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权威资料]

2017-11-11 5页 doc 16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权威资料]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权威资料] 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特点展开分析讨论。方法:将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10例被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颅压综合征以体位性头痛、颈腰背痛、恶心或伴呕吐、耳鸣等为主要表现,可伴或不伴有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腰穿脑脊液压力均不超过70 mmH2O。影像学检查可见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增厚、可被强化、脑组织向下移位、垂体充血等表现。结论:体位性头痛是...
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权威资料]
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现[权威资料] 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特点展开分析讨论。方法:将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10例被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颅压综合征以体位性头痛、颈腰背痛、恶心或伴呕吐、耳鸣等为主要表现,可伴或不伴有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腰穿脑脊液压力均不超过70 mmH2O。影像学检查可见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增厚、可被强化、脑组织向下移位、垂体充血等表现。结论: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脑脊液压力低。影像学可为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低颅压综合征;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 R651.1 B 1005-0515(2013)4-034-02 低颅压综合征作为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病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体位相关的头痛。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普及,人们对于低颅压综合征有了更新的认识以及新发现。大量的学者通过对其影像学变化以及病因进行探讨,使得人们对于低颅压综合征的认识被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本研究将对我院近8年来所收治的10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10例被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例男性,4例女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37―58岁。在所有患者中,有3例亚急性起病患者,7例急性起病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4例枕部及颈后疼痛患者,3例颞部疼痛患者,2例顶部及额部疼痛患者,1例全头痛患者。恶心或伴有呕吐者4例, 耳鸣1例,腰背痛1例,颈抗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例。所有患者在眼科会诊的过程中,其眼底均未发现异常的征象。 1.2 方法 (1)腰穿和脑脊液检查:所有患者均取侧卧位进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压力均不超过70 mmH2O,在压颈试验的过程中,患者不存在梗阻的情况,有2例患者在测试的过程中,其压力测不出,为0,对于此类患者脑脊液(CSF)需要进行空针负压方可抽取。在所有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CSF呈淡红色,1例患者CSF呈淡黄色,7例患者的CSF无色、清亮。 (2)头CT检查:所有患者的头CT检查结果显示,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2例患者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4例患者存在双侧额颞顶叶硬膜下积血的情况(如图a―e所示)。 (3)头MRI平扫+增强检查:本研究中,有8例患者行头MRI平扫检查,其检查的结果主要为: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增厚、硬脑膜可被强化、垂体充血、脑组织向下移位(尤其中线结构,可见小脑扁桃体低位)、硬膜窦代偿性扩张等。(如图d、e、f、g所示)。 (4)对患者行核磁共振脊髓造影(水成像)、CT脊髓造影、核素脑池显像等检查,通过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脑脊液漏是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最常见部位为颈胸交界段及胸段。 图a:头CT右外侧裂可见高密度影(箭头所指处),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图b、c、d、e:头MRI见双侧额颞顶叶硬膜下积血;图d、e:硬脑膜呈线样强化,脑实质未见强化;图f、g:小脑扁桃体低位(小脑扁桃体下缘位于枕骨大孔下)。 1.3误诊情况 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出现过误诊的情况,其误诊率达到50%。在所有误诊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患者被误诊为硬模下血肿,1例患者被误诊为脑膜炎,1例患者被误诊为偏头痛。误诊情况主要集中在前面几年的收治病例中,近来随着我院神经内科医师对于该病的认识不断加深,确诊率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 1.6 治疗及其预后 所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内科综合治疗,患者的治疗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让患者卧床休息,取头低足高位或平卧位。 (2)告知患者多饮水,并对盐分进行适当的补充。 (3)每天对患者给予2000―3000ml浓度为0.45%―0.9%的生理盐水来作为静脉补液。 (4)对患者给予适量的血管扩张剂,笔者建议每天使用5―10mg。 (5)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对其进行适当的镇静以及止痛处理。 通过对患者给予5―26天上述方式进行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缓解,且在治疗后的1―2年的随访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的情况。 2 结果 低颅压综合征以体位性头痛、颈腰背痛、恶心或伴呕吐、耳鸣等为主要表现,可伴或不伴有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腰穿脑脊液压力均不超过70mmH2O。影像学检查可见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增厚、硬脑膜可被强化、脑组织向下移位、垂体充血等表现。 3 讨论 3.1 临床表现 中年人是低颅压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枕部及颈后疼痛、颞部疼痛、顶部及额部疼痛、全头痛、恶心或伴有呕吐、耳鸣、腰背痛、颈抗、直腿抬高试验呈阳 性等。本研究的这一结果与相关学者在其报道中的结果基本一致。 3.2 发病机制 有学者在其研究报道中指出,导致患者出现低颅压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机制有以下3种。?潜在脑脊液异常外漏;?脑脊液吸收过多,蛛网膜颗粒以及上矢状窦吸收亢进;?下丘脑出现功能紊乱,脑脊液的生成量减少,脉络丛血管舒缩功能异常。 3.3 辅助检查 在对低颅压综合征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腰椎穿刺,这也是其最关键的诊断方法之一。对于部分存在体位性头痛的患者而言,由于医患双方对此类疾病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及患者拒绝接受治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此类患者进行早期腰椎穿刺检查的比例相对较低。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腰穿检查在诊断低颅压综合征时已非必须性检查,尤其根据典型的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增厚、硬脑膜强化、脑组织向下移位、垂体充血等影像学表现,亦可诊断。 3.4 治疗以及预后 在对患者进行一般治疗的过程中,最好让患者卧床休息,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给予一定量的补液以及血管扩张剂。此外,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外科手术以及硬膜外血液补片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凤芹,闫鹏.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3):63-64. [2] 黄素敏,李玉敏.低颅压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12):59-60. [3] 曹辉,林兴建.67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36):178-180. [4] 郑运松,牛锐.老年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与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1):2796-2797. [5] 吕友梅,杨敬梅.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3):246-248. 文档资料: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
本文档为【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权威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