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

2017-09-19 4页 doc 72KB 1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际利率的两种计算方法,并分析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     2、比较两种实际利率测算方法的差异性及科学性。 二、实验背景 利率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微观经济目标可以通过利率调整实现。利率调整是在一定的经济运行环境下进行的,它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居民储蓄、市场投资等都会产生直接或是简洁的影响。而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23次使用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可见利...
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
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际利率的两种计算,并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     2、比较两种实际利率测算方法的差异性及科学性。 二、实验背景 利率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微观经济目标可以通过利率调整实现。利率调整是在一定的经济运行环境下进行的,它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居民储蓄、市场投资等都会产生直接或是简洁的影响。而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23次使用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可见利率在我国经济政策中的地位亦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研究实际利率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本实验就1978年至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利率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并比较分析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分析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运用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指数的数据用两种方法来计算并分析哪种方法更科学。 四、实验环境   本实验属于自主实验,由学员课后自主完成,主要使用Excel软件。   数据来源: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获取数据。 五、实验原理 1、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1+通货膨胀率)。 六、实验步骤 1、采集实验基础数据。通过网上登录国家统计局网站查看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登录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获取相应数据。数据样本区间为1978-2012年。     2、利用Excel软件分别按照两种方法计算实际利率。     3、做出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以及两种不同算法下实际利率变化的折线图。 4、分析图,考察实际存款利率变化特点并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七、实验结果及分析 1、实验结果 年份 一年期存款名义年利率(%) 通货膨胀率(%) CPI(以1977年为基年) 实际利率(第一种) 实际利率(第二种) 1978 3.24 0.7 100.7 2.54 2.52 1979 3.78 2 102 1.78 1.32 1980 5.04 6 106 -0.96 -2.16 1981 5.4 2.4 102.4 3 2.98 1982 5.67 1.9 101.9 3.77 3.75 1983 5.76 1.5 101.5 4.26 4.23 1984 5.76 2.8 102.8 2.96 2.95 1985 6.72 9.3 108.8 -2.58 -2.06 1986 7.2 6.5 106 0.7 0.9 1987 7.2 7.3 107.3 -0.1 0.18 1988 7.68 18.8 118.5 -11.12 -9.36 1989 11.11 18 108.5 -6.89 -5.84 1990 9.91 3.1 102.1 6.81 6.61 1991 7.89 3.4 102.9 4.49 4.34 1992 7.56 6.4 105.4 1.16 1.09 1993 9.46 14.7 113.2 -5.24 -4.57 1994 10.98 24.1 121.7 -13.12 -10.57 1995 10.98 17.1 114.8 -6.12 -5.23 1996 9.16 8.3 106.1 0.86 0.79 1997 7.12 2.8 100.8 4.32 4.2 1998 5.03 -0.8 97.4 5.83 5.88 1999 2.92 -1.4 97 4.32 4.38 2000 2.25 0.4 98.5 1.85 1.84 2001 2.25 0.7 99.2 1.55 1.54 2002 2.02 -0.8 98.7 2.82 2.84 2003 1.98 1.2 99.9 0.78 0.77 2004 2.03 3.9 102.8 -1.87 -1.8 2005 2.25 1.8 100.8 0.45 0.44 2006 2.35 1.5 101.5 0.85 0.84 2007 3.87 4.8 104.8 -0.93 -0.86 2008 4.14 5.9 105.9 -1.76 -1.65 2009 2.25 -0.7 99.3 2.95 2.97 2010 2.25 3.3 103.3 -1.05 -1.03 2011 3.5 4 104 -0.5 -0.2 2012 3 2.6 102.6 0.4 0.6 2、实验结果分析 (1)1978年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分析 我国存款利率的变化主要由中央银行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来进行调整。利率在我国经济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加关注通过调整利率以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在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保持增长,此过程之中通过数次调整利率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如1985年年中利率的上调是由于从1984年开始的通货膨胀现象日益显著;1988-1989年两年通货膨胀率的迅速上升又促成了利率的继续提高;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1991-1994年经济增长率持续上升,但是,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也是历史上最高的:PPI涨幅高达27.1%,CPI涨幅高达24.1%,过高的CPI导致1993、1994以及1995年实际利率为负值,而一个负的实际利率会导致资金和资源的错配,从而对经济造成长远危害。此时,央行多次上调各档次定期存贷款年利率,名义利率的上升使得实际利率有所上升,同时,由于上调利率控制了货币流通数量,通过对货币供求关系的影响使得CPI的值开始有所下降,对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了一个重要的调节作用。1996-1999年间的相继7次调低利率,则先是由于通货膨胀率的回落,而后则是由于人们并未料想到的通货紧缩的来临。总之,1996年至2002年的多次大幅降息对于拉动内需、支持企业发展、推动国内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21世纪中期,随着2004年物价逐渐走出低谷,我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2003-2007年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及存贷款准备金率,有助于控制货币流通数量,更好地调节经济发展。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亦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出口需求下降,库存增加、资金紧张,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面临破产,因而无法按期偿还债务,银行业积累大量坏账、呆账,造成支付关系紧张,同时,由于部分国家主权信信用危机使得要求现款支付的比率大大提高,最终导致对资金需求增加,借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走高,而高利率对经济发展亦很不利。在2008年内,央行总共降息4次,总降息达1.89个百分点。 2010年至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退去、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不断凸显、CPI持续高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投资热不断升温,人民币升值压力猛增。国家急需出台调控经济措施,使经济回到正常轨道,平稳增长。央行在此期间连续加息4次,总加息达到1.07个百分点。 (2)两种实际利率测算方法的差异性及科学性 第一种: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第二种: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1+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通常也可以看作实际利率,而第二种方法中,“1+通货膨胀率”的含义是以未发生通货膨胀之前为基期,当前为期。除以“1+通货膨胀率”还原为基期的实际利率。也就是说是否考虑基期和报告期差别的因素,如果通货膨胀率很低,可以忽略不计调查时间上的区别。即将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1+通货膨胀率)”展开可得“1+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是两个很小的百分数的乘积,在一般计算中可忽略,因此有了第一种简单算法。 因此,相较而言,第二种方法更为科学精确。
/
本文档为【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