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005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答案

2005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答案

2017-10-13 7页 doc 19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2005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答案2005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答案 20057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B 5.D 6.C 7.B 8.C 9.D 10.D 11.C 12.D 13.C 14.D 15.C 16.A 17.B 18.D 19.C 20.B 21.D 22.C 23.D 24.C 25.B 26.C 27.A 28.D 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 31.BE 32.ACDE 33.ABE 34.ACD 35.BC 三、名词解释 36.令顺民心:管仲主张,...
2005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答案
2005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答案 20057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B 5.D 6.C 7.B 8.C 9.D 10.D 11.C 12.D 13.C 14.D 15.C 16.A 17.B 18.D 19.C 20.B 21.D 22.C 23.D 24.C 25.B 26.C 27.A 28.D 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 31.BE 32.ACDE 33.ABE 34.ACD 35.BC 三、名词解释 36.令顺民心:管仲主张,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民众好财争利的习性,以建立和保障新的封 建经济。只有使法令顺应追求利益的民心,法令的实行才能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通行 无阻。国君的法令越是能符合民众的欲望,就越能巩固自己的地位。 37.惟仁者宜在高位:孟子继承了孔子“为政在人”的思想,提倡“贤人政治”,主张用贤 德的人来实行“仁政”,把君主置于法律之上,提出了“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论。他特 别强调仁者个人的作用,把实行“仁政”的希望寄托在身居高位的仁者身上。认为国家的治 乱,完全决定于国君个人的作用,而不在于法律的好坏、有无。 38.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 智、信。董仲舒根据儒家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仁义道德思想,以及“阳尊阴卑”的神学 理论,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论,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 成为封建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 39.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里指出:“公羊三世”里的“太平世”即大 同世界,是人类发展阶段上“至善至美”的理想社会。在那里,人们摆脱了“乱世”中存在 的各种“苦道”。社会上致人犯罪的政治经济根源消失了,人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 社会就可以达到“治至刑措”,实现“太平之世不立刑”。 40.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黄宗羲在论述君臣共治和限制君权的时候,始终是以君臣平等、 同为天下作为基点的。他认为,君主与官吏同属天下之“客”,即人民的公仆;二者之间只 是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臣吏不是君主的“侍妾”, 而是其同事或师友,“官”和“君”在政治上是平等的。由此,各级官吏便只能对“天下之 法”负责,而不应为君主个人效忠,即“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四、简答题 4l.简述管子改良周礼的主要内容。 答案:管仲在继承周礼的同时,又对周礼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改造: 一是打着“尊王”即维护周天子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尊王攘夷”和维护周礼为 名,建立齐国的君主集权制和霸主地位。 二是突破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强调“万物待礼而后定”,用礼来教育和 引导民众;同时用削夺封邑的方法打击分封制贵族,加强诸侯的权势。 三是打破了“亲亲”的宗法原则,任用贤能。 四是批判“刑不可知”和轻视法度的旧传统,主张以法令作为人们言行的准则,以公开的法 律作为标准,用赏赐以资鼓励,用刑罚纠正偏颇。 42.简述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思想。 答案:荀子继承孔孟人治的思想,认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统治者个人的作用大于法律,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 1、“有治人,无治法”,决定国家治乱兴亡的是充当统治者的人,而不是法令。 2、法是人制定的,作为统治者的人决定着作为国家制度的法律的好坏。 3、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法律不能随实际情况而变化,要靠人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弥补法 律的不足。 因此,“有治人无治法”实际上是将封建君主放在封建法制之上。 43.简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法律思想。 答案: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甲午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破产,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的盛行,张之洞为了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矛盾,系统了自己的洋务 实践,发挥他的先辈们的思想,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使之成为洋务派的思 想武器。“中体西用”也就构成了张之洞法律思想的核心。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它现在法律主张上,就是坚持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的 统治方法;要求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2)整顿中法,采用西法。 整顿中法主要为改革刑狱。他提出了“除讼累”、“省文法”、“修监羁”等情况。他还建议清 政府采用西法,聘请西方律师,博采各国法律,为中国制定矿律、路律、商律以及交涉刑律。 (3)“法律本原应与经术相表里”。 他维护“三纲”,反对民权和男女平权,认为纲常名教是本源,法律是形式,法律应服从于 纲常名教。 五.论述题 44.试论《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唐律疏议》是经过唐朝几代皇帝努力,以唐朝早期法律为基础而制定的集大成的律 文及释文,代表了唐朝制定法律最高水平。它包含的法律思想相当丰富,主要体现为礼法结 合、维护“三纲”和等级特权等几个方面。 一、“德礼为本,政教为用”的礼法结合的思想 唐代统治者在儒家思想原则的基础上,统一了礼仪道德的作用和法律的作用,大大丰富了儒 家礼法结合的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礼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思想体系。 《唐律疏议序》中说:“德礼政教为本,刑罚为政教为用”,正是唐代礼法结合思想的体现。 法律的功效和礼以道德的作用有机结合了起来,礼的精神完全融化在了《唐律疏议》和律文 中,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接近完成。 二、封建纲常的法律化 儒家所提倡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我国礼治上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 支柱和制定封建法律的一个根本原则。“一准乎礼”的唐律比汉律更进一步全面而具体的体 现了“三纲”的原则。“三纲”在唐律中具体体现为: (一)“君为臣纲”置于“三纲”之首,为了确保皇帝的权利及其人身的绝对安全,唐朝的 法律作了严格的规定,凡违反“君为臣纲”的犯罪,都处以最严酷的刑罚。 (二)“父为子纲”反映了儒家提倡孝道和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唐律“一准乎礼”,“父为子 纲”在法律上反映得最全面、最具体。凡属违反“菩事父母”者,均构成不孝罪。 (三)“夫为妻纲”在法律上体现为确认夫权的统治地位,在唐律中有许多维护夫权,歧视 和压迫妇女的规定。 三、维护等级特权的立法思想 唐律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法,它贯穿着以礼为主,礼法结合的精神。其主要体现在: (一)贵族、官吏有罪无刑。 贵族、官吏可以根据自己的阶品分别享有免受刑罚、免纳赋税、免服徭役以及世袭官爵等特 权。唐律制定了议、清、减、赎、官、当等为贵族官吏减免刑罚处分的规定,使他们可以在 犯罪后轻易地避免一些处罚,实际上是有罪无刑。 (二)良贱异法。 唐律将人民分为良和贱,贱民与良人在各方面的地位都不相等。 由此可知,唐统治者自觉地维护等级特权,公开表明《唐律疏议》是一部封建特权者的法典。 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准乎礼”。礼法结合的唐律吸收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经验和法律原 则,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一部治国安邦的法典,因而成为以后各代法律的蓝本。唐以后的各 代封建王朝,都以这种以礼入律、礼法结合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作为其指导思想。封建法律 儒家化的过程至此完成。但它明确规定皇亲国戚、贵族官吏及其亲属享有种种特权,充满着 封建特权思想,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45.试述沈家本的资产阶级法治主张及其意义。 答案:沈家本既是清王朝中力图“变法自强”的谋臣,又是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考订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法学文献的同时,还热心探索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他认 为,实行资产阶级的法治主义,就能使国家强盛。他论述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内容甚多,而 且还夹杂着儒家的德主刑辅思想: (一)论法的性质和作用 沈家本认为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是衡量天下万事万物的一种客观标准。同时也 认为法律是人民生命所系的大事,决不可等闲视之。他认为,法律的作用在于治民和治国。 (二)法随时变,“会通中外” 沈家本认为,法律应该随着古今形势的不同,而为之损益,不能简单袭用。 (三)法须统一、平等 沈家本针对清末制定新律之后,旧律并未废除,新旧参差,轻重互异,提出断罪之律必须统 一的主张。在适用法律时也必须贯彻统一、平等的原则。 (四)教化为先,以刑辅之 沈家本继承了儒家的法律与教育相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并结合世界发展的潮流,阐明了 法律乃道德教化之辅的思想。
/
本文档为【2005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