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

2017-10-07 21页 doc 173KB 4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 3(2 汽车转向系统的维修 【案例】 现象:一辆东风EQ1090汽车,两前轮轮胎不正常磨损。 诊断:检查两前轮轮胎气压,正常。检查轮胎磨损特征,发现胎冠呈锯齿状,初步断定故障由前轮定位引起。测量前束,发现两前轮后端尺寸比前端尺寸小10 mm,为负前束,与该车标准值不符。进一步检查发现横拉杆弯曲变形,估计是汽车与道路上的障碍物碰撞所致。由于横拉杆弯曲变形,引起前轮前束变化,从而造成轮胎不正常磨损。 排除:拆下横拉杆,冷压校正后装车,重新调整好前轮前束值。 3(2(1 概述 转向系通常...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 3(2 汽车转向系统的维修 【案例】 现象:一辆东风EQ1090汽车,两前轮轮胎不正常磨损。 诊断:检查两前轮轮胎气压,正常。检查轮胎磨损特征,发现胎冠呈锯齿状,初步断定故障由前轮定位引起。测量前束,发现两前轮后端尺寸比前端尺寸小10 mm,为负前束,与该车值不符。进一步检查发现横拉杆弯曲变形,估计是汽车与道路上的障碍物碰撞所致。由于横拉杆弯曲变形,引起前轮前束变化,从而造成轮胎不正常磨损。 排除:拆下横拉杆,冷压校正后装车,重新调整好前轮前束值。 3(2(1 概述 转向系通常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可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它们的一般组成如图3.34和图3.35。机械转向系的操纵能量由人体产生,动力转向系则兼用人体和发动机动力作为转向能源。 图3.34 机械转向系的组成 1—转向器;2—转向万向节;3—转向传动轴;4—转向管柱;5—转向盘;6—转 向横拉杆; 7—转向纵拉杆;8—转向节;9—转向节臂;10—转向直拉杆;11—转向摇臂 图3.35 动力转向系的组成 1—转向助力泵;2—转向器;3—控制阀;4—转向油罐;5—油管 目前常用的转向器有循环球式和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转向器一般用于货车等大型 车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由于结构紧凑,传动机构简单,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使用,有的乘用车上还加装了动力转向机构。 3(2(2 转向系故障诊断 机械转向系的常见故障部位主要有: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向传动机构连接处、转向器等。 机械转向系的常见故障主要包括:转向沉重,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和转向轮抖动。 1(转向沉重 (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中,驾驶员向左、右转动转向盘时,感到沉重费力,无回正感;汽车低速转弯行驶和调头时,转动转向盘感到非常沉重,甚至打不动。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转向沉重的根本原因是转向轮气压不足或定位不准,转向系传动链中出现配合过紧或卡滞而引起摩擦阻力增大。具体原因主要有: ?转向轮轮胎气压不足,应按规定充气。 ?转向轮本身定位不准或车轴、车架变形造成转向轮定位失准,应校正车轴和车架,并重新调整转向轮定位。 ?转向器主动部分轴承调整过紧或从动部分与衬套配合太紧,应予调整。 ?转向器主、从动部分的啮合间隙调整过小,应予调整。 ?转向器缺油或无油,应按规定添加润滑油。 ?转向器壳体变形,应予校正。 ?转向管柱转向轴弯曲或套管凹瘪造成互相碰擦,应予修理。 ?转向纵、横拉杆球头连接处调整过紧或缺油,应予调整或添加润滑脂。 ?转向节主销与转向节衬套配合过紧或缺油,或转向节止推轴承缺油,应予调整或添加润滑脂等。 (3)故障诊断方法 以桑塔纳乘用车为例,先检查轮胎气压,排除故障由轮胎气压过低引起。接着按图3.36所示机械转向系转向沉重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找出故障位置。 图3.36 机械转向系转向沉重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2(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 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又可称为转向不灵敏。 (1)故障现象 汽车保持直线行驶位置静止不动时,转向盘左右转动的游动角度太大。具体表现为汽车转向时感觉转向盘松旷量很大,需用较大的幅度转动转向盘,方能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而在汽车直线行驶时又感到行驶方向不稳定。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的根本原因是转向系传动链中—处或多处的配合因装配不当、磨损等原因造成松旷。具体原因主要有: ?转向器主、从动啮合部位间隙过大或主、从动部位轴承松旷,应予调整或更换。 ?转向盘与转向轴连接部位松旷,应予调整。 ?转向垂臂与转向垂臂轴连接松旷,应予调整。 ?纵、横拉杆球头连接部位松旷,应予调整或更换。 ?纵、横拉杆臂与转向节连接松旷,应予调整或更换。 ?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磨损后松旷,应予更换。 ?车轮轮毂轴承间隙过大,应予更换等。 (3)故障诊断方法 造成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的根本原因是转向系传动链中—处或多处连接的配合间隙过大,诊断时,可从转向盘开始检查转向系各部件的连接情况,看是否有磨损、松动、调整不当等情况,找出故障部位。 3(转向轮抖动 (1)故障现象 汽车在某低速范围内或某高速范围内行驶时,出现转向轮各自围绕自身主销进行角振动的现象。尤其是高速时,转向轮摆振严重,握转向盘的手有麻木感,甚至在驾驶室可看到汽车车头晃动。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转向轮抖动的根本原因是转向轮定位不准,转向系连接部件之间出现松旷,旋转部件动不平衡。具体原因主要有: ?转向轮旋转质量不平衡或转向轮轮毂轴承松旷,应予校正动平衡或更换轴承。 ?转向轮使用翻新轮胎,应予更换。 ?两转向轮的定位不正确,应予调整或更换部件。 ?转向系与悬挂的运动发生干涉,应予更换部件。 ?转向器主、从动部分啮合间隙或轴承间隙太大,应予调整或更换轴承。 ?转向器垂臂与其轴配合松旷或纵、横拉杆球头连接松旷,应予调整或更换。 ?转向器在车架上的连接松动,应予紧固。 ?转向轮所在车轴的悬挂减振器失效或左右两边减振器效能不一,应予更换。 ?转向轮所在车轴的钢板弹簧U形螺栓松动或钢板销与衬套配合松旷,应予紧固或调整。 ?转向轮所在车轴的左右两悬挂的高度或刚度不一,应予更换等。 (3)故障诊断方法 以桑塔纳乘用车为例,根据转向轮抖动特征,按照图3.37所示机械转向系转向轮抖动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找出故障部位。 二、动力转向系故障诊断 为了操纵轻便,转向灵敏和提高行车安全,目前高级乘用车、豪华客车和重型货车广泛 图3.37 机械转向系转向轮抖动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采用了动力转向系。动力转向系一般是在机械转向系的基础上加装转向助力装置;常用的助力装置是液压式,主要由转向泵、动力油缸、控制阀、转向油罐和油管等组成。 动力转向系的常见故障部位主要有: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向传动机构连接处、转向器、转向泵、控制阀、油管接头等。 动力转向系的常见故障主要是转向沉重和转向噪声。 下面,我们以齿轮齿条式液压动力转向系为例介绍动力转向系的故障诊断。侧重于液压助力系统,机械部分的故障参见本节“机械转向系故障诊断”的内容。 1(转向沉重 (1)故障现象 同机械转向系。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转向沉重故障一般由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失效或助力不足,机械传动机构损坏或调整不当引起。具体原因主要是: ?转向油罐油液油量不足或规格不对,应使用正确的油液并调整到规定高度。 ?油路堵塞或不畅,应予检修。 ?油路中有泄漏现象,应予检修排除。 ?油路中有空气,应予排气。 ?转向泵传动带损坏或打滑,应予调整或更换。 ?调节阀失效,使输出压力过低,应予更换或调整。 ?转向机构调整不当,应予调整等。 (3)故障诊断方法 检查转向油罐中油液是否不足,规格是否不对和有无气泡,检查管接头有无松动,转向泵传动带张紧力是否正常。 将转向盘向左右极限位置来回转动,如果左右转向都沉重,故障在转向泵、液压缸或转向传动机构;如果左右转向助力不同,故障在控制阀。 详见图3.38所示动力转向系转向沉重助力部分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图3.38 动力转系转向沉重助力部分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2(转向噪声 (1)故障现象 汽车转向时,转向系出现过大的噪声。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装有动力转向系的汽车,在发动机起动后,转向助力泵的溢流阀中出现液流噪声是正常的,但噪声过大甚至影响转向性能时,该噪声应视为故障。因助力系统引起转向噪声的原因主要是: ?转向泵损坏或磨损严重,应予修理或更换。 ?转向泵传动带打滑,应予调整或更换。 ?控制阀性能不良,应予检修。 ?系统中渗入空气,应予排气。 ?管道不畅,应予检修等。 (3)故障诊断方法 转向时发出“咔哒”声,在已排除转向泵叶片噪声的情况下,则由转向泵带轮出现松动引起。 转向时发出“嘎嘎”声,由转向泵传动带打滑引起。 转向时转向泵发出“咯咯”声,是由于系统中有空气;发出“嘶嘶”声,而且系统无泄漏,转向泵传动带张紧度也合适,则由油路不畅或控制阀性能不良引起。 动力转向系的其他故障还有: (1)转向助力瞬间消失 故障原因主要是:转向泵传动带打滑,控制阀密封圈泄漏,系统泄漏造成油面过低,发动机怠速过低,系统内有空气等。 (2)转向盘回位不良 故障原因主要是:系统内有空气、压力限制阀工作不良,控制阀弹簧失效等。 (3)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 故障原因主要是:系统内有空气或压力限制阀失效。 需针对故障原因,找出故障位置。 三、转向系仪器检测 转向系的常用诊断参数有: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即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向盘外缘最大转向切向力(即转向盘最大转向力,N)、转向轮最大转向角(?)、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转向轮定位参数等。 对于前轮转向的汽车,转向轮定位参数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即我们常说的前轮定位。转向轮定位的检测在行驶系中介绍。转向轮定位应该是行驶系的内容,但由于该参数的改变,既可能造成行驶系故障(如轮胎异常磨损),也可能造成转向系故障(如转向沉重),因此转向轮定位参数通常也作为转向系的诊断参数。 依靠人工经验很难判断转向盘的转向力和自由转动量是否正确,可以使用专门仪器来检测。 1(转向盘转向力的检测 操纵稳定性良好的汽车,必须有适度的转向轻便性。如果转向沉重,不仅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能会因不能及时正确转向而影响行车安全。如果转向太轻,又可能导致驾驶员路感太弱或汽车“发飘”,同样不利于行车安全。 转向轻便性可用一定行驶条件下作用在转向盘上的转向力(即作用在转向盘外缘的 最大切向力)来表示,采用转向参数测量仪可以测得转向盘转向力。下面以国产Z。—2型转向参数测量仪为例,介绍其检测转向盘转向力的方法。 (1)安装 将转向参数测量仪对准被测转向盘中心,调整好三只活动卡爪长度,与转向盘牢固连接。 (2)检测 转动操纵盘,转向力通过底板、力矩传感器、连接叉传递到被测转向盘上,使转向盘转动。此时,力矩传感器将转向力矩变成电信号,而定位杆内端连接的光电装置则将转角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这两种电信号由微机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转角的编码、运算、分析、存储、显示和打印,因而该仪器既可测得转向力,又可测得转向盘转角。 转向力的检测可按转向轻便性实验方法进行,一般有原地转向力实验、低速大转角(“8”字行驶)转向力实验、弯道转向力实验等,可参照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3)结果分析 按GB/T 18565中7.2.1条的规定,路试时检测转向盘最大转向力采用如下方法:汽车空载在平坦、干燥和清洁的硬路面上,以10 km/h的速度在5s之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渡到直径为24m的圆周行驶,施加于转向盘外缘的最大切向力不得大于150 N。 2(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的检测 转向盘自由转动量又可称为转向盘自由行程,是 指汽车保持直线行驶位置不动时,左右晃动转向盘时 的自由转动量(游动角度)。GB/T 18565中7.1.1和7.1.2 条规定:最大车速大于或等于100 km/h的汽车, 0转向盘自由转动量最大为20;最大设计车速小于100 0km/h的汽车,转向盘自由转动量最大为30。转向盘 自由转动量是一个综合诊断参数,当其超过规定的值 时,说明从转向盘至转向轮的传动链中有—处或几处图3.39 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的 检测 的配合出现松旷。转向盘自由转动量过大时,将造成 1—转向盘;2—指针; 驾驶员工作紧张,并影响行车安全。 3—刻度盘;4—转向管柱 转向盘自由转动量可采用专用检测仪进行(转向 参数测量仪也能检测)。简易的转向盘自由转动量检测仪由刻度盘和指针两部分组成,如图3.39。刻度盘通过磁力座吸附在驾驶室仪表盘或转向管柱上,指针则固定在转向盘的周缘上;也可将指针通过磁力座固定在仪表板或转向管柱上,而刻度盘固定在转向盘 周缘上。使用该种检测仪时,应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位置不动,转动转向盘至一侧极限位置,将刻度盘归零,再轻轻转动转向盘至行程另一侧极限位置,指针所示刻度即为转向盘自由转动量。 3(2(3 转向系维修 一、机械转向系的维修 (一)转向操纵机构的维修 转向操纵机构的维护和修理作业主要包括: (1)清洁部件外部。 (2)检查转向管柱与转向盘、转向器的花键连接是否松动或磨损,视情况予以更换。 (3)检查转向传动轴万向节有无松动、磨损,视情况予以更换。 (4)润滑万向节。 (二)转向器的维修 1(转向器的维护 (1)检查转向器固定是否可靠,有无漏油现 象。若有,应将转向器可靠固定,找出漏油原因并 加以排除。 (2)检查转向器外壳是否破裂,视情况焊补 或更换。 (3)检查调整齿轮、齿条配合间隙。 图3.40 转向盘自由行程的调整 1—锁紧螺母;2—调整螺栓;3—(4)检查调整转向盘自由行程。以循环球式 锁片; 转向器为例:如图3.40,旋松摇臂轴上调整螺栓的4—锁紧螺母;5—调整螺母 锁紧螺母1,拧动调整螺栓2,使自由行程满足? 15?,然后将调整螺栓锁止。 (5)紧固。按规定力矩紧固转向器螺钉、转向器与车架的固定螺钉、转向管柱固定螺钉等。 (6)润滑。转向器润滑油一般每隔8000 km检查添加,48 000 km更换;每隔2000 km润滑转向传动轴。 2(转向器的修理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由于结构紧凑,传动机构简单,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使用。图3.41为天津夏利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结构图。现以该车为例,阐述这类转向器的拆卸、检修 与装配。桑塔纳、奥迪等乘用车都使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其结构与天津夏利乘用车转向器基本相同。 图3.41天津夏利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结构 1—转向横拉杆接头总成;2—锁紧螺母;3—转向横拉杆及齿条接头;4—转向齿 条接头锁紧螺母; 5—油封;6—孔用弹性挡圈;7—轴用弹性挡圈;8—向心球轴承;9—轴向齿轮; 10—齿条导向块; 11—压紧弹簧;12—调整螺塞;13—锁紧螺母;14—转向齿条;15—齿条衬套锁 止环; 16—转向齿条衬套;17—转向器壳体橡胶垫圈;18—转向器壳体固定夹;19—转 向器壳体总成; 20—防尘罩箍带;21—转向齿条防尘罩;22—防尘罩锁簧;23—滚针轴承 (1)拆卸 ?用千斤顶顶起汽车的前部,拆卸前轮、转向轴万向节、转向节横拉杆接头,然后用专用工具从转向节臂上拆下转向拉杆接头,拆下齿条壳夹子的4个固定螺栓,取下转向器总成。 ?将转向器总成壳体的安装部位夹持在虎钳上(钳口垫上铜片或铝片),在转向齿条接头总成上作好装配标记,拆下转向横拉杆接头总成。 ?拆卸防尘套锁簧和防尘罩管箍,拆下转向器齿条防尘罩。 ?将转向齿条接头螺母松开,从转向齿条壳体上拆下转向接头螺母,再用专用工具拆卸锁紧螺母。 ?拆卸齿条导向块调整螺塞,从转向齿条壳体上拆下压簧和导向块分总成。 ?拆下转向器齿条。拉出齿条时,应使齿条朝向壳体侧面再拔出,以防划伤衬套;不允许旋转齿条。 ?用螺丝刀拆下油封,注意不要划伤壳体。 ?用专用工具拆下弹性挡圈,从转向齿条壳体中将转向小齿轮和轴承一起拆下。 ?拆卸向心球轴承。用专用工具拆下轴上弹性挡圈,再用专用工具拆卸轴承。 (2)检修 ?检查齿条的摆差、齿的磨损情况;齿条的最大摆差为0.15mm。检查齿条背面是否磨损或损坏,如有则应更换齿条和衬套。更换时,在新的衬套内侧涂敷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将衬套装入转向齿条壳体,并对准内侧的3个孔。 ?检查轴承是否松旷,若磨损严重应更换新轴承。 (3)装配与调整 ?装配前注意在各密封处、相互运动处加注润滑脂。 ?装配向心球轴承。用专用工具将轴承装到小齿轮上,并装上轴用弹性挡圈。 ?装配转向小齿轮。用专用工具将转向小齿轮装入齿条壳体内,然后装上孔用弹性挡圈,再用专用工具将油封压入齿条壳体内。 ?装配转向齿条。将2号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涂在齿面和整个齿条表面上,再装入转向齿条。注意不要划伤齿条齿套。 ?调整齿条预紧度。用扳手拧紧压簧调整螺塞,紧固力矩为6.9N?m。前后移动转向齿条约15次,使齿条处于稳定状态,然后继续拧紧压簧调整螺塞,拧紧力矩为12.3N?m。再用扳手将压簧螺塞退回1/8圈,接着使用专用工具测量齿条的预紧度是否符合规定值(29.4,58.8N?m)。如果没有达到规定值,则应重复以上操作。 ?装配转向齿条接头总成。将转向齿条接头螺母拧入转向齿条接头;将转向齿条接头总成拧入转向齿条。固定转向齿条,拧紧转向齿条接头螺母,紧固力矩为49,63.7N?m。装上转向齿条防尘罩,装上防尘罩锁簧和防尘罩箍带。 ?装上转向横拉杆接头总成。将锁紧螺母和横拉杆接头总成拧到齿条接头上,直到标记对准。初步拧紧锁紧螺母,在检查调整好前轮前束后,最后拧紧锁紧螺母。 循环球式转向器正传动效率可达90%-95%,操纵轻便,使用寿命长,在货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以解放CA1092汽车为例,介绍这类转向器的修理作业。 (1)拆卸 ?拆下转向摇臂和万向节叉的锁紧螺母,拆下转向器固定螺母,取下转向器。 ?卸下通气塞,放掉润滑油。 ?将转向螺杆拧到底,再回拧3圈半,拆下侧盖和转向摇臂轴。 ?拆下下盖,取出转向螺杆及转向螺母总成(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解体该总成)。 (2)检修 ?检查转向器壳体,应无裂纹等损伤。 ?对转向螺杆、螺母进行探伤检查,发现裂纹或滚道严重磨损应予更换。 ?钢球出现表面严重剥落等情况时应成组更换。 ?齿条、齿扇应无金属剥落和严重损伤,必要时更换。 ?转向摇臂轴应无裂纹,花键应无扭曲或损坏。 ?轴承应无严重损伤,必要时更换。 ?油封应无损坏,否则需更换。 (3)装配与调整 按拆卸的相反次序进行,并调整好传动间隙。 (三)转向传动机构的维修 1(转向传动机构的维护 (1)检查调整转向拉杆球头销的松紧度。 (2)检查调整最大转向角。 (3)紧固和润滑。 2(转向传动机构的修理 以解放CA1092汽车为例。 (1)拆卸与分解 ?分开转向摇臂与直拉杆。 ?在转向摇臂与摇臂轴之间做好装配记号,拆下转向摇臂。 ?拆下转向直拉杆总成并分解。 ?拆下转向横拉杆总成并分解。 (2)检修 ?检查转向摇臂或上端花键有无裂纹或损坏,若有应更换。 ?检查转向摇臂锁紧螺母有无损伤,若有应更换。 ?各球头销、销座及球碗应无裂纹,球头销颈部磨损不超过1 mm,球面磨损失圆 不超过0.50 mm,否则应更换。 ?球头销螺纹应无损伤,否则应更换;球头销弹簧不应有弹力减弱或折断现象,否则应更换。 ?检查转向节应无裂纹,轴颈与轴承的配合间隙符合要求。 ?防尘装置应齐全、有效。 (3)装配 ?安装转向直拉杆总成:将弹簧座、弹簧和上球头座依次装入转向直拉杆端头的支承孔。将球头销的球头涂以润滑脂,从转向直拉杆侧面的大孔中装入。放入球头座,拧入螺塞;拧紧时先将螺塞拧到底,再退回1/5,1/2圈,然后用开口销锁住调整螺塞。装上油封和护套。装配转向直拉杆的另—端。将转向直拉杆的两个球头销分别装到转向摇臂和转向节上臂锥孔内,按规定力矩拧紧球头销螺母,装好开口销。 ?安装转向横拉杆总成:将转向横拉杆接头夹在虎钳上,装入上球头座。将球头销涂以润滑脂,使球头销穿过上球头座中心孔后落入球头座,再依次装入球头座、弹簧座和弹簧,拧上螺塞;拧紧时先将螺塞拧到底,再退回1/5-1/2圈,然后用开口销锁住调整螺塞。在球头销端装入油封、密封罩和油封盖,并装配另—端转向横拉杆接头总成。分别将左、右横拉杆接头总成装到横拉杆的两端,并拧紧左右横拉杆接头的4个螺栓。把转向横拉杆总成装到左、右梯形臂的锥孔内,按规定力矩拧紧球头销螺母,装好开口销。 ?将转向摇臂上端套入转向摇臂轴,对正装配记号,将轴端螺母拧紧。 二、动力转向系的维修 1(动力转向系的维护 以桑塔纳2000为例: (1)检查转向油罐油平面和油液质量 O O?热车时让发动机怠速,转动转向盘,使油温达到40C—80C,检查转向油罐液面高度。 ?检查油液是否有起泡或乳化现象。 (2)检查油压 ?系统压力检查。如图3.42,打开压力表阀门,起动发动机并怠速运转,满方向转动转向盘数次,压力表读数应为6.80,8.20 Map。 ?转向泵压力检查。如图3.43,起动发动机并怠速运转,满方向转动转向盘数次,将压力表阀门关闭(不超过5s),压力表读数应为6.80,8.20 Map。 (3)清洁转向器及转向油泵外部 清洁并检查是否有漏油痕迹。 图3.42 系统压力的检查 图3.43 转向泵压力的检查 (4)检查各连接油管、接头 检查油管是否漏油,接头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5)检查转向油泵传动带松紧度 如图3.44,松开转向油泵装配支架上的2个螺母,转动调整螺栓,当带中部的挠度为9,10 mm时,再将2个螺母锁止。 (6)测量转向盘上的转向力 超过40N应予以检查维修,同时,转向盘自由行程应在规定范围内。 (7)转向器齿轮齿条的间隙调整 通过图3.45中所标的调节螺钉进行调整。 图3.44 转向油泵传动带张力的 调整 图3.45 齿轮齿条间隙的调整 1—调整螺栓;2—锁紧螺母 (8)转向油更换 ?支起汽车前部,使两前轮离开地面。拧下转向油罐盖,拆下回油管放油。同时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左右转动转向盘。 ?关闭发动机,在转向油罐中添加转向油至规定高度,满打转向盘2,3次,若液 面下降需补充转向油。降下汽车前部,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满打转向盘2—3次。重复以上操 作,直到转向油罐液面无明显下降,转向油罐中转向油无气泡和乳化现象为止。 2(动力转向系的修理 以宝来乘用车为例: (1)拆卸 ?拆下万向节,将万向节从转向器中拉出。 ?分别用软管夹夹住通向储液罐和叶片泵 的软管。 ?拆下隔音板,将放液盘置于车下。 ?用拉力器V/176按图3.46的方法将调整杆 端头从转向臂上压下。 ?密封好从转向器上取下的软管,并对转向 图3.46 压下调整杆端头 器上露出的螺纹进行保护。 ?拆下转向器固定螺栓,取下动力转向器总成。 (2)检修 注意以下事项: ?重点检查限压阀、流量限制阀和叶轮的磨损情况。对于严重磨损或损坏的零件,必须更换。 ?密封衬垫等经过拆卸后应更换新件。 ?橡胶防护套应无损坏。 ?供油压力应为8.5,9.5MPa; (3)安装调整 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软管连接处换用新的密封环;管接头螺栓、支架固定螺栓、限压阀螺塞等处的拧紧力矩严格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参照上述“转向油更换”中的方法添加新的转向油。 带动力转向装置的整体式转向器,可靠性较高,一般不需要分解检修;只有确认转向器存在故障需要检修时,才予以分解。 此种转向器的常见损坏是漏油和齿轮齿条间隙过大。漏油一般发生在管接头、密封圈、油封等处;齿轮齿条的间隙可通过调节螺钉予以调整。 维修完成后的转向系应满足: (1)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2)转向盘转动灵活,操纵轻便,无阻滞、摆振现象。 (3)转向轮具有自动回正能力。 (4)转向盘的转向力和自由行程在规定范围内。 (5)汽车不得有摆振、路感不灵、跑偏或其他异常现象。 (6)转向节及转向臂、转向横(直)拉杆及球销应无裂纹和损伤,并且球销不得 松旷。 (7)横、直拉杆不得拼焊。 (8)转向轮定位正确。 (9)侧滑符合要求。 百度文库—jierweb 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非本人所创。感谢作者。
/
本文档为【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