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阳明心学的价值

2019-09-20 7页 doc 24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阳明心学的价值阳明心学的价值:知行合一(谨以此文献给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人) 思维闪电 2018-05-13 19:14:06 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系统学习心学理论时,看到“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的第一感受便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知”。这些说法不能说错,但是一定没有体现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精髓。如果仅仅是“实践出真知”的话,宋代的陆游早就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事实上,“知”并不仅仅是指理论,“行”也不仅仅是指实践。因为理论虽然可以指导实践,但它本身并不是实践;实践虽然来自理论,但它本身也不是理论。所以,当我们把“知、...
阳明心学的价值
阳明心学的价值:知行合一(谨以此文献给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人) 思维闪电 2018-05-13 19:14:06 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系统学习心学理论时,看到“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的第一感受便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知”。这些说法不能说错,但是一定没有体现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精髓。如果仅仅是“实践出真知”的话,宋代的陆游早就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事实上,“知”并不仅仅是指理论,“行”也不仅仅是指实践。因为理论虽然可以指导实践,但它本身并不是实践;实践虽然来自理论,但它本身也不是理论。所以,当我们把“知、行”理解成“理论、实践”的时候,其实已经把“知、行”当成了两种不同的东西。那知行是什么,先卖个关子。 一.格物致知 要弄清“知行合一”的思想理论,就必须回到儒家经典《大学》中“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这组概念。其中“正诚格致”是指工夫手段,“心意知物”则是工夫对象。宋明时期理学大行其道,为了能“格(探究)物(事物)致(获得)知(知识)”,从外界事事物物中找到一个天理,找到这个外在的天理(知),然后形成社会的道德价值标准再去践行(行)。结果就是“先知后行”“知而不行”,知行决裂。决裂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知从外界而来,并行成强制性的道德规范;而不是由心而生,必然不为人心所认同,也就不能让人发自内心的去行(践行)。 下面我们来看看阳明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意之所着为物《传习录》上,第78条)。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王阳明《大学古本傍释》) 身体的主宰是“心”,心的本体是“良知”(内在的道德标准),当心感应到“事物”(客观存在、被感应到一切对象)时,良知就会对事物产生评判,评判的结果就是“意”(意识、意念、念头),注意,如果良知被私欲遮蔽,那么也就产生不了正确的“意”(有善有恶意之动),当意识发挥它的能动性指导行动时,善意就会善行,恶意就会恶行。可见“诚意”(循天理,不欺骗自己的良知,按良知去行事)的重要性。这里最难理解的就是良知(注意:朱熹认为知是知识,王阳明认为知是良知,最大的区别是,知识是外在的,良知是内心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良知呢? “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 所以在孟子看来,这里的良知良能是指上天赋予人的道德标准。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都是与生俱来的。 “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天理之照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传习录·上》) “你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恶。此处是何等的稳当快乐!” “知善知恶是良知。” 王阳明继承孟子这一思想,并进一步将“良知”升华为“心之本体”,与生俱来具有判别一切是非善恶的能力,所以良知就是道德本能,这种本能决定它既能进行道德感知,又能进行道德判断。(这里的善是适度、中庸的意思。中就是所作所为恰如其分不走极端,庸就是所用之道平平常常而不唱高调。中庸就是不走极端,不唱高调;怎么合适怎么来,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不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恶则是过和不及,被私欲蒙蔽的结果。) 清楚了什么是良知,我们也就理解了,在王阳明眼里的“格物致知”。“格”是端正或者纠正(前文引用王阳明的话“正其不正以归于正”),“物”就是对待事物的念头(意之所着为物)。通俗的说,我们意识到一件事物时,就一定存一种念头。念头好,就要维持;念头不好,马上纠正。格物就是在每件事上端正念头。保持这种好的意识就能达到、恢复做为意念本体的良知,所以“致”就是达到、恢复,“知”就是良知、至善。合起来解释就是:靠良知的指引在每件事上端正自己的念头,从而实现、光复自己心中本有的良知。这是个正循环,所以“格物致知”又可以称作“致知格物”。所以我们很容易就发现:“格物致知”中的“致知”,就是“致良知”。实际上,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就是一件事,因为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你去做事时,事就在你心里,还是在心中光复良知。 二.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是有其针对性的,针对的就是宋理学对待“格物致知”根本性的错误:“知先行后”的错误观念,以及由此导致的“知而不行”错误现象。结果是那些心理不一,内外不一,知行不一的伪君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满嘴仁义道德心理想得却是男盗女娼,这就是王阳明口中的衣冠禽兽。要命的是,他们自己还不认为自己是衣冠禽兽。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正好是针对“先知后行”“知而不行”“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现象所施加的一剂猛药。由此可见对“格物致知”的不同态度就决定了不同的“知行观”。 阳明先生举过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看到美女马上就会喜欢上她(好hào好hǎo色),在厕所中闻到臭味立刻就会皱起眉头(恶wù恶è臭xiù)。看到美色是知,喜欢美色是行;闻到臭味是知,讨厌臭味是行。我们可以看到当感知(知)的同时就做出了判断(行),不可能看到美女还去想一想我该不该喜欢,也不可能闻到恶臭还去想一想我讨厌不讨厌。同样如果你是瞎子、嗅觉钝化,你还能感知嘛,你还能相应的做出判断嘛?王阳明举得例子反应的是生物本能,根本不需要外力推动,在感知的同时就已经发生了,可见本能威力之强大。同理,如果我们能够光复良知这一道德本能,我们将无往而不利。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凭借良知(道德本能)的判定去行动。 ①知行本体 知行一体 “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工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王文成公书·答陆原静》 “虽把知行分作两个说,毕竟将来做那一个工夫;则始或未变融会,终所谓百虑而一致矣。”《王文成公书·答友人问》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传习录·中》) 知和行是良知(天理)一体两面,就如同硬币的正反面,都统一于良知。不能单独理解知或者行,只有既知又行才是良知,因为做为道德本能的良知,必然决定它既能进行道德感知(知),又能进行道德判断(行)。故而“良知”既是“知行合一”认识的主体,也是标准;既是源头,也是归宿;知行本体的良知也必然内在要求知行互为一体,本来就是一回事。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述说,但是不能分为两个方面去做。两者互相并进不可分开。他反对“心外求理”的“知先行后”,主张“悟理于心”的“知行合一。” ②即知即行 即行即知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上·第26条) “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知行”二字更宜精察。”(《传习录》《答陆原静书》165) 知和行是一个过程的开始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知又有行,知和行的关系是即知即行,即行即知。我们常说想知道螃蟹的滋味你就必须去尝尝,只有尝了你才知道。想知道螃蟹的滋味这是“知”,也是“行的开始”,你亲自去尝尝这是“行”,也是“知的完成”。所以“知行是一个工夫”的开始和完成,如果将知行分做两截开,则“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知虽有指导意义,但是行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是人们总是认为我应该先学习后实践,等学习完了再实践,我只能呵呵,最后你根本不实践,最后只能流于空谈。因为你如果真的发自肺腑觉得你所学习的那么重要,你就恨不得立刻去实践,这样就能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因为你不是真的认为你的学习的知重要,所以无所谓。此时知就是知,行就是行,知和行是必然决裂。说白了,只有你的心告诉你的知才是真知,你也必然会去行,否则知不是真知,行不是真行。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 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知行本是同一件事,而且感知这个行为本身也是行,同样在你做出判断的同时就是知了,因为你的判断抉择是由你的知决定的,服务于知。所以知行互为表里,知行本就同一件事,换句话说:一念发动便是行了。意念发动之处如有不善,就要将这个不善的念头克去,需要彻底根除,使得不善之念不能在心中潜伏,故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就是将心中的恶念私欲斩草除根。打个比方,因为挫折情绪低落于是我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但是我实际却没有轻生,这也是错的?我看到美女,于是有了龌龊的想法,但是我并没有付诸行动,我就想想也不行?首先我要告诉你就是不行,不为别人,只为你自己,你可以想像一下,一个人脑子里天天装的都是这些负能量,久而久之,你能保证量变不会成为质变,用毛主席的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怎么办?当它们一出现时,良知自然会告诉我们这是恶的,我就应该立刻把这种念头扼杀在摇篮里。 ③有“心即理” 必有“知行合一” 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创建心学,提出“心即理”的概念。第二年,他到贵阳讲学,所讲的却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应该是来源于“心即理”。“心即理”,直白而言,就是心理合一。我们的心中有天理,为人处世必须要发自本心,如此,天理才能呈现。不能心中所想和行动分道扬镳,是为心理合一。而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的另外一种表示: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良知真光明者,必有行动,必能呈现出天理。所以说,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心即理”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也是内在要求,“知行合一”则是心中之理的必然显现和结果。。 ④人类一思考上帝笑了 我已经知道了知行合一的本质,但是各位稍稍联系生活实际,你一定会发现要做到知行合一非常难!为什么?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喜欢美色,厌恶恶臭这都是发自生物本能。本能的力量所以强大,就因为它不需要外力加持,只靠自己就可以。但是喜欢善德、讨厌恶行,却不能被我们的良知这个道德本能强力左右,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一种叫作“趋利避害”的能力。明知见义勇为是对的,可见到不义之事就是没有勇气,明知不义之财是错的,可见到不义之财还是想拿过来。此时,良知的威力,败给了私欲。我们可以发现:在良知做出判定后,我们进行了思考,思考什么,无非是利害毁誉四个字。比如见到老太太倒地,良知告诉我们,应该上前救助,但我们的脑子跟上来,会思考一下,救了这老太太会不会被讹诈?于是,知行分裂。所以王阳明坚决主张:天理不容思想,良知戒忌转念。一旦长时间思考利害得失,利害得失计较的越多良知丧失的就越多,行动就会延迟,最终知行一分为二。 时至今日,如果我们依旧把“知”和“行”简单地理解成“理论和实践”,那让王阳明情何以堪?因此,只要你懂得了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的本质就是依循良知的道德本能去做判断人与事,你就必然会“真知力行”,从而你也就走在了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道路上。
/
本文档为【阳明心学的价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