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十三香

2017-12-07 46页 doc 167KB 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十三香十三香 十三香 一、紫蔻 紫蔻:又名紫叩、紫豆蔻、紫豆叩、十开蔻。为姜科植物白豆 蔻的干燥果实。其中个大饱满、壳薄无空皮、种皮呈暗棕色或 灰棕色者,称为紫蔻。品质最佳。 二、砂仁 英文名:FRUCTUS AMOMI 拉丁名:Amomi Semen 别名:春砂仁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 m longiligulare T....
十三香
十三香 十三香 一、紫蔻 紫蔻:又名紫叩、紫豆蔻、紫豆叩、十开蔻。为姜科植物白豆 蔻的干燥果实。其中个大饱满、壳薄无空皮、种皮呈暗棕色或 灰棕色者,称为紫蔻。品质最佳。 二、砂仁 英文名:FRUCTUS AMOMI 拉丁名:Amomi Semen 别名:春砂仁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 m longiligulare T. L. Wu 的干燥成熟果实。夏、 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结集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 瓣,每瓣有种子 5,26粒。种子为不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0。8,1。2cm。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 3,24粒;种子直径1。5,2mm。气味稍淡。 鉴别: (1)阳春砂种子横切面:假种皮有时残存。种皮表皮细胞1 列,径向延长,壁稍厚;下皮细胞1 列,含棕色或红棕色物。油细胞层为1 列油细胞,长76, 106μm,宽16,25μm,含黄色油滴。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细胞多角形,排列不规则。内种皮为 1列栅状厚壁细胞,黄棕色,内壁及侧壁极厚,细胞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并有少数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及脂肪油滴。粉末灰棕色。内种皮厚壁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为1 列栅状细胞,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种皮表皮细胞淡黄 - 1 - 色,表面观长条形,常与下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下皮细胞含棕色或红棕色物。色素层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楚,含红棕色或深棕色物。外胚乳细胞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充满细小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包埋有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及脂肪油滴。油细胞无色,壁薄,偶见油滴散在。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20μl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醋酸龙脑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10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2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药忌宜:阴虚有热者忌服。?《海药本草》:“得诃子、鳖甲、豆蔻。白芜荑等良。”?《本草经疏》:“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所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药品化义》:“肺有伏火忌之。”?《得配本草》:“气虚肺满禁用。” 药物配伍:配蔻仁,宣通三焦气机,芳香化浊,醒脾和胃,行气止痛,俱能治湿浊内蕴,胃呆纳少,气滞胸闷,脘腹胀痛,反胃呕吐等证。配青陈皮,理气止泻,治脾胃气滞,胸腹胀满,消化不良,湿阻脾胃之泄泻,痢疾。配佩兰,芳香悦脾,可用治湿阻气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腹胀满,治胎动不安等证。配冬葵,行气下乳,可治乳少气滞胀满疼痛等证。配熟地,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腻碍胃之弊,又可引熟地归肾。配黄芩,寒温相合,气血配对,用于胎热上冲所致的胎动不安。配木香,用治脘腹气滞胀痛,消化不良,加强行气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3,6g,入煎剂宜后下。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 (1)对于湿阻脾胃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呕吐泄泻等症,常配合白术、陈皮等同用;对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常配合陈皮、厚朴、木香等同用;对于脾虚气滞,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多与温中祛寒的干姜、熟附子,陈皮等同用。治胎动不安,常配合白术、苏梗等同用;治妊娠恶阻,可配合半夏、竹茹等同用。 - 2 - 产地分布: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丛生。根状茎匍匐地面生长。叶矩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自根茎抽出,着花7,13朵,花白色,蒴果椭圆形,成熟时深红。生长习性:喜高温高湿的林下环境,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中生长良好。花期5,6月,花期气温22,25?,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授粉结实。 园林用途:砂仁观赏价值较高,初夏可赏花,盛夏可观果。 繁殖培育:常用分株和播种法繁殖。播种宜在8,9月种子采收后即播,20天左右出苗,苗高40,50cm便可出圃定植。定植株行距为1m×1m,第3年进入开花期。每年开花前和收果后分别施肥培土各一次。 食疗价值 姜科草本植物阳春砂成熟的果实。又称青砂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秋季果熟时,煎下果穗,放铁筛中微火烘至半干时,趁热喷冷水一次,令其骤然收缩,使果皮与种子紧密结合。待干后备用。 性能:味辛,性温。能行气宽中,健胃消食。 参考:含挥发油及皂甙。挥发油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排消化道积气。 用途:用于脾胃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呕逆少食,苔腻;脾胃虚寒,呕吐腹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煎汤,研末,作调味品。 [附方] 1,砂仁酒:砂仁、佛手各15g,以白酒250g浸泡。每次于饭后饮1小杯。本方以砂仁温中化湿,以佛手理气和胃。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满,饮食减少。 2,砂仁鲫鱼羹:砂仁15g,鲫鱼500g。鲫鱼加水煮沸,放入砂仁、生姜、盐等煮成羹食。本方用砂仁温中化湿、健胃止呕,以鲫鱼补脾开胃、利湿。用于脾虚湿滞,呕逆少食或妊娠恶阻。 三、肉蔻 汉语拼音:Rou kou 别名:肉果、玉果、迦拘勒、豆蔻、顶头肉 英文名:Nutmeg - 3 - 学名: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科属:肉豆蔻科 基原物料的生态:常绿乔木。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先端锐尖,全缘,叶面暗绿色。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异株,花冠黄白色。果实梨形,淡黄色或橙黄色,成熟时纵裂成两瓣,露出绯红色的假种皮,称为“豆蔻瓣”(Mace),内含种子1枚,称“肉豆蔻”。种皮红褐色,木质坚硬。花期2,3月。 来源:原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西印度群岛及巴西。我国广东、云南等省有引种栽培。 收采和加工:每年于夏、秋两次收取成熟果实,割开果皮,剥去假种皮,再凿破壳状种皮,将种仁放入石灰乳中浸一天,然后低温烘干。亦有加工碾磨成粉末。假种皮豆蔻瓣磨碎亦作香辛料。 使用部分: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和假种皮。 性味:味辛,性温。有辛香气味。 主要成分:种仁含有挥发油,存在于外胚乳中,含肉豆蔻醚(Myristicin)、丁香酚(Eugeno1)、樟烯(Camphene)和肉豆蔻酸甘油酯(Myristin)等。 烹调用途:作调味料,可去异味、增辛香。供制酱肉之用,亦为急汁(CatchuP)的原料之一。豆蔻瓣粉末多用作制甜品,如布丁和巧克力(Chocolate)等。 其他作用:有温中、行气、消食及止泻的作用。 备注:本品含有肉豆蔻醚,对大脑有兴奋及致幻作用。如服用过量,可产生瞳孔放大及昏迷等现象。 一: 肉豆蔻营养价值: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成熟种仁。内含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萜烯类,还含脂肪油,油中存在大量肉豆蔻酸。 肉豆蔻种仁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至3.5厘米,宽1.5至2.5厘米。表面灰绿色或暗棕色,有网状沟纹,两端间有明显纵沟。质坚硬,碎断面可见大理石纹理。纵切时可见宽端有小形腔隙,内藏小形干缩的胚,子叶卷进曲,气强烈芳香,味辛辣,微苦。以个大、体重、坚实,破开后香气浓者为佳。 二:肉豆蔻的营养: 1.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2. 抗炎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还具有抗癌作用。含有蛋白质、糖及维生素等营养。 3. 性味甘淡、微寒、有清热、解毒、祛淤、消肿作用,可治疗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疮、跌打损伤等症。 - 4 - 三: 肉豆蔻食用的注意事项: 肉豆蔻用量不宜过大,过量可引起中毒,出现神昏、瞳孔散大及惊厥。人服肉豆蔻粉7.5克,可引起眩晕,甚至谵语、昏睡,大量可致死亡。 四:肉豆蔻用于烹调的菜品: 1. 肉豆蔻陈皮烧鲫鱼: 主料:鲫鱼(400克) 辅料:肉豆蔻(6克) 陈皮(6克) 延胡索(6克) 调料:姜(10克) 大葱(5克) 酱油(5克) 料酒(5克) 盐(3克) 白砂糖(5克) 猪油(炼制)(15克) 淀粉(豌豆)(5克) 味精(2克) 做法: 1. 鲫鱼去鳞、鳃、内脏后洗净,再入沸水锅中略焯,以去腥味,捞出。 2. 将葱白、生姜洗净,葱切段,姜切片。 3. 将肉豆蔻、延胡索、陈皮放入鱼腹内。 4. 锅烧热,倒入鸡清汤,加入葱、姜、精盐、鲫鱼、酱油、料酒、白糖、猪 油煮沸,用小火煮出香味时,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勾薄芡即成。 2. 鸡茸土豆汤: 主料:土豆(250克) 鸡胸脯肉(150克) 辅料:吉士粉(25克) 鸡蛋黄(50克) 小麦面粉(50克) 肉豆蔻(10克) 调料:盐(3克) 胡椒粉(2克) 做法: 1. 将土豆削皮,放开水锅内煮烂,捞入盆内捣成土豆泥; 2. 坐锅点火放入鸡汤,烧开后加精盐和胡椒粉调好口味,汤保持在开锅状态;3. 把鸡肉制成细泥,放入盛土豆泥的盆内,加鸡蛋黄、精面粉、肉豆蔻粉、 精盐拌匀,和成面团,盖湿布稍饧; 4. 将面团搓成1.5厘米粗,2厘米长的段,分别放盘内按扁,用餐叉的背面推 卷成花边形的圆卷,即成土豆球; 5. 把土豆球放入开水锅内,煮约2分钟,立即捞入沸鸡汤锅内,继续用旺火 煮三五分钟; 6. 土豆球浮在汤面上时,盛在汤盘里,每盘撒上适量吉士粉即成。 3. 清炖牛肉: 主料:新鲜的牛肉、作料:干辣椒4个、香叶两片、姜一段、花椒少许、丁香 少许,肉寇少许。 做法:1. 把牛肉切成小块,在热水中飞去血沫。 - 5 - 2. 把花椒、肉寇,丁香、干辣椒一并放在调料蛋(就是那种可以装东西又有孔的东西,像蛋)里,用纱布包起来也可以。 3. 然后就是煮了 .煮的时候,先是大火把水烧开,再把火调小慢慢煮容易烂一点也不会把汤煮干,千万不可以这个时候去看碟,要不然等想起来回来的时候该焦了。 四、肉桂 樟科(Lauraceae)植物,学名为Cinnamomu m cassia。树皮芳香,亦称肉桂,可作香料, 味与产自锡兰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较辣,不 及桂皮鲜美,且较桂皮厚。肉桂皮含有1, 2,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肉桂醛(C9H8O)。肉 桂皮用作菜肴的调味品,特别用于利口酒和 巧克力。南欧人对肉桂的喜爱胜于桂皮,在 北美则肉桂粉不问来自中国肉桂抑锡兰肉 桂,均不加区别地一起出售。 肉桂皮从茎和枝条剥取,搁置干燥后,卷曲成卷。有的品种则为刮取。刮取者薄而为亮红褐色,未刮过的树皮厚而为灰色。肉桂粉浅红褐色。中国产肉桂的香味稍逊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产者,三者均具芳香,味甜而辣。越南肉桂(西贡肉桂)质地最佳。中国肉桂和牡桂(C. loureirii) 的未成熟果实贴生于硬而具皱的灰褐色杯状花萼中,通常长11公釐(0.4吋,包括萼筒);上部径约6公釐(0.25吋),连萼筒摘下干燥即称肉桂芽。有似桂皮的芳香和肉桂皮的甜辣味,用于食品调味。 别名:玉桂、牡桂、菌桂、筒桂、大桂、辣桂、桂。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皮。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芳香。树皮灰褐色,幼枝有四棱,被灰黄色茸毛。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先端短尖,基产楔形,上面绿色,有光泽,离基三出脉;具叶柄。圆锥花序腋生;花被片6,白色;能育雄蕊9,3轮,内轮花丝基部有腺体2,子房卵形。浆果紫黑色,椭圆形,具浅杯状果托。花期6,8月,果期10月至次年2,3月。多为栽培。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 采制:多于秋季剥取栽培5,10年的树皮和枝皮,晒干或阴干。 性状:本品浅槽状或卷筒状,长30,50cm,宽或筒径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横向微突起的皮孔及细皱纹;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脆,断面颗粒性,外层棕色,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末淡黄色线纹(石细胞带)。气香浓烈,味甜、辣。 - 6 -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含桂皮醛(cinnamaldehyde)、醋酸桂皮酯(cinnamyl acetate)、丁香酚、桂皮酸、笨丽酸乙酸、桂二萜醇(cinnzeylanol)、乙酰桂二萜醇(cinnzeylanine)。 性味:性大热,味辛、甘。 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含桂皮醛(cinnamaldehyde)、丁香酚(eugenol)等,并含鞣质及粘液质。 附注:主产于斯里兰卡的“锡兰桂皮”系锡兰肉桂的内皮,常10,40薄片重叠卷成细长筒状或双筒状,每片厚约0.5mm,外表面黄棕色,平滑,有波状纵线纹。 品种种类 企边桂:呈长片状槽状形,左右两边向内卷曲,卷边呈半筒形,槽的中心略凸起,外皮下凹,长43cm左右,宽4,6cm,外皮棕灰白色或棕褐色,两端各有5mm削去栓皮的斜面呈棕色。全体有不规则的横生皮孔和多数微突起的小瘤点。偶有略突起的横纹及灰绿色花纹(苔藓类植物着生后留下的痕迹,俗称彩皮)。内表面暗红棕色或棕色,光洁,用指甲刮划时可见深棕色油纹。气芳香浓烈,味甜辣。 板桂:呈板片状,两边稍向内弯曲,长43cm,宽13,15cm,厚0.6cm,外皮粗糙,灰褐色;内皮暗紫色,断面油层棕褐色,外层棕红色,一般油少渣多,香气及甜辣味较淡。 油桂:呈半边竹筒状槽形,两端略呈斜面,长43cm,外表呈灰棕色或棕褐色,常有灰绿色花斑(彩皮),内表皮暗棕色,质硬而脆,断面内层油层集中分明,稍有光泽,黑色或棕褐色,外层紫红色,气味浓烈,味甜辛。 桂通:呈双圆筒形或圆筒形,长35cm,厚0.1,0.3cm,外表灰棕色,有细皱纹及小裂,皮孔椭圆形,偶有凸起横纹及灰色花纹。内表皮暗棕色。质硬而脆,断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气香,味甜辣。又名“桂皮”、“桂尔通”。 桂心:形态与桂通相同,只是外表的栓皮层已被刮除干净,内外皮均呈棕黄色。 桂碎:大小不规则片块状或短卷筒状,外皮灰棕色,断面和内皮呈棕色或棕褐色,气香,味甜辣。 肉桂商品中有将不能制成企边桂或板桂的老桂皮制成桂楠,多呈不规则块片状,大小不一,厚约0.4,0.8cm,皮较厚而粗糙,略扭曲,油少,嚼之渣多,味微辛辣。 进口肉桂常称为安南肉桂,国产肉桂常称为西玉桂,故分别有安企边桂、 - 7 - 安板桂、安桂楠;西企边桂、西板桂、西桂楠之称。进口肉桂与国产肉桂性状主要区别为:进口肉桂通常较相应国产肉桂皮厚,香气浓;进口肉桂内表面颜色较深呈棕色至棕褐色(国产肉桂呈棕红或紫红色)且具细密纵纹,光滑(国产肉桂则不平坦);进口肉桂通常栓皮比相应国产肉桂薄,且“彩皮”明显;进口肉桂断面白细胞环带不及国产肉桂明显,且味甜明显。 进口肉桂中,又有高山肉桂、低山肉桂之分;据说高山肉桂系野生品,低山肉桂系栽培品,二者区别如下: 高山肉桂:外皮表面细皱,“彩皮”明显,皮厚,体重,断面白细胞环带不明显,内表面细致光润。含油量高,香气浓,辛味淡而甜味厚。最佳者习称“绿水清化肉桂”,用开水冲泡,其水清而带绿色(有人认为绿水系加工而成)。 低山肉桂:外表粗糙,皮薄,体较轻,断面石细胞环带较明显,内表面略粗糙。台挥发油量较少,香气差,甜味淡,辛味较浓。 进口肉桂中之上品其内表皮腻滑如玉。又以越南北圻清化所产最有名,故名为“清化玉桂”。 国产肉桂中自80年代起在广东信宜及广西部分地区有类似进口肉桂的移植产品出现,商品统称为“南肉桂”。质量接近于进口肉桂。 资源分布 1.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2.在广东、广西等地有大面积栽培。 选方:1.右归丸(《景岳全》),温补肾阳,填精补血,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2.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主治劳积虚损,呼吸气少,行动喘息,心虚惊悸,咽干唇燥。3.人参养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补气血,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嗽,食少遗精,脚膝无力,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4.五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顺气化痰,活血消积,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属于寒性者。5.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调和气血,清热解毒,主治湿热痢。6.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降气平喘,祛痰止咳,用治上实下虚,痰涎壅盛之喘咳证。7.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温补肾阳。8.女金丹(《韩氏医通》),调经养血,理血止痛。9.伤湿止痛膏(《经验方》),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治风湿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 采收和储藏 - 8 - 当树龄10年以上,韧皮部已积成油层时可采剥,春秋季节均可剥皮,以秋季8-9月采剥的品质为优。环剥皮按商品规格的长度稍长(41cm),将桂皮剥下,再按规格宽度略宽(8-12cm)截成条状。条产太剥皮即在树上按商品规格的长宽稍大的尺寸划好线,逐条地从树上剥下来,用地坑焖油法或箩筐外罩薄焖制法进行加工。4-5月剥的称春桂,品质差,9月剥的称秋桂,品质佳。树皮晒干后称桂皮,加工产品有桂通、板桂、企边桂和油桂。 生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 (1)肉桂“企边桂”呈两侧略内郑的浅槽状,两端斜削;“油筒桂”多呈卷筒状,长30-50cm,宽或筒径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多数微突起的皮孔及少数横裂纹,并有灰色地衣斑块;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纹,指甲刻划显油痕。质坚实而脆,折断面颗粒性,外层棕色,内层红棕色而油润,近外层有1条浅黄色切向线纹(石细胞环带)。香气浓烈特异,味甜、辣。 进口肉桂:呈两侧向内卷曲的筒状,中央略向下凹的槽形,两端皆斜向削去外皮,长40-50cm,宽6-8cm,厚6-7mm。外表面稍粗糙,具皱纹,有灰白色和黄棕色相间的斑块,圆形或半圆形皮孔多见;内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光滑有细纵纹,指甲刻划显油痕。有特殊芳香气,味甜,微辛。 进口低山肉桂:外表面粗糙,内表皮稍粗糙。皮薄体较轻,断面浅黄色线纹时显。含挥发油量较少,香气差,甜味淡,辛味较浓。 进口高山肉桂:外表面细致,内表面细致而润滑。皮厚体较重,断面浅黄色,线纹不明显。含挥发油量较高,香气浓,甜味浓,辛味淡。 以外表面细致,皮厚体重,不破碎,油性大、香气浓、甜味浓而微辛,嚼之渣少者为佳。 (2)南玉桂 药材性状与肉桂相似,嚼之特别清香,化渣。一般认为质量较好2.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 (1)肉桂 木全细胞数列,最内层细胞外壁增厚,木化。皮层较宽厚,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排列成近于连续的环层,外侧伴有纤维束,石细胞外壁较薄。韧皮部约占树皮的1/2,射线宽1-2列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纤维常单个衡疏散在或2-3个成束;油细胞随处可见,较韧皮薄壁细胞稍大;有粘液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南玉桂 组织上与肉桂的区别为:皮层石细胞稍少,中柱鞘部位石细胞带较窄,通常2-10列断续排列成环。韧皮束上端石细胞稀疏散在,韧皮纤维直径16-36μm。 - 9 - 3.粉末特征:红棕色。 ?纤维大多单个散在,长梭形,边绷微波状或有凹凸,长195-680μm,直径24-50μm,辟极厚,孔沟不明显。?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直径32-88μm,壁厚,有的一边菲薄,少数含针晶。?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68-108μm,含淡黄色油滴。?草酸钙针晶较细小,长至43μm,成束或零星散在,于射线细胞中尤多;也有结晶呈长方片状,宽至6μm。?木全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稍厚,有纹孔,有的一边较薄,常含有红棕色物质。此外,有红棕色薄壁细胞及淀粉粒等。 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药物应用鉴别 1.官桂功效与肉桂相似,而力薄;桂心入心脾经,补阳活血善治心腹冷痛,又能引血化汗化脓,外科常用作内托痈疽痘疮之用。 2.肉桂、桂枝:肉桂与桂枝同生于桂树,肉桂为桂树皮,桂枝为桂树嫩枝。二者皆有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的作用。但肉桂长于温里止痛,入下焦而补肾阳,归命火,桂枝长于发表散寒,振奋气血,主上行而助阳化气,温通经脉。3.肉桂,附子:肉桂与附子皆为补肾阳益命火之品,二药常相须为伍,用以温肾补火祛寒,然不同之处,附子辛苦热燥烈,走而不守,能回阳救逆,可治脉微欲绝之虚脱之证;肉桂甘热而益火消阴,能温营血,能走能守,又能引火归元,宜治下焦虚寒证。 性味:辛;甘;热 药(毒)理学 1.小量桂皮醛引起小鼠运动抑制,眼睑下垂,大量则引起强烈痉挛,运动失调,耳血管扩张,呼吸促迫,翻正反射消失,死亡。外观表现镇静,但对声音及触觉刺激反应仍敏感。对小鼠半数致死量(mg/kg),静脉注射为132、腹腔注射为610、口服为2225。桂皮油6-18g可致狗死亡,死后见胃肠道粘膜发炎与腐蚀现象。 2.毒性:肉桂醛对小鼠的LD50,静脉注射为132mg/kg,腹腔注射为610mg/kg,灌胃为2225mg/kg。肉桂煎剂小鼠iv的LD50为18.48?1.80g(生药)/kg。桂皮醛对小鼠iv、ip、ig的LD50分别为132、610、2,225mg/kg,小剂量的桂皮醛使动物运动抑制;大量则引起强烈痉挛,运动失调,呼吸急迫,最终麻痹而死。桂枝浸液小鼠ipLD50624.7mg/kg(白昼给药),子夜给药组的LD50为773.6mg/kg。 肉桂精油搭配 - 10 - 1.减肥瘦身 将肉桂精油4滴+迷迭香精油3滴+马郁兰精油2滴+10毫升葡萄籽油或身体按摩底油中,调匀后按摩需要减肥的部位20—30分钟,然后用毛巾包裹该部位,如有条件结合光波浴照30分钟,让该部位的多余脂肪和水分排出体外,达到减肥收紧的目的。 2.清除疣类皮肤问题 肉桂精油3滴+乳香精油2滴+5毫升葡萄籽油或面部按摩底油中调匀,每天3—4次涂抹于疣类皮肤上。对于大颗粒较顽固者,肉桂精油可增加5—10滴,用棉花棒点于患部,每天多次。 3.缓解感冒及全身肌肉酸痛 将肉桂精油3滴+薰衣草精油2滴+5毫升甜杏仁油,调匀后按摩于背部、腹部、上胸部位20分钟,然后盖上被子睡觉,睡醒后症状即缓解。 4.缓解月经疼痛 将肉桂精油3滴+马郁兰精油2滴+8毫升甜杏仁油,调匀后轻轻按摩于小腹部15分钟,然后用热毛巾热敷小腹部,疼痛可慢慢缓解。 5.缓解消化不良和肠胃涨气 将肉桂精油3滴+薰衣草精油2滴+5毫升葡萄籽油,调匀后轻轻按摩于小腹部15分钟,可刺激肠胃消化,消除肠胃涨气 6.催情及治疗阳痿 将肉桂精油3滴滴于香薰炉中,点燃香薰炉,让徐徐散发的香薰分子充满空气中,制造一个浪漫温馨,充满异国情调的气氛。对于严重阳痿者,可用肉桂精油3滴+5毫升甜杏仁油,按摩身体。 主治 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均禁服。 食疗作用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 - 11 - 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等症。 肉桂的食用方法 1.羊肉肉桂汤: 将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炖肉中,炖熟之后,无论吃肉还是喝汤,都可以起到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气胀的作用。 2.肉桂粉: 桂皮3克,研细末,一日2次,温水送服,可治疗胃气胀,胃寒痛;将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调,可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胆固醇。 3.肉桂红糖茶: 桂皮3,6克,红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温服。可治妇女产后腹痛:在月经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红糖,适量水煎煮三五分钟,分2次服下。可治月经来潮时腹胀痛。 4.肉桂膏: 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细末,放入膏药中,贴患儿肚脐,可治疗小儿腹泻。5.肉桂附子鸡蛋汤: 桂皮3克,附子9克,鸡蛋1个,水煎桂皮、附子,去渣后,打入鸡蛋,熟后食蛋饮汁,1日2次。可治疗白带过多。 6.每天早餐前30分钟及睡前,用两勺蜂蜜,一勺肉桂粉冲开水一杯,喝下。 定期喝,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会让身体堆积脂肪。 注意事项: 1. 桂皮性热,适合天凉时节食用,夏季忌食桂皮。2.由于桂皮性热活血,易损胎气,所以 孕妇一定要慎食。3.阴虚火旺、血热出血者也不宜食用。4.月经过多、盆腔炎、咽疼及 其它热病患者应忌食,有失血和遗精病史的人也应禁食。 2. 烹饪指导 咖啡加肉桂粉,一是使其更加香甜醇厚,另一是装饰作用,适用于卡布基诺。肉桂临床应用:用于老年人肾阳不足, 畏寒肢冷, 脾阳不振, 脘腹冷痛、食少溏泄、完谷不化等症。用于老年人久病体弱、气衰血少。本品能振奋脾阳,又能通利血脉, 常用于久病体弱、气衰血少之症。用少量肉桂配入补气补血药如党参、白术、当归、熟地黄等药中, 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 - 12 - 四、丁香 1. 丁香要用于肉类、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饮料的制作配制调味品。 2. 胃寒呃逆,脉迟者,可与柿蒂、人参、生 姜配伍。 3. 久患心腹冷痛者,可与肉桂、干姜等相伍。 4. 肾阳虚衰,阳痿遗精,阴冷不孕,腰膝冷 痛者,可与肉桂、附子、鹿角胶等相配。 5. 少腹寒疝腹痛者可与川楝子、附子、小茴 香等相合。 烹调用途:作调味料,可矫味增香。常用于制作卤菜,亦用于制糕点和饮料。 六、花椒 营养分析 果皮含有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烯(Limonene)、枯醇(Cumic alcohol)、牛儿醇(Geraniol)。此外并含有植物甾醇及不饱和有机酸等多种化合物。 1. 花椒气味芳香,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 2. 有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3. 服食花椒水能驱除寄生虫。 4.川椒肉厚皮皱,比秦椒略小,又有青椒、麻椒之分。在秦椒中,有狮子头,即大红袍;米椒,即小红袍;油椒(大花椒)之分。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烹饪指导 烹调用途:为四川菜使用最多的调料,常用于配制卤汤、腌制食品或炖制肉类,有去膻增味作用。亦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1、炒菜时,在锅内热油中放几粒花椒,发黑后捞出,留油炒菜,菜香扑鼻; 2、把花椒、植物油、酱油烧热,浇在凉拌菜上,清爽可口; 3、腌制萝卜丝时放入花椒,味道绝佳。 另注:桂皮、八角、茴香、花椒等天然调味品都有一定的毒性和诱变性。诱发物能改变正常组织的细胞遗传功能,诱发恶性肿瘤。另外,上述调味品属热性,夏天食用,特别是内热高的人食用会引起便秘、肠胀气等。所以这些调味品虽可使用但不宜多用。 - 13 - 具体地说,花椒、八角含有的是黄樟醚,可能诱发肝癌。桂皮、八角、茴香、花椒等天然调味品都有一定的毒性和诱变性。诱发物能改变正常组织的细胞遗传功能,诱发恶性肿瘤。另外,上述调味品属热性,夏天食用,特别是内热高的人食用会引起便秘、肠胀气等。所以这些调味品虽可使用但不宜多用。 具体地说,花椒、八角含有的是黄樟醚,可能诱发肝癌。炒菜放花椒可温阳驱寒 提升免疫力 花椒是常用的调味品,但你有没有想过春天炒菜时多放上一把花椒,不仅能够温阳驱寒,还能杀菌防病,增强免疫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认为花椒性温,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的作用,春季适度食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同时,春季各种细菌病毒开始繁殖,是流行病的多发季节,而花椒中的挥发油可提高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进而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并且花椒对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此外,南方的春季雨水较多,脾胃虚弱的人非常容易受到湿邪的困扰,导致消化不良,而花椒具有温中除湿的作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的朋友更应吃点花椒。而在烹调绿豆芽、白萝卜、冬瓜、莴苣、菠菜等凉性或寒性的蔬菜或肉类时,最好都要加点温性的花椒。 食疗作用 花椒俗称川椒,辛温有毒。清。王孟英认为“多食动火”。《本草经疏》中告诫:“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咳嗽咯血,……法所咸忌。”肺结核之人亦当忌食。 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 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 主要治疗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七、大料 大料学名:八角茴香、大茴香 八角茴香(大料)瓣角整齐,一般为8个角, 瓣纯厚,尖角平直,蒂柄向上弯曲。味甘甜, 有强烈而特殊的香气。 是我国的特产,有特殊香气,在制作冷菜及 炖、焖菜肴中常用,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 料。 - 14 - 冒充大料的莽草 近年来,市场上已发现以莽草充当大料的现象。莽草中含有莽草毒素等,误食易引起中毒,其症状在食后30分钟表现,轻者恶心呕吐,严重者烦躁不安,瞳孔散大,口吐白沫,最后血压下降,呼吸停止而死亡。 八角茴香(大料)瓣角整齐,一般为8个角,瓣纯厚,尖角平直,蒂柄向上弯曲。味甘甜,有强烈而特殊的香气。 莽草(假大料)瓣角不整齐,大多为8瓣以上,瓣瘦长,尖角呈鹰嘴状,外表极皱缩,蒂柄平直味稍苦,无八角茴香特有的香气味。最好取少许粗粉加4倍水,煮沸30分钟,过滤后加热浓缩,八角茴香溶液为棕黄色;莽草溶液为浅黄色。 优良的大料颗粒整齐完整,棕红色并有光泽,朵大饱满,荚边开裂缝较大,能看到荚内明亮的籽粒。手抓八角有刺手和干脆之感,香味浓烈。如果大料的朵瘦小,碎粒多,颜色黑褐,香味差为质次品。市场上一些不法之徒常以假充真,以一种叫“莽草子”的东西冒充大料。莽草子也称药八角、野八角,是一种有毒的植物,不能食用,但其外表与真大料相似。如何区别真假大料呢,您首先数它的荚角,真大料荚角一般为8只,也有7只、9只的。而假大料荚角多至11,12只。再看果形,真大料果肥大,角尖平直,籽粒肥满光色明亮,而假大料角形细长,角尖上翘,呈弯钩状,瘦小无光。真大料有自己特殊的芳香味,而假大料气味似花露水或樟脑,口咬味苦,嘴感麻木。 除此还有同属植物红茴香,14瓣的,此药有大毒。 大料种类 因收获季节不同,可分为秋大料和春大料两种。秋大料果实肥壮饱满,色红亮,气味浓厚,荚端钝平,质量较好。春大料朵瘦小,带青色,角形略尖,香气弱,品质不如秋大料。 如何巧用大料 做荤味素菜用。如做汤白菜用,可在白菜中加入墁、大料同煮,最后放些香油。炸汁用。如做红烧鱼的汁,炒锅放在火上,倒入油,待油沸时,投入大料少许,待发出香味时再放其他佐料,最后放入炸好的鱼。做厚味菜用。如炖肉时,与肉一起下锅,由于炖肉时间长,大料可充分水解入肉,使其味更醇香。腌制使用。如腌鸡鸭蛋,香椿、香菜时,放入大料别具风味。 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八角茴香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 15 - 白喉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用于呕吐,腹胀,腹痛,疝气痛。 八、小茴香 别名:谷茴香、谷茴。小茴香,土茴香,野茴香, 大茴香,谷香,香子,小香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茵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果实。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有粉霜, 有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叶互生, 2-4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丝状,长0.4-4cm,宽约0.5mm;下部叶具长柄,基部鞘状抱茎,上部叶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和小总苞;伞幅8-30,不等长;花梗5-30;花小,金黄色。双悬果矩圆形,果棱尖锐,具特异芳香气。花期6-7月,果期10月。各地有栽培。 采制: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有时盐炒用。 性状:双悬果细椭圆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的有细小的果梗。分果瓣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纵棱,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 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化学成份:含茴香醚、α-茴香酮、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等。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院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用量3,9g。 英文名 FRUCTUS FOENICULI 别名:茴香、香丝菜、蘹香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叶和全草也可药用。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全草和叶夏秋可采,根四季可采,洗去泥土,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表面有粉霜,具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呈鞘状抱茎,三至四回羽状复叶。夏季开金黄色小花,为顶生或侧生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或小总苞。双悬果卵状长圆形,长4,8毫米,分果常稍弯曲,具5棱,具特异芳香气。 性状:本品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 - 16 - 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鉴别 (1)本品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纵棱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多数木化网纹细胞;背面纵棱间各有大的椭圆形棕色油管1个,接合面有油管2个,共6个。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细胞长短不一。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数糊粉粒,每个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茴香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7:2.5)为展开剂,展至8cm,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九、木香 别名:云木香、蜜香、青木香、南木香、广木香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干燥根。云木香生产于我国云南丽江地区;川 木香主产于四川安县、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 族自治州;广木香过去曾由印度、缅甸等地经广 州进口,故称“广木香”。秋、冬二季采挖,除去 泥沙及须根,切段,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以香气浓郁者为佳。生用或煨用。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 - 17 - 褐色,周力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以坚实、 条均、香气浓,油性大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芳香行散,可升可降。 功能与主治 1、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2、理气疏肝,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 3、健脾消滞,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本品辛温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气,尤其善行胃肠之气而止痛,兼有健脾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肠气滞所致诸证均为常用之品。 木香做法指导 行气滞宜生用,止泻痢宜煨用。芳香不宜久煎。 1.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常配砂仁、陈皮同用。 2.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可配川楝、枳壳同用。 3.健脾消滞。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可配人参、白术、砂仁、半夏、附子、赤茯芩等同用。 注意事项: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虚火旺者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英文名:RADIX AUCKLANDIAE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制法 木香:除去杂质,洗净,稍泡,闷透,切厚片,晾干。本品为类圆形厚片,直径15,30mm。表面显灰褐色或棕黄色,中部有明显菊花心状的放射纹理,间有暗褐色或灰褐色环纹,褐色油点(油室)散在,周边外皮显黄棕色至灰褐色,有纵皱纹。质坚。有特异香气,味苦。煨木香:取未干燥的木香片,在铁丝匾中,用一层草纸,一层木香片,间隔平铺数层,置炉火旁或烘干室内,烘煨至木香中所含的挥发油渗至纸上,取出。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鉴别 (1) 本品粉末黄绿色。菊糖多见,表面现放射状纹理。木纤维多成束,长梭形,直径16,24μ,,纹孔口横裂缝状、十字状或人字状。网纹导管多见,也 - 18 - 有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0,90μ,。油室碎片有时可见,内含黄色或棕色分泌物。 (2) 取本品粉末0.5g,加氯仿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对照品,分别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羧甲基纤维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环已烷(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用法用量: 1.5,6g。 别名:木香藤 科属:蔷薇科蔷薇属 形态:半常绿攀援灌木。树皮红褐色,薄条壮剥落。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枚,叶椭圆形。伞形花序,花白色或黄色,有单、重瓣之分,有香味,花期,,,月。果近球形,红色,果期,,,,月。 治病验方 1.治一切气不和,走注痛 木香,温水磨浓,热酒调下。 (《简便单方》) 2.治内钓腹痛 木香、乳香、没药各五分。水煎服之。 (《阮氏小儿方》) 3.治一切气,攻刺腹胁胀满,大便不利 木香三 (二) 两,枳壳二两 (麸炒微黄,去瓤) ,川大黄四两 (锉碎,微炒) ,牵牛子四两 (微炒) , 诃黎勒皮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汤下三十丸。 (《圣惠方》木香丸) 4.治中气不省人事,闭目不语,如中风状 用广木香为末,冬瓜子煎汤,灌下二钱。有痰盛者,加竹沥、姜汁。 (《本草汇言》引《霍 道生家宝方》) 5.治痃气胃冷,不入饮食 木香、蜀椒 (去闭口及目,炒令汗出) ,干姜 (炮裂) 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熔蜡和丸,梧桐子大,空心, 温酒下七丸。 (《圣济总录》木香丸) 6.治宿食腹胀,快气宽中 木香、牵牛子 (炒) 、槟榔等分。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萝卜汤下。 (《卫生易简 方》) 7.治小儿气疳,腹胀膨月亨,肚热有食 木香一分,黑牵牛 (生) 半两。上为末,糊丸,如小豆大,三岁三十丸,用米饮下。 (《普济 方》分气丸) - 19 - 8.治寒疝,以及偏坠小肠疝痛 川楝子三钱,小茴香五分,木香一钱,淡吴茱萸一钱。长流水煎服。 (《医方简义》导气汤) 9.治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胀肠鸣,胸膈痞闷,胁肋胀满; 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夜起频并,不思饮食; 或小便不利,肢体怠惰,渐即瘦弱 黄连 (去芦、须) 二十两 (用茱萸十两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 ,木香 (不见火) 四两八钱八分。上为细末, 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空心日三服。 (《局方》大香连丸) 10.治产后气痢不止 青木香三分,诃子皮八分 (酥炙令黄) 。上为散,空心,米饮调方寸匕,服之。 (《经效产宝》) 11.治积冷泻 木香、青皮各五钱,神曲、麦芽各一两。为末,蜜丸为饼,空心,米汤化下。 (《慈幼心传》香橘饼) 12.治大便秘结 南木香 (不见火) 、槟榔、麻仁、枳壳各等分。上先将枳壳去瓤,每个切作四片,用不蛀皂角三寸、生姜五片、巴豆三 粒 (略捶碎,不去壳) ,用水一盏,将枳壳同煮稍滚,滤去生姜、巴豆、皂角不用,只将枳壳研细,焙干为末,入木香、槟榔、麻仁,同 为末,炼蜜丸,蜜汤下,不拘时。 (《普济方》南木香丸) 13.治肺不足,喘嗽不已 木香、防己各二钱,杏仁三钱。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桑白皮汤下。如大便秘,加葶苈。 (《卫生易简方》) 14.治小儿阳明经风热湿气相搏,阴茎无故肿或痛缩 广木香、枳壳 (麸炒) 二钱半,炙甘草二钱。水煎服。 (《曾氏小儿方》) 15.治疮口不合 木香二钱,黄丹、枯矾各五钱,轻粉一钱。上件,各另为细末,用猪胆拌匀,晒干,再研细,掺患处。 (《医学统旨》 生肌散) 16。治腋臭 好醋浸青木香,置腋下夹之。 (《必效方》) 17.治小儿鼻塞不通,吃乳不得 木香半两,零陵香半两,细辛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醍醐三分与药相和,入铫子内,慢火煎令 极香,绞去滓,收瓷盒中, 日三四度,取少许涂头上及鼻中。 (《圣惠方》木香膏) 十、白芷 拉丁语学名:A. dahurica (Fisc h.) Benth. et Hook 英文名字 :Angelica dahurica Benth. et Hook; radix angeli cae formosanae 中文别名 ?兴安白芷,又名:达乌里当归, - 20 - 走马芹。 ?川白芷,又名:异形当归。 ?杭白芷,又名:浙白芷、台湾当归。 ?云南牛防风,又名:滇白芷、粗糙独活。 ?大活。 草药名:白芷 (《本经》) 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来源中国: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禹白芷主产河南禹州一带。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 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当归素、白当归醚、欧前胡乙素、白芷毒素等。还含有挥发油,油中有3-亚甲基-6-环己烯、十一炭烯-4、榄香烯、十六烷酸、壬烯醇等。 别名大全 别名:芷,芳香,苻蓠,泽芬,白臣,番白芷,兴安白芷,库页白芷,杭白芷,川白芷,香棒,茞。 商品名:杭白芷,又名浙白芷、香白芷。为产于浙江者。 川白芷,又名库页白芷。为产于四川者。 祁白芷,又名兴安自芷,为产于河北安国,定县者。 禹白芷:又名会白芷。为产于河南禹州、长葛者。 处方名:白芷,香白芷。 植物形态 ?兴安白芷,又名:达乌里当归,走马芹。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2.5米。根粗大,直生,有时有数条支根。茎粗大,近于圆柱形,基部粗约5,9厘米,中空,通常呈紫红色,基部光滑无毛,近花序处有短柔毛。茎下部的叶大;叶柄长,墓部扩大呈鞘状,抱茎;叶为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至长卵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锐尖,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基部下延成小柄;茎上部的叶较小,叶柄全部扩大成卵状的叶鞘,叶片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短柔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10,30厘米;总苞缺如或呈1,2片膨大的鞘状苞片,小总苞14,16片,狭披针形,比花梗长或等长;花萼缺如;花瓣5,白色,卵状披针形, - 21 - 先端渐尖,向内弯曲;雄蕊5,花丝细长伸出于花瓣外:子房下位,2室,花柱2,短,基部黄白色或白色。双悬果扁平椭圆形或近于圆形,分果具5果棱,侧棱成翅状。花期6,7月。果期7,9月。多生于河岸、溪边,以及沿海的丛林砾岩上。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栽培于四川、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等地。 ?川白芷,又名:异形当归。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直生,下面有数条支根。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细棱。叶互生;茎下部的叶2,3回3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长卵形至披针形;叶柄鞘状,抱茎;茎上部的叶片逐渐简化成广阔膨大的叶鞘;叶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至淡绿色,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短刚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15,20厘米;总值缺,小总苞数枚,狭披针形至线形,较小伞梗为长;花萼不明显;花瓣5,白色,广卵形至类圆形,先端微凹,中央有一小舌片向内折曲;雄蕊5,花药椭圆形:子房下位,2室,花柱2。双悬果长椭圆形,分果右明显的5棱,侧棱有较木质化的翅。花期5,6月。果期6,7月。生长于山地林缘。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栽培于四川、山东等地。 ?杭白芷,又名:浙白芷、台湾当归。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圆锥形,具4棱。茎直径4,7厘米,茎和叶鞘均为黄绿色。叶互生;茎下部叶大,叶柄长,基部鞘状抱茎,2,3回羽状分裂,深裂或全裂,最终裂片阔卵形至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边缘密生尖锐重锯齿,基部下延成柄,无毛或脉上有毛;茎中部叶小;上部的叶几仅存卵形囊状的叶鞘,小总苞片长约5毫米,通常比小伞梗短;复伞形花序密生短柔毛;花萼缺如;花瓣黄绿色;雄蕊5,花丝比花瓣长1.5,2倍;花柱基部绿黄色或黄色。双悬果被疏毛。花期5,6月。果期7,9月。分布浙江、台湾等地。浙江、江苏有栽培。 ?云南牛防风,又名:滇白芷、粗糙独活。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粗糙的刺毛。主根纺锤形。茎下部叶具柄,柄长2,4厘米,基部有宽阔叶鞘,叶片2回羽状深裂,长5,20厘米,宽5,7厘米,裂片宽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5,5厘米,上面深绿色,粗糙细皱,下面浅绿色,边缘具不等齿牙;茎上部叶与茎下部叶相似。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伞梗13,20;总苞缺或有1,3枚,线状披针形;小总苞片4,5,线形;花2型,边缘花较大,不整齐,中心花近于整齐;萼齿5,线状三角形;花瓣5,白色,先端2裂;雄蕊5;子房近于无毛。双悬果倒卵形或卵形,长7,8毫米,分果具5条细棱。花期5,7月。果期8,10月。分布云南、四川。云南 - 22 - 有栽培。 ?滇白芷为植物云南牛防风的干燥根。直径0.2,1.5厘米,分枝或不分枝,下部细。外表棕黄色,多深纵纹,时有支根痕,上部有横皱纹。质脆。断面皮部类白色,散有棕色油点及裂隙,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淡黄色,占全径1,3。商品多已切成厚约1厘米以下的厚片。气芳香,味辣而苦。主产云南。 采收加工:春播白芷当年即可采收,9月中下旬采。秋播白芷第二年8月下旬叶片呈现枯萎状态时采收。当叶片桔黄时开始收获,选晴天,将白芷望叶割去,作为堆肥,然后用齿耙依次将根挖起,抖去泥土,运至晒场,进行加工。摘去侧根,另行干燥,并将主根上残留叶柄剪去;晒1-2天,再将主根依大、中、小三等级分别暴晒,以便管理。在晒时切忌雨淋,晚上要收回晾干,在晴天运出再晒,否则烂或黑心。通常用烘炕进行熏硫,将白芷用草包或麻袋盖严,每500千克鲜白芷需约3,5,4千克硫磺,熏时要不断加入硫磺,不能熄灭,直至熏透。约熏一昼夜后,取样用小刀切开,在切口涂抹碘酒,若蓝色很快消失即表示硫以完全熏透,可停火,若蓝色不消失,再继续,熏后抓紧晒干。包装存于干燥通风处,每公顷可收干白芷3750,5250千克,高产田达7500千克。 性状:根呈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化学成分:含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欧前胡素(imperator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氧化前胡素等。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性味:辛,温。 ?《本经》:辛,温。 ?《别录》:无毒。 ?《滇南本草》:性温,味辛微甘。 ?《药物图考》:有小毒,臭香,味辛。 归经:入肺、脾、胃经。 ?《珍珠囊》: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剂(l,相当生药l,)4,,k,,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的炎症(P<0.01)。 - 23 - 2.解热镇痛作用:用蛋白胨皮下注射于大白兔背部造成的高热动物模型,1,白芷或杭白芷煎剂15,,k,,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剂8,,k,,对腹腔注射1%醋酸(0.l,k,)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作用与氨基比林8m,,k,类似,P<0.001。小白鼠热板法试验,给药前痛阈在30分钟以内者,灌胃给于白芷或杭白芷8,,k,,给药后60分钟,白芷及抗白芷对痛阈值明显提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01和0.01。 3.解痉作用:所含的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异欧前胡素还能增加兔子宫的收缩力和蚯蚓肌的紧张性。东莨菪素对雌激素或氯化钡所致在体或离体大鼠子宫痉挛有解痉作用,其ED50为0.09mg/k,。 4.对心血管的作用:本品所含的异欧前胡素和印度榅桲素对猫有降血压的作用,50m,,k,降低动脉压50%,作用维持时间为1.5小时。异欧前胡素与N-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可使猫动脉压降低的时间延长5-10倍。还能降低离体蛙心的收缩力。 5.抗菌作用:白芷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氧前胡素体外试验对11种菌株有抗菌作用;欧前胡素亦有抗菌作用花椒毒素;对人型结核杆菌H37RV的MIC为100mc,,ml。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6.光敏作用:本品所含的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射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发生红肿、色素增加、素皮增厚等。光敏活性以花椒毒素为最强,香柑内酯次之,异欧前胡素乙较弱。光敏活性物质可用来治疗白癜风。异欧前胡素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临床用红斑量测定证明有效。 7.抗癌作用:异欧前胡素和自当归素具有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异欧前胡素的ED50 100μ,,ml。 8.抗辐射作用:白芷甲醇提取物1g/kg于X线照射前5分钟腹腔注射,对小鼠皮肤损害有防护作用。 9.其他作用:小量白芷毒对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都有兴奋作用,能使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景使用能引起强直性间歇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 临床报道:现代以本品外用治关节积水、带状疱疹、银屑病等疾患有效。 功用主治 - 24 -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 ?《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 ?《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食疗作用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芳香升散; 具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目痒泪出,鼻塞,鼻渊,湿盛久泻,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瘙痒疥癣,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1. 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等。 2. 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 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 蔓荆子。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 3. 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4. 用于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8,2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阴虚血热者忌服。 - 25 - ?《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 ?《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药方选录 ? 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 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 ? 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 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 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百一选方》都梁丸) ? 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上各味等分,为细末, 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 ? 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 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 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疡医大全》) ? 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百一选方》) ? 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 ? 治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医方摘要》)? 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 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为末, 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 他药补之。(《本草衍义》) ? 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卫生易简方》) ? 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为末,米饮服二钱。(《经验方》) ? 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濒湖集简方》) 十一、三奈 也叫沙姜、山辣,为根状茎。杂货店、中药店出售 的为其干制切片,其味芳香。药性温、味辛,能温 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 腹痛泄泻,胃寒疼痛,牙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 损伤等。在烹调中多用于烧、卤、麻辣火锅,用量 多在,,,,克之间。广东人把沙姜用于制作盐 鸡。近年来,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制作,即 - 26 - 是说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干红辣椒、干花椒烹制而成。这道菜因其味芬香奇特,故受人称道,不过还未见有报道。 十二、良姜 汉语拼音: liang jiang 别名:小良姜、高良姜 英文名:Lesser galangal 学名: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科属:姜科 基原物料的生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形,具芳香气,有节,节处有环形膜 质鳞片,节上生根。叶二列,长披针状,无柄,叶鞘开放抱茎。圆锥形总 状花序,顶生,花轴标红色,花冠漏斗状,白色或浅红色。蒴果不开裂, 球形,成熟时橘红色。种子具有干燥的假种皮。花期4,10月。 来源: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云南、广东、广西及台湾等地区均有栽种。 喜生于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 收采和加工:夏末秋初挖取生长4,6年的根茎,除去茎、叶、须根和鳞片, 洗净,然后切成小段,晒干。碾磨成粉末者称为“良姜粉”。 使用部分: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 性味:味辛,性温。具强烈辛辣气味。 主要成分:根茎含有高良姜素(Galangin)、山柰素(Kaempferide)、擗皮素(Qu ercetin)及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1,8-Cineole)和桂皮酸 甲酯(Methyl cinnamate)。高良姜的辛辣成分为高良姜酚(Galango1)。 烹调用途:可供作卤水调味料。良姜粉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其他作用: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 十三、干姜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心、肺 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 - 27 - 叶2列,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约2cm,光滑无毛。花茎自根茎生出,高约20cm;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苞片淡绿色,卵圆形;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较花冠裂片短,有淡紫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雄蕊微紫色。本品栽培时很少开花。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四川、贵州。 采制: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根茎扁平块状,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 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和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室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应用与配伍 1(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 健运脾阳。 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每配高良姜用,如二姜丸。治脾胃虚 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多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 2(用于亡阳证。本品性味辛热,能回阳通脉。故可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 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 3(用于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本品辛热,善能温肺化饮,常 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品种考证 干姜《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生姜《名医别录》列为中品。陶弘景谓:“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乱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李时珍谓干姜以母姜造之,以白净结实者为良,凡入药并宜炮用。 化学研究 干姜含挥发油2%,3%,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的油状液体,油中主成分为姜酮(zingiberone),其次为β-没药烯(β-bisabo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β-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llandrene)及姜醇(zingiberol);另含d-茨烯,桉油精,枸椽醛(citral)、龙脑等萜类化合物及姜烯(zingiberene)等。此外,尚含天冬酰胺、1-派可酸(1-pipecolinic acid)及多种氨基酸。 另由鲜姜分得去氢姜辣醇、[6]和[10]-姜二酮(gingerdione)及去氢姜二酮(dehydrogingerdione),对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 干姜含多量姜辣烯酮,少量姜辣醇,微量姜酮;生姜含多量姜辣醇,少量 - 28 - 姜辣烯酮,无姜酮。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干姜 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干姜片 为不规则纵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cm,宽1,2cm,厚0.2,0.4cm。外皮灰黄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众多,卵圆形、椭圆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40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端,也有呈裂缝状者,层纹有的明显。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纤维成束或散离,先端钝尖,少数分叉,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直径15,40μm,壁稍厚,非木化,具斜细纹孔,常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螺纹及网纹导管多见,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5,70μm。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直径12,20μm。 (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干姜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乙醚(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与主治: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功用主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 者尤良。" - 29 - ?《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 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 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 ?《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 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 气,治感寒腹痛。" ? 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 ?《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 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 ?《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宜忌: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服。 ?《本草经集注》:"秦椒为使。恶黄连、黄芩、天鼠矢。杀半夏、莨菪毒。" ?《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之。" 选方:?治卒心痛:干姜末,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瘥。(《补缺肘后方》)?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伤寒论》通脉四逆汤)?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二钱。(《千金方》)?治头目旋晕吐逆:川干姜二两(炮),甘草一两(炙赤色)。上二味,为粗末。每服四、五钱,用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前热服。(《传信适用方》止逆汤)?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太热者: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干姜附子汤)?治脾寒疟疾:一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服。二干姜炒黑为末,临发时以温酒服三钱匕。(《外台》)?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补缺肘后方》)?治吐血不止:干姜为末,童子小便调服一钱。(《千金方》)?治吐、 - 30 - 下血:当归、阿胶各八分,川芎五分,蒲黄一钱,柏叶一钱五分,炒姜炭七分。上水煎,百草霜末点服。(《观聚方要补》断红饮)?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易伤难化,无力、肌瘦:干姜(频研)四两,以白饧切块,水浴过,入铁铫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三十丸。(《十便良方》)?治肾若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干姜苓术汤)?治暴赤眼:白姜末,水调,贴脚心。(《普济方》)?治痈疽初起:干姜一两。炒紫,研末,醋调敷周围,留头。(《诸症辨疑》) - 31 -
/
本文档为【十三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