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法及自制弹性圈外固定治疗颞颌关节脱位

2017-10-21 4页 doc 15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法及自制弹性圈外固定治疗颞颌关节脱位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法及自制弹性圈外固定治疗颞颌关节脱位 【摘要】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方法。方法:对75例颞颌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复位,术中患者无严重不适,复位时间短,患者无明显痛苦,未出现医者被咬伤的情况。随访半年,无复发脱位。结论:改良手法复位是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有效复位方法。 【关键词】 颞颌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外固定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78 颞颌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脱位之一,临床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治...
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法及自制弹性圈外固定治疗颞颌关节脱位
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法及自制弹性圈外固定治疗颞颌关节脱位 【摘要】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方法:对75例颞颌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复位,术中患者无严重不适,复位时间短,患者无明显痛苦,未出现医者被咬伤的情况。随访半年,无复发脱位。结论:改良手法复位是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有效复位方法。 【关键词】 颞颌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外固定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78 颞颌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脱位之一,临床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治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001-2011年,笔者采用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配合自制弹性圈外固定治疗颞颌关节脱位75例,效果十分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75例颞颌关节脱位患者,男34例,女41例;年龄15~30岁8例、30~60岁12例、60~90岁55例。新鲜性脱位18例,陈旧性脱位21例,习惯性脱位36例。单侧脱位35例,双侧脱位40例。脱位距就诊时间为0.5~4 h,平均时间为2.5 h。其中放声歌唱者6例,大笑者13例、打呵欠者4例,咀嚼硬食者15例,使用开口器过度10例,下颌受到外力的打击者20例,插胃镜者7例,均采用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配合自制弹性圈外固定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复位方法 全部病例均未用麻醉。如患者因肌肉紧张难以复位,可按摩患者面颊部穴位松弛肌肉,或让患者口含少量酸醋,也可松弛肌肉。患者取端坐位,患者头后枕部靠墙,术者立于患者侧前方,以一手拇指扶持患者下颌体髁状突前缘,余四指同时置于下颌部,向后下方向用力缓慢持续按压,另一手扶持下颌尖部,用柔和、持续的力量使患者张口与闭口,使完成一弧形动作,复位成功时,可听到“咕噜”一声或感到有滑动,下颌即可闭合。若患者双侧脱位,习惯上复位手法是双侧同时复位,遇到双侧同时复位困难时,则采用先复一边,再复另一边的方法整复。 1.2.2 复位时复位成功的关键 (1)患者坐靠背椅上,固定头部,患者亦无法因畏惧而退让位置。(2)患者的位置以下颌低于术者肩部10~12 cm为妥,使术者操作时两臂近乎伸直,有居高临下之势。(3)咬肌十分强壮,施加压力必须持续均匀,不可贸然施加压力而造成骨折。(4)因咬肌痉挛或时间过久手法复位困难者,可按摩患者面颊部穴位松弛肌肉,或让患者口含少量酸醋,也可松弛肌肉,若无效可加静脉麻醉。本组无用静脉麻醉病例。(5)复位过程中患者情绪比较紧张,可让患者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放松肌肉,利于复位。 1.2.3 固定 (1)弹性圈制法:用输液管连接而成,头圈依患者头颅绕一圈,剪下后首尾打结连接;下圈依患者下颌尖部绕一圈,剪下后首尾打结连接;左右各一条管,依患者脸型将上下两圈打结连接。弹性圈因人而制,患者佩戴舒适。弹性圈具有一定的弹性,避免绷带包扎后患者出现绷紧不适感,避免患者绷带包扎后容易出汗。(2)注意事项:托住下颌骨于闭口位2~3周,只要能限制过大张口即可,一般应避免张口超过1 cm。固定期间告诫患者不要咀嚼硬食、大笑、打哈欠及喷嚏,以防再脱位。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复位,患者术中无严重不适,复位时间短(手法复位时间为0.5~5 min,平均为3 min),患者无明显痛苦,不会出现医者被咬伤的情况。随访半年,无复发脱位。 3 讨论 颞下颌关节脱位指髁突滑出关节窝以外,超越了关节运动的正常限度,以至不能自行复回原位者。通常有咀嚼肌紊乱或关节结构紊乱者,在大开口末翼外肌继续收缩,把髁突过度地向前拉过关节结节,同时闭颌肌群发生反射性挛缩,使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之前上方,而不能自行复回原位[1]。凡颞下颌关节脱位者,患者表情痛苦,下颌运动障碍呈开口状,不能闭口,唾液外流,语言不清,咀嚼和吞咽均有困难。如不能及时复位,可并发慢性滑膜炎和关节囊炎,且在脱位周围逐渐有纤维组织增生后,造成复位困难[2]。所以颞下颌关节脱位后应及时复回原位。 颞颌关节脱位临床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治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祖国医学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医籍也有较详细的记载。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唇口病诸侯》中作了颞颌关节脱位的最早记载。此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六,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十二,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等,对本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分类治疗方法均有明确的认识和较科学的治疗经验[3]。本组手法复位在前人的基础上简化而成,操作简便,疗效良好。弹性外固定制作简单,价格低廉,环保节约。 治疗采用口腔外手法复位、弹性圈外固定,是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疗效良好的一种治疗手段。口腔外手法复位的优点如下:(1)操作时降低患者恐惧心理,较易于接受,利于复位。(2)口腔外复位可按揉面颊,有利于肌肉松弛,并没有手指纳入口腔加重肌紧张的不利因素。(3)口腔内复位若术者操作不慎,易因复位后患者咬肌反射性收缩而咬伤术者,口腔外手法复位则无此缺点,术者相对安全。(4)口腔外手法复位不需特殊材料(如口内手法复位需指缠无菌纱布或使用压舌板等),操作简便,环保节约。(5)老年人牙齿松动,口腔内复位时容易损伤牙龈出血,严重者牙齿松动脱落,口腔内复位则无此弊端[4-5]。弹性圈具有一定的弹性,避免绷带包扎后患者出现的绷紧不适感,避免患者绷带包扎后容易出汗。此外,固定圈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易于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24-825. [2] 董福慧,朱云龙.中医正骨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5-289. [3] 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62-63. [4] 邱蔚六,张震康,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6-317. [5] 张安桢,林子顺.林如高正骨经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8:169-172. (收稿日期:2012-03-05) (收稿日期:陈丹云)
/
本文档为【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法及自制弹性圈外固定治疗颞颌关节脱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