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创业教育如何面对“1%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2020-03-06 6页 doc 20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创业教育如何面对“1%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创业教育如何面对“1%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早在2009年3月20日中国青年报曾以“面对1%的成功率,先就业还是先创业?”为题,刊登了一版调查文章,强调“就成功率而言,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不过4%,河北省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0.3%。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1%”。另有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其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这5%中的4%,广东成功率只有1%,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占这5%中的3%。”(2010年1月26日《江南时报》) 面对如此之低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人们不禁...
创业教育如何面对“1%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创业教育如何面对“1%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早在2009年3月20日中国青年报曾以“面对1%的成功率,先就业还是先创业?”为题,刊登了一版调查文章,强调“就成功率而言,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不过4%,河北省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0.3%。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1%”。另有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其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这5%中的4%,广东成功率只有1%,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占这5%中的3%。”(2010年1月26日《江南时报》) 面对如此之低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我们该冷静下来,慎重对待大学生创业? 争论不止,莫衷一是 一直以来,关于该不该倡导大学生创业的讨论一致都很激烈,两会期间,一些委员们就曾经争论的面红耳赤,莫衷一是。早在2008年,上海市人大代表季宝红就于十三届一次会议递交了《政府不宜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的议案,称:“由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率仅为2%-3%,且重压之下极易增长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政府审慎对待大学生自主创业。” 至今很多高校虽然也在规划、文件中都提到创业教育,但真正落实到位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恐怕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创业成功率”太低,很多领导私下里就曾表达过这种顾虑。也正因为这种认识,导致相当数量的高校对开展创业教育不积极。 两年前,由115家高校、37个地方政府、28个企业,近300名课题组成员,历时半年多,完成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委托的重点研究课题——《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显示,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创业教育搞得好”的比例仅有12.23%。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但还是基本属于“业余教育”,不管是创业大赛,还是创业讲座,大多是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外活动,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很多高校没有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从业的教师也往往缺乏实战的经验,达不到实施创业教育的目的。 今年七月,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等7所高校的有关机构进行调研,在17所高校发放近6000份问卷,对受访者的创业态度、创业倾向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显示,89.7%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的经历。 由此来看,不能富有说服力地回答这个问题,达成共识,就不能真正理解当前创业教育在中国的必要性。就很难形成全国一盘棋,真正深入有效落实国家的倡导“让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十七大方针。 创业是对社会的深刻认识 尽管当前大学生创业“心动”大于“行动”,但对待创业这件事,我们不妨来辩证的分 析一下。首先,我们要知道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创业失败率高,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够聪明,不够勇敢,而是中国由来已久的应试教育模式当前在创业领域遇到了最直接的挑战,我们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相比之下,美国的中学生早已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社会实践,尝试各类社会经济活动,他们的综合社会适应能力远远超出中国学生。特别是到了大学,我们虽然开展了创业教育的一些课程,但是,“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总体而言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体系”某(报告语),更何况创业不是坐而论道,它需要市场经验,需要协调能力,需要对创业项目各个要素的真实理解。而中国大学往往是由一些自己都没有创业经验的老师讲创业,内容也更多停留在一些精神概念上的普及。 笔者自08年就在高校开设创业课,也参与了各类创业课程的研讨,普遍发现,多数大学的创业课程仍然是教条式的说教,内容的实战指导性非常有限。清华大学创业专家雷家骕教授也指出,中国大学生在评价“大学教育对创业有帮助”时,打分很低,说明“大学生感觉目前大学的授课内容对于创业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并不明显。同时受制于教学条件,往往也缺乏创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反观美国则是开放式的创业教育,不但给学生提供仿真的创业环境,开展实操型教学,而且往往是由资深的企业界精英主导大学创业教育,效果自然非同日而语。很多大学生创业者仅仅凭着一时热情,就仓促上阵,这是导致失败率高的重要原因。 著名的大学生创业明星——康盛创想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戴志康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不足。“对相关政策和行业规定的了解、创业规划的完善、对市场的判断能力,这些素质都不是用‘填鸭式恶补’就能‘修炼’出来的。” 所以,眼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并不意味着我们中国青年不适合创业,恰恰是我们长期以来创业教育的缺失,才导致他们打了一场“无准备之仗”,甚至经常会犯低级错误。如果,我们据此而退缩,无异于因噎废食。那样一来,只能是止步不前,于事无补。 我们只有承认差距,总结教训,迎头赶上,有针对性地对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加以研究,对症下药,不断深入开展富有实效的创业教育,正如去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其次,也要看到创业本身就是一件高风险事业。即使是美国,创业的成功率也同样不是很高,倒闭的新创企业同样比比皆是,占到70%左右。应该说,创业就是一个“屡败屡战”的过程,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很多今天成功的企业家,当年也都经历过创业的失败,比如马云最初创业是做的翻译社,结果经营不下去,才逐渐摸索转轨,最后取得成功。 杭州大学生陈伟星,现杭州泛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参加了小崔说事2011特别节目,谈及他大三的时候开始创业,做互联网“图片搜索”,但找不到商业模式,不赚钱,失败了。接着又做“呼叫搜索”,卖不出去,又失败了。但他不气馁,第三个项目是把浙大、清华校园做成3D社区,结果虽然可以玩,但是还是没法赚钱。直到第四次转型把网络社区变成一个浙大、清华的魔幻题材,就像哈利·波特一样,有比较强的娱乐性质,这下 才成功。现在公司有300多个员工,上市融资估值近3个亿。 由此来看,我们对大学生创业失败要有充分的理解和宽容,不以暂时的成败论英雄,而是支持他们勇于承受失败,不断努力,在一次次尝试,历练中进步,成长。正如马云所说的:“创业路上,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倒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再者,即使是创业失败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很多创业失败的大学生都反映,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比大学四年课堂学到东西重要得多。据我的观察,绝大多数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回到企业工作时,他们表现出了比没有创业经历的同龄人更成熟的做事态度,更全面的素质,往往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人。究其原因,创业失败,可能由于资金不足。人脉不足,整体的社会资源不足,而进入一家企业后,他们往往能够依托企业的资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业精神,表现出不同寻常的优势。创业的经历让他们更有主动性,更加灵活,更能从大局着眼,更有责任心。 创业教育是培养独立自主适应市场经济的成熟公民的通识教育 进而,笔者认为,创业教育也不单单是笼统地倡导创业精神,鼓励创业;相反,正是通过富有实效创业教育,让满怀浪漫的创业冲动的大学生真正了解“创业”的真相,认识到创业不是只要有梦想,有热情就能干好的事,更不是只要创业就能当老板,就能发大财。创业教育揭示了创业活动的内在规律,使那些被“财富英雄”传奇故事激励的热血沸腾的大学生冷静下来,理性地全面地看待创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比如,创业课程中大量“反向”的创业失败的案例,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创业不只有鲜花、掌声和财富,还潜藏这无数不容回避的难题和风险!认识到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不仅仅要有技术或商业模式上的优势,还要做好市场调研,营销规划,还要做好创业团队的内部建设,做好管理运行的种种细致的工作,才能打造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样的创业教育,恰恰能够让大学生冷静下来,提前做一个理性的自我审视,清醒地审核自己是否具备了创业所需要主观客观条件,避免盲目创业,更为审慎地遴选项目,提升能力,在条件成熟时,打有准备之仗,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更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教育不是狭义的急功近利的“创业技能培训”,因此,不能简单地因为创业成功率低,就否定创业教育的意义。它也是对真实的社会市场经济生活的一种深刻认识,也是培养独立自主适应市场经济的通识性能力素质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培养成熟公民的人才教育。 因为创业来不得半点“八股形式主义”,毛泽东早就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辛辣地指出:“……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那种“黑板上创业”,纯粹满堂灌,背定义,背答案,是不可能培养出成功的企业家的。面向实战极具操做性的创业教育取向必然与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相悖逆。 温州一些高校就采用了别开生面的创业课程考评模式——学生期末成绩不再是通过教室里答题考试打分,而是看学生开办的电子商务网店营业额,利润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就要求学生不在是封闭在学校的象牙塔中,闭门造车,而是要放下书本,融进活生生的社会经济环境,靠自己的创新能力,自己的实践能力,“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独立应对创业的挑战,全面历练、检验自己的创业本领。而那些书呆子型的好学生自然难以适应,让人们更清醒地看到过去僵化的空洞无物的书本理论教育在创业面前何等无能。 可以说,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必将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因为创业挑战的能力要求恰恰暴露出传统应试教育的苍白无力、僵化落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二)创业教育的实施,必将有力地促进、催生全新的“实效性大学教育模式”,不仅仅针对少数最终投资创业的大学生,而是对全体学生都大有裨益,创业成功需要的创新精神、独立自主的意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承受压力和挫折的心理素质等也是做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的“可迁移能力”,也是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亟需的素质,对提升他们全面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本文档为【创业教育如何面对“1%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