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进士不读史记

2017-10-25 5页 doc 16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9658

暂无简介

举报
进士不读史记进士不读史记 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 问:“何人所作?”曰:“大史公。”问:“大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大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以《史记》对 (2)遂取书阅之 (3)不数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进士不读史记
进士不读史记 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 问:“何人所作?”曰:“大史公。”问:“大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大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清朝科举中进士的别称。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以《史记》对 (2)遂取书阅之 (3)不数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22(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3分) (三)(9分) 20((1)回答(2)于是(3)几 21(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 22(范进(或“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2-23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2.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2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22. 断肠人在天涯 (1分) 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意思对即可。1分)(共2分) 23.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乐景写哀情”或“对比”或“衬托”1分,答出“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分。 8、诗歌欣赏。 秋词 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2、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 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 10(“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9、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10、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2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 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2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 (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2)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也得1分) (3)本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6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人有卖骏马者,此?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比:连续,接连。?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还:音义同“旋”围绕,绕圈子。?朝(zhao )早晨,也指一天。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语。 (1) 才美不外见( ) (2)愿子还而视之 ( ) (3)不以千里称也 ( ) (4)去而顾之 (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其真不知马也。 (2),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 3. [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 [乙]文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4. 我们常以“千里马”比喻 。 5. 这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参考答案] 1、(1)通“现”,显现 (2)您(你) (3)用 (4)代“骏马 ” 2、(1)(其实是)他不识千里马啊。 (2)连续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过。 3、[甲]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乙]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4、有才能的人。或人才 6、说明要善于发现人才,善于选用人才;说明权威的重要;不可盲目崇拜权威,要注重实践等等。
/
本文档为【进士不读史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