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升与毫升

升与毫升

2017-11-07 12页 doc 28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升与毫升升与毫升 第二单元 升和毫升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页。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标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重点:1. 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容量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应用升和毫升的...
升与毫升
升与毫升 第二单元 升和毫升 一、教学内容:教科第10,21页。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示;会读量标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重点:1. 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容量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应用升和毫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四、教学难点: 教学升和毫升,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 五、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部分内容在《》版教材中都作为量与计量的内容并且安排在高年级学习“体积”之后,主要认识“容积”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本套教材把升和毫升的认识安排到四年级上学期,并且安排在第一单元,我想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和这些单位有关的事物,如:一瓶饮料245mL、一袋牛奶250mL、一桶花生油5L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第二,把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一方面考虑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学生刚刚结束暑假生活,心还有些散,安排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开学初天气还比较炎热,“玩水”是这个季节学生乐于做的事,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感受“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学生既高兴,也易于学习知识。 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第一个数学活动,通过比较两个杯子哪个杯子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容积)的概念。教材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空杯子, 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同时通过书中同伴的交流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先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然后根据第二个杯子水的情况,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二是先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再分别倒进同样大的杯子里,观察、比较这两个杯子水面的高低,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倒水”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兔博士的活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教材的这些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学生活动结果的预设。课堂活动中,不能介绍比较的方法,而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在分组“玩水”的过程中,学会比较的方法。第二个数学活动,首先比较两杯饮料多少。教材出示了两个粗细不同、高度相同,而且装饮料的高度也一样的两个杯子。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说说看,可以怎样比较”的要求。同样通过两个同伴谈话的介绍,把这两个杯子的饮料分别倒入同样大的杯子里进行比较,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饮料多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认识量杯和量筒的内容。在认识了不同测量工具、知道了升和毫升及它们的字母表示后,教材设计了“把两个杯子中的饮料分别倒入量杯中”,让学生学习读量杯的刻度,了解饮料的多少。最后,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1题是直接读出量杯和量筒液体的多少,并填空;第2、3题都是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活动,其中第3题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使两个杯子里的水变的同样多。教学活动中,用量杯和量筒测量饮料多少的方法,学生如果提不到,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进行。另外,教师还可以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品,让学生练习认读液体的净含量。本课在学生“玩水”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用水,不要弄湿其它物品,并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第2单元 认识容量和升(一) 主备人:尚福海 审核人:高红芝 教学内容:第10页,例题,第10—12页,想想做做1—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 2、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容量单位“升”。 3、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 教学难点:加深对“升”的认识 课前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容具 教学时间: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过程 修订栏 步骤 一、 一 桌子上的杯子瓶子有什么用途, 创设 可以用来盛水、油、饮料等物体,这些器皿都叫容器。(板情境 书:容器) 学生观察学具 1、水是生命的源泉,人要生存可离不开水,现在请你仔 细回想一下,你每天大约要喝几杯水,杯数多一定就喝得二、 多吗, 认识 2、观察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容量 观察容量差别较大的容器,哪一个容器的容量较大,为 什么, 学生现察得出: 大杯子比小杯子能盛得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较大,小杯子 的容量较小。(板书:容量。) 3、实验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两个容器(容量相差较小)。 提问:这两个杯都是空的,猜一猜,哪一个的容量较 大,你能想办法验证吗, 引导学生比较选择较好的方法,并根据学生汇报演示 实验,把甲杯倒满水,再把甲杯的水倒入乙杯比较两个容 器容量的大小。 小结:我们可以用倒水实验操作的方法推测比较容量 的大小。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板书: 认识容量和升。 1、本节课先认识升,升可以用大写的英文字母“L”表三、 示。 2、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认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图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容量油、饮料各是多少,明确:计量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 饮料通常用升作单位。 单位 净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关系呢, 3(感知一升有多少。 (1)认识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 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 量是1升。 (2)实验将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倒满,倒入量杯后, 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一:想想看要验证1升水可以倒在多少个可乐杯中, 需要准备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活动: 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水,我们做那些事情需要用水, 你估计一下1升多还是少。 活动二:师: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把1升水倒四、 在这些容器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估计这些容器的容量实践吗, 估计老师手中的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活动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2单元 认识容量和升(二) 主备人:尚福海 审核人:高红芝 教学内容:第13页例题,想想做做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 2、让学生练习,并能对自己的估计作适当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景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4、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 课前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升容器 教学时间: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过程 修订栏 步骤 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升这 一、 个容量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出示课题:制做 认识升) 量器 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 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2、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现在,每 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 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 记号。 3、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 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 成了。 11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升,升, 244 升各是多少。 4、(小组里如果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 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 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 1、想想做做1 二、 想想 师拿出6种不同的容器,分发给6个小组,并将一升做做 水分别倒入几个容器中。 (1)、请同学们观察水面各在哪里。 (2)、你能估计出它们的容量是多少吗,说说你的理由。 (3)、请同学们将它装满水之后再量一量。 2、想想做做2 指名读题后生独立完成 师公布答案后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2单元 认识毫升 主备人:尚福海 审核人:高红芝 教学内容:第15-17页,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毫升 教学难点:升和毫升的简单的换算 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升与毫升的容器 教学时间:第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过程 修订栏 步骤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一、 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认识 么做单位, 毫升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3、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 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4、可见,毫升是在讲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 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5、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 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 器。 6、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 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7、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 升与 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毫升 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的进 各在什么地方。 率 2、 (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组织讨论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 率是1000 想想做做1 三、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想想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做做 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想想做做3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为什么, 想想做做4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2、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2单元 练习二 主备人:尚福海 审核人:高红芝 教学内容:第18-1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升与毫升,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多媒体、投影仪、升与毫升的容器 教学时间:第4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过程 修订栏 步骤 一、 练习二、1 深化1、指名读题 认识 升与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 毫升 3、集体订正。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错的。 练习二、2 1、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2、指名口答 3、集体订正。 二、 练习二、3 升与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毫升 的换2、为什么3升大于2500毫升, 算 练习二、4 实物投影出示第四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这四个量杯,指名口答分别说一 说它们各有多少毫升的水。 思考:这4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1升少还是比1升多, 三、 练习二、5 估计 1、出示第五题图 容量 2、如果我要盛2升的水,选哪种容器比较合适,说说你 的理由。 3、如果我要盛50毫升的水呢, 练习二、6 1、请每位同学默读第六题的第一小题。 2、明确要求后,请每个小组按照书上第六题的步骤做一 个讲师液体的器具。 3、接下来,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容器,先估 计它们的容量,再用你们的器具量一量。 师巡视指导 四、 课后 练习二、7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2单元 美妙的“杯琴” 主备人:尚福海 审核人:高红芝 教学内容:第20-21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容量知识科学地制作“杯琴”,并能演奏出简 单的乐曲。 2、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制作“杯琴” 教学难点:利用制作的“杯琴”演奏出简单的乐曲 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不同材质的杯子、小棍、水 教学时间:第5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过程 修订栏 步骤 一、 1、教师利用准备好的“杯琴”演奏乐曲 激趣 导入 谈话:教师刚刚学了一招,你们想看看我的表演吗, 教师弹奏,学生听。 谈话: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 疑问, 2、学生可能问到用的杯子是相同的吗,各装入多少水才 发出这样的声音。 1、请你们先拿出质地不同的杯子,用量杯量同样多的水二、 倒入杯中,用筷子敲击杯子,听听发出的音是否相同。 制作 “杯 琴” 2、请你们再拿出质地相同,大小相同的7个杯子,用量 杯量同样多的水倒入杯中,用筷子敲击杯子,听听声音是 否相同。 在这7个杯子中倒入不同量的水,再敲一敲,你们会 发现什么, 4、谈话:你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杯琴”的制作原理,下 面就小组合作制作“杯琴”。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量杯作科学的制作,并且教师也 应配合,带上电子琴给他们校音。 5、 师生合作完成“杯琴”。 6、制作成功,集体合作《小星星》 7、总结 阅读“你知道吗”,了解有关具有同样发声原理的乐器。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
本文档为【升与毫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