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一部“鬼画符”小说的诞生

2017-12-07 5页 doc 17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一部“鬼画符”小说的诞生一部“鬼画符”小说的诞生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一部“鬼画符”小说的诞生 一部“鬼画符”小说的诞生 走进“徐冰个展:地书”现场,第一个冲入你视线的就是展览入口处那一人多高的书堆——不过,徐冰更常用“巴别塔”来称呼它。 建起这座“巴别塔”的砖瓦便是他的新书《地书:从点到点》。这是本用符号而不是传统文字书写的书,无论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有当代生活经验的人都可以读懂——换一个视角,无论你的学历多么高,若你对“当代生活”介入得不够深广,在这本书面前,你也可能变成“文盲”。 文...
一部“鬼画符”小说的诞生
一部“鬼画符”小说的诞生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一部“鬼画符”小说的诞生 一部“鬼画符”小说的诞生 走进“徐冰个展:地”现场,第一个冲入你视线的就是展览入口处那一人多高的书堆——不过,徐冰更常用“巴别塔”来称呼它。 建起这座“巴别塔”的砖瓦便是他的新书《地书:从点到点》。这是本用符号而不是传统文字书写的书,无论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有当代生活经验的人都可以读懂——换一个视角,无论你的学历多么高,若你对“当代生活”介入得不够深广,在这本书面前,你也可能变成“文盲”。 文字去向何方,我指着符号的方向 徐冰做《地书》的想法最早萌芽于2003年,他在口香糖包装纸上看到5个符号标记出的清晰指引,提醒人们嚼过后的胶状物该如何丢弃,“既然5个符号就能说一个简单故事,那用成千上万的符号一定能讲个长篇小说出来。”徐冰决定放手去做,从此走上了符号收集控的道路。 这一举动的背后是徐冰对于文字趋势的长期思考:“地球村”的形成,使得“村民”们需要一种真正跨地域文化的“世界语”。而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符号,就是一种无需翻译一目了然的交流工具。读图时代的来势汹汹,正验证了符号在传递信息上的巨大威力。他拿可口可乐举例,过去“Coca-Cola”品牌在各地有75种文字译法,如在中国的“可口可乐”,但在几年前公司决定:今后尽可能用“Coca-Cola”LOGO字样向世界推广。从此“Coca-Cola”的字母已经失去作用,成为一个不用阅读和翻译的 “去文字”的图形符号。 徐冰相信“符号是未来文字的方向”,但对于符号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他也没底,于是,写书的过程就成了探索发现之旅。 最初他把故事安排在机场,因为他觉得机场是不同种族人群接触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最多的地方,所使用的符号标识也最多,应该适合用标识语言讲故事。他煞费苦心地编了一个在机场滞留七天七夜的中文故事。但在中文转译为符号的过程中,他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中文是我们太熟悉的一种语言,写的过程中你不自觉地就会放入很多很难用符号翻译的奇异情节、抽象细节。”如此试验几次,徐冰意识到:符号语言不擅长表达抽象、复杂、奇特的内容,但在动作、情感以及日常事物的表达上颇有优势。 到了《地书》这个版本,徐冰就直接用符号来写,跳过了先写中文再翻译的过程。为了更精确地使用这套符号语言,徐冰做了无数修改。比如,在《地书》中有一处想表达的内容是:男主角晨起更衣,想起一个女人,于是他按照那个女人可能喜欢的颜色风格挑选了一件衬衫。先出的《地书》台湾版里,徐冰用一个半卧S形女人剪影来代表男主角的幻想对象,但在推出内地版本时,徐冰将其改成一个女性肖像的符号,“因为他想的是他生活中的一个女生,更确切的指向是公司的同事。”徐冰越写越觉得,符号写作其实跟文字写作非常相似,“都是在现成的材料中挑选合适的去拼接、搭配”,无论码字还是码符号,都需要“润色”。 人人都是“黑先生” 《地书》里,徐冰写了一个白领一天24小时的生活。他想写的并不是某一个独特的人,而是“最符号化的生活”,他觉得白领、上班族是整部社会运转机器里最严谨的部分,生活最符号化,语言和故事由此互为表里。 “全书看完,你会发现主角黑先生的生活、工作、情感、欲望都是符号化的。”黑先生职业是销售,早上九点上班,十点工间休,十二点午餐,什么时候能下班则视老板而定,工作繁忙劳累。身边朋友纷纷结婚生子,但30岁的他还没女友,家中只有宠物猫,会通过交友网站找女孩约会,常被母亲逼问个人问题进展。他想要有位子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但这些目前还只是在他梦中出现过。 虽然是用符号语言写符号生活,但徐冰身上的文人特质决定了他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不甘心只写一个平淡乏味的故事,他还是希望能像传统小说那般微言大义。他特意安排故事从一个“点”写起,逐渐放大出现了地球,出现了准备起床去上班的黑先生,最后在次日清晨黑先生又拿起公文包去上班,越走越远,缩为一个“点”时收尾。书名中的“从点到点”其实就是“符号人生”的象征,点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如此循环往复。 如果你留心,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小说里的黑先生去书店时,也拿起了一本“从点到点”的书,上面只有符号。那一刻,黑先生与正在读着这本书的你仿佛合二为一,虚构与现实重叠交错。这正是徐冰想要的效果:“我们每个人都是黑先生。”人一旦进入现代社会,被符号化就是不可避免的命运,“就像男女厕所的标志,它代表了我们每一个人,你不能不被它所代表。只要你一上厕所,你就认可了它代表你”。为了进一步提示大家生活和符号的关联,徐冰在上海做“地书”个展时,还专门布置了一个符号概念店,里面陈列并出售各种符号化的日用品,如刀叉、杯碟、T恤、桌椅。 推倒圈住“艺术”的围墙 20年前的先锋艺术家徐冰,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那部无人能懂的“天书”,这一回的“地书”,他却又追求人人能懂。在徐冰看来,两者毫不矛盾,“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在‘天书’与‘地书’面前,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而且它们都会让有知识的人感到不那么舒服。”当年“天书”展览,曾有老学究费尽心力想从书里找到认识的字,无果;现在的“地书”,那些对文字还没有固定概念的小孩看起书来可能比有学识的成年人快得多。 联系徐冰自身的知识分子身份,你会发现创作中他有意识地把矛头指向了自己。其实对文字、文化,徐冰一直有矛盾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从小被教育“敬惜字纸”的他对文字膜拜敬畏,《地书》是他这辈子出版的第一本书,文稿《我的艺术方法》他已写了十多年,还在修改,就因为他视出书为神圣之事;另一方面,前少年时代文革的经历,又让他亲眼目睹过文化如何被割裂被变形被损坏。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许多年过来,文字已成了徐冰创作的荆棘桂冠。作为美国麦克阿瑟奖获得者,他曾在美国生活18年,期间深刻感受过太多因语言文化不同而造成的隔阂。“普天同文”对徐冰而言是理想更是切实需要,这种迫切心态从他创作的“英文方块字”便可见一斑——他把中文“嫁接”上英文,“就像包办婚姻不合适也得合适”。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反感故弄玄虚的艺术,“当时在美国看了太多内容无聊、架势吓人的东西”。 美国岁月,让“艺术与生活合流”的倾向在徐冰身上愈发明显。“地书”的项目就同时包括一套字库软件的开发,使用者以中文输入法敲打键盘,电脑屏幕上就会自动出现转译成符号的“世界语”;输入英文也同样如此。这创造出一个不同语言间的“中转站”。早有公司盯上了这套软件的实用潜力,希望能跟徐冰共同开发。 那“地书”究竟是什么,出版物还是艺术品,符号研究还是电脑软件,徐冰笑言,“它什么都是,它什么都不是。”他的目的,就是要推倒艺术和其它领域、艺术和生活之间那些无形的墙。 翻译 红十字会的邮件:“红十字会,慈善募捐,请献爱心。” 删除。 购物网站广告:“购书减价30%。赶快加入购物吧。” 烦,删除。 9点半,小黑想看看新闻了,他打开CNN网站。 查看新闻: 某地区火山爆发,死亡30人,真不幸, 烧毁房屋100多间; 某地区大地震,最新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太恐怖了。 拥挤的地铁里有各种异味,有人有狐臭~ 有人放屁。小黑甚至想到了防毒面具,应该有禁止放屁的提示才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对~~ 小黑简直要受不了了。这时候他又被高跟鞋踩了一脚,小黑要抓狂了~~~
/
本文档为【一部“鬼画符”小说的诞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