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闻采访写作串讲

2020-03-08 19页 doc 38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新闻采访写作串讲关于采访部分 重点: 1、概念部分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报道思想——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内容、范围、重点和具体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它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 交叉采访——指记者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时期同时采访两条或几条新闻...
新闻采访写作串讲
关于采访部分 重点: 1、概念部分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报道思想——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内容、范围、重点和具体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它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 交叉采访——指记者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时期同时采访两条或几条新闻。这种采访的特点是利用交通、通讯和资料等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完成采访报道任务,防止漏发或迟发重要新闻。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记者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公开的}采访相对而言的。)斯诺法——采访学上的“斯诺法”是由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和他的前妻韦尔斯共同总结出来的。其核心是找到使采访对象感兴趣的相似点或接近点,使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从生到熟,在特定的环境里,选择合适的话题,造成一种生动的气氛,同采访对象无拘无束地交谈。 “搭”桥艺术——采访学上又称"斯诺法",它是由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和他的前妻韦尔斯共同总结出来的。其核心是找到使采访对象感兴趣的相似点或接近点,使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从生到熟,在特定的环境里,选择合适的话题,造成一种生动的气氛,同采访对象无拘无束地交谈。 专业记者——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其特点在于专。 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在承认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一前提下的策划,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实行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 2、选择部分 *新闻D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 C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 * D访问作为一种采访活动方式,是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交谈,从中弄清事实真相及其来龙去脉,进而收集构成新闻的事实材料。 * B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蹲点采访要求记者既要当C工作人员,又当记者。 *易地采访指记者到 D本职工作范围以外的地区采访。 *采访中的上下结合可以分为 C采访步骤的上下结合与报道思想内容的上下结合。 *采访中多方面的开掘包括找特点、抓 A问题、会“透视”。 *采访对象的原始心理反应可以分为 A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消极对抗型。 *记者采访满足采访对象 C社会地位的程度,制约着采访的局面。 *记者采访工作路线,概括地说,就是 B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 A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首要因素。 * A巡回采访的特点是流动性大,每到一地,一般停留时间很短,通常适用于某些特殊的、重大主题的报道。 *新闻采访中的上下结合,即是将上级精神与 B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上情”与“下情”相结合。 *先有 D事实,后有新闻。 * D开放式提问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采访目的和C身份而进行的采访。 *采访的艺术是指要采访的思想内容及 C采访技巧的完美统一。 *采访中的上下结合可以分为采访步骤的上下结合与C报道思想内容的上下结合。 *采访中多方面的开掘包括找特点、抓问题、会“ C透视”。 *采访对象的原始心理反应可以分为积极协作型、A一般配合型、消极对抗型。 *“先入为主”的“B第一印象”给采访的氛围渲染上一层“晕轮”。 * A采访谈话是记者了解事实经过与真相、收集新闻素材的主要途径,目的性强,因此不允许与采访对象谈话东拉西扯、漫无边际、离题甚远。 *新闻记者的首要工作是D采写新闻报道。 *人们常说,记者好像比别人多长了一只鼻子,这是指记者具备C新闻敏感。 *新闻采访首先是 A发现线索,这是记者采访活动的出发点。 *记者的D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新闻舆论的导向。 * B专业记者直属总编辑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的采写。 *新闻敏感首先是A新闻价值的敏感。 *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被编辑部临时派到西藏去采访,这种采访叫B蹲点采访 *采访的艺术是指要使采访的 C思想内容及采访技巧的完美统一。 *记者采访中,必要时把被采访者的收藏品拿去请文物专家鉴定。这是D技术检验核实 *新闻的选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D新闻政策标准 *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提问方式属于A闭合式提问*采访的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是D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 *新闻采访中,印证和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最基本的活动,包括访问和B研究 *记者在一个大型国企长期调查研究,同时进行新闻报道的采访是B蹲点采访 *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是D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 *记者采访中要抓的“带倾向性问题”,指的是B被众多矛盾掩盖的社会普遍性问题 *访问对象一般是人物,内容或记人物,或记人物所介绍的事件,这种通讯表现形式称为B访人记 *记者的新闻敏感,集中地表现为一种C顿悟性思维活动 多选: *一次比较完整的采访,记者需要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E A全面情况B主要事实C有关背景D采访对象E典型事例和细节 *新闻观察具有 ABCDE 等特点。 A直接性B综合性C客观性D经常性E敏感性 *ABCD等情况可以使用隐性采访。 A批评揭露性报道B检验先进典型C深入不法分子内部D不能使用显性采访E公开亮相 *新闻记者可以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 ABCDE 。 A总编辑B编辑C记者D播音员E通联工作人员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可以选择 ABCDE 作为采访对象 A新闻人物B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C不同意见的采访对象D知情人E同一类型采访对象中的典型 * CD这种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需要广泛地进行调查了解,经过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介绍有关情况和材料,有利于把握全局,并可通过讨论,弄清事实真相。 A记者招待会B新闻发布会C座谈会D调查会E个别访问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 AB 而进行的采访。 A身份B采访目的C年龄D性别E兴趣 *新闻采访中的上下结合,即是将 A 与 E 相结合,将“上情”与“下情”相结合。 A上级精神 B领导指示C报道思想D媒体定位E实际情况 *新闻记者间接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有 ABCDE A上级渠道B社交渠道C书面渠道D会议渠道E传播渠道 3、问答部分: *简要回答选择观察时机的依据。 (1)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时机;(2)观察时机的选择,要考虑到事物在变动中最能反映出事物特征的关键时刻;(3)观察时机的选择,作者还要考虑到观察对象所能提供的观察机会,并充分利用这些机会。 *简要回答访问的一般要求。 (1)记要点;(2)记易忘点;(3)记疑问点;(4)记有关原话;(5)记典型情景。 *简述采访的临时准备过程。 (1)明确报道思想;(2)选择、了解采访对象;(3)收集并分析背景材料;(4)为特定报道对象储备相关知识;(5)拟定采访。 *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1.提高政治上的敏感性; 2.懂得并会判断新新闻价值; 3.接触实际,注重实践; 4.勤于思考和注重知识积累。 *简要回答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 (1)新闻价值标准: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等; (2)新闻政策标准: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4、综合运用部分 某日中午(或上午),某银行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案件(你所在的地区发生一起桥梁垮塌事件/你所在地区发生了一起小学生食物中毒事件/你所在地区发生了一起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群体性争斗事件)。接到这一消息之后,报社派你前去采访,请在采访前拟定一个简要的采访计划。 答:(1)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2)确定采访对象 (3)采访的方式、时间等。(4)设计的问题与采访的突破口等 写作部分 1、概念部分 风貌通讯——又称“概貌通讯”,主要指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新风貌的通讯报道。它取材于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着重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崭新面貌,激发人们革命和建设的热情,报纸上常见的形式有“见闻”、“巡礼”、“侧记”、“纪行”、“散记”等。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新闻背景——又消息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说明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 工作通讯——是一种直接反映和指导实际工作的通讯,即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分析当前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推动工作。 新闻特写——就像电影上放大的特写镜头,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细致描绘事件的一个片段、一个场景或人物活动的一个侧面。 事件通讯——它是一种着重反映突发性或非突发性事件的通讯类型,主要报道具有一定意义的典型新闻事件,并通过事件的报道或提倡某一精神,或说明某个问题,或给人以某种思考和启迪。 选择部分 *A电头指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也有只说明新闻单位和时间的。 *A动态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消息中,关于事物的性质、特征,彼此的联系、对比,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等背景材料,称为B事物背景 *一般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或单位,同时还常常是“卷轴”式的,像绘画作品的“长卷”,报道面较宽,这种通讯的表现形式称为A巡礼 *特写的“再现”,除了必要的简练的叙述,主要在于绘声绘色的D描写,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摄取新闻事实和新闻景观中富有特征和感人的场面,加以描绘的是C场景特写 *消息按篇幅长短分类,有简讯、B动态新闻和标题新闻。 *人物通讯中的情节、细节的刻画,环境气氛的渲染,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都是为表现和突出D主题服务的。 * A新闻角度是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或侧重点。 *消息的A主体,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 *报告文学是D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结合 *新闻写作是在A采访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新闻实践活动。 *工作通讯的报道以非事件性新闻为主,搞不好容易流于工作经验总结等一类非新闻文体的形式,因此,在采写过程中,突出工作通讯的B新闻性,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主题的正确,并有针对性,主要有党的政策、当前形势、A客观实际三个方面的依据。 *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B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与新闻语言要求B朴实相一致。 *本报讯,由本报获得的新闻的标志,表明系本报记者或A通讯员采写的消息。 * A工作通讯是从典型的新闻事实出发,论述某项工作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提出记者的意见或建议。 *报道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或就某些片段展开描述,以回答受众对某些方面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这种通讯的表现形式称为D侧记。 *消息中,有关专有名词、术语的解释,有关知识的介绍,以及引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材料、民谣、语等背景材料,称为 C知识背景 *反映某地区或某单位在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所取得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及其显著效果的新闻体裁,称为 C经验性消息 * B新闻素材就是记者在采访中收集和查阅的可能对报道新闻有用的种种材料。 *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具体表现为:叙事突出动感,描绘富有美感,以及 B.议论强调实感 *B巡礼这种通讯的表现形式,一般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或事件,同时其报道面较宽。* C采访札记包括:报纸刊登的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随感、采访见闻等。 *新闻语言特色中“确切”方面的要求,通常表现为B精确语言多于模糊语言 *新闻叙事要突出B动感 *新闻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现场新闻,经常用来表现事件或刻画人物的手法是C白描、细描 *新闻写作的谴词造句中D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动态消息的特点是B一事一报 *“软新闻”写作追求 C趣味性 *综合消息的特点是D材料组织具有“点”、“面”结合的完备性 *“新闻根据”的功能是C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 * A昨天是当代日报最应该选用的“时间”概念。 *一次比较完整的采访,记者应当采集的新闻事实材料,除了概括性材料、主干材料、背景材料外,还有D 典型事例和细节材料 *消息写作中,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多输送信息,就内容方面讲,除了开拓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外,还要注意B 突出主体信息 *消息的背景材料中,关于时代政治背景、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为A时代背景 *通讯写作的表达方式,除叙述、描写、议论外,还有C说明 *消息按篇幅的长短分类,有简讯(包括短讯、快讯、简明新闻)、一句话新闻,以及D标题新闻 *风貌通讯的写作特点与要求有:着力反映变化;富于知识和情趣;借景抒情,写出感受;以及 B.描述事物特征 *“蒙太奇”电影手法运用于新闻写作,其作用是C省去句、段之间过渡文字 *“金字塔”结构是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安排在一条消息的B开头 多选: *新闻用事实说话,包括 ABCDE等要求。 A直接陈述事实B采取第三人称和注明消息来源C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D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E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 *资料积累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ABCDE 。 A思想积累B情况积累C信息源的积累D业务资料的积累E知识性资料 *第一手材料包括 BE 。 A其他媒体的报道B物证材料C当事人那获得的材料D目击者那获得的材料E记者直接观察得来的材料 * ABCDE 等方法可以把新闻写短。 A直截了当B空话少说C一事一报D锤炼语言E舍得割“爱” *下列关于新闻语言特色表述正确的有 CDE A.讲究文彩多于通俗浅显 B.简洁叙述多于曲折迂回 C.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 D.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 E.褒贬词多于中性词 *新闻要素一般包括ABCDE A何人B何事C何因D何时E何地 *下列材料中属于间接材料的是 ACDE A书面资料B物证材料C从新闻当事人那获取的材料D从目击者那获取的材料E其他媒体的报道 * CDE 构成了新闻语言的全部因素。 A事务语言B说明语言C群众语言D文学语言E评论语言 * ABCDE 都属于新闻边缘体裁。 A报告文学B调查报告C采访札记D工作研究E来信 *消息写作的时效观念要求.ABCE A缩短新闻事实的发生与报道间的时间差B简明扼要C事实胜于雄辩 D交代新闻来源E合乎时宜 2思考与问答 *简要回答新闻语言的特色。 (1)客观;(2)确切;(3)简练;(4)朴实;(5)通俗。 *简要回答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 (1)叙事有明确的目的性;(2)线索清晰、脉络分明;(3)形象地再现事件的特性;(4)全面地掌握关于事件的材料,力求写出事件的深广度。 *简述述评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1.述与评要事理交融。 2.立论要精辟。 3.述评要自然亲切。 *简要回答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A.人物通讯主要是写人;(2)人物通讯仍以新近发生的事实为依托,缘事而起,因事及人,有新闻才有新闻人物;(3)人物通讯通过报道人物事迹(活动),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反映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 (4)人物通讯写作,需要记者对人物深入体察和注入激情,在思想感情上息息相通,深刻理解先进人物并与之共鸣,这样才能真正写好人物通讯。 *简述人物通讯如何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鲜活地再现人物形象。 1.用人物的行动再现人物形象; 2.用人物的语言再现人物形象; 3. 写好有关事件、环境,再现人物形象; 4.抓住个性化的细节再现人物形象。 *写作工作通讯怎样体现新闻性?P550 答:(1)寻找“热点”,选准题材。(2)先声夺人,放开第一腔。即尽早发现、早报道能引起社会关注的正面典型或反面教训。(3)客观报道,拓宽路子。 4、综合运用部分 简答形式: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题目要求答题。 消息: (标题,单行题)公安部规定司机拖欠罚款超3月不再扣12分 (消息头)本报讯(记者钱卫华)(导语——)4月1日(when)起,逾期不缴纳罚款的司机(who)将不再一次性被扣除12分(what)。昨天(时间要素),记者从交管部门(消息来源)获悉,即将实施的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即91号令,对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法的扣分标准作出较大调整。 据公安部交警司负责人(信源,消息来源)介绍,(新闻背景,间接交待why)在2004年公布实施的公安部71号令中,共有7项交通违法行为要被一次记12分;而91号令中,只有4项违法行为会被一次记12分,原先的“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使用他人驾照驾驶机动车的”和“超过三个月不缴纳罚款或者连续两次逾期不缴纳罚款”等被删去。交管部门表示,对司机影响最大的是被删除的第三项规定(贴近性)。 (新闻背景,间接交待why)此前司机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后,要在15天内前往工商银行缴纳罚款,否则就要缴纳滞纳金,而一旦超过3个月,司机牡丹交通卡内的记分就会自动生成12分。此外,司机连续两次逾期不缴纳罚款,也会被一次记12分。而新规定实施后,司机卡内的违法记分只会随着自己的违法行为而相应增加,不再出现因为未缴罚款而自动生成的记分。 (补充重要信息)但是,交管部门也指出,司机逾期不交罚款,需要每天承担应交罚款金额的3%的滞纳金。以“电子眼”拍下的违法行为为例,滞纳金从司机到执法站开出罚单15日后开始产生,如果仅以200元罚款额度计算,拖欠一天是6元钱,一年下来就是约2000元。 (进一步补充信息)记者了解到,91号令对一次记3分、2分和1分的交通违法行为也进行了个别调整。修改后的予以记分的交通违法行为由原来的51项减为47项,除一次记12分的由7项减为4项外,记6分的由7项增为12项,增加了“驾驶运送危险物品车辆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5种情形;记3分的由16项减为14项;记2分的由13项减为12项;记1分的由8项减为5项。2007年03月27日《京华时报(完成倒金字塔结构:最重要——重要——次重要——一般的新信息,逐一递减) 问题: (1)指出消息的导语(可在原文的导语下面划横线标明),并指出该导语是直接性导语中的哪一类型的导语。 (2)指出消息的背景(可在原文的背景下面划横线标明),简要分析该背景的作用。 答:(1)第一段;陈述式导语。 B.第二、三段;说明新闻事实发生的来龙去脉。 请指出下面这条新闻的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的哪一种导语形式?并简析这种导语形式的特征。 新华社10月15日电(记者纪晓南)怎样对待南京的绿化工作?南京市园林设计研究所助理工程师杨万金对记者说,“学习南京市的绿化经验,要注意避免三点不足之处。”…… 答:(1)评述式导语 (2)特征:把叙述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方式,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说明其价值和意义。 例:长沙晚报10月14日讯(记者陈刚)22日晚10时许,布加勒斯特华灯初上。“八·二三”体育场四周看台上观众的视线,一齐随着水银灯的光束,投向三级跳远的沙坑。“哗……”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电子记分牌上显示出中国运动员邹振先的成绩:“17·32米”! 答: (1)描写式(描述式)导语 (2)基本特征:记者(通讯员)根据目击的情形,运用白描的手法,作简洁质朴又特色的描写,再现形象的画面;富有现场感,给受众以生动鲜明的印象,令人赏心悦目。 下述消息采用的是哪一种结构方式,该结构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新华社讯大象是当今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但一些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这个宠然大物的祖先其实生活在水中,象鼻起初是它在水下生活时的呼吸器官。 德国《地理》杂志今年七月号刊登的一篇文章说,上述结论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运动学家安?吉施和她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对大象胚胎的早期形态进行研究后得出的。 报道说,吉施同她的研究小组对一些只有0.04至18.5克重的大象早期胚胎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象胚胎的肾脏具有典型的水生动物特点;此外象鼻在胚胎早期就已经发育得相当好。他们据此认为,大象祖先的生活环境是在水下,大象是将其长长的鼻管伸出水面进行呼吸的。后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大象从水下走上陆地。它现在灵活自如的象鼻是其祖先的长长鼻管在陆地生活中进化后的残留形态。 科学家们指出,大象从水中进化来的另一个证据是大象的喜水特性。比如亚洲象可以连续几个钟头泡在水中,并利用其宽大的四肢轻松地在水中游泳。 答2: (1)倒金字塔结构; (2)倒金字塔结构特征:就是把新闻事实的要点、轮廓或对事实的放在消息的开头,再以事实的重要性递减的次序展开,或是在导语之后再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或是在导语之后,并列报道几个方面的内容。 综合应用题( 20分) 注意答题事项:根据题材准确筛选新闻素材,然后根据标题、导语、结构、语言(字数)的要求酌情给分,直至满分。 其中:标题4分,缺标题或不明确扣4-3分;消息头1分;导语5分,缺导语或不恰当扣4-3分;结构3分,安排不合理扣2分左右;语言3分,不符合新闻用语要求扣2分左右;结尾2分,画蛇添足扣1-2分;篇幅2分,超过规定字数扣1分。 给你新闻素材,然后要求你根据这些素材提炼主题,写作消息。 如: 2011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有关刘翔男子110米栏的报道 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人员“板凳妈妈”报道第 16届亚运会的比赛有关中国选手袁晓超报道
/
本文档为【新闻采访写作串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