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2017-09-20 38页 doc 66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8835

暂无简介

举报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一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一章 语 音 【教学目标】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能力层级】A 【考点释要】 本考点有一个变化过程。1997年前《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表述是“能根据汉语拼音方 案正确认读”,1998年对汉语拼音方案不再作明确要求,实际涉及了音序、韵母的省写略写、 标调的位置、隔音符号、儿化的标注方法等知识不再作要求。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方言较 多,出题仍有许多问题,1999年、2000年未考这项内容。 200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通用法》正式颁布实施,推广和普及普...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一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一章 语 音 【教学目标】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能力层级】A 【考点释要】 本考点有一个变化过程。1997年前《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表述是“能根据汉语拼音方 案正确认读”,1998年对汉语拼音不再作明确要求,实际涉及了音序、韵母的省写略写、 标调的位置、隔音符号、儿化的标注等知识不再作要求。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方言较 多,出仍有许多问题,1999年、2000年未考这项内容。 200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通用法》正式颁布实施,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2001年恢复命题。可以预见今后语音将会作为固定考点而继续 考查。 根据高考“强调基础,注重素质,减轻负担,降低难度”的命题指导方针,本考点将会 主要考查常见多音字、形似字和其它易误读字读音的辨别,采用普通话的读音。复习应 以现代汉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重点为常用字中的形声字、多音多义 字。又因为语音与口头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运用中还有重读、停顿与节拍的问题。 【知识梳理】 语音复习可着重在错读、重读、停顿与节拍等知识点上。 一、错读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防止读错。易读错字分以下类型: 1.形声字的错读:这一类的错读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声旁的声母变化了。例如:“刹那”的“刹”读chà,不读shā。“纤维”的“纤”..读xiān,不读qiān。 另一种是声旁的韵母变化了。例如:“仓颉”的“颉”读jiã,不读jí。“马厩”的“厩”..读jiù,不读jì。 再有一种情况就是声旁中的声母、韵母全变了。例如:“泥淖”的“淖”读nào,不读.zhuï。“山岚”的“岚”读lán,不读fēng。 . 2.形近字的错读 例如:因“谄”与“陷、馅”相近,将“谄”chǎn错读成xiàn;“掣”与“擎”相近,将“掣”châ错读成qíng。 3.多义多音字的错读 对多义多音字的辨音,常常要在组成词后的语境中解决,甚至要在句子中的语境中解决。 例如:“澄清”,它可以是形容词,形容水的清亮;也可以是动词,是搞清楚、弄明确或让液. 体的混浊物沉下去的意思。如果说“这个问题需要澄清”,就要读chãng,如果说“把药澄清.. 1 了再喝”,就要读dâng。 4.同义多音字的错读 有些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没有显著的不同,字音却不同了,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这个字单用(单音词)时和用这个字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读法不同。例如:“剥 花生”的“剥”读bāo,“剥削”的“剥”读bō。 一是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同。例如:“松柏”、“柏树”中的“柏”读bǎi,而在德国首都“柏林”中的“柏”读bï。 5.声调误读 一是声调读音不准,如“璞”误读为“pǔ”。二是轻声误读,如地道,读“dìdao”时,它是形容词,意为真正的;读“dìdào”时,名词,指地面下的交通坑道。 6.难读字的错误 有些字的字义,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了解,但字音却让读者觉得不好把握,有的字找 不出一点儿读音的凭依。例如:“舛”chuǎn; 有的字虽有声旁,但连声旁也不认识。例如:“鹬”yù; 有的字声旁是熟悉的,却不敢贸然按声音来读。例如:“黔”qián,“亵”xiâ。 这样的字不大好归类,算作“难读字”。 7.习惯错读 如“包庇”(bì)误读为“包庇”(pì),“畸形”(jī)误读为“畸形”(qí)等。 二、重音(重读) 朗读或说话时,句子里某些念得加重的词语叫做重读词语。重读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指在不表示什么特殊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把句子的某 些部分重读。 主要规律如下:A.短句里的谓语;B.一般句中的定、状、补;C.疑问代词或指示代词D、句中用作比喻的词等。例如“他告诉我了。”“这是一本书。”“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天气渐渐冷了。”“房子打干净了。”“我什么也没说。” ..... 2.逻辑重音 逻辑重音是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感情或句意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例如:“我在读.英语。”(回答“谁在读英语?”)“我在读英语。”(回答:“干什么?”) ... 在朗读时,必须正确领会作者意图,才能掌握好逻辑重音。如对比性词语、比喻性词语、 夸张性词语、表示肯定的词语以及突出表现人对某种事物特殊感情的词语等,都往往用重音 表现。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强调“谁”,与下文“子弟”“战士们”复指照应。 三、停顿 停顿是说话时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大或小的间歇。停顿原因有三:一是出于生理需要; 二是出于句子结构上的需要,使结构层次清楚;三是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它可分为语法停 顿和逻辑停顿两种。 2 语法停顿在书面上反映为标点。不同标点,停顿长短有区别:句号、问号、感叹号〉分 号、冒号〉逗号〉顿号,段与段之间的停顿长于句子间的停顿。 逻辑停顿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在书面语没有标点的地方停 顿,或在有标点的地方作较长停顿,如,“咱们得交给他们一个/合格学生啊!”在“合格学生” 前停顿,则是强调了对感情需要的强调停顿。有些句子中表惊呆、悲泣、迟疑等处常有这种 停顿。停顿不当有时会造成歧义,如“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就有不同理解。 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小节,这样的小节称为节拍或音步。散文中句子的节拍比较自由, 诗歌拍往往较匀称、均衡,有规律,以增强节拍感。一般说来,五字句2—3个节拍,七字句3—4个节拍,十字句3—4个,虚词一般同实词结合为一个节拍。例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高#考试题#类编】 1.下列加点的字在该词语中字音、字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奢(shē奢侈)华 恬(tián安静)静 问难(nán诘责) ... B.城垣(yuán墙) 艳(yàn羡慕)羡 休憩(qì休息) ... C.癖(pǐ古怪)好 繁翳(yì遮蔽) 修葺(qì修理) ... D.晦(huì光线暗淡)涩 拙(zhuō笨)劣 撩(liáo引逗)拨 ...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题)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引擎(qíng) 联袂(mâi) 泊(pî)位 恬(tián)不知耻 .... B.羞赧(nǎn) 果脯(pǔ) 澎湃(pài) 咬文嚼(juã)字 .... C.湍(tuān)急 阐(shàn)明 天堑(qiàn) 一曝(pù)十寒 ... D.破绽(zhàn) 怯懦(nuî) 颤(chàn)动 一叶扁(piān)舟 .... (1993年新科目组高考试题第1题) 3.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殚(dān)精竭虑 相形见绌(chù) 怙恶不悛(quān) 有恃(shì)无恐 .... B.潸(shān)然泪下 仗义直(zhí)言 断壁颓垣(yuán) 义愤填膺(yīng) .... C.杳(yǎo)无音信 纵横捭(bǎi)阖 天崩地坼(châ) 称(chēng)心如意 .... D.偃(yǎn)旗息鼓 铤(tǐng)而走险 如火如荼(tú) 循规蹈矩(jù) .... (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题)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哺(bǔ)育 拓(tuî)片 嗔(chēn)怪 伺(cì)候 .... B.气馁(něi) 禅(shàn)让 重迭(diã) 轮廓(kuî) .... C.殷(yān)红 狙(jū)击 皈(guī依) 屏(bǐng)除 .... D.畸(qí)形 歼(jiān)灭 抨(pēng)击 对峙(zhì) ....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题) 5.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3 A.绮(qǐ)丽 箴(jiān)言 乳臭(xiù)未干 ... B.擂(lâi)台 皎(jiǎo)洁 卷帙(zhì)浩繁 ... C.戕(qiāng)害 璞(pǔ)玉 塞(sài)翁失马 ... D.踪迹(jì) 姊(jiě)妹 载(zài)歌载舞 ...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题)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拘泥(nì) 标识(zhì) 暴殄(tiǎn)天物 .. B.匹(pǐ)配 戏谑(xuâ) 风光旖(qí)旎 ... C.参与(yǔ) 弹劾(hã) 审时度(duï)势 ... D.倾轧(yà) 结束(sù) 杞(qǐ)人忧天 ...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题)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差chā 差错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 B.解 jiě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 .... C.塞 sâ 堵塞 边塞 闭目塞听 敷衍塞责 .... D.提 tí 提炼 提防 提纲挈领 耳提面命 ....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题)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璀璨(càn) 憧(chōng)憬 饮鸩(zhân)止渴 ... B.凝(níng)固 分泌(bì) 孜(zī)孜不倦 ... C.蹊(qī)跷 省(xǐng)悟 穷形尽相(xiàng) .. D.端倪(ní) 宝藏(zàng) 未雨绸缪(mïu) ...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题) 9.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也不同。参照例句,在有的词语下打着重号,使括号 内外的句意相吻合。 例:一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太少了)/一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太多了) .... a.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b.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 (1988年全国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1.B。A项“问难(nàn)”;C项“癖(古怪)”;D项“晦(含义隐晦不易懂)”。 2.D. A项“泊(bï)位”;B项“果脯(fǔ)”;C项“阐(chǎn)明”。 3.A 。 B项“直—执”;C项“称(chân)心”;D项“矩(jǔ)”。 4.C。A项“拓(tà)”;B项“迭—叠”;D项“畸(jī)”。 5.B 。A项“箴(zhēn)”;C项“璞(pú)”;D项“姊(zǐ)”。 6.A 。 B项“旖(yǐ)”;C项“参与(yù)”;D项“结束(shù)”。 4 7.A 。 B项“押解(jiâ)”,“解(xiâ)数”;C项“边塞(sài)”;D项“提(dī)防”。 8.B,分泌(mì) 9. a.你为什么打他? b.你为什么打他? .. 【试题类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有错误的一组 【题型简析】 从以上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近十年来语音考查方面的内容、类型和出题方式,也可窥见其 发展轨迹及其逐渐形成的固定格局。 就内容类型和出题方式说,语音的考题一般为3分。题型为客观选择题。都是选出读音 或读音和意义、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或错误的项。近几年来特别是1993年以来,对语音的考查都是采取单项选择方式,考查重点在常用汉字的读音,有时将此项考查内容与字形字义结 合起来进行。根据近两年发展情况,语音试题的趋势是单独设题只考辨音,不大可能与字形 字义结合起来考核,并且每个选项注音的字一般为3—4个。 2001年看,为了减低难度,考查形式作了进一步调整。一是由过去的选正确项改成选错 误项,这就减少了错误读音识别时对考生的干扰。二是只考查声母的误读,不涉及因方言不 同而造成的声调问题。 【方法总结】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要求做到: 一、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 首先要摒弃“形声字读半边”的观念。若稍有疑惑,就要查字典,弄准读音,加强记忆。 例如:“刹”在“刹车”中读shā,在“一刹那”中读chà,不能类推。另外要利用一部分形 声字的声旁堂能表音的功能,帮助记忆一些难读的字。例如:“舐”shì、“屣”xǐ。 二、注意区别形近字 读题时要全神贯注,不能马虎从事。例如:栗——粟、刺——剌、陡——徒。 三、注意区别多义多音字 “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例如:“卡”, 做音译语素时读kǎ(卡车、卡宾枪、卡路里),取和“不通畅”有关的义项时,读qiǎ(关卡、发卡、卡壳)。 四、注意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 要根据《审音表》的正音读标准音;如“崖”读yá,不能读ái;“瑰”读guī不读guì。 五、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区别 例如:“巷”一般读xiàng(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但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 中就读hàng了。 六、平时阅读时不放过不知道读音的难读字。例如:“盥”guàn、“龋”qǔ等。 5 第二章 汉 字 【教学目标】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能力层级】A 【考点释要】 本考点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正确书字汉字,包括不写错字和别字,不写繁体字和已 经淘汰的异体字,不写不的简化字。最新《考试说明》阐释为“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可以 逐步过渡到以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主”,值得重视。 【知识梳理】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一般不会考。 一、错别字的类型 错别字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形似而误:例如:“惦”(念)与“掂”(量),(搅)“浑”与(打)“诨”,(部)“署” 与“暑”(假)等。 2.音近(同)而误:例如:“川流不息”误为“穿”,“投机倒把”误为“捣”。 .. 3.字音相同字形相近而误:例如:“国籍”误为“藉”,“脱颖”误为“颍”。 .. 4.字音相同字义相近而误:例如:“鸠占鹊巢”误为“雀”。 . 二、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对应错别字的类型,考生应能达到如下能力要求: 1.能区别同音字:例如:“杆”的一个义项是“器物的象棍子的细长部分”,组成词可有 “枪杆”、“笔杆”;“秆”的意思是“某些植物的茎”,组成词可有“麦秆”、“麻秆”,因为过 去的旱烟袋烟嘴和烟窝外的中间部分是植物的茎做成的,所以有“烟秆”,而不能写成“烟杆”。 2.能以音辨形:例如:“翊”yì“辅佐,帮助” 的意思, “翔”xiáng“盘旋地飞”的意思,“诩”xǔ“夸耀”的意思,组成词就有“翊戴”、“翔实”、“自诩”。熟记字音,辨别形 近字,就不会写错、用错。 3.能以义辨形:例如:“密”的义项:a.和“稀、疏”相对,有“密植”、“严密”;b.关系近,感情好,有“密友”、“亲密”;c.精致,细致,有“细密”、“精密”;d.秘密,有“密谈”、“保密”。“蜜”的义项:a.一种昆虫,有“蜜蜂”;b.象蜂蜜的东西,有“糖密”;c.甜美,有“蜜月”。 4.能根据语境辨形:例如:1995年高考题的第3小题:“化装”和“化妆”。虽说此题 可以归入“正确使用词语”中,但和识记字形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高考试题类编】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2分)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6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方框里的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大家兴高?烈地谈论着知识竞赛的情况。 ?骄傲自满是阻碍进步的?脚石。 ?这家商场是一家股?制企业。 ?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实事求是,恰如其?。 A.采、拌、份、份 B、采、绊、份、分 C.彩、绊、分、分 D、彩、拌、分、份 (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或词,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赔偿(归还) 延宕(拖延) 消(除去)声匿迹 舐(舔)犊情深 .... B.遐(远)想 瞩(注视)目 戮力(合力)同心 进退维谷(比喻困境) ... C.勘(校订)误 缀(停止)学 匪(不是)夷所思 蛊惑(迷惑)人心 ..... D.睿(有远见)智 濒(接近)临 桀骜(倔强)不驯 否(贬斥)极泰来 .....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4.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漱口 国藉 雄赳赳 源远流长 B.斑斓 沉湎 金刚钻 插科打浑 C.诠释 惦量 荧光屏 鸠占雀巢 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5.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浑浑噩噩 针贬时弊 狗苟蝇营 贪脏枉法 B.脱颍而出 繁文缛节 回肠荡气 不径而走 C.风声鹤唳 纷至踏来 积毁消骨 穿凿附会 D.人才汇萃 草菅人命 风靡一时 步履维艰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 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具备 万事俱备 风声 谈笑风生 B.求实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C.陈规 墨守成规 精心 漫不经心 D.直接 直截了当 剧增 与日俱增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7.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翔实 词不达意 冷寞 一愁莫展 7 B.痉孪 不经之谈 偏辟 励精图治 C.风靡 蘖根祸种 攀缘 始作俑者 D.倾轧 气冲宵汉 弘扬 扑溯迷离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拖沓 娇生贯养 伶俐 倜傥不羁 B.造次 索然寡味 迁徙 惨绝人圜 C.描摹 幅员辽阔 惶恐 法网恢恢 D.窥测 慷慨激昂 装帧 提要钩玄 (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戳穿 力挽狂澜 暧昧 食不果腹 B.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响彻云霄 C.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雍容华贵 D.凋蔽 哗众取宠 辍学 愤世嫉俗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1.D。A项“布—部”;B项“和—合”;C项“急—及”。 2.B 3.B 4.C,“惦—掂”,“雀—鹊”;A项“藉—籍”;B项“浑—诨”;D项“屈—曲”。 5.D,“汇—荟”。A项“贬—砭”、“脏—赃”;B项“颍—颖”、“径—胫”;C项“踏—沓”、“消—销”。 6.B ,“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7.C,“蘖—孽”。A项“寞—漠”、“愁—筹”;B项“孪—挛”、“辟—僻”;D项“宵—霄”、“溯—朔”。 8.C。A项“贯—惯”;B项“圜—寰”;D项“帧—祯”。 9.A。B项“汇—会”;C项“慨—概”;D项“蔽—敝”。 【试题类型】 1.在句中设置填空考查字形 2.字形、字义相结合考查字形 3.从四组词语中,选出符合要求的项: A.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B.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C.下列四组词语中,其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题型简析】 高考中考得最多的题型是判断词语(特别是成语)中的错别字。有时单独考查字形,有 8 时将字音和字形结合起来考查。考题所占分数一般为2—3分。根据新旧考试说明的不同,对字形的考查将不大会出笔划、笔顺一类的题,题型也趋单一,不会与字音结合起来考。考查 将侧重于词语(包括成语)中的同音字、形似字和多音多义字。为了扩大覆盖面,题干中的 错别字有增加的趋势。 【方法总结】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要求做到: 一、端正态度,仔细认真 文字是一个民族智慧的象征之一,是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财产。汉字是由笔划组成的方 块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字;相应的,它的结构也是所有文字中最复杂的,少一笔甚至 笔划的长短也有指别意义,这样就必须十分认真、仔细地识记。1997年考题中的“颖”与“颍”的区别就在于字的左下角,稍一马虎就会搞错,所以平时就应养成仔细认真识记汉字的习惯。 二、利用汉字的特点,掌握必要的正字法 1.形、音、义的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征。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关系入手。 例如“烦”和“繁”音同而又义近,都有“多”的意思。但“烦”还有“苦闷、多而乱” 的意思,所以有“烦闷”、“烦恼”、“烦躁”等,而“繁”有“繁忙”、“繁华”、“繁冗”、“繁 衍”等。这就是以义为纲,据义别形。 2.集中近体字,分清笔画。 有些字的字体十分相象;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 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以帮助记忆的。如分清“己”和“已”、 “盲”和“肓”、“拆”和“柝”、“抱”和“枹”等。 3.抓住形旁,别义取字。 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形体也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 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不会用错字。如“燥”、“躁”、“澡”,前有“火”,就有 “干燥”、“燥热”,中有“足”,就有“躁动”、“暴躁”、“急燥”,后有“水”,就有“洗澡”、 “澡盆”。 其实,以上三点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实际的识记中,它们常常是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 三、正确运用排除法 如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如果知道作为医疗器械的是“砭”,贪得的东西与钱有关应是 “赃”,芒刺与禾有关应是“颖”,走和脚即肉有关应是“胫”,和“纷”对应的应与“重复” 有关是“沓”;那么,即使忘记了或分辨不出“汇”应是“荟”,也能选出D为正确选项。当 然,这必须有大量的知识做为基础。 第三章 词 语 第一节 实 词 【教学目标】正确使用实词 9 【能力层级】D 【考点释要】 本考点要求能正确使用词语。考查的重点是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但又不太注意的 近义词、同音词、关联词和成语等,所以我们在这里将它分为实词、虚词和成语来复习和训 练。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高考主要考查能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同 音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要做到正确使用,必须了解词义、词性、词的色彩、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和语体的差别等。但需注意的是,了解这些都是为了使用词语,而 不要纠缠于语法知识。 【知识梳理】 实词的使用主要是近义词的选用。 一、近义词辨析的角度 辨析近义词既要把握词义的共性,又要注重它们的细微差别。辨析近义词一般从以下三 方面着手: (一)从词的一般意义来辨别 1.词义的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表义程度有轻有重。如: “轻视、藐视、蔑视、鄙视”,都有“瞧不起,看轻”的意思。“轻视”,看轻,一般程 度;“藐视”,小看,程度比“轻视”重;“蔑视”,轻蔑唾弃地看,语意较重;“鄙视”,把对 方看得十分低劣,语意更重。 2.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例如: “边疆、边境”。“边疆”,指靠近国界的大片领土,范围较大;“边境”,只指紧靠国界 的长条领土,范围较小。又如:“事件、事情”。“事情”,泛指一切事,范围大;“事件”,指 突发的重大事,范围小。 3.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例如 “沉思、深思、寻思”,都有“集中精力,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 “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4.个体与总体不同。如“书”和“书籍”。 (二)从词的色彩来辨别。 1.词的感情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包含的基本意义相同,但感情色彩不同。例如:“成 果、后果、结果”它们都表示事物的结局。“成果”,褒义词;“后果”,贬义词;“结果”,中 性词。 2.词的语体色彩不同。例如: “知道——晓得”(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诞辰——生日”(书面语与口头语的区别) “食盐——氯化钠”(普通用语与专业用语的区别) (三)从词的用法上辨别。 1.词的使用对象和搭配习惯不同。例如:“爱护、爱戴”。“爱护”,使用的对象既可以 是人,也可以是物;“爱戴”,使用对象只限于人,而且一般只用于下级对上级。 10 再如“执行、履行”。“执行”,经常与“命令”、“协定”等词语搭配;“履行”,经常与 “条约”、“诺言”、“义务”等词语搭配。 2.词性和造句作用不同。例如: “阻碍、障碍”,它们都有阻挡、妨碍事物发展进行的意思。但“阻碍”是动词,在句 中一般作谓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用作主语或宾语。 二、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1.语素比较法。由于近义词的几个语素中,常常有相同的语素,所以从意义上分辨近 义词时,可采取语素比较法,从相同的语素中把握词义的共同点,从不同语素的分析中,把 握词义的细微差别。如:征服、制服、驯服。这组同义词有相同的语素“服”,都有“服从” 的意思,分析不同的语素:征,有征讨的意思;“征服”有“用武力使对方服从”之意,语意 最重。制,有“压制”之意,制服,即“用强力压制使之服从”。驯,意为顺从,驯服即为“使 顺从”之意。语意最轻。 2.语境分析法。在选择词语时,都要结合上下文进行,例略。 【高考试题类编】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芦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 个岁月。 .. 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 拉松比赛。 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 ..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 (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犹豫、逐步、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迟疑、逐渐、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 往往___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___。 A.装载 徜徉 致使 割爱 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 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 11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______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 统。 ?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__,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 ?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 ________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A.延续 考察 进行 B、沿用 考察 提供 C.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续 考查 进行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预算即使制定得再 ,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这样可以 疾病。 ?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 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高 的作品来的。 ?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 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 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扬 (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2 ?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 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 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的开通了。 ?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C 6、B 7、B 8、D 【试题类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题型简析】 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体现在正确使用词语,辨析修改病句,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和得体等 题中。试卷一般设置2-3题,分值6-9分。本节主要列举辨析和选用题型,词语修改将在语 言综合题中复习。 【方法总结】 根据具体的语境,从近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一组是高考的一种重要题型。正确解答这 类题,首先是要理解所选词的具体的意义,其次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 上把所选词与具体的语境联系起来思考,看二者是否协调一致。具体来说,要查看以下几点: 1.从结构分析中看搭配关系。将所选词与上下文中的词联系起来,进行结构分析,看 所选词与其它的词搭配是否合理。 2.从语义的把握中看整体语句的连贯性。将所选词代入上下文中,从语感上查看词与 词、词与句组合后的意义是否协调,整体上是否连贯。 3.看语体、感情色彩。根据语境要求,查看所选词的语体色彩的感情色彩,是否与上 下文保持有一致性,能否恰当地反映文句内容。 4.查看词的适用范围。可用所选词试造与“上下文”相似的语句,将所造句子与语境原 句进行对照比较,查看所选词的适用范围,以便进行恰当的推论。 第二节 虚 词 【教学目标】正确使用虚词 【能力层级】D 【考点释要】 高考对虚词的考查体现在正确使用词语,辨析修改病句,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13 和语言综合修改等题中。 【知识梳理】 1.虚词包括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 2.?区分常用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是表并列而不是选择;“是„„不 是„„”是并列而不是转折;“不是„„就是„„”和“是„„还是„„”是选择关系;“不 管„„也„„”是条件;“尽管„„却(可是)„„”是转折;“即使„„也„„”是假设; “既然„„就„„”是因果等等。 ?关联词的使用:误用、滥用、搭配、漏用。 3.常见的单独使用的易混的虚词:如“进而、从而、因而、而、反而”,“对、对于、 关于”,“和、或者”,“为了、由于、因为”,“而且、况且、何况”等 【高考试题类编】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___这么一条小船。 ?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__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 众的欢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 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 B.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节工人,他们的节目, 无论从他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 .. C.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 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 D.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 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14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 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善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 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5.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的”的一组是( ) ?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 展。 ?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有直拍选取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 最大障碍。 A.?? B.?? C.?? D.?? (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B 【试题类型】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题型简析】 本题不是每年必考,而是偶尔为之,但次数不算太少,重点在关联词语上。一般在2-3 分。当然它还会出现在如辨析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 【方法总结】 (一)如何正确使用虚词 1.准确把握虚词词义(用法和意义)。 2.正确分析语句间的意义关系。 3.语感体味。 (二)掌握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15 1.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 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 呼应的词,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 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总 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其二在总观的基础之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 分句的意念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用不同的关联词语。 第三节 成 语 【教学目标】正确使用成语 【能力层级】D 【考点释要】 高考考查成语的使用,主要是考查不同语意、不同语境中准确选用成语的能力。成语的 选用比一般词语的选择更进一步,具有较大的难度。 【知识梳理】 一、成语的两个基本特征。 (1)意义的整体性。即不能从字面上理解成语的意义,导致望文生义。如“胸有成竹”、 “下里巴人”等。 (2)结构的定型性。即不能随便更换或插入别的字。 二、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 (1)弄清关键语素的意义。与辨析近义词相同,可从其语义轻重、表述重点、范围大 小等方面考虑。如“生灵涂炭”中的“涂”,不应理解为“泥”,“不刊之论”中的“刊”,也 不能认为是“刊登”,而应理解为“删除”。 (2)了解成语的来源。即熟悉相关的史实,从而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如“完璧归赵”、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等。 (3)运用成语的结构规律来理解词义,如主谓式(毛遂自荐)、述宾式(饱经沧桑)、 述补式(无动于衷)、偏正式(孜孜不倦)、连动式(抱薪救火)、兼语式(化险为夷)、联合 式(防微杜渐)等。 (4)注意成语的变化。 第一,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变了。如“明哲保身”,原来是褒义词,现在是贬义的;“不 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需领会主要精神,不过于在字句上花费工夫,现在也成了贬义的。其他 如“一团和气”、“不可一世”也都由褒义转成了贬义。 第二,有些成语已转化成了新的意义。如“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样待人,人家就会 怎样等你;今多用来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第三,有些成语的适用范围发生了变化。如“世外桃源”,原指与世隔绝,没有遭受祸 16 乱和没有“王税”的社会,后来用它比喻理解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比喻 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三、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成语的意义理解错误。例如:“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 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是对成语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错了。“莘莘”形容众多,一 个学生不能用“莘莘学子”来形容。 (2)成语的适用范围不明确。例如:“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 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 用来形容自然美景,显然弄错了它的适用范围。 (3)成语的感情色彩不当。例如:“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 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一般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青年科学家的勇气, 是误将它当褒义词用了。 (4)前后矛盾。例如:“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 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哄动一时的情景。空巷,指 街、巷的居民都走出来了。接着又说“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前后不一致,不合逻辑。 了解成语误用的情况,解题时可减少一些盲目性。 【高考试题类编】 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 熟悉了。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 ?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 大家。 ?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值得一看。 ?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之处。 A.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不落窠臼 C.匠心独运、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 (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17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各有千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 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 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_。 ?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 是___________。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__。 ?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_。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 的。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 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 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 耿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 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18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 如生,美轮美奂。 ....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 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投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 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 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 不已。 (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牙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 室蓬荜生辉。 ....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B 6.D 7.A 8.B 9.B 【试题类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 【题型简析】 19 每年必考题,分值在3分左右。 【方法总结】 1.注意积累。对于一些没有生僻字的成语,我们不一定明白其意义,往往望文生义产 生错误理解。例如“猫鼠同眠”,是表示“化敌为友”,还是表示“宽大胸怀”,还是像动画片 《猫和老鼠》中体现的鼠由狡黠派生出的可爱?都不是。正确解释是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 起干坏事。这就需要在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特别应常翻《汉语成语词典》,养成好习惯。 2.借助语境。成语在使用时,一定有相应的语境,在辨析时要注意分析各句的句意, 找到与成语相适应的语境,那么这个成语就用对了,反之,则使用错误。 20
/
本文档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