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安全心理学概述

2017-10-25 29页 doc 118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安全心理学概述安全心理学概述 人的心理现象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人类自古就对自身及周围发生的一切有 着浓厚的兴趣,每个人都想更多的了解自己。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 的事故,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这些事故为什么发生?它们与人自身有无关系?能否从人 的因素角度来预测、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于是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最终达到减少或消除事故的科学诞 生了,这就是安全心理学。安全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安全科学的理论,讨论人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与安全相关的心理现象,研究...
安全心理学概述
安全心理学概述 人的心理现象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人类自古就对自身及周围发生的一切有 着浓厚的兴趣,每个人都想更多的了解自己。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 的事故,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这些事故为什么发生?它们与人自身有无关系?能否从人 的因素角度来预测、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于是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最终达到减少或消除事故的科学诞 生了,这就是安全心理学。安全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安全科学的理论,讨论人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与安全相关的心理现象,研究人对安全的认识、情感以及与事 故、职业病作斗争的意志。也就是研究人在对待和克服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心理过 程,旨在调动人对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发挥其防止事故的能力。 心理学的英文为“psychology”,它是由两个古希腊文字,“psyche”和“logos” 所组成。“psyche”的含义是“心灵”、“灵魂”;“logos”的含义是“讲述”或“解 说”。“psyche”和“Logos”合起来就是“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说”。这可以说是心理学的最早定义。但历史上心理学长期隶属于哲学,该定义只具有哲学意义,并没有对概 念作出科学的解释。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后,其研究内容和重点几经演变,直到 20世纪中期以后才相对地统一于如下定义: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的科学”。 心理学就是要研究人的心理。然而心理活动发生在头脑内部,不能直接观察或度量。 那么怎样去了解呢?幸好,心理活动有外部的行为表现,并且人们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受 内隐的心理活动支配的。比如说:你哭是因为你悲伤;你笑说明你高兴;等等。在这里, “哭”的外显行为是由“悲伤”这一内隐心理活动支配产生的。所以,一方面,通过对 行为的观察使我们具有了探讨内部心理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 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上例中,你哭,是因为你受到打击或失去了所爱;你笑, 是因为你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或得到了满足。心理和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二者之 间的转换关系是遵循一定规律的。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讨这些心理活动规律,使我们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都能做 出科学的解释。 当然,不同的社会条件、身体条件、年龄和性别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很大的不 同,对同一件事情的行为反应也并不一样。但他们都受多种共同规律的制约。当掌握了 各种心理活动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时,便可以对人的行为加以解释、预测和调控。比如: 教师很希望学生去参加一个活动,他就会说这个活动多么好,多么有意义,值得参加, 在其大力鼓动下大多数人都会去了;但如果教师不想让学生去,他就会说这个活动意义 不大,问题较多,去了会惹麻烦;等等,这样去的人数肯定就少。 总之,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而行为是外显的。外显的行为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所支配,反 过来,心理活动也只有通过行为才能得到发展与表现。要掌握人的心理规律,必须从研 究人的行为入手;而要了解、预测、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则更需要探讨人们复杂的心 理活动规律。此外,也要看到,心理活动不是虚无缘渺的,由于它在头脑中产生,必然 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同时,人是物种发展中最高等的社会性生物,一切活动都无法摆 脱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这就使得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上述心理学的定义,现已被普遍接受。但它来之不易,是经历了几千年的不断争论、 伴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形成的,也是安全心理学的基础。 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包括了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心理过 程和个性心理这两个方面。人的心理现象参见图l-1。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最基本的心 理过程是认识过程,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即人脑的信息加工活 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决不 会无动于衷.总会对它采取一定的态度,并产生某种主观体验,这种认识客观事物时所 产生的态度的体验,称为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在心理学中略有区别,前者与生理的 需要满足有关,后者与社会性的需要满足有关。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自觉地确定目 标,克服困难,力求加以实现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认识、情感、意志这三个心理过 程,虽有区别,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 心理过程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活动。但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 心理过程在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各人的个性。个性心理包括个性 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 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它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向。其中主 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表现出 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例如,有的人有数学才能,有的人有音乐才能,这是能 力方面的差异。在行为表现方面,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热情友善, 这些是气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都要通过心理活动而逐渐形成,个性心理一旦形成后又 作为主观内因制约心理活动,并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因而,每个人的各种心理活动 必然带有个人本身的特点。事实上,既没有不带个性心理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 心理过程之中的个性心理,两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侧面。例如以骄傲这种个性心理特征 而言,在认识过程中常表现为漫不经心、不求甚解;在对待他人的情感上,常表现为孤 芳自赏,夜郎自大;在意志上则表现为刚愎自用、独断专横;所以,人的心理活动与个 性心理二者有密切关系,它们构成了人的心理现象。在劳动和生活中,人的行为无一不 受心理现象的支配,客观事物的改变无一不与人的心理现象有关。所以,一切有关人类 的科学都与心理学有着有机的联系,尤其是安全科学更是如此。 安全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应用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 可用图1-2表示。 由图l-2可见,安全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与工业心理学是不可分割的,讨论安全心 理学的发生和发展,不能不涉及工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工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主 要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20世纪初,由于工业革命以后机械化普遍推广,市场逐渐扩大,为提高劳动生产率, 美国工程师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w)着重进行时间研究。泰罗出身于律师家庭, 年轻时本打算继承父业,但受视力严重下降的影响,不得不放弃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习 的机会,去工厂当学徒。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米德韦尔和伯利恒钢铁公 司度过的——从一名普通工人到领班、工长,最后任总工程师。他对工人处境、劳动状 况有着丰富的实践体验,并由此引发了他对通过提高低效率工作工人的劳动效率来改变 企业工作状况的思考。对此,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要求人们按正确的方法 工作,不断学习一些新东西,并改变他们的工作,作为报偿,他们可以从高效率工作所 带来的更多的物质利益和成就感获得满足。关于这一思想的实践,泰罗指出,管理者必 须遵守四条科学管理原则: 1. 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2. 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 3. 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4. 均分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中的权力和职责,并最终形成双方的友好合作关 系。 总体而言,泰罗所从事的企业管理研究的主题是十分鲜明的;一方面,科学研究作 业方法,即对作业现场进行观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进而确定“一个最 优的作业方法”,从而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在工人和管理层之间掀 起一场心理革命,以改善双方的关系。他的工作为心理学在工业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tlndtl832—1920)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 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行动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为此被称为心理 学的始祖。19世纪后期,生理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都已经相当发达,当时活跃 的学术气氛对新学科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冯特原是一位哲学家和生理学家,他认为 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如何研究呢?他考虑到化学把物质分解成各种元素,如“水”可以分解成“氢”和“氧”,那么心理学是否也可以同样 地通过实验方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元素呢?根据这一思路,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 理实验室,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为此被称为“构造主义心 理学”。冯特的实验室里研究最多的是感觉和意象。他认为感觉是心理的最基本元素, 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 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他的学生闵斯特伯格(H.Munsterberg)感到对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关在象牙塔内研 究,而应该应用到实践中去,他最先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到工业领域中,因此被誉为工 业心理学之父。 随着生产的发展,心理学家认识到,要提高工作效率,不仅要解决好人与事的配合, 人与机的配合,还要解决好人与人的配合关系。因此,工业心理学的研究主攻方向从工 业个体心理学转向工业群体心理学,这一转变的里程碑就是梅奥(E.Mayo)主持的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 霍桑是一个美国工厂名,霍桑研究(Hawthome Study,1924)持续了15年之久,研究发现,影响员工士气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心理因素。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煤气公司 曾对3000多名职工进行了工作满意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首要因素是心理因素。 工作安全 3.3 4.6 晋升机会 3.6 4.8 工作方式 3.7 2.8 公司地位 5.0 5.4 6.0 6.4 工作报酬 6.0 5.4 人事关系 6.1 监督管理 5.4 6.9 工作时间 6.1 7.1 工作环境 5.8 7.4 额外福利 8.2 表1-1中所示的结果,颇使一般工业家们感到意外。他们原以为,员工们会把工作 报酬列为首要因素。但事实表明,无论男女,工作报酬均列在了工作安全、晋升机会、 工作方式、公司地位之后。这表明,心理因素是影响员工士气的主要因素。在这项研究 之后,工业管理的方式开始兼顾到心理因素了。霍桑研究使心理学走入了工业和组织管 理学领域。 战争期间由于需要征集大量兵员,导致人员选拔和培训措施发展;复杂的武器系统, 需要更好研究机器如何与操作者相配合,即需进一步研究人机关系,从而为工程心理学 (亦即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的诞生奠下基础。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群体理论代替了工业个体理论,1958年开始使用管理心理学(Managerial Psychology)这个名称代替原来沿用的工业心理学名称,20世纪70年代组织心理学(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这个名称又取代了管理心理学名称,标 志着工业心理学又迈向了新的领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工业生产规模的日益大型化,由此而带来的安全问 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普遍关注。因此,安全心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安全科学的一门新学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人将它和人机工程学、安全 系统工程并列,誉为现代安全科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是工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独立 分支。 安全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劳动生产过程中与人的心理活动有 关的安全问题,其任务是减少生产中的伤亡事故;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事故的原因,研 究人在劳动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状态,探讨人的行为特征、心理过程、个性心 理和安全的关系,发现和分析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联以及导致不 安全行为的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有效的安全教育措施、组织措 施和技术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以保证人员的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心理学要研究安全问题,而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既有人本身的问题,也有技 术的、社会的、环境的因素。安全心理学并不企图研究所有影响人的安全的因素,而只 是从心理学的特定角度研究人的安全问题。安全心理学也要涉及其他因素,但着眼点是 讨论分析其他各因素如何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安全。其基本模式可用图1-3表示。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生产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如何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如研究机器 设备的显示器、控制器、安全装置如何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要求,以便于操作, 减轻体力负荷,保持良好姿势,从而达到安全、舒适、高效的目的。 2.研究工作和环境设计如何适合人的心理特点。如研究改进劳动组织,合理 分工协作,合理的工作(包括适宜的轮班工作制),丰富工作内容,减少单调乏味的劳动,制定最合适的工时定额,适宜的工作空间,适宜的工作场所布置和色彩配置,播 送背景音乐,建立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等。 3.研究人如何适应机器设备和工作的要求,包括通过人员选拔和训练,使操作人 员能与机器的要求相适应;研究人的作业能力及其限度,避免对人提出能力所不及的要 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加速新工人的职业培训和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及对训练 的绩效进行评价等。 4.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如何相互适应,诸如研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人的动机、需 要、激励、士气、参与、意见沟通、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领导心理与行为、建立高 效的生产群体等。 5.研究如何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规律,诸如研究人的行为、 与行为有关的事故模式、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心理状、与事故有关的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 素(如人机界面、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管理水平、个人因素),特别是个人因素(如智 力、健康和身体条件、疲劳、工作经验;年龄、个人性格特征、情绪)以及事故的规律等。 6.研究如何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如根据心理学的规律研究切实可行、不流于形 式的安全教育方法,引人注目的能起到宣传效果的安全标语和宣传画,培养工人的安全 习惯等。 总之,在研究这些问题时,首先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劳动者 个人的作用,其次还必须考虑个性心理以及某些个人生活因素。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安全心理学在探讨事故原因和防止工伤事故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在安全科学领域中,安全心理学只属于“软件”范畴,不能越俎代疱,取代劳动安全 “硬件”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安全措施方面的工作(如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设备的安全装置等)。做好安全工作,若不从落实组织措施、加强企业管理、改善设备情况、 改进工艺流程、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加强职工培训等方面去考虑,空谈安全心理学是没 有意义的。 安全心理学是应用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心理学研究中的一般通用方法都可 以应用于安全心理学的研究。但是,由于生产事故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所以,安全心 理学的研究方法,除了遵循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尚有其本身特点。 1.调查研究 包括“看”、“听”、“读”三种手段,即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利用我们的视觉器官观察操作者在一定时间内的行为,分 析行为是否得当,是否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必要时也可采用摄象机、电影机等拍摄其动 作,分析动作的额度、准确、协调。 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在不影响被观察对象的行为或活动情况下篦集资料。在观察中,要使 被观察者不备戒心,不掺杂私人感情及偏见,从客观立场出发进行深入观察。如观察司 机驾驶车辆时的行为,分析行为和事故的关系。国外研究表明,有些司机缺乏冷静,一 见到步行穿越马路者;未加判断就贸然鸣笛,这种人虽然本身习惯用笛,但如果听到后 面的车鸣笛就非常讨厌,他们有和人吵架的倾向,常常因为好冲动而出事故。 控制观察法大多是在借用仪器条件下,观察操作者操作的额度、准确性、协调性; 或模拟出现非常事态时,借用仪器观察操作者的行为特征。如日本国营铁路劳动科学研 究所模拟非常事态及出现异常场面,用仪器测量此时受试者的心理状态,这对安全来说 具有很大的意义。 (2)访谈法 访谈法包括与有关人员进行交谈(可以是个别或集体交谈),听取他 们的意见,观察其态度,表情等行为。谈话时务必使对方了解谈话的目的,减少不必要 的顾虑,以求获得有关某一问题的较详细的信息。目前这种方法应用得相当广泛,如安 技人员、劳保人员对肇事者及有关人员的访谈即属此类。其优点是深入、灵活、可随时 考察回答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缺点是不容易整理,访谈结果不易数量化,统计分析 也比较麻烦。访谈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结构型访谈法和无结构型访谈法。前者是根 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大纲,逐一向被访者提问;后者是就某些问题自由交谈。 (3)问卷法 即书面调查表。是用明确的问题提出一个问题。要求被调查对象做 出确切的回答或给予评议。问卷常要求被调查者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状态或事物做 出明确的回答,这种问卷称为二极表。有些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在三至七个等级中做出选 择性的回答,如表l-2所示。 问卷分别采用化的打分,因此便于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但不足之处是,它不可 能获得问卷以外的信息,还受被调查对象是否合作以及理解程度的影响,不如访谈法那 样可以自由和确切地表达自已的意见。 1.你觉得你单位的安全工作令人满意吗? 满意 不满意 2.你觉得你单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吗? 重视 一 般 不重视 3.你常把安全生产挂在心上吗? 从来没有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如此 4.你认为发生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吗?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有点不同意 说不准 有 点 同意 同 意 非 常 同意 2.心理测量 即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受试者的个性心 理和心理过程的差异,如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智力测验、感知一运动协调能力的 测验等。对安全来说,心理测量在某些工种(如特种作业)特别重要,如美国心理学家闻斯特伯格对司机的心理测量表明,工作20年从未出过事故的人,测验的成绩最好,常 出事故的司机成绩最差,“平平常常”的司机测验的结果也平常。可见心理测验在安全 工作中的重要性。 心理测量应考虑两个基本要素: 1)信度 即指测验本身的可靠性或稳定性,测量结果反映所测对象特性的真实程 度。如多次测验,结果都不变,则其信度高;如相距甚远,则表示该测验不可靠或不稳 定,亦即信度很低。如测验的信度很低,则无法达到测量的目的。信度的种类很多,主 要有下列四种: ? 重测信度 采用同一种测验,在间隔时间内,对同一受试者作两次测验,以确 定信度; ? 复本信度 对受试者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作原本和复本测验。视两种测验 结果,确定信度。所谓原本,是指原来准备用的测验,复本是指与原本性质内容、指导、 型式、题数、难度、鉴别度相同,但试题不同的测验复本; ?折半信度 指将受试者对同一测验的结果,根据题目分成两半,并分别计分,再 依分别计分的结果确定信度; ? 评分者信度 对无法作客观记分的测验.由两位评分者分别评分,然后就此两 种分数间的关系确定信度。 一般而言,相关系数在0.8以上,认为已有应用价值。 2)效度 指测量的真实性、准确性,测验结果能否真实地反映测量之目的。一种 测验若效度不高,其他条件都是无意义的。所以首先要鉴定效度。一种测验的效度常与 一种已被公认的测验或效标(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参照标准)求其相关系数(亦称效度系 数),相关系数高,表示这种测验预料的正确性高,即效度高。效度按侧重面的不同, 又可分为: ? 内容效度 指测验的内容或,能够代表所测特征的程度。估算的办法是让 行家按一定标准评价某一测量项目是否具有代表性,其计算公式为: CVR — 内容效度系数; 式中 n — 判断某一测量项目具有代表性的人数; e N — 参加判断的总人数。 ? 效标关联效度 又分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这两种效度都是将某一因素的测量 与不同效标(如当前与将来的工作绩效)相比较,求其相关系数,以表明二者之关联或预 测符合的程度; ? 构思效度 从某一构想理论出发,制订出与该构想有关的心理功能或行为假设, 据此设计和编制测验项目,然后由结果求原因,以因子分析或聚类分析方法,求构思效 度系数结果,是否符合心理学理论。 3.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观察对象的变化,获取事实材料的方法。由于实验法可以控 制实验条件,它具有一些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 1)安全心理实验中的干扰变量 实验不仅要控制自变量,同时要控制干扰变量。需要控制的干扰变量主要有:外部干扰变量(主要是环境因素)、被测试者因素、测量 方法和仪器装置的因素、实验主持人的因素等。实验中对自变量和干扰变量的控制要遵 守“最大最小控制原则”。 2)实验中对干扰变量控制的方法 一般常用的控制方法有,消除法(就是将干扰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限定法(将干扰因素控制在某种恒定状态)、纳入法(把某种 或某些可能对实验结果发生影响的因素也当作自变量来处理,使之按预定要求发生变化 并观察和分析这种变化与因变量变化的关系。)、配对法(就是把条件相等或相近的被 试对等的分配到控制组与实验组中。)、随机法(将参与实验的被试随机地安排在实验 组与控制组内。) 严格控制变量是实验室实验的优点,但同时也带来人为化和降低效度的缺点。因此, 将实验室研究结果用于实际时要谨慎。为克服这一缺点,在安全心理学研究中常以现场 实验相补充。 4.模拟仿真 模拟是以物质形式或观念形式对实际物体、过程和情境的仿真。模拟通常分物理模 拟和数学模拟。物理模拟要通过与实体相似的物理模型来进行。物理模拟实验逼真度高, 实感性强,具有类似现场实验的基本特点,而且可消除现场实验所不可避免的干扰因素 的影响。它兼有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的优点。因此是安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使得非常复杂的心理模拟仿真已成为可能,并 在安全心理学的研究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研究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行 为的因素,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组织目标。它的研究对象是探 讨人的行为表现和发展的规律,以提高对人的行为预测以及激发、引导和控制能力。 “行为科学”正式定名于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有关组织中人类行为的 理论研讨会上。50年代以后,行为科学才真正发展起来。此后,福特基金会成立了“行 为科学部门”(人类行为研究基金会);1952年,建立了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1956 年,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期行为科学杂志。至此,行为科学在美国的管理学界风行起来, 无论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关于人的需要和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H?马斯洛(Abrahan H.Maslow)在1943 年发表的《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它把人类的各种各样的 需要分成五种不同的需要,并按其优先次序,排成阶梯式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需要、归属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F.Herzberg)在1959年与别人合著出版的《工作激励因素》和1966年出版的《工作和人性》两本著作中,提出了激励因素 和保健因素,简称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200名工程师和会计人员进行访问谈话,了解他们在什么条件下感到工作满意,什么条件下感到不满意。他调查 的结果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称之为激励因素; 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称之为保健因素或称维持因 素;保健因素不能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预防职工的不满。 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弗鲁姆(Y.H.Vroom)在1964年发表的《工作和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概率模式。以后又经过其他人的发展补充,成为当前行为科学家比 较广泛接受的激励模式。 4.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B.F.Skinner)认为,人的一种行为都会有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肯定的行为就有得到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否定的行为以后 就会不再发生。强化理论有助于人们对行为的理解和引导,因为一种行为必然会有后果, 而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是否重复发生。 5.斯坎伦和林肯的。 斯坎伦和林肯都是企业家,也是行为科学理论的应用 者。斯坎伦(J.N-Scanlon)提出的斯坎伦计划,强调协作和团结,采用集体鼓励的办法。 他提出的计划规定,凡因工人就减少劳动成本提出建议而使劳动成本减少的,工人可以 得到奖金。但这奖金不是发给提议者个人,而是在工厂或公司范围内由工人集体共享。 林肯(J.F.Lincoln)提出的林肯计划,强调满足职工要求别人承认其技能的需要。 林肯认为,激励人们工作的动力,主要不是金钱或安全感,而是要求对其技能予以承认。 所以他提出一个计划,要求职工最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技能,然后以“奖金形式”来酬谢 职工对公司的贡献。 6.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麦格雷戈(D.Mcgregor)的X理论一Y理论是人性理论研究中最突出的成果。他在《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 一Y理论”的人性假定。在麦格雷戈看来,每一位管理人员对职工的管理都基于一种对 人性看法的哲学,或者说有一套假定。 目前,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目的在于激发动机,推动行为; ? 研究人类行为的控制与改造,目的在于保持正确的有效行为; ? 研究人类行为的特点,如人个行为、领导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决策行 为、消费行为,目的在于促进组织的发展; ? 研究人与人的协调,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良好的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地处 于激发状态,保持高昂的情绪、舒畅的心情,充分发挥潜能。 因为工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工作行为的科学,所以,通常安全心理学亦被视为 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安全心理学有其自己独立的科学体系,它偏重研究在工业 生产中人的安全行为。 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又称人机工程学,它是近5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工程技术科学、劳动保护科学等有关 理论,研究人和机器、环境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人在 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和舒适。 人类工效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方面: 1.人的方面 研究人体测量学(提供人体各部分尺寸的大小、活动范围等方面的数据),人体生物 力学(包括肌力、耐力、运动的方式、速度和准确性等),劳动时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和适应,人的心理状态,工作能力及其限度,疲劳,劳动强度,工作姿势,劳动组织方式 及工作时间(如轮班制、工作分析、动作时间研究),人的功能特性及人在人机系统的可靠性等等。 2.机器设备方面 研究机器设备和工具(包括汽车、飞机、火车、轮船、宇宙飞船、家用电器、家具、 工具、文具、图书、衣服鞋帽、成本设备、安全装置、城市设施、住宅设施等等)的设 计如何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要求,以达到便于操作、减轻体力负荷、保持良好姿 势、保证安全和舒适。研究各种显示器、控制器如何适应人的感官和操作。 3.环境方面 研究工作场所合理的设计,保证工作环境良好的气象条件,适宜的色彩,工作场所 合理的照明条件,清除和控制环境中有害因素(如噪声、振动等)。 由以上所述的工效学研究对象可见,工效学所研究的内容大抵相当于工业心理学的 工程心理和环境心理部分,工效学着力于实际应用,而工业心理学则比较偏重于从心理 学角度进行研究,安全心理学更偏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安全问题。一般认为,工效学 不包括工业心理学的工业人事心理、组织心理及消费心理;而安全心理学则涉及工效学 的人机系统中人的子系统及人机界面的安全问题。 安全心理学是一门以探讨人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为目标的科 学,正确应用安全心理学,发挥其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安全与进步。 安全心理学的意义可分为对个人和对社会两个方面: 对个人讲,它通过描述和解释各种与安全有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历程,加深人 们对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了解。目前人们对许多与安全相关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了解还 停留在“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通过学习安全心理学,人们可以了解自己 的某些不安全行为为什么会出现,潜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和活动的规律是怎样 的,还可以发现自己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自己如何形成现在的性 格和气质特点等一系列与自身有关的安全问题。此外,安全心理学不仅提供了“是什 么”、 “为什么”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还告诉人们“怎么样”解决问题。当我们发现 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比如工作时精力容易分散、经常莫名其妙地 急燥等,就可以寻求安全心理学的帮助。 对于社会来说,安全心理学在社会的生产、生活方面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安全心理学告诉人们该如何合理地设置生产环境,以最有效的方式安排作业流程, 让人们在理想的工作氛围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并保证安全。 安全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可以运用在预防工伤事故,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分 析处理事故等方面。 1.安全思想淡漠,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常常是造成工伤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研 究和分析生产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安全问题的心理现象,运用动机和激励的理论,激发职 工安全意识,使安全生产成为职工自发的要求,这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 2.通过安全心理学对主观和客观心理现象的分析,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包括企业领 导、工会干部、劳保安全技术人员)认清安全生产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安全因素,对各种 不安全因素进行整改,从而调动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3.运用安全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做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特别是运用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对从事电气、起重、运输、锅炉、压力容器、爆破、焊接、 煤矿井下、瓦斯检验、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等危险性大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 业的安全技术教育。 4.对影响整个系统运行或与安全生产有非常关键作用的岗位,通过合适的职业选 择,选拔合适的人选。 5.对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及其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分析,以便采取对策和措施。 6.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大量原始资料,通过统计处理,找出事故产生原因 及其变化规律。有时为了找出事故的隐患,防止以后不再发生同类原因的事故,以及采 取最适宜的预防措施,常常需要对事故个案进行心理学分析。 7.对事故主要责任者、肇事者在发生事故前的心理状态、情绪以及个人的个性心 理特征、行为、习惯等进行深入分析,以阐明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安全教育和采取必 要措施,杜绝以后再发生同样事故。 8.从知觉、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对一些经常有不安全行为的工人,给予 积极的心理疏导,并将其列为重点的安全教育对象;对他们的性格、气质、能力进行全 面分析,根据他们的特点逐步引导他们改变对安全不利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安全心 理素质。 9.运用安全心理学的知识,对生产设备、机具、安全保护装置、工作场所以及工 作环境经常进行工程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的研究,使设备、机具符合人的 生理心理特点,工作场所适合人的操作,工作环境不影响人的安全和健康,从而达到操 作方便、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设备能力、降低能耗、 减少工伤事故的目的。 10.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有关知识,进行经常性的、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
/
本文档为【安全心理学概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