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第8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宝典]

第8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宝典]

2018-08-11 25页 doc 49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第8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宝典]第8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宝典] 第八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生物资源流失的速率仍在增加。经济上的压力是世界上大多数的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消亡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许多生物资源有着显著的经济价值,我们也知道许多毁坏性的活动自身仅有非常低的经济价值。然而在制定实际经济决策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常常疏于“捕获”那些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这些“经济上的失误”是解释任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如果我们能够对其予以重视,就将有机会减少生物多...
第8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宝典]
第8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宝典] 第八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生物资源流失的速率仍在增加。经济上的压力是世界上大多数的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消亡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许多生物资源有着显著的经济价值,我们也知道许多毁坏性的活动自身仅有非常低的经济价值。然而在制定实际经济决策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常常疏于“捕获”那些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这些“经济上的失误”是解释任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如果我们能够对其予以重视,就将有机会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丧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没有充分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没有形成正确评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评估体系。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是一严重的全球性问。对于目前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人们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估价,甚至采取措施,保护其被长期利用不会灭绝,避免“涸泽而渔”的利用方式。对于更多的、一时难以被直接利用的生物资源的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间接经济价值,往往易被忽视。所以,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估价,以加强对其保护,使之达到持续利用目的,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可以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生物多样性。从而揭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对其经济价值的构成的分析,使我们能够知道:直接利用价值仅仅是生物多样性总价值中的一小部分。重视对间接利用价值的开发,并且充分认识其存在价值和不可利用价值的意义,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一、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分类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价值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一般人们利用生物资源时,没有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被消费,只是取而用之 而已。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中,生物多样性的开发与利用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Mohan认为:自然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包括了它的可利用价值(use value,UV)和非利用价值(non,use values, NUV)。 1、可利用价值 即可能的利用价值,指对自然资源的实际利用,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分为三类。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和可选择价值。 1)直接利用价值: 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是人们愿意支付一定的货币来获得某种可直接利用的生物产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两个方面。 ?消费使用价值: 指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消费的一些自然产品的价值。生物资源对于居住在出产这些生物资源地区的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人们从自然界中获得薪柴、蔬菜、水果、肉类、毛皮、医药、建筑材料等生活必需品。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利用生物资源是人们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 例如: A. 大约80%的世界人口仍主要依赖从植物中获得的各种药材。 在亚马孙河流域有2000多种动植物被作为药用,在中国,能够入药的物种多达5000多种。 B. 木材和动物粪便提供了尼泊尔、坦桑尼亚和马拉维主要能源需求的90%和其它一些国家的80%。 C. 在偏僻地区生活的居民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狩猎野生动物。在非洲,野生动物的肉制品在人们食物中占据了所需蛋白质的很高的比例;在尼日利亚为20%,博茨瓦纳为40%;扎伊尔为75%;在加纳,大约75%的人口的蛋白质来源为动物,包括各种鱼类、 昆虫和蜗牛;在尼日利亚的一些边远地区,猎物为人类提供的蛋白质占其年消耗总量的20%。 D. 在马来西亚东部的沙捞越,猎人每年捕获到并吃掉的野猪的价值可折合成市场价的40亿美元。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要捕获1亿吨的鱼类,主要为野生鱼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被渔民自己吃掉。 ?生产使用价值: 指商业上收获时,用于市场上进行流通和销售的产品的价值。(生物资源的产品一经开发,往往会具有比其自身高出许多的价值,常见的生物资源产品包括:木材、鱼类、动物的毛皮、麝香、鹿茸、药用动植物、蜂蜜、橡胶、树脂、水果、染料等)对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国家财政总收入中体现出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实质只是这部分价值,其余并未包括进去,这样容易造成人们的误解,从而忽视了其他价值(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产品。 例如:在美国西部,可从一种药鼠李的树皮中提取轻泻剂产品,十分的畅销,每年约为100万美元,而市场销售价更高达每年7500万美元。在1976-1984年期间,美国从生物资源方面获得的利润高达每年876亿美元。 木材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产品, 全世界每年的木材产值在750亿美元以上。在印度尼西亚,木材是第二大出口产品,地位仅次于石油。从1981-1983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出口的木材产品的价值为平均每年81亿美元。 一些非木材的生物产品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例如:印度尼西亚1982年非木材产品的对外贸易达2亿美元。 野生生物资源的生产性利用价值还现在以下几方面: ?野生生物遗传资源对现代农业的贡献 野生生物的抗性(抗病性、抗旱性等)比栽培种强得多,把遗传缘种抗性基因引入驯化或栽培种,能大幅提农业生产力水平。 ?野生传粉动物对作物的贡献 我国700多万群家养蜜蜂和近万种野生蜜蜂是虫媒植物繁衍后代的“红娘”,尤其对多种农作物,果树、牧草、蔬菜和很多其它经济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 ?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一般不易发生灾难性病虫现象。原因是: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各营养级上的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的,任何一物种都不可能无限增长,故处于平衡状态。人类活动,使食物网受破坏,病虫害不时大发生,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昆明生态研究所与地方合作,模拟热带环境,推广橡胶与茶叶间作,一方面减轻了橡胶树的冻害,另一方面减少了虫害。据统计,胶茶群落中,有害虫天敌――蜘蛛123种,蜘蛛吃掉了害虫,避免了在茶树上喷药。 ?生物多样性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价值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发展中国家有80,的人靠传统药物治疗疾病,发达国家有40,以上的药物源于自然资源,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达5000多种。 目前已知具抗癌潜力化学物质的海洋生物有500多种,葫芦科植物――栝楼根(天花粉)的蛋白质不仅能治疗绒毛膜皮癌,而且是治疗AIDS的良药。部分蜗牛和美洲野牛是罕见的几种不患癌症的动物,研究它们抗癌的物质基础和机理,对于发现新的药源具有难以估量的潜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在工业上的贡献 工业的原材料:木材、纤维、橡胶、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等 能源:原油、煤、天然气。 (2)间接利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价值,它涉及到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一般不会出现在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收入中,但当进行计算时,其价值可能远高于直接价值(如蜂的作用) 生物资源的间接价值是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它并不表现在国家的核算体制上,但它们的价值可能大大超过直接价值。而且直接价值常常源于间接价值,因为收获的动植物物种必须有它们的生存环境,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没有消费和生产使用价值的物种可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供养那些有使用和消费价值的物种(陈灵芝,1994)。通常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所提供的效益,人们会愿意为在林中游憩等一类对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间接利用而支付一定的货币,从而形成了资源的间接利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包括非消费性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科学价值四种价值。 ?非消费性使用价值(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价值): 非消耗性利用价值是指自然界提供的生态学服务性价值,这部分价值未被消耗掉,并且未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和不计入国家财政收入中,准确评价这部分价值非常困难,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 *能量固定: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使光能经绿色植物进入食物链,从而给可收获物种提供维持系统。 *调节气候: 生态系统对大气候及局部气候均有调节作用包括对温度降水和气流的影响 *保护土壤:受自然植被覆盖和凋落层保护的优质土壤可保持肥力、防止危险滑坡、保护海岸和河岸以及防止淤积作用对珊瑚礁、淡水和近海渔业的破坏。 *稳定水文:在集水区内发育良好的植被具有调节迳流的作用。植物根系深入土壤 使土壤对雨水更具有渗透性。有植被地段比裸地的径流较为缓慢和均匀。一般在森林覆盖地区雨季可减弱洪水干季在河流中仍有流水。例如马来西亚森林集水区内,每位面积迳流在高峰期大约相当于橡胶园油棕园内迳流量的50,。在迳流的低峰期约为种植园的1倍。 *维持进化过程: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传粉、基因流动、异花授精的繁殖功能、维持环境的效力和对经济物种获取有益遗传品质有影响的物种,保持进化过程,在生态系统中使竞争者之间保持永恒的张力。 *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包括有机废物、农药以及空气和水污染物的分解作用。 *科研、娱乐方面的价值。指人们采用不同的方式利用生物资源开展娱乐活动。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旅游活动称为生态旅游。如野外观鸟、赏花、森林浴等。这些活动的价值也叫休闲价值。在全世界,生态旅游可获取120亿美元的收入。例如, 在加拿大,每年大约84%的人口要参与到与野生动物有关的娱乐活动中去(如狩猎、参观动物园、保护区旅游等),每年可为加拿大创造约8亿美元的收入。我国四川省九寨沟,社区共管。另外,生态旅游还有一定的生态教育功能。 ?可选择价值:指那些潜在的未被人们认识的价值。 是人们为维护将来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利用而支付的货币,它类似于保险,常常介于可利用价值与非利用价值之间。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尽可能多的基因,可以为农作物或家禽,家畜的育种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 例如:家猪与野猪杂交,培育形成了瘦肉型猪的新品种。 家鸡目前已有上百个不同的品种,均来自于原鸡。紫杉和红豆杉中提取抗癌药物。(现在自然界的许多野生动植物,也许短时间内,人类无法进行利用,其价值是潜在的。也许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发现其价值,找到利用它们的途径。因此多保存一个物种,就会为我们的后代多留下一份保贵的财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有还在于人为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人们在将来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有些物种现在看来毫无用途,也许将来某 一天却能帮助人类免于饥荒,祛除疾病,特别是由于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现在的经济作物也许将来适应不了恶劣的环境,这意味着人们要另谋出路。因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必须十分珍惜,因每个物种或品种在随着对生物资源需求量增多,而供应量不断减少,(如果现有趋势继续下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能不断增加。 2、非利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非利用价值(或称为存在价值)主要是指野生生物存在的伦理感情价值。有些物种,尽管其本身的直接价值很有限,但它的存在能为该地区人民带来某种荣誉感或心理上的满足。例如:我国的大熊猫,金丝猴,褐马鸡等是我国的特产珍稀动物,全国人民都引以为荣。熊猫已成为中国的象征。 但非利用价值在定义和估计上还有些岐义。David和Dominica 认为可分为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Arrow等人将存在价值称为“消极”利用价值。前者度量了某些随着人们的知识而自然增民的利益,这些知识使个人提高了对他人在未来从资源中获取利益的认识。后者与当前的利用或可选择价值无关,它仅仅产生于任何特殊财产的存在性。对于存在价值,Randall和Stoll举例说:这就如同一个人关心对蓝鲸的保护,尽管他没有见过,而且也决不可能见到蓝鲸一样。存在价值反映了人们为了确保生物多样性继续存在的WTP。存在价值是处于经济学家(注重研究经济价值)和生态学家(注重研究生态价值)之间的一种过渡性价值,它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是现代保护自然运动的源泉。 主要是存在价值。是一种模糊的,难以表达清楚的经济价值, 为此,常常从动机(motive)的角度来描述它。常见的有: (1)替代动机和替代价值。替代消费是通过想象来体验或享受别人对生物多样性效益的消费,替代动机是指人们对替代消费的支付意愿,由此产生生物多样性效益的替代价值; (2)利他主义动机和利他主义价值。利他主义是指为他人和生物着想,人们由于为他人和生物着想的支付意愿是利他主义动机,生物多样性的效益由此产生的价值是利他主义价值; (3)遗产动机和遗产价值。是人们为了自己的后代能利用生物多样性效益的支付意愿; (4)礼物动机,是人们为了使自己亲密的人能利用生物多样性效益的支付意愿,属于选择价值; (5)同情动机,是指人们对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公众效益被破坏表示同情心,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的支付意愿,通常认为它属于存在价值; (6)管理动机,亦被称为“Gaian动机”,是指人为生物多样性效益能得到更好管理的支付意愿,通常认为它属于存在价值; (7)权利动机,是指人们在“尊重生命”的伦理指导下,认为生物有生存的权利,并为保护它们的支付意愿,通常认为它属于存在价值; (8)义务动机,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义务,并为保护它的支付意愿,通常认为它属于存在价值; (9)伦理动机和保护价值,是指人们从伦理角度认为生物多样性应该得到保护,并为其保护的支付意愿。一般认为存在价值的动机都是与伦理相关。 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 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就是要从崇尚尊重生命、珍视生物、理解自然的内在价值来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 每一个物种,不论它目前对人类的重要性如何,不论物种大小,物种是简单还是复杂,是古老的还是近代进化的,是经济上重要的还是没有直接经济价值的,都是世界上真实存在的。所有物种都是世界生物群落的一部分,享有同人一样的生存权利; 2. 每一个物种都有其自身价值,即与人类需求无关的内在价值 (Naess,1986) ; 3. 人类高智慧,不仅没有权力破坏任何物种,而且有责任采取行动来保护物种,使 其免受人类活动破坏,导致物种灭绝; 4. 所有的物种都蕴藏着面对生存难题,解决生存难题的独特的生物学答案,因此其生存不应该受到人类的干扰; 5. 非动物的物种也通过对子代的生产和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表明它们的生存意愿,人类造成一个物种过早灭绝,从而摧毁这一自然过程,可以被认为是“超级杀戳”,因为它不仅杀死了活着的个体,而且杀死了该物种未来的后代,阻止了进化和物种形成过程。 6. 物种间相互依存。物种是自然群落的一部分,各物种之间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一个物种的灭绝或损失可能对这个群落的其它个体成员具有深远影响,可能会导致连锁灭绝。如盖尔假说(Gaia hypothesis)认为,生物群落具有创造和维护适宜于生物的生存环境的作用。 Ehrlich 1981提出铆钉学说,认为生物种为铆钉,地球是舟。随着铆钉的丢失,舟会变得越来越不牢固。Myers1979年形容地球为“正在沉没的一叶方舟”。 7. 人类必须生活在与其它物种相同的生态学限度内。每个物种都利用环境中的资源来生存,而且所有的物种都受到环境容纳量的约束。当资源被破坏时,该物种的个体就会减少。人类必须把对环境的损害减到最小,因为伤害其它物种的可利用资源的同时,也伤害了人类自己。 8. 人类必须负责任。人类必须对他们的行为负责,对未来的后代负责,避免资源的浪费。如果我们毁坏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我们的后代将不得不以降低生活质量的方式付出代价。 9. 人类应该把尊重和关爱拓展到生态系统范畴。人类应该承认所有物种的固有价值,认同生命的所有存在形式,从而将尊重与关爱的范围外延到亲属、社会群体、所有人类、动物、所有物种、生态系统,乃至整个地球。 10. 自然具有超越经济价值的精神和美学价值。在历史上,宗教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和音乐家乃至普通人,都从自然中获得了大量灵感。接触野生动植物和各种景观,才能获得美的享受。 11. 生物多样性对确定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价值。生命的起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一直是哲学和科学之谜。要揭开这个谜,必须通过对生物和生物多样性本身的研究才能实现。 在地方水平,消耗性利用价值至关重要,而国家政府仅对生产性利用价值感兴趣,通常是指赚的外汇。 国际社会大多对存在价值和非消耗性利用价值感兴趣,富有国家或个人对选择性价值更加关注 三、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特点 1、外部经济效益性: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能给社会带来多种效益,属于典型的外部经济效益。所谓外部经济效益是指不通过市场交换,某一经济主体受到其它经济主体的活动影响,其效果为有利者称为外部经济;其影响无利而有害者称为外部不经济。目前,有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作为环境财产的外部价值上,而不是表现在作为产业的内部经济价值上。 2、公共所有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还具有公共所有性。那些不通过市场经济机构,即市场交换而用以满足公共需求的财产或服务产品通常被称为公共所有物或公共财产、公益设施。公共所有物的两人特点是:非涉他性,即一个人消费该物品时不影响他人的消费;和非排他性,即没有理由排除一些人消费该产品。 3、无价格和非市场价值性: 私有商品都可以在市场交换,并有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但公共所有物不能在市场交换,也没有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因为消费者都不愿意一个人支付公共所有物的费用而让他人都来消费,这就是所谓的无价格和非市场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同样具有这种无价格和非市场价值的特性。 4、社会资本性: 社会资本性是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又一特点。以森林为例,它是森林所有者从事林业经营活动的个体资本,森林在实现其作为生产资本效能的过程(林业生产过程)中,同时发挥了涵养水源、保护环境等公益效能,这些公益效能都表明森林具有社会资本性。 四、生物多样性价值在空间上的流动 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利益,由于形成和可利用方式的不同,因而所产生的使用价值的实现方式上也有所不同。比如,当果实被从树上采摘下来后,森林所提供的这一部分使用价值就可以实现,因为人们可以马上享用它。但是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另外一些利益,它们的使用价值往往不能就地实现。这些利益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可能会通过某种通道,在空间上的流动,到达一个具备适当外部条件的地区,实现其使用价值。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生物多样性价值在空间上的流动。 为什么会出现生物多样性价值在空间上的流动呢, 内因: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价值在其有效实现前,要有一个积累过程,在空间上流动的过程也常常是其积累的过程,比如各个森林系统所流出的溪流要在流动中汇集成河流,。 外因:由于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可利用价值许多是间接的,如果要获得这种间接的价值就需要一个转化过程,人们为了利用这部分价值就一定要提供将潜在的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的条件,比如为了利用河流量,就必需建造水电站。通常外部提供的实现转化的设施与价值的源存在着空间差,这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价值在空间流动的外因。 生物多样性价值在空间上的流动是造成前面所提到的所谓生物多样性价值“全局占有的失误”的重要原因。生活在森林周围的居民,尽管他们拥有森林却无法获得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涵养水源,调节河流量的利益,他们为维护森林所付出的代价,包括直接用于森林保护的付出和由此失去的发展机会,通常得不到补偿,而导致了资源拥有地区的居民相对与绝对贫困化。 资源的占有与使用上的分离成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障碍,由于无法从保护中获 得利益,资源拥有地区的居民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失去积极性,最终导致保护的落空。如何协调这类问题是保护学家和政府部门的决策者所必须面对的。 五、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其经济价值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个人同社会之间在生物多样性的使用和保护成本及利益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个人成本与利益只关注那些环境的即时使用者看得见的损失和获取,如农民、工业家和消费者;而社会成本与利益所关注的是与社会相关的损失和获取的增长。社会与个人的利益通常并不一致。某些对个人有益的东西将侵害社会的利益。有些时候,对于那些对社会和个人均有益的东西,个人却认为没有任何体制可以为自己捕获这种“全局价值”。所以,从这种个人(农民、工业家和消费者)的观点出发,就要毁坏生物多样性。但是,从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观点出发,就要寻求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途径。 David和Domin认为: 为什么个人和社会的利益会相悖呢? 1)自由运行的市场是建立在狭隘的自我利益上的。上游的污染者并不去考虑他强加给河流下游使用者的成本一外部不经济性。这就是“市场的失误”; 2)政府有干涉市场的习惯,他们这样做可能出于最良好的愿望。可不幸的是许多干涉是与环境利益相悖的,尽管它们看起来是在服务于某些社会目的。这就是“干涉的失误”; 3)许多保护行动所得到的是所谓“全局利益”。如果一个地区从其所实施的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得不到利益,它将不再对照顾那些生物资源有兴趣。由此,出现了“全局占有的失误”。 市场的失误、干涉的失误和全局占有的失误通常是相互交织和互为因果的,它们反映了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所以我们有理由说:正是人类对自然界以及自身在其中地位认识上的失误,最终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评估 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价提供了一种帮助人们了解自然资源的有效方法。1989年,Charles等人在巴西对亚马逊热带雨林进行了经济价值评估,并且据此提出了该地区热带雨林的利用对策。Pearce等人曾经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意义和方法,并且列举了一些热带雨林、湿地、台地和海洋系统的价值。由于缺少对生物多样性整体功能的研究,特别是定量的研究,所以关于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实际上主要是对某一种或几种生物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估。但是,由于讨论的主要是系统中占主体地位的生物,所以得到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的价值与生物多样性在同一方面的价值不会有大的差异。再者,系统中某一种作为资源的生物,其生存及其功能,也离不开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辅助和支撑,评价该生物资源的价值,基本上反映了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一、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 1、支付意愿与经济价值评估 以支付意愿( willingness to pay, WTP)作为指标来衡量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方式。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对环境服务或资源的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可以表示一切商品的价值。众所周知,商品的价格不能表示商品的价值,那么商品的价值用什么来表示呢了西方经济学认为: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观念、信仰和偏好,是人的主观思想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支付意愿是“人们一切行为价值表达的自动指示器”,因而可以判定一切商品和效益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任何商品的价值=人们对该商品的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又由实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两部分组成: 支付意愿=实际支出(商品价格)+消费者剩余 由于私有商品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其支付意愿的两部分都可以求出:实际支出的本质是商品价格,消费者剩余可以根据私有商品的价格资料用公式求出。因此,私有商品的价格可以根据其市场价格资料求出。理论和实践证明:对于有类似替代品的私有商 品,其消费者剩余很小,可以直接以其价格表示商品价值。 对于公共所有物而言,由于其没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因此,支付意愿的两部分(实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都无法求出,因此公共所有物的价值也无法求出。如何获得人们对某种公共所有物的支付意愿就成为评价生物或环境资源经济价值的关键问题。 一个与支付意愿相关的经济度量方式是人们对环境损害补偿的接受意愿( w illingness to accept, WTA),支付意愿和接受意愿可能有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两者都被用于经济评价。 表1相关的价值评估技术的分类 常规的市场 替代的市场 构造的市场 旅游的成本 生产的效果 工资差别 基于实际行为 健康的效果 人工市场 财产估价 预防和保护的成本 替代商品 替换成本 基于可能行为 条件价值法 隐形项目 表1根据所依赖的市场类型和考虑对它们实际和可能行为的使用,列出了经济评价的方法。在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使用基于直接市场的技术,包括由于自然栖息地恶化而减少的产品,由于疾病和死亡而失去的收入,或者对维护保护区实际成本的度量。用于估计环境资源经济价值的更复杂的间接方式也是可用的。在环境恶化的地区,通过比较工资率和财产价值,来对比环境未恶化地区的相同指标来估算环境资源价值。存在于这些市场指示器间的差异归结于人们所认定的未被损害的环境价值。另一个间接方法利用了旅游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所承受到达风景或娱乐地的交通和其它方面的成本增长,就成为该地区的内在价值的指示物。 我们也可以利用恢复被损害环境财产的假定成本,包括影形项目或恢复成本来评价环境价值。人工市场被用来指导对新的环境产品或服务支付愿意的测试。最后,条件评价技术使用了调查和假定问题来确定消费者对于保护或改善环境质量的支付愿意。 2、直接利用价值评估方法 在直接估价方法中,需要通过试验或问询调查来作出选择。 所谓试验就是通过人们对所评价内容的实际经历,来获得其支付意愿。如分析者要知道多少人为生活在一个具有改进水质的城市的支付意愿,那么就在一些城市公布水的质量和财产税,然后看看有多少人打算为改进水质和较高的税收而迁入该城市。在实践中,尽管小规模的试验曾成功地进行,但实施这类大规模的试验是很困难的和不现实的。 问讯调查包括了两种方式,分别以得到分级为目的和以得到价值为目的。 1)条件分析法。类似于条件价值法,是对提问者希望获得的喜好所进行分级,这个分级随后能够被分析者根据市场的时间价格定位。 (2)条件价值法,也叫调查法或假设评估法。以得到价值为目的的方式,通过直接对人们进行询问,来描述或表明其对于一些在商品或服务供给上的变化或者避免变化的支付意愿,或者是对于放弃或忍受变化的支付意愿或称接受赔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 WTA)。 CVM适用于没有市场交易和实际市场价格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评估,所以是“纯公共物品”,价值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直接询问调查对象的支付意愿既是条件价值法的特点也是它的缺点。由于此方法所得数据受被调查者对所提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回答问题的态度、假设条件是否接近实际(当提问者提供给回答者的投标假设,是回答者无法得到实在的事实描述)等问题的影响,结果难免偏离实际价值量;另外,需要较大样本的数据调查和处理,调查和分析数据费时费力。而且,此法在实施种可能出现信息偏差(在所提供的假设场景中的信息质量一定影响着回答者的选择)、工具偏差(汇集个别的价值平价反映、是否把增加收入或以入场费作为支付媒介)、初始点偏差(面谈者的指导和面谈的方式能影响回答者的反映和起点)、假想偏差(回答者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的感觉或对某一事件或感觉的回忆体味)、策略性偏差(当回答者发觉自己的回答结果会影响到自身利益时,他常常会提高或降低W TP)等多方面的偏差。因此,为了避免偏差导致的结果失真,通常需要进行CVM可靠性检验。 CVM法可用于评估生态资源的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并且被认为是唯一可用于非使用价值评估的方法,是近10余年来国外生态与环境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和应用最广泛的的关于公共物品价值评估的方法,在我国也有个别例子。 3、间接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间接经济价值主要通过生态功能来体现:1)提供生物进化所需的生态演替与生物进化所需的丰富的物种和遗传资源。2)生物多样性在形成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所具有的作用。3)表现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通常从服务功能入手,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保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对其经济价值进行估计。 间接经济价值评估方法是关于寻求从实际的和被观察的市场,根据信息导出偏好的技术。当每个人购买一个市场化的商品,这个商品与环境商品以某些方式相关时,对环境商品的偏好被间接地揭示。有关的技术包括了享受价值与工资技术、旅游成本方法、预防行为与剂量――反应及替换成本等技术。它们都属于间接的方法,因为它们不依赖于人们对他们愿意为环境质量的改变支付多少的问题的直接回答。这类方法主要强调了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价而不是针对生物多样性本身的。间接的技术可以分为两组:替代市场方法和常规市场方法。 1)替代市场方法 该方法涉及到,为那些与被关注的环境产品有关的私有商品和服务确定市场的问题。在这些替代市场上,买与卖的商品或服务将常常作为所关注的环境产品的替代物。当购买这些私有商品时,每个人就表明了对市场化的私有商品和环境产品的偏好。替代市场方法包括了享受技术和常用产品函数技术。后者包括了旅游成本方法,该方法被广泛用于探测对生物资源偏好的“行为痕迹”。 居民户生产函数方法:通过特化一些环境服务和私有商品之间熟悉的结构关系给环境资源确定价值。在这种方法中,作为环境特征替代物的常用品的消费被用来评价发生在环境特性卜的变化。 旅游成本法:试图确定对娱乐场所的需求,作为诸如消费者的收入,价格和种社会经济特性等变量的函数。价格通常是被看到的成本元素如:进入场所的价格、旅行到娱乐场所的成本和放弃赚的钱或所花时间的机会成本等。与需求曲线相结合的消费者剩余提供了对所关注的娱乐场所的价值估计。 预防行为技术方法:涉及到防御和预防的成本。为了减缓或更正负面的环境影响所造成的危害,社会或个人承担了防御和预防的成本。这个成本就可以用来估计被损害的那部分环境利益的价值。 享受价值法:试图估计环境属性的内含价值,通过确定一个真实市场,在这个市场卜那些相关的特性能够有效地交易。从而,干净的空气,和“平静与安宁’,在财产市场上被有效地成交,由于购买房产和上地时,肯定会将环境因素作为财产的特性加以考虑。风险的属性在劳务市场卜成交。高风险的职位将会在工资中有“风险补贴”来作为对风险的补偿。由此就形成了享受房产价值—关于空气质量、噪音和周围环境的价值,和工资风险加价—关于由环境灾害所造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的价值。 费用支出法: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评价环境效益的价值。该方法是一种古老又简单的方法,它以人们对某种环境效益的支出费用来表示该效益的经济价值。费用支出法通常有三种形式:1)总支出法,以游客的费用总支出作为游憩价值;2)区内支出法,仅以游客在游憩区内的支出的费用作为游憩价值;3)部分费用法,以游客支出的部分费用作为游憩的价值。 市场价值法:与费用支出法类似,但它可适用于没有费用支出的,但有市场价格的环境效益的价值评估。市场价值法先定量被评价的某种环境效益的效果,再根据这些效果的市场价格来评价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根据环境效果的正负来分,市场价值法可分为两类:1)环境效果评价法。它可分为三个步骤:先根据环境提供的公益效果,计算效果的定量值,再求出公益效果的“影子价格”,最后计算公益效益的年总经济价值;2)环境损失评价法。该方法与环境效果评价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从公益效益的效果上考虑,一个从失去公益效益的损失上考虑。 2)常规市场方法 这种方法对被影响的环境服务使用市场价格,或者如果市场价格不够精确的话,可以用影子价格调整。这一类包括了剂量――反应技术和替换成本方法。 剂量一反应技术法的目的:要在环境的受害(反应)和一些受害原因如污染(剂量)之间建立关系,一个给定的污染程度与一个改变了的输出相联系,然后在市场中对这个输出做价值评估,通过揭示,推导或影子价格。当个人不了解所造成的环境质量的变化时,直接的WTP/ WTA不能被恰当地度量,这时剂量一反应技术就可以发挥作用,因为它不依赖于个人的偏好。这个方法主要用于对可市场化的商品产生影响的环境变化,所以它不适宜用于非利用价值的评价。 危害的作用可以用剂量――反应函数来描述,该函数把发生在大范围环境内的物理/生物变化与变化的原因与程度相联系。然后,剂量反应函数乘以单位价格或每一个单位物理危害的价值,给出一个“货币受害函数”。 如果一个被损害的环境资源有可能在未来被能够提供相同服务的其它财产所替换,那么替换的成本可以作为环境损害的替代,这就是所谓的替换成本技术。该方法表明来自环境资源的利益应当至少像替代的花费一样可以确定价值 影子项目通常被专门用来补偿其它项目所造成的环境损害。原项目和影子项目一同形成一个可证实的名目,来帮助维持一些有益的环境资源储备不被减少。例如,若一个原项目是一个大坝,它的建设将造成一些林地被淹没,那么影子项目可能就是关于在其它地区重建森林。然而完全的相同是很难实现的,在其它地区可以重建具有相同生物量的森林,但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将会存在很大差异。影子项目的成本就可用来估算被淹没的森林的价值。 4、过程一效益经济价值评价法 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利益,由于形成和可利用方式的不同,因而所产生的使用价值的实现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一部分利益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可以就地实现,而另外一些利益,它们所产生的使用价值(主要是间接利用价值),往往会通过某种通道,在空间上的流动,到达一个具备适当外部条件的地区,实现其使用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生物多样性 价值在空间上的流动。 生物多样性价值在空间上的流动是造成所谓生物多样性价值“全局占有的失误”的重要原因。其表现为资源的占有与使用上的分离,这种现象己成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障碍,由于无法从保护中获得利益,资源拥有地区的居民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失去积极性,最终导致保护的落空。如何协调这类问题目前正在困扰着保护学家和政府部门的决策者。 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过程一效益评价法正是针对由于资源的占有与使用上的分离所造成的利益无法共享而提出来的。过程一效益评价法正如它本身的名称一样,着重分析价值形成的过程和所产生的效益。整个分析过程是在系统的、客观的、定量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1)定性地辨识被评价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所产生的某种效益。其中有:判定所要评价的生物多样性的一个使用价值;判定该价值所产生的一个效益;判定价值的流动通道。2)定量地分析生物多样性资源产生该效益的过程。在明确了所要评估的效益的基础上,分析价值在通道上的行为;模拟价值形成与流动及实现效益的过程;对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价值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对效益形成的贡献。3)定量地评价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地确定效益的量值;利用常规市场价值法或替代市场价值法,先定量被评价的某种环境效益的效果;再根据这些效果的市场价格来评价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最后,以效益的这一价值作为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一个环境服务的经济价值,实现对生物多样性一个方面经济价值的评估。 过程一效益评价法不同于其它经济价值评价方法之处在于:它定量地分析了生物多样性资源使用价值的实现过程,这有助于客观地评价这些资源的实际价值。因为不论是被提问的普通市民还是具有决策权的政府官员,如果他们不知道究竟是哪一种资源,从哪里,怎样提供了他们目前所享用的利益,如清洁的空气、充足和优质的水和电能,那么对于哪些对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的环境资源,就很难正确地确定自己的WTP或恰当地制定保护决策。所以准确地描述生物多样性使用价值的实现的过程对于评价其经济价值是重要的。不论是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地的居民,还是对于那些远离保护区,却享用着资源所提供的利益的人们,了解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现过程和产生的效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过程一效益评价法在评价间接利用价值方面,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把对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价定量化和客观化,依据试验和实地调查的数据,系统地分析了价值形成的过程,可以回答“谁是受益者,受益多少”,这一关键问题。这就为最终实现对资源直接占有者或维护者的经济补偿,提供了可靠的,定量化的依据。为实现资源利益共享奠定了基础。 《生物多样性公约》把“生物多样性的共享”作为其原则之一。强调了共享的重要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没有共享就没有保护,因为在许多情况下,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直接拥有者,无法享受其带来的利益。他们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失去兴趣,或以忍受贫困作为保护的代价。然而,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评价,我们就有可能确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利用系统,即:谁在保护,谁在享用,并且使结果定量化。据此,我们可以进而建立生物多样性共享体系,即通过一定的机制,使保护者能够得到享用者的经济补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保护者的积极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还可以为受害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恢复与改建和生态规划提供依据。并且为生物资源的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以现行社会通行的和被人们所熟知的经济价值形式描述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它使得生物多样性从生涩科学术语变成了易于被人们所接 告诉人们生物多样性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受的事物,它 人都从中受益。因此,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在普及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 出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赋与人类的巨大的财富。这笔自然财富对世界繁荣和发展作了巨大贡献,而且它仍然是人类现在和未来幸福的基础。人类从这里取得重要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人们的生活,其中包括医药、衣着、房屋、农产品、海产、纤维、清沽空气和水的泛滥控制,产生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自然基础就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 随着工业化以及现代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地球的巨变,这种变化已超过自然生物学和地质学过程所引起的变化。许多物种正在被推向灭绝,其速度比新物种进化快成千上 万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自然资本的明显退化产生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如往土壤滥施化学制剂破坏了自然过程;栖居地丧失、空气污染和化学农药等,使天然传粉昆虫和控制农业害虫的天敌数量减少了;滥渔和农业流出物质使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赤潮次数增多,引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和贝类中毒死亡甚至消失。 构成我们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是:人口、知识及经济活动。 生活质量公式:西方的社会学家认为,决定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有5•个,即资源、知识、公众的态度、自然保护水平及人口数量。即存在如下公式: 资源,知识,公众态度,自然保护水平 生活质量, ???????????????????? 人口数量 一、“持续利用”的理论 1、 “持续利用”的概念 是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在对待资源利用上形成的一个新的观念。所谓“持续利用”已被定义为“现阶段的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既满足现代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 通俗地说,即人类在利用生物资源满足现在的需要时,不得损害子孙后代可利用的生物资源量。 2、最大持续产量理论(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theory) MSY: 最大持续产量是指对种群的发展不会产生危害的最大可收获量。其理论基础是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 其要点为:在一个有限空间内生物种群的增长速度受到密度的制约作用,在种群数量较小时,种群增长速度慢;而后种群增长速度加快;当N,K/2以后,增长速度下降;当N,K时,种群不再增长而保持相对稳定。将N,K/2,代入Logistic方程,即可以算出最大的持续产量MSY。即:MSY = rK/4 一个池塘内鱼类种群的数量变化 ??????????????????????????????? 时期 ?种群数量N ?K/K-N ?rN •?增加量dN/dt ??????????????????????????????? S1 ? 20 ? 0.90 ? 20 ? 18 S2 ? 50 ? 0.75 ? 50 ? 38 S3 ? 100 ? 0.50 ?100 ? 50 S4 ? 150 ? 0.25 ?150 ? 38 S5 ? 180 ? 0.10 ?180 ? 18 ??????????????????????????????? 自然界中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根据其种群密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种群密度很低,远远未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N办法
是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投入越少,产出越大,则经济效益越好。 三、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基本原则 1、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 生物资源开发量与其更新速度相适应的原则 3、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 因地制宜的原则 5、 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的原则
/
本文档为【第8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宝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