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2018-03-23 3页 doc 15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word格式论文 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 形成的介入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 治疗 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XXXX年1月—XXXX年6月收治的7例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予经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然后予以球囊扩张闭塞的下腔静脉,行彩超评价静脉通畅程度,随访近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血栓完全溶解。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1年,近期疗效满意,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采用介入溶栓及...
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word格式 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 形成的介入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 治疗 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我院XXXX年1月—XXXX年6月收治的7例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予经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然后予以球囊扩张闭塞的下腔静脉,行彩超静脉通畅程度,随访近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血栓完全溶解。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1年,近期疗效满意,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采用介入溶栓及球囊扩张治疗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导管,溶栓,血管成形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2例,发病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40,4?10.8,岁。发病时间1天,1.5年。所有病例均经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或MRI初步诊断,行血管造影而明确诊断。7例患者中,有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现者4例,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者3例,同时有腰痛者2例。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检查均正常,未见肝、肾病变。 word格式论文 1.2 治疗方法 1.2.1 下腔静脉造影 介入治疗前,采用Seldinger 技术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引入4F猪尾巴导管至下腔静脉,行下腔静脉造影,明确下腔静脉阻塞的上端。经股静脉穿刺插管行下腔静脉造影,明确阻塞的部位以及下腔静脉、髂股静脉血栓的范围。 1.2.2 置入溶栓导管进行溶栓治疗 经股静脉途径引入超滑加硬导丝,通过阻塞段后经颈静脉引出,然后经颈静脉途径引入16孔溶栓导管,先置于右侧髂股静脉,然后置于左侧髂股静脉,最后置于下腔静脉,进行经导管途径溶栓及抗凝治疗。尿激酶10万U溶于20 ml生理盐水中,经溶栓导管快速注入溶栓,每4 h 1次。溶栓的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 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溶栓治疗3,5天后复查造影,并调整溶栓导管的位置。 1.2.3 球囊导管扩张治疗 待新鲜血栓溶解后,引入球囊导管,分别扩张狭窄下腔静脉阻塞段。 RI排除了肿瘤所致的下腔静脉阻塞。 局部置管溶栓的作用机制是,纤溶酶原激活物经导管注入血栓内,可以更有效地激活与纤维蛋白相结合的纤溶酶,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血栓内置管溶栓可以保护尿激酶免受循环血液中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中和,同时可以避免激活的纤溶酶被血液中的抗纤溶酶中和。国外的 文献 ,4-6, 报道,静脉内置管尿激酶溶栓的成功率为80,,85,,成功率因发生血栓的部位及发病时间不同而异。我们采用溶栓导管进行局部溶栓 治疗 ,效果满意。 目前,对于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主要采用球囊扩张治疗,2,7,。局部溶栓 word格式论文 成功后,我们采用球囊扩张治疗下腔静脉闭塞或狭窄。由于肝脏以下下腔静脉裸露,为避免下腔静脉破裂出血,我们采用18 mm球囊进行扩张治疗,复查造影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管壁光滑,因而未进一步放置下腔静脉支架。术后口服华法令,彩超随访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未发现血栓形成。 在治疗过程中,无出血、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我们认为采用介入方法治疗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 参考 文献】 ,1, 章志霖,吴恩惠. 下腔静脉阻塞的X 线诊断,J,.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1,,5,:262-264. ,2, 崔进国, 冯艳姣, 张田,等. 节段性狭窄闭塞Budd-Chiari 综合征的介入治疗,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6, 30,9,: 611-615. ,3, 徐浩,祖茂衡,顾玉明,等.Budd-Chiari 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24-27. ,4, Bjarnason H, Kruse JR, Asinger DA,et al,Iliofemor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safety and efficacy outcome during 5 years of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tic therapy ,J,.J Vasc Interv Radiol,1997,8(3):405-418, word格式论文 ,5, Mewissen MW, Seabrook GR, MEissner MH, et al,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for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report of a national multicenter registry ,J,,Radiology,1999,211(1):39-49, ,6, Comerota AJ, Throm RC, Mathias SD, et al,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for iliofemor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mproves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J,,J Vasc Surg,2000,32(1):130-137, ,7, 祖茂衡,徐浩,顾玉明,等.不同类型Budd-Chiari 综合征的介入治疗(附 200 例分析) ,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2,,118-121.
/
本文档为【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