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doc

2018-01-13 13页 doc 31KB 10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doc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 根据省供销社的安排,XX市供销社高度重视,及时组成课题调研组,由市社领导带队,分四个小组,利用半个月时间集中深入13个县市区和5个重点为农服务企业,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座谈、实地察看等方式,就服务“三农”、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新型产业发展以及开展“强身健体工程”和 “服务规模化工程”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XX市供销社按照总社、省社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进和...
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doc 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 根据省供销社的安排,XX市供销社高度重视,及时组成课题调研组,由市社领导带队,分四个小组,利用半个月时间集中深入13个县市区和5个重点为农服务企业,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座谈、实地察看等方式,就服务“三农”、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新型产业发展以及开展“强身健体工程”和 “服务规模化工程”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XX市供销社按照总社、省社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进和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探索试点开展了基层多元化、网络现代化、服务一体化、企业规模化、营销新型化等多项改革。截止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已改造新型基层社118个,规范各类专业合作社52个,建设市县乡三级配送中心65个,建设市级为农服务中心1个,综合服务站100个,初步构建了基层组织服务网络、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现代综合服务网络等“三大网络”,形成了全市供销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 XX市供销社通过贯彻省社“三个服务好”的要求,着力实施“强身健体工程”和“服务规模化工程”,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达到了“三个进一步”、实现了“三个大转变”的目的。即进一步深化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基层社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功能不断健全,经济实力持续增长,得到了强身健体。2014年1-9 月份,基层社实现利润300万元,同比增长41.5%,在全系统利润指标所占比重增长1.5个百分点,基层社全面止亏转盈,实现了基层社保本向盈利的大转变。进一步探索新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搭建农业产业化、产销对接、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平台,拓展了服务功能。2014年1-9月份,全系统直销农副产品 5亿元,网上销售农副产品80余万元,实现了传统销售向现代营销模式的大转变。进一步加强联合与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引进先进技术,实施农业一体化集成服务,提升了服务效能。2014年1-10月份,全市试点机械化、精准种植玉米、谷子共5000余亩,帮助农民秋收玉米1000余亩,帮助农民增收 122.5万元,实现了农户单块种植向托管精准生产的大转变。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政策引领。全市各级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重要批 示精神,总社王侠主任关于“供销合作社要发挥组织体系较为完整、流通网络相对健全的优势,在农业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担当重任”的指示精神,省社狄重阳主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勇于担当的精神,创造出为农民服务的产品和为农业服务的平台”的要求作为工作的指针,在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协调推进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保证了思想和行动方向的正确性。 (二)坚持统筹推进。在具体组织实施中,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省供销社七届十二次理事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调研、广征博引、积极谋划,结合全市实际,先后出台了《五年发展规划》、《集团化发展战略》、《为农集成服务发展意见》、《供销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电子商务发展》、《产销对接》等一系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阶段任务,保证了整体工作的有序推进。2014年,市县供销社累计集中调研100余人次,召开现场推进3次,座谈讨论8次,专题培训 3次,保证了实施效果。 (三)坚持龙头带动。在新型产业发展方面,XX市供销社依托龙头企业,先后进军产销对接、电子商务等新领域、新产业。由市供销储运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欣鑫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足服务三农,从构架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流通高端服务平台入手,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与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联系合作,形成了以电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目前,该公司已经与武乡三里湾、潞城神农、潞城新润、潞城熬脑、平顺双喜、陵川马圪当、屯留嘉禾、沁水历山等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除自身建立“好实惠”网上商城外,还以接入腾讯财付通支付方式,入驻淘宝网、天猫商城、善融商城等知名电商平台,实现了互联网营销的广覆盖。仅今年上半年销售三里湾黑花生就达5000多斤,初步打开了地方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由市果品公司牵头组建的果蔬产销对接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金鑫瓜果批发市场的带动作用,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助农增收为方向,以现代流通方式为渠道,使农村绿色、有机、无公害果蔬直销超市,建设城市“15分钟便民商业圈”,实现城市“菜蓝子”绿色化,农民果蔬种植有机化,城乡流通便捷化。该工程目前已改造交易大棚15000平方米,新建恒温库5000平方米,新建农产品配送分拣中心1080平方米,信息处理中心200平方米和农产品检测室100平方米;购置冷藏库专用设备1套,果蔬厢式冷藏车(配送直通车)5辆,自办果蔬专业合作社1个,签约专业合作社6个,入社成员总数达857户,带动农户4120户,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 基地+农户+订单”的运作模式。 (四)坚持基层主体。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供销社认真落实省供销社基层社建设暨肖家庄现场推进会议精 神,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革改造,大力实施“基层社建设工程”、“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综合服务社星级创建工程”、“协会化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建设,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势头。全市 51个基层社得到全面改造,31个基层社得到资产改造,建设标准化综合服务社252个。XX市社全面实施“一社一业”发展战略,探索综合改革办法,在基层形成了集种养殖、再生资源回收、工业产品加工、农产品精加工和包装、建材市场、婚庆等综合服务产业链,店上、史回、微子镇等基层社已呈现出“以业养社、多元发展”的态势,增强了自身实力,成为了XX市社改革发展的支柱。 (五)坚持资源整合。近年来,市供销社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统筹优势,把农资、储运、盐业等物流基础实力强、土地资源丰富、地理区位合理的单位进行有效资源整合,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列入全市物流体系建设规划,规划建设集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盐系产品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系统组织优势,以提升便民店服务和完善配送中心配送功能为重点,以现代经营方式整合传统经营网络,梯度提升便民店水平,着力打造“新网工程”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流通服务体系,在搞活城乡商品流通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制定了供销物流园区整体规划,初步征得了市委、市政府的同意;重点对供销储运的仓储设施进行了完善提升,梯度推进了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引深“全覆盖”成果对252个星级便民连锁商店进行了强化,发挥了系统资源的最大优势。 (六)坚持社会参与。发挥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联系农民、点多面广的优势,以科技院所的技术为支撑,积极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今年,市社筹建了为农服务中心,购置了大型秋季作物收割机,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市为农集成服务工作。由山西大学、晋城沃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XX县供销社等三家入股合作组建金丰原农科贸有限公司,创建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园,在襄垣、黎城、XX县等县进行试点推广,通过打包服务,示范种植,推进技术集成化、作业机械化、服务系列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利用,探索破解“种什么、谁来种、怎么种”的难题,解决农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目前,已健全了管理机制,完善了组织体系,研究制定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站建设标准》、《农业集成技术示范点》、《农机驾驶员管理制度》和《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与各县服务站和示范点签订了项目合同书,2015年将在全市推广50000亩玉米、3000亩谷子的一体化种植。 (七)坚持规模发展。对国家支持、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农民期盼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市供销社都全力以赴创造环境、科学合理统筹规划、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市果品公司牵头组建的果蔬产销对接工程项目,总投资达2203.67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扶持资金63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15 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258.67万元,同时还被总社确定为农业产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市供销社与山大合作建设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一期投资就达1000余万元,其中仅省财政补贴资金就达734万元。正是市供销社实施规模发展科学的工作思路,才实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存在问题 (一)基层基础整体比较薄弱。近年来,各级供销社不断加快推进基层社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层实力有所增强。但从统计报表显示,作为服务“三农”主力军和重要平台的基层供销社,截止2014年9月底,全市供销社系统基层社资产总额29.6亿元,仅占总资产额的36.6%,1-9月份营业额3.2万元,也仅占全系统的27.6%,在全市经济发展的权重明显偏低,服务基础亟待夯实。 (二)新型实体推进速度较慢。由于供销社企业大多都实力有限,综合竞争能力弱,盈利水平低,对新上项目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推进速度较慢。比如,山西欣鑫合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好实惠”网站和“新翠绿”品牌社会知名度还较低,与电商同行业相比,规模还不够大,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果蔬产销对接工程还没有全面铺开,运行还不够规范,还没有体现应有的效应。 (三)为农集成服务仍在探索。尽管已进行了一年试点,但由于是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管理体制不太健全,风险机制不够完善,集成服务还待提升,激励机制还需加强,而且又涉及到科研院所、供销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农技人员、农村农户等多个方面,关系协调、利益分配、服务措施等都需要逐步摸索,对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边实践边破解,因此,这一服务模式还需要一定时间实践检验,这一服务体系还需要一段时间逐步完善。 (四)流通网络组织还比较松散。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一个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但市县两级网络、各县网络没有实现有效融合,仍旧各自为战;即使各县的网络也参差不齐,县乡配送中心没有建成统一的交易平台,实现网络链接;各级配送中心,作为独立法人,没能相互参股入股,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形成连锁网络化发展。 四、发展建议 要深入贯彻落实总社推进综合改革河北座谈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不等不靠、奋勇争先,抓好用好当前国家对供销合作社重视和支持的最佳机遇,切实加大试点工作,加大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推进力度,拿出令人信服的改革成效,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资借鉴 的经验。 (一)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探索。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社基层工作推进暨肖家庄现场会议精神,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不断推进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密切与农民利益的联结,借鉴肖家庄的“六化”经验,按照合作制原则,依托各地的优势产业,大胆探索新领域、努力发展新业态、不断拓展新功能,继续深入实施“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真正把基层社建设成为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渠道,建设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要继续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按照自主经营主体、为农服务载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的模式,积极组建新型基层社。对条件好、经营好的基层社,要扩大农民社员规模,不断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水平,率先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增强民主管理意识,实现高标准建设。对靠资产租赁维持的基层社,要通过招商引资、开发盘活资产、恢复传统业务、开展商品经营、开展大田作物托管经营服务等多种手段予以激活,提升发展实力。对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等的“三无”基层社,要采取强社带动、县级龙头企业延伸组建、吸纳农村经营实体或与当地农村集体经济共建的办法,恢复重组一批基层社。鼓励基层供销合作社针对农业生产重要环节,与农民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服务,提高服务规模化水平。 (二)在联合合作方面有进展。按照总社改革试点的要求,以密切与农民的联系为核心,以供销合作社现有体制为依托,通过加强上下级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握成拳头、形成合力,并逐步由局部到整体加以推进,真正构建起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要抓住有利时机,按现代企业制度和集团化管理要求,整合系统优质资源,加快供销合作社+供销集团的改革试点。要重点在主营业务、网络建设方面实现区域性联合,采取“集中采购、分散销售”的办法,减少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在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方面有创新。要实行“新网工程”“4+3”联合并进模式,即把农资供应和日用消费品销售两个下行网络、农产品购销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两个上行网络与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支付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三个平台”相互融合,把网络终端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努力打造资源共享、虚实相济、模式独特、成效显著的新格局,真正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 (四)在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方面有提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创建行动”为载体,依托县社、农合联、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综 合服务社、庄稼医院、专业协会等组织,利用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渠道,学习山东济宁供销社大田作物托管、山东德州专业社资金互助等模式,深化行业合作,依托山大的先进技术,推进技物结合,推广XX县社为农集成服务经验,从农资供应向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延伸,形成融大田作物托管、技术指导、测土配方、物资供应、资金互助、农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集成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推进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 (五)在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方面有突破。要按照省社和省农信社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要求,积极支持增资扩股组建融资担保公司,争取优先授信额度,为基层发展提供多元化、全方位、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要不断加强与各级农信社的联系,着力推进系统间合作,因地适宜,积极试点,规范运作,严控风险,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和供销合作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逐步探索成立一批农村金融互助合作组织。要按照市社和建行长治分行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要求,在重大项目建设、流通网络建设、主营商品购销、电子商务发展、集团化发展等方面争取金融支持,积极找政策、找渠道、找服务,推进市社综合改革不断深入。 12 根据商务部《关于开展生活必需品储备和市场调控工作情况调查的函》(商市运函[20**]28号)及省商务厅要求,我局及时将相关要求发给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并要求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摸底调查,现将各区县摸底调查反馈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我市生活必需品储备情况 (一)生活必需品储备品种有猪肉、牛羊肉、食糖、食盐、茶叶、鸡蛋、蔬菜、水产品、粮食、食用油、矿泉水、小包装大米、小包装米粉、方便面、饼干、火腿肠十六种等等。分别由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工商、农牧、发改局、应急调控企业、盐业公司等部门管理。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建立的储备商品略有差异,如:XX县商务中心商务中心负责管理肉类、蔬菜、应急必需品类3种商品;XX县工贸局建立的储备商品有粮食、食用油、肉品、食糖、方便食品等等;XX县工贸局建立管理的储备商品具体有猪肉、牛羊肉、食糖、鸡蛋、方便面、饼干、火腿肠等。但松桃县、万山区、玉屏县、XX县的商务主管部门没有建立相应的储备商品,主要由企业、市场调控。 (二)各储备商品储备情况见附件。 (三) 储备方式:以上生活必需品商品品种除部分为政府储备外,其余的均为商业储备。 (四)储备形式:除XX县政府为XX县工贸局政策上计划是储备资金70万元用于特别时期应急,实际规模为40万元,元旦春节期 间已投放使用23万元;XX县财政计划是储备资金100万元用于特别时期应急,实际规模为80万元,元旦春节期间已投放使用43万元;碧江区财政局和农发行计划128万元用于粮食储备且已用完,万山区财政局计划234万元且已用完外,其它都是企业以实物储备。相关部门只是监管。 二、市场调控制度建设情况 1、我市各区县已建立了各自的肉类、食糖、蔬菜、粮油等自己的骨干企业,有(副食品配送送中心、定点屠宰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各区县把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副食品配送送中心、定点屠宰场、农贸市场、超市等企业作为骨干企业,要求这些企业定期报送相关数据。 2、对于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管辖的企业大多都能积极支持和配合政府工作,并做到了准确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3、各区县均建立了因灾应急投放网络,严格执行市场价格监管预警和报告制度,抓好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报告工作,如发现有市场抢购、脱销断档、价格大起大落等异常情况,将进行预警预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2009年由于受冰冻天气影响造成一度粮食供应困难和2011年食盐风波,各区县得知道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和我局汇报,并采取了紧急预案,要求粮食加工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加工大米投放市场,政府张贴通告告知供应点及价格,由于各区县措施得力,我市广大人民群从没有造成抢购的恐慌。 4、我局与工信委、财政局、农委、卫生局、工商局、畜牧兽医局等部门建有应急状态下协作机制,目前部门之间还没有真正实体上的协作机制,有应急状态出现是由政府统一指挥调度,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 三、存在问题 商务部门在生活必需品储备和市场调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由于机构改革,使得商务机构不健全(名称多种多样),直接影响了商务各项工作的开展。 2、由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状态下,企业收支、盈亏自负,政府工作部门监管难度较大,且由于生活必需品库存、储备成本较高、资金周转速度慢,企业储备积极性不高。 3、由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影响,商品价格时效性强,开展生活必需品储备,企业所承担价格风险较大。 4、工作经费严重短缺,办公设备匮乏。 四、对策及建议 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在应急调控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在省商务厅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取得了应对凝冻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胜利,但与应急实际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如调控手段不足、货源筹集渠道较窄、应急储备品种数量少等,需要进一步用创新方式、方法予以研究解决。 (一)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市场供应工作,必须发挥大型商贸企业主渠道作用,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在应对2008年凝冻灾害保障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过程中,我市各区县农产 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重点流通样本企业、应急调控企业等大型商贸企业,顾全大局,听从指挥,服从调度,不断增派人员、车辆,加大自采和外采力度,积极组织货源,增加市场供给,充分发挥了大型商贸企业主渠道作用。可以看出,有责任感大型商贸企业已成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建议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在资金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农超对接支持力度,鼓励建立、扩大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和直采基地;二是对于承担社会任务的企业在各项税赋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少甚至免除,对于因完成社会任务而亏损经营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三是承担政府政治任务(如承储企业)或者在应对突发事件市场保供工作种作出突出贡献的发展中企业,在其为完成任务或者发展壮大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银行信贷申请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四是在企业土地使用申请上,在同类条件企业中优先考虑上述企业。 (二)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市场供应工作,必须强化道路运输管理,保证畅通的运输和充足的运力。畅通的运输和充足的运力是确保应急商品及时运至销售网点销售的前提条件。建议政府设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商品运输调度中心,负责应急车辆的筹集和应急商品城区内运输工作,保证应急商品和物资及时运输到位。 (三)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市场供应工作,必须加强市场监测、预测预警和宣传报道,引导市民理性消费稳定市场。建议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商务系统市场运行监测和商务预报预测预警工作的支持,增加工作经费,配备工作设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样本企业开展市场监测的积极性,从而打造出一批更专业的高水平监测队伍,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为市场调控打实基础。12 磨盘岭是XX县史村镇西海村的一个旱垣疙瘩,距离县城15公里,因其状如磨盘而得名。10年前,磨盘岭是一个“种一葫芦收一瓢”的贫瘠之地,当地农民在岭上靠开荒造出一些小块梯田,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亩收入也不过400多元。20**年,XX县立足农业自然优势,开始大力发展以大棚蔬菜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2008年,磨盘岭已经成为辐射周边17个村庄、2万农业人口,建有1500栋蔬菜大棚,集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四位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誉为“磨盘岭模式”,在全省推广。2010年,磨盘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蔬菜大棚3500栋,土地亩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2011年4月,在“磨盘岭模式”的带动下,XX县大棚总数已达到6000栋、3万亩,连片建棚村达到62个,仅大棚产业一项就可为农民年创收3.5亿元,全县建棚户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是山西省2010年农 民年人均收入的2.2倍。如今,站在磨盘岭农民公园的制高点上放眼望去:河槽内绵延10公里的数千栋大棚宛如一片银海,泛出耀眼的光芒,蔚为壮观;过去广种薄收的山腰梯田如今被成片的甜柿林和金黄的油菜花覆盖;沟壑中,上百个红白相间的双孢菇窑洞门星罗棋布„„XX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磨盘岭模式”,相继被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山西电视台和《山西日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吸引了来自10余个省、市的参观团到磨盘岭参观学习。 一个穷沟僻壤的旱垣疙瘩是凭借什么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疙瘩”的,一个没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地方是凭借什么实现科学发展的,磨盘岭巨大变迁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探究一:政府扶持、项目支撑,强力推动大棚产业规模化发展 XX县位于临汾盆地南端,县域面积437.9平方公里,辖5镇2乡,158个行政村,23.5万人口中有19.5万是农业人口,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多年来,曲沃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成为制约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1年,XX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发展大棚蔬菜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头等大事来抓,提出了“以磨盘岭为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新思路,由此揭开了曲沃农业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序幕。 一是解放思想促动。解放思想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传统与现代、保守与进步观念的大碰撞,这也是XX县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起步阶段遇到的首要问题。以前,不少农民曾自发地种植过大棚菜,但受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赔了钱。因此,群众中流传有“要想穷得快,就种大棚菜”的说法。广大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不愿意冒发展大棚蔬菜的风险。为打破束缚思想的坚冰,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100余名农民赴山东寿光考察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现代农业带给农村的巨大变化,带给农民的巨大收益。同时,在磨盘岭下的西海村首先动员和扶持了31名有眼光、善经营、积极性高的农民种植大棚菜,当年建棚、当年收益,在磨盘岭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区,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播下了第一粒“种子”。 二是项目捆绑拉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规模优势很难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仅仅依靠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自身的投入,力度显然不够。为此,XX县大胆探索发展设施农业资金投入的新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的原则,对农业、水利、交通、电力、开发办等部门的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全县所有大棚规划区的基础设施全部由政府出资兴建,让农户真正看到了县委、县政府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决心,坚定了他 们发展大棚蔬菜的信心。在磨盘岭周边“开发办搭框子,水利局埋管子,林业局镶边子,农业局填瓢子,农机局上机子,畜牧局建圈子”,XX县展开了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磨盘岭周边的17个村被列入磨盘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现代蔬菜大棚1000栋,XX县初步实现了大棚蔬菜产业由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的跨越,农民单棚最高年收入达到了4万元。 三是资金扶持推动。建设一栋蔬菜大棚需要一次性投资的数额较大,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很难筹措到。在磨盘岭建棚初期,建设一个普通拱棚需要资金16000元,县委、政府向每个建棚户一次性无偿补贴资金8000。在大棚产业发展阶段,政府协调县信用联社向建棚户提供3万元的贷款,县财政一次性向每栋棚补贴2000元后,再补贴1000元的贷款利息。在大棚产业规模化发展阶段,政府协调县信用联社向建棚户提供5—9万元的贷款,在老棚区内新建50栋以上的,每栋补贴2000元;在集中连片区新建100栋以上的,每栋补贴3000元;在集中连片区新建200栋以上的,每栋补贴5000元;在集中连片区新建300栋以上的,每栋补贴10000元。 四是技术服务带动。没有技术支撑,就没有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此,XX县一开始就从山东省寿光聘请了种菜经验丰富的专家常驻项目区,为菜农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已经与多个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联系,成为他们的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和蔬菜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的项目基地。先后引进优良蔬菜新品种80余个,确定推广品种59个;推广防虫网、嫁接、套种、无土栽培、微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适用技术30余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如今,XX县在磨盘岭上建了一所大棚技术学校(服务中心),从山东寿光聘请了三名技术专家入驻园区常年授课,把15名农民技术员和180名大棚联络员分成3个技术指导组,建立起了“服务中心—联络员—大棚户”三级服务网络,配备了两辆“大棚110”科技服务车,为全县所有大棚种植户提供全天候、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仅技术服务一项,每年县财政将支出费用达100万元。 在党委、政府的规划、扶持和引导下,XX县在2001年至2010年连续启动了5期大棚区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亿元,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磨盘岭为中心,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2公里,占地万余亩的大棚蔬菜产业带,大棚蔬菜的产值占到全县经济作物总产值的1/3以上。 12
/
本文档为【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