元旦天干数+所求日数+各月天干基数)?10=„„余数 求2002年4月5日的干支。2002年元旦干支为己巳(6,6)。 (6+5+9)?10=„„余10,为癸。4月的天干基数9。 求日支:(元旦地支数+所求日数+各月地支基数)?12=„„余数 (6+5+5)?12=„„余4,为卯。4月的地支基数5。 2002年4月5日为癸卯日。注意,凡闰年3月以后余数均加1。 (四)时干支的计算方法 时干支的推算,歌诀是: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意指甲日与己日的十二时辰,都是从甲子开始,乙日、庚日从丙子开始,丙日、辛日从戊子开始,丁日、壬日从庚子开始,戊日、癸日从壬子开始。见时干支表解表11。 表11 时干支表解 日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干支 甲 丙 戊 庚 壬 子 子 子 子 子 十二地支配十二时辰都是从子时(23,1时)开始、固定不变。天干可从口诀推算得出,也可用公式计算得出: 如2002年4月5日为癸卯日,则该日子时为壬子,根据六十环周表,可推知全天各时辰的时干支。 求时干:(基数9+当时天干代表数)?10=„„余数 求2002年4月5日(癸卯日)子时的天干,(9+10)?10=„„余9,为壬 4月5日子时为壬子时。据六十环周表,即可推知。2002年4月5日各时辰的干支如下: 时辰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干支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四、子午流注针法的运用 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一为按天干开穴,又称纳干法,或称日干子午流注;一为按地支开穴,又称纳支法,或称时支子午流注。 (一)时支子午流注 时支子午流注,也称纳子法,纳支法。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地支时辰,病症之虚实,配合五行生克穴位,取穴治病的方法。有两种取穴法:一种是按一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各配一经,在这个时辰内,该经从起点到终点的任何腧穴都可以选用。例如,肺经病,每日寅时都可取肺经从中府到少商的任何腧穴针刺治疗。此方简便易行。另一种是根据气血流注到某经的时辰,再结合五俞穴,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进行针刺治疗。纳子法是依据“日周期”,用本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根据气血流注本经的时间,在每日的十二个地支时辰按时开穴。开穴的原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在气血流经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补法,可以扶正补虚,使气血通畅。若本经为实证,则取子穴以泻之。 气血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依次为胃、脾、心、小肠、膀胱、肾、胃、心包、三焦、胆,丑时流注肝经,再至肺经,周而复始。可记歌诀。见表12。 肺寅大卯胃辰寅,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表12 气血流注十二经时辰表 经脉 胆 肝 肺 大肠 胃 脾 时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 经脉 心 小肠 膀胱 肾 心包 三焦 时辰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时间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举例:在气血输注本经的时间,实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子穴泻之。如肺热咳嗽的实证,于寅时泻尺泽(水)。即金生水、水为金之子。虚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母穴补之。如肺虚气喘,于卯时补太渊(土),土生金,土为金之母。 如果补泻时间已过,或不虚不实证,或遇有急症,可取本经本穴或原穴。见表14。 表14 时支子午流注补泻腧穴表 补 泻 经脉 本穴 原穴 腧穴 时辰 腧穴 时辰 肺(金) 太渊(土) 卯 尺泽(水) 寅 经渠(金) 太渊 大肠(金) 曲池(土) 辰 二间(水) 卯 商阳(金) 合谷 胃(土) 解溪(火) 巳 厉兑(金) 辰 足三里(土) 冲阳 脾(土) 大都(火) 午 商丘(金) 巳 太白(土) 太白 心(火) 少冲(木) 未 神门(土) 午 少府(火) 神门 小肠(火) 后溪(木) 申 小海(土) 未 阳谷(火) 腕骨 膀胱(水) 至阴(金) 酉 束骨(木) 申 通谷(水) 京骨 肾(水) 复溜(金) 戌 涌泉(木) 酉 阴谷(水) 太溪 心包(相火) 中冲(木) 亥 大陵(土) 戌 劳宫(火) 大陵 三焦(相火) 中渚(木) 子 天井(土) 亥 支沟(火) 阳池 胆(木) 侠溪(水) 丑 阳辅(火) 子 临泣(木) 丘墟 肝(木) 曲泉(水) 寅 行间(火) 丑 大敦(木) 太冲 在纳子法中,还有一种按时循经取穴,以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属一经,即寅属肺,卯属大肠,辰属胃,巳属脾,午属心,未属小肠,申属膀胱,酉属肾,戌属心包,亥属三焦,子属胆,丑属肝。某经有病患,即于某时采用某经的经穴针刺治疗。如肺经有病,在寅时取肺经的穴位针刺。脾有病,在巳时针刺脾经的穴位。 (二)日干子午流注 日干子午流注,也称纳甲法,纳干法。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天干时辰,进行配穴针刺治病的方法。首先推算患者来诊的年、月、日、时干支,再以经脉五输穴的五行相生规律而顺次开穴。有三种取穴法。 第一种为按值日经的天干,每日分配一经,在该日内开取该经的任何腧穴,都可治疗该经病症。如肝病,乙日一天内任何时辰都可开取肝经从大敦至期门的任何腧穴进行针刺治疗。其它经可以仿照类推。 第二种是按时的天干,在这个天干时辰内开取该经的任何一个五俞穴,都治疗该经的病症。如肝病,只要在乙时,都可开取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中的一个腧穴针刺治疗。其它时辰依次类推。 第三种由按时开穴,循经开穴两部分组成。具体方法是: 1(按时开穴:按时开穴的取穴规律是根据日、时的干支,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本着阳进阴退的规律循环,只适用于开井穴。 阳进是指天干为阳主进,即从甲?乙?丙„„。阴退是指地支为阴主退,即从戌„>酉„>申„>„„。干支相配,必须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戌是地支中阳支的最末,故阴退从戌开始。阳进阴退是推算次日的干支取井穴时辰的方法。如甲日甲戌时开窍阴,要推算乙日开井穴的时辰,就要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天干从甲进一为乙,地支从戌退一为酉,故乙日开井穴大敦应在乙酉时。癸日肾经井穴的开穴时间不能在癸丑,应在亥时,是因为每日每经值日十一时,十日累积十时形成的。见表15。 表15 日干子午流注按时开“井”穴表 日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戌„> 酉„> 申„> 未„> 午„> 巳„> 辰„> 卯„> 寅„> 亥 经脉 胆 肝 小肠 心 胃 脾 大肠 肺 膀胱 肾 井穴 窍阴 大敦 少泽 少冲 厉兑 隐白 商阳 少商 至阴 涌泉 2(循经开穴:日干子午流注的开穴,除了本“阳进阴退”原则开取井穴之外,并根据时干配合脏腑阴阳,依五输穴五行相生顺序来开取五输各穴,要推算一天中的时干开穴,本着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并按五输五行相生的顺序开穴。 先推算患者来诊断的时干支,结合经脉流注和五输穴相生顺序开穴。如甲日胆经主气, 在甲戌时开胆经的井穴窍阴,甲戌的下一个时辰为乙亥,为阴时,阳时逢阴时为闭,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丙子,属阳,阳日遇阳时则有穴可开,按经穴相生的顺序,胆属木,木能生火,小肠属火,故应开小肠经穴,窍阴属金,金能生水,小肠经的水穴是前谷,故丙子时当开前谷穴;丙子时后是丁丑时,属阴,天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戌寅时,属阳,本着经穴相生的规律,应开胃经的俞穴陷谷穴。根据返本还原的规律,同时要开胆经的原穴丘墟穴。再下一个时辰是己卯,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庚辰,属阳,按经穴相生,开大肠经阳溪穴;下一个时辰是辛巳,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壬午,属阳,按经穴相生,当开膀胱经委中;下一个时辰是癸未,属阴,无穴可开;最后一个阳时是甲申,甲日两见甲叫日干重见,因为天干10个,经脉12条,10天干不够配12经,所以必然反复重见,即甲日重见甲,乙日重见乙等。五输穴开完后,重见如何开穴,甲申如何开穴,这就要应用阳经气纳三焦,阴经血归包络和阳经纳穴他生我,阴经纳穴我生他的规律来开穴。即阳干重见必是纳入三焦而开三焦经穴;阴干重见必定纳入包络而开心包经穴。因此,根据阳经纳穴他生我的原则,甲申时应开三焦经的水穴液门穴。根据阴经纳穴我生他的原则,乙未时应开心包络的火穴劳宫穴。现将甲胆主气、乙肝主血定穴表作对照,见表16,表17。 表16 甲胆主气定穴表 时辰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日干重见 经脉 胆 闭穴 小肠 闭穴 胃 闭穴 大肠 闭穴 膀胱 闭穴 三焦 气纳三焦 五俞 井(金) 荥(水) 俞(木) 经(水) 合(土) 纳(水) 穴位 窍阴 前谷 陷谷 阳溪 委中 液门 他生我 过原 戊寅时已过开丘墟,为返本还原 表17 乙肝主血定穴表 时辰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日干重见 经脉 肝 闭穴 心 闭穴 脾 闭穴 肺 闭穴 肾 闭穴 心包 血归包络 五俞 井(木) 荥(火) 俞(土) 经(金) 合(水) 归(火) 我生他 穴位 大敦 少府 太白 经渠 阴谷 劳宫 过原 己丑时巳过开太冲,为还本还原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按天干进行推算,熟记便于应用,全部录出。 1.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2.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3.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4.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5.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6.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7.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占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8.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巳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9. 壬时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10.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阳日遇阴日不开穴,阴日遇阳日不开穴,有甲与己合的取穴法。即甲日用己日的穴,乙日用庚日的穴,丙日用辛日的穴,丁日用壬日的穴,戊日用癸日的穴,称作刚柔相配。为了解决过时闭时无穴可开,可用时辰的天干决定开穴的经脉,即甲时胆,乙时肝,丙时小肠,丁时心,戊时胃,己时脾,庚时大肠,辛时肺,壬时膀胱,癸时肾经。也可根据时辰的地支,增补穴位。阳经按阳时补穴,即子补井、寅补荥、辰补俞、午补经、申补合、戌补纳(穴);阴经按阴时补穴,即丑补井,卯补荥,巳补俞,未补经,酉补合,亥补纳(穴)。这样,所有的时辰都有了开穴。 反克取穴法能将10日共120个时辰纳甲法所要开的穴位全部开出,可供临床应用时速查。见表19。 表19 一、四、二、五、三、?反克取穴表 常规 一 四 二 五 三 0 五输纳穴 井 经 荥 合 输 纳、归 干支 甲日,甲 己日,甲子 戊日,甲寅 丁日,甲辰 丙日,甲午 乙日,甲申 六 甲 穴名 窍阴 阳辅 侠溪 阳陵泉 临泣 液门 干支 乙日,乙酉 己日,乙亥 己日,乙丑 戊日,乙卯 丁日,乙巳 丙日,乙未 六 乙 穴名 大敦 中封 行间 曲泉 太冲 劳宫 干支 丙日,丙申 庚日,丙戌 庚日,丙子 己日,丙寅 戊日,丙辰 丁日,丙午 六 丙 穴名 少泽 阳谷 前谷 小海 后溪 中渚 干支 丁日,丁未 辛日,丁酉 庚日,丁亥 庚日,丁丑 己日,丁卯 戊日,丁巳 六 丁 穴名 少冲 灵道 少府 少海 神门 大陵 干支 戊日,戊午 壬日,戊申 辛日,戊戌 辛日,戊子 庚日,戊寅 己日,戊辰 六 戊 穴名 厉兑 解溪 内庭 足三里 陷谷 支沟 干支 己日,己巳 癸日,己未 壬日,巳酉 辛日,己亥 辛日,己丑 庚日,己卯 六 己 穴名 隐白 商丘 大都 阳陵泉 太白 间使 干支 庚日,庚辰 甲日,庚午 癸日,庚申 壬日,庚戌 壬日,庚子 辛日,庚寅 六 庚 穴名 商阳 阳溪 二间 曲池 三间 天井 干支 辛日,辛卯 乙日,辛巳 甲日,辛未 癸日,辛酉 壬日,辛亥 壬日,辛丑 六 辛 穴名 少商 经渠 鱼际 尺泽 太渊 曲泽 干支 壬日,壬寅 丙日,壬辰 乙日,壬午 甲日,壬申 癸日,壬戌 癸日,壬子 六 壬 穴名 至阴 昆仑 通谷 委中 束骨 关冲 干支 癸日,癸亥 戊日,癸丑 丁日,癸卯 丙日,癸巳 乙日,癸未 甲日,癸酉 六 癸 穴名 涌泉 复溜 然谷 阴谷 太溪 中冲 几点说明: 1(日干重见:推算日干时,如甲日胆主气,从甲戌时开井穴,至合穴,最后一个阳时是甲申,两甲日相逢,叫日干重见。 2(值日经:按天干推定某时主气主血的经脉。 3(逢输过原:即“返本还原”,指每逢输穴时,就要开值日经井穴相属的原穴。 4(开穴与闭穴: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闭。开时气血正旺,闭时气血渐衰。 5(气纳三焦,开生我穴:三焦主诸气,为阳,凡阳经开到合穴,下一阳经便应气纳三焦,纳本经所属“五行”的母穴,即开生我的穴。见表16,甲胆主气定穴表示例。 6(血归包络,开我生穴:血归包络,为阴,凡阴经开到合穴,下一阴经就要血归包络,纳本经所属“五行”的子穴,即开我生穴。见表17,乙肝主血定穴表示例。 7(经穴规律:即指经生经、穴生穴,为开穴规律。先按日、时天干开值日经的井穴,依次按时辰开值日经的相生经荥穴、俞穴、逢输过原,经穴、合穴,最后阳经气纳三焦,纳本经所属“五行”之母穴。阴经开穴完,最后血归包络,纳本经所属“五行”之子穴。 第四节 灵龟八法(附:飞腾八法) 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甲法”、“奇经纳卦法”。它是运用古代哲学的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用相加、相除的方法,作出按时取穴的一种针刺法。此法包含着“天人相应”之说,阴阳消长之理,五行生克之变,气血流注之机,运用八脉八穴而发展起来。这种方法和子午流注针法相辅相成,配合应用。兹将灵龟八法的八脉、八穴和八卦干支等,分述如下。 一、灵龟八法的组成 (一)九宫八卦 八卦是古人取阴阳之象,结合自然界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作成的。即: 形。把八卦的名称和图象结合四方,即成九宫。由于八卦各有方位,配合九宫,根据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十居中的九宫数字。每宫再配上一条奇经及其配属的穴位,就成为: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此八穴的代表数字,在灵龟八法的推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运用本法必须牢记。 八卦、九宫、八穴关系表。 八卦 乾 坎 艮 震 巽 离 坤 兑 九宫 六 一 八 三 四 九 二、五 七 八脉交会穴 公孙 申脉 内关 外关 临泣 列缺 照海 后溪 (二)八脉交会 八脉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交指交通;会指会合。它具有统帅和调整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而十二经脉本身又有上下循行,交错相会的特性,所以在四肢部位的十二经上有八个经穴相通为八脉。即:小肠经后溪通于督脉,肺经列缺通于任脉,脾经公孙通于冲脉,胆经临泣通于带脉,肾经照海通于阴跷,膀胱经申脉通于阳跷,心包经内关通于阴维,三焦经外关通于阳维。另外这八个经穴彼此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如公孙与内关相通,合于心、胃、胸;后溪与申脉相通,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临泣与外关相通,合于目锐眦、耳后、颈项、肩;列缺与照海相通,合于肺系、咽喉、胸膈等。这样就使八脉八穴分为四组,相互结合,有着一致的主治范围,如内关配公孙治胸、心、胃部之疾„„。 (三)八法逐日干支代数 灵龟八法的组成除八脉、八穴、八卦外,尚有日时的干支数字作为八法取穴的依据。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的来由,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定出的,它是演算灵龟八法穴位的基本数字。宜牢记下列歌诀: 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 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 八法逐日干支代表数 代 数 10 9 8 7 甲 乙 丁 戊 丙 天干 己 庚 壬 癸 辛 辰 戌 申 寅 巳 亥 地支 丑 未 酉 卯 午 子 五行 土 金 木 火 (四)八法临时干支代数 每日每个时辰的干支,亦各有一个代数,这个代数与逐日干支的代数有着同样的意义,是推演八法必须掌握的内容。一般宜牢记下列歌诀,以利推算: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 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另余穴下推。 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 代数 9 8 7 6 5 4 天干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己亥 地支 子午 丑未 寅甲 卯酉 辰戌 二、灵龟八法的运用 (一)开穴法 运用灵龟八法,是将日、时的干支数字,共同加起来,得出四个数字的和数,然后按照阳日用九除,阴日用六除的公式,去除干支的和数,再将它的余数,求得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数字,就是当时应开的腧穴。 如欲求甲子日的子、丑等时所开穴位,首先要从甲日子时上起出时干;甲日子时按时干支歌诀推算,则仍起于“甲子”,再按六十环周表的顺序排列,第二个时辰就是“乙丑”。 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甲为十,子为七;八法临时干支代数,甲为九,子亦为九。四数相加的总和为三十五,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用九除,所剩的余数是八。凡除尽不余,遇到这种情况,阳日作九计算,应开的是列缺;阴日则作六计算,应开的穴是公孙。 以上是根据公式计算按时所开的经穴方法,临床运用时还有父母、夫妻、男女、主客等的配用关系,就是公孙配内关,临泣配外关,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这样共同应用就可以提高疗效。 (二)定时取穴、配穴的治疗 就是根据病情选取与病情适应的八法开穴的穴位,再配以适当的经穴进行治疗。例如:头面之疾可选后溪、列缺、临泣、照海适应症的开穴时间;胃心胸诸疾可选公孙、内关适应症的开穴时间进行治疗。 (三)按时取穴、配合病穴 就是根据患者来诊时间所开的八法穴,再配合与疾病相适应的穴位进行治疗,即先开内关,以扶正驱邪,消除病痛,例如厥心痛,适逢丙申日己丑时,即先开公孙、内关,再取厥阴俞、巨阙针刺,以提高疗效。 (四)流注、八法,联合应用 子午流注法、灵龟八法二者以“时穴”为主,二者联合应用,可先开八法穴,再配纳干按时取穴;先开八法穴,再配纳支取穴;先根据病情,预定八法开穴时间再配纳干定时取穴。运用时穴法,必须根据病情,适应配穴,发挥时穴的疗效。 附:飞滕八法 飞腾八法也是以八脉八穴为基础,按时开穴的一种方法,它的运用与灵龟八法略有不同。本法不论日干支和时干支,均以天干为主,不用零余方法。 天干八穴八卦配合表 时辰 壬甲 丙 戊 庚 辛 乙癸 己 丁 腧穴 公孙 内关 临泣 外关 后溪 申脉 列缺 照海 八卦 乾 艮 坎 震 巽 坤 离 兑 飞腾八法歌 壬甲公孙即是乾,丙居艮上内关然,戊为临泣生坎水,庚属外关震相连, 辛上后溪装巽卦,乙癸申脉到坤传,巳土列缺南离上,丁居照海兑金全。 上述表、歌,是每日按天干时的开穴。如“甲己还生甲”的甲子时,开公孙穴。“乙庚 丙作初”乙丑时开申脉穴。丙寅时则取内关穴(丙申、丙戊、丙辰等皆同),戊辰时开临泣 穴,己巳时开列缺穴,庚午时取外关穴„„。治病时先取开穴,再取配穴。如丙寅时先取内 关,再取配穴公孙穴。
/
本文档为【第七版针灸学 (针灸歌赋 针灸原理)附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