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惯性矩总结(含常用惯性矩公式)

2017-09-06 10页 doc 200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6899

暂无简介

举报
惯性矩总结(含常用惯性矩公式)以变导学:唤醒学生学习热情教学,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学到了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会解答问题,更应该让学生拥有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以“离子反应(第3课时)”为案例来说明运用“以变导学”的方式来进行化学用语的学习策略。这一节的重点在于从微观角度看清反应的本质,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并据此来引导学习比规则的直接呈现应该更有价值,也更加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和魅力。一、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
惯性矩总结(含常用惯性矩公式)
以变导学:唤醒学生学习热情教学,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学到了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会解答问题,更应该让学生拥有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以“离子反应(第3课时)”为案例来说明运用“以变导学”的方式来进行化学用语的学习策略。这一节的重点在于从微观角度看清反应的本质,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并据此来引导学习比规则的直接呈现应该更有价值,也更加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和魅力。一、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二、学生分析尝试着采用“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探讨、自己讲授、自我反思、自我”的课堂模式,唤醒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只是在“激发、引导、点拨、点评、启发、设计”上下工夫。三、教学片段与分析[片段1]1.离子方程式2.书写步骤:写出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鄢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写)?鄢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等仍写成化学式(改)?鄢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删)?鄢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查)[片段1分析]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学习、独立领悟、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不是“放羊式”的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学习的过程。教师巧激发,精心设计一些自学题,让自主学习趣味盎然。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问题不能太多太杂;尽量用“你判断的依据?你发现了什么?”等来激发学生思维。在“问题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终点是问题的解决,在起点和终点间的过程则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寻求问题解决的着力点(知识),设计实验等。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借此过程得到充分发展。[片段2][动动手]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鄢HCl+NaOH?鄢H2SO4+KOH?鄢HNO3+Ba(OH)2[片段2分析]学生通过“动动手”发现: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居然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达。据此引导学生建立“类”的思想。进而加深了对离子方程式意义的理解。也开始觉得学习离子方程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片段3][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用离子反应:H++OH-=H2O来表示?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鄢HCl+Cu(OH)2?焉鸟HCI+NH3•H20?鄢H2SO4+Ba(OH)2?鄢CH3C00H+K0H[片段3分析]和前面的[片段2]是有连续性的,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巧引导,让自主质疑问到关键。没有质疑能力,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质疑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课堂开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情景,引导学生设疑,学生一定非常有兴趣。学生有了质疑的愿望和兴趣后,教师还要适当引导,使他们的质疑有分量、有深度。经过激活、梳理、辨析等渐进自主的学习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议一议”、“辩一辩”、“理一理”等探究性“以变导学”方式,构建“知识链”。在教师的适度点拨下完善“认知网络”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得到了巩固,认知结构得到了完善。“知识的意义存在于对知识的用法中”。这样,学生在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挑战性过程中,知识的统筹整合能力会逐步增强,化学的实际应用意识会逐步浓厚,“化学知识”的价值也会在应用实践中得以亲身感悟。为了使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逐步学会整体构建的方法,形成整体构建的思想。[片段4]3.书写离子方程式易出现的错误(1)强弱电解质不分,易溶与难溶不分例:①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OH-+H+H2O②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O32-+2H+CO0+H20③纯碱与醋酸反应CO32-+2H+CO0+H20(2)违背反应事实例: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T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例:①金属钠和水反应Na+2H2ONa++20H-+H2T②铁粉放入硫酸铁溶液中Fe+Fe3+2Fe2+漏写离子例: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系数化简时错误例: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H++SO42-+0H-+Ba2+BaSO4+H2O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没有删除例: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Na++CI-+Ag++N03AgCIJ+Na++NO3-[片段4分析]让学生体验错误,比向学生直接呈现错误应该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个时段的教学主要由学生自主讨论、思考,让学生对自我发现问题在教材上寻找答案或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形成一种互学互帮的学习氛围。通过自我检测,及时反馈学习的情况,从而学会自我查漏补缺。在教学中,通过多设疑、多提问、多讨论、多分析、多探究,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主体意识及探究的精神。整个过程之中始终以学生研讨的方式进行,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教师作为研讨的参与者加入到学生讨论的行列之中。汇报交流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自主探讨是学生化解疑难、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探究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反复体会挖掘的探究点。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去探讨,学生会主动去参与,主动去思考。当学生自己通过讨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时,就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探讨的热情。教师巧点拨,可以让自主探讨有声有色。以学生所学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途径,使原本相似、相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如同将一颗颗珍珠串成项链一样。对于学生而言,犹如开启了一道道原来不畅通的知识通道,使他们在重构知识体系时,惊异地感受到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知识点的认识。四、意图把学生的学习与任务相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特定的任务为手段,将要得到的教学目标体现于任务之中,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自主学习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模块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模块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质疑、自主探讨;从“学案检测反馈”的自我检测,到“讨论: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易错点”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己讲授、自我反思。“知识点”是新授课中的核心内容,但它如何呈现在学生眼前是有讲究的。如果知识点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学生所要做的只是将这些“散沙”机械地填入脑海中。于是,学生记忆负担重,学习枯燥乏味,等到要应用知识时也因缺少必要的线索无法提取而使知识变得“惰性”。因此变“知识点”为“任务”,变教师“讲授”为学生“体验”,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借此过程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化学学习活动“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同步。从学生主体的视角分析,化学课堂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秉持开放包容的积极心态,给学生主体暴露思想轨迹、表达认知疑惑、倾诉学习困惑提供充分的时空余地。提倡鼓励学生与教材、教师对话,让对话使化学教学充满智慧和激情,让对话使化学课堂充满生机和创新。水常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引导学生在观点碰撞、意见争论、交流解惑的过程中,实现对相关化学知识来龙去脉的清晰把握和深层感悟。在这里,“问题”不再是阻碍个体学习的消极因素,而是促进学习深入的重要资源。五、课后反思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有目标地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相应分析能力,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教学素材,设计相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放出去,再引领到课堂教学中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化学课堂上,巧激发、巧引导、巧点拨、巧点评、巧启发、巧设计,“以变导学”达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构建以及对知识的融合和提升,使得知识与能力在深度、广度上螺旋递进。灵活地对教材内容压缩、拓展、重组、整合、超越,把平面的、静态的、沉默的文本,变成立体的、鲜活的、能唤起学生学习热情、挑战学生智慧的课程。引导学生在预设情境中重现“知识点”,在主体探究中完善“知识链”,在质疑纠错中明晰“知识点”,在问题解决中感悟“知识价值”。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合理设置目标,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准确把握教学进程,分步推进教学目标,才能促进学生步入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上学习的主人,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向高效课堂更进一步。正如新理念倡导的:“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们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
本文档为【惯性矩总结(含常用惯性矩公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