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易数“七”之文化学、美学意味.txt

2017-09-05 5页 doc 17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易数“七”之文化学、美学意味.txt前言:“七日来复”,今儿个初七,人日也。天的运行规律是,在道上反复运行,七天重新回来复始。大自然从阴极生阳,或阳极生阴,都要七天的时间。无论是西方神话还是中国传说,七日都是一个良性的周期。石头在此,给各位朋友,最诚挚的祝福。 在《周易》,天数“七”在三个卦中出现。 第二十四卦“复”: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第五十一卦“震”: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易数“七”之文化学、美学意味.txt
前言:“七日来复”,今儿个初七,人日也。天的运行规律是,在道上反复运行,七天重新回来复始。大自然从阴极生阳,或阳极生阴,都要七天的时间。无论是西方神话还是中国传说,七日都是一个良性的周期。石头在此,给各位朋友,最诚挚的祝福。 在《周易》,天数“七”在三个卦中出现。 第二十四卦“复”: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第五十一卦“震”: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象曰:震来厉,乘刚也。 第六十三卦“既济”: 六二:妇丧其髴,勿逐,七日得。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在《周易》中,“七”是少阳之数。“七”的出现都与时间相关,“七日”是一个良性的周期,“七”被概括为宇宙自然运动的周期规律,一个美妙的生命过程。正因为美的生命本体是一个过程,美也就必然具有过程性。《周易》认为,万物生命运动周而复始的过程现了天地之根本规律,透过事物“反复其道”(复卦卦辞)的运动形式,可见“天地之心”。故复卦《彖》讲:“‘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从“七日来复”我们可以看出,《周易》时时处处都在强调美的过程性,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周易》的卦爻象辞体系,其旨就在于观察事物之始,探求事物之终,再现由始而终、由终复始的生命全过程。 我们现在来探讨“七”的文化学、哲学意味。《说文》这样阐释“七”:“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七”是“正阳”,合乎道。“五”代表的是二维的平面空间,“六”代表的是三维的立体空间,“七”则是在“六合”方位的基础上又加了“中”这个方位后的结果。中国古代还存在着一个圣数“七”神秘意蕴的重要来源——七方空间。《汉书?律历志上》中保留着按照这一象征模式解释“七”的古训:“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七”指:天、地、四时、人,是宇宙世界的开端。“七”成为一个吉祥的数字。《周易》以乾为天为马,以坤为地为牛的类比模式,可知“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分别暗指下、上、中三方位的成立。在中国古代,每年正月七日为人日,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董勋《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曰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七日是一个和人密切相关的神圣的日子,从古人去世超度亡灵“作七”(七天法事)也可以看出人们认为“七”是一个再生性的数字,人们希望通过它重获新生。《礼记?月令》:“(名)其数七。”《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木工技艺也考究七法。 “七”和天文学有关系。如“七曜”:从前采用的以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 土星命名的一星期的七日: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它们分别对应于现在的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戴礼记?易本命》提到:“七主星。”《史记?律书》有言:“《书》曰:‘七正,二十八舍’。”“七正”即日月五星,“二十八舍”“就是它们运行所舍止的二十八个星宿,可见古人观测日月五星是以二十八宿为背景的。在《史记?律书》的结语中,太史公进一步总结说:“(故)[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璇玑玉衡即北斗七星。七星中的“七”具有一种神圣和神秘的性质。于是,古人谈及天子之政时,也经常以北极星作为象征。孔子曰:“为政以德,臂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另外,还有“黄帝七辅”、“舜七友”、“汤七佐”等传说。取法于天象自然之启示的“七”为“火德之数”,它在礼仪教化、政事、祭祀各方面都有至高无上的意义。如礼仪教化《礼祀?王制篇》说:“司徒„„明七教以兴民德。”“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与“七教”相联系的,是圣人“治人七情”。何谓“七情”,《礼祀?礼运篇》解释说:“喜、怒、哀、乐、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又如政事:古代天子以“七事”治国。天子对臣下还要施用“七术”。另如祭祀:“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礼记?礼器》)道教极重视“七”这个圣教,如七夕祭七星之礼俗便是明证。 “七”即使后来它成为一个纯粹的数字概念,仍然积淀着这种神秘观念的无意识原型,派生出无数的以七为结构素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如:《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西汉刘歆编辑宫廷藏书,分成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七类。再如《论语?微子》记述的“七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世说新语?任诞》、《晋书?嵇康传》所说的“竹林七贤”。《论语》中有“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之说;《孟子》则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比喻;《列子》说:“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都把七年视为一个自然周期。文体中运用“七”的现象很多,如七体,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骚体的一种;汉?傅毅有《七激》,刘广有《七兴》,曹植有《七启》,张协有《七命》。另外,“七岁”、“七世”、“七旬”、“七月”、“七日”、“七晨”、“七夕”、“七夜”、“七秩”(七十大寿)一类表时间的词也为历代文人所津津乐道。一些很常见的诗词汇还有:七宝、七玉、七珍、七珠、七彩、七弦、七辇、七香、七虫、七花、七魄、七尽、七步、七重、七行、七穴、七丸、七净、七移、七转、七飞、七百、七千、七万„„作家诗文集及著作以“七”命名的有《七颂堂诗集》、《七颂堂词集》、《七人联句诗记》、《七胜记》、《七姬咏林》、《七幅庵》、《七太子传》、《七家词钞》、《七修类稿》、《七修续稿》、《七峰诗选》、《七峰遗编》、《七烈传》、《七破论》、《七疗》、《七部语要》、《七部名数要记》、《七一轩诗钞》、《七释》、《七经楼文钞》等等。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以“七”题名的体裁,如《七谏》、《七发》、《七哀》等。 《诗?邶风?凯风》中有这样的诗句:“有子七人。”古今涉及“七”的诗句很多,有意思的是台湾现代诗人纪弦也写过一首诗歌《6与7》:“手杖7+烟斗6=13之我”,幸运数字“6”和“7”,却组合成不吉利的“13”,极具讽刺意味。这里对“七”都是推崇和喜爱的。 俗语中运用“七”的现象也不少。如:七宝(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珍珠、玫瑰);七出(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泆报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七雄(指战国时秦、韩、魏、楚、燕、齐、赵七国)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相对于一、二、三、四、五、六来说,“七”这个数字,在《周易》和中国文化中就不那么突出了。但是,“在世界上所有的较高等的文明民族中,‘七’这个数字的神秘用法都十分常见,而且几乎弥漫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和角落。”[1] “七”是一个世界性的数字之谜。从《旧约》中,任何一个信徒或非信仰者都轻而易举地发现,“七”这个数字具有一个非同一般的意义。上帝虽然运用流放手段惩罚杀弟的该隐,同时又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在嘱咐诺亚造方舟逃生时叮嘱说:“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你也要带七公七母。可以留种,活在全地上,因为再过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创世纪》第七章第2—4节)等等。 《人论》的作者西方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论及数字“七”时,写道: “从美索不达米亚人类最早的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但即便在没有或不可能有巴比伦—亚述人影响的地区,七也是一个特别神圣的数。在古希腊哲学中,也仍然带有这种神话—宗教特征;在一段被认为是费劳罗所写的残篇中,七被比作没有母亲的处女雅共娜,‘因为它是万物的统治者和教导者;它是神,永存、稳固、不动的神,自己与自己相似,不同于其他数’。(狄尔斯编:《费劳罗残篇》32B)在基督教中世纪,教父们把七说成是充实与完美之数、普遍与绝对之数:‘七星完满之数’。”[2] 总之,天数“七”是一个和时间以及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它是一个良性的生命周期,美妙的生命过程。它蕴涵文化学、美学意味,是天、地、人,即时、空、命运之始,是和天象、地理及命运息息相关的美好数字。而且,以“七”为元素组成的文字和文化现象无不是中国文化、集体无意识的反射,具有浓浓的吉庆的美的意味。 后记:中国人的数,不是纯粹意义的数字,一直具有神秘的文化学、哲学、民族学意味。中国人认为,数对一个人的生活、命运、机遇,都有神秘的影响。1、3、5、7、9,这些奇数是阳数;2、4、6、8、10,这些偶数是阴数。阴阳和谐才是道。简单来说,生活中,对于女人,应该多用阳数;对于男人,应该多用阴数。比如,你的手机号码,尾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呢,哥哥弟弟,用偶数就比较顺利;姐姐妹妹,用奇数就比较刚健。当然,如果一个女人本来就是男孩子一样,就不必太补充阳气了;如果一个男人本来就娘娘腔,也应该多用阳数壮壮„„呵呵。 祝福你们啊,偶的兄弟姐妹,吉祥如意
/
本文档为【“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易数“七”之文化学、美学意味.txt】,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