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融关怀照护理念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医学论文

2017-09-17 6页 doc 19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1808

暂无简介

举报
融关怀照护理念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医学论文融关怀照护理念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健康观念的更新,对护理专 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对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关怀 照护理念的培养和训练,树立人性化护理意识、提高人文素质,培养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 本文通过分析关怀照护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关爱教育在 儿科护理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儿科护理学教师关怀照护理念的 更新以及在儿科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融入关怀照护理的对 策,从而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关键词】儿科护理...
融关怀照护理念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医学论文
融关怀照护理念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健康观念的更新,对护理专 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对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关怀 照护理念的培养和训练,树立人性化护理意识、提高人文素质,培养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 本文通过分析关怀照护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关爱教育在 儿科护理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儿科护理学教师关怀照护理念的 更新以及在儿科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融入关怀照护理的对 策,从而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学;关怀照护 [Abstract]Thequalityofnursingstudentsput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underthedevelopmentofsociety, thetransformationofmedicalpatternandtheupdateofhealthconcept.Thedirectionofdevelopmentofmodernnursingeducationtoday, isthatfocusingoncaringconceptofdevelopmentandtraining, establishasenseofhumanizednursing, developinghumanitiesqualitieseducationandtrainingtoadapttosocialdevelopmentneedsofhigh-qualitynursingprofessionalsforthein-schoolnursingstudents.Thispaperpointedouttheimportanceofpediatricnursingteaching, andtheproblemsofthelackofhumanqualities, theweakofhumanitieseducationandsoon, thosearefacinginthepediatricnursingeducationcurrently.Andsomemeasures weretakensuchlikestrengthofcharacterplayedbyteachers,caringthroughtheteachingandcreatingaculturalexchangeenvironment,soastointegrateintotheconceptofcaring,therebyenhancingtheculturalqualityofthecultivationofnursingstudents. [Keywords]pediatricnursing;teaching;solicitude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是当今社会人性化服务的一种理念。关怀照护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在医疗护理的需求上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对21世纪医疗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涵盖了关爱理念,人文情感,因而对护理专业学生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生不仅要掌握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心理素质。因此,注重对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关怀照护理念的培养和训练,树立人性化护理意识、提高人文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 1关怀照护的理念 关怀照护,又称关爱、人性关怀、人文关怀,是指为了改善及促进人类的健康而直接去协助、支持及促进个人或团体的一种护理行为[1]。美国护理理论家LEininger与Watson分别于1975年和1979年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的观点,创立了人性照护理论,强调关怀照护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2]。人性照护理论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对临床护理及护理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并被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及护理教育。 2关怀照护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由于小儿时期在生长发育、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特征和特殊需求,尤其在护理和护理技术要求方面,更是内容繁多,护理难度大。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家属的情感需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这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生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结构和以人为中心的关怀照护理念,才能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强化关怀照护意识,有助于护生早日培养关怀照护意识,为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人文关怀知识,实施人性化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3关爱教育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3.1学生人文素质相对缺乏护理专业学生绝大部分为女生,且多为独生子女,因而常常为被关注的对象。一方面由于缺乏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素质存在先天不足,她们不懂如何去关心别人,不会主动维护别人的尊严,只会关注自我。另一方面有些学生认为,人文知识与基础课、临床课相比,不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从而在思想上轻视人文知识的学习。因而容易导致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缺乏主动性,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工作热情不高。 3.2教学中人文教育相对薄弱长期以来,国内护理教育过于重视 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忽视思想、灵魂的塑造;教育过程停滞在认知层次上,忽视教育对象的感受、体验等非认知因素[4],临床课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先讲疾病概要再讲护理,就“病”讲“病”,而讲“病”时“病理、生理远远多于社会、心理”,医学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时间,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的比例较小。虽然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的课程有所增加,但依然存在人文观念落后、课程设置不当、教学方法及形式单一的问题,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充分理解关怀照护的重要性,缺乏爱心、同情心、责任感,沟通能力欠缺。 3.3护理人文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国内的多数护理院校都存在护理人文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许多承担人文教学的师资都由护理专业教师转型而来,人文、社会学知识相对缺乏。他们在护理人文课程的讲授中,不能很好地将临床课与人文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难以适应护理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 4关怀照护意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 4.1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实施关爱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等对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可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儿科护理学教师,应热爱护理教育事业、对护理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大的热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关爱体贴学生,能有效的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具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因此,儿科护理学教师应加强人文科学、社会心理学等边缘学科的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 注意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培养护生真挚、稳固的道德情感,有责任心;待人诚挚、亲切、温和、充满同情心;能与人友好相处的人文关怀素质。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充分体现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4.2营造关爱的氛围现代护理新理念中整体护理的宗旨体现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而人文关怀是其核心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儿科护理学教师应注意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关心、尊重护生,了解护生的需求,倾听护生的心声,让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自觉地将人文关怀的理念付诸于行动,尊重患者,关心体贴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4.3课堂教学中贯穿关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护生介绍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以及“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且在教学中贯穿关怀照护意识,使护生懂得关爱、接受关爱、现关爱。如教师讲解小儿解剖特点时,可强调新生儿、婴儿头部相对较重,颈肌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抱婴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并示范正确抱婴儿的姿势。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把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可加快护生人文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转化[5]。 4.4实验操作时体观关爱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统一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培养和检验护生关爱意识的实践。教学中,除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在各个操作 环节中体现关怀照护意识。如在模型上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示教时,教师不仅要强调关爱,还要体现出关爱: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一针见血。指导学生认真练习,注意爱护模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护生懂得尊重、懂得爱护,同时也掌握了操作技术。 4.5创造人文交流环境关怀照护行为的实践需要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现代护患关系中,患者已不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治疗的对象。因此,适时的人文关怀,有效的沟通,能够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乐意接受治疗,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运用课堂病例分析、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人文交流的环境,锻炼沟通技巧,提高关怀照护的能力,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帮助人。 4.6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行动是体验的源泉,实践是理解和内化关爱的条件[6]。通过增加临床实习或见习的时间和机会、参加帮助他人的社会性活动、自愿参加陪护工作、多参加社会福利活动等,增加实践关爱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关怀照护意识。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为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加强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良性接轨的必然要求,是护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有效保证,有利于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为此我们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重新审视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采取积极的措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菊吾,叶志弘,蔡学联,等.关怀照护的本质及内涵.护理研究,2005,19(1):1-2. 2胡月娟.关怀照护行为内涵的探讨.护理杂志,1994,41(1):34-39. 3朱群娥.人性照护理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分析.中华现代护理学教育,2006,24(3):2211. 4黄双英,杨郁文,祝亚男,等.刍议我国关怀照护现状及对策.护理研究,2007,5(5):1131-1133. 5江智霞,张咏眉,彭景俊,等.护生社会化过程中人文素质形成的教学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42-43. 6马芳,宋建华.关怀教育及对护理教育的挑战.中华护理教育,2008,5(1):45.
/
本文档为【融关怀照护理念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医学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