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传统节日缘何遭受冷落

2017-10-13 10页 doc 25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446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传统节日缘何遭受冷落中国传统节日缘何遭受冷落 安徽师范大学 庄华峰 传统节日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家并不陌生,它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以它特有的内涵陪伴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走过无数个春秋冬夏,同时也在我们心底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情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的东西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落伍,而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则因其时尚和新奇受到人们的普遍追逐。这种现象的产生是颇为耐人寻味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与现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它们具有何种魅力,又为何遭到...
中国传统节日缘何遭受冷落
中国传统节日缘何遭受冷落 安徽师范大学 庄华峰 传统节日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大家并不陌生,它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以它特有的内涵陪伴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走过无数个春秋冬夏,同时也在我们心底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情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的东西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落伍,而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则因其时尚和新奇受到人们的普遍追逐。这种现象的产生是颇为耐人寻味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与现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它们具有何种魅力,又为何遭到冷落,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去细加揣摩。因为正确地认识节日文化现象,对于发挥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嬗变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老的农业文明,其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进步、文化的变迁以及民族的迁徙融合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和发展。大体说来,我国传统岁时节日的嬗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滥觞期。周代由于礼法的影响,祭祀、庆祝活动逐渐集中于某一季节,或在春夏秋冬,或于岁首年尾。《礼记?月令》云: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并“亲载耒耜”;孟夏之月,“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孟秋之月,“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大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春秋战国以后,历法逐步完善,其中的一些特殊日期,如二十四节气、年头岁末、月朔月望等时日逐渐凸显,于是,节俗的主要内容多集中在这些时日举行,节日的雏形已初现端倪。 定型期。秦汉时期,由于政治一统、经济繁荣,统治者要求文化定于一尊,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也于此时定型。如除夕、元旦、元宵、端午等已成为固定节日,主要节俗活动也基本成形,而后延续至今。这一时期,某些节日的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一些历史人物如屈原、介之推等,取代了原始的鬼神,使得端午节与寒食节转变为纪念性节日。两汉时,国家政权亦介入一些节日活动中,进一步扩大了节日的影响。 融合期。魏晋至隋唐,属传统节日的融合期。一方面汉代节日的基本内容得 1 以继承;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迁徙、各族文化大交流,为汉文化带来了新鲜血液,少数民族节日风俗也随之融入汉族传统节日,促进了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合发展。如春节本是汉族节日,逐渐扩展为多数民族的节日,只是各民族的春节又各具自己的特色。这一时期,传统节令体系已趋完备和成熟。 丰满期。传统节日发展到两宋,便进入一个新时期,节俗的礼仪性、娱乐性成为节日文化的主流。如爆竹原是一种驱鬼巫术,此时已演变为节日喜庆的象征;中秋节的祭月,开始变成赏月活动;元宵节的祭神灯火,逐步演化为灯火艺术。各种节日文化中,文化节目不断增加,如猜灯谜、闹春会、放风筝、拔河、射柳、斗草、走马、赏月、展菊等,节日内容日益丰富,节日的喜庆气氛成为主要基调,传统节日由此发展到一个高峰。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一)蕴涵“和”文化的春节与元宵节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 “和”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讲求平衡和谐,追求天人合一,提倡人际和合。春节和元宵节便蕴涵着丰富的“和”文化。 1( 追求天人之和 “和”在《说文解字》中带有风调雨顺之意。古人还认为日月星辰之神“主雪霜风雨之不时”,山林川谷之神“主水旱疠疫之不时”(《礼记正义》),因此人们想要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就须祭祀百神。这种风习在春节多有表现。如古人将谷物成熟的一个周期称作一年,并规定正为年之始,朔为月之始,正朔即正月初一。每值新的正朔,处于冬季的人们便设宴席、放爆竹、贴春联、玩春会来庆祝一年来的丰收。在除夕,长辈还要带领全家祭拜祖先以祈求合家平安幸福。过年张贴春联最初的含义是祈求安康,后来才带有祝福、喜庆色彩。另外,大约始于东汉的元宵节晚上“上元燃灯”的习俗,是为了祭祀太一神。节日放爆竹则是为“辟山臊恶鬼”。(宗懔《荆楚岁时记》) 综上可见,春节、元宵节的祭祀等活动均以喜庆丰收、预祝人丁兴旺、风调雨顺、祥和平安、生活幸福作为主要内容,无疑反映了人们追求天人和谐同一的终极理想。 2(倡导人人之和 儒家倡导的人与社会的互动和谐是为“人和”。在这种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就是家庭,故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的和睦,这在年 2 节文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春节的团聚创造了和谐安定的环境、氛围。俗语道“家和万事兴”,就是说协调好了家庭成员的关系,实现了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便使得家庭,乃至家族能形成整体合力,团结一致地实现共同目标,达到“和合”的境界,进而“万事兴”。如“除夕”,要全家同吃年夜饭。这时,无论海外赤子,还是天涯游人,千里万里都要尽力赶归桑梓与家人团聚,吃顿团圆饭、过个团圆年,体味其中的温馨。再如“元宵”,寓意全家团圆、幸福美满。阖家同吃元宵营造了节日氛围,使得元宵节充溢着欢乐、祥和、团圆的气氛,使人们达到一种平和、怡悦的精神境界,也寄托了人们追求共同幸福的愿望。 除了家庭的“内和”之外,还要谋求家庭外部人际关系的和谐。拜年即是典型。春节拜年,走亲访友,礼仪谦和,和善往来,和睦相处,也体现出“和”的内涵。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大约从清朝始,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后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如今,短信拜年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流行的拜年方式之一。短信内容丰富多彩,诙谐幽默,寓意深刻,让人们捧腹之余,既愉悦了心情,也体味到了人情冷暖。拜年协调了朋友、邻里的关系,增进了彼此的和谐融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节日交往方式。 3(希冀国家之和 唐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生动地描绘了唐代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宋代元宵灯市更为火爆。明清时期,从正月十五至十八,北京王府井大街灯市口和前门外厂甸一带,都要开设灯市。江南苏杭等地也张灯设市,悬卖各式花灯,且以灯谜帖于花灯上,供游人猜射,谓之“春灯谜”。以此可以窥见一派和平稳定、歌舞升平的景象。人们在玩乐的同时表达着对安宁、平稳、充实、和悦的和谐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百姓安康的渴望。 当今的春节已把传统的“和”文化演绎到了更高的层次。春节联欢晚会是最受中国老百姓欢迎的年节大餐。2007年春晚便以“和”字统领,并贯穿始终。几副以“和”为主题的对联穿插其中,相映成趣,句句有“和”,细细品来,意境独特幽远,体现了现代人们对传统“和”文化的认同及传承。 (二)彰显爱国精神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众说不一,其中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最为普遍和流行。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群小陷害,被楚王流放到江南。他满怀忧愤,身体渐衰,面色憔悴,常常披散头发,在江边徘徊吟诗。虽远离楚宫,他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史记?屈原列传》),宣称“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 3 (《哀郢》)。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还纵兵焚烧了楚国先王的陵墓。屈原悲痛万分,复兴楚国的希望化为泡影,于是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楚国人民哀痛屈原,纷纷划船到江上去救他,还从家里端来米和饭撒到江里,让鱼虾吃米吃饭,不要咬伤屈原。从此,每到阴历五月五日这一天,人们都要赛龙舟,往江里投粽子,于是便形成了端午风俗。因为屈原用他的殉国行为证明了他对楚国、对楚王的耿耿丹心,所以古老的端午节俗自先秦以来,就与人们的信仰、生活相结合,富含着宝贵的爱国精神。 端午有赛龙舟的习俗。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可见,传统社会的龙舟竞渡体现的是屈原这样一个凝聚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著名历史人物,其爱国精神在民众中所形成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 端午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吃粽子。相传端午裹制粽子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东京梦华录》载“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汨罗之遗风也。”民间还流传有一首《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煎熬。”这正是屈原志洁行廉、爱国爱民、屡受谗害而顽强抗争之精神的写照。 千百年来,每逢端午,人们纪念屈原的同时,其爱国精神便得以彰显。这一精神带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闻一多先生认为,是人民把本来崇拜“龙”的端午节献给了这位执著的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的诗人。郭沫若甚至感言,屈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石。 (三)富有“情”意的中秋节 中秋佳节赏月品饼是中华民族传统民间习俗之一,绵延千年不衰,其中饱含着人间浓浓的情意。 1(凝聚亲情 中秋之夜,值月圆人圆之良宵,人们在欣逢天时之利,尽享风物之美的同时,禁不住望月思乡,对月生情,怀念亲友,浮想联翩。无论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充满了深切的怀乡之感。中秋之时,远离家乡的亲人力求归回故土,有些出嫁的女儿也要返回娘家,就像当晚月亮的圆而无缺。如上种种,与其说是思念家乡,不如说是思念家中的亲人。苏轼曾于“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水调歌头》,“兼怀子由(子由为苏辙字)”。因其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远方弟弟苏辙的缕缕相思与美好祝福,遂成千古名句。 国人历来讲孝道、重人伦,尤其是讲究家族血缘关系,人们常把圆满的月光引申为家族美满团圆的象征。所以,中秋之日,亲朋间还要馈赠节日礼物,共贺佳节。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亲情的升华。 4 2(追求爱情 中秋节流行的习俗中,有些带有含蓄的爱情色调。如苏州的“走月”,就是在中秋之夜,衣着时髦的姑娘们,单独外出,借月幽会,与心上人倾诉衷肠。湖南侗乡中秋“偷月”亦别有风趣。相传,中秋夜,月宫仙女下凡,把甘露洒遍人间。晚上,侗家姑娘打着花伞,偷偷来到自己心上人的菜园,借着月光采摘瓜果,希望月宫仙子为他们牵上红线,托月做媒,倘若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将预兆两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苗族群众都喜欢在中秋节举行“闹月”活动。人们沐浴着如丝如缕的月光,吹响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则在“闹月”中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遭受冷落及其引发的思考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刻,我们理应为此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风东渐,一些洋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很快席卷神州大地,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推崇。尤其是城市里的年轻一代,过洋节已成为一种时尚,吃蛋糕、送玫瑰的现象司空见惯。更多的人认为这是时代的潮流、社会进步的表现,不然,就会被笑为“老土”,成为落伍者。最近几年来,除了春节,人们大都热衷于过西方的洋节日,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遭遇“寒流”,倍受冷落,即便是传统节日中的重头戏——春节给人们的感觉也是年味越来越淡。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自己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已陷入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和悲哀。 1(中国传统节日为何受到冷落 传统节日的“边缘化”,传统文化的受到冲击,西方节日的被追捧,究其实质,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变密切相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单一的。 第一,我国的传统节日多是产生在农业文明时期,如春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农业文明的社会里,为了放松和调节生活节奏, 人们往往会暂停手中的农活儿,腾出时间来过节。现代城市生活早已打破了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空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节日赖于存在的土壤发生了改变。 第二,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的迅速传递,冲击了人们封闭的传统观念,甚至出现了观念上“破旧”和行动上“立新”之间的矛盾,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难免要打折扣。传统节日多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如春节祭灶、 5 端午祭龙、中秋祭月等。进入现代社会,新的文化和思潮大量涌入人们的视野和心灵,很多时候,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其文化渊源被现代人盲目地视为迷信,构成传统节日的种种习俗和仪式以及人们产生的情感和心理体验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淡漠。 第三,中国节日遵循的是自然节气,同时受到传统宗法的影响,所以一般以家庭为基准形成闭合空间。进而言之,中国人的思维也以家庭为中心,以联络感情为主题,是相对封闭和狭隘的。传统节日可以看作是家人团聚的符号,主要是强化血缘关系,但往往把非血缘的他人拒之门外。 第四,传统节日载体单一。中国传统节日虽然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可是挖掘尚且不够,载体过于单一,形式没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缺乏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又多停留在物质消费上,轻视精神交流。比如春节看“电视晚会”,中秋购买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这种一家一户的闭门过节,形式单一、呆板,没有新意,对于很多人来说反倒是一种负担。 2(洋节日为何受到青睐 西方洋节日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洋节日没有固定的模式,且经过这些年在中国的传播改造已带上了某些中国特色,于是便具有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具有新奇、刺激、温馨、浪漫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放松和释放情绪的心理需求。比如迷人的圣诞节,人们能够沉醉于平安夜,互相祈祷一生平安。 第二,商家和媒体的大肆炒作。在国外强势经济文化大背景下,假日经济成为近年来国内最大的黄金增长点。商家和媒体看中了“洋节”的市场与时尚,展开攻势,引领了民众对节日的消费潮流,使得洋节日能在中国“一火再火”。当传统节日的蛋糕被分割完毕,商家便瞄准了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这些新兴的利润增长点。 第三,洋节日为人际交流提供了媒介,适应了当今中国社会群体的需求。西方节日超出了家庭范围,是人际交流的产物,它更注重与非血缘者的接触,适应了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中国社会的认同,这是人们社会心理行为的一种自我选择。 3(关于东西方节日文化碰撞的思考 首先,针对国人对待传统节日与洋节日的不同态度,我们理应辩证地加以看 待。 第一,过洋节是一种对现实压力的释放,不是文化侵略。洋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好比蛋糕与寿桃,喜欢哪一种应该视个人口味而定。无论选择哪个节日,最重要的是在热热闹闹中交流亲情、友情、爱情,释放现代生活的压力。在经济 6 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民众的生活方式日益趋同,洋节日对于年轻人而言,文化意味算不上很浓,并不构成文化侵略,不应该把洋节日看成洪水猛兽。 第二,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尊重洋风俗。美国总统布什、英国王子查尔斯也曾向当地华人祝贺中国春节,并有许多西方家庭欢庆这一节日。对洋节日的热衷,体现了我们对洋风俗的尊重。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先也曾广泛地吸收各国先进文化,集众长于一身,使得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一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因此,我们现在也要敢于接受外来优秀文化,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洋节日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圣诞节惊人的消费,盲目的攀比;愚人节夸张的玩笑,肆意的捉弄,使本是快乐的节日变成了生活的负担和累赘,甚至引起人们之间的误会。因此,对洋节日不可过分狂热,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其次,要将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付诸行动。 第一,尊重民风民俗,抢救文化底蕴。传统节日是保持人们文化认同感的一个阵地,因此,今天我们应该抢救和发扬我们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人们从思想上重新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发掘新内涵,增强吸引力。在西方强势文化唱响全球化的背景下,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与时俱进的新载体,不断更新过节的形式与内容,如实行“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多鼓励扶持民间的舞狮会、龙舟会等活动。这样才能增强人们的吸引力,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也才能传承下去。 第三,加强宣传引导。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和缅怀先辈、思念亲人、庆祝丰收、除旧迎新、展望未来这些纯美情感和美好愿望联系在一起的,它植根于民间,通过民间的言谈口授,代代传承。传统节日礼仪的背后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而文化的承递则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和条件。因此,文化教育等部门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引导,让青年一代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传统节日文化,体味其中的优美。 7
/
本文档为【中国传统节日缘何遭受冷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