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语文第九册26课《清贫乐村居》教学设计(杨仁中)

语文第九册26课《清贫乐村居》教学设计(杨仁中)

2017-10-22 6页 doc 17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语文第九册26课《清贫乐村居》教学设计(杨仁中)语文第九册26课《清贫乐村居》教学设计(杨仁中) 语文第九册26课《清贫乐.村居》教学设计 洪泽县万集中心小学 杨仁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感知这首词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介绍辛弃疾生平事迹的文字材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揭示课题,简介体裁,初读课文,把握大意,朗读、想象,感知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
语文第九册26课《清贫乐村居》教学设计(杨仁中)
语文第九册26课《清贫乐村居》教学设计(杨仁中) 语文第九册26课《清贫乐.村居》教学设计 洪泽县万集中心小学 杨仁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感知这首词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介绍辛弃疾生平的文字。 2、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揭示课题,简介体裁,初读课文,把握大意,朗读、想象,感知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简介体裁 1、谈话、激趣。 同学们,近年来,我们已学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古诗,背诵了许多千古名句。同学们回忆看,头脑中都有哪些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 1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同学们听老师介绍过词吗,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叫上片、下片。 【评析: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小学生学习古诗文~对词这种体裁~概念模糊~如果生硬地介绍词的特点~他们会感到茫然~由忆古诗名句~引出苏轼的词~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词~到介绍词这种体裁~教师循循善诱~过渡自然~学生学得有趣、轻松~有水到渠成之功效。】 2、揭题、解题。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一首新词。板书:清贫乐(村居。齐读课题 (1)、“清贫乐”是个词牌名,“乐”读yuè, 不lè。 (2)、“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人家。 同学们了解这首词的作者吗,(辛弃疾,南末著名词人。)老师通过查资料知道,公元1181年,即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奸官弹劾落职,隐居农村,与农人接触,写了不少很贴近农村生活的词作,被称为“农村词”。《清贫乐.村居》写的是词人闲居农村,出游时见到的情景。 过渡:同学们想看到辛弃疾当时所看到的情景吗, 二、指导观察画面,朗读课文,把握大意 1、媒体显示画面,同学欣赏。 2 设问:看了图画,有什么感受,(美、有趣、好玩……) 这么美的画面,作者词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生字读音,揣摩停顿处。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读音,标出相关句子的停顿。 4、学生练习朗读这首词,师生探究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提示:?联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自己体会:茅檐、低小。莲蓬;?查工具书理解:翁媪、相媚好;?观察插图感知卧剥、相媚好。 教师点拨:吴音、无赖 (茅檐:茅草盖的房子。醉里:白发翁媪喝醉了酒,表示老年安乐。吴音:吴地方音。相媚好:表示两人很亲热的意思。翁媪:老年男子和老年妇女。这里指一对老年夫妇。无赖:一般指放刁、撒泼、蛮不讲理。或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在词中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任性顽皮。) 5、学生说说上片词的意思。 一座又低又矮的茅草屋前,有一条小溪。溪边长满了绿油油的杂草。是谁正用吴地方言亲热地交谈着,原来是一对老年夫妇。 点拨:词的上片四行两句话,第一句写的是农村环境美:茅屋、小河、青草。第二句讲的农家翁媪,一对老年夫妻正谈得亲热,说悄悄话。 过渡:词的上片着重写了一对农家老夫妇,老俩口喝酒打趣的情景。下片着重写农户的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在干些什么呢, 3 6、读说下片词的意思。 看,这对老俩口的大儿子在溪东豆苗地里除草;二儿子正坐在家门口,精心编织鸡笼;三儿子最是任性、调皮,正卧在溪边,剥着莲蓬吃。 小结:词的下片四行一句话,有两个分句,写老夫妇家大儿、二儿劳动情景,小儿的天真调皮样。 7、学生朗读课文,把握这首词大概内容。 三、朗读、想象,感知意境 1、播放课文相关课件,学生听朗读,看画面。 2、说说听、看后的感受。 3、师启发: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是一首读来琅琅上口的词,看到的是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 4、再读上片,想象乡村环境美,联想老爷爷、老奶奶喝酒打趣的情景。 引导:读一、二行头脑中能浮现出什么,读到“醉”字能联想到什么,老爷爷老奶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风景,说农话,说儿子,说今后生活……) 5、朗读下片前两行,边读边想:大儿子在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屋前编织鸡笼,他们又会想些什么呢, 6、四人小组讨论,推选代表。 7、师述:同学们默读后两行,再看看图中的小儿子,看能读出点什么来。 4 师引导:从迫不及待剥莲子吃,我们联想到什么,(他贪吃)从小心趴在溪边,我们又能明白什么,(聪明、有心计、有头脑、又注意安全)从他两只脚摆放姿势,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得意,心里自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任性顽皮) 8、师述:这是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好动,调皮可爱的孩子。假如你当时在那儿,你会怎样做,老师要是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定会悄悄地走过去,抱起他,亲他几下。因为这样的小孩太可爱了。 【评析:叶圣淘说过:“古诗教学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像力~朗读、想像~感知意境这一教学环节~伴之朗读~让学生说整体感受~启发想像乡村环境的美~联想老爷爷、老奶奶喝酒打趣的情景~揣摩三个儿子的内心世界~学生读、想、说、悟~力求让学生真正进入到词所描绘的境界。幽美的环境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到孩子们的头脑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乡村环境美~感受到大儿、中儿勤劳、朴实~感受到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学生入情入境~课文学得深学得透。】 同学们,诗词的语言是精炼的,古诗词和现代文相比具有语言精炼,朗读押韵内涵深远等特点,我们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象,才能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才能了解隐身诗句背后的东西,才能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四、设疑 作者辛弃疾为什么能将乡村的风光和田园生活描写得这么美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5 板书设计: 26 清贫乐.村居 茅檐 低小 (农村) 溪上 青草 翁媪 白发 吴音 大儿 锄豆 (人家) 中儿 织鸡笼 小儿 剥莲蓬 总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时教学~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一:积极的思维。学词学句的过程中~学生或朗读思考~或看画面思考~或联系句子调动生活体验、积累思索~或查工具书辨析~学习过程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二、丰富的情感活动。教师激趣~师生共同回忆千古名句~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开启学生情感之闸门~丰富学生情感世界,播放课件~学生听读、看画面~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引导学生想像农家环境~联想翁媪酒后打趣时说的和做的~以及大儿除豆~中儿织鸡笼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一系列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词的意境的体验和感悟。 6
/
本文档为【语文第九册26课《清贫乐村居》教学设计(杨仁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