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2017-10-13 12页 doc 27KB 2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482

暂无简介

举报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文档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乡村医生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是小编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一 湟中县东花园村位于西宁市近郊,每年大部分的时间里,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而正值青壮年的70后村医钟生彦也是其中的一员。 1993年,钟生彦高中毕业,到西宁市卫校学习,三年后,他回到了村里,担任了东花园村的村医。2003...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文档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乡村医生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是小编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一 湟中县东花园村位于西宁市近郊,每年大部分的时间里,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而正值青壮年的70后村医钟生彦也是其中的一员。 1993年,钟生彦高中毕业,到西宁市卫校学习,三年后,他回到了村里,担任了东花园村的村医。2003年,钟生彦又自费考入湟中卫校学习,并顺利拿到中专毕业证。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助理医师资格。虽然学业上在不断努力,取得新的成绩,但钟生彦一直坚守在村医这个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一干就是13年。 做为一名村医,经常是一些繁琐、细碎的平凡事,留守在村里的大都除了老人就是孩子。钟生彦每天走家串户,不是为村东头的大爷量血压,就是为村西头的大娘测血糖,东花园村有272户人家,1079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有145个,对于这些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他都能了如指掌。对患病老人,钟生彦格外关注。刘生莲老大妈今年76岁了,儿子儿媳常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她一人,刘大妈 1 / 15 精品文档 患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太好,钟大夫经常要上她家去看看,看看最近血压又高了没,嘱咐她吃药。天冷了,他还看看她的炉子旺不旺,帮她提前准备好生炉子的 煤块。听说过几天大妈要去城里的儿子家,他还叮嘱她别忘了量血压,为便于随时了解她的病情,又仔细地将她的手机号记上。对这些留守老人来说,他不仅是 他们的家庭医生,还是他们家里的亲人,看病之余,他陪他们聊聊天,告诉他们怎样注意平时的生活起居、饮食调整。遇到谁家的电视不清楚,他上房去调调天线、谁家的炉子不旺,他给安装好。 王大妈患有糖尿病、还因脑血栓造成偏瘫,行动不便,子女外出打工,钟生彦经常上门服务,每次去了,他先看看她家有啥要干的家务活,为大妈烧水做饭、然后边聊天边了解病情。每次王大妈总是感激地眼含热泪:你比我的儿子还要亲。 是的,钟生彦真心地把村里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乡亲们有需要,他是随叫随到。而在自己的家里,却经常不见他的踪影,常常妻子都在家做好饭了,却不见他来吃饭,原来他还在村卫生室守着老人打点滴。 2014年夏天,钟大爷家的孙子在玩耍时不慎摔倒,伤得较严重,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不在家。钟大爷情急之下,来找钟大夫,钟大夫连忙用自己的车带着他们去了就近的西钢 2 / 15 精品文档 医院,一到医院,自己忙着跑前跑后去挂号、取药,直到孩子看完医生,伤口处理完了,他这才放心地回家了。 2014年的冬天,半夜两三点钟,钟生彦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村里一家在办丧事守灵时,发生煤气中毒,当钟生彦赶到时,人已处于昏迷状态,钟生彦当即打开门窗,并静脉助推40毫升高糖,并叫家人迅速将患者送往就近的医院,因处理及时,患者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清醒过来了。 钟生彦真诚的服务赢得乡亲们的信赖和赞誉。外出打工的人回村后,都很感激地对他说:要不是你,老人孩子在家就真要出事,有你在,我们出去就放心了。 随着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地处西宁市区周边的东花园村也逐步富起来,钟生彦的努力工作得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 2008年,村卫生室由原来简陋的两间扩建到现在的药房、资料室、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一应俱全。在扩建过程中,钟生彦也拿出自己这几年的积蓄20000多元投入其中。钟生彦的妻子张世清当年在四川打工时,也上过职高卫校,为了更加全面、周到的为乡亲们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钟生彦动员妻子也到村卫生室来工作。如今,张世清也成了东花园村的一名村医,主要负责全村的妇幼保健。 “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这是歌颂当年的“赤脚医生”的歌,也同样是现在的乡村医生的真实写照, 3 / 15 精品文档 乡村医生听着随意,事情却特别多而杂:村民急诊、老人体检、农村卫生、传染病预防、防疫接种„„钟生彦的卫生室相当于一个小型医院。除了工作时间没法像城里医生一样有规律外,乡村医生还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仅要会看病,还要会打针、按摩、针灸等。还要随访、登记、建档、兼健康素养知识宣传员。钟生彦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他自己不定期地办黑板报,发放各种健康知识手册,播放宣传视频。同时还向村民宣传医改政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主动配合卫生院、村委会当好开展基层卫生工作的参谋。工作千头万绪,量大任务重,但钟生彦总是一丝不苟地去完成,使宣传工作做到每家每户,使许多疾病预防健康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户户都有明白人,让每一个村民都享受到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在一次预防接种工作中,钟生彦来到村砖瓦厂里,这里有从四川过来的几户彝族打工者。虽然是外来的流动人口,但钟生彦对他们一视同仁,做好服务。有时候,外来人员对此不理解,当钟生彦为他们打预防针时,他们拒绝了,说不需要你来管。钟生彦反复地向他们解释,这不是有病了才打针,是为了不得病才打的针,经过反复解释,他们终于明白了,钟大夫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最后欣然接受预防接种。 在多年的村医工作中,钟生彦深深体会到,村医关注的不仅仅是村民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 4 / 15 精品文档 钟生彦把村民当做自己的亲人,他常常说:乡亲们这样信任我,我所有的付出也心甘情愿。这几年,随着城乡经济的飞速发展,每年外出打工挣的钱也越来越多,比起他们,钟生彦收入不高,但钟生彦以他的淳朴、信任、热爱、无私奉献、勤朴,心系乡亲,心系最需要帮助的人,一如既往地在村医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十几年如一日的热忱,使钟生彦获得许多荣誉,从2012年到2014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对此,他谦虚地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会继续做好医者该做的一切”。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二 袁贵喜,男,42岁,大专文化,宋集乡袁坡村委乡村医生。1997年,袁贵喜毕业回到家乡开办诊所,一直以来,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父老乡亲除疾祛病,排忧解难,守护着一方健康,赢得了基层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自小立志学医路 袁贵喜自记事起就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专科毕业后,家庭贫困的他在家人和亲友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诊所。说是诊所,当时就是一间小小的茅草屋,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治病救人的工作。他白天为群众看病,夜里在昏黄的灯光下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尽可能多的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 5 / 15 精品文档 解的,经常向老医生虚心请教。通过个人的努力,在2005年,袁贵喜被宋集卫生院聘为袁坡村卫生室所长。2006年,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少见的。在袁贵喜带领下,周边许多乡医也先后报考了执业助理医师。2011年,袁贵喜考取了执业医师,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业务素质和袁坡村卫生室服务能力。 ——心系群众好医生 在袁贵喜被聘为所长,考取执业医师后,民营医疗机构纷纷要高薪聘请他坐诊,被他毅然拒绝,继续坚守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由于袁坡村卫生室良好的口碑,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截至目前,袁贵喜接诊病人超过1900人次。由于业务繁忙,常常在半夜的睡眠中被敲门声和电话声叫醒,睡上一个安稳觉、过上一个轻松的节日成了一种奢求,久而久之,袁贵喜养成了早上5:30准时起床的习惯。 良心是袁贵喜的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2015年3月16日,袁坡村委村民遂某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村卫生室找袁贵喜就诊。通过认真检查,遂某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紧急。考虑到患者年过七旬,儿女都在外地打工,自己还带着两个孙子,手头不宽裕,袁贵喜就先拿出自己的一些积蓄,让其先尽快到县医院治疗,自己负责照顾老人的两个孙子,然后与其家人取得了联系。遂某住院期间,袁贵喜多次前去探望; 6 / 15 精品文档 遂某出院后,在袁贵喜精心的康复指导和后续治疗下,身体逐渐康复。 ——筑牢网底惠基层 村卫生室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根基和网底,在保障广大群众健康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2011年以来,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西平县全面铺开,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面启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全面推进。特别是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实施,时间紧,任务重,对乡村医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袁贵喜作为村卫生室负责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认真履行职责,任劳任怨,以身作则,每天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在保证村卫生室日常运行的前提下,有效利用业余时间,动员组织同事学习上级各类会议、文件精神和业务软件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并逐门逐户向群众讲解各项方针政策。 通过袁贵喜的努力,药品零差率销售、微机收费、新农合门诊统筹刷卡等工作在袁坡村卫生室得以及时顺利开展,村民在第一时间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袁贵喜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中普通的一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学历不高医术高,不是亲人胜亲人”,这是袁坡村和周边乡村的乡亲们对袁贵喜的一致评价。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三 詹章森,男,现年68岁, 7 / 15 精品文档 下镇镇渎口村村级卫生室医生,1966年行医至今已有50年。作为一名“赤脚医生”,行医这么多年来,詹章森把每个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不论白天黑夜、风霜雪雨、寒暑春秋,总是随叫随到,他的足迹遍及周边的村村落落,遍及乡间的沟沟坎坎。 在卫生室仅五十平米的房子里,诊疗室、药房虽然简陋却一应俱全。桌上破旧的本子里,简单地记载着乡亲们来诊所看病欠下的医药费,每一笔都述说着詹章森对乡亲们的拳拳深情。 医患情深 前些年村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很多人都看不起病。但在詹章森这儿,“先看病后交钱”、“有钱没钱都给治”早就成了惯例。“有条件乡亲们自然会还,不还,是还没条件还。”我小心翼翼翻看着泛黄的小本,上面密密麻麻着一笔一笔账单,这些账单虽不能开口说话,但是每张账单的背后无一不是詹医生对乡亲们的仁爱恤悯之心。提起这些,詹章森轻描淡写地告诉我:“我的生活条件比他们稍好点,能帮一点是一点。” 詹章森家虽不富裕,但他从来没有向乡亲们催过帐,即便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50年来欠款越积越多有些欠款甚 8 / 15 精品文档 至都成了死账,账本弄丢了他也不在意。坚守村医岗位五十年,在詹章森的心里,乡亲们的生命健康高于天,对乡亲们的感情重如山。 谈起詹医生,乡亲们有太多的言语、太深的情感。林冬秋,渎口村村民,父亲林炳兴自1988年患肺心病至2008年离世,期间长达20年的时间里都是詹医生在照应。“父亲一犯病,就喘不上气,无法呼吸,詹医生随叫随到,不分日夜,不分春秋。詹医生态度好、医德高、技术过硬,收费却很少,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来看病,他几乎都不收费。只要是他看过病的病人,没有不说他好的。” 风雨坚守 忙忙碌碌大半辈子,常年劳累使得詹章森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2004年,詹章森开始感觉到喉咙有些不舒服,也没太在意,后来越来越严重,在上海确诊罹患喉癌,这个消息对于他和他的家人来说,沉重至极。 尽管自己多年行医,对各种病痛有一定思想准备,可当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时,詹章森还是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动手术时,当时已做了38年村医的詹章森却没有多少存款,尽管自己患病急需用钱,他还特意多次嘱咐家人不要去催乡亲们欠下的医药费。做完手术后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詹章森不顾医生、亲人的劝阻,继续为乡亲们看病,只是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再出诊了。2013年,喉癌复发,因癌细胞转移 9 / 15 精品文档 至食道,他又罹患食道癌,在一年间动了两回手术。因患喉癌且多次进行了手术,如今他已不能正常发声说话,与病患之间的交流仅仅依靠手中的“电子喉”发声器,这小小的“电子喉”传达着他与病患间最朴实的情感。 薪火相传 卫生室里,一个高大的中年男子穿梭在诊疗室和药房之间,动作熟练地给患病的村民看病、打针、换药。乡亲们告诉我,那是詹章森医生的儿子詹诗国。1996年他进入上饶卫校学习,毕业后原本可以去更广阔的天地发展,但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他在心里早早就埋下了子承父业、造福乡亲的种子,这种子一直生根、发芽,并开出了花。2000年,詹诗国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村里,回到父亲身边,给父亲一直心心念念的诊所帮忙。父亲生病后,身体已不允许他继续出诊,“父亲不能出诊,我来替他出诊”。如今,詹诗国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已有16个年头,他决心继续在诊所里为父老乡亲们服务。 青春无悔 寒来暑往,雨雪春秋,五十年来詹章森默默地守护着这片淳朴而熟悉的土地,他带着最真切的情感,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轻声述说着对乡亲们浓烈而深沉的爱。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四 他是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赤脚医生”,他坚韧而又执着,用风雨不变的坚守诠释 10 / 15 精品文档 了医者仁心的肝胆独行。四十年来他把守护全村父老乡亲的健康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不为名不图利,抒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朴实情怀。 勤奋好学练医术 当年初中毕业后的李佃英看到村里人缺医少药,看病难一直困扰村里群众,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做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学医。从1969年起他先后在原新民公社中心卫生院学习了整整3年时间,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就开始热心给周边的村民们看病,1972年3月在上级主管单位的努力下又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到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进修,进修期结束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结业。但真正使他系统学习医学理论的是1975至1978年在锡盟卫校的学习生涯,这三年的学习不仅提高了他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更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还省吃俭用从家里拿出近万元,为卫生所添置了医疗设备,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他的付出赢得了村民的敬重,村民王金海竖起大拇指说:“李医生他有着菩萨心肠,是世上少有的大好人啊!”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责任 在从医40多年来,他执着坚守,扎根乡里,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哪里有病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不管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有人叫出诊,从不推辞,总是随叫随到,亲力亲为,细致周到,乡亲们都亲切地把他称为 11 / 15 精品文档 村里的“120”。20年前,本村谭跃妻子生产,在没有任何前兆现时突发剧痛,家人去请李大夫,李大夫急忙前往,孩子分娩后发现新生儿窒息,李大夫二话没说,立即给孩子进行了人工呼吸,在李大夫的一次次努力后孩子终于有了呼吸,一家人欣喜若狂,直夸李大夫为救命恩人。 在乡医李佃英老人脸上,有一个伤疤分外显眼,这个经历得从2012年冬天的一个风雪夜说起,那年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正要睡的他接到了邻村村民黄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求助电话,他立即起身拿上药箱就出发了,因为雪大,整整走了3个多小时,就这样,他的脸被严重冻伤了,虽然受伤了,但患者的病痛解除了,在他的心里感到的是无比欣慰。这样的经历数不胜数,他怀揣着一颗仁爱的善心,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用默默无私的奉献守护着村民们的安康。 现已年过六旬的他,还有一个打算,要努力跟上时代的要求,满足群众的需求,添置更新的设备,创造更优更良的医疗环境,为迎接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和国家公共卫生事业新一轮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五 英山县温泉镇黑石头村乡村医生田金怀,行医26个年头,从未出现过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他,怀着一颗赤子心,把医疗卫生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他,始终遵守医生职业道德,出诊没有收过出诊费。 12 / 15 精品文档 1986年,田金怀放弃了民办教师这个肥缺,从事中医学徒,从此,踏上了神圣的乡村行医路。 温泉镇黑石头村地处鄂、皖两省英、蕲、太三县交界,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住户分散,很长一段时间垸组不通路,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下行医,可想而知田金怀吃尽了多少苦头。 出诊是乡村医生行医的大事、要事。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田金怀做到了随叫随到。2015年一个数九寒天的晚上,正在熟睡的田金怀,突然床边的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说:“田医生,我哥嫂两人都昏倒了”,这是泻水岩村二组村民查正奇打来的电话,田金怀在通话中问清发病原因是睡觉时房间里放了一盆火,产生一氧化碳中毒致昏,接着向家属简要介绍了急救处理措施,通话结束后,他一骨碌地翻身起床,骑着摩托车赶到病人家中,已是零晨两点。田金怀为病人进行了体征检查,病情基本稳定,他在病人身边继续观察2个多小时,待两位病患者安全脱险,才准备回家,病患者及其家属为感谢田金怀出诊及时,掏钱付出诊费却被田金怀婉言谢绝。 身为乡村医生的田金怀为患者救死扶伤,不管是本村人还是外村人一样地热情,一样地精心。1996年蕲春县田桥乡一辆四轮车因刹车失灵,不幸摔到野猪河水库坝头边十几米高的悬崖下,24名乘客遇难,田金怀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 13 / 15 精品文档 赶到出事地点,给伤员简要包扎伤口,或做人工呼吸,为县、镇医院急救伤员赢得了宝贵时间。2008年蕲春籍查方良因在途中被蜂蛰,导致胸闷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田金怀见状立即实施人工心脏按摩,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县医院就诊。查方良康复后,只要路过黑石头村卫生室就要进门打招呼表示谢意。 乡村医生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工作,还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田金怀经常免费给村民测血糖、量血压、查心律。免费发放卫生健康、预防疾病知识宣传资料,为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无私奉献。 田金怀是一位爱岗敬业、文明执业、善待病人的乡村医生,严格执行农村基本药物制度,坚持对口进药、明码标价和零差价销售,贫困家庭的患者,没有钱看病治病,田金怀总是解囊相助,赊欠药费或免费治疗。 田金怀的收入并不高,导致家庭经济不够宽裕,至今居住在3联砖木结构房屋,家用电器只有一部彩色电视机和一台冰柜,孩子大学读书靠借款维持,他老婆孩子埋怨他,他却带着微笑说:“只要能够及时解决病患者的痛苦,就算家里日子过得穷点苦点,但我心里还是感到踏实,希望你们也能够理解”。 一路行医一路歌,当地干部群众称赞田金怀是病患者生命的保护神。2012年和2015年被英山县卫生和生育局 14 / 15 精品文档 评为“优秀乡村医生”。2016年被英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授予英山县首届“最美乡村医生”荣誉称号! 15 / 15
/
本文档为【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