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doc

2017-09-19 9页 doc 24KB 17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doc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doc 关于“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 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行为中极为重要的一都分;它允许个体与他人交流,并向个体提供思维的工具(Kendal11988)。如果个体在语言发育过程中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或者大脑受到创伤,他/她所获得的语言系统就可能是不完善的,表现为语言运用方面的障碍,即语言障碍 (language disorders)。语言表达障碍即为其中之一,对于儿童来说,语言表达障碍必然会影响其社会沟通能力,严重时足以扰乱学业的发展和身心健康。语言问题不仅会带来儿童期的学业失败,还会导...
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doc
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doc 关于“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 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行为中极为重要的一都分;它允许个体与他人交流,并向个体提供思维的工具(Kendal11988)。如果个体在语言发育过程中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或者大脑受到创伤,他/她所获得的语言系统就可能是不完善的,表现为语言运用方面的障碍,即语言障碍 (language disorders)。语言表达障碍即为其中之一,对于儿童来说,语言表达障碍必然会影响其社会沟通能力,严重时足以扰乱学业的发展和身心健康。语言问不仅会带来儿童期的学业失败,还会导致成年后的就业困难和社交失败,使得语言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相关研究表明,有语言表达障碍的儿童,通常在早年有负性行为的发生频率高于正常儿童,提醒我们注意语言表达障碍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沈晓明主编《临床儿童学》报道:7%~10%的儿童在语言的发育上低于正常,有3%~6%的儿童存在语言感受或表达障碍并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可见,一定数量的语言表达障碍儿童的存在,影响着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从而困扰着教育的发展。 西方研究者对语言表达障碍的研究历史悠久。据美国资料报道:严重的表达性言语障碍患者约占儿童人口的0.1%,而轻症患者则可能十倍于此。患有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口语表达运用能力很低,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并且发音器官和神经系统无异常。我国在真正含义上的研究和关注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科研意识的提高,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各界都在进行广泛的研究。为帮助语言表达障碍儿童拜托困境,为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对语言障碍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科研话题。 通过查阅图书、期刊文献的搜集,从1979年至今共有“语言/言语表达障碍”的相关文献共16篇;关于“语言/言语障碍”的文章共960篇;其他诸如语言表达不良以及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关文献共计100篇左右。同时也有大量关于语言表达障碍的网络数据资料。由次可见,关注语言障碍的研究甚多,但对语言表达障碍的理论研究还未成熟起来。并且多数研究以临床诊治分析居多,涉及医学、生物学领域较深,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注不多。现将相关研究归纳如下: 一、关于语言表达障碍的概念界定的研究 在各时期,有关语言表达障碍的界定有如下观点: (1)美国听语协会(ASHA,1982)将语言障碍定义为不正常的口语(spoken language)和书面语言(written language)的习得、理解或表达。1993年该协会又将语言障碍定义为在理解与/或使用口语、书面语言或是其他符号时有困难。语言障碍可能涉及语言形式(音韵、构词、语法系统)、语言内容(语义系统)、语言在沟通中的功能(语用系统)。 (2)有研究者认为语言表达障碍即是儿童在理解和表达之间的不一致。例如美国听语协会指出发展性失语症(developmental dysphasia/aphasia)指某些儿童虽然没有任何言语器官的缺陷,而且也能理解别人的话语,但其言语表达能力却无法像同龄儿童一样;李乐平在《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中也将表达性语言障碍看作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 (3)还有研究指出语言表达障碍即是语言表达低于正常水平,且难以与人正常交流。著名学者范来波1978年给说话障碍下的定义为:“和常人的言语偏离甚远,以致惹人注意,干扰信息交往,甚至使说话人或听话人感到苦恼的言语异常。”而在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我国语言残疾(障碍)的定义为:“语言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从 而难能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这里的语言障碍是指单纯的语言障碍,包括失语、失音、严重口吃和构音不清。因此,我国的语言残疾和说话障碍是一致的;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及资赋优异学生鉴别原则与鉴别基准》(2002)中将语言障碍定义为:指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与同年龄者相比较,有显著偏差或迟缓现象,而造成的沟通困难。 由此可知,理论派别不同,对语言表达障碍的提法不同。(如说话障碍、语言表达不良、沟通障碍等)但综上所述,语言表达障碍的特征之一就是儿童在语言接收和语言表达之间的不一致。这样的儿童在语言表达上虽然问题严重,但其理解能力正常。在学龄期后往往也会产生学习困难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类被称为接受——表达混合型语言障碍,此类儿童既有表达问题,又在某些谈话内容的理解方面有困难。他们可能在理解特定的或句子时有困难,例如复杂的假设句。病情严重者,理解基本词汇或简单句子的能力都可能受到损害,他们可能在声音和符号的听觉处理、储存、回忆和序列化方面存在缺陷。 二、关于语言表达障碍的成因及表现的研究 (1)有研究认为语言表达障碍的成因主要与家庭因素有关。美国茨大学医学院的主治医生凯尔曼认为,造成儿童语言表达障碍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生活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家里鼓励孩子说话的机会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每天坐在电视机前长达数小时。 (2)也有人提出语言表达障碍主要是由于不良的语言发展与环境造成的。如Hall和Burgess认为词汇和句法的不同步发展,再加上一些别的因素(如儿童对会话的需要),阻碍了儿童的言语流畅性;上海医科大学张欣在其临床分析(1993)中指出:一般认为儿童语言表达不良与舌系带过短或超前附着有关,但研究表明儿童舌系带的长短与舌系带的附着超前不完全是导致儿童语言表达不良的原因, 而不重视儿童语言发育的卫生, 并在不良环境下的语言表达及儿童学语的好奇心, 模仿, 习惯是导致儿童语言表达不良的主要原因。 (3)还有研究者认为从生理上而言,听觉障碍(视觉障碍以及脑损伤都可能引发儿童语言表达障碍。从心理上而言,智力障碍(情绪障碍(自闭症等也会导致儿童语言表达障碍。从环境因素而言,生活经历缺乏( 混杂的语言环境及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同样可能造成儿童语言表达障碍。 (4)在语言表达障碍的表现上,多数研究显示其特征是语言发展缓慢,难以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我。西安市儿童医院医生刘京媛对120例儿童的临床诊断(2003)发现:语言表达障碍表现为智力正常,理解能力争正常,说话简单,语言发展缓慢,用词少,不说连贯话,经常用点头、摇头、摆手、眼神等肢体语言及动作,来表达心里发硬需求及认知和意愿。可能与其左脑半球与右脑半球发育不平衡等生物因素有关;李乐平在《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2009)中提到:此类患儿多伴发社交-情绪-行为紊乱,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社交不良、焦虑、敏感或过分羞怯为多;用字困难,咬音不正,难以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我;可能有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家族史等原因。 以上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语言表达障碍的成因以及表现,表明语言表达障碍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很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大致归结为生理成因以及心理因素。这类儿童言语发展的速度较慢、词汇量有限,显著的特点是句子短和语法结构简单。常伴发情绪失调,行为紊乱,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伴关系不好,在学龄期尤为突出。他们常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甚至也不知道怎样用手势或其他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伴有构音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冲动、攻击等行为。 三、关于语言表达障碍的诊断及矫正方法的研究 (1)有学者将语言表达障碍的诊断方法总结为父母报告、标准化测验及样本分析。如杨薇在《儿童表达性语言能力评定技术》(2009)提出儿童表达性语言能力评定的三种途径:对于O一3岁的年幼儿童较多采用父母报告的方式,而对于3岁以上语言能力较完善的儿童通常对其进行直接测量。一般使用两种方式:1.标准化测验,2.对来自于自然语言样本的自然 言语的测量—语言样本分析。两种类型的测验都能对不同年龄儿童一定范围的语言技能做出评定,包括:语音、词汇知识、句法、词法和语用。一般来说,标准化的语言测验可以对语言的接受和表达能力进行评定,而语言样本的分析通常用来测量表达性语言。 (2)研究显示,有语言表达障碍的儿童需要以规范的语言做指导,并且多与他人沟通。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张欣(1993)提出:对此症的克服也并非困难, 只是需要适当的时间与主客观的坚持努力, 以正确的规范的语言作指导, 如传授者的正确语言, 电视、电台普通话的学习,一般坚持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都能克服;李乐平(2009)指出:改变这类儿童的现状重点在于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激发患儿表达的欲望,训练患儿模仿别人讲话。家庭中父母能积极参与语言交流训练。另外这类患儿一般创造能力强,并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及绘画能力,可因材施教,多方面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促使语言表达能力快速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仝中原在《抓住语言关键期,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2009)也指出,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以及家人进行交谈,养成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使幼儿在快乐的语言表达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3)部分学者提出,可以使用表情、手势、绘画、游戏等多种方式给孩子创造宽松的语言表达环境。根据美国郝拉姆和Bril倡导的“综合沟通法”,在语言干预活动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沟通策略。除了听、说、练习,还可增加表情、手势、动作、姿势、绘画、写字等多种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研室施萍(2011)认为对于语言表达障碍的诊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利用富于想象的游戏,使儿童模仿治疗师示范性语言,并用手势和动作加强儿童的感受;鼓励儿童有意识地交流,创造各种机会与儿童对话;用角色扮演游戏来教儿童生活用语。?“听力轰炸”,即用单词或叠词作语言刺激,反复应用于环境中。?将儿童感兴趣的物品和玩具与单词相匹配。?鼓励儿童用姿势、发声作交流,不必理会其发音不佳的表现。?用最简单的语言与儿童交流。?纠正哭叫、发怒、扔物等不良的交流。?创造情景,促使儿童与他人交流,并迅速给予应答。 针对以上研究显示,诊断应该是针对找出的问题,确定异常的量和质的问题。语言诊断的过程是为了确认异常存在与否。所以诊断应从下列几种方法收集所需的资料: 1、儿童个案史的资料收集。收集儿童的成长过程、家族史、健康史、学业成就、社会能力、情绪稳定性、语言环境等等有关的资料,以便充分掌握导致儿童语言表达障碍原因的有关资料,为未来进行矫治提供有用的依据。 2、生理检查。检查儿童的听力、发音器官、呼吸器官等的发育情况。必要时还可以做脑神经生理检查,以确定语言表达障碍的生理原因。 3、情绪适应的评价。情绪障碍或行为异常的儿童容易造成功能性说话异常,应该采用心理测验、访谈、咨询或行为观察分析的方法来诊断语言表达障碍是否和情绪障碍有关。 关于语言表达障碍的矫正研究,尽管众说纷纭,但不难看出研究者大多都是从家庭因素以及社会环境方面来对语言表达障碍儿童进行研究探讨,对于其心理环境的矫正研究甚少。语言表达障碍儿童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其心理会产生胆怯、自卑等心理。从不会说变成害怕说,所以应该将关注点转移到语言表达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创造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其语言表达的纠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最初的语言是表达情绪、情感和愿望的。情绪在孩子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积极的情绪体验,当它发生在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中时,常以个体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表现出来。而当兴趣和积极的情绪相互补充,那么孩子就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这时最有利于进行语言教育活动。 四、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发展趋势: 1、在一些基本观点上,逐步达成共识。虽然各研究者对语言表达障碍的成因看法不一,但都肯定其家庭因素对影响深远,无论是家庭教育环境或是家庭遗传因素,都强调从家庭着手改善幼儿语言环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研究者都看重语言表达障碍对于儿童的负面影 响,强调早期干预。 2、研究者对于语言表达障碍的概念研究慢慢深入,对其诊断及矫正产生浓厚兴趣。对于语言表达障碍概念的界定逐步清晰,起初将语言表达障碍界定为理解与表达间的不一致,后又加入“其表达水平低于普通人,难以与人正常沟通”显得更为深入和全面;研究对其成因研究不多,偏重于临床诊治及分析。 3、理论研究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领域发展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广泛,但多偏向医学研究,从生物学角度出发的探究占多数。 4、 研究者从注重理论研究逐渐转向偏重实际操作的研究,重点是诊断以及矫正的操作方法。部分研究者把视线集中在课堂教学、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培养之中。 五、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幼儿表达性语言能力评定方法等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目前并未有一套固定的评定技术,研究者提出的方法大多容易受主观条件的制约,不够完善。 2、对如何从心理方面来矫正幼儿语言表达的障碍,有待于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拿出更有信服力的研究。 3、实践研究的时间短,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居多,更多的是在积累经验。实验研究较少,可说服的数据尚少,可推广的经验尚不多。 4、随着幼儿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深入,教师自身的素养问题已成为制约幼儿语言表达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因素。 六、总结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来说,国内外对语言表达障碍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料较为集中,便于分析整理。但大量研究都是从外在环境出发来对语言表达障碍儿童进行研究探讨,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变化发展关注较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幼儿作为语言表达的主体的地位。语言学习论者都非常强调儿童语言发展中周围环境的作用,但我认为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也非常重要,对其自身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因此,今后对语言表达障碍的研究应该将重点转向心理学及教育学领域,关注幼儿心理发展变化及矫正方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教育领域,例如教育者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幼儿的语言矫正;同时,重视实验研究,深化研究并提出可推广的经验,寻找一般规律,促进语言表达障碍儿童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锋.儿童期语言障碍[J].心理科学,1988,(03). [2]李乐平.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R],2009. [3]杨薇.儿童表达性语言能力评定技术[D],2008. [4]李孝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词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应用研究[D],2009. [5]朱缪斌.德国:儿童为何语言障碍多[N].早期教育,1998,(02). [6]陈穗清,张积家.词汇发展与儿童口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 [7]张欣.150例正常儿童语言表达不良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8(06). [8]刘京媛.120例儿童语言障碍初步研究[J].国外医学 妇幼保健分册,2003,(05). [9]焦江云.对幼儿园中语言障碍儿童实施教育干预的探讨[Z],2008. [10]仝中原.抓住语言关键期,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决策探索,2009,(06). [11]施萍.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的诊治策略[N].中国社区医师报,2011-9-9. [12]李文馥,周小彬,等.3-6岁幼儿言语表达能力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03)( [13]周凤娟.学龄前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04,17(02). [14]关雅杰.王秀红.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5(14). [15]王小华.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N].考试周刊,2011,(47). [16]姜红,魏书珍,等.表达性和理解性特殊性言语发育障碍1例[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6, (03).
/
本文档为【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