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吴亚京计算书

吴亚京计算书

2017-09-01 50页 doc 893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吴亚京计算书吴亚京计算书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 页 共 125 页 1 引言(或绪论) 我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为淮阴区徐溜中心卫生院门诊楼设计。医院门诊楼是医院的前沿窗口,具有最复杂的功能组成和最密集的人流,是医院中最为主要的部门。如果人流组织不当,空间序列不流畅,将会造成极其拥挤的现象,使病人烦躁,增加其心理压力,加重病情,增加相互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尤为重要。为了创造出具有人性化的流畅、有序、实用的医院门诊空间,更好的面对患者这个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群体,改变过去那种拥挤、单调、乏味、杂乱的就医程序...
吴亚京计算书
吴亚京计算书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书(论文) 第 1 页 共 125 页 1 引言(或绪论) 我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为淮阴区徐溜中心卫生院门诊楼设计。医院门诊楼是医院的前沿窗口,具有最复杂的功能组成和最密集的人流,是医院中最为主要的部门。如果人流组织不当,空间序列不流畅,将会造成极其拥挤的现象,使病人烦躁,增加其心理压力,加重病情,增加相互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尤为重要。为了创造出具有人性化的流畅、有序、实用的医院门诊空间,更好的面对患者这个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群体,改变过去那种拥挤、单调、乏味、杂乱的就医程序和空间,本设计从医院门诊楼的流线、空间和环境等三个角度,对门诊楼的人性化设计加以探讨,从而推导出现代门诊楼人性化设计发展变化的方向和趋势。 本次毕业设计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包括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及构造详图;结构设计包括上部结构设计、基础设计以及楼梯、楼板设计。本次设计采用结构软件PKPM进行复核,图纸全部用计算机绘制,说明书全部用计算机打印。 其设计说明书主要包括设计任务书、中英文翻译、建筑设计(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结构设计,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设计。在设计中运用了AutoCAD、PKPM等一系列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巩固了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并锻炼了软件运用能力。 设计从建筑到结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以前所学知识,把主要课程联系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运用于设计中;本次毕业设计培养了我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设计的时间较短,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本次毕业设计需完成该工程主体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侧重于结构计算,包括?类场地土,七度抗震设防烈度,第二组,考虑结构的抗震设计。建筑设计包括平面图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楼梯等详图设计。结构设计包括梁、柱、板配筋计算、横向框架计算配筋计算、PKPM电算。 在设计中,一方面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设计、施工中去,熟悉国家有关规范、条例和规程并知道如何去查找规范里的相关条文;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建筑一般都具有密度大,高度高,功能多,设备复杂,防火要求和管理自动化水平高,需要各工种交叉配合。所以本次毕业设计大大提高了我的综合能力。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使用。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 页 共 125 页 2 建筑设计说明 2 本设计为拟建淮阴区徐溜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建筑面积为3400m左右,按规划要求,层数为5层框架结构。设计应满足具体功能要求。具体功能要求为: 1、候诊大厅、挂号交费室、输液室、门诊室等主要功能分区。 2、每个楼层均最好设置卫生间; 3、开水房、其他用房等适当考虑; 4、采用内廊式; 本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多层、高层建筑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它的优点是: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其特点是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支承建筑空间的骨架与梁,柱是承重系统,而分割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墙是不承重的,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好,开窗自由。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工艺和使用要求,也可能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 2.1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是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它对是否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筑功能多种多样,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平面设计没有统一模式。这就给自由灵活的分隔空间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框架结构对建筑平面组合限制较少,各部分空间的大小和平面布置可按功能特点作不同的处理。但各空间的形式和平面尺寸应尽量与柱网的排列形式和尺寸协调。 在单层或局部平面上,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及房间的具体设计。由于建筑平面通常较为集中地反映建筑功能方面的问题,因此从平面设计着手。但是,在平面设计中始终需要从建筑整体空间的效果出发,紧密联系建筑剖面和立面,反复思考,认真推敲,不断调整和修改平面。 建筑在总平面的布置上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规模,结合基地条件和环境特点(包括地形、道路、绿化、朝向、原有建筑和设计管网等等),来确定建筑物或建筑群的位置和布局;规划基地范围内的绿化、道路和出入口,以及布置其他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 页 共 125 页 的总体设施,使建筑总体满足使用要求和艺术要求。 在建筑总平面设计时,我们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建筑群空间处理首先要考虑体形的统一协调。 (2) 建筑群空间组合应与自然环境相配合。 (3) 建筑群空间组合必须考虑到人们活动的"动"、"静"的效果。 (4) 建筑群空间构图还应注意空间的层次与透视效果。 (5) 建筑群的空间处理,与内部空间的处理一样,也应根据建筑功能程序和艺术要求考虑空间的序列。 设计时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还应结合总体环境的规划要求,对各部分房间组合等进行充分考虑,恰当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 门诊楼设计应有足够的面积、合理的形状及尺寸;采光均匀;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门诊楼的面积取决于病人的人数、使用要求以及物品布置等因素。 确定科室的平面形状,除了应满足使用要求外,还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组织以及结构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常见的平面形状有:矩形、方形和多边形等。矩形平面便于物品布置、平面组合,结构简单,有利于建筑结构标准化。 2.1.1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门诊楼由主要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主要部分主要是门诊室、急诊室、会议室等;辅助部分包括交通联系、厕所等。设计时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还应结合总体环境的规划要求,对各部分房间组合等进行充分考虑,恰当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 主要用房设计应有足够的面积、合理的形状及尺寸;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1.2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建筑设计除了主要使用房间外还有辅助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原理,原则和与主要使用房间基本相同。但由于在这类房间中大都布置较多的设备,管道,因此房间的大小及布置均受到设备尺寸的影响。 2.1.3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一幢建筑物除了有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房间以外,还需要有把各个使用房间及室内外有机联系起来的交通联系部分,以保证使用便利和安全疏散。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联系部分和垂直交通联系部分交通枢纽空间等。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有足够的通行宽度,联系便捷,互不干扰,通风采光良好等。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 页 共 125 页 此外,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前提下,要尽量减少交通面积,提高平面的利用率。 一、走道设计 走道按使用性质不同分为三种: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置的走道;主要为交通联系同时还兼有其他功能的走道;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走道;具体可分为内走道与外走道。 内走道节省交通面积,但其通风、采光较差。改进措施有:走道尽端开窗、走道两侧房间门上设亮子或纵墙上开高窗、走道两侧设开敞式半开敞式房间。 外走道使各房间之间干扰较少,通风、采光效果均好,但交通面积相对地增加。为保证安全,外走道栏杆的高度应满足要求,且采用实心栏板或垂直栏杆以避免攀登;为使走道及时排除雨水,走道地面比室内地面略低20mm,坡度向外。 二、楼梯设计 楼梯是多层建筑中常用的垂直交通联系手段,门诊楼中的楼梯有主要楼梯、辅助楼梯和消防楼梯等。主要楼梯一般与主要出入口相连,位置明显,尽量靠外墙布置,以便直接采光。在设计时要避免垂直交通与水平交通交接处堵塞,在各层楼梯口处应设一定到的缓冲地带。楼梯间靠墙的一面也应该设扶手,以保证疏散安全。 本设计楼梯选用板式双跑楼。作为主要交通用的楼梯梯段净宽根据楼梯使用过程中人流股数确定,不少于两股人流取为1700mm。平台部分的净高应不小于2000m。楼梯的平台宽度还应保证担架在平台处能转向通行,其中平台宽度应大于1800m。楼梯坡度的选择从攀登效率、节省空间、便于人流疏散等方面考虑,选用300mm宽150mm高的踏步。 三、门厅设计 门厅是门诊楼接纳、分配人流的交通枢纽,面积应根据病人数量、面积标准等因素确定。按防火规范的要求,门厅对外出入口的宽度不得小于通向该门的走道、楼梯等疏散宽度的总和。门厅的布置方式有对称和非对称式两种。 2.2 建筑体型和立面的设计 门诊楼的体型及立面设计要反映医院的性格与特征,门诊楼由于采光要求较高,人流量大,成组排列的窗户和宽敞的入口要显出其特征,建筑形象应该明朗、轻快、整洁。 建筑外形不仅反映内部空间和空间组合的情况,还反映不同的技术条件、不同的自然条件以及不同的民族特点。立面设计是为了满足使用功能和美化环境的需要而进行的。同时,还可起到改善环境条件、保护结构和装饰美化建筑物的作用。并且要考虑它的耐久性、经济性;正确处理与施工技术的关系。 所以完整的立面设计,并不只是美观问题,它和平、剖面的设计一样,同样也有使用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 页 共 125 页 要求、结构构造等功能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是从房屋的平、立、剖面来看,立面设计中涉及的造型和构图问题,通常较为突出。建筑外形不是设计者主观臆造出来的,它是功能、结构体系和内部空间组合等合乎逻辑的反映;建筑外形也不是建筑内容的简单反映或直接表现,而是在建筑功能、技术、经济等各种条件制约下,根据建筑艺术表现的要求和建筑形式美的构图规律,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不同的功能要求具有不同的建筑空间,而不同的建筑空间又形成不同的建筑外形,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建筑外部的体形组合上,其次也表现在立面上许多构件和构件的组合上。建筑立面可以看成是由许多构部件所组成:它们有墙体、梁柱、墙墩等构成房屋的结构构件,有门窗、阳台、外廊等和内部使用空间直接连通的部件,以及台基、勒脚、檐口等主要起到保护外墙作用的组成部分。恰当地确定立面中这些组成部分和构部件的比例和尺度,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规律,设计出体型完整、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筑立面,是立面设计的主要任务。 节奏韵律和虚实对比,是使建筑立面高于表现力的重要设计手法,在建筑立面上,相同构件或门窗作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给人们在视觉上得到类似音乐诗歌中节奏韵律的效果。立面的节奏感在门窗的排列组合、墙面的构件划分中表现得比较突出。该建筑立面为了满足采光和美观需求,尽量做到每个房间都设有玻璃窗。 2.3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是对各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进行竖向的组合布局。它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建筑物竖向各空间的组合关系、空间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建筑各部分的高度及建筑物的层数,进行建筑剖面组合,研究建筑空间的利用。此外还要处理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等问题。建筑平面与剖面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来表示建筑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因此,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往往需要将平面和立面结合在一起考虑,才能加以解决。它与平面设计一样,和建筑的使用、建筑造价、节约用地等有密切的关系,结合平面全面地进行考虑。 2.3.1 房间的剖面形状 本门诊楼的剖面形状都采用矩形。这是因为矩形剖面简单、规整、便于竖向空间的组合,易于获得简洁而完整的体形,同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同时也能满足使用要求。同时矩形的剖面的形状规整、简洁、有利于梁板式结构的布置。 2.3.2 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门诊楼的层高主要根据使用人数、卫生标准、采光通风、结构形式及空间比例等因素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 页 共 125 页 来确定。本门诊楼底层层高3.9m,二到五层层高为3.3m。 室内外地面高差设计: 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墙身受潮,一般民用建筑常把室内地坪适当提高,以使建筑物室内外形成一定的高差,该高差主要由以下的因素确定: 第一:内外联系方便; 第二:防水、防潮要求;地形及环境要求; 第三:建筑物性格特点。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室内外的高差确定为300mm。台阶高度采用150mm高,两节台阶。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m,室外地面的标高为-0.300m。 2.4 构造设计 构造设计主要解决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它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根据建筑的功能、材料、性能、受力情况、施工方法和建筑艺术等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构造方案,并作为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4.1 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 第一:外部作用力的影响; 第二:气候条件的影响; 第三:人为因素的影响; 第四:建筑技术的影响; 第五:建筑标准的影响。 2.4.2 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第一:坚固实用; 第二:技术先进; 第三:经济合理; 第四:美观大方。 2.4.3 墙体 本设计为框架结构,墙体都为填充墙。由于填充墙不承受外来的荷载,且本身的重量还要由楼板和梁来承受,因此设计应使用墙自重轻,厚度薄,便于组砌,有一定的隔声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满足特殊使用部位如卫生间等处的防水、防火、防潮的要求。 2.4.4 楼地面设计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 页 共 125 页 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平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间空间的承重构件,楼板分割上下楼层的空间,地坪层分隔大地与底层的空间。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受力不同,因而结构层有所不同。楼板层的结构层为楼板;地坪层的结构层为垫层。 楼板层的设计要求: 第一: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第二: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的要求; 第三: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 地坪层与楼板层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直接接触的地方,根据不同房间对面层的不同要求,面层应坚固耐磨、表面平整、光洁、不起尘、易清洗。对于居住和人们长时间停留的房间,要求有较好的蓄热性和弹性;浴室、厕所要求耐潮湿、不透水。 2.4.5 墙体 根据墙体在平面上所处位置不同,有内墙和外墙、纵墙和横墙之分。凡位于房屋内部的墙体统称为内墙,它主要起分隔房间的作用;位于房屋周边的墙体统称为外墙,它主要是抵御风、霜、雨、雪的侵袭和保温、隔热,起围护作用;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体称为横墙,有内横墙和外横墙之分。在一片墙上,窗与窗或窗与门之间的墙体称为窗间墙,窗洞下部的墙称为窗下墙。墙体按结构受力情况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此结构墙体均为非承重墙。非承重墙虽不承受外来荷载,但承受自身重量,下部有基础的墙称为自承重墙。仅起分隔房间的作用,自身重量由楼板或梁来承担的墙称为隔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又称为填充墙。 墙体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保温、隔热等热工方面的要求,满足隔声要求,满足防火要求及抗震要求。为满足抗震要求,应设置贯通的圈梁,使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减缓墙体的酥碎现象产生。墙脚和勒脚受到土壤中水分的侵蚀,致使墙身受潮,墙面层脱落,影响卫生环境,应做好防潮工作。墙体材料采用现在运用较为广泛的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门窗过梁用来支承门窗洞口上墙体的荷重,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有些部位的窗户则无需过梁,直接位于框架梁之下。 2.4.6 屋顶设计 屋顶一般可以分为平屋顶和坡屋顶。屋顶的设计应该考虑满足功能、结构、建筑三方面的要求。屋顶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能抵御自然界各种环境因素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其次屋顶还应具有抵御气温的影响。屋顶好要承受风、雨、雪的荷载及自身的重量,上人屋面还要承受人和设备的额重量。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屋顶是建筑的外部形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 页 共 125 页 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的造型对建筑的造型具有影响。 同时屋顶的设计应该利于迅速的排水。屋顶的排水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两大类。排水方式的选择应该满足下列要求: 第一:高度较低的建筑为了控制造价,宜采用无组织排水。 第二:积灰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 第三: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建筑也不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第四:在降雨量大的地区或房屋较高的地区应采用有组织排水。 第五:临街建筑的排水向人行道时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本工程采用不上人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 2.5 门窗的设计 门和窗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联系,窗主要供采光和通风之用,它们均属建筑的围护构件。 2.5.1 门的设计 门的设计与布置:对门的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1)根据功能要求、规范,确定门的尺寸、位置和开启方式; (2)根据使用性质和使用人数,建筑防火和人流通行的要求,确定门的数量,门扇形式、材料和构造; 2.5.2 窗的设计 房间中窗子的大小、形式和位置,对室内采光、通风、日照和使用等功能要求,对建筑物的装门面构图,都有很大关系,在设计时应根据各方面要求综合考虑。 (1)窗的大小 窗子的大小、数量,还应考虑经济条件和当地的气候条件, (2)窗的位置 在设计窗的位置时,考虑了下列问题: a窗的位置应很好地考虑房间内部的使用情况。 b窗子大都兼有通风的作用,因此房间的窗子位置应与门的位置一起考虑,最好把窗开在门对面的墙上或离门较远的地方,以使房间尽可能得到穿堂风。 c窗子的位置还考虑了立面的要求,使立面构图整齐谐调,不致杂乱无章,影响立面的效果。 (3)窗的形式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 页 共 125 页 窗的形式不仅考虑了采光、通风的要求,而且还考虑比例造型的美观,因为窗是建筑外形和室内艺术造型的重要内容。考虑节能要求,采用铝合金节能窗。。 2.6 其它设计 不同的功能要求具有不同的建筑空间,而不同的建筑空间又形成不同的建筑外形,建筑立面可以看成是由许多构部件所组成:它们有墙体、梁柱、墙墩等构成房屋的结构构件,有门窗、阳台、外廊等和内部使用空间直接连通的部件,以及台基、勒脚、檐口等主要起到保护外墙作用的组成部分。 2.6.1 散水设计 建筑物的外墙做散水,主要是为了迅速排除靠墙体的地面水并堵住地面水沿墙脚向下渗透,以减少墙脚基础受水侵蚀的可能性。散水是将外墙四周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道,以便将水导至远离墙脚处。由于散水附属在外墙底部,当墙身下沉时,在交接处容易产生裂缝而渗水。解决办法可在接缝处嵌以沥青油膏,或将勒脚做至散水面以下。 2.6.2 女儿墙设计 女儿墙是屋顶上直接受到风吹雨淋的一个构件,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水措施,雨水就有可能顺女儿墙渗入室内,女儿墙的外饰面材料也可能因此而破坏。防止女儿墙渗水的办法主要是在女儿墙的墙身中铺设油毡防水层,或把屋面防水层铺过女儿墙。本次门诊楼设计中,为了安全和美观的需要,设置了女儿墙,女儿墙高1300mm。并充分考虑了女儿墙的抗震和防水。女儿墙对屋面防水和抗震是不利的,因此在没有必要做女儿墙的地方,如为了安全和美观确有需要时,应充分做好防水和抗震的措施。 2.6.3 勒脚设计 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外地面处的表面部分,其作用:一是保护墙身不受外界雨、雪的侵袭而受潮、受冻;二是加固墙身,以防因外界机械性破坏而使墙身受损;三是对建筑物立面处理产生一定效果。 根据勒脚的作用,勒脚应选用防水性、耐久性较好,并有一定装饰效果的材料。发生起壳剥落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施工时墙面清洗湿润不够,以致在抹灰时砂浆中水份被砖墙吸收,使面层抹灰咬不住,从而造成了面层与基层的粘结,造成空鼓;二是当室内外高差较大时,地下的潮气由室内填土进入勒脚墙体并停留在与外墙抹灰交接的孔隙间,由于地下潮气往往含有碱性介质,经过外墙面的风吹日晒,潮气挥发,碱性介质形成结晶,体积膨胀,致勒脚面层成片剥离脱落;三是由于散水坍陷,使抹灰开裂渗水,当水浸入勒脚后,由于冻融循环的影响,导致表面脱壳。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 页 共 125 页 3 结构设计说明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电子、轻工、食品、化工等多层厂房和住宅、办公、商业、旅馆等民用建筑。这种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建筑立面容易处理,可以适应不同房间造型。因此本次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1 结构体系的选择 3.1.1 框架结构组成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体起维护作用。 3.1.2 框架结构种类 框架结构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分为整体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整体式又称全现浇框架,它由现场支模浇筑而成,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本次设计的工程采用现浇整体式框架。 3.1.3 框架结构布置 按楼面竖向荷载传递路线的不同,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主要有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和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三种布置方案。 横向承重是在横向布置框架承重梁,楼面竖向荷载由横向梁传至柱,纵向布置连系梁;纵向承重是在纵向布置框架承重梁,横向布置连系梁。纵横向混合承重则是两个方向均需布置框架承重梁以承受楼面荷载。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对抗震有利。 3.2 构件初估 3.2.1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以下要求:矩形截面柱在非抗震设计时,边长不宜小于250mm,在抗震设计中截面高度和宽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直径不宜小于350mm;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长边边长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若采用横向或纵向承重框架,框架柱宜采用矩形截面,若采用纵横向承重框架,则宜采用方形截面。柱轴压比不宜超过规范规定:抗震等级分别为一、二、三、四的框架结构,轴压比限值分别为0.65、0.75、0.85、0.90。轴压比限制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在初步估算柱截面面积时,应满足下式: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 页 共 125 页 Nc Ac,,fc 注:Nc---考虑地震荷载组合时柱的轴力设计值,可进行初步估算,Nc=C?N C----弯矩对框架柱轴力的影响,中柱扩大系数取1.1,边柱取1.2。 μ---轴压比 3.2.2 梁 梁的截面尺寸的确定,以符合下列要求: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截面一般可先按下列方法估算: 1)框架主梁:h=(1/12—1/8)l,b=(1/2—1/3.5)h,b?b/2,?250 c 2)框架次梁:h=(1/18—1/15)l; 3)框架纵梁、承重梁:h=(1/12—1/8)l 非承重梁: h=(1/18—1/15)l 在初步确定梁尺寸后,可按全部荷载的0.6—0.8作用在框架梁上,按简支梁进行抗弯、抗剪截面校核,验算梁截面尺寸的合理性。 3.2.3 楼板厚度 连续单向板h>l/40,连续双向板h>l/50,h>80。 3.3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3.3.1 基本假定 第一:平面结构假定:该工程平面为正交布置,可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 第二:由于结构体型规整,布置对称均匀,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计扭转影响。 3.3.2 计算简图 一般取中间具有代表性的一榀框架进行分析,现浇框架梁柱的连接节点简化为刚结,框架柱与基础的连接简化为固结。 3.4 荷载计算 荷载可分为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主要是结构自重(恒载)和使用荷载(活载)。恒荷载包括结构本身的自重和附加于结构上的各种永久荷载,如非承重构件的自重、可移动的隔墙重、玻璃幕墙及其附件重、各种外饰面的材料重、楼面的找平层重、吊在楼面下的各种设备管道重等等。它可由构件和装修的尺寸和材料的重量直接计算,材料的自重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 页 共 125 页 活荷载应按《荷载规范》取用。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应乘以规定的折减系数。折减系数按《荷载规范》的规定取用。 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风荷载的计算按当地情况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框架结构一般承担的荷载主要有:楼(屋)面恒载、使用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及框架自重。楼(屋)面恒载包括楼(屋)面板自重、建筑面层自重、天花板自重,恒载标准值等于构件的体积乘以材料的自重。楼(屋)面活荷载根据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查得。 多、高层建筑中的楼面活荷载,不可能以荷载规范所给的标准值同时满布在所有的楼面上,所以在结构设计时可考虑楼面活荷载折减。 双向板的楼(屋)面恒、活荷载的传递路线:楼面竖向荷载?楼板?纵、横向框架梁?柱?基础?地基。 3.5 内力计算及组合 3.5.1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近似地采用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等。 分层法:多层多跨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是不大的,可近似地按无侧移框架进行分析,而且当某层梁上作用有竖向荷载时,在该层梁及相邻柱子中产生较大内力,而在其他楼层的梁、柱子所产生的内力,在经过柱子传递和节点分配以后,其值将随着传递和分配次数的增加而衰减,且梁的线刚度越大,衰减越快。因此,在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时,可假定作用在某一层框架梁上的竖向荷载只对本楼层的梁以及与本层梁相连的框架柱产生弯矩和剪力,而对其他楼层框架和隔层的框架柱都不产生弯矩和剪力。于是,多层多跨框架在多层竖向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内力,可以看成是各层竖向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内力的叠加。 弯矩二次分配法:由分层法可知,多层框架的节点不平衡弯矩对邻近节点影响较大,对较远节点影响较小。为了简化计算,可假定某一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只对与该节点相交的各杆件的远端有影响,而对其余杆件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时,先对各节点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一次分配,并向远端传递(传递系数均取1/2),再将因传递弯矩而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分配,整个弯矩分配和传递过程即告结束。 本次设计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竖向荷载。具体方法是对整体框架按照结构力学的一般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3 页 共 125 页 方法,计算出各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然后进行分配、传递,在工程设计中,每节点只分配两至三次即可满足精度要求。 3.5.2 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框架结构在风荷载和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可以简化为框架受结点水平集中力的作用,这时框架的侧移是主要变形因素。框架受力后,各杆的弯矩图都是直线,每根杆件有一个反弯点,该点弯矩为零,剪力不为零。如果能够求出各柱的剪力和反弯点的位置,就可以很方便的算出柱端弯矩,进而可算出梁、柱内力。因此,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近似计算的关键是确定各柱间的剪力分配和各柱的反弯点高度。 反弯点法在考虑柱的侧移刚度d时,假定横梁线刚度无限大,认为节点转角为零,框架各柱中的剪力仅与各柱间的线刚度比有关。对于层数较多的框架,由于柱轴力增大,柱截面往往较大,梁柱相对线刚度比较接近,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各节点均有转角,柱的侧移刚度有所降低。另外,反弯点法在计算反弯点高度时,假定柱上下节点转角相同,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是一个定值。实际上,当梁柱线刚度比、上下梁线刚度比和上下层层高发生变化时,将影响柱两端转角的大小,而各层柱的反弯点位置与该柱上下端转角的大小直接有关,反弯点向转角小的一方移动。因此,按上述假定来计算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误差较大。而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认为,柱的侧移刚度不仅与柱本身线刚度和层高有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有关;柱的反弯点高度不是定值,它随梁柱线刚度比、该层所在层位置、上下层梁间的线刚度比、上下层层高以及房屋总层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它是对反弯点法求多层框架内力的一种改进。 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反弯点法、D值法、迭代法等。本次设计采用反弯点法、D值法综合计算水平荷载。具体方法是先计算各层柱修正后的抗侧刚度D及柱的反弯点高度,将该层层间剪力分配到每个柱。 3.5.3 梁跨间最大弯矩的计算说明 求跨间最大正弯矩,可根据梁端弯矩组合值及梁上荷载设计值,由平衡条件确定。 跨中弯矩计算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4 页 共 125 页 1,,l,,MM,1AB Vqlq,,,12Al22 1Vqql,,,,若20,说明,其中x为最大正弯矩截面至A支座的距离,则x 可由x,0,,A122 21x下列式求解:;将求得的x值代如下式即可的跨间最大正弯矩值:,,,Vqxq0A12,2l 311x2,,,,,; MMVxqxqmaxAA12,26l ,lVq,A212x,若Vqql,,,,,说明,则;20xl,,,,A12qq,212 111,,2MMVxqqxqlxl,,; ,,,,,,,,,maxAA122,,223,, V,0MM,若,则 AmaxA 1MM,2ABqqq,,,求跨中弯矩,可按近似公式来计算,其中 Mql,,12max82 由于本结构计算所得的梁两端的柱刚度相同,梁端的弯矩方向相反,不存在上面所述方向相同问题,且大小近似,近似用跨中弯矩作为跨中弯矩作为梁截面设计的依据。活载作用下梁跨内最大弯矩也按此方法计算。 3.5.4 控制截面及最不利组合内力 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设计的控制截面。一般情况下,梁端为抵抗负弯矩和剪力的设计控制截面,但在有地震作用组合时,也要组合梁端的正弯矩,因此,梁的最不利组合内力有: ,M,M梁端截面: Vmaxmaxmax ,M,M梁跨中截面: maxmax ,M,M支座截面: Vmaxmaxmax 框架柱控制截面为每层上、下截面,每截面组合及相应的N、V,及相应M、MNmaxmaxV,及相应M、V。 Nmin 梁端最危险截面应在梁端柱边,而不是在结构计算简图中的柱轴线处,如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5 页 共 125 页 柱轴线处 柱边缘处 弯矩M 剪力V 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因此,梁端控制截面的组合用内力可按下式取值: b,VVgq,,,()2 b,,MMV,,2 ,,式中 ——梁端柱边截面的剪力和弯矩; VM V、M——内力计算得到的柱轴线处的梁端剪力和弯矩; g、p——作用在梁上的竖向分布横荷载和活荷载。 ,当计算水平荷载或竖向集中荷载产生的内力时,则 VV, N及相应的M。 min 3.5.5 内力组合 一般组合采用以下三种组合方式即可: (1)恒荷载+活荷载; (2)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 (3)恒荷载+地震荷载+活荷载。 3.6 基础设计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基础构 造形式随建筑物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及地基土质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上部结构形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6 页 共 125 页 式直接影响基础形式,但当上部荷载增大,且地基承载力有变化时,基础形式也随之变化。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地基允许承载力,也叫地耐力。具有一定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根据上部结构、工程地质、施工等因素,优先选用经济性好的独立基础。 基础和地基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又是不同的概念,基础是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他们传给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承受由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的荷载。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地基分两种:一是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需人工处理就能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叫天然地基。一是当上部荷载叫大或土层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必须经人工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叫人工地基。 根据地基土质好坏,荷载大小及冰冻深度,常把基础埋在地表以下适当深度处,这个深度成为埋置深度(简称埋深)。一般基础的埋深应大于冰冻线的深度,从经济和施工角度分析,基础的埋深,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越浅越好,但最小不能小于0.5m。天然地基上的基础,一般把埋深在5m以内的叫浅基,超过5m的叫深基。本工程考虑到地下水位的高度,冰冻线的深度,以及地下软弱层的深度和范围,确定2.1m深度作为基础埋深。同时考虑到该工程为框架结构,为了提高抗侧刚度,满足纵横向弯矩的平衡,提高抗剪切能力,该工程选用柱下独基和双柱联合基础,满足以上条件,同时又能起到节省材料的作用。 3.7 施工材料 2第一:本工程中所采用的钢筋箍筋为HRB335二级钢,fy=300N/mm,主筋为HRB400 2三级钢,fy=360N/mm。 第二:钢筋的锚固和搭接按国家现行规范执行。 第三: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第四:墙体外墙采用240厚蒸压灰沙砖。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7 页 共 125 页 4 框架结构设计 4.1 结构选型与布置 工程概况 题目:淮阴区徐溜中心卫生院门诊楼设计 3400m? 根据建筑方案图,本工程结构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面积约。建筑物底层层高为3.9米,2—5层为3.3米。柱、梁板均为现浇结构。 4.1.1 平面设计 mmmm首先应是底层的设计,初步拟定柱的截面尺寸为:框架柱400×400,横梁的截 mmmmmmmmmmmm面尺寸为300×600和250×400,纵梁截面尺寸为250×500,在设计中,考虑到医院门诊楼的特殊性,设计中,把它主要功能分区,各个区进行人员分流以及满足防火要求,各自有单独出入口,并形成对称布置。 4.1.2 剖面设计 为了很好的反映楼层的结构,在设计剖面时,剖到楼梯这个比较重要的部位,使剖面能很好的反映结构的布置,楼地面的装修以及梁柱之间的关系等。 4.1.3 排水设计 为了使雨水能很好的有组织的排走,设计中,我采用天沟排水,起坡坡度均为2%,建筑找坡,设计成单坡排水。 4.1.4 结构选型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屋面、楼面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按不上人屋面的使用荷载取用; 楼梯结构:采用板式楼梯; 排水采用天沟排水,沟内垫坡。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和柱下联合基础两种形式。 4.1.5 荷载资料 1GB50009-2012()门诊楼楼面活载,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确定楼面活荷载标 22.0 kN/m 准值为; 220.5 kN/m ()不上人屋面:活载标准值为; 3 ()屋面构造 35mm490mm×490mmC3020mm13厚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架空板、防水层、厚:水泥 12mm 砂浆找平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厚纸筋石灰粉平顶。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8 页 共 125 页 4 ()楼面构造 10mm1215mm13水泥楼面:厚:水泥砂浆面层压实抹光、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12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厚纸筋石灰粉平顶。 5 ()围护墙 240mmM5围护墙采用厚非承重砖墙、混合砂浆砌筑,双面粉刷。本工程采用全现浇 框架结构,在楼面不设次梁。 4.1.6 施工要求及其他说明 1、本工程上部楼板设计时未考虑较大施工堆载(均布),当外荷载达到3.0KN/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予以保护。 2、施工缝接缝应认真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杂物,洗净湿润,在刷2度纯水泥浆后,用高一级的水泥沙浆接头,再浇筑混凝土。 3、未详尽说明处,按相关规范执行。 4.2 结构选型与布置 4.2.1 确定计算简图 ?一般取中间具有代表性的一榀框架进行分析,现选取轴线横向框架为计算分析对 象。现浇框架梁柱的连接点简化为刚接,框架柱与基础的连接简化为固结。 ?按工程地质资料提供的数据,查《建筑抗震规范》可判断该场地为类场地土,地质条件较好,初步确定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挖去所有杂填土,基础底面标高为设计相对 -2.100mh=3.9+2.1-0.6=5.4m (0.6m)-标高。柱子的高度底层为:初步假设基础高,二五层1 hh=3.3m柱高,。柱节点刚接,横梁计算跨度取柱中心至中心间距离,三跨分别为24 l=6000mm2700mm6000mm 、、。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9 页 共 125 页 1图 计算简图 4.2.2 梁柱截面尺寸 ? 框架柱:所有柱统一取400mm×400mm ? 梁:横向框架梁AB跨、CD跨:300mm×600mm,BC跨:250mm×400mm,纵向连系梁:250mm×500mm 4.2.3 材料强度等级 C30 混凝土:均采用级 HRB335HRB400 钢筋:箍筋采用钢筋,梁柱钢筋采用钢筋。4.2.4 荷载计算 ? 以轴线横向框架为计算分析对象。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0 页 共 125 页 2a 图()恒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1、屋面横梁竖向线荷载标准值 (1)恒载(图a) 屋面恒载标准值: 2 35mm厚架空隔热板 0.035×25=0.875KN/m 2防水层 0.4KN/m 2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KN/m 212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0.12×25 =3 KN/m 212mm厚石灰砂浆抹底 0.012×16=0.192KN/m 2屋面恒载标准值: 4.87 KN/m 梁自重 边跨AB、CD跨: 0.3×0.6×25=4.50KN/m 梁侧粉刷: 2×(0.6-0.1)×0.02×17=0.33KN/m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1 页 共 125 页 4.83KN/m 中跨BC跨: 0.25×0.4×25=2.5KN/m 梁侧粉刷: 2×(0.4-0.1)×0.02×17=0.19KN/m 2.69KN/m 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恒荷载标准值为: 梁自重: g=g=4.83KN/m , g=2.69KN/m 4AB15BC15CD1 板传来荷载: g= g=4.87×3.6=17.53KN/m 5AB25CD2 g=4.87×2.7=13.15KN/m 5BC2 (2)活载(图b) 图2 ( b) 活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活荷载标准值为: q= q=0.5×3.6=1.8KN/m 5AB5CD q=0.5×2.7=1.4KN/m 5BC 2、楼面横梁竖向线荷载标准值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2 页 共 125 页 (1)恒载(图a) 225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025×20=0.50KN/m 2 12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0.12×25=3KN/m 2 12厚板底粉刷 0.012×16=0.192KN/m 2楼面恒载标准值: 3.692KN/m 边跨AB、CD框架梁自重 4.83KN/m BC框架梁自重 2.69KN/m 作用在楼面层框架梁上的线恒荷载标准值为: 梁自重: g= g=4.83KN/m,g=2.69KN/m AB1CD1BC1 板传来荷载: g= g=3.692×3.6=13.29KN/m AB2CD2 g=3.692×2.7=9.97KN/m BC2 (2).活载 (图b) 楼面活载: q= q 2.0×3.6=7.2KN/m ABCD= q=2.5×2.7=6.75KN/m BC 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图3 恒载顶层集中力 (1)恒载 边跨连系梁自重: 0.25×0.50×3.6×25=11. 25KN 粉刷: 2×(0.50-0.12)×0.02×3.6×17=0.93KN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3 页 共 125 页 1.3m高女儿墙: 1.3×3.6×3.6=16.85KN 粉刷: 1.3×2×0.02×3.6×17=3.18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0.5×3.6×0.5×3.6×4.87=15.78KN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 =G=47.99KN 5A5D 中柱连系梁自重: 0. 25×0.5×3..6×25=11.25KN 粉刷: [(0.50-0.12)×2]×0.02×3.6×17=0.93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0.5×3..6×0.5×3.6×4.87=15.79KN 1/2×(3.6+3.6-2.7)×2.7/2×4.87=14.79KN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G= G=42.76KN 5B5C (2)活载: Q = Q = 0.5×3.6×0.5×3.6×0.5=1.62KN 5A5D Q= Q =0.5×3.6×3.6×0.5+1/2×(3.6+3.6-2.7)×2.7/2×0.5= 4.75KN 5B5A 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图4 恒载中间层节点集中力 (1)恒载(未考虑填充墙重量) 边柱连系梁自重: 11.25KN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4 页 共 125 页 粉刷: 0.93 KN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1/2×3.6×1/2×3.6×3.692=11.96KN 24.14KN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 =G=24.14KN AD 框架柱自重 G'=0.4×0.4×3.9×25=15.6KN D 中柱连系梁自重: 11.25KN : 0.93KN 粉刷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1/2×3.6×1/2×3.6×3.692=11.96KN 1/2×(3.6 +3.6-2.7)×2.7/2×3.692=11.21KN 35.35KN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G =Gc=35.35KN B 框架柱自重 G'=G'c=0.4×0.4×3.9×25=15.6KN B (2)活载 Q =Q =1/2×3.6×1/2×3.6×2=6.48KN AD Q=Q=0.5×3.6×0.5×3.6×2+1/2×(3.6+3.6-2.7)×2.7/2×2.5=14.07KN BC 5、风荷载 2已知基本风压为0.40 KN/m,本工程为门诊楼,地面粗糙程度属C类,按荷载规范 ω=βzμsμzωo k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迎风面0.8,被风面-0.5;因结构高度H=16.6m<30m(从室外地面 算起)。取风振系数βz=1.0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5 页 共 125 页 风荷载计算 表1 β μs Z(m) μz ωo A(m) Pi(KN) 层次 z 5 1 1.3 17.4 0.69 0.4 9.5 3.42 4 1 1.3 14.1 0.65 0.4 11.88 4.02 3 1 1.3 10.8 0.65 0.4 11.88 4.02 2 1 1.3 7.5 0.65 0.4 11.88 4.02 1 1 1.3 4.2 0.546 0.4 13.22 3.75 图5 横向框架上的风荷载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6 页 共 125 页 6、地震作用 (1)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的计算 i 1)集中于屋盖处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G5 50%雪载: 0.50.446.214.7=135.83KN ,,, 屋面恒载: 4.8746.262+4.8746.22.7=3307.41KN ,,,,, 女儿墙: 1.33.6(46+16)2=580.32KN ,,, 柱重: 0.40.4251.6540=264KN ,,,, 横墙: 3.6[1261.85+(2.71.86-1.52.1/22) ]=530.90KN ,,,,,,,, 纵墙: (3.61.8-3.62.1/2)183.9+3.61.83.91.8=666.50KN ,,,,,,, (忽略内纵墙的门窗按墙重计算) 钢窗: 20×3.3×2.1×1/20.4=27. 76KN , G=5512.72KN 5 2)集中于五、四、三层处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G~G: 24 50%楼面活载: 0.52.016.246.2=748.44KN ,,, 楼面恒载: 3.69246.262+3.692462.7=2495.42KN ,,,,, 横梁: 609.58KN 纵梁: 438.88KN 柱重: 2642=528KN , 横墙: 530.092=1060.18KN , 纵墙: 666.552=1333.10KN , 钢窗: 27.762=55.52KN , G=G=G=7269.12KN 234 3)集中于二层处的质点重力荷载标准值G 1 50%楼面活载: 748.44KN 楼面恒载: 2495.42KN 横梁: 652.23KN 纵梁: 438.88KN 柱重: 0.40.425(1.65+2.8) 40=696KN ,,,, 横墙: 530.09+530.092.8/1.65=1429.64KN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7 页 共 125 页 纵墙: 666.55+666.552.8/1.65=2221.52KN , 钢窗: 55.52 KN G=8737.65KN 1 地震作用计算 1)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 在计算梁、柱线刚度时,应考虑楼盖对框架梁的影响,在现浇楼盖中,中框架梁的抗弯惯性矩取I=2I,边框架梁取I=1.5I,在装配整体式楼盖中,中框架梁的抗弯惯性矩取0,0, 1.5I,边框架梁取1.2I,I为框架梁按矩形截面计算的截面惯性矩,横梁、柱线刚度见表: 0,0,0,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8 页 共 125 页 横梁、柱线刚度 表2 截面尺寸244 杆件相对刚度E( KN/mm) I(mm) I(mm) L(mm) i=EI/L(KN?mm) c0cB(mm) H(mm) 9975.410 8.110 4.0510 边框架梁 300 600 30.0 6000 1 ,,, 9971.3310 2.0 10 2.22210 边框架梁 250 400 30.0 2700 0.549 ,,, 9975.410 10.810 5.410 中框架梁 300 600 30.0 6000 1.333 ,,, 9971.3310 2.6610 2.95610 中框架梁 250 400 30.0 2700 0.584 ,,, 9972.1310 2.1310 1.18310 底层框架柱1 400 400 30.0 5400 0.292 ,,, 9972.1310 2.1310 1.93610 中层框架柱1 400 400 30.0 3300 0.478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9 页 共 125 页 每层框架柱总的抗侧移刚度见下表: 框架柱横向侧移刚度D值 表3 K=Σi/2i() α= K/(2+K)() 项目一般层一般层czc2 根数D=αi(12/h)(KN/mm) cz K=Σi/i() α=0.5+K)/(2+K)() 层数柱类型截面底层(底层czc 400400 边框架边柱 2.09 0.51 4.72 4 , 400400 边框架边柱 3.24 0.62 11.25 4 二至, 400400 五层边框架边柱 2.79 0.58 10.52 18 , 400400 边框架边柱 4.01 0.67 12.15 18 , 400400 边框架边柱 3.42 0.72 5.71 4 , 400400 边框架边柱 5.30 0.79 6.27 4 ,底层 边框架边柱 400400 4.56 0.78 6.19 18 , 400400 边框架边柱 6.56 0.74 5.87 18 , 注:i为梁的线刚度,i为柱的线刚度。cz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0 页 共 125 页 底层: ΣD=4(5.71+6.27)+16+(6.19+5.87) =240.88KN/mm , 二至五层: ΣD= 4(5.71+6.27)+16+(10.52+12.15) =426.60KN/mm , 2)框架自振周期的计算: 0.304 自振周期为:T=1.7α=1.70.6=0.562s ,,1 0, 其中α为考虑结构非承重砖墙影响的折减系数,对于框架取0.6,?为框架顶点假0 想水平位移,计算见下表: 框架顶点假想水平位移?计算表 表4 总位移 层G(KN) ΣG(KN) ΣD(KN/mm) δ=ΣG/ΣD iii?(mm) 5 5512.72 5512.72 426.60 12.92 303.61 4 7269.12 12781.84 426.60 29.96 290.69 3 7269.12 20050.96 426.60 47.00 260.73 2 7269.12 27320.08 426.60 64.04 213.73 1 8737.65 36057.73 240.88 149.69 149.69 楼层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标准值计算 表5 ,,,(顶层)FFFinn 楼层剪力(m) Hi 层G(KN) GH iiiGHiiV(KN) i,(1,(其它层)),FFiEKn,GHii 5 17.1 5512.72 94267.51 630.15 630.15 4 13.8 7269.12 100313.86 449.28 1079.43 3 10.5 7269.12 76325.76 341.84 1421.27 2 7.2 7269.12 52337.66 234.41 1655.68 1 3.9 8737.65 34076.84 152.62 1808.3 3)地震作用计算: 根据本工程设防烈度7度,?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查《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特征周期T=0.40s,α=0.08 gmax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1 页 共 125 页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 故需考虑框架顶部附加集中力作用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各楼层的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标准值已在上表列出,图示见下图: 图6 横向框架上的地震作用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2 页 共 125 页 4.3 框架内力计算 4.3.1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 弯矩分配系数 根据上面的原则,可计算出横向框架各杆件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该框架为对称结构,取框架结构的一般简化计算,如图所示: 图7 横向框架承担的恒载 图8 恒载产生的节点不平衡弯矩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3 页 共 125 页 节点B: 1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4 页 共 125 页 A,B 与相应的相同 A3,B3,A4,B422 2. 杆件固端弯矩 计算杆件固端弯矩时应带符 号,固端弯矩一律以顺时针方 向为正。 (1) 横梁固端弯矩 计算杆件固定弯矩时应带符 号,杆端弯矩一律以顺时针方 向为正。 (1)横梁固端弯矩 图9 杆端及节点弯矩正方向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5 页 共 125 页 1)顶层横梁: 自重作用: 22-1/12ql=-1/12×4.83×6.0=-14.49 KN?m MMABBA5555,,, 22-1/3ql=-1/3×2.69×1.35=-1.63 KN?m MMBDDB5555,,, 1MMDBBD5555,,,-0.817 KN?m 2 板传来的恒载作用: 222332-1/12ql(1-2a/l+a/l)=-1/12×17.5×6(1- MMABBA5555,,, 2233 2×2.25/6+2.25/6)=-40.50KN?m 22-5/96ql=-5/96×13.15×2.5=-4.28KN?m MBD55, 22-1/32ql=-1/32×13.15×2.5=-2.568KN?m MDB55, 2)二至四层横梁: 自重作用: 22-1/12ql=-1/12×4.83×6=-14.49 KN?m MMABBA1111,,, 22M=-1/3ql=-1/3×2.69×1.35=-1.63 KN?m B1D1 1MMDBBD1111,,,-0.815 KN?m 2 板传来的恒载作用: 222332-1/12ql(1-2a/l+a/l)=-1/12×13.29×6(1- MMABBA1111,,, 2233 2×2.25/6+2.25/6)=-36.37KN?m 22-5/96ql=-5/96×9.97×2.7=-3.79KN?m MBD11, 22-1/32ql=-1/32×9.97×2.7=-2.27KN?m MDB11, (2)纵梁引起柱端附加弯矩 MMAD55,,顶层外纵梁 =47.99×0.075=3.60KN?m MMAD11,,楼层外纵梁 =24.14×0.075=1.81KN?m MMBC55,,顶层中纵梁 =-42.76×0.075=-3.21KN?m MMCD11,,楼层中纵梁 =-35.35×0.075=-2.65KN?m 3.节点不平衡弯矩 横向框架的节点不平衡弯矩为通过该节点的各杆件在节点处的固定弯矩与通过该节 点的纵梁引起的柱端横向附加弯矩之和,根据平衡原则,节点弯矩的正方向与杆端弯矩方 向相反,一律以逆时针方向为正。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6 页 共 125 页 节点A5的不平衡弯矩: MMABA555,纵梁=-14.49-40.50+3.60=-51.39KN?m 本例计算的横向框架的节点不平衡弯矩如图8。 4.内力计算 根据对称原则,只计算AB、BD跨。在进行弯矩分配时,应将节点不平衡弯矩反号后再进行杆件弯矩分配。 节点弯矩使用相交于该节点杆件的近端产生弯矩,同时也使各杆件的远端产生弯矩,近端产生的弯矩通过节点弯矩分配确定,远端产生的弯矩由传递系数C确定。传递系数与杆件远端的约束形式有关。 恒载弯矩分配过程如图10,恒载作用下弯矩剪力见图11、12,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7 页 共 125 页 图10 恒载弯矩分配过程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8 页 共 125 页 图11 恒载作用下弯矩图(kN?m)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9 页 共 125 页 图12 恒载作用下梁剪力、柱轴力(KN) 根据所求出的梁端弯矩,再通过平衡条件,即可求出恒载作用下梁剪力、柱轴力,结果见下表6—9: AB跨梁端剪力 表6 u,qgM,ikglMMlm()AB BA am() q 层 (/)kNm(/)kNmV V 1/ABl()la, 2(kN.m) (kN.m) 2 5 17.5 4.83 1.8 6 14.49 36.75 -25.90 40.43 2.42 48.82 -53.66 4 13.29 4.83 1.8 6 14.49 27.91 -36.15 45.43 1.55 40.85 -43.95 3 13.29 4.83 1.8 6 14.49 27.91 -35.85 40.52 0.78 41.62 -43.18 2 13.29 4.83 1.8 6 14.49 27.91 -35.38 40.59 0.92 41.48 -43.32 1 13.29 4.83 1.8 6 14.49 27.91 -29.32 37.62 1.38 41.02 -43.78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0 页 共 125 页 BC 7 跨梁端剪力表 qgqlgllm() 层 V V BC(/)kNm(/)kNm24 5 13.15 2.69 2.7 3.632 8.88 12.50 -12.50 4 9.97 2.69 2.7 3.632 6.73 10.35 -10.35 3 9.97 2.69 2.7 3.632 6.73 10.35 -10.35 2 9.97 2.69 2.7 3.632 6.73 10.35 -10.35 1 9.97 2.69 2.7 3.632 6.73 10.35 -10.35 AB跨中弯矩 表8 u,gllqg1.05Mu,,,M,ikgllm()24qam() M 层 (/)kNm(/)kNm()la,ABV 1/Al Vl22B ,,M BC 25 17.5 4.83 1.8 6 14.49 36.75 -25.90 2.42 48.82 -60.24 4 13.29 4.83 1.8 6 14.49 27.91 -36.15 1.55 40.85 -35.36 3 13.29 4.83 1.8 6 14.49 27.91 -35.85 0.78 41.62 -37.97 2 13.29 4.83 1.8 6 14.49 27.91 -35.38 0.92 41.48 -38.02 1 13.29 4.83 1.8 6 14.49 24.92 -29.32 1.38 41.02 -42.70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1 页 共 125 页 柱轴力 表9 边柱A、D轴 中柱B、C轴 层 横梁端部压力 纵梁端部压力 柱重 柱轴力 横梁端部压力 纵梁端部压力 柱重 柱轴力 92.87 104.98 柱顶 5 44.88 47.99 15.60 53.66+12.50=62.22 42.76 15.60 108.47 120.58 柱底 170.47 207.24 柱顶 4 37.86 24.14 15.60 43.95+10.35=51.31 35.35 15.60 186.07 222.84 柱底 250.40 308.73 柱顶 3 40.19 24.14 15.60 43.18+10.35=50.54 35.35 15.60 266.00 324.33 柱底 328.63 410.36 柱顶 2 38.49 24.14 15.60 43.32+10.35=50.68 35.35 15.60 344.23 425.96 柱底 422.00 512.45 柱顶 1 38.03 24.14 21.60 43.78+10.35=51.14 35.35 21.60 443.60 534.05 柱底 4.3.2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梁固端弯矩 1.梁固端弯矩 (1)顶层 222332-1/12ql(1-2a/l+a/l)=-1/12×1.8×6.0(1-2× MMABBA5555,,, 223 2.25/6+2.25/6)=-4.93KN?m 22MBD55,-5/96ql=-5/96×1.35×2.7=-0.511KN?m 22-1/32ql=-1/32×1.35×2.7=-0.31KN?m MDB55, (2)二至五层横梁 2223322233-1/12ql(1-2a/l+a/l)=-1/12×7.2×6.0(1-2×2.25/6.0+2.25/6.0)= MMABBA1111,,, -16.66KN?m 22-5/96ql=-5/96×6.75×2.7=-2.56KN?m MBD11, 22-1/32ql=-1/32×6.75×2.7=-1.54N?m MDB11, 2.纵梁偏心引起柱端附加弯矩 MMAD55,,顶层外纵梁 =1.62×0.075=0.12KN?m MMAD11,,楼层外纵梁 =6.48×0.075=0.49KN?m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2 页 共 125 页 MMBC55,,顶层中纵梁 =-4.32×0.075=-0.32KN?m MMBC55,, =-2.70×0.075=-0.20KN?m(仅BC跨作用活载时) MMBC11,,楼层中纵梁 =-12.56×0.075=-0.94KN?m MMBC11,, =-6.08×0.075=-0.46KN?m(仅BC跨作用活载时) 3、本工程考虑以下最不利组合 (1)、顶层边跨梁跨中弯矩最大(a) A0B0 图13 活载不利布置a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3 页 共 125 页 (2)、顶层柱边柱左侧及柱底右受拉最大弯矩 图14 活载不利布置b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4 页 共 125 页 (3)、顶层边跨梁梁端最大负弯矩 图15 荷载不利布置c (4)、活载满跨布置 图16 活载不利布置d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5 页 共 125 页 4、各节点不平衡弯矩 当AB跨布置活载时: +MA4=-4.93+0.12=-4.81KN?m MMABD555, =-16.66+0.49=-16.17KN?m MMMMMMAAAAABA1234111,,,,, =4.93-0.12=4.81KN?m MMMMBBABBD555455,,, =16.66-0.49=16.17KN?m MMMMMMMBBBBBABBD123411111,,,,,, 当BC跨布置活载时: =-0.51-0.20=-0.71KN?m MMMMBBABBD555455,,, =-2.56-0.46=-3.02KN?m MMMMMMMBBBBBABBD123411111,,,,,, 当AB跨和BC跨均布置活载时: +MA4=-4.93+0.12=-4.81KN?m MMABD555, =-16.66+0.49=-16.17KN?m MMMMMMAAAAABA1234111,,,,, =4.93-0.32-0.51=4.10KN?m MMMMBBABBD555455,,, =16.66-0.94-2.56=13.16KN?m MMMMMMMBBBBBABBD123411111,,,,,, 5、内力计算 采用“迭代法”计算,此处例举其中一种,迭代过程,梁弯矩,剪力、轴力图如下图所 示: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6 页 共 125 页 图17 满跨活载迭代过程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7 页 共 125 页 图 18 满跨活载弯矩(KN?m)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8 页 共 125 页 图19 满跨剪力轴力 根据所求出的梁端弯矩,通过平衡条件,即可求出横载作用下的梁剪力、柱轴力。详细见表10—13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9 页 共 125 页 满跨活载作用下AB跨梁端剪 表 10 u=(l-a)*q,Mik 层q(KN/m) a(m) M M V V ABBAABl/2 5 1.8 2.25 3.38 -5.51 5.08 -0.06 3.44 -3.32 4 7.2 2.25 13.5 -30.49 35.48 0.83 30.11 -31.77 3 7.2 2.25 13.5 -31.64 33.72 0.35 30.59 -31.29 2 7.2 2.25 13.5 -30.19 36.59 1.07 29.87 -32.01 1 7.2 2.25 13.5 -31.42 39.01 1.26 29.68 -32.20 满载作用下BC跨梁端剪力 表11 层 q(KN/m) l a(m) Ql/4 (kN) V =Ql/4 (kN) V=-Ql/4 (kN) BC 5 1.35 2.7 2.25 0.91 0.91 -0.91 4 6.75 2.7 2.25 4.56 4.56 -4.56 3 6.75 2.7 2.25 4.56 4.56 -4.56 2 6.75 2.7 2.25 4.56 4.56 -4.56 1 6.75 2.7 2.25 4.56 4.56 -4.56 满跨活载作用下AB跨跨中弯矩(KN?m) 表 12 ,Mik M层q(KN/m) l a(m) u=(l-a)*q/2 M V 中BCBl 5 1.8 6 2.25 3.38 -5.51 0.06 3.44 -11.26 4 7.2 6 2.25 13.5 -30.49 0.83 30.11 -27.35 3 7.2 6 2.25 13.5 -31.64 0.35 30.59 -27.64 2 7.2 6 2.25 13.5 -38.19 1.07 29.87 -26.93 1 7.2 6 2.25 13.5 -31.42 1.26 29.68 -25.13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0 页 共 125 页 满跨活载作用下柱轴力 表 13 A B 边柱中柱 层 横梁端部纵梁端部横梁端部纵梁端部 柱轴力柱轴力 压力压力压力压力 5 3.44 1.62 5.06 5.88 3.44 10.20 4 30.11 6.48 41.65 34.33 12.56 57.09 3 30.59 6.48 78.72 34.85 12.56 104.50 2 29.87 6.48 115.07 34.57 12.56 151.63 1 29.68 6.48 151.23 34.76 12.56 198.95 4.3.3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1、0.5(雪+活)重力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顶层取用雪荷载,其他各层取用活荷载,当雪荷载与活 荷载相差不大时,可以近似按满跨活荷载布置。 (1)横梁线荷载计算 顶层横梁: 雪载 AB跨 0.4,3.6,0.5,0.72KN,m BC跨 二~五层横梁: 活载 AB跨 6.75,0.5,3.38KN,m BC跨 (2)纵梁引起柱端附加弯矩(本例边框架纵梁偏向外侧,中框架纵梁偏向外侧) 纵梁引起柱端附加弯矩 顶层外纵梁: MMAD55,,0.5×0.4/2×3.6×3.6/2×0.075=0.049KN?m 楼层外纵梁: MMAD11,,0.5×2×3.6×1/2×3.6/2×0.075=0.24KN?m 顶层中纵梁: MMBC5,,-0.5×0.4×[3.6/2×3.6/2+(3.6+3.6-2.7)/2×2.7/2]×0.075 =-0.7371×0.075=-0.06KN?m 楼层中纵梁: MMBC11,,-0.5×2×[3.6/2×3.6/2+(3.6+3.6-2.7)/2×2.7/2]×0.075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1 页 共 125 页 =-2.268×0.075=-0.17KN?m (3)计算简图 A0B0 图20 固端弯矩 (4)固端弯矩 顶层横梁: 22233-1/12ql(1-2a/l+a/l) MMABBA5555,,, 22233=-1/12×0.72×6(1-2×2.25/6+2.25/6)=-1.97KN?m 22-5/96ql=-5/96×0.54×2.7=-0.21KN?m MBD55, 22MDB55,-1/32ql=-1/32×0.54×2.7=-0.12KN?m 二至四层横梁: 22233222 -1/12ql(1-2a/l+a/l)=-1/12×8.25×6(1-2×2.25/6MMABBA1111,,, 33+2.25/6)=-22.57KN?m 22-5/96ql=-5/96×3.38×2.7=-1.28KN?m MBD11, 22MDB55,-1/32ql=-1/32×3.38×2.7=-0.77KN?m (5)不平衡弯矩 MMMAABA5555,,,-1.97+0.05=-1.92KN?m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2 页 共 125 页 -22.57+0.24=-22.33 KN?m MMMMMMAAAAABA1234111,,,,,, =1.97-0.06-0.21=1.70KN?m MMMMBBABBD555555,,, 22.57-0.17-128=21.12 KN?m MBMMMMMM123411111,,,,,,,BBBBABBD 弯矩分配计算 弯矩分配过程如图21,0.5(雪+活)作用下梁、柱弯矩见图22,梁剪力、柱轴力见图23。 根据所求出的梁端弯矩,再求出平衡条件,即可求出0.5(雪+活)作用下的梁剪力、柱轴力,计算过程见表14—17。 (6)弯矩分配计算(采用迭代法) 弯矩分配过程、0.5(雪+活)作用下梁柱弯矩图、梁剪力、柱轴力见下图: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3 页 共 125 页 图21 0.5(雪+活)作用下迭代计算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4 页 共 125 页 图22 0.5(雪+活)作用下杆端弯矩(KN?m)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5 页 共 125 页 图23 0.5(雪+活)作用下框架柱轴力、梁剪力(KN) 0.5(雪+活)作用下AB跨梁端剪力标准值 表14 u=(l-a)*,Mik 层q(KN/m) a(m) l M M V V ABBA1/ABlq/2 5 0.72 2.25 6 1.35 -2.49 2.99 0.09 1.27 -1.43 4 8.25 2.25 6 15.47 -14.22 18.97 0.79 15.05 -15.89 3 8.25 2.25 6 15.47 -16.17 17.43 0.21 15.24 -15.70 2 8.25 2.25 6 15.47 -15.71 17.21 0.25 15.22 -15.72 1 8.25 2.25 6 15.47 -12.95 15.76 0.47 15.00 -15.94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6 页 共 125 页 0.5(雪+活)作用下BC跨梁端剪力标准值 表15 ql/4 层q(KN/m) L(m) V V BC 5 0.54 2.7 0.36 0.36 -0.36 4 3.38 2.7 2.28 2.28 -2.28 3 3.38 2.7 2.28 2.28 -2.28 2 3.38 2.7 2.28 2.28 -2.28 1 3.38 2.7 2.28 2.28 -2.28 0.5(雪+活)作用下AB跨跨中弯矩(KN?m) 表16 ,Mik 层q(KN/m) l a(m) u=(l-a)*q/2 M V M AB1/Al 5 0.72 6 2.25 1.35 -2.49 0.09 1.27 -0.10 4 8.25 6 2.25 15.47 -14.22 0.79 15.05 -14.69 3 8.25 6 2.25 15.47 -16.17 0.21 15.24 -13.31 2 8.25 6 2.25 15.47 -15.71 0.25 15.22 -13.71 1 8.25 6 2.25 15.47 -12.95 0.47 15.00 -15.81 0.5(雪+活)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 表 17 A B 边柱中柱 层横梁端部纵梁端部横梁端部纵梁端部 柱轴力柱轴力 压力压力压力压力 5 1.27 0.96 2.37 1.79 1.70 3.35 4 15.05 11.16 28.58 18.17 21.12 42.64 3 15.24 11.16 55.25 17.98 21.12 81.74 2 15.22 11.16 81.57 18.06 21.12 120.92 1 15.00 11.16 108.16 18.22 21.12 159.83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7 页 共 125 页 2.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柱剪力及柱端弯矩 表18 MM下层间剪力 总剪力 上Di ?D Vi Y h(m) 层次 柱别 (kN/mm) (kN/mm) (kN) (kN) (kN) ()kNm,()kNm, 10.51 -14.43 0.44 -20.81 -26.48 边柱 5 581.07 581.07 426.60 3.3 12.51 -17.04 0.45 -23.30 -30.93 中柱 10.51 -27.64 0.49 -39.89 -41.52 边柱 4 419.24 1000.31 426.60 3.3 12.51 -29.33 0.50 -48.39 -48.39 中柱 10.51 -32.59 0.50 -53.77 -53.77 边柱 3 321.12 1321.43 426.60 3.3 12.51 -38.75 0.50 -63.94 -63.94 中柱 10.51 -37.83 0.50 -62.42 -62.42 边柱 2 214.08 1535.51 426.60 3.3 12.51 -45.03 0.50 -74.30 -74.30 中柱 10.51 -43.30 0.55 -105.22 -128.60 边柱 1 149.67 1685.18 426.60 5.4 12.51 -41.07 0.55 -99.80 -121.98 中柱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8 页 共 125 页 地震作用下梁端弯矩 表19 节点左右 中跨梁端弯矩 地震作用下梁端剪力 MM下边跨梁 边跨梁 上梁线 层次 柱别 端弯矩 跨中弯矩 刚度比 ()kNm,()kNm,VA 左梁 右梁 VB左 VB右 -20.81 -26.48 0.00 26.48 -7.74 -3.26 边柱 5 -23.30 -30.93 1.82 19.96 10.97 -7.74 -8.13 中柱 -39.89 -41.52 0.00 62.33 -18.10 -8.03 边柱 4 -48.39 -48.39 1.82 46.27 25.42 -18.10 -18.83 中柱 -53.77 -53.77 0.00 93.66 -27.69 -10.58 边柱 3 -63.94 -63.94 1.82 72.50 39.83 -27.69 -29.50 中柱 -62.42 -62.42 0.00 116.19 -34.24 -13.49 边柱 2 -74.30 -74.30 1.82 89.22 49.02 -34.24 -36.31 中柱 -105.22 -128.60 0.00 240.88 -52.95 -32.17 边柱 1 -99.80 -121.98 1.82 126.68 63.60 -52.95 -47.11 中柱 地震作用梁剪力、柱剪 表20 MM地震作用下梁剪力 柱轴力 下上 层次 柱别 ()kNm,()kNm,VA NA NB VB左 VB右 -20.81 -26.48 -7.74 -7.74 边柱 5 -23.30 -30.93 -7.74 -8.13 -0.39 中柱 -39.89 -41.52 -18.10 -25.84 边柱 4 -48.39 -48.39 -18.10 -18.83 -1.12 中柱 -53.77 -53.77 -27.69 -53.53 边柱 3 -63.94 -63.94 -27.69 -29.50 -3.93 中柱 -62.42 -62.42 -34.24 -87.77 边柱 2 -74.30 -74.30 -34.24 -36.31 -5.00 中柱 -105.22 -128.60 -52.95 -140.72 边柱 1 -99.80 -121.98 -52.95 -47.11 -10.84 中柱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9 页 共 125 页 26.4819.96 10.97 26.4830.9330.9326.48 10.9726.4826.48 46.2762.3325.4241.5225.4223.3048.3960.3120.8141.52 20.81 25.4262.3323.30 93.6672.50 39.8353.7748.3963.9063.9039.8948.3953.77 39.8939.8393.6672.50 89.22116.1962.4234.9374.3074.3063.9463.9462.4253.77 53.7734.93116.19 89.22 126.68191.0274.30128.6063.6062.4274.30121.98121.98128.60 62.42 63.60 191.02126.68 99.899.8105.22105.2274.30 图24 地震作用下框架弯矩(KN?m) -14.33-17.04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0 页 共 125 页 -7.74-7.74-8.13-8.13-0.39-7.74 -29.33-24.67-18.10 -17.04-18.10-14.33-18.83-18.83 -1.12-25.84 -32.59-38.75-29.33-24.67-27.69-29.50-27.69-29.50 -53.53 -45.03-37.83-31.24-32.59-38.75-36.31 -31.24-36.31-5.00-87.77 -41.07-45.03-43.30-52.95-37.83-47.11 -52.95-47.11 -10.94-140.72 图25 地震作用框架梁剪力、柱轴力(KN) -41.07-43.304.4 框架内力组合 4.4.1荷载组合 1)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一般荷载组合) 对于一般的框架结构,基本组合可采用简化规则,取下列组合值中的最不利值。 1.21.4恒活,(1)可变荷载效应控制时: +0.6×1.4风或 KKK 1.2恒+1.4×0.7活+1.4风 KKK (2)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 1.35恒+0.7×1.4活 KK 2)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有地震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计算: SSSSS,,,,,,,,,GGEEhEhkEvEvkwwwk 式中: S ---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1 页 共 125 页 ---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G 时,不应大于1.0; ,---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EhEv ---风荷载分项系数,仅计算水平地震时取1.4; ,w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SGE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数; SEh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Evk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Swk ---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取0.2; ,w 4.4.2 最不利内力组合 框架梁截面最不利内力组合有: ,,MMV,,梁端截面: maxmaxmax ,,MM,梁跨中截面: maxmax 柱端的最不利内力取下列四种情况: ,MNV及相应的,; max ,MNV及相应的,; max NV及相应的M,; min NV及相应的M,; max4.4.3 弯矩调幅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产生的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 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0.8-0.9。 ,3)调幅时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 弯矩进行组合。 取对梁进行调幅,调幅计算过程见表21。 ,,0.9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2 页 共 125 页 弯矩调幅计算 表21 调幅系弯矩标准值 调幅后弯矩标准值 数 荷载种类 杆件 跨向 lrl0r0 M, MMMM M0 AB -25.90 -46.57 51.59 0.9 -23.310 -41.913 55.214 顶层 BC -21.59 -21.59 -13.02 0.9 -19.431 -19.431 -11.718 AB -36.15 -43.98 31.30 0.9 -32.535 -39.582 27.294 五层 BC -12.96 -12.96 -4.03 0.9 -11.664 -11.664 -3.627 AB -35.85 -43.57 28.78 0.9 -32.265 -39.213 24.809 恒载 四层 BC -13.61 -13.61 -6.95 0.9 -12.249 -12.249 -6.255 AB -35.38 -42.85 29.91 0.9 -31.842 -38.565 25.999 三层 BC -13.27 -13.27 -7.02 0.9 -11.943 -11.943 -6.318 AB -29.32 -42.78 36.90 0.9 -31.113 -38.502 33.295 二层 BC -13.35 -13.35 -7.06 0.9 -12.02 -12.015 -6.354 AB -1.52 -2.69 4.48 0.9 -1.368 -2.421 4.270 顶层 BC -1.73 1.73 -1.73 0.9 -1.557 1.557 -1.557 AB -2.86 -3.17 -3.01 0.9 -2.574 -2.853 -2.709 五层 BC -0.72 -0.72 1.84 0.9 -0.648 -0.648 1.656 AB -25.89 -35.42 29.67 0.9 -23.301 -31.878 26.703 活载(a) 四层 BC -10.22 -10.22 -10.22 0.9 -9.198 -9.198 -9.198 AB -3.11 -5.06 -4.1 0.9 -2.799 -4.554 -3.69 三层 BC -1.04 -1.04 2.56 0.9 -0.936 -0.936 2.304 AB -27.22 -34.88 29.27 0.9 -24.498 -31.392 26.343 二层 BC -9.2 -9.2 -9.2 0.9 -8.28 -8.28 -8.28 AB -5.99 -4.99 1.18 0.9 -5.247 -4.491 1.062 顶层 BC -0.19 -0.19 -0.21 0.9 -0.171 -0.171 -0.189 AB -26.80 -34.21 38.36 0.9 -23.445 -30.789 34.524 五层 BC -11.92 -11.92 -7.82 0.9 -10.728 -10.728 -7.038 AB -4.20 -1.24 -3.72 0.9 -5.589 -1.116 -3.348 活载(b) 四层 BC -1.05 -1.05 1.79 0.9 -0.945 -0.945 1.611 AB -17.89 -41.95 30.49 0.9 -22.59 -37.755 27.441 三层 BC -12.08 -12.08 -7.98 0.9 -10.872 -10.872 -7.182 AB -2.51 -2.53 -1.6 0.9 -2.67 -2.277 -1.44 二层 BC -1.24 -1.24 0.9 -1.23 -1.116 -1.116 -1.24 AB -5.83 -5.23 1.18 0.9 -5.391 -4.707 1.062 活载(C) 顶层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3 页 共 125 页 BC -0.27 -0.27 -0.26 0.9 -0.243 -0.243 -0.234 AB -26.05 -32.8 38.36 0.9 -24.12 -29.52 34.524 五层 BC -9.95 -9.95 -9.95 0.9 -8.955 -8.955 -8.955 AB -6.21 -0.29 -3.72 0.9 -1.053 -0.261 -3.348 四层 BC -1.58 -1.58 2.78 0.9 -1.422 -1.422 2.502 AB -25.10 -32.49 30.49 0.9 -25.101 -29.241 27.441 三层 BC -10.13 -10.13 -10.13 0.9 -9.117 -9.117 -9.117 AB -4.73 -2.56 -3.1 0.9 -2.259 -2.304 -2.79 二层 BC -0.9 -0.9 1.66 0.9 -0.81 -0.81 1.494 AB -5.51 -5.08 11.26 0.9 -4.959 -4.572 11.790 顶层 BC -0.4 -0.4 -0.58 0.9 -0.36 -0.36 -0.522 AB -30.49 -35.48 27.35 0.9 -27.441 -31.932 30.649 五层 BC -10.69 -10.69 -7.49 0.9 -9.621 -9.621 -6.421 活载(d) AB -31.64 -33.72 27.64 0.9 -28.476 -30.348 30.908 四层 BC -9.55 -9.55 -4.45 0.9 -8.595 -8.595 -3.500 AB -30.19 -36.59 26.93 0.9 -27.171 -32.931 30.269 三层 BC -10.15 -10.15 -6.05 0.9 -9.135 -9.135 -5.035 AB -31.42 -39.01 25.13 0.9 -28.278 -35.109 28.652 二层 BC -10.25 -10.25 -7.15 0.9 -9.225 -9.225 -6.125 AB -2.61 -2.25 0.2 0.9 -2.349 -2.025 0.18 顶层 BC -0.27 -0.27 -0.27 0.9 -0.243 -0.243 -0.243 AB -14.93 -17.43 13.98 0.9 -13.437 -15.687 12.582 五层 BC -5.4 -5.4 -4.12 0.9 -4.86 -4.86 -3.708 AB -16.9 -18.45 12.58 0.9 -15.21 -16.605 11.322 0.5(雪载 四层 +活载) BC -5 5 -2.95 0.9 -4.5 4.5 -2.655 AB -15.77 -18.51 13.47 0.9 -14.193 -16.659 12.123 三层 BC -5.08 -5.08 -3.03 0.9 -4.572 -4.572 -2.727 AB -17.42 -17.64 12.63 0.9 -15.678 -15.876 11.367 二层 BC -4.47 -4.47 -2.92 0.9 -4.023 -4.023 -2.628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4 页 共 125 页 横向框架梁内力组合(一般组合) 表22 荷载种类 内力组合 杆跨截内1.35恒 活载 风载 1.2恒+1.4×0.7活 活载最1.2恒+1.4件 向 面 力 +0.7×1.4 恒载 大值 活 a b c d 左风 右风 左风 右风 活 梁-27.1 -4.03 -5.25 -5.39 -4.959 -5.391 1.28 -1.28 -40.0662 -38.1595 -40.46346 -41.9747 M 左 44.66 3.18 3.51 3.52 3.44 3.52 -0.42 0.42 58.52 57.6492 58.4052 63.811 端 V AB跨 55.214 1.368 1.062 1.062 1.134 1.368 0.02 -0.02 85.6044 85.43088 85.39488 95.51835 M 跨 中 梁-41.91 -2.42 -4.49 -4.71 -4.572 -4.707 -1.25 1.25 -56.8854 -57.3514 -55.10142 -61.2896 M 右顶 -50.04 -3.58 -3.35 -1.18 -3.22 -3.58 -0.42 0.42 -65.06 -64.9368 -64.1808 -71.134 端 层V 横梁-19.43 -1.56 -0.17 -0.24 -0.36 -1.557 0.09 -0.09 -25.497 -25.198 -25.36002 -27.7889 M 梁 左 12.5 0 0 0 4.56 4.56 -0.51 0.51 21.384 20.2866 21.2046 21.435 端 V BC跨 -11.72 -1.56 -0.19 -0.23 -0.52 -1.557 0 0 -16.2414 -16.0234 -16.02342 -17.3763 M 跨 中 梁-19.43 -1.56 -0.17 -0.24 -0.36 -1.557 -0.69 0.69 -25.497 -25.9 -24.65802 -27.7889 M 右 -12.5 0 0 0 -4.56 -4.56 -0.51 0.51 -21.384 -21.2046 -20.2866 -21.435 端 V -34.34 -2.57 -23.4 -24.1 -27.441 -27.44 4.7 -4.7 -79.6302 -69.8665 -81.71046 -73.8054 梁M 左 端 38.45 -0.05 29.94 32.3 30.11 32.3 -1.37 1.37 88.294 85.1118 88.5642 84.2075 ABV 跨 跨 26.361 -2.71 34.52 34.52 24.615 34.524 0.6 -0.6 66.0942 75.88944 74.37744 70.11135 M 中 五 -39.58 -2.85 -30.8 -29.5 -31.932 -31.93 -3.51 3.51 -92.2032 -92.1528 -83.3076 -85.3657 梁层M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5 页 共 125 页 横右 -40.39 -0.05 -31.9 -29.6 -31.77 -31.77 -1.37 1.37 -92.946 -90.2244 -86.772 -86.2965 V 梁 端 梁-11.66 -0.65 -10.7 -8.96 -9.621 -10.73 1.93 -1.93 -27.4662 -25.0823 -29.94588 -26.4744 M 左 10.35 4.56 0 4.56 4.56 4.56 -1.43 1.43 18.804 16.3638 19.9674 18.5325 端 V BC跨 -3.627 1.656 -7.04 -8.96 -6.741 -8.955 0 0 -13.7898 -15.6357 -15.6357 -13.8515 M 跨 中 梁-11.66 -0.65 -10.7 -8.96 -9.621 -3.76 -1.93 1.93 -27.4662 -13.5337 -13.5288 -10.7437 M 右 -10.35 -4.56 0 -4.56 -4.56 -4.56 -1.43 1.43 -18.804 -19.9674 -16.3638 -18.5325 端 V 梁-28.94 -23.3 -10.5 -5.59 -28.476 -28.48 8.03 -8.03 -74.5992 -60.4948 -80.73036 -67.5504 M 左 37.51 29.35 0.83 0.15 30.59 30.59 -2.39 2.39 87.838 80.544 86.5668 81.2285 端 V AB跨 29.223 26.7 0.261 -3.35 30.348 30.348 0.87 -0.87 77.5548 74.40228 72.20988 69.79905 M 跨 中 梁-39.21 -31.9 -3.48 -1.12 -24.876 -24.88 -6.29 6.29 -81.882 -86.3248 -70.47396 -77.8136 M 右四 -41.31 -32.5 0.83 -0.15 -31.29 -31.29 -2.39 2.39 -93.378 -92.0088 -85.986 -87.0585 端 V 层 横梁-12.45 -9.2 -1.42 -0.95 -8.595 -31.29 3.46 -3.46 -26.9718 -10.5792 -19.2984 -16.8062 M 梁 左 10.35 0 4.56 0 4.56 4.56 -3.65 3.65 18.804 13.5666 22.7646 18.5325 端 V BC跨 -6.255 -9.2 -2.5 1.611 -4.005 -9.198 0 0 -13.113 -19.0955 -19.09548 -17.6423 M 跨 中 梁-12.45 -9.2 -1.42 -0.95 -8.595 -9.198 -3.46 -3.46 -26.9718 -30.8879 -30.88788 -26.0042 M 右 -10.35 0 -4.56 0 -4.56 -4.56 -3.65 3.65 -18.804 -22.7646 -13.5666 -18.5325 端 V 三梁-29.5 -2.8 -22.6 -25.1 -27.171 -27171 11.36 -11.36 -73.4418 -34.2565 -34.2852 -27.2108 ABM 层左跨 V 37.73 -0.33 28.51 29.46 29.87 29.87 -3.39 3.39 87.094 78.6408 87.1836 80.8055 横端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6 页 共 125 页 梁 跨 29.259 -3.69 27.44 27.44 24.231 27.441 1.2 -1.2 69.0342 71.19846 68.17446 66.94065 M 中 梁-38.57 -4.55 -37.8 -29.2 -32.931 -32.93 -8.97 8.97 -92.3814 -99.0733 -76.46886 -84.9938 M 右 -41.09 -0.33 -33.4 -33.4 -32.01 -33.37 -3.39 3.39 -94.122 -95.6256 -87.0828 -88.8415 端 V 梁-11.94 -0.94 -10.9 -9.12 -9.135 -11 4.93 -4.93 -27.1206 -21.8185 -34.24212 -26.9951 M 左 10.35 4.56 0 4.56 4.56 4.56 -3.65 3.65 18.804 13.5666 22.7646 18.5325 端 V BC跨 -6.318 2.304 -7.18 -9.12 -6.435 -9.117 0 0 -16.5906 -19.069 -19.06902 -17.6463 跨 M 中 M - 11.94 -0.94 -10.9 -9.12 -9.135 -10.87 -4.93 -4.93 -27.1206 -34.2421 -34.24212 -26.9951 梁 右V -10.35 -4.56 0 -4.56 -4.56 -4.56 -3.65 3.65 -18.804 -22.7646 -13.5666 -18.5325 端 梁-31.11 -24.5 -2 -2 -28.278 -28.28 14.52 -14.52 -76.9248 -54.6707 -91.26108 -70.2806 M 左 37.73 -0.33 28.51 29.46 29.87 29.87 -4.45 4.45 87.094 77.3052 88.5192 80.8055 端 V AB跨 28.485 26.34 -2.71 -2.79 22.617 26.343 1.16 -1.16 65.8458 68.83578 65.91258 64.79775 M 跨 中 梁-38.5 31.39 -1.44 -2.3 -35.109 -35.11 -12.2 12.2 -95.355 -105.812 -75.06774 -87.0867 M 右二 -41.09 -0.33 -33.4 -33.4 -32.01 -33.37 -4.45 4.45 -94.122 -96.9612 -85.7472 -88.8415 端 层V 横 梁-12.02 -8.28 -1.12 -0.81 -9.225 -9 6.71 -6.71 -27.339 -17.5929 -34.5021 -25.452 梁 M 左 10.35 4.56 0 4.56 4.56 4.56 -4.97 4.97 18.804 11.9034 24.4278 18.5325 端 V BC跨 -6.35 -8.28 1.116 1.494 -6.435 -8.28 0 0 -16.629 -18.0528 -18.0528 -16.8525 跨 M 中 梁-12.02 -8.28 -1.12 -0.81 -9.225 -9.225 -6.71 -6.71 -27.339 -34.5021 -34.5021 -25.452 M 右 V -10.35 -4.56 0 -4.56 -4.56 -4.56 -4.97 4.97 -18.804 -24.4278 -11.9034 -18.5325 端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7 页 共 125 页 横向框架梁内力组合(考虑地震组合) 表23 荷载种类 内力组合 1.2[恒+0.5(雪+活)]+1.3杆件 跨向 截面 内力 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 恒载 0.5(雪+活) 向左 向右 向左 向右 M -27.099 -2.349 26.48 -26.48 0.4958 -68.3522 梁左端 V 44.66 1.41 -7.74 7.74 44.376 64.5 M 69.741 0.18 3.26 -3.26 88.0352 79.5592 AB跨 跨中 M -41.913 -2.025 -19.96 19.96 -77.4586 -25.5626 梁右端 V -50.04 -1.29 -7.74 7.74 -70.884 -50.76 顶层横梁 M -19.431 -2.243 10.97 -10.97 -10.402 -38.924 梁左端 V 12.5 0.36 -8.13 8.13 4.647 25.785 M -11.718 2.243 0 0 -12.7158 -12.7158 BC跨 跨中 M -19.431 -2.243 -10.97 10.97 -38.924 -10.402 梁右端 V -12.5 0.36 -8.13 8.13 -25.353 -4.215 M -34.344 -13.437 62.33 -62.33 31.754 -130.304 梁左端 V 38.45 15.05 -18.1 18.1 31.64 78.7 五层横梁 AB跨 M 26.361 12.582 8.03 -8.03 49.6214 28.7434 跨中 M -39.582 -15.687 -46.27 46.27 -117.0616 3.2404 梁右端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8 页 共 125 页 V -40.39 -15.89 -18.1 18.1 -81.532 -34.472 M -11.664 -4.86 25.42 -25.42 16.1332 -49.9588 梁左端 V 10.35 2.28 -18.83 18.83 -10.691 38.267 M -3.627 -3.708 0 0 -6.5772 -6.5772 BC跨 跨中 M -11.664 -4.86 -25.42 25.42 -49.9588 16.1332 梁右端 V -10.35 -2.28 -18.83 18.83 -38.267 10.691 M -28.944 -15.21 -93.66 93.66 -165.6168 77.8992 梁左端 V 37.51 15.24 -27.69 27.69 18.159 90.153 M 29.223 11.322 10.58 -10.58 55.6148 28.1068 AB跨 跨中 M -39.213 -16.605 -72.5 72.5 -151.2686 37.2314 梁右端 V -41.31 -15.7 -27.69 27.69 -94.989 -22.995 四层横梁 M -12.449 -4.5 39.83 -39.83 34.1402 -69.4178 梁左端 V 10.35 2.28 -29.5 29.5 -24.562 52.138 M -6.255 -2.28 0 0 -8.874 -8.874 BC跨 跨中 M -12.449 -4.5 -39.83 39.83 -69.4178 34.1402 梁右端 V -10.35 -2.28 -29.5 29.5 -52.138 24.562 M -29.502 -14.193 -116.19 116.19 -194.9652 107.1288 梁左端 V 37.73 15.16 -31.24 31.24 13.76 94.984 三层横梁 AB跨 M 29.259 12.123 13.49 -13.49 59.9216 24.8476 跨中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9 页 共 125 页 M -38.565 -16.659 -89.22 89.22 -172.2594 59.7126 梁右端 V -41.09 -15.78 -31.24 31.24 -99.388 -18.164 M -11.943 -4.572 49.02 -49.02 46.6512 -80.8008 梁左端 V 10.35 2.28 -36.31 36.31 -33.415 60.991 M -6.318 -2.727 0 0 -9.2178 -9.2178 BC跨 跨中 M -11.943 -4.572 -39.83 39.83 -68.8538 34.7042 梁右端 V -10.35 -2.28 -49.02 49.02 -77.514 49.938 M -31.113 -15.678 -191.02 191.02 -295.0684 201.5836 梁左端 V 37.73 15.43 -52.95 52.95 -14.301 123.369 M 28.485 11.376 32.17 -32.17 82.8286 -0.8134 AB跨 跨中 M -38.502 -15.678 -126.68 126.68 -220.2932 109.0748 梁右端 V -41.09 -15.51 -52.95 52.95 -127.449 10.221 二层横梁 M -12.02 -4.023 63.6 -63.6 65.8422 -99.5178 梁左端 V 10.35 2.628 -47.11 47.11 -47.2462 75.2398 M -6.35 -2.28 0 0 -8.988 -8.988 跨中 BC跨 M -12.02 -4.023 -63.6 63.6 -99.5178 65.8422 梁右端 V -10.35 -2.28 -47.11 47.11 -75.031 47.455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0 页 共 125 页 横向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表24 荷载种类 内力组合 截内杆件 跨向 NNMmaxminmax 面 力 活 载 1.35恒 活载最1.2恒 恒载 大值 +1.4活 a b c d +1.4活 及N 及M 及M 27.35 1.49 5.83 5.99 5.51 5.99 41.206 41.545 41.9802 38.7546 41.545 M 柱 顶 108.33 4.8 5.13 5.14 5.06 5.14 137.192 145.969 137.0016 135.9432 145.969 N A柱 M 20.6 0.78 13.47 13.6 11.13 13.6 43.76 40.38 43.9098 39.8022 40.38 柱 底 132.71 4.8 5.13 5.14 5.06 5.14 166.448 177.663 166.2576 165.1992 177.636 N 顶层 柱 -21.93 -0.96 -5.2 -5.49 -4.41 -5.49 -34.002 -33.999 -35.6788 -35.6778 -39.999 M 柱 顶 N 103.25 7.9 7.57 7.56 10.2 10.2 138.18 144.425 136.6386 136.6386 144.425 B柱 M -16.4 1.32 -11.2 -11.83 -9.83 -11.83 -36.242 -33.15 -36.5892 -36.5892 -33.15 柱 底 127.63 7.9 7.57 7.56 10.2 10.2 167.436 176.119 165.8964 165.8946 176.119 N 15.76 2.86 12.08 12.65 15.17 15.17 40.15 35.658 41.8944 34.158 35.836 M 柱 顶 195.32 11.23 41.55 43.92 41.65 43.92 295.872 297.836 291.9786 287.4678 297.836 N 四层A柱 柱 M 17.72 12.7 3.06 4.2 15.83 15.83 43.426 38.866 45.2418 37.1778 38.833 柱 底 219.32 11.23 41.55 43.92 41.65 43.92 324.672 329.036 320.7786 316.2678 329.036 N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1 页 共 125 页 -12.73 -3.31 -10.5 -10.52 -14.69 -14.69 -35.842 -31.239 -38.6364 -38.6364 -35.842 M 柱 顶 N 211.72 25.07 52.07 54.26 57.09 57.09 333.99 332.326 325.9218 325.9218 333.99 B柱 M -13.61 -10.83 -0.72 -4.65 -13.84 -13.84 -35.708 -31.533 -38.6214 -38.6214 -35.708 柱 底 235.52 25.07 52.07 54.26 57.09 57.09 362.55 363.266 354.4818 354.4818 362.55 N 18.16 12.7 3.15 -2.03 15.37 15.37 43.31 38.978 47.244 35.0724 43.31 M 柱 顶 281.35 47.06 42.18 51.23 78.72 78.72 447.828 444.475 442.074 431.5404 447.828 N A柱 M 17.85 0.52 12.27 8.08 15.2 15.2 42.7 38.405 46.6578 34.4862 38.405 柱 底 305.73 47.06 42.18 51.23 78.72 78.72 477.084 476.169 471.33 460.7964 476.169 N 三层 柱 -12.73 -10.43 -3.87 4.76 -13.06 -13.06 -33.56 -29.609 -39.1782 -39.1782 -33.56 M 柱 顶 N 320.53 70.16 67.34 65.99 104.5 104.5 530.936 521.189 512.7184 514.7184 530.936 B柱 M -13.61 -2.5 -10.6 -10.74 -13.76 -2.5 -19.832 -20.193 -26.9286 -26.9286 -19.832 柱 底 344.33 70.16 67.34 65.99 104.5 104.5 559.496 552.129 559.496 543.2784 559.496 N 17.72 3.64 13.06 9.03 14.83 14.83 42.026 37.866 48.1776 31.722 42.026 M 柱 顶 二层 381.48 53.21 71.17 87.17 115.07 115.07 618.874 610.994 612.3024 593.226 618.874 A柱 N 柱 柱M 16.48 12.16 4.73 4.68 15.64 15.64 41.672 37.064 47.7102 31.2546 41.672 底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2 页 共 125 页 405.86 53.21 71.17 87.17 115.07 115.07 648.13 642.688 641.5584 622.482 648.874 N -13.52 -2.14 -10.6 -11.14 -13.02 -13.02 -34.452 -30.596 -42.6966 -42.6966 -34.452 M 柱 顶 N 428.81 87.61 113.6 115.53 151.63 151.63 726.854 709.083 705.2982 705.2982 726.854 B柱 M -13.72 -8.63 -4.54 -3.98 -14.23 -14.23 -36.386 -32.066 -44.4612 -44.4612 -36.386 柱 底 452.61 87.61 113.6 115.53 151.63 151.63 755.414 740.023 733.5882 733.8582 755.414 N 17.26 14.06 -2.2 -2.37 14.99 14.99 41.698 37.428 50.8764 28.3224 50.8764 M 柱 顶 468.3 89.35 77.66 88.21 151.23 151.23 773.682 760.02 767.655 737.3646 767.655 N M 13.3 7.03 -1.1 -1.18 7.00 7.03 25.802 24.32 36.0948 13.5408 25.802 A柱 柱 底 507.19 89.35 77.66 88.21 151.23 151.23 820.35 810.577 814.323 784.0326 820.35 N V 5.85 12.23 12.34 8.08 15.2 15.2 28.3 22.805 46.6578 34.4862 38.405 底层 柱 -13.24 -15.38 1.6 2.78 -10.25 -15.38 -37.42 -32.592 -49.0386 -49.0386 -37.24 M 柱 顶 N 503.74 132.39 128.7 127.93 198.95 198.95 883.018 853.812 854.6358 853.812 883.018 M -6.63 -7.69 0.62 1.02 -10.98 -10.98 -23.328 -19.599 -38.6244 -38.6244 -23.328 B柱 柱 542.64 132.39 128.4 127.93 198.95 198.95 929.698 904.382 901.3158 901.3158 929.698 底 N V 17.72 3.64 13.06 9.03 14.83 14.83 42.026 37.866 48.1776 31.722 42.026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3 页 共 125 页 表25 横向框架柱内力组合(考虑地震作用) 荷载种类 内力组合 NNMmaxminmax1.2[恒+0.5(雪+ 杆件 跨向 截面 内力 地震作用 0.5(雪+活)]+1.3地震作用 恒载 活) 向左 向右 向左 向右 及N 及M 及M M 27.35 2.55 -26.48 26.48 1.456 70.304 70.304 1.456 70.304 柱顶 N 108.33 2.37 -8.13 8.13 122.271 143.409 143.409 122.271 143.409 A柱 M 20.6 5.76 -20.81 20.81 4.579 58.685 58.685 4.579 58.685 柱底 N 132.71 2.37 -8.13 8.13 151.527 172.665 172.665 151.527 172.665 顶层柱 M -21.93 -2.17 -30.93 30.93 -69.129 11.289 11.289 -69.129 11.289 柱顶 N 103.25 3.35 -0.39 0.39 127.413 128.427 128.427 127.413 128.427 B柱 M -16.4 -2.17 -20.3 20.3 -48.674 4.106 -48.674 -48.674 4.106 柱底 N 127.63 3.35 -0.39 0.39 156.669 157.683 156.669 156.669 157.683 M 15.76 7.93 -41.52 41.52 -25.548 82.404 82.404 -25.548 82.404 柱顶 N 195.32 28.58 -18.83 18.83 244.201 293.159 293.201 244.201 293.159 四层柱 A柱 M 17.72 7.77 -39.89 39.89 -21.269 82.445 82.445 -21.269 82.445 柱底 N 219.32 28.58 -18.83 18.83 273.001 321.959 321.959 273.001 321.959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4 页 共 125 页 M -12.73 -7.03 -48.39 48.39 -86.619 39.195 -86.619 -86.619 39.195 柱顶 N 211.72 42.64 -1.12 1.12 303.776 306.688 303.776 303.776 306.688 B柱 M -13.61 -6.73 -48.39 48.39 -87.315 38.499 -87.315 -87.315 38.499 柱底 N 235.52 42.64 -1.12 1.12 332.336 335.248 332.336 332.336 335.248 M 18.16 7.77 -53.77 53.77 -38.785 101.017 101.017 -38.785 101.017 柱顶 N 281.35 55.25 -29.5 29.5 365.57 442.27 442.27 365.57 442.27 A柱 M 17.85 7.93 -53.77 53.77 -38.965 100.837 100.837 -38.965 100.837 柱底 N 305.73 55.25 -29.5 29.5 394.826 471.526 471.526 394.826 471.526 三层柱 M -12.73 -6.55 -63.94 63.94 -106.258 59.986 -106.258 -106.258 59.986 柱顶 N 320.53 81.74 -3.93 3.93 477.615 487.833 477.615 477.615 487.833 B柱 M -13.61 -6.4 -63.94 63.94 -107.134 59.11 -107.134 -107.134 59.11 柱底 N 344.33 81.74 -3.93 3.93 506.175 516.393 506.175 506.175 516.393 M 17.72 7.93 -62.42 62.42 -50.366 111.926 111.926 -50.366 111.926 柱顶 N 381.48 81.57 -36.31 36.31 508.457 602.863 602.863 508.457 602.863 二层柱 A柱 M 16.48 7.84 -62.42 62.42 -51.962 110.33 110.33 -51.962 110.33 柱底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5 页 共 125 页 N 405.86 81.57 -2.07 2.07 582.225 587.607 587.607 582.225 587.607 M -13.52 -6.49 -74.3 74.3 -120.602 72.578 -120.602 -120.602 72.578 柱顶 N 428.81 120.92 -5 5 653.176 666.176 653.176 653.176 666.176 B柱 M -13.72 -6.4 -74.3 74.3 -120.734 72.446 -120.734 -120.734 72.446 柱底 N 452.61 120.92 -5 5 681.736 694.736 681.736 681.736 694.736 M 17.26 7.44 -128.6 128.6 -137.54 196.82 196.82 -137.54 196.82 柱顶 N 468.3 108.86 -47.11 47.11 631.349 753.835 753.835 631.349 753.835 A柱 M 13.3 4.72 -105.22 105.22 -115.162 158.41 158.41 -115.162 158.41 柱底 N 507.19 108.86 -47.11 47.11 678.017 800.503 800.503 678.017 800.503 底层柱 M -13.24 -4.47 -121.98 121.98 -179.826 137.322 137.322 -179.826 137.322 柱顶 N 503.74 159.83 -10.84 10.84 782.192 810.376 810.376 782.192 810.376 B柱 M -6.63 -3.09 -99.8 99.8 -141.404 118.076 -141.404 -141.404 118.076 柱底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6 页 共 125 页 4.5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4.5.1 框架梁截面设计 框架梁截面设计包括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然后再根据构造要求统一调整和布置纵向钢筋和箍筋。 为确保框架梁“强剪弱弯”,抗震设计中,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框架梁,其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式调整: lr VvMMlV,,,,()/bbbnGb MMM,,,, bGbGEhbE V---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梁的近跨; ln ---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VGb rlMM,---分别为梁左右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抗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一级框bb 架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 --- 梁端剪力增大系数,抗震等级一级取1.3,二级取1.2,三级取1.1。 ,vb 4.5.2框架柱柱截面设计 为了满足和提高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程度,在抗震设计中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轴压比小于0.15的,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 MM,, ,,CCb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7 页 共 125 页 横梁AB、BC跨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 表26 混 凝组合内力 土 H 02, ,A层 强实际选用(mm) 截面位置 柱边截面弯矩 bh,ss 度 等M V 级 -41.98 63.81 -34.76 560 0.026 0.026 208 A5支座 2C16,As=402 300×600 95.52 106.7 560 0.011 0.011 88 跨中 2C16,As=402 B5支座-61.29 -71.13 -258.29 560 0.192 0.215 1722 5C22,As=1900 左 C30 顶层 A5支座-27.79 21.44 -349.53 360 0.141 0.152 1652 5C 22,As=1900 右 250×400 -17.38 526.7 360 0.02 0.02 217 跨中 2C16,As=402 -27.79 -21.44 -191.33 360 0.077 0.08 869 B5支座 5C16,As=1005 -81.71 88.56 -60.23 560 0.045 0.046 368 A4支座 2C16,As=402 300×600 75.89 134.06 560 0.014 0.014 112 跨中 2C16,As=402 B4支座-92.20 -92.95 -217.95 560 0.162 0.178 1425 5C22,As=1900 左 C30 五层 A4支座-29.95 19.97 -369.69 360 0.149 0.162 761 5C16,As=1005 右 250×400 -15.64 532.83 360 0.02 0.02 217 跨中 2C16,As=402 -27.47 -19.97 -299.6 360 0.121 0.129 1402 B4支座 5C22,As=1900 -91.26 88.52 -45.34 560 0.034 0.035 280 A1支座 2C16,As=402 300×600 68.84 125.98 560 0.013 0.013 104 跨中 2C16,As=402 B1支座-105.81 -96.96 -248.98 560 0.018 0.020 165 5C22,As=1900 左 C30 二层 A1支座-34.50 24.43 -64.8 360 0.026 0.026 283 2C14,As=308 右 250×400 -18.05 519.59 360 0.02 0.02 217 跨中 2C16,As=402 -34.50 -24.43 -260.88 360 0.105 0.11 596 B1支座 4C14,As=615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8 页 共 125 页 横梁AB,BC跨正截面抗震验算 表27 组合内力 ,frM1cREMAh,,,,sb0s2f,fbh(KN?my柱边截面弯矩1co ,, 截面位置 ) 实际选用 备注 bh,REV(KN) (KN?m) A5支座 2C16,As=402 安全 -153.03 108.34 -120.53 0.75 0.037 0.038 304 300×600 跨中 2C16,As=402 安全 104.04 104.04 0.75 0.008 0.008 B5支座4C12,As=452 左 安全 -342.6 -181.57 -288.13 0.75 0.09 0.094 346 B5支座 4C10,As=367 右 安全 -420.92 243.1 -348 0.75 0.108 0.015 287 250×400 跨中 2C16,As=402 安全 464.72 464.72 0.75 0.013 0.013 C5支座 4C14,As=615 安全 -300.1 -207.96 -237.7 0.75 0.074 0.077 538 A4支座 4C16,As=804 安全 -296.14 152.15 -250.5 0.75 0.078 0.081 649 300×600 跨中 4C16,As=804 安全 125.97 125.97 0.75 0.01 0.01 B4支座2C16,As=402 左 安全 -374.9 -194.53 -316.5 0.75 0.098 0.103 309 B4支座 2C16,As=402 右 安全 -457.99 237.32 -386.8 0.75 0.12 0.128 346 250×400 跨中 2C16,As=402 安全 417.37 417.37 0.75 0.012 0.012 C4支座 5C22,As=1900 安全 -465.45 -226.18 -397.6 0.75 0.124 0.133 1445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9 页 共 125 页 A1支座 C22,As=1900 5安全 -553.56 221.9 -487 0.75 0.151 0.165 1321 300×600 跨中 2C16,As=402 安全 135.93 135.93 0.75 0.01 0.01 B1支座5C20,As=1570 左 安全 -643.08 -279.58 -559.2 0.75 0.174 0.193 987 A1支座5C20,As=1570 右 安全 457.16 284.52 -371.8 0.75 0.116 0.124 1348 250×400 跨中 2C16,As=402 安全 440.9 440.9 0.75 0.013 0.013 B1支座 6C22,As=2281 安全 -664.38 -262.49 -585.6 0.75 0.182 0.203 2206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0 页 共 125 页 横梁AB、 BC跨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表28 混凝 土 AsvH0.25,fbh0.7fbh组合内0ccoto V,0.7fbh,1.0fh层 强截面位置 选用箍筋 bh,cst0yv0力V h So度等 级 96.83 560 600.6 168.17 B8@100 316.05 A5支座 300×600 B5支座180.56 560 600.6 168.17 B8@100 316.05 左 顶C30 层 A5支座267.06 360 815.1 228.23 B8@100 428.93 右 250×400 227.7 360 815.1 228.23 B8@100 428.93 B5支座 118.38 560 600.6 168.17 B8@100 316.05 A4支座 300×600 B4支座177.46 560 600.6 168.17 B8@100 316.05 左 五C30 层 A4支座274.68 360 815.1 228.23 B8@100 428.93 右 250×400 257.25 360 815.1 228.23 B8@100 428.93 B4支座 109.79 560 600.6 168.17 B8@100 316.05 A1支座 300×600 B1支座186.05 560 600.6 168.17 B8@100 316.05 左 二C30 层 A1支座280.42 360 815.1 228.23 B8@100 428.93 右 250×400 251.51 360 815.1 228.23 B8@100 428.93 B1支座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1 页 共 125 页 横梁斜截面受剪抗震验算 表29 A1,,混凝土svlr层 斜截面V0.42fbh1.0fh,,,, bh,V00cstyMM,0.2,fbh0.42fbh组合内力 vGb强度等备注 选用箍筋 bbccoto h,s,, oRE次 位置 ()kNm,级 r()kNrkNm,() RERE A5支,,, 82.51 245.27 123.39 560 640.64 134.53 B8@100 331.71 svsvmin,座 300×600 B5支座,,, 155.78 245.27 196.66 560 640.64 134.53 B8@100 331.71 svsvmin,顶左 C30 层 A5支座,,, 229.7 182.7 250.63 360 869.44 182.58 B8@100 450.18 svsvmin,右 250×400 B5支,,, 194.6 182.7 215.53 360 869.44 182.58 B8@100 450.18 svsvmin,座 A4支,,, 91.96 173.01 120.8 560 640.64 134.53 B8@100 331.71 svsvmin,座 300×600 B4支座,,, 134.34 173.01 163.18 560 640.64 134.53 B8@100 331.71 svsvmin,左 五C30 层 A4支座,,, 206.52 103.67 218.4 360 869.44 182.58 B8@100 450.18 svsvmin,右 250×400 B4支,,, 195.41 103.67 207.29 360 869.44 182.58 B8@100 450.18 svsvmin,座 A1支,,, 84.31 253.08 126.49 560 640.64 134.53 B8@100 331.71 svsvmin,座 300×600 B1支座,,, 141.98 253.08 184.16 560 640.64 134.53 B8@100 331.71 svsvmin,左 二C30 层 A1支座,,, 211.97 555.02 275.57 360 869.44 182.58 B8@100 450.18 svsvmin,右 250×400 B1支,,, 189.95 555.02 253.55 360 869.44 182.58 B8@100 450.18 svsvmin,座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2 页 共 125 页 框架柱正截面压弯承载力验算|Mmax|(无地震作用) 表30 混 是否考虑附加弯矩 组合内力 柱凝b×h 层 (mm(m) l/h l/i M1 M2 N l类土柱截面34-12M1/M0 00Mmax 2次M1/M2 判断) 2 别强(kN?m ) N(kN) 度 400× 400 8.25 28.6 44.24 274.6 44.24 48.01 321.90 -0.92 45.06 上端不考虑顶C30 3.30 层400× 400 8.25 28.6 48.01 321.9 44.24 48.01 321.90 -0.92 45.06 下端不考虑400× 400 8.25 28.6 50.66 1175 50.66 50.69 1217.00 -1.00 45.99 上端不考虑A二C30 3.30 柱 层400× 400 8.25 28.6 50.69 1217 50.66 50.69 1217.00 -1.00 45.99 下端不考虑400× 400 13.50 46.8 27.96 1475 13.99 27.96 1475.00 -0.50 40.00 上端考虑底C30 5.40 层400× 400 13.50 46.8 13.99 1517 13.99 27.96 1475.00 -0.50 40.00 下端考虑400×-130.2 400 8.25 28.6 1 689.4 -105.40 -130.21 689.40 -0.81 43.71 上端不考虑顶C30 3.30 层400× 400 8.25 28.6 -105.4 673.3 -105.40 -130.21 689.40 -0.81 43.71 下端不考虑400×-103.7 400 8.25 28.6 2 2898 -103.72 -114.72 2941.00 -0.90 44.85 上端不考虑B二C30 3.30 柱 层400×-114.7 400 8.25 28.6 2 2941 -103.72 -114.72 2941.00 -0.90 44.85 下端不考虑400× 400 13.50 46.8 -59.1 3667 -29.56 -59.10 3667.00 -0.50 40.00 上端考虑底C30 5.40 层400× 400 13.50 46.8 -29.56 3709 -29.56 -59.10 3667.00 -0.50 40.00 下端考虑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3 页 共 125 页 A=As小=AA's(mm's'(mm判断破大偏-0.3=AeeeeN-NA2偏选用钢筋s'0 a i ib ss) (xCmɳ M /h e (mm) ex-2a 2备注2i02) (x(mm) (mm) (mm) h (kN) (mm) ξ ) (mm坏类型压0压,'2a) ,'ξ 2a) ρ, -34.94C220.2, 48.01 149.15 20.00 169.15 0.37 379.15 31.15 -1381.80 0.10 8 0 As=1520 % 大偏压, ρ, -34.94C 220.2, 48.01 149.15 20.00 169.15 0.37 379.15 31.15 -1381.80 0.10 8 0 As=1520 % 大偏压, ρ, 构造配-76.34C 220.2, 50.69 41.65 20.00 61.65 0.13 271.65 5 -486.70 750.00 As=1520 % 筋 ρ, 构造配-76.34C 220.2, 50.69 41.65 20.00 61.65 0.13 271.65 5 -486.70 750.00 As=1520 % 筋 ρ, 构造配-82.74C 220.2,1.86 51.97 35.24 20.00 55.24 0.12 265.24 6 -228.70 750.00 As=1520 % 筋 ρ, 构造配-82.74C 220.2,1.86 51.97 35.24 20.00 55.24 0.12 265.24 6 -228.70 750.00 As=1520 % 筋 ρ, 130.24C 220.2, 1 188.87 20.00 208.87 0.45 418.87 70.87 -1014.30 0.21 16.42 32.30 As=1520 % 大偏压 ρ, 130.20.24C 22, 1 188.87 20.00 208.87 0.45 418.87 70.87 -1014.30 0.21 16.42 32.30 As=1520 % 大偏压 ρ, 构造配114.7-78.94C 220.2, 2 39.01 20.00 59.01 0.13 269.01 9 1237.30 750.00 As=1520 % 筋 ρ, 构造配114.7-78.94C 220.2, 2 39.01 20.00 59.01 0.13 269.01 9 1237.30 750.00 As=1520 % 筋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4 页 共 125 页 ρ, 构造配-96.94C 220.2,1.31 77.38 21.10 20.00 41.10 0.09 251.10 0 1963.30 750.00 As=1520 % 筋 ρ, 构造配-96.94C 220.2,1.31 77.38 21.10 20.00 41.10 0.09 251.10 0 1963.30 750.00 As=1520 % 筋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5 页 共 125 页 框架柱正截面压弯抗震验算|Mmax|(有地震作用组合) 表31 混 M1 M2 γ是否考虑附加弯矩轴压比RE 组合内力N 柱凝b×h 层柱截(mm(m) l/h l/i l类土0 00M1/M34-12M1/ 次2面) 判断 别强Mmax(k2 M2 N?m) N(kN) 度 400×262.5400 8.25 28.6 135.88 262.52 0.07 0.75 97.65 135.88 2 -0.72 42.62 上端不考虑顶C30 3.30 层400×262.5400 8.25 28.6 97.65 304.64 0.09 0.75 97.65 135.88 2 -0.72 42.62 下端不考虑400×1323.400 8.25 28.6 281.16 1281.70 0.36 0.80 281.16 281.35 80 -1.00 45.99 上端不考虑A二C30 3.30 柱 层400×1323.400 8.25 28.6 281.35 1323.80 0.37 0.80 281.16 281.35 80 -1.00 45.99 下端不考虑400×1704.400 13.50 46.8 275.16 1662.00 0.46 0.80 275.16 481.35 10 -0.57 40.86 上端考虑底C30 5.40 层400×1704.400 13.50 46.8 481.35 1704.10 0.48 0.80 275.16 481.35 10 -0.57 40.86 下端考虑400×605.1400 8.25 28.6 -232.11 605.17 0.17 0.80 -172.50 -232.11 7 -0.74 42.92 上端不考虑顶C30 3.30 层400×605.1400 8.25 28.6 -172.50 647.29 0.18 0.80 -172.50 -232.11 7 -0.74 42.92 下端不考虑400×2527.400 8.25 28.6 -395.41 2485.50 0.70 0.80 -395.41 -403.60 60 -0.98 45.76 上端不考虑B二C30 3.30 柱 层400×2527.400 8.25 28.6 -403.60 2527.60 0.71 0.80 -395.41 -403.60 60 -0.98 45.76 下端不考虑400×3185.400 13.50 46.8 -422.18 3143.00 0.88 0.80 -422.18 -484.25 10 -0.87 44.46 上端考虑底C30 5.40 层400×3185.400 13.50 46.8 -484.25 3185.10 0.89 0.80 -422.18 -484.25 10 -0.87 44.46 下端考虑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6 页 共 125 页 '=AAss判断小e2''a =A(mm(mm) A-0.3h=A(eee eN-NA大偏压选用钢筋ss'0 i ib ssCmɳ M (mm/h e x-2a 破坏偏备注2'2i02) (x2a) (x(mm) (mm) (mm) (kN) mm) ,,ξ ) (mm0) ξ 类型压'2a) 大偏135.20.0537.6747.6-1441.1-52.44C 25ρ,, 88 517.60 0 0 1.17 0 399.60 8 0.06 6 426.59 As=1964 0.2% 压 大偏135.20.0537.6747.6-1441.1-52.44C 25ρ,, 88 517.60 0 0 1.17 0 399.60 8 0.06 6 426.59 As=1964 0.2% 压 大偏281.20.0232.5442.568.14C 25ρ,, 35 212.53 0 3 0.51 3 94.53 -379.90 0.32 2 396.38 As=1964 0.2% 压 大偏281.20.0232.5442.568.14C 25ρ,, 35 212.53 0 3 0.51 3 94.53 -379.90 0.32 2 396.38 As=1964 0.2% 压 大偏408.20.0259.8469.8110.4C 25ρ,, 0.85 78 239.88 0 8 0.56 8 121.88 0.40 0.41 67 948.68 As=1964 0.2% 压 大偏408.20.0259.8469.8110.4C 25ρ,, 0.85 78 239.88 0 8 0.56 8 121.88 0.40 0.41 67 948.68 As=1964 0.2% 压 大偏232.20.0403.5613.5-1098.5-12.24C 25ρ,, 11 383.55 0 5 0.88 5 265.55 3 0.15 9 619.72 As=1964 0.2% 压 大偏232.20.0403.5613.5-1098.5-12.24C 25ρ,, 11 383.55 0 5 0.88 5 265.55 3 0.15 9 619.72 As=1964 0.2% 压 大偏403.20.0179.6389.6202.4C 25ρ,, 60 159.68 0 8 0.39 8 41.68 823.90 0.61 81 950.61 As=1964 0.2% 压 大偏403.20.0179.6389.6202.4C 25ρ,, 60 159.68 0 8 0.39 8 41.68 823.90 0.61 81 950.61 As=1964 0.2% 压 大偏410.20.0148.8358.8276.1297.64C 25ρ,, 0.85 29 128.81 0 1 0.32 1 10.81 1481.40 0.77 37 6 As=1964 0.2% 压 大偏410.20.0148.8358.8276.1297.64C 25ρ,, 0.85 29 128.81 0 1 0.32 1 10.81 1481.40 0.77 37 6 As=1964 0.2% 压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7 页 共 125 页 层间弹性侧移验算 表32 VkN()hmm() ,hm() DkNmm(/),,,VDmm/() 层次 ,,i,,eiieii 5 3.3 581.07 426.60 1.36 6.0 4 3.3 1000.31 426.60 2.34 6.0 3 3.3 1321.43 426.60 3.14 6.0 2 3.3 1535.51 426.60 3.65 6.0 1 5.4 1685.18 240.88 6.70 9.82 所以层间弹性侧移满足要求,即,h。 ,,,,,eie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8 页 共 125 页 4.6 楼梯的设计 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楼梯板钢筋、梯 22段梁钢筋均为HRB335,fy=300N/mm,活载标准值为3.5KN/m 4.6.1梯段板计算 1、荷载计算 板厚取L/30,L为梯段板跨度=300×11+700+200/2=4100 00 1500板厚h=l/30=4100/30=136,取140, ,,arctan,26.57,cos,,0.8940300 取1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 踏步板自重: (0.15650.3065)/20.3125/0.31.26.95/,,,,,,kNm 踏步地面重: (0.30.15)0.02120/0.31.20.72/,,,,,,kNm 底板抹灰重: 0.3360.02117/0.31.20.46/,,,,,kNm 栏杆重: 0.11.20.12/,,kNm 活载: 2.内力计算 22M=pl/10=0.1× 13.15 ×3.6 =17.04 KN.m max V=plcosα/2=0.5×13.15×3.6×0.894 =21.16 KN max 3.配筋计算 2,h,20,140,20,120mm,14.3N/f板的有效高度,混凝土抗压设计强,钢hmm0c 2f,300N/mm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y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9 页 共 125 页 ,0.948,查表 ,s 2,选用 B10@130 A=604mm S梯段板抗剪,因 满足抗剪要求,支座构造配 B10@200 4.6.2 休息平台板计算 按简支板计算,以板宽1m为计算单元, 图26 平台板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近似取:l=2000-200/2=1900;板厚取100mm 1、荷载计算 0.02,1,20,1.2,0.48KN/m面层: 0.12,1,25,1.2,3.6KN/m板自重: 0.02,1,17,1.2,0.408KN/m板底粉刷: 活载: 2、内力计算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0 页 共 125 页 3、配筋计算 ,0.980,,查表 s 2,选用B8@200 A=251mm S 4.6.3梯段梁TL1计算 截面高度h=L/12=1/123600=300,取300,宽取200 , 1、荷载计算 梯段板传: 休息平台板传: 0.15,0.3,25,1.05,1.2,1.42KN/m梁自重: 2、内力计算 3、配筋计算 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h ,400,35,3650 ,查表 ,选用318 只需按构造配置箍筋,配置A,6@150双肢箍筋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1 页 共 125 页 fn2,28.31.43Asvt1,,,0.252%,,0.24,0.24,,0.144%,, svminbs150,150300fyv nAsv1V= 0.7fbh。+fh。 tyvcsbs =106.448KN,101.5KN 满足要求。 4.7 现浇楼面板设计 本工程楼盖均为整体现浇,根据楼面情况,楼面板视为双向板,板厚 100mmh>l/50=3600/50=72mm,取100mm,h=100-20=80mm;走廊部分取, h=100-20=80mm 00 本工程楼板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内力,并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的影响。 4.7.1 跨中最大弯矩 qgp,,将总荷载分成两部分: 'qgp,,1/2 ''qp,1/2 '当板的各区格均受时,可近似认为板都嵌固在中间支座上,亦即内部区格的板可按q ''四边固定的单块板进行计算。当在一区格中向上的作用而在相邻的区格中向下作用时(图q 27),近似符合反对称关系,可认为中间支座的弯矩等于零,亦即内部区格的板按四边简支的单板进行计算。将上述两种情况叠加可得跨内最大弯矩。 Y ggggg+pg+pg+pg+pg+pg楼梯楼梯 g+pg+pgg+pg+pggggg+pg+pg gg+pg+pgg+pgggg+pg+pg+pgX pg q'=g+1/2p(a) q''=?1/2p(b) (c) 图42 跨中最大弯矩活载不利布置图27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不利布置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2 页 共 125 页 4.7.2 求支座中点最大弯矩 当活荷载和静荷载全部满布在各区格时,可近似求得支座中点最大弯矩。此时可先将内部区格的板按四边固定的单块板求得支座中点固端弯矩,然后与相邻的支座中点固端弯矩平均,可得该支座的中点最大弯矩。 房屋部分: 恒载设计值: 2 gkNm,,,3.6921.24.43/ 2 活载设计值: pkNm,,,21.42.8/ 走廊部分: 2 恒载设计值: gkNm,,,3.6921.24.43/ 2 活载设计值: pkNm,,,2.51.43.5/ 2'2故房屋部分: qkNmqkNm,,,,,,4.432.87.23/4.431.45.83/,则 ''2 qkNm,,,1/22.81.4/ 22故走廊部分:q=4.43+3.5=7.93KN/m , 则 q′=4.43+3.5/2=6.18 KN/m 2 q″=3.5/2=1.75 KN/m 钢筋混凝土泊桑比,可取1/6。 4.7.3 A区格 3.6ly,,0.6区格A 6.0lx (A),(A)1、求跨内最大 MMxy 'q作用下查表,得u=0时 双向板弯矩、挠度计算系数 ,m ll,m 支承条件 m myxyxyx 0.60 四边固定 0.0367 0.0076 -0.0793 -0.0571 22M=0.0367 q′l=0.0367×5.83×3.6=2.512 kN.m xxmax 22 M=0.0076 q′l=0.0076×5.83×3.6=0.574 kN.m xymax 换算成u=1/6时,可利用公式 (,) M=Mx+μMy x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3 页 共 125 页 (), M=My+μMx y (,) M=2.521+1/6×0.574=2.617 KN.m x (), M=0.574+1/6×2.521=0.994 KN.m y q″作用下查附表,得 μ=0 双向板弯矩、挠度计算系数 支承条件 ,,mmmmyxyx 邻边固定、 0.6 0.0496 0.0129 -0.1095 -0.0782 简支 2Mx=0.0496 q″lx=0.0496×1.4×3.6×3.6=1.249 KN.m 2My=0.0129 q″lx=0.0129×1.4×3.6×3.6=0.234 KN.m 换算成μ=1/6 时, 可利于公式 (,) M=1.249+1/6×0.234=1.288 KN.m x (,)=0.234+1/6×1.249=0.442 KN.m My 叠加后 Mx(A)=2.617+1.288=3.905 KN.m My(A)=0.994+0.442=1.436 KN.m 2.求支座中点固端弯矩Mx(A) 、 My(A) 2Mx(A)=-0.0814ql=-0.0814×7.93×3.6×3.6=-8.150 KN.m x 2My(A)=-0.0571ql=-0.0571×7.93×4.1×4.1=-5.868 KN.m x 4.7.4 E区格 lx =2.7/3.6=0.75 ly 1.求跨内最大弯矩 Mx(E), My(E) q′作用下查表附表,得 μ=0时 双向板弯矩、挠度计算系数 ,,支承条件 mmmllmyyxxyx 四边固定 0.75 0.0296 0.0130 -0.0701 -0.0565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4 页 共 125 页 2M=0.0130 q′lx=0.0130×6.18×2.7×2.7=0.585 KN.m xmax 2 M=0.0296 q′lx=0.0296×6.18×2.7×2.7=1.334 KN.m ymax 换算成μ=1/6 时, 可利于公式 (,) M=Mx+μMy x (), M=My+μMx y (,) M=0.585+1/6×1.334=0.807 KN.m x (), M=1.334+1/6×0.585=1.432 KN.m y q″作用下查附表,得 μ=0时 2 Mx=0.0296q″lx=0.0296×1.75×2.7×2.7=0.378KN.m 2 My=0.0683 q″lx=0.0683×1.75×2.7×2.7=0.871KN.m 换算成μ=1/6 时, 可利于公式 (,) M=0.378+1/6×0.871=0.523 KN.m x (), M=0.871+1/6×0.378=0.934 KN.m y 叠加后: Mx(E)=0.807+0.523=0.965 KN.m My(E)=1.432+6.934=2.366 KN.m 2.求支座中点固定端弯矩 Mx(E), My(E) q 作用下查附表, 得 2 Mx(E)=-0.0565qlx=-0.0565×7.93×2.7×2.7=-3.266 KN.m 2 My(E)=-0.0701qlx=-0.0701×7.93×2.7×2.7=-4.052 KN.m 根据内力确定配筋,应以实配钢筋面积与计算所需面积相近最为经济,但考虑到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应使适用钢筋的直径和间距种类尽量少,同一块板同方向支座和跨中钢筋间距最好一致,本设计中E板块y向实配与计算需要钢筋的钢筋面积相差较多,是为了使楼块板y向钢筋能拉通,同样,在A板块和E板块相交的支座处,偏安全的按A板块支座弯矩进行两端楼面板最终配筋见表33、34。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5 页 共 125 页 板跨中配筋计算 表33 Ax Ay Ex Ey 截面位置 M 3.905 1.436 1.330 2.336 Mαs= 0.043 0.016 0.015 0.026 2fbh.c ξ 0.045 0.017 0.015 0.027 fcAs=ξbh。 172 65 57 103 fy B8 @130 B8 @130 B8 @130 B8 @130 实配钢筋 As=387 As=387 As=387 As=387 主座配筋计算 表34 X向 y向 截面位置 Ax Ay Ex Ey M 8.150 3.266 5.868 4.05 0.043 0.016 0.015 0.026 ξ 0.045 0.017 0.015 0.027 fcAs=ξbh。 320 145 210 164 fy B8@125 B8@130 B8 @130 B8 @130 实配钢筋 As=402 As=387 As=387 As=387 根据内力确定配筋,应以实际钢筋面积与计算所需面积相近最为经济,但考虑到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应使选用钢筋直径和间距种类尽可能少,同一板块同方向支座和跨中钢筋间距最好一致,楼面板最终配筋见结构图。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6 页 共 125 页 4.8 基础设计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采用C30,基础底板设计采用HRB335钢筋,室内外高差0.30 m, 基础埋置深度为2.1m,柱断面400mm×400mm,基础部分柱断面保护层加大,两面各增加 50mm,故地下部分柱尺寸为500mm×500m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设计资料中给定的, 取130kPa。 4.8.1 荷载计算 基础承载力计算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组合。由于本工程总高不高,则忽略风荷载对 恒活,建筑物的影响,则组合采用。 KK 以轴线?为计算单元进行基础设计,上部结构传来柱底荷载标准值为: 边柱柱底: Mk=17.85+0.9×(14.99+10.94)=41.87 KN.m Nk=507.19+0.9×(151.23+7.57)=650.77KN.m Vk=-2.67+0.9×(-1.31+10.32)=3.69KN.m 中柱柱底: Mk=-6.63-3.19=-9.72 KN.m Nk=542.63+198.95=741.58 KN Vk=3.31+3.71=7.02 KN 底层墙: 基础连续梁传来荷载标准值(连续梁顶面标高同基础顶面) 墙重: ?0.000 以上: 3.6×0.24×3.6=3.1104 KN/m ?0.000 以下: 19×0.24×1.6=7.30 KN/m 连梁重 : (400×300) 25×0.4×0.30=3.0KN/m ?=3.11+7.3+3.0=13.41 KN/m 柱A基础底面: Fk=650.77+13.41×3.6699.05KN Mk=41.87+13.41×3.6×0.1+3.76×0.55=48.77 KN.m 柱B基础底面: Fk=741.58+13.41×3.6=789.86 KN Mk=-9.72-13.41×3.6×0.1-7.02×0.55=-18.41KN.m 4.8.2 确定基础底面积 根据地质条件取第二层粉质黏土层为持力层,设基础在持力层中的嵌入深度为0.1m, 设天然地面绝对标高为室外地面,则室外埋深1.8m,室内埋深2.1m。土层分布及埋深见图 28。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7 页 共 125 页 图28 土层分布及埋深 1.A柱 (1) 初估基底尺寸 由于基地尺寸未知,持力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先仅考虑深度修正,由于持力层为 3,γm =17.2×1.4+19.3×0.4/1.8=17.55Kn/m 粉质粘土,故取1.6 fa =f +ηdγm (d-0.5)=130+1.6×17.55×(1.8-0.6)=163.87 KPa ak 1.1F1.1,699.052k A?==6.57m f,,d163.87-20,0.6,(1.8,2.1)aG 设l/b=1.25 b=3m 取 l=2.4m b=3.0m (2)按持力层强度验算基底尺寸: 基底形心处竖向力:?Fk=699.05 + 20×2.4×3.0×0.5×(1.8+2.1)=980.30KN k基底形心处弯矩 ?M=48.77KN.m 48.77偏心距 e=?Mk/?Fk==0.049,l/6=0.40 980.30 980.30 Pk=?Fk/A==136.15,f=163.87KPa a2.4,3.0 P=Pk(1+6e/l)=179.93KPa,1.2 f=193.07KPa akmax 所以满足条件要求。 (3)按软卧层强度验算基底尺寸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8 页 共 125 页 软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 Pcz=17.2×1.4+19.3×0.4+9.3×2.2=52.26KPa 3γ= P/(d+z)=52.26/(1.8+2.2)=13.07 KN/m c2m η=1.0 d f=65+1.0×13.07×(4.0-0.6)=109.44 KPa az E/E=7.5/2.5=3 z/b=3/2.4,0.5 所以θ=23? s2s1 软卧层顶层面处附加应力 Pz=(Pk-Pco)lb/(l+2ztanθ)(b+2ztanθ) (136.15-17.64,1.8),2.4,3762.11 ===42.81kPa 004.53,3.93(3,2,1.8tan23)(2.4,2,1.8tan23) f Pcz+Pz=52.26+42.81=95.07 KPa,az 所以满足要求 (3)B柱 因B、C轴向距仅2.7m,所以两柱做成双柱联合基础。 因为两柱荷载对称,所以联合基础近似按中心受压设计基础,基础埋深2.1m,如图29 2,789.96A?=12.96 ? 163.87-20,2.1 设 l=5 ,b=3 , A=15 ? 软卧层验算 : 17.2,1.3,19.3,0.53 γ==17.78kN/m 01.8 2,789.86,20,2.1,5,3 P==94.66kN k5,3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9 页 共 125 页 Pcz=17.2×0.3+19.3×15+9.3×3.6=67.59 kPa 67.59==14.08 KN/? γm0.3,4.5 f=65+1.0×14.08×(5.4-0.6)=132.58 KPa az E/E=3 z/b=4.5/2.8,0.5, θ=23? s2s1 (94.66-17.78,1.8),5,3 Pz==19.24 KPa 00(5,2,3.6tan23),(3,3.6tan23) Pcz+ Pz=67.59+19.24=86.83 KPa,f=132.58 Kpa 满足要求。 az 3.抗震验算 荷载组合:恒载+0.5(雪+活)+地震作用 A柱: 上部传来竖向内力 : 507.19+108.86+47.11=633.16 KN 底层墙: 13.41×3.6=48.28 KN 竖向力: Nk=711.44 KN 上部传来弯矩: 13.30+4.72+105.22=123.24 KN.m 底层墙: 13.41×3.6×0.1=4.83 KN.m 弯矩: Mk=128.07 KN.m 柱底剪力: Vk=-5.58-1.02-38.97=-45.84 KN (B-C)柱:上部传来竖向力: (542.64+159.83+10.84)×2=1426.62KN 底层墙: 13.41×3.6×2=96.55 KN Fk=1523.17 KN A柱基础持力层强度验算: 基底形心处竖向力: ?Fk=711.44+20×2.4×3×0.5×(1.8+2.1)=805.04 KN 弯矩: ?Mk=128.07+45.84×0.55=153.28 KN.m 偏心距: e=153.28/805.04=0.19 805.04 Pj==111.81KPa,f=ξf=1.1×163.87=180.26 KPa aeaa2.4,3 6,0.19,,max P=Pk×(1?6e/l)=111.81 =154.30kPa ,1,,,jmin3,, =69.32kPa P=154.30KPa,1.2f=216.31 Kpa 满足要求。 KMAXae (B-C)柱基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0 页 共 125 页 ?Fk=1523.17+20×1.5×5×3=2153.17kPa 2153.17=143.54 KPa,f=180.26KPa Pk=ae5,3 满足要求。 4.8.3 基础结构设计 1.荷载设计值 基础结构设计时,需按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进行计算 A柱: F=810.58+13.41×3.6×1.2=868.51KN M=24.32+13.41×3.6×1.2×0.1+0.55×5.05=35.67 KN (B-C)柱: F=F=904.38+13.41×3.6×1.2=962.31KN CB M=-M=19.59+13.41×3.6×1.2×0.1+0.55×4.79=28.02 KN CB 2.A柱 (1)基底净反力 868.51 Pj=F/A==120.63KPa 3,2.4 35.67FMman, P==120.63,=135.84 KPa jmin2AW1、6,2.4,2.4 =105.15 Kpa (2)冲切验算 300300 PJmin PJIPJmax AL β=1.0 hp a=400 mm t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1 页 共 125 页 a+2h。=400+2×600=1600mm F 0.7βhpmtl 基础高度满足要求 (3)配筋 P=120.63kPa j1 12 M= (l,a)[(P,P)(2b,b),(P,P)b]cjmaxjcjmaxzI48 12 = (3,0.4)[(135.84,120.63)(2,2.4,0.4),(135.84,120.63),2.4]48 =192.96KNm M192.96I A===1191?? SI0.9,600,3000.9hfoy 选 14B12(A=1582??) s 12 M= (P,P)(b,b)(2l,a)?jmaxjmincc48 12 = =128.53kNm (135.84,105.15),(2.4,0.4)(2,3,0.4)48 M128.532? A= ==807mm s?0.9(h,,)f0.9(600,10),300oy 按构造钢筋间距要求配12B14 (A=942 ??) s 3.(B-C) 柱基 基础高度 H=0.65 m (等厚)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2 页 共 125 页 F962.31,2, (1)基底净反力 P==128.31 KPa jlb5,3 (2)冲切验算 ,f,b 要求 F?0.78 hptmco a=b=0.4 m cc ,,(a,b),4 =4.02 m mcc 2, =1.0 , f=1.43 N/m hpt 2 Fl==755.73 KN ,,F,(a,2h)Pj,962.31,0.4,2,0.605,128.31Bco ,f,b 0.7=0.7×1.0×1.43×4.02×605=2434.53 KN >Fl hptmo 满足要求 (3)纵向内力计算 bPj=3.0×128.31=384.93 KN/m cbb h。h。 h。h。ac 1.31.32.7 ?0.000 BMcM FBFc (4)抗剪验算 柱边剪力: V=372.87 , β=1.0 hpmax ,fbh 0.7=0.7×10×1.43×3.0×605=1816.82 KN > V hdtomax 满足要求 (5)纵向配筋要求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3 页 共 125 页 M286.432A, 板底层配筋 ==1753mm s0.9,605,3000.9hfoy 选 φ12 @ 180 板顶层配筋:按构造配筋 B10 @ 200 (6)横向配筋 a,2*0.75h, 柱下等效梁宽为: 0.5+2×0.75×0.605=1.31 m co b,bF12cB 柱边弯矩 M= (),,22b 962.313,0.42 ==271.05 KN.m ,0.5,()32 6271.05,102 A==1699 mm s,,0.9,605,14,300 7φ18。 选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4 页 共 125 页 5 电算 /////////////////////////////////////////////////////////////////////////////////////////////////////////////////////////////////// | 公司名称: | | | |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 | | SATWE 中文版 | | 2012年7月20日16时15分 | | 文件名: WMASS.OUT | |工程名称 :淮阴区徐溜中心卫生院门诊楼 设计人 : 吴亚京 | |工程代号 : 校核人 : 日期:2013/ 6/ 2 | //////////////////////////////////////////////////////////////////////////////////////////////////////////////////////////////////// 总信息 ..............................................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5.00 钢材容重 (kN/m3): Gs = 78.00 水平力的夹角(Degree) ARF = 0.00 地下室层数: MBASE= 0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1加荷计算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规定水平力”计算方法: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结构类别: 框架结构 裙房层数: MANNEX= 0 转换层所在层号: MCHANGE= 0 嵌固端所在层号: MQIANGU= 1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1.00 弹性板与梁变形是否协调 是 墙元网格: 侧向出口结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地下室是否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5 页 共 125 页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的从节点 是 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 否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 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风荷载信息 ..........................................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WO = 0.35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风压(kN/m2): WOC= 0.35 地面粗糙程度: A 类 结构X向基本周期(秒): Tx = 0.29 结构Y向基本周期(秒): Ty = 0.29 是否考虑顺风向风振: 是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WDAMP= 5.0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阻尼比(%): WDAMPC= 2.00 是否计算横风向风振: 否 是否计算扭转风振: 否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WENL= 1.00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 5 各段体形系数: USi = 1.30 地震信息 ............................................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 CQC 计算振型数: NMODE= 15 地震烈度: NAF = 7.00 场地类别: KD =II 设计地震分组: 二组 特征周期 TG = 0.40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1 = 0.04 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6 页 共 125 页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2 = 0.28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0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3 钢框架的抗震等级: NS = 3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NGZDJ =不改变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 RMC = 0.50 周期折减系数: TC = 0.00 结构的阻尼比 (%): DAMP = 5.00 中震(或大震)设计: MID =不考虑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否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否 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 0 活荷载信息 .......................................... 1 到5层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从第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不折算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算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00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折减系数 1 1.00 2---3 0.85 4---5 0.70 6---8 0.65 9---20 0.60 > 20 0.55 调整信息 ........................................ 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否按2010规范取值: 是 托墙梁刚度增大系数: BK_TQL = 1.00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7 页 共 125 页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梁活荷载内力增大系数: BM = 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 0.60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 0.2Vo 调整分段数: VSEG = 0 0.2Vo 调整上限: KQ_L = 2.00 框支柱调整上限: KZZ_L = 5.0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 0 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 1.00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是 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CPCOEF91 = 1.15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 1 弱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1 = 0.00 强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2 = 0.00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_KZZB = 0 薄弱层判断方式: 按高规和抗规从严判断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NWEAK = 0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WEAKCOEF = 1.25 强制指定的加强层个数 NSTREN = 0 配筋信息 ........................................ 梁箍筋强度 (N/mm2): JB = 270 柱箍筋强度 (N/mm2): JC = 270 墙水平分布筋强度 (N/mm2): FYH = 210 墙竖向分布筋强度 (N/mm2): FYW = 300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N/mm2): JWB = 21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100.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150.00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8 页 共 125 页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 RWV = 0.30 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 NSW = 0 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 RWV1 = 0.60 梁抗剪配筋采用交叉斜筋时 箍筋与对角斜筋的配筋强度比: RGX = 1.00 设计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 梁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柱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否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否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85 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 20.00 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 20.00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 是 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是 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否 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的限值时一律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是 是否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柱二阶效应: 否 荷载组合信息 ........................................ 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20 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40 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40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1.30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0.50 温度荷载分项系数: CTEMP = 1.40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9 页 共 125 页 吊车荷载分项系数: CCRAN = 1.40 特殊风荷载分项系数: CSPW = 1.40 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L = 0.70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W = 0.60 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活荷组合值系数: CEA_L = 0.50 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CEA_C = 0.50 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 CD_C = 0.70 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 仅考虑恒载、活载参与组合: CD_TDL = 0.60 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 CD_TW = 0.00 考虑地震作用参与组合: CD_TE = 0.00 砼构件温度效应折减系数: CC_T = 0.30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 塔号 1 1 用户指定薄弱层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 塔号 用户指定加强层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 塔号 约束边缘构件与过渡层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 塔号 类别 1 1 约束边缘构件层 2 1 约束边缘构件层 ********************************************************* * 各层的质量、质心坐标信息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0 页 共 125 页 ********************************************************* 层号 塔号 质心 X 质心 Y 质心 Z 恒载质量 活载质量 附加质量 质量比 (m) (m) (t) (t) 5 1 30.089 17.872 17.100 616.5 17.4 0.0 0.62 4 1 30.089 17.748 13.800 949.3 69.2 0.0 1.00 3 1 30.089 17.748 10.500 949.3 69.2 0.0 1.00 2 1 30.089 17.748 7.200 949.3 69.2 0.0 0.99 1 1 30.089 17.746 3.900 961.8 69.2 0.0 1.00 活载产生的总质量 (t): 294.122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 (t): 4426.354 附加总质量 (t): 0.000 结构的总质量 (t): 4720.476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包括结构自重和外加恒载 结构的总质量包括恒载产生的质量和活载产生的质量和附加质量 活载产生的总质量和结构的总质量是活载折减后的结果 (1t = 1000kg) ********************************************************* * 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 * ********************************************************* 层号(标准层号) 塔号 梁元数 柱元数 墙元数 层高 累计高度 (混凝土/主筋) (混凝土/主筋) (混凝土/主筋) (m)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1 页 共 125 页 (m) 1( 3) 1 86(30/ 360) 52(30/ 360) 0(30/ 300) 3.900 3.900 2( 2) 1 86(30/ 360) 52(30/ 360) 0(30/ 300) 3.300 7.200 3( 2) 1 86(30/ 360) 52(30/ 360) 0(30/ 300) 3.300 10.500 4( 2) 1 86(30/ 360) 52(30/ 360) 0(30/ 300) 3.300 13.800 5( 1) 1 86(25/ 300) 52(25/ 300) 0(30/ 300) 3.300 17.100 ********************************************************* * 风荷载信息 * ********************************************************* 层号 塔号 风荷载X 剪力X 倾覆弯矩X 风荷载Y 剪力Y 倾覆 弯矩Y 5 1 55.66 55.7 183.7 156.57 156.6 516.7 4 1 49.84 105.5 531.8 140.49 297.1 1497.0 3 1 44.08 149.6 1025.4 124.54 421.6 2888.2 2 1 37.94 187.5 1644.2 107.45 529.0 4634.1 1 1 37.96 225.5 2523.5 107.88 636.9 7118.1 =========================================================================== 各楼层等效尺寸(单位:m,m**2)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2 页 共 125 页 层号 塔号 面积 形心X 形心Y 等效宽B 等效高H 最大宽 BMAX 最小宽BMIN 1 1 698.94 30.09 17.99 46.99 15.22 46.99 15.22 2 1 698.94 30.09 17.99 46.99 15.22 46.99 15.22 3 1 698.94 30.09 17.99 46.99 15.22 46.99 15.22 4 1 698.94 30.09 17.99 46.99 15.22 46.99 15.22 5 1 698.94 30.09 17.99 46.99 15.22 46.99 15.22 =========================================================================== 各楼层的单位面积质量分布(单位:kg/m**2) =========================================================================== 层号 塔号 单位面积质量 g[i] 质量比 max(g[i]/g[i-1],g[i]/g[i+1]) 1 1 1475.09 1.01 2 1 1457.23 1.00 3 1 1457.23 1.00 4 1 1457.23 1.61 5 1 907.00 1.00 =========================================================================== 计算信息 =========================================================================== 计算日期 : 2013. 6. 2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3 页 共 125 页 开始时间 : 8: 4:31 可用内存 : 1338.00MB 第一步: 数据预处理 第二步: 计算每层刚度中心、自由度、质量等信息 第三步: 地震作用分析 第四步: 风及竖向荷载分析 第五步: 计算杆件内力 结束日期 : 2013. 6. 2 时间 : 8: 4:43 总用时 : 0: 0:12 =========================================================================== 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 Floor No : 层号 Tower No : 塔号 Xstif,Ystif : 刚心的 X,Y 坐标值 Alf : 层刚性主轴的方向 Xmass,Ymass : 质心的 X,Y 坐标值 Gmass : 总质量 Eex,Eey : X,Y 方向的偏心率 Ratx,Raty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下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的比值(剪切刚度) Ratx1,Raty1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 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4 页 共 125 页 RJX1,RJY1,RJZ1: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剪切刚度) RJX3,RJY3,RJZ3: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 位移的比) =========================================================================== Floor No. 1 Tower No. 1 Xstif= 30.0894(m) Ystif= 17.5444(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30.0894(m) Ymass= 17.7456(m) Gmass(活荷折减)= 1100.1721( 1030.9952)(t) Eex = 0.0000 Eey = 0.0132 Ratx = 1.0000 Raty = 1.0000 Ratx1= 1.0646 Raty1= 1.0564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3.0720E+06(kN/m) RJY1 = 3.0720E+06(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5.1131E+05(kN/m) RJY3 = 5.3050E+05(kN/m) RJZ3 = 0.0000E+00(kN/m) --------------------------------------------------------------------------- Floor No. 2 Tower No. 1 Xstif= 30.0894(m) Ystif= 17.5444(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30.0894(m) Ymass= 17.7479(m) Gmass(活荷折减)= 1087.6921( 1018.5153)(t) Eex = 0.0000 Eey = 0.0133 Ratx = 1.1818 Raty = 1.1818 Ratx1= 1.3061 Raty1= 1.3802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3.6305E+06(kN/m) RJY1 = 3.6305E+06(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5.9907E+05(kN/m) RJY3 = 6.4007E+05(kN/m) RJZ3 = 0.0000E+00(kN/m) --------------------------------------------------------------------------- Floor No. 3 Tower No. 1 Xstif= 30.0894(m) Ystif= 17.5444(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30.0894(m) Ymass= 17.7479(m) Gmass(活荷折减)= 1087.6921( 1018.5153)(t) Eex = 0.0000 Eey = 0.0133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5 页 共 125 页 Ratx = 1.0000 Raty = 1.0000 Ratx1= 1.4390 Raty1= 1.4770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3.6305E+06(kN/m) RJY1 = 3.6305E+06(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6.0322E+05(kN/m) RJY3 = 6.3192E+05(kN/m) RJZ3 = 0.0000E+00(kN/m) --------------------------------------------------------------------------- Floor No. 4 Tower No. 1 Xstif= 30.0894(m) Ystif= 17.5444(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30.0894(m) Ymass= 17.7479(m) Gmass(活荷折减)= 1087.6921( 1018.5153)(t) Eex = 0.0000 Eey = 0.0133 Ratx = 1.0000 Raty = 1.0000 Ratx1= 1.6517 Raty1= 1.7607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3.6305E+06(kN/m) RJY1 = 3.6305E+06(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5.9884E+05(kN/m) RJY3 = 6.1120E+05(kN/m) RJZ3 = 0.0000E+00(kN/m) --------------------------------------------------------------------------- Floor No. 5 Tower No. 1 Xstif= 30.0894(m) Ystif= 17.5444(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30.0894(m) Ymass= 17.8722(m) Gmass(活荷折减)= 651.3490( 633.9347)(t) Eex = 0.0000 Eey = 0.0215 Ratx = 0.9333 Raty = 0.9333 Ratx1= 1.0000 Raty1= 1.0000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3.3885E+06(kN/m) RJY1 = 3.3885E+06(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5.1794E+05(kN/m) RJY3 = 4.9590E+05(kN/m) RJZ3 = 0.0000E+00(kN/m) --------------------------------------------------------------------------- X方向最小刚度比: 1.0000(第 5层第 1塔) Y方向最小刚度比: 1.0000(第 5层第 1塔)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6 页 共 125 页 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结果 ============================================================================ 抗倾覆力矩Mr 倾覆力矩Mov 比值Mr/Mov 零应力区(%) X风荷载 1113735.2 2570.4 433.29 0.00 Y风荷载 388016.6 7261.0 53.44 0.00 X 地 震 1086652.5 8740.4 124.33 0.00 Y 地 震 378581.2 8740.0 43.32 0.00 ============================================================================ 结构舒适性验算结果(仅当满足规范适用条件时结果有效) ============================================================================ 按高钢规计算X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18 按高钢规计算X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4 按荷载规范计算X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19 按荷载规范计算X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5 按高钢规计算Y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51 按高钢规计算Y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4 按荷载规范计算Y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50 按荷载规范计算Y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57 ============================================================================ 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7 页 共 125 页 层号 X向刚度 Y向刚度 层高 上部重量 X刚重比 Y刚重 比 1 0.511E+06 0.530E+06 3.90 61352. 32.50 33.72 2 0.599E+06 0.640E+06 3.30 47873. 41.30 44.12 3 0.603E+06 0.632E+06 3.30 34544. 57.63 60.37 4 0.599E+06 0.611E+06 3.30 21215. 93.15 95.07 5 0.518E+06 0.496E+06 3.30 7886. 216.74 207.52 该结构刚重比Di*Hi/Gi大于10,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 该结构刚重比Di*Hi/Gi大于20,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 * 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 * ********************************************************************** Ratio_Bu: 表示本层与上一层的承载力之比 ---------------------------------------------------------------------- 层号 塔号 X向承载力 Y向承载力 Ratio_Bu:X,Y ---------------------------------------------------------------------- 5 1 0.4079E+04 0.4230E+04 1.00 1.00 4 1 0.5975E+04 0.6197E+04 1.46 1.46 3 1 0.7075E+04 0.7337E+04 1.18 1.18 2 1 0.8008E+04 0.8305E+04 1.13 1.13 1 1 0.7231E+04 0.7450E+04 0.90 0.90 X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 0.90 层号: 1 塔号: 1 Y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 0.90 层号: 1 塔号: 1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8 页 共 125 页 所有位移的单位为毫米 Floor : 层号 Tower : 塔号 Jmax : 最大位移对应的节点号 JmaxD : 最大层间位移对应的节点号 Max-(Z) : 节点的最大竖向位移 h : 层高 Max-(X),Max-(Y) : X,Y方向的节点最大位移 Ave-(X),Ave-(Y) : X,Y方向的层平均位移 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 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 Ratio-(X),Ratio-(Y): 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Ratio-Dx,Ratio-Dy :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Max-Dx/h,Max-Dy/h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DxR/Dx,DyR/Dy : X,Y方向的有害位移角占总位移角的百分比例 Ratio_AX,Ratio_AY : 本层位移角与上层位移角的1.3倍及上三层平均位移角的1.2倍的 比值的大者 X-Disp,Y-Disp,Z-Disp:节点X,Y,Z方向的位移 === 工况 1 === X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h JmaxD Max-Dx Ave-Dx Max-Dx/h DxR/Dx Ratio_AX 5 1 269 4.44 4.43 3300. 265 0.30 0.29 1/9999. 99.9% 1.00 4 1 216 4.15 4.15 3300. 212 0.62 0.62 1/5344. 47.6% 1.62 3 1 163 3.55 3.54 3300.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9 页 共 125 页 159 0.91 0.91 1/3624. 25.5% 1.67 2 1 110 2.65 2.64 3300. 110 1.14 1.14 1/2888. 11.1% 1.57 1 1 57 1.51 1.50 3900. 57 1.51 1.50 1/2588. 99.9% 1.19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2588.(第 1层第 1塔) === 工况 2 === Y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h JmaxD Max-Dy Ave-Dy Max-Dy/h DyR/Dy Ratio_AY 5 1 265 4.27 4.27 3300. 265 0.31 0.31 1/9999. 96.3% 1.00 4 1 212 3.97 3.97 3300. 212 0.61 0.61 1/5449. 43.5% 1.51 3 1 159 3.37 3.37 3300. 159 0.87 0.87 1/3798. 22.9% 1.58 2 1 106 2.51 2.51 3300. 106 1.07 1.07 1/3090. 14.5% 1.50 1 1 58 1.45 1.45 3900. 58 1.45 1.45 1/2699. 99.9% 1.20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2699.(第 1层第 1塔) === 工况 3 === X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 JmaxD Max-Dx Ave-Dx Ratio-Dx Max-Dx/h DxR/Dx Ratio_AX 5 1 265 1.30 1.28 1.01 3300. 312 0.10 0.10 1.02 1/9999. 75.6%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0 页 共 125 页 1.00 4 1 212 1.19 1.18 1.01 3300. 259 0.18 0.18 1.01 1/9999. 40.8% 1.35 3 1 159 1.01 1.00 1.01 3300. 159 0.25 0.25 1.01 1/9999. 26.6% 1.50 2 1 106 0.76 0.75 1.01 3300. 106 0.32 0.32 1.01 1/9999. 17.1% 1.50 1 1 53 0.44 0.44 1.01 3900. 53 0.44 0.44 1.01 1/8844. 99.9% 1.25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8844.(第 1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1(第 5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2(第 5层第 1塔) === 工况 4 === Y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Ratio-(Y) h JmaxD Max-Dy Ave-Dy Ratio-Dy Max-Dy/h DyR/Dy Ratio_AY 5 1 265 3.49 3.49 1.00 3300. 269 0.29 0.29 1.00 1/9999. 66.8% 1.00 4 1 212 3.19 3.19 1.00 3300. 216 0.49 0.49 1.00 1/6735. 37.4% 1.28 3 1 159 2.70 2.70 1.00 3300. 168 0.67 0.67 1.00 1/4900. 24.1% 1.43 2 1 106 2.03 2.03 1.00 3300.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1 页 共 125 页 106 0.84 0.84 1.00 1/3950. 20.9% 1.43 1 1 53 1.19 1.19 1.00 3900. 53 1.19 1.19 1.00 1/3266. 99.9% 1.26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3266.(第 1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0(第 2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0(第 2层第 1塔) 5 === 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 工况 Floor Tower Jmax Max-(Z) 5 1 273 -0.58 4 1 220 -1.16 3 1 166 -1.41 2 1 113 -1.33 1 1 60 -0.93 === 工况 6 === 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Z) 5 1 272 -0.39 4 1 219 -0.38 3 1 166 -0.34 2 1 113 -0.27 1 1 60 -0.16 === 工况 7 === X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 JmaxD Max-Dx Ave-Dx Ratio-Dx 5 1 269 4.47 4.47 1.00 3300.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2 页 共 125 页 265 0.30 0.29 1.01 4 1 216 4.18 4.17 1.00 3300. 212 0.62 0.62 1.00 3 1 163 3.56 3.56 1.00 3300. 159 0.91 0.91 1.00 2 1 110 2.65 2.64 1.00 3300. 106 1.14 1.14 1.00 1 1 57 1.51 1.50 1.00 3900. 57 1.51 1.50 1.00 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0(第 1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1(第 5层第 1塔) 8 === Y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 工况 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Ratio-(Y) h JmaxD Max-Dy Ave-Dy Ratio-Dy 5 1 265 4.30 4.30 1.00 3300. 265 0.31 0.31 1.00 4 1 212 3.99 3.99 1.00 3300. 212 0.61 0.61 1.00 3 1 159 3.39 3.39 1.00 3300. 159 0.87 0.87 1.00 2 1 106 2.52 2.52 1.00 3300. 106 1.07 1.07 1.00 1 1 53 1.45 1.45 1.00 3900. 53 1.45 1.45 1.00 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0(第 5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0(第 5层第 1塔)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3 页 共 125 页 结 论 本次毕业设计让我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综合运用,在脑海中构建出一条清晰的知识脉络,令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同时培养了我进行独立设计的基本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毕业设计我的命题是门诊楼,主要工作有,首先对门诊楼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了解各科室的布置和联系,其次通过建筑设计,了解了建筑平面、立面、剖面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而在结构设计手算部分,重新温习和梳理了一遍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电算使用的是PKPM2010版软件,虽然以前接触较少,但经过几天的摸索,现在基本可以熟练使用了。在计算内力组合部分的计算时采用了Excel表格计算,缩短了计算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毕业设计是对四年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扩充和深化,也是对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设计的一次锻炼。通过毕业设计,我不仅温习了以前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学习和体会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各种建筑规范和规定是建筑设计的灵魂,需要好好把握。 本次设计中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有: 1、结构自振周期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误差对结构地震作用计算结果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截面设计计算配筋时,最终的取值怎么确定,大于计算值多少最合适; 3、采用PKPM进行电算,与手算的结果不完全符合,哪一个更准确,哪个更适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4、本次门诊楼设计中各科室之间的安排是否得当,有没有更合理的布置方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毕业设计已经完成。当然,由于第一次独立设计,其中难免存在不足与错误,希望老师指正。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4 页 共 125 页 致 谢 时间流逝,蓦然回首,大学四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然而不同之处:在这四年里,我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自己也成熟了很多。特别在经历过近三个月的毕业设计之后,我对本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 本次设计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建工系各位老师四年来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在此首先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龚成中老师的悉心指导。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大量宝贵的时间对我的设计进行指导。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帮助我解决了许多难题,在我遇到疑难问题能够及时给予解答。他对我进行毕业设计指导,使我感到收益良多,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此,我对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懂的问题,他们都认真地讲解,这为我及时地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更加增强了我的工作责任心~做我们这个专业设计的人员一定要本着对自己、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完成每一项设计任务~ 总之,很感激在此次毕业设计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懈努力,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许~ 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5 页 共 125 页 参 考 文 献 1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上)(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梁兴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王则毅,杨盛和.房屋结构抗震.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4 郭继武.建筑抗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 梁兴文,史庆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 薛素铎,赵均,高向宇.建筑抗震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 梁兴文,史庆轩.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9 金虹.建筑构造.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 胡兴福,杜绍堂.土木工程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1 邱洪兴,舒赣平.建筑结构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2 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 莫海鸿. 基础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第三版)。 14 庄崖屏、江见鲸.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6 15 包世华. 结构力学.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第三版) 16 熊丹安.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与实例.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本文档为【吴亚京计算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