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

2017-09-01 3页 doc 14K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7413

暂无简介

举报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药物治疗仍有不足之处,经过采取心理、防止再出血等护理治疗,有助于提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由于外伤后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常与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相关。据报道头部外伤患者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为12%-53...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药物治疗仍有不足之处,经过采取心理、防止再出血等护理治疗,有助于提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由于外伤后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常与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相关。据报道头部外伤患者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为12%-53%。[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男30例,女10例;年龄25-55岁;病程30天至60天不等。临床症状:发病数小时后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阳性。腰椎穿刺脑脊液化验,其压力增高(>200?h2o),肉眼观察为均匀一致血性。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由于应激可见白细胞略增高。患者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多数患者无意识障碍,但可有烦躁不安。危重者可有谵妄,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及至昏迷,少数可出现癫痫。 1.2护理对策 1.2.1头痛与脑水肿、颅内高压、血液刺激脑膜有关。 1.2.1.1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及规律性,指导病人了解疾病的过程与预后、dsa检查的目的与安全性等相关知识。头痛是因为出血、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或脑血管痉挛所致,随着出血停止、血肿吸收,头痛会逐渐缓解;dsa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病因,未能彻底解除再出血的潜在隐患做准备,是一项比较安全的检查措施。 1.2.1.2头痛的护理a、避免诱因:告知病人可能诱发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如情绪紧张、进食某些食物、饮酒、月经来潮、用力性动作等;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b、指导减轻头痛的方法:如指导病人缓慢深呼吸,冷热敷、理疗、练习气功、生物反馈治疗,还可[2]分散病人对头痛的注意力,可使其头痛处于抑制状态,减轻其头痛的感受强度。可组织病人参加听音乐等感兴趣的活动;优美的旋律对缓解头痛、减轻焦虑和抑郁均有良效;又如给病人打针时与之边交谈边注射或轻柔地局部按摩,也可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对减轻注射及疾病所致疼痛具有良好效果;也可指导病人集中注意力想象自己身处一个意境或风景,再配以优美音乐,可起到松弛和减轻头痛的作用。[2]做诱导性想象前,若让病人先行有节律的深呼吸,通过自我意识集中注意力,放松全身各部分肌肉,对减轻头痛强度、增加耐痛力具有良好效果。 1.2.1.3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时应快速静滴,30分钟内为宜。20%甘露醇为高渗性液体,对血管的刺激性大,宜选择粗、直的静脉血管进行穿刺并加强巡视防外漏。大量使用甘露 醇可导致低钾的发生,给药时间过长,可导致甘露醇透析性肾病,必要时记录24小时尿量;[3]使用尼莫地平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或过速、胃肠不适等反应,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1.2.2潜在并发症,再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病死率高达60%-100%[4]。 1.2.2.1活动与休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3]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告诉病人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控制探视,避免不良的声、光刺激,护理活动集中进行,避免频繁接触和打扰病人休息。如经治疗护理1个月左右,病人症状好转、经头部ct检查证实血液基本吸收,可遵医嘱逐渐抬高床头、床上坐位、下床站立和适当活动。 1.2.2.2避免诱因[3]告知病人及家属容易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因素,指导病人要与医护人员主动配合,避免精神紧张、情绪跌伏、排便用力过大、屏气、剧烈咳嗽及血压过高等。如病人便秘或血压过高或出现烦躁时,遵医嘱分别给与缓泻剂,降压药、镇静剂等处理。 1.2.2.3病情监测[3]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率较高,以5-11天为高峰,81%发生在首次出血后1个月内。再出血的临床特点为:首次出血后病情稳定好转的情况下,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原有的局灶症状和体征重新出现等。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注意瞳孔大小、形状及对 光反射,正常瞳孔大小为2?-5?),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协同处理。 2结果(见1) 3结论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病情、出血情况、再出血的预防及神经系统的体征。病情观察和护理是疾病转归的关键环节,病人入院后护士要抓住本环节,及时准确地进行护理评估并积极采取护理干预,笔者经过采取心理、防止再出血等护理治疗4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取得了明显疗效。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623. [2]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06:144. [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7:626. [4]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49.
/
本文档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